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是今年看到觉得最上乘的作品了。
今年整体乏力,但是看到了一个表现时代变迁的作品,还是觉得十分兴奋。
目前看了十集,基本的感觉是香港社会,其实比作品中描述的社会变迁还要剧烈,那种旧时代的感觉可能有演员服装道具来表现,但是从外景来看,其实时代的巨轮已经不可逆的迈过去了。
另外一点我比较纠结的问题是,作品很可能并不会有很宏大的叙事,虽然开头几集总是交代当时的时代背景,但是都是隔靴搔痒,目前来看两条主线就是哥哥弟弟各自的事业和爱情。
虽然根据剧透,好像哥哥的命运会和港股风暴联系在一起,但是具体如何操作只能拭目以待了。
目前来看这两条线,香港的比较吸引人,而澳门的则是已经用烂的的搞笑三人组和家长里短的家庭剧。
香港这边,其实在巨轮包装下的还是时代剧,加上刑侦剧的感觉。
能否把个人的命运和港澳这几十年的变迁联系起来,就是下面几十集关注的焦点。
现实有这种人很多很多 一定要远离这种人 骨子里极度自私 却可以摆出一副憨厚老实忠诚相 利用别人 成天跟智障一样 花生糖 花生糖 罗信记 我做的东西很好吃 真是极品,跟他爹真是奇葩父子二人组,他还不如他爹,起码人家明摆着不讲理 文英还好没跟他在一起 本来挺喜欢萧正楠。。
这部剧现在才看 确实好剧 除了罗威信这个大傻叉 龙少爷多可爱 阮兆祥每次都扮女装 可爱大婶一样 陈展鹏和嘉欣太登对啦 看着莫名揪心 不想他们分开 对他们太残忍 看着sam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真是心疼 文英很可爱 跟龙飞一起吧 一定会幸福 不知道和渣男说82的时候 文英到底是什么心情
老一輩的香港人(45+的)中,有不少是從內地過來的。
在抵壘政策實施時,不少人抱著一個夢來到這個所謂的黃金地。
若問他們是怎樣來到香港的?
他們有很多都會說:「我游水過黎囉。
(我游泳過來的)」我的爸爸也是他們其中一個。
慶幸是他在抵壘政策取消前的幾年來到香港的。
所以也沒經歷劇集裡那種驚險情節。
問爸爸對這政策取消有何感受?
他說:「當時都在工作了,沒留意啊。
」從內地來的他們當中,很多人只讀過初中就過來了。
大部份高薪工作都要求應徵者高學歷,懂英語;他們只能任職一些勞動力工作,如搬運工人、地盤工人之類。
和巨輪中讀夜校,最後大學畢業的天生走著不同的路。
不過他們和天生都有一點很相似,就是適應力特強!! 爸爸本來只會一點普通話,他家鄉那邊也不說廣東話,說家鄉話的。
那他是怎樣獲得工作的啊?? 他說,就是看電視啊! 跟說廣東話的人溝通啊什麼的! 我問他,那你現在用甚麼語言思考啊?
他說,我沒想過這問題啊……廣東話吧??
都是廣東話吧??
廣東話已經深入他的骨子裡啦哈哈哈哈。
巨輪裡的喬天生是這樣,靠著一個夢想中的黃金餅就來了香港。
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帶著一個更小的小孩,多不容易。
其實當年他弟和他分離也是好事。
沒了弟弟,他能更勇敢地向前衝。
他能不用考慮弟弟的學費而自力更生(不用靠老爹),一邊工作一邊念書。
沒有家庭包袱,甚至不用寄錢回家的他,是有能力衝出一片天的。
回到現實,當時來香港的內地人才不是這樣呢。
雖說多是獨身一人來香港,但到底還要寄錢回鄉。
念夜校太長遠了,倒是找份工作要實際多了。
要說喬天生勇敢嗎?
