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选的特别好。
首先是社会背景,除了民国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多方势力混战割据的短暂时期,这种时期故事不会有所限制,很多内容都可以讲述,剧本的创作空间少了很多枷锁。
其次是地理环境,黑山白水的冬季,白茫茫一片的针叶林,洁白厚重的雪染上鲜红的血液是强烈对比。
片子整体色调选择都是暗色深沉,肃杀、凄冷的环境更加渲染了这种基调。
缺点就是故事讲的单薄了,这么好的时代背景,创作空间如此宽泛,竟只创造出了一个简单的枪客复仇的故事。
为了信守承诺、帮助兄弟复仇,蛰伏隐忍多年,成为枪客刺杀仇人和对手。
现代版“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拿着同伙的头颅做投名状打入敌人内部,最后同归于尽、一举歼灭。
作者很多情感处理的很含蓄,尤其是枪客和妻子这段感情,以及和编辑的友谊。
但是和反派仇人之间的斗争,除了武力以外,缺少斗智斗勇的智力环节,除了杀戮和保命,没有太多文戏。
导演叙事节奏很慢,徐徐展开。
主角的复仇之路,有现代的“侠客”的精神在身上体现。
夏雨哥不用多说,我还是很喜欢他的角色的。
咱还是单独聊聊剧情 里面出彩的,还有我个人感觉添加上能更出彩的。
然后最后就是可以再拓展的想象。
我也开始学会分段咯。
新人一枚多指教吧。
首先出彩,风格画片的一致性很不错,室内就是灯红酒绿对滨城的刻画。
外面就像、就像、当时的社会,冷峻、残酷。
室内就像暗流涌动,时代纸醉金迷却又暗伏杀机。
形容不算恰当,确实突出了一个乱字。
出现了枪支 我不算专业 看着手枪两种确实是那个时代特务专用,那个狙击枪感觉是德国造,不是日本的。
剧情很线性,然后就是被剧情推着走,杀一个杀一个,中间人物过程的突兀转折是那个杀死,报社记者(夏的朋友开始的)我以为感觉着应该是 有他们内部的矛盾潘家为主导,夏展开的精心陷阱一步一步 鹬蚌相争,他渔翁得利,最后大团圆,带着一部分财富在香港或者日本、美利坚开始了新的生活。
出彩的地方就是枪法还有杀人的几处打斗还是有点不错。
也不能说非常过瘾。
夏雨做为主角缺少主角光环,需要更炫丽的主角光环,也树立一个英雄式锄奸第一个枪客。
塑造我们那些年代的一个特工枪客的英雄人物。
然后成为传说。
最后就是还是再来个,枪客身份(一开始是国军,媳妇受过高等教育和学历的医生,是国际共产主义人士)后来在国际上都加入了共产D,最后再国外从事着杀后枪客,是一个和平使者一样的。
尽可能国际化融合俄国,日本,西方的一些文化元素。
带着那么从事过革命先烈精神的意志一个人和平主义人士,幸福的活了下去,再东南亚建立不少私立孤儿院,收留战争孤儿等等。
最好别沾染太多政治,及感人又干脆。
故事剧情就不多说了,豆瓣电影简介写的很细。
电影好不好看,只能说一般般。
就跟导演参与的另一部电影《铁道英雄》一样。
当时预告片出来时,被电影的质感吸引到了,一大波演技派演员加持,再加上服化道的设计,感觉电影应该是有些看头的。
只不过有点可惜,可惜了这群演技派演员,拼命的说着没什么太多可发挥的台词。
单论角色来说,不管是夏雨饰演的顾念,还是李立群饰演的奎叔,抑或是杨浩宇饰演的阿贵,都是可以更加丰富的角色,甚至可以拍一个独立作品。
但是你把他们都在一部作品了,角色各自的光芒都没有得到发挥,匆匆像走过场一样结束,夏雨还算好,算是男一号。
但像阿贵这样的角色真的太可惜了,同时也可惜了杨浩宇的演技。
