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蛮好玩的,因为东亚比较类似反而有些特供笑点(可也能只是我和友人笑点清奇);强调“爱自己”“接受自己”之类的也很不错。
Anthony的蛋包饭和第一集bobby的改装就不评价了。。。。
而且罗马假日和布达佩斯大饭店部分捏他电影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啊还是这只是美式普通用力。。
但是布达佩斯那集房间改装真的很好,双层好厉害!
同一集其实我还蛮喜欢那个姐姐原本的穿搭的…明明很好看很炫酷啊!!
而且漫画家穿那种衣服不是很正常的吗!
tan好注重age appropriate,之前的cat suit guy也是这样;我就,对此稍微持一点保留意见。。。。
至少我也同意在一些场合(比如工作开会etc)需要顾及别人看法喜好(因为有求于人),但是平时不是要be comfortable with yourself吗!
最后一集我看tan被东亚直男内心真实审美(粉色衬衫直接穿)震撼真的在狂笑,粉衬衫so typical!!!!
我不禁:高中数学老师!!
&很多别人!!
是你(们)!!!
但是后面搭珊瑚色外套竟然还真的蛮好看的!
就不错!!
说到这个,漫画家集,还有一个地方我是很喜欢的,一开始是妈妈(和妹妹)想改变女儿(姐姐),做饭时a反而亲身举例,劝说妈妈让她换位思考多体谅女儿。
我觉得这真的是很可贵的,也有点东西方碰撞的感觉吧(…bobby的家装风格真的好美式,其实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挂很多没什么意义的装饰画()不过最后一集的墙纸真的很厉害!
好艺术啊!!
这个感想是对于所有(包括衣服和家具)的:我觉得如果不是全部推翻重来而是保留部分的重利用/改装(eg,什么什么衣服如果加个腰带就怎样,之类的)会不会更有参考意义?
这也是我对这个系列剧集最大的想法:这些改造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强大的资金支持。
从第一季第一集的几万块的床垫开始,对残障人士家庭用具全部的量身定做和专门产品公司(?
);还有所有的推翻重来,我觉得很多人想改变却无法开始是因为过程实在困难而且耗资耗时巨大,而这里四天就能完全改变一栋大房子的全部家具。
所以,这些操作上不是很有现实生活参考价值。
当然爱自己接受自己包容自己这些就比较能够学习。
洋子姐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被爱的人,幽默又乐观,善良又无私。
正因为她将爱都奉献给了别人,才遗失了爱自己的空间、时间和意识。
这是我第一次看粉雄救兵,这档节目最奢侈的地方,不在场地道具上的花费,而在于‘私人订制’、‘度身打造’:第一点是处处记得洋子姐姐的喜好,比如多次出现的‘奥黛丽·赫本’元素、乔纳森特意准备的清酒、书柜上摆放的洋子与姐姐的合影等等。
第二点是尊重洋子姐姐的生活习惯。
如果仅仅追求‘华丽变身’,当然省心,难得的是考虑到洋子姐姐时间精力有限,所以设计了自然风干也好看的发型,手把手地教她怎样独立制作苹果派。
《山河故人》里说,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如果节目组只关注介入,而不在意退出,那么所谓‘改造’不过是个噱头。
而片尾五人组隐去幕后,让我相信即使摄像头移走之后,洋子姐姐依然能每天拿出10分钟梳头,偶尔做一次苹果派,开开心心地经营小熊之家。
简单记录一下FAB5 & 洋子姐姐的高情商tips,希望自己和人相处时,同样能够让对方感到舒适、放松、温暖、愉快。
Part.1 FAB 5 夸夸群☆彡 ★彡1. Tan:我想了解一下日本文化,我们可以抱她吗?
进屋是否需要脱鞋?
有什么要事先知道的吗?
2. 安东尼:提到食物,什么最让你感到兴奋?