對一個有夢想的人來說,也沒勇不勇敢可言了,夢想對他來說是生命啊。
若你拿繩子綁他回去,他終究還是會回來的。
一次又一次,他不會放棄,直到他能嘗試為止--阿信也是這樣。
電視劇裡演示了兩種追求夢想的方式,一種是衝啊衝啊衝,一種是在有很多困難之下(阿信啊他的老爹、資金等……),勇敢面對,最後成功的故事。
如果有一個世界,很多人都去了,但沒有消息說有人能成功了然後回來……聽說那是個挺好的世界,在那裡呢,你努力,說不定能實現你的夢想。
你敢去嗎?
喬天生敢。
但開頭很辛苦,中間挺快樂,最後也很辛苦;阿信一直很辛苦,最後苦盡甘來。
你敢去嗎?
說不定你是第三個,開頭辛苦,中間辛苦,最後也辛苦,但也獲不到甚麼豐厚的物質。
說不定你只是在那個未知的世界熬一輩子。
你敢去試嗎?
在辛苦的過程中,你會放棄嗎?
你會嗎?
看剧名”巨轮“大家已经猜出本剧是一部时代剧。
神马?
你硬要说”巨轮“是指巨大的轮船???
......这其实是一部吨位大过“十万吨情缘”的巨轮!!!
言归正传。
俗话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轻轻地转动巨轮,30年缓缓流逝,成就了一个时代,成就了两种梦想!
时代的巨轮转动过3个年代。
融合抵垒政策、澳门黑社会当道、香港金融风暴、香港澳门回归、SARS、环球金融危机、北京奥运、香港第四届行政长官的选举到当下的2013年等真实事件为背景,以两个人,两种不同的性格,造就两种不同的追梦方式为主线,以5家人的变迁带出剧名“巨轮”。
这部戏中文名“巨轮”,英文名Brother’s Keeper(兄弟的监护者),大结局之后回过头来仔细想想,罗威信和乔天生这两兄弟,因为同母异父的复杂家庭关系,从小一起长大的彼此不正是对方人生与梦想路上的监护者?!
轻轻地转动巨轮,30年成就一个时代。
时代的巨轮缓缓继续向前转动,或欢笑、或悲伤、或迷失,因为有你、有我、有他,才完整了历史…… P.S 今(2013)年最强华语剧集之一(另一部为“师父明白了”)
因为巨轮我第一次认识了陈展鹏,对以前港剧的了解还停留在欧阳震华那里,哈哈,陈展鹏的香港警察形象,深得我心,很酷,很man.嘉欣在这剧剧里的妆造真的好好看,港味复古,精致时髦又大方,以前想起她来就是好彩妹了,总之两人配一脸就对了。
再来说剧情,我觉得还是感情是重头戏吧,嘉欣其实我感觉是个很自我的人,也许这样的人,总是可以让别人放不下。
展鹏饰演的sam,总是在追着她跑,有时候觉得某一刻让人心疼.
就算在高高低低每一篇,你我原来怎么蜕变年少轻狂,少年多梦。
怀着梦想和勇气,他无畏向前。
偷渡来到香港,赶在最后一秒拿到那张宝贵的暂住证。
天生,天生天养。
母亲早年失去联系,满心欢喜找到父亲,才知道母亲是对的。
在香港,充满机会和黄金饼的大都市,打拼,只能靠自己。
从洗头工到警察,从小警员到总督察,一步步,想靠自己的能力去打拼,想着不被外界干扰,想着能和Rachel一直甜蜜下去。
当年神勇机智的Sam Sir在面对师徒情义和正义原则时,清醒地选择了正义原则。
王Sir自杀前说,很多事我们控制不了,Sam不解,是啊,太多的事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有时候,错一次也是错,错一次,很快可能就有第二次,越想跳出这个泥泞,反而越陷越深。
疫情伤感中流行,情操仍然念挂和Richel的相遇相知相恋都是那么美好,英雄救美,小探员爱上富家女,Sam在Rachel身上找到了最简单,美好的东西,面对她,无须计算,无须复杂,可以回到最单纯最简单的自己,可以和她逛街,去游乐场,看电影,去享受世间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而Rachel在Sam身上找到的是家外面另一个有安全感、正义、善良的世界。
她本从来没有怀疑过Sam,她相信她是一个正义的警察,他给她的从最初的英雄救美到后来的开服装店,升总督察,得到父母的认可,她在她身上得到的是太多的美好和安全感。
每当她有困难时,Sam总能在第一时间为她解决,久而久之,她似乎也开始有点习以为常,没有去想Sam是用什么换来这一切。
事实上,在她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过太复杂的事情,如公主般的娇生惯养,与外界几乎隔绝却不会有物质上的困扰,她是真的可以全心投入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用理会世间的种种。
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真的能走到一起么?
