火狐一号出击

Entebbe,恩德培行动(台),航劫168小时(港),恩德培,恩德培七日,7 Days in Entebbe

主演:裴淳华,丹尼尔·布鲁赫,埃迪·马森,侬索·阿诺斯,德尼·梅诺谢,本·施耐泽,彼得·苏利文,安吉尔·伯纳尼,卡米尔·雷米泽斯基,马克·伊瓦涅,布朗提思·佐杜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德语,法语,希伯来语年份:2018

《火狐一号出击》剧照

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1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2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3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4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5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6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13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14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15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16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17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18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19火狐一号出击 剧照 NO.20

《火狐一号出击》剧情介绍

火狐一号出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76年6月27日,四人劫持了一架法航航班。航班计划从特拉维夫飞往巴黎,劫机者中有两名为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PFLP)成员,另外两名德国人归属于德国左翼极端组织Revolutionary Cells。他们劫持了上百名人质(主要为以色列人),并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他们提出的主要要求是释放40名被囚禁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及武装人员。这部电影重现了飞机降落在恩德培后发生的故事,四位劫机者于此收到了乌干达独裁者伊迪·阿明(Idi Amin)的支持。该片根据最新研究,对劫机经过给出了自己的版本,尤其是关于非犹太人人质的释放过程。同时,影片详细地描述了以色列政府是如何凭借其安全突击队武力终结了此次挟持事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杜德治愈力清风碑飘动的红丝带金阁山传奇替代者2混沌梦魇真情七日名侦探柯南:通向天国的倒计时圣哥传第3纪何塞小镇惊魂美国豚鼠2:血腥冲击爱在深夜时小凉宫春日的忧郁鬼附身狂热骸骨遗训悲惨世界谁?异能者圣人营救那片星空那片海贰对面的夜外星女生柴小七凯特·威廉姆斯:第三次世界大战郭富山世界奇妙物语2014年春之特别篇流氓师表恶魔化身丽莎·弗兰肯斯坦创客兄弟

《火狐一号出击》长篇影评

 1 ) 火狐一号出击

《火狐1号出击》电影更多的是反思,精神崩溃的人质、迷茫的左派恐怖分子、压力巨大的以色列决策者们。

冗长有余,紧张不足,电影中提到“惊奇和速度是关键”,并没有体现出来。

应该最紧张最精彩的突击行动那一段,却被那出看不懂的舞蹈打乱了。

1976年7月4日,以色列特种兵长途奔袭4000km,突击乌干达恩德培,解救人质。

有决心才有行动,行动总比坐等强。

 2 ) 想看《敢死队》类型片的要失望了

很惊讶这么多人喷这部片子,仔细读了他们的观感,发现不少人想看到详细的营救过程演绎,神秘的摩萨德特工如何搜集情报,优秀的飞行员驾驶运输机高难度低空飞行,精英突击队战士如何迅速出击和撤离……因为恩德培行动史无前例,太过于传奇色彩,所以来到影院的中国观众都带着自己对此事件的想象来消费这场表演,远离我们生活的表演节目,无可厚非。

可惜,导演让他们深深失望了。

有人恨恨的说巴以冲突的动作片,浓墨重彩两个德国劫匪干嘛?

简直猪一样的队友 ! 红色旅,最著名的恐怖组织,在物质丰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最具理想主义崇高目标的革命青年组成。

这个视角,恰恰是主创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真实反映欧美主流社会对这事件的态度,对近百年来中东世界和西方世界冲突的反思,真实再现了左翼政治思想对欧洲社会的剧烈震荡。

和思想同样充满力量的就是现代艺术,片中现代舞蹈的强烈冲击力表达的真是酣畅淋漓……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能够想象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有多么激烈,多么残酷,多么的浪漫……如果只想看自己想看的应该去看类型片,如果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就骂,就不要怕外人嫌弃我们国人素质低了

 3 ) 《火狐一号出击》

电影的直译是《恩德培的七天》。

不知道为什么要译成《火狐一号出击》。

讲的是42年前的一次轰动世界的劫机事件。

巴解组织和德国红军派共同策划了这起劫持法国航空的飞机的事件,并且在乌干达独裁者阿明的支持下,降落在乌干达恩德培机场。

机上有一百多名以色列人。

劫机者以这些以色列人做为人质,要求以色列政府释放关押在世界各地的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当局考虑再三,终于决定武力解决。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早已知道。

