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可怕的事故(应该是车祸,影片中没有正面表现)给克莱尔留下了满身疤痕和伤痛,但再狰狞的外伤也比不过失去挚爱的儿子所带来的痛苦和绝望。
电影前半个小时的情节是比较抓人的,会想知道这个痛苦绝望的女人到底经历了什么灾难。
但所谓的悬疑渐渐解开之后,正文差不多该开始了,拖沓的节奏和零散的情节却让人感觉继续在长久地铺垫,无甚起伏,一堆一块拼拼凑凑走到结局。
另外几个被电影渲染为焦点的东西,都不明不白,让人感到无厘头。
一是互助小组的成员Nina的自杀,以此开头,并且貌似深深地影响了克莱尔,请的也算是比较活跃的演员,但真没觉得到底有什么作用,跟她自己的痛苦有什么关系啊,只是因为自杀所以刺激了她么,难道还能比失去儿子的刺激更深么。
二是片名蛋糕的点题,有点牵强,迷迷糊糊就带过了,至今没想出来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三是貌似的男主角Nina的丈夫,更是鸡肋,在影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如简介的十分之一。
而更符合逻辑,也更让人心动和心痛的克莱尔的丈夫,爱她却被彼此的绝望推开,却一闪而过。
这样就像一张画作,大部分是一团乱麻,缺乏美感与逻辑,剩下个不起眼的角落挤着精美而动人的笔触。
这就是给我的感觉,也许正是导演和编剧想要达到的效果,那么他们成功了。
别人演绎这部作品可能无功无过,但对安妮斯顿来说就确实难能可贵了吧。
要知道她从老友记的傻大姐瑞秋出道,几乎就是喜剧路线一路走,我也曾经以为她没有意外不回头了。
但这次堪称是出人意料的转型之作,虽然没有得奖,但几个提名也是努力得到肯定的证明。
转型确实不易,只能自己投资做制片,哈哈。
安妮斯顿为此也不遗余力,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单从形象上就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呈现了与时尚街拍和颁奖礼大相径庭的臃肿、苍老、丑陋的一面。
但在表演上,她赢了。
这方面《时光尽头的恋人中》中Black Lively正与她背道而驰,还在美不胜收地苍白表演,尚未醒悟。
先撇开电影来说,大部分有过或者有着创伤的人会容易多注意同样的人事和电影,拿我自己来说,这一段子灰暗时光里,我总是带着明知道主角最后会重拾希望的潜意识来看一些灰暗的电影(至少前半部分是),同时又带着期待自己能在某时重拾希望一样来忍受着压抑,敏感且易碎,很多人有着这样的矛盾心理。
看这部电影的三分之一时我已经大概知道结局了,事实证明我完全正确,但是我依然给它看完,因为克莱尔重拾希望的过程能为伤者聊以止痛,这也正是类似电影,剧情俗套想走个过场但却有价值的地方。
为了看安妮斯顿,特意挑了上海电影节期间的场次。
她过去的角色,甜姐,甜心,为了支持她的转型,带着期望进的电影院。
首先,她终于有角色突破了,鼓掌。
其次,正能量的结局,观众看后不心塞。
然后,女保姆的角色给我的印象最深。
最后,安妮斯顿一直有的小幽默表演方式添加到这种沉重题材的电影,觉得苦涩中有点酸爽和甘甜,因此电影整体风格和节奏还是不沉闷的。
特别欣赏她进入儿子房间,给萨姆沃辛顿的儿子找衣服的场面,作为观众,大屏幕前,森森的被感同身受了。
凭这一点,我觉得她表演可圈可点。
没看懂的是安娜肯德里克的角色。
其实吧,一开始Jen就以浑身带刺的形象出镜,没有什么是能入她法眼的。
语言尖锐,让所有人都不舒服。
脸上的伤疤甚至比她浑身上下散发出的loser气息要轻微得多。
jen一直都是演的白富美的形象,乍一看来的这个哪里都没有地方值得被人喜爱的角色真的让人看起来有点蒙。
可是,还好她演的很真实,受过伤,抑郁的时候真的就像这样,最颓废的时候不是想去死,而是了无生趣,做什么都觉得提不起精神的。
可是既然活着就要熬下去,熬过黑暗,慢慢的去适应光明。
穿插的同组的成员跳桥自杀,在接近另一个真相的同时,慢慢疗伤,这也许是jen自我救赎的一种办法。
到最后都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走出来,也许假以时日才能好,可是至少没有放弃不是嘛?