十年感情,从一个吻的导火到一张照片的爆发,多年的甜蜜与信任突然变得脆弱起来,崩塌于一瞬间。
Sam有错,Rachel的反应也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我们无法掌握的那些巧合。
如果当初能给Sam一个机会好好解释,如果Rachel想原谅时没有Fabio的那张照片,但没有如果。
时间冲淡了记忆,却抹不去爱过的痕迹。
非典,命运让两人再次相遇。
患难中,心中的牵挂与关怀是情最真实的写照。
但命运又是这么巧,Rachel心中的冰刚开始消融时,再一次看到了Sam卖经销权的大错特错。
伤口最痛的不是无法愈合的痛,而是刚要愈合却再被刺痛的寒。
可能就在这一刻,对Sam,她心中的信任真的全然崩塌。
走得过最绝望危难了,哪会帕考验Sam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的艰辛和费力。
从最底层一心想靠努力往上爬,想靠实力去证明自己,给Rachel幸福。
但实力是一回事,外力是另一回事,空有实力每人捧,不行,所以他想办法从乔森组掉到了王sir这组,很快,也靠自己的努力和领导的赏识成功上位。
但上位又岂会那么容易,在于姜勇的多番周旋中,前面几次都是正义凌然的say no,最后一次,也是最困难的一次,面对师徒情谊和正义执法,他终于选择和姜勇合作,双发各取所需,看似双赢,实则也为后面的发展埋下伏笔。
黑社会的水有多深,恐怕Sam也是知道的,有了第一次,自然慢慢就会有第二次,这时他还是清醒的,只把用线人的方式与之来往。
每一次,姜勇提供的线报都是那样准确,很快,警队之星,总督察接踵而至,他终于爬到了一个高位,终于可以和Rachel的父母好好坐下了吃一顿饭。
同时,这期间他靠炒股也赚了不少,甚至连200W的房租都能够搞定,她的诚意和爱意Rachel和她母亲完全感受到了,但她们却未曾想这些钱究竟是怎么来的?
其中的过程有多曲折。
她们只是满足于拥有,却不明Sam心中的苦闷。
想来这些年Sam从姜勇那儿拿到了不少线报,不仅是破案,投资的也有不少,连对姜勇的态度也发生颠覆性改变,开始真正的“称兄道弟”。
但黑社会的人又岂会那么简单,给了你那么多好处,怎会不索取?
当你对他深信不疑时,也就是他圈你入套之际。
就好像赌博,开始总会有甜头,可到后来,终究化为乌有,不过是设局者下的套。
你想退,naive。
怎可能退得出,一步错,紧跟的,当然是步步错,谁怎会傻到立马恍然大悟跑去自首,侥幸心理总是有的,何况是那么聪明能干的Sam。
时代变,人物风景都改变无奈下,Sam只能离开警队。
可谁知掉进的又是Fabio布下的另一个温柔乡。
“帮凶”还是自己最爱的女友。
Rachel的困难总是在那么巧的一个时间点到来,父母不愿或者不能帮她,自己又帮不了自己,怎么办?
看在眼里的Sam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为她创造奇迹。
偶遇Mrs Fabio,科技股,游泳池边倒数,一切都在Fabio的计算中。
本来事情可以告一段落,如果Rachel能给Sam一个解释的机会。
当然在Rachel的立场和角度看,也无可厚非,对她这样娇生惯养对世界满怀希望的温室公主而言,爱情里的瑕疵可能真的是零容忍。
剧情永远是夸张的,因为要表现那种张力。
于是乎就有了Sam酒后乱性,Fabio无耻拍照的桥段,还刚好赶在Sam解释前发生,最后再配上狗血的失忆桥段,好不热闹。
于Rachel而言,这段情似乎是无法挽回了。
因为她总是在不合适的时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
她也不曾真正站在Sam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他可以飞速晋升?