解救过程很顺利,打死了劫机者,三名人质丧生,以色列特种部队死亡一人,就是带队的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中校。

顺手还炸毁了11架乌干达的米格飞机。

这些战机为乌干达空军的全部主力。

救出了其余所有的人质。

在这个电影之前,已经拍了至少三部关于恩德培行动的电影了。

无非是乱打一气,凯旋而归。

所以,这部影片编导没有循以往常规的拍摄手法去直接演绎这个故事,而是加入了许多人物的思想活动,以及编导认为与这一事件有关联的场景。

如以色列政府的决策过程,劫机者们面临杀死人质前的各种考虑,人质们的种种行为等等。

使得观众没有把视角仅仅停留在解救行动本身的刺激和惊险,而是从政治历史人文信仰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这一事件。

虽然其中有不少是编导自己的揣测,却也使影片生色不少。

例如其中的两个场景。

一是两个德国劫机者的思想活动。

他们俩属于德国红军派。

这个组织成立于1968年,自我标榜为共产主义者。

实际上,他们没有人懂得共产主义理论,只是从一帮子不甘于平淡的左翼青年对现实不满,变成了恐怖主义者。

对于他们,杀人是过程,也是动机和结果。

这两个参与劫机的德国青年也同样如此,脑袋里充满了极端的思维。

但是,当他们接到指示,一旦和以色列政府谈判不成,就要杀死人质的时候,他们也彷徨不安。

毕竟用手中的枪去杀死成百名手无寸铁的无辜人质,远比面对自己的死亡更加艰难。

到现在他们才明白,他们为自己选择的是双重人生。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二是那个自愿留下的法国修女。

与她同行的修女有好几个,都知道走意味着生,留下面临的是死。

而只有她在被释放的时候要求留下来和剩余的人质一起。

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去考查她的动机。

和机长乘务员一样,支持她这种做法的或许不是信仰,也不是职业道德,而是人性。

影片中的乌干达总统阿明,纯粹是一个没有信念没有人性的家伙。

仅仅是因为以色列不给他提供军援,他就想黑以色列一把。

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死了45个人不说,还没了空军。

就是这样一个混球,居然还统治了乌干达七年之久。

当地人的文明水平和开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还是先不要说别人,在咱们这里,这种人也不少的。

虽然出现的荒唐事远没有劫机的动静那么大。

影片还着力渲染了以色列政府在对待这一劫机事件中的决策过程。

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几千年的流离失所,几千年的受尽凌辱,培养了这个民族无比坚忍的性格。

默默的生存,默默的赚钱,默默的面对大屠杀。

建国之初,他们也以眼还眼,无情的烧毁巴勒斯坦人民的村庄,驱赶村民,杀害妇孺。

历史就是这样在无情的重复中缓慢前行。

在培养了巴勒斯坦人仇恨犹太民族的同时,也造就了以色列自信和自卑兼而有之、强势和担心孤独兼而有之的品性。

所以,他们的决策是犹豫且漫长的。

如那个舞蹈编导所说:“跳舞就如同生活。

如果你受了伤,你会变得有所顾虑,这可以理解。

但如果你变得过于害怕,以致永远有所保留,就没有了纵然一跃的决心,那你就永远跳不好舞”。

在营救取得胜利后,以色列总理拉宾丝毫感觉不到胜利的喜悦。

他说:“如果我们永远不跟其它国家谈判,那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息。

”生存还是死亡?