还有罗京民老爷子饰演的查爷,虽然戏份不多,但是确实气场很强。
相比之前谭凯饰演的仲震,演技略显浮夸,其他角色不做一一叙说,电影豆瓣我给两星半吧——《极寒之城》首发于“看世界电影”公众号,欢迎喜欢电影的朋友关注
浅浅的磕一个,谢谢各位老哥哥们拳拳到肉的打戏,特别爽,特别是主角的各位大佬被镜头和大屏幕放大百倍的面部细节、抖眼抿唇,都清晰细腻,时时刻刻带入戏。
炎炎夏日来点冰雪冷静一下。
故事背景设置1944年,枪手顾念受挚友方平之临终委托,来到滨城送交遗物,顾念来到滨城后得知,方家几年前就惨遭灭门。
顾念决定留在滨城暗中调查杀害方家的幕后真凶。
此后的一年,顾念冒名“方平”开始逐一暗杀所怀疑的各派恶人。
时间来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伪满洲国暂由苏军接管。
为掩饰身份,顾念便受雇于货场码头老板仲震,在其手下谋了个枪客的差事。
此时的仲震在滨城的黑白两道如日中天,顾念也为接下来的复仇行动找到了最好的隐蔽所。
蛰伏在郊外裁缝铺里的枪手老焦,嫉恶如仇,滨城的暗黑势力一直是他暗杀的目标。
提及老焦滨城的各帮派均闻之色变。
1944年的冬夜,顾念受仲震之命追踪到老焦的藏身之所,欲取其性命交差。
然而,在二人一番交锋后,关于方家遭灭门事件的蛛丝马迹开始逐渐清晰。
影片揭示了人性的不同层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旧时代每个人都有两幅面孔。
一个关于信守承诺,舍身成仁的史诗传奇故事也就此拉开帷幕。
电影的白山黑水的色调极为冷峻,沉稳凝重的影调中,勾画出一个乱世红尘的时代轮廓;工业年代充满机械质感的机车,裹挟着漫天雪花扑面而来;枪战和搏杀的场面真实而激烈,在情绪和气氛上的渲染,充满着震撼和压迫感,形成一股穿透出画面的力量。
一众实力演员极富表演张力,大雪纷飞之下,尽是热血,饱含悲情又不失浪漫!
感觉完美过头了一点,美剧的气息盖过了电影的血脉,某些演员的形象设计偏短视频化,对于影片在短视频平台做推广,乃至衍生品销售,有一定意义,皮衣看着都那么有性格,华丽,应该可以走一波小推车。
最好看的是拍出了北方的冰天雪地的质感,寒意。
夏雨的台词如果再少一些,或者台词阶段性的增长,对于人物性格会更能建立拉伸感。
李立群演得实在太性感了。
你杀我,我杀你,蜜雪冰城黑漆漆…… 一群台湾来的,在我们东北装什么犊子?
PS:北方下雪天没那么阴沉,因为有雪,天阴但又是亮亮的,很美的感觉。
这点视频看场景光线就是学人家英国伦敦那种阴蒙蒙的感觉吧。
没有美和朴实。
PS2:这类伪“红色电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发动群众,也没有群众帮助。
或是一个人,或是一伙人,包打天下。
PS3:我们东北的孩子不叫仔仔,屠夫也不叫肥彪……(手动狗头)
这次是冲着名人效应去的,好在也还行🤔关于一个枪客如何伪装,潜心收集相关证据,以暴制暴的故事,而且为的还不是自己,是他班长。
错过了一点点片头,但我觉得电影应该要有个先导片,就像这次提前给了人物关系简介后我就可以更好地跟着剧情看下去~有些地方的设计真的蛮好笑的,有些情节可以被预判到,反正我听到我周边的人都笑了🤣"奎叔"真的是墙头草角色,狠的时候真狠,怂的时候也真怂,太会顺着杆子往上爬了,浴室那一场戏真的很形象顾念是真的厉害,身手敏捷,头脑还很清晰,小算盘什么的也拿捏得挺好的,好几次借着任务顺便满足自己的私心。
『震哥说我想杀他』这句话一出真的很绝!