第一次的200W,第二次的400W为什么能如及时雨般说来就来?
第一次Sam主动认错时为什么不肯听一个肯说实话的人好好解释?
说到底,她始终不了解Sam,她不了解Sam的过去,不了解她的精力,她熟悉的只是Sam愿意在她面前展示的高大正义的一面。
我们可否约定于明年,维持乐观笑脸一张,又再见细节的连锁反应能摧毁的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当意气风发的正义警探变成黑警沦为阶下囚,当曾经甜蜜到岳母都羡慕的恋情化为十多年心间无法消去的刺,只是一句不胜唏嘘,感叹Sam的命运惨淡,彻底的惨淡。
兜兜转转,时间巨轮转了几十年,自己最终却回到了原点,甚至还要在五十左右的高龄继续去寻找黄金饼,无语凝噎。
证明自己是一件很累也很无聊的事,何必要证明给别人看,什么情况才需要去证明,如果你足够强大,不怒自威,何须费劲心思证明这,证明那,说到底,终究是此时的自己太渺小。
渺小到除了母亲和曾经共事的好友Mandy,没有人再相信他。
我想在Rachel报警的那一刻,Sam的心应该是快死了,就像他曾经说过别人可以指责我,怀疑我,但你不可以,这是一种最彻底最难以挽回的背叛。
即使真相大白,两人的心中的嫌隙始终存在。
某种意义说,这样一来,双方到好像是互不亏欠,有了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
但从结果的角度看,和Sam的一无所有相比,Rachel有自己的服装店,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暗恋她的威信,有太多太多,唯一没有的就是那个在身边的人,和Sam比,实在好太多。
剧集的尾声,Sam离开了他曾经拼了命都要来的HK,Rachel也戴上了载着回忆的手链,开放式的收尾,似乎在暗示什么。
就像主题曲里唱得,我们可否约定于明年,维持乐观笑脸一张,又再见。
再见,是再一次见还是再也不见?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是,时间长了,很多东西都会淡,曾经的伤害,恨带来的痛苦渐渐也会减轻,伴随的也可能是感情的淡。
也许在大陆或者另一个地方,Sam找到了另一个适合自己的人,也许两人最终能忘掉以前的,再重新开始,如Sam说说讲timing的嘛。
不过要两个五十左右的中年人还在继续等待飘渺的和对方合拍的timing是不是太困难了一点?
奇迹会出现么?
(完)
虽然今年还没过完,虽然今年补了很多老剧,看了很多tvb、看了很多日剧,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巨轮》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部剧,从主题曲到剧情,它堪称完美。
其实我看了很多剧了,但这是唯一一部,在看到结局的时候,我觉得很喜欢但我也知道,我可能不会再翻出来再煲一遍了,因为它给我的感觉很【饱满】,也许用【饱满】形容很奇怪,但确实如此。
大概是月初的时候看完的,最后几集,因为乔天生的人生实在是太波折了,所以一直快进看完,也依旧赚了我很多眼泪。
我看的时候,只觉得不公平,虽然我早就知道,向上帝要公平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乔天生同母异父的弟弟,做生意失败可以逢凶化吉;乔天生同父异母的弟弟就更不必说,吃尽了阶级红利,就算错手杀了线人,手上拿着一条线人的命,也照样能升职,这样的人,在最后拿着公义当报复乔天生的借口,我只觉得好笑也觉得讽刺。
看完这部剧,我不知道我能说出什么,我只觉得,既然乔天生接受了这是他的命运,那么我也应该接受我的命运,他这一生,除了rechal,对他来说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剩下他所接触到的所有人,能带给他幸福的人只能向他索取,能带给他帮助的人却都只想着利用;他做的每一个选择,看似是自愿的,但如果当时能有另外一个选择出现,他都会选另一个,可惜没有。
很多人说,他不应该选择和卓静在一起,也许换一个女主角,他的人生也不会走向这样的万劫不复的境地。
我只觉得编剧为了让他走向这样万劫不复的境地,反而把卓静写的人设有些崩塌,她第一集就能沉着冷静的救出困在车里的儿童,怎么到了后面就变成了只会躲在乔天生的羽翼之下喊帮忙的小女孩呢。
剧尾两句台词还留有印象:威信说“小时候觉得哥哥运气好,后来知道每条路都一样不容易”;天生说“性格决定命运”。
其实是两句不新颖的话,但就是这最平实的道理由《巨轮》两兄弟故事的讲述,突然让人感觉到真理的力量有种柔韧的冲击感。
焦糖拔丝缠着齿唇的记忆,不如咔嚓一粒小葡萄的脆爽,但滋润了更深的回味。
不知是否受到倒叙手法和成王败寇思想的严重左右,一开始就更喜欢弟弟威信,一路看一路想,威信这个小人物飞黄腾达的关键是什么?