这个古老的命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以色列人。

说到舞蹈,这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从头到尾都穿插了一段现代舞的排演过程。

创意很好,舞姿更好。

特别是结尾处,一个男人艰难的用尽全力挣扎前行,去追赶远处奔跑的少女。

把肢体语言发挥到了极限。

似乎象征着犹太民族背负三千年的苦难,去追逐现代文明的脚步。

坚定,不屈,义无反顾。

这部电影里,看看这个舞蹈也值了。

被人评分:7.5。

 4 ) 恩德培7日

1976年6月27日,一群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了从以色列飞往巴黎的法航客机,飞到以色列仇敌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

恐怖分子要求500万美元赎金并释放40多名被关押的恐怖分子。

艰巨的谈判破裂后,以色列开展了迄今人类反恐历史上最为空前绝后的“雷电行动”,亦称“恩德培行动”。

四架以色列C-130大力神军用运输机在两架波音707的支援下,载运100名突击队员,低空飞行近4000公里,突然出现在恩德培机场,除打死全部劫机分子及机场的乌干达军人,炸毁乌干达空军1/4的战斗机外,106名人质中的102人被救,于1976年7月4日顺利返回以色列。

这一天是美国独立200周年,也意外地见证了人类反恐史的巅峰之作。

以色列突击队唯一的牺牲是当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亲哥哥。

18年3月16日,根据这个事件拍摄的英国电影《恩德培7日》将在美国上映

 5 ) 犹太《记忆深处》的超长宣传片

看这个评分,本以为是因为这种需要一定历史背景知识储备的电影不适合小清新豆瓣众,起码前三分之二都还行嘛,比不上《慕尼黑》也和《红海潜水俱乐部》差不多。

(要补充一句,这三部根据以色列现代历史大事件改编的电影可以一起服用,做个比较)。

看到结尾,就这?

那么牛逼的恩德培行动真正对战场面就这?

为了给恐怖分子一点人性,连以军士兵用希伯来语喊“趴下”加丢闪光弹闪瞎恐怖分子狗眼的真实史实都改了?

其实吧,想拍得非常出彩呢,也难,中规中矩的《红海潜水俱乐部》评分也就那样,而本片人物、线索其实更多,肯定要有所取舍。

然而导演一面取舍一面又想面面俱到,结果哪面都没讲好。

1.首先是恐怖分子,这方面算是拍得最好的了,西德红军派与阿拉伯方的纠结交待了,我觉得女恐怖分子在机场对着坏电话的一段独白是全片最出彩了,也彰显了演员演技。

2.人质。

毕竟人数众多,换了我我也不会着墨太多,毕竟就是“工具人”的定位。

不过可以重点突出一个人质(家庭)和身在以色列的亲属啊,不比用什么以军士兵和女友的故事好?

3.以色列zf。

拉宾和佩雷斯这对事实上的长期盟友矛盾还不够尖锐,拉宾的多虑和犹豫还能再拍深些,至于佩雷斯,拜托,除了外形有些像,就是个面瘫啊。

哪里有主策划的果敢?

4.乌干达阿明,这倒是中规中矩,毕竟不是主角,也有专门拍他的传记片珠玉在前了。

5.以军士兵群像。

行动现场领导+唯一阵亡者+未来总理亲哥的大内塔尼亚胡也是个工具人啊,他的戏份明明该加一下,把舞蹈演员的男友戏份分给他和人质家属就好了。

至于以军小哥,既然想多拍他,那也该多挖深一些,而不只是和女友舞蹈蒙太奇交叉,然后第一个冲进去突突突这么简单。

其实吧,我的观感就是从《红海潜水》姊妹篇到以色列《中国机长》,最后变成犹太《记忆深处》的大型宣传片,导演也不是不想深刻,但深刻得不够,故作深刻的部分就是强行说教,这个舞蹈当然一看就是战争+屠杀主题了,不过至于占用本就不算长的片长中那么多时间吗?

最后,这片子定位也有点不清,商业?

纪实?