3. Tan:你觉得自己的身材怎么样?
Tan:我不相信你没有腰,你只是没找到。
4. Tan:告诉我,你最后一次看到奥黛丽·赫本穿这种衣服是什么时候?
- Never.5. 乔纳森:她对清酒有某种健康的依恋,她不觉得难为情,我喜欢这点。
6. 乔纳森:你每天早晨会在这里做些什么?
乔纳森:你的脸很漂亮,我们要找到让你也觉得自己漂亮的办法。
7. 经常出现抚肩膀的安慰动作,哎。
8. Tan:她做过的最调皮的事是什么?
9. Tan:我们只是想鼓励洋子,放胆去尝试不同的服饰。
10. Tan:你希望自己看起来像谁?
我知道你喜欢奥黛丽·赫本。
11. 安东尼:洋子小姐喜欢戏服,可见她是个充满创意的人,我希望她也能把这份创意用在食物上。
12. 安东尼:谁来照顾洋子小姐呢?
13. 姐姐摸安东尼的腰!
还互喂甜点!!
还跳舞!!!
【今天也是一颗快乐的柠檬精呢14. 卡拉莫:我最喜欢你的一点是,你拥有一颗美丽且包容的心。
15. 乔纳森:洋子整个人充满了正能量,我们只需要调动她用来爱别人的那份能量,让她感受到内心的那股疗愈力量。
16. Tan:我希望你能成为日本女性的榜样。
Part.2 洋子姐姐的彩虹屁 ☆彡 ★彡 1. 你们就像箱子里蹦出来的惊喜。
2. 如果你来做,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苹果派。
3. 真羡慕你,你那么苗条。
4. 安东尼,你的眼睛真漂亮。
5. 你们都非常美丽、善良、温暖、幽默,你们身上集合了人的所有优点。
6.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你们是我的珍宝。
Part.3 FAB 5 的鸡汤☆彡 ★彡1.卡拉莫:我乐见洋子给他人带来快乐,但她必须知道,她也值得同等快乐。
2.安东尼:我们不可能每天做大餐,但我希望她知道,花点心思来准备一道特别的料理并不是一件难事。
3.乔纳森:她太关心别人,没有时间发掘她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4.kiko:我个人喜欢尝试不同类型的造型,这不是因为我是个女人,而是因为我是个人。
4. 安东尼:我真心希望你能理解,享受人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相信你比多数人更清楚,生命何等珍贵。
5. 卡拉莫:- 挚爱离世后,我们常常会产生罪恶感。
‘也许他们的生命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我当初应该好好照顾他们’,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痛苦,你是不是这样想的?
- 嗯……- 但你已经尽力了,你必须为自己而活。
- 我不明白。
- 虽然在你心中,你姐姐的生命更加珍贵,但这并不代表你的人生没有价值。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姐姐一定会为你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
6. 乔纳森:爱自己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有别于以往的美国大农村大改造,终于来到东京进行公寓大改造啦!
本来觉得五人在拿捏文化和语言不通上会很有问题,反而成了我最爱的一季。
一命二运三风水.日本版的四位当事人无一例外,住宿环境有很大的问题,要不然混乱得像个仓库,要不然单调得没有一点性格.Bobby作为室内装潢师,以观众的视角都能看出他费了多大的功夫.通常一个人的改造时间是一周,7天里能变出这么优秀的空间,特别佩服.Bobby在一篇采访中提及,每次其他人可能有3-4天的假期,他都得一直工作到最后.记者问为什么他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当事人喜欢的样子.B说每次他都会得到一些关于这个人的喜好,比如有人想有朝一日去古巴旅游,他会从这里入手去窥看他的灵魂,干脆做一个50年代古巴电影风格的卧室.效果往往都不错.最好笑的是,当记者问”知道后来这些改造者都怎么住吗?”, B说有人告诉他已经卖掉那套房子了.也许改造计划不能永久地改变一个人,但能给他带来一大笔财富也是一种改变不是吗? 而这次,日本的温暖和五人组的美式热情形成了天然的组合,没有排斥的不适,反而异常的深刻.作为一名看着满屋狼藉还是想明天打扫的我,在看到23岁的漫画少女回应着她妈同样话的时候,太感同身受了.她妈说她总是不打扫,说自己很忙,但是谁不忙呢?大概是一看到像爆炸现场的房间就很头疼,所以才会一拖再拖着打扫这个任务吧.