哥哥天生这个优秀者一败涂地的开端在哪里?
到最后的最后才喜欢上哥哥天生的饱满刻画。
性格决定命运,尊重命运,但也无需太在意人生。
最后哥哥天生懂说一句“顺其自然”,这话出自他口分量极重,这是一个强大的人物,他证明了自己堕落后有站正的勇气,因为本性使然,所以站正后他依然会追求冉冉上升出人头地,但他明白了顺其自然才应该是他再次出发的姿态,他花了三十年过山车一般心境的代价看透自己天生的弱点,五十岁的时候他决定重新做梦。
这不是两个显示他落后的数据,因为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太明白也不太愿意明白自己,好多好多人在依然相当年轻的时候就觉得人生已定性。
哥哥天生是强者。
他目标明确,坚忍不拔,又懂得周旋人际,想不成功都很难。
他也已经算是个很不错的人,爬坡时没想过利用女友的家境一步登天,落魄时也从未嫉妒过弟弟一分一毫。
他睬空的那脚在哪里?
跑得太猛自然容易崴伤。
成败是同一性格特征的双向结局。
道和术的失衡让天生跌伤。
他尝到了一些小手段的甜头,又被制造出来的大机遇拔得太高,几次下来,他以为术的作用很大,而看轻了一路走来脚踏实地的分量,这才是道。
另一边弟弟威信就大不同,同样也比较倔,但他对自己的要求,他本身的能力,靠他个人的力量,很难支撑起他的倔,让这个个性特点往好的方面发展。
他爸不让他读书,他也就没读书了。
天生却是被古惑仔威逼利诱,还坚持读书当警察。
天生是怎么都要做主角的人,做不成主角,他有宁愿退出这场戏的心。
而威信,他甘于安分地做配角,但机会放到眼前让他试一下主角的戏,他也是有上进心和能力素质去跳一下上个台阶的人,于是一不小心,他上位了。
天生的人生上上下下跌宕起伏,而威信的人生可能开头很卑微,但一路慢慢地上,要跌也不容易。
终身伴侣的选择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
这一点,兄弟俩都输惨了,只不过一时间未必完全凸显出来。
看势头,哥哥更有慧根,他好像明白了点,而弟弟依然糊涂得不行。
天生和卓静的相爱是很自然的事,且不说外形和气质上的互相吸引,两个人在心理需求上的契合度相当高。
卓静是个没有正常家庭生活的富家女,她比一般女孩更渴望有个高大威猛的男性来保护自己,同时她有渴望有自由的空间,所以她需要的是个保护罩,让她能在安稳温暖的环境中自娱自乐,她的幸福就这么简单,这其实是个内心难以真正打开的人,她感激保护罩,喜欢保护罩,却从没跟保护罩有心智上的交流,更别提共同成长。
而天生呢,他付出,他充当保护罩的同时,也是幸福的,享受的,他有做英雄人物的心理需求。
小时候他保护弟弟,他确实有责任感,但他保护的同时其实有种心理的满足,他很开心看到自己是弟弟的偶像,他享受帮助弟弟改变命运的感觉。
后来碰到卓静,他的心理状态也是同样的主导。
本质上天生也是个内心难以打开,甚至他认为不需要打开的人,他无条件地为他喜欢的人付出,他享受着拯救他人的快乐,这是他身为主角证明和使命。
所以天生和卓静互相吸引之后,没有真正的相伴着走上心智成长的旅程,是双方的问题。
结果就是,心智上,谁都没怎么长大,即便表面上两个人事业有成。
这两人看着很和谐,其实略显诡异,两个人家庭背景都如此特别,但从未互诉童年相互取暖,两个人事业都如此打拼,但都对彼此的专业本身没有起码的好奇和关心。
这两个都是关上了心的人,童年的遭遇让她们在潜意识里就把心关得太紧,以至于大家都意识不到自己是关着的状态,更加想不明白为什么有打开的必要。
两个本质同样的人走在一起,要怎么互补着成就更好的自己?