我自己思考了可以怎么回答,但应该都没有这句杀伤力强。
一直以为"老贵"会是王牌人物,但这次真的一个手下的角色,不过出手都蛮狠绝的,有一场我其实没太看清,为何要顺手把一个人杀了,听对话还是有些许交情的人🤔杀与被杀还是蛮常见的,就是感慨乱世还是有些太难了,也有一些线索我并没有察觉到,有机会再去了解了解~要是结局真如想象那个画面就好了😔可惜啊
不喜欢看民国时期的电影,本片纯是无聊时随手点开打发时间的,没想到居然还挺好看!
哈城各路人马搏弈,小顾从中穿针引线搅得哈城天翻地覆,纯纯的一个黑帮片啊。
可能是为了过审方便,给小顾安排了一个GC党的身份,其实这身份可有可无,对本片剧情影响不大。
剧情唯一的弱点是李立群,他演的老江湖一开始挺牛逼的,结果到后来啥都不是,什么人都能骑到他头上拉屎,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酣畅淋漓的一场复仇大戏。
无论是服化道还是摄影、打戏都拍得极有质感。
冰天雪地里策马奔腾的下山匪帮、鹅毛大雪中女主期盼的回眸、车窗上渐渐模糊的脸庞、雪夜中肃杀、寂寥又阴暗的氛围、清冷孤绝的背影,深深浅浅的脚印👣,独有的北方图景,勾勒得绝佳。
文戏的bug是有的,影片前前后后送审修改数次,想来必然牺牲了更多的精彩。
无论如何,故事能圆的回来,实属不易,国内院线能看到一部剧情扎实,全员演技派的国产电影🎦,容易么?
珍惜吧!
向主创致敬!
个人更喜欢李立群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演绎,不会过分匠气,而是形神兼备地让人相信他就是奎叔--奸诈油滑,满脸堆笑,充满算计,泥鳅本鳅是也。
夏雨有突破,第一次见他在银幕里承担如此重的打戏部分,不得不说是一大惊喜!
王可如整个样貌身段都好适合那个年代的审美偏好,选角成功。
为数不多的几场戏,足可见演技也是过关的,前途无量啊。
豆瓣给出的综合评分偏低了,个人认为值7.5分,非常值得鼓励的内地黑帮类型片佳作!
内地敢碰这个题材这个类型的电影,本来就不多,这片感觉能排进有史以来大陆这个类型影片的前五到十名吧,当然不能比《罗曼蒂克消亡史》,但综合品质应该是超越了《无名》的,能在这么逼仄的审查环境下,拍出接近国际B级片档次的血腥暴力,不容易啊…堪称夏雨迄今为止第二好的作品(第一当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金士杰老师演了个类似樊於期的角色,主动献头只为成全一段哈尔滨枪战版荆轲的慷慨悲歌,有点儿意思…雄性荷尔蒙这么充沛、这么不缺钙、且还算有脑子、又用心创作制作考究的大陆电影,很少见啊!
很荣幸参与了该片在北京的首映礼。整体看的非常过瘾,不管是复仇向的剧情,还是各位叔圈戏骨飙戏,都让人觉得这是一部良心佳作。影片整体是峻冷的色调,观众不由得有一种紧张的感觉,但是偶尔也会穿插一些有意思的笑点,有种黑色幽默的感觉。很喜欢顾念和文秀的戏份,他们的之间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向往为这个寒冷的城市增添了一份温暖和光亮。最后一窗之隔的画面太美了,戏剧张力和镜头语言满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虽然城市是寒冷的,但是有着这样一群热血的枪客们,在那个没有法律约束的年代,惩恶扬善,值得我们大家尊敬。
搞了半天 主线居然真的就是复仇
民国谍战能不能别死在月台上 很难搞
还行
颇尴尬的拿腔作调,在哈尔滨看这片这种感受就更为强烈;另外突然想起了R&M故事列车那集中提及的Bechdel Test,仅有的女性角色连功能性都没有就实在太无趣。
故事还不错,简单来说就是:《夜幕下的哈尔滨》之《荆轲刺秦》。