还是啥,对于单纯想看爽片的观众来说,交战场景也不够啊。

 6 ) 想抛观念炸弹,最后却不得不抛出真实炸弹

大多数反恐电影以军人为视角,本片比较特别,主线在两个德国劫匪和以色列高层,男劫匪是个理想主义者,很天真,又胆小,这种人都能成功劫持飞机,可能劫持飞机并不像本狼想象中那么困难,也可能那个年代的安检没有现在这么严格,一直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把枪带上飞机的,都不用组装,直接从包里掏出来就能用,女劫匪倒是有死亡的觉悟的,就是想表达出自身理念,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呐喊,平时的电影里看惯了劫匪们对待人质残忍粗暴,没想到这片子里的劫匪还挺人性化的,除了痛打了一个人质之外,绝大多数人有吃有喝有马桶,水管堵了还可以自己跑去屋顶修,以色列高层的压力很大,对于如何应对内部分为鹰派和鸽派,以总理为首的鸽派犹豫不决,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前怕狼后怕虎,鹰派就一个字,打,到了最后关头,还是统一了意见,搏一把,算是很成功的一次营救行动,只死了一个士兵,四个人质,毕竟以色列的特种部队在世界上也很顶尖的,标题看还以为会从特种部队的视角来演绎,其实只给了十几分钟左右的时间,伴随着舞者舞蹈节奏,密集的鼓点与密集的枪声互相呼应,音乐得到升华,跳的居然是脱依舞,汗。

胖机长的角色塑造得很好。

总评三星7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恩怨情仇本狼不大了解,从小到大新闻联播就没少提到他们之间的战争,当然了很多年也不看新闻联播了,了解得更少了,也没兴趣去了解

 7 ) 这是一部1分都不值给的电影,导演智商离线,尬舞乱入打劫你的智商,糟蹋历史剧情,侮辱观众审美,谁看谁后悔!

本片以著名历史事件“恩德培行动 ”为背景拍摄,基本复盘1976年6月27日~7月4日发生的法航客机被劫机,100多名以色列人被扣为人质,后被以色列特种部队奇袭拯救的故事。

但是本片被导演导得剧情稀碎,尤其最后人质解救的高潮阶段,生硬插入一段不知所谓的舞蹈桥段反复蒙太奇,除了给观众莫名其妙的剥离感以及剧情因被打断而产生的抱怨情绪外,什么也不剩。

不得不说本片从编到导都像是败家子挥霍后爹财产一样,浪费这么好的题材背景和投资人的钱,可谓烂片中的奇葩。

看过此片,我不禁感叹,烂片从来没有下限,只有更加的烂,尤其能把好题材拍得稀烂,那是要多么智商离线的大脑才能办到的事儿?

此片如果在院线上映,请不要去观看,如果要去请自备晕车药,自备医疗保险!

结论:导演拍摄此片,效果犹如壮汉欺负敬老院的老人和打劫乞丐一样,无能且下作!

 8 ) 劫机求生指南

影片的背景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策划了一次劫机事件。

而且为主的两个居然是德国人,这一男一女,纯粹是带着切•格瓦拉的革命精神做的这事。

他们因为看到巴勒斯坦人民的困难,所以自觉自发地为巴解工作。

劫机后,他们带着飞机上的几百名乘客到达了恩德培,在那里好以色列政府谈判,要求对方释放巴解的俘虏还有其他的。

对于他们自己而言,他们是“和平斗士”;对于以色列而言,他们是“恐怖分子”。

当然,恐怖分子,无论如何政府都不愿意采取谈判的方式,因为一旦谈判了,就将有越来越多的“劫持”事件。

以色列军方决定要武力解决,最终通过了,并且成功解放了一百多名以色列乘客。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包括当初俄罗斯解决车臣恐怖分子劫持学校师生的事件(印象深刻,当时电视居然还直播现场)。

当然,换个角度来看,似乎只有那个假装怀孕两个月顺利获得离开的姑娘,真正为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当然,更智慧的是,她看到劫机者同意小孩子上厕所,所以才这样做)。

其他的人,真心没有什么大概率存活。

毕竟政府一般都不会真心谈判。

以色列总理,对得意洋洋的国防部长说了一段话:如果我们永远不和其他国家谈判,那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息。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艰难的博弈。

2018/6/29 �6>�,j�???T}

 9 ) 这是一部文艺片啊!

1星,拍的不好。

很多年前有过一个故事版的《火狐一号出击》,这部新作品名字一样,但剧情完整度还不如几十年前的那部作品,作为一场国际很知名的大营救行动。

政府的方案,军方的执行,国际各关系的态度,在这部片子里没有丝毫的体现。

导演反而想用文艺的方式来诉说这场危机营救,先是给反派人物赋予了一大堆的崇高理想,然后再给主角这边弄出了不少浪漫情调,考虑过现实人物的感受吗?