很多像她这样的日本女生,一颦一笑都带着不好意思,跟人交谈时一想笑就会用手捂住.看起来很谦卑,其实充满了不自信.当她说到因为校园霸凌而一直很自卑时,那种恐惧是看得见的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可怕的是,当Antonie把两母女叫来一起做饭时,才发现原来妈妈一直对这件事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这位妈妈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像以前她也不会跟自己的妈妈说任何私人的事情,这样的话她们母女俩还挺像.Antonie分享了他少年时期有多么地令父母头疼,而谁又不是呢?长大就是不断调整跟人沟通方式的过程啊.有的人喜欢跟家人分享生活中的全部,自己有点不爽就要让周围的人都鸡飞狗跳.有的人愿意默默地处理,即使处于波涛汹涌之中也要维持表面的风平浪静.哪条都是路,只有找到让自己活得舒心的方式才能衷心地快乐.无论女人有多大都想要恋爱啊!这句话实实在在体现在了Yoko女士这里.因为照顾他人而嫌少照顾好自己的临终关怀护士,Yoko连好好睡觉的卧室都没有.要不然睡在病情最严重的的病人房外,要不然睡在客厅的茶几下.总是戴着一顶帽子因为头发疏于整理.最羡慕的是她有一位像富美子这样的好密友,也正是她推荐Yoko来了这档节目.Yoko一开始说自己已经放弃当女人了,其实内心还是想要一场冰花雪月的恋爱,就像她最爱的电影<罗马假期>那般.于是我看到了Antonie喂她吃苹果派,与他共舞,看到Karamo带她骑小绵羊就像奥黛丽赫本和派克那样幸福.说真的,这一刻我有点相信这个改造计划会真的改变Yoko.
起码,这些事是她可以回忆一辈子的.重拾人生永远都不迟。
同志男说出了日本同志的心声吧,在这个集体里,他们都不怎么好过.即使外籍男友来日本看他,他也会等周围没人到了巷子里才会牵手.他说虽然自己不喜欢从众,但等他反应过来后,他已经变成了平庸的一份子.而当年在加拿大的他是全然不同的,更爱笑,更有性格.Tan给他挑的衣服就像他原来就拥有他们,根本就是他.现在的他只是需要把原来的自己捡回来.面对流言蜚语并非简单,却不得不,就像那句话”摔倒7次,爬起来8次”.
如果不是为了钱,为什么两个人持续以夫妻的名义无性地住在一起呢?他已经持续了这样的生活4年了.他的厨房摆满了过期的食物,而电饭煲最后一次使用是在4年前.从来不煮饭,一直都是外食.又是一个很害羞的男生.这一次五人组的目的是让这段婚姻真的像那么回事,点燃他对妻子的热情.
Jonathan给他做的造型很符合他的风格,书生得来又很性感,是那种看了一眼就很想了解的男人.