如果天生身边的人是mandy,那一切应该会完全不同。
为什么天生没爱上mandy?
记得很早的时候天生说过,mandy跟他是警校的同学,这个优秀的madam升得比他还快。
mandy是跟天生一样优秀的强者,强过天生,相比之下都让天生没了主角感,于是潜意识里爱意也难以滋生。
其实天生没明白,表面上mandy跟他是一种人,但实际上是相当互补的人生好搭档。
看mandy的个性和情绪水平,mandy应该是个正常家庭长大的,心智人格都比较全面的人,这样的人,她的心是开着的,天生需要的其实是mandy,她才是能够帮他打开内心的人。
两个人携手创造生活,本该很舒坦又很励志。
另一边弟弟威信。
这个是极幸运的人,他碰到了文英。
文英真的是威信这辈子最大的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其实相比天生和卓静那对而言,威信和文英还算在比较完整的家庭长大,所以有相比更完整的人格基础。
这两个草根的心门都大致是开着的,性格上又足够互补,所以是极好的人生伴侣。
怎样才算最配的夫妻?
什么才是最好的婚姻?
说到底就是人生这趟旅程,你跟谁一起走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至于这个搭档跟你之间到底最初是怎么在一起的,是因为外形上的吸引,还是想互相利用各自的资源,其实都不是太重要,关键是一起走了一段日子之后,你们是否还认为一起走下去相处还挺舒服,是否发现跟对方一起走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文英和威信其实天生一对,两个小人物闯出大世界,罗信记的诞生和成功发展是最有力的证明。
但环境和人心都是发展的,全剧最大的遗憾是十年后威信跟文英居然分开了,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威信的心态,他在创业初期对文英不是没有感觉的,一个为自己如此付出,又跟自己搭档能有如此成功的女人,要完全没感觉,这个难度极大。
但罗信记一直在成长,威信的社会地位和心态心境在变,而唯有文英的个性和姿态还停留在原地,分手是必然,这不是文英的错,不是威信的无情,而是她们两个在处理感情时的不成熟。
其实别说她们是情侣关系,就是夫妻老婆店,也会看到大把的夫妻创业初期感情和睦,真的发达了倒一刀两断了。
这其实是常见的感情处理失误。
创业的艰辛足够消磨一个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威信,甚至文英,其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陷入了罗信记,而无暇顾及感情,甚至都没有了感情需求。
文英喜欢威信,但她骨子里不是什么小女人,她从小就是个事业女性,她也极享受拉着别人,甚至主导队伍一同创业的成就感,她因为喜欢威信所以倾注罗信记,但她后来是脱离了威信而真正享受罗信记带给她的一切。
所以即便她后来真正放下了威信,跟龙飞结了婚,她还放不下罗信记的一切。
本质上不光是威信为了事业忽略了文英,文英也是投入事业多过感情本身。
罗信记的成功自然地让威信有了社会地位和更好的自我感觉,他的心境变了,他从配角变成了主角,他的心理需求也变了,也变得想要成为主导式,保护式的人物。
而文英的状态没有满足他的心理需求,文英的强势会让他越发喘不过气来,爱意就这样消磨掉。
就好像孩子小时候很依赖父母,因为弱小想要被保护,这时候如果父母什么都帮孩子安排好,会让孩子很舒服,但孩子长大后,他有能力了,他很想要主导,反过来保护父母,而父母这时候还当他是孩子,还依旧强势,那孩子的心理状态会很糟。
但文英就是这样的个性,要她为了两个人的关系迁就威信的心理需要改变?