日子总会好的。
综合来看,这部片子演技尚可,可惜只是平静的述说,没有大起大落,所以给人印象并不会很深刻。
这样的片子或许只适合内心有过疤痕的人看起来才会更有共鸣。
什么凄美的爱情,死亡真相疑云。。。
奥斯卡还是个孩子,放过她吧。。
其实故事是这样的,成功貌美的女律师Claire一家三口住在LA郊区,儿子活泼可爱,丈夫事业有成。
但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Claire失去了儿子,自己的身心也都受到了创伤。
在她参加的社区互助小组中,有一名组员Nina从高速路上跳桥自杀了。
Claire找到了Nina的丈夫,一点点了解了Nina的故事,在了解中,她渐渐的不那么愤怒,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开始原谅,开始试着走出来。
我觉得Tobin的故事写的真心好。
其实如果故事像如上那样反着写,(请配合都乐环球影视里的旁白)就只是一个很一般的cliche。
就顺应着我是主角我高兴,我是主角所以任性的路子。
因为人家不是有病吗,人家心里有创伤啊,人家要大段大段的哭,人家大段大段的歇斯底里,人家有事没事就要口出恶言,人家要狠狠的伤害每一个身边关心自己的人。
但是,Tobin人家就hold住了。
人家偏偏不那么写。
故事展开的很慢,一环扣一环。
我们看到了Claire脸上的伤疤,我们看她步履蹒跚,我们看见Nina大幅的照片,Nina为什么自杀?
我们听见她手机里的留言。。
那是谁?
然后Jason出现了,是和留言里一样的声音,说一样的事。
那为什么他们不生活在一起?
于是观众就迷迷糊糊跟着作者走,看着这个暴躁又难看,差不多一无是处的女人是如何生活如何与人交往。
Cake在塑造Claire的时候拿捏的非常好,这么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女神经病,理论上是不容易被喜爱的,谁不喜欢甜心宝贝儿那样的啊,就算长得抱歉,楚楚可怜也是一种美。
但是编剧没有赋予Claire任何让人怜爱的属性,她就是一个对生活彻底放弃的人。
一个对生活彻底放弃的人该什么样呢?
抽烟喝酒黄赌毒吗?
还是混吃等死?
都不是啊,对生活彻底放弃的人也得生活啊。
得去复建啊,得被保姆叨唠啊,就算黄赌毒也得去买毒品啊是不是?
对生活彻底放弃的人和正常人最大的不同就是,They don't give a fuck. 他们想说什么说什么,他们才不在乎有没有人喜欢,会不会升职加薪,有没有朋友,他们会不光用语言也用行动告诉身边所有的人,Fuck off. 我特别喜欢Claire的一点是,她是个很mean的人,说话毒舌但是又挺逗的那种。
她才不管你听了舒不舒服,她反正就说了,你要是不舒服那是你活该。
她不像一般想象的那样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出现,比如老是特别深沉的悲伤和忧郁,或者在某个时刻彻底大崩溃用大段的独白说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也不愿意把她的冷嘲热讽理解成挖掘心里的阴暗面,这就是生活不如意看见什么吐槽什么的一个普通人,随着电影把故事一点一点拼起来,眼前看到得一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的喜怒哀乐情绪起伏都有起有终,你知道她这么让人讨厌是为什么,你也知道她为什么讨厌这个世界。
就像所有happy ending或者想讨好观众的电影一样,你知道她会改变,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切misery都会过去。
但是感谢编剧,没有让主角像被雷劈了一样突然第二天醒了就开始积极乐观,就跟所有迪斯尼电影里那样,一段过场音乐,主人公忙忙碌碌转来转去,等音乐停了一个崭新的完美人格出现了。
那不可能。
谁都不可能一夜长大,养成一个习惯还要21天,30天,100天呢,走出一段心理阴影怎么可能只要三两天。
所以哪怕是个开始,也皆大欢喜了。
我觉得让Nina以鬼魂的方式出现有点掉价儿,Claire其实足够expressive,但是还是不够。
而且Nina跳楼的事儿有点牵强,Roy看起来不像个特别暴力的人。
可能可以再丰富点吧。
还有后来蛋糕出现有点草草。
还有Claire和Silvana的关系,明明是有感情互动的,为啥到最后还是就帮她开开车什么的。
作为电影,有点不过瘾,可是作为人情世故,倒是十分贴切。
安妮斯顿能在这本片子里这么不在乎颜值我也是吓了一跳。
妮可基德曼哪本片子都是柔光水滑的丝质长发,精雕细琢的面孔,水亮亮的眼睛,安妮斯顿这本的造型完全不见明星光彩,打光把脸都弄平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中可以生生要了任何母亲的命,和儿子出去,然而车祸中儿子死了。
人都是感觉被世界抛弃了才开始抛弃世界的,好玩的是你抛弃世界和世界抛弃你的感觉其实差不多,所以人生的选择多有限啊,就是俗话说的“惹不起我也躲不起”。
这种母亲的角色我都是十二万分的同情的,你没法怪她,Claire对谁都不满意,她的世界已经不是简单的“我想静静”,她就是想糟蹋自己的生活,等着毁灭是什么感觉。
那时候慈禧也是这个思路。
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想,完了,这片子没法拍了,你指望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获得新生吗,太不现实了,那么导演到底要拍什么?