最喜欢这家的改造,Bobby在这么小的格局里充分利用了空间,让整个房间看起来很有格调,又能把两人紧紧地拴在一起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要你有恒心去对抗。
粉雄救兵-日本第一次看这个节目,直接选择了亚洲板块,感觉文化碰撞后得反思才更有意思吧第一期的主题应该是死亡,女性的价值和幸福主人公洋子,是一个胖胖的经营安养院的中年女性。
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时间都放在了临终关怀这项需要体力爱心和强大能量的人生使命中去了,她没有自己的空间时间和生活,甚至没有自己睡觉的地方。
她不喜欢打扮,会说自己的鼻子很丑,每天照镜子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她说她自己已经舍弃了女性的身份了,年过半百就随便活着吧。
洋子对她姐姐的去世有很深的愧疚感,就像很多老人去世的样子,身上很多插管走得并不安详,她哭着说这种死法很悲惨。
洋子死亡尊重死亡这件事情的仪式感,她关注老人们是否能够从容宽容地接受死亡,这是她给自己的人生使命,其实很让人动容。
她一直在意姐姐应该被亲友们围绕着迎接死亡。
其实很受震惊,因为面对死亡,认识死亡,接受死亡,这个过程是需要强大的意志和支持的,我思考很久,是真正能感受到被爱的人,丰富的勇敢的灵魂才真正能够完成这项“死亡仪式感”。
节目组感觉到洋子背负着爱人照顾临终之人的这项伟大也艰难的工作的同时,已经忘记自己“值得拥有自己的欢乐和价值”。
其实很多能量都来自洋子的内心,对死亡的敬畏,对亲人的遗憾和对人的爱让洋子一直坚持了十年,但是她其实灵魂深处是有一部分强大的负能量的-对姐姐的愧疚。
她爱别人,但是爱自己的时候不应该产生愧疚感,这句话同样送给身兼数职的背负责任感的爸爸妈妈们。
洋子在努力适应每天穿优雅得体的衣服,享受美食的乐趣,花费时间理解自己和自己和解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映照出人的生活也从而映照出人的内心,可能会有,脆弱,内疚甚至更激烈难以抚平悔恨和伤痛,但是治愈人心的过程就是,和自己和解,和经历和解。
拥抱这些,给情绪和自己一个结局,治愈自己才能换得新生呀。
全剧的高光时刻大概就是Bob改造了洋子的安养院,房间变得亮丽和宽敞,让她拥有自己的床和房间。
但是Bob拉着洋子走到了院子的树下,那里立着一块刻着洋子姐姐名字的木牌。
留下了洋子与典子生命的连接。
我觉得这个节目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尊重,尊重洋子身为日本中年女性所抗拒的穿搭上的抢眼和不合时宜,尊重别人的文化和经历,尊重别人心里的伤痛和记忆,他们尊重洋子这十年来的愧疚和因此衍生出来的使命感,他们尊重洋子对亲人的思念并没有对死亡避之不及。
他们传达给洋子的是:做着帮助别人接受死亡的工作,给自己足够的爱才能坚持下去。
希望一直在家庭在事业中一直牺牲自己的人,看到这集以后能够开始解放自己,建立自尊,热爱自己。
简体译为粉雄救兵,繁体字版本的译名为:酷男的异想世界哈哈哈哈 其实简单来讲就是5个gay改造从直男到全人类的故事,分别从美发、食物、文化、房屋改造以及造型来进行。
虽然都说剧本很严重,但是我还是很喜欢…… 我就是喜欢美国人有时候那种夸张的情绪表达。
每季的Queer Eye我都有好好看,而这次的特别节目到了日本当然不能错过了,这季分别选取了“放弃做女人的”大龄单身yoko,总是准备离开的男同kan,对自己没有的自信的少女漫画家,无性婚姻生活里的男子。
我最想提到的就是Bob在和kan在挑选家具途中的时候提到的“一脚在外”的说法,是指时刻准备好去下一个地点。
而这个表现所表明的就是对当下生活的不重视以及得过且过,我觉得这是深深刺激到我的。
这个男孩子因为社会认同感的原因而始终觉得不适应,我认为某一种程度上也是出国后遗症,他在加拿大期间非常自在,而回到日本,回到自己的国家却反而开始拘谨,近乡情更怯吗?