那即便两个人的关系好了,也不是真正的文英了。
所以这样的情况,通常的解决办法是,文英另立门户,威信做罗信记完完全全的主导人物,有困难可以征求文英这个顾问的意见,而文英要知道自己只是个顾问而已,只给意见,不做决定。
这样威信从小人物变主角之后的心理需求可以基本满足,文英给他事业上的支持也可以保留。
而文英应该去做真正属于她的另一个项目,有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文英是真正的主导人物。
这另一个项目,可以是另一个公司,也可以是孩子。
要让威信和文英又做生意上的拍档,又成为夫妻,早晚是要分手的。
两个都想做主的人,到底谁才是主人?但不管怎么说,文英和威信很遗憾,但不妄一同罗信记了青春。
大家都得到很多,用金钱和婚书来衡量其实都怠慢了这段珍贵的经历。
文英的可惜是如果她能跟最初爱上的威信携手一生,那这是个彻彻底底的完美人生。
对于威信,就不仅仅是可惜,是残缺,而是他失去了人生和未来路上最最宝贵的东西,他以后会明白,但多半已经太晚了。
或许罗信记会愈发成功,但他极有可能孤独终老。
再说回去,文英为什么爱上威信?
因为文英的世界里一直都缺少积极上进的男性形象。
威信有这一点,就足够有吸引力。
不得不赞一下龙飞,默默的追随10年,把威信当做真正的朋友。
爱你爱人的爱人,这是极高境界的爱情。
两兄弟,一个没看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一个跟对的人携手了十年却不明白她就是那个人。
纵观两岸三地的华语电视剧,抛开偶像卖萌成分过重的台剧,撇去质量参差不齐的大陆剧,也就只有以TVB为主体的港剧难得保持在高产高质的水准了。
即使近年来TVB每况愈下,但沙里淘金总有一些精品,而今天要说的这部《巨轮》便其中之一。
《巨轮》的出现,大体上可以认为是港剧中”历史意识“的回归。
关于年代久远跨度较长的家族剧,一直以来都是TVB拿捏精准的题材。
但近年来,各类律政、刑侦、家庭剧此消彼长,却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反思香港近年来发展的题材。
而《巨轮》也就是这沉寂良久后的一声呼喊。
与以往诸如《大时代》等剧不同的是,《巨轮》的核心议题是“大陆”,即它的主旨是陈述一段香港、澳门与大陆的往事。
这也是近年来TVB剧集中反复“大陆”这个核心话题的累积和爆发的结果(双非、导游等)。
故事自始至终,对于时间这一元素一再强调,而且还常常配以明确的事实新闻报道来提醒这一集中情节进展的背景故事。
反过来看,故事情节的进展推动的因素就是大陆与港澳时局的不断变化。
从宣布主权,到港澳回归,再到SARS,乔天生和罗威信两兄弟的人生事业和情感的起起伏伏莫不与此时局息息相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两个人就是香港和澳门的缩影,看上去走的是同一条路,但是偶尔细节上的不同,却注定是两条相悖的路线。
回顾往事,往往是开辟未来的前兆。
香港号称东方明珠,但实际上却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回归之后,依然极大地依托于大陆的经济。
大陆经济的一毫一发,政治的风吹草动,都可能直接造成香港的各种波动。
而近年来,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慢慢的脱离英属,而成为中国香港。
香港抑或者在寻找一个新的符号来代替自己。
在未来的35年里,目前的道路是否还行之有效,这或许就是《巨轮》故事背后指引的反思。
隔年再次追起TVB我真是好想一口气看完.看到26集,为姚文英叫屈。
真是要激s我,她真是不抵,那么多年的付出,过了几年也许是感情淡了,也许一开始就是感动并不是喜欢。
问题前几集阿英生病,阿信喂她吃药那段还真的感动到了我。
人家为他争为他出头,人家理都不理来龙去脉是什么还骂一句怎么这么野蛮?