交火时则用剧场舞蹈来生搬硬套表现这场营救的激烈程度,几个场景来回切换到烂,蒙太奇成了蒙头转向。

这是一部文艺片,而非历史剧情片。

 10 ) 看到最后时刻的尬舞真的好像骂人

很少写影评的,碰到这个二货导演是在忍不住要吐槽了。

整部戏的高潮时刻突然穿插起了尬舞。

节奏都被带乱了。

让人看着真是心烦意乱啊!

什么导演啊,这么好的题材糟蹋成这样。

动作戏拍不好可以学学其他人啊,哪怕就是抄袭好莱坞的二流动作片都比你这么瞎造强好不好。

节奏全乱了,真的看着很恼火,完全是一种很憋屈的感觉。

导演你这个二货!

《火狐一号出击》短评

动作片还是不适合这么讲述,而且军迷都知道的其中几个细节也没说明白。

6分钟前
  • 什么不值得玩
  • 还行

纯事件过程铺叙,整个改编故事平淡无爆点。裴女士当起革命者来还是毫不示弱的。

7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较差

很不错。

8分钟前
  • 齐柏林飞船
  • 推荐

血腥战争与现代艺术的同构或许反应了深层逻辑。

11分钟前
  • Panda
  • 推荐

好好的题材,拍得太恶心了,那个舞蹈简直失了智

12分钟前
  • 百里陈汤
  • 较差

没视点没重点的群像记

16分钟前
  • Wednesday
  • 较差

如果最后突袭机场没有和那段舞蹈瞎鸡巴剪一起就好了

20分钟前
  • 马夫蒂纳维艾林
  • 还行

虽然故事不是很完美,但还是给3.5星。- 新加坡

24分钟前
  • 阿谁阿谁
  • 还行

好题材,真实反恐事件改编。虽说在剧情上增添许多艺术、包括一直有舞蹈穿插以及配乐,更能凸显总理拉宾内心的忐忑。片尾枪战情节虽少但还是推荐大家观看~

28分钟前
  • 爱旅行的畅畅刘
  • 推荐

因是我感兴趣的以色列话题加上半星。很精彩,故事不用说,真是发生的事情根本就是编都编不出来的,千里派兵,凭空营救也只有以色列这种绝处逢生的国家才做得出来的。电影的编排也很好,文戏武戏都足,穿插得天衣无缝。其中的有几段对话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值得人们深思。

33分钟前
  • 路过草海
  • 力荐

主视角是德国革命主义者aka 恐怖主义者的思想挣扎,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34分钟前
  • 伦敦在逃火野丽
  • 还行

“不谈判”的硬钢态度,以武力解救最后一批人质,虽有牺牲,但政治家总结的角度是:毕竟一百多人大部生还。鼓点激越的现代舞把最惨烈的部分艺术化,减弱了血腥感,感觉是想把主题定在还原历史本身,而不是让影片成为特种部队枪战片。但,却让前面营造的沉闷压抑冲突没得到抒发,仿佛仓促收个尾。

38分钟前
  • 三点少
  • 推荐

既然选择讲这个故事了,那就应该发挥得更好……

40分钟前
  • AllanLou
  • 还行

虽然还原了以色列事件的经过,但还没见过有哪个沙雕能把这么史诗级的事件拍成这么一坨屎的!

43分钟前
  • PeakyBlinders
  • 很差

宣传

47分钟前
  • lin
  • 力荐

这故事告诉我们活在发达国家的理想主义份子是干不了实事

49分钟前
  • Jeff Liu
  • 推荐

谁TMD翻译成“火狐一号出击”的,真的要骂人!!!影片的重点根本不是营救行动本身,而是从劫机到人质被救的7天中,恐怖分子、人质、以色列政客、突击队员等各色人等的复杂的心理和情绪。当然,最后营救行动那段拍得确实有些失真了。

53分钟前
  • heima624
  • 推荐

这是文艺片,不是反恐片。

55分钟前
  • 谭伟锋
  • 很差

这舞蹈我就觉得没啥必要。

60分钟前
  • mranuo
  • 还行

这样的题材拍的这么平淡。

1小时前
  • Zephyr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