可能是。
两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氛围是有很大差别,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在这些差别中如何自处,也许在国外真的很随意的自己,在国内就变成了奇葩。
说回我自己。
换工作也是、换房子也是,我觉得在某一种程度上,我就是觉得自己不会久留,所以没必要安下心来做,也没必要好好装饰自己的小屋子。
总觉得自己有更好的选择是一个原因,但现在却发现其实越来越受限,我发现自己在换工作过程中传递出来的样貌和结果都不尽人意。
心里没有热爱是一个原因。
不甘平凡也是。
在成长中,我确实开始发现,所有的不平凡都是用平凡在堆砌。
我想对自己说:慢下来。
然后我想聊聊对gay的看法。
LGBT群体中,我对gay还是有些想法的,虽然现实生活中我并没有朋友。
我觉得我对gay的认知是从初高中一本本耽美小说开始的,因为禁忌,所以觉得这种感情更加纯真;然后看了《断背山》、《春光乍泄》、《再见,我的新郎》等电影,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认识中;再之后又看了白先勇的书,感觉其实现实是很残酷的。
一般觉得他们帅气多金有才华,不能跟他们抢小哥哥,因为抢不过。
当然现实中并不尽然了,同志亦凡人,各有各的优势和烦恼。
不了解之前进行评判是很不好的行为,我想在认知这个群体之前,我们的教育也好,社会的认知也好都将他们妖魔化,但真的,其实就是人而已,和自己的亲人,和路上遇到的你我他也没什么区别。
最后,再安利一下这个综艺节目,里面的5个人都很棒。
一星给平凡可爱的小人物们如果说第五季是吃了一只苍蝇的话 这一季大概是吃了一窝苍蝇通篇都是对东亚的刻板印象 再有就是西方救世主视角下的东方 大有西方传教士教化蛮族的意味(虽然这个所谓的蛮族是生活水平和综合实力都属于世界顶尖的日本)水原希子那么大的腕儿跑去给几个西方人当花瓶 至少我没看出来这部有没有水原希子有什么差 节目制作组还是不要动什么歪心思 有那点功夫还是先顾好你们自己吧 日本人不需要你们来拯救
试问你自己,你压抑了多久?
因为以前别人加在你身上的,那些不好的经历,你那千疮百孔的心,你每天的噩梦,于是你就给自己做了个茧,给自己催眠:我是不值得爱的,没有人爱我,也不会有人爱我,我没什么好开心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开心。
然后,日复一日,循环往复,脑中无限循环的录音,洗脑,麻木不仁,行尸走肉,低调行事,淹没在人群里,寻找日益单薄的安全感。
自我离自己越来越远,然后,一个声音告诉你: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要摆脱这一切的魔咒,你拿了一把刀,鲜血淋漓地切向了自己,在那些对你不好的人之后,你成了刽子手,对自己下了手,走不出这个圈套。
难道这一生注定如此?
难道不好的经历的意义就是让你自我受限,让你注孤生,此生万劫不复?
我不相信,老天是如此残忍?
天使在人间,天使告诉你:不,你要爱自己,你值得被爱,只是你要把真实的自己解放出来,通过外部的改变--1.换上亮色,置办几件一直想穿却碍于身材不敢穿的好看衣服,那些负面的反馈--不,你这个胖子,你腿太粗了,你不漂亮,你肚子太大了--不去听它们,不管这是营业员还是亲朋好友,穿上让你开不开心是唯一判断的理由。
2.换个发型。
多久不在乎自己的样子了?
照镜子时你是怎么想自己的:真丑啊,不想看这张脸了。
每天花多久梳头?
买一个定型吧,好好收拾自己,你大概不知道,这样能让自己心情好啊。
3.给家装饰一下吧。
不要因为是租来的,想着总有一天要搬走要收拾嫌麻烦,难道这不是你的家吗?
让自己更舒适些,会更开心的。
4.有什么想说的找个愿意倾听的人说说吧。
不要一切憋在心里。
5.为自己做些好吃的,厨房不应该只是个摆设,外卖并不卫生啊。
你要学会对自己好,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怎么对自己好,就问问自己,做些什么事能让自己感到身心舒服?
放松自己的神经吧,它们这些年已备受紧张的折磨,是时候休息休息了。
去网易听听私人fm,拿出尘封的瑜伽垫做点适合自己的运动,闭上眼睛和自己链接,感觉身上的不舒服感,听听自己脑中的声音是多么的可笑,学会体谅自己,直面那个常常莫名自卑、愧疚、软弱、让步、退缩的自己,那是真的我吗?