不是因为爱罗威信爱得那么深,知道罗被骗怎么会那么激动?
自己最紧张的人被骗在阿英那里就是大件事。
结果被骂被不理解,感情就是在人多的时候就算我错你都应该和我站在一条线啊。
有一日当对方不再喜欢你了,连呼吸都是错。
还有乔天生,还有比你更蠢的吗?
错了第一次。
为什么还可以错第二次?
第二次比第一次更严重1000倍。
心情唔好永远不是犯错的借口。
以前正义凛然的警O察都可以一步步的坠入悬崖,这就是王sir之前讲过的,踏上我呢个位,你便知么叫做身不由已了?
剧情本身就不太合理,完全没有创世纪的创业情结,可以快进完成
近期看过的港剧里最佳的一部~
一看到钟嘉欣这个丑女就倒胃口,剧情再好都看不下去,tvb真是越来越堕落
有一部分,是香港皇家警察的戏,让我回想起很多部小学时看的香港警匪剧,好怀念
不错,没有很狗血~~两兄弟的故事告诉我们干实业比投机靠谱太多了。。。
田蕊妮是女神~~~
时代感
真心还蛮好看的~钟嘉欣现在越看还越顺眼了~估计主要TVB出了个徐子珊,成为最讨厌TOP1~~超like田蕊妮~~
时间跨度太长,更像年鉴中插故事,主线不卷入这段历史背景都讲得通何必呢,最后十集进入状态,也是这时候想起给陈展鹏安排眼镜look。转入颓废乔天生剧情才开始好看,本来feel不到Sam跟Rachel感情有多深,反而绑架时候看心碎了。。。夹心bb适合演甜甜恋爱但是Rachel角色设计的也太水了,Fabio小姐每次戏份都尴尬,另一个令人尴尬是黄嘉乐;2013-08-31想看。
是我對這個主題有太大期望嗎?斷斷續續放棄繼續幾次。。還是看不下去了。。。大背景下的家長里短不是我的菜啊= =/ 創世紀流金歲月的片子是再也出不來了嗎?
21集+32集看了下大结局弃,中间部分百度看了剧情介绍,3.5颗星⭐,不难看,但是也不出彩,换成以前我能看完。怀疑编剧都和田蕊妮有仇,怎么每次都把她的角色写的那么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不求回报的付出,真的不值得!!!32集现在对我来说太长了,以前上学还纳闷怎么国外的剧才10多集,觉得应该30集左右才对…现在看到20集都嫌多…12集左右差不多😥这个是百度网页找到资源看的,看起来也不太方便,要手动切换到下一集,调进度也不方便…
一直都很喜欢这首主题曲,却以前只在优酷看了两集就没看下去,回过头才发现分高觉得是必看,很值!资料收集和结合故事看得出花心思,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人性刻画很深刻,乔天生是个很立体动人的角色,观照其一生也有很多可以令人反思。文英也很真实,这部剧最喜欢的角色,拿视后实至名归。其实就这样留个未来的希望的有余味的结局很好,真的不应该再开2了,大概率接着看了。
看了几集
看此剧反而在想为何以前的时代剧更加引人入胜而现在的怎么都缺点什么 此剧就是个好例子 30多集却想跨越几十年细数时代起落 人物和感情线有多又复杂 以至于每条线似乎都像没讲完 亮点是大田的姚文英 喜欢她鲜明泼辣的性格 反而跳出来了 如果钟嘉欣能凭此剧封视后 也是时间到了并非演技使然
也许那一枪要了乔天生的命,反而是种解脱。
四星俾陳展鵬 五星俾倀雞英!
贝安琪真是美到爆啊。
行差达错的结局~
陈展鹏怎么做到又土气又洋气的。。。太多无语不合理的剧情了,完全是为了看陈展鹏和钟嘉欣。。钟嘉欣甜得很,两个好有cp感。。好想看他们二搭。。最后一集真的对编剧写的Rachel很无语。。真的很乱写。。。
没和mandy在一起差评,圣父和女神都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