【3.5星】1、一部比较假的复仇电影,类似于外国的某一部吧,一个人对抗整个组织,这个电影还算稍微合理一点,至少用了一点手段让这些组织之间互相内斗2、他一个人干翻了整个组织,然后就差一步见到爱人,差一步就完美,导演和编剧就喜欢搞这死样,故意恶心人3、1945年的时代背景,又是枪战,又是打斗,还很红,为了什么锄汉奸4、唉,男主的妻子真好看,真好,主要是对男主真好,太难了,太难得了5、豆瓣评分6.4,个人觉得还行,没有很大的槽点6、那个开理发店的老头,还以为他是装的软弱,结果他是真的软弱7、那个报社记者死的真快,大boss的那个管家,最后又变弱了,真的很假。每次都是这样,我觉得按照那个管家的之前的战绩,他应该直接一下子就把男主给秒了,或者他应该先杀男主妻子,或者拿来要挟
疯批黑二代的作死全纪实
#5.31上海#2019年拿到龙标耽误4年剪辑了20余版的诚意之作。影片给我的感觉便是后张艺谋时代的“东方美学”、“无名”式绚烂视听和黄海延边大骨棒的缝合。为了迎合审查和反复的修改让部分镜头的动作动势衔接略生硬,大量经过艺术加工的非实景“东方美学”有意境,但和我印象中的滨城大相径庭。人物和故事仿佛又看了一出无名,无论是开头的“欺骗观众”还是后来的剧情推进都让人物从一开始的悬疑拉满到一根筋,导演是会通过剪辑建立人物的,虽然很多地方的反高潮剪辑根本达不到效果,但总的来说前半段没跑偏。后半段从主编被刺杀到地主家的傻儿子单刀救小顾开始崩塌。好在视觉听觉有好好打磨,音乐的表达很精准,摄制层面的灯光也都很考究。但镜头内的层次不够清晰没有主体性的区分,整个的戏也并没有重场戏的概念,很像早些年的西风烈📽️
如果把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换成一个性感台灯,而整个故事情节不受影响,那么这部作品就是有问题的
半分钟都看不进去 谭凯映后过于活泼+油腻了
镜头画面感挺好的,国师可以对比参考下
一场复仇行动。
基本算是网大和院线片中间一档的电影,空有腔调但内核严重空缺,谍战片不是人多台词写的难懂气氛搞得有腔调就行了啊。人物众多但都太平淡了,风光登场然后一个个安排便当,尤其是男女主关系,完全没有任何铺垫突然感情就升温了,基本就是编剧想到哪编到哪。庆少在一堆演技派里显得格外突兀,潘家人被塑造成了弱智一样的形象,ps:有一版海报也抄“极恶非道”抄得太明显了吧
虽是一部大男主电影,但是配角每一个都很精彩,一点也不输主角。开场金士杰饰演的老焦,用半严肃又不羁的话语,讲述着往事,夏雨饰演的顾念在阴暗的帽沿下缓缓抬起头,这一幕,已经奠定了主角隐藏身份暗中行事的主线。最出彩的是李立群,把奎叔这个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小丑式的人物的奴性演得入木三分,在被潘家威胁不得不帮其混进开往海城的火车时,在车厢里对着潘顺答应的那一句“诶”,把这个贪生怕死的墙头草角色完美刻画。张国柱、罗京民老师也贡献了出色的演技,怀念罗京民老爷子,您最后的荧幕之作还是这么出彩,虽然出场戏份不多,但几句话和神情,已经把查爷的性格和人物特色展露无遗,是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夏雨在戏中的打斗场景很精彩,但各位老戏骨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非常值得一看。
挺有惊喜的 感觉值六千万票房 拍个电视剧更好
人物众多,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人人都在猎人和被人猎之间变换。感觉这部电影好像是系列剧的第二部,因为一开始的背景交待得不够清楚,无法代入角色,与主角共情, 一直到中后期才把原委叙述清楚,感觉没必要这样剪辑。众多角色走马灯一般上场,领便当,一边看一边想,主角不必最后才与对手同归于尽吧?既然在敌人身边,这动手的机会应该多得是啊……另外,各个角色的讲话感觉有点像话剧,太装了,看着有点累……
看过
8449——滨城,冷酷无情,侠肝义胆——2023.08.05
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