喜欢他们的改造。
对女性的头发,年轻了很多气质提升了很多,但剪的简单大方又方便打理,而且非常日式。
而且就是日本本土的才剪出来的。
虽然没有美国油漆工勤杂工那期惊艳,但必须也要说,油漆工那个男人天生很高很瘦,而且本来就有艺术家的气质,这个女士普通女子,矮,胖,年龄都大了一大截。
而且他们从来不像中国的时尚节目,给你整两个晚会造型,算改造惊艳了。
他们都是根据本人的特点和经济条件来做的,做的是真正 过后能用的,能让日常提升一大步的改造。
对家居改造,我好担心他们会弄出榻榻米和跪坐吃饭,看了呼了一口气,幸好没有!
漂亮的床!
6个人的餐桌餐椅!
客厅部分也有一定高度的坐垫,和日本那种跪坐,蒲团,相同又更人体工程。
榻榻米和跪坐违反人体工程!
榻榻米和跪坐违反人体工程!
榻榻米和跪坐违反人体工程!
极为不舒服!
尤其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十分难受!
谁弄出榻榻米和跪坐我直接打0分,日本的那种榻榻米,一个乳胶床垫都不好放,跪坐,自己体验一会儿。
为什么现代还有人想弄日本的那种榻榻米,你不想买一个贴合人体的乳胶床垫吗?
跪坐,天啊。
中国古代就早早发明了椅子,不是偶然的。
日本特辑太好看啦!
居然只有四集,根本没看够。
Queer Eye本来只看了第一季的2集,可能是对美国文化没那么感同身受吧,觉得没有我想的好看。
每次最喜欢室内家居那一part,毕竟变化比较大,其他的变化总觉得一般。
但是昨天不小心看到日本特辑,第一集就把我吸引了!
洋子小姐的临终关怀小屋真的太暖了,她也真的很无私,哭的我稀里哗啦的。
这四集里面,包含了日本社会整体的压抑,对女性的凝视和束缚,无性婚姻的问题,少数群体的困境,校园霸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集体主义对个人的压迫,亲子关系的缺乏沟通。
每一集都有泪点。
四个人都很普通,他们放佛被这个传统的、强大的社会裹挟了,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但是他们的心其实一直都在反抗,默默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那种亚洲式的细腻的感情表达,很多无法宣之于口的对于亲密关系的困扰和向往,都在节目里表现出来了。
真的很开心,他们在节目里获得了很多鼓励,重拾了自信,重建了关系。
而且也很佩服他们,拿出了自己的勇气,直面那些生活中的困难。
这次不管是家居part还是服装,发型或是料理,文化,每一个人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被改变者的影响。
好希望日本特辑能多拍一点!
虽然我目前只看过第一季的前几集,但是五人组真的好暖心。
遇到的朋友很像老朋友一般互相寒暄,从来没有很尴尬的瞬间,他们即使是开玩笑也是在对方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给彼此都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他们一直都没有让人感到不舒服,他们带着不自信的朋友告诉他还有很多人爱他,自己也要学会爱自己,用自身的经历来诉说这世上的美好。
他们会解决家庭矛盾,会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在传输爱。
爱的力量很强大,他们把爱带给了一家又一家,改变了很多人的心境,更让屏幕前的我们感到暖心。
感人泪目
虽然还是很典型的西方价值观 但是爱自己会使人生更好过一点吧 “你不需要时时有自信 但需要的时候 要能拿出来”
希望Queer Eye保持这种一年两季+冬季亚洲特别版的播出频率!Yaass!五美就不用说了,第一集的护士阿姨是宝石一样的人,第二集的小gay穿上浅色风衣就像跟广告片里走出来的人,第三集的漫画家卡哇伊内,第四集的狗粮嗑得真香
对真人秀一向不太感冒,只希望受助力一把之后,大家真的能有所改变,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不是被帮扶了只硬气个拍摄时间的两三天。
居然没有水土不服,水原希子配搭真的很棒啊~东亚压抑也真的是很有共鸣了……
第一集第二集,对个人形象的改造,效果不明显,沦落为《交换空间》装修节目,请CCTV 2的王小骞来主持就好了。
东西文化的碰撞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集太好哭了 PS 我想要鲍工头来我家
我觉得一个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引领的,所以感觉这里呈现的所有帮扶都显得表面化。节目组走了,屋子里乱得一团糟的囤积癖还是会舍不得扔东西,为自己不被主流文化接纳而哭泣的基佬还是会在夜半垂泪。我可能是日子过得太好了,失去了与弱鸡共情的能力。小基佬说到自己在伦敦被种族歧视就哭出来的时候真的翻白眼了,哭个毛,日本人可能是全世界最容易被pua的民族。自己都过不好的日子,怎么能指望被别人改变呢?每个人都要接纳自己爱自己,但是指望天降救世主是没有用的。
依然那么温暖正能量满满,这次表现了东亚与欧美的文化碰撞,亚洲传统的压抑,自卑,不善交流,带着面具努力的融入这个社会,临终关怀看护阿姨,出柜准备向家庭介绍男友的男孩,不自信的漫画妹子,不懂的如何互相交流倾诉的夫妻,每个其实都挺有代表性的人群,在五位小天使的积极乐观的影响下,找回自己,做回最本真的自己,善待自己,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更自信自己、爱人、家庭、社会,这节目的本质本来就不是给你换换发型,教你如何搭配衣服,改造房间,会做一道菜,做做心理督导那么简单,这是档教你如何去爱并享受被爱的节目!PS:水原希子真漂亮啊!
一直不喜欢这个综艺。太过正能量,过了就有点婊了。人生怎么可能因为一周彻底改变?还有里面这个“文化”顾问的老黑是什么鬼???
Fab5日本特辑还是有点水土不服,虽然外域尝试乍一看眼前一亮,但东西方壁垒不是那么轻易被打破的。插画师那集本季最佳。
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富裕。可能由于沟通不畅,有点说教的感觉。Kiko的造型都太好看了吧
案例好,故事好,改得好,日本选的好
竟然最打动我的是第四集,非常典型的东亚直男在亲密关系中囿于无法表达情感的自缚之境。学到了一个词——心机一转,全新蜕变的意思。不意外qe的首个海外合作是Japan,市场成熟(代表有商业回报)、文化差异显著(代表有看头)、文化产业水平相近(制作成本更低)。而且不像韩国那么亲近美式文化…
在日本的这个系列做的造型和房屋改造都没有达到原有的水准~ 感觉有点水土不服~!
西方文化的傲慢
水原希子好美啊,第二集泡gay bar的服装和头发太惊艳了。这季感觉有点利用日本的名人效应?感觉非常棒的第四集没有用名人作为说教工具而是直接切入夫妻俩的内心。tan在帮挑衣服的时候被吓到哈哈哈,“居然选了最骚的粉色shirt”
光打得真好 (感觉都不像日本了。。
感觉活在日本会很压抑
之前还讨论过日本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的社会地位和不公正的待遇,想着要怎么改变日本。看到第二集jvn对小哥说不是东京的问题,而是你对身处东京的自己的反应。&#34;It&#39;s never the situation. It&#39;s always your reaction.&#34;突然看到了另一个角度。改变社会确实还要花很长时间,但也可以让自己真实地活着,展现自己,让其他人看到更多精彩的可能性。西村宏堂太酷了吧!想去日本做和尚。第四集竟然感觉在看日剧里的故事一样,日剧真的源于生活啊。还没有人提名我的话,我就要去提名我朋友了。/ 反思了一些改了分,我觉得第二集确实有要改进之处,里面出现的酷儿酒吧不应该只是作为娱乐陪衬,被采访到的酷儿们也不应只用性取向来定义身份。里面关于东西文化不同的点,我觉得既然目的是来改造交流,输出西方价值观无可厚非,但也确错失了一些了解日本文化思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