原来导演是说,哪怕我想振作一下,也会随时随地的被打破。
人就是这样,刚烂一点点,总是放着不管干坐着,等烂到泥里了又想从泥坑里爬出来,追求一种微妙的平衡吧。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死亡的。
最后蛋糕的情节让我感觉片子一下长了30分钟,其实没什么必要嘛。
墨西哥玉米饼也很好吃,干嘛执着蛋糕呢。
顺便说里面最爱的角色是墨西哥保姆silvana,一股暖意袭来。
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意外,身边的人都愿意在你受到伤害的时候施于同情和关怀,但也仅仅是同情和关怀,没人能拯救你,只有你自己能把泥潭里的自己拉起来。
女主用尽各种调侃和揶揄来表达对生活的无所谓,其实只是一种无法面对现实时的痛苦自嘲,她的尖酸刻薄她的不近人情只是一层一撕就破的伪装,这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但是没能能帮得了她,只有自己勇敢起来,才能走出阴霾。
片尾,她终于坐起来让我看得好一阵安慰,我替她高兴。
你对生活不负责,生活没理由需要对你负责任,你尊敬人生,你的人生才会值得尊敬。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熟肉,如果看生肉的话,大部分人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明白。
我本人就是如此>< 在IMDB上看到一篇很详细的介绍,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
既然有人这么热心地写出来了,我何不翻出来了呢。
翻译新手,如有错误,还请包涵和指正!
源在这里:http://www.imdb.com/title/tt3442006/synopsis?ref_=tt_stry_pl电影开篇是一群女人在一个由Annette(Felicity Huffman饰演)组织的慢性疼痛病患互助组。
他们正在给一个月前自杀的Nina(Anna Kendrick饰演)开告别会。
在座的女人都表达了对Nina没有寻求帮助,抛下儿子离去的行为的生气。
治疗师(Annette)然后问laire(Jennifer Aniston)的感受。
Claire满脸伤疤,她提醒大家,Nina从110大道和105大道交汇的高速立交桥上跳下,掉进一个装满旧家具开往阿卡普尔科(墨西哥南部港市)的平板货车里,数小时内都没有被发现。
她的身体又被装进乐柏美集装箱送回来,在海关滞留了一周,然后她丈夫才能把她领回去。
Claire赞同Nina的地方是她的自杀没有让狗生者的生活变得容易。
她讨厌那样。
Claire乘出租车回家。
她躺在后座上,因为她的疼痛让她坐不起来。
她请的帮佣Silvana(Adriana Barraza饰演)在给她做饭,因为Claire去之前没吃饭。
Claire听了一些语音邮件。
一封来自Annette,她叫她去找别的互助组,以帮助她梳理她的愤怒情绪。
一封来自她丈夫,他们刚离婚不久。
他想过来拿一些他剩下的东西,不过只想在她不在的时候过来。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Claire从她家里一个藏东西的地方拿出药瓶。
药快用完了。
她晚上痛得翻来覆去。
Claire走到后院,泡在泳池里,她看到一只负鼠在看她。
第二天醒来,Silvana坐在她床边。
一切准备就绪时,Claire拒绝给脸上的疤痕涂祛疤凝胶。
Silvana开车载着Claire。
Claire照样因为疼痛躺在车里。
她们来到医院,但是护士(Lucy Punch饰演)还没有拿到开方许可。
Claire说了她很多好话后拿到了强止痛药(percocet和羟考酮)。
到家后,她让Silvana早点回家,然后和家里的泳池工人Arturo做爱。
事后,她给了他一盒孩子的玩具让他给家里的小孩玩。
门外,Silvana一直在车里等她。
她从泳池工人手中抢回玩具盒,说即使Claire送给他了,玩具也还是Claire的。
Silvana回到家。
她女儿让她辞了工作,因为Claire给她工资不高还一副臭脾气。
Silvana为Claire辩护,并把玩具盒放进衣橱,跟她从其他人那里没收来的Claire送出去的玩具放在一起。
Claire在床上痛得翻滚。
她听到后院有敲门声。
她去查看时,发现是已经死了的Nina,她躺在充气筏上。
她们坐在一起聊天,Nina嘲讽她,说既然她是个无神论者为什么不自杀,然后把她按进水里。
Claire惊醒,发现是个噩梦。
第二天,Claire做水疗,对治疗师Bonnie态度恶劣,抱怨很痛。
Bonnie说她有一些针在她腿里一年多了,肯定会痛。
Bonnie提到医生说想知道为什么六个月来她情况一点改善都没有,并暗示Claire去找别人治疗。
大家都走了之后,Claire一个人在水池里。
她试图自杀,抱着重物沉进水里,但是她还是浮上来了。
Silvana开车带Claire到110大道和105大道交汇的地方——Nina跳下去的地方。
Claire问一个目睹Nina之死的纽约交通管理局的员工他看到了什么。
他说Nina在跳之前呆在那儿很久。
Claire走到事发地点,silvana在车里等,非常紧张。
Claire(原文为Nina)站了一会儿就跳了下去。
同样,这结果也是个梦。
Claire在互助组办公楼跟Annette打招呼,威胁她说要以歧视她的罪名告她的互助组,并引用了之前的一个案例(暗示Claire之前是一名律师)。
Claire又说是开玩笑的,她其实是来问Nina的地址的。
在Annette拒绝给她后,Claire告诉她关于诉讼的事可不是开玩笑的了。
Claire出现在Nina的家里,跟Nina的丈夫(Sam Worthington饰演)见了面。
她告诉他说自己以前住在这里。
Roy带她参观了家里,包括他儿子的房间。
她要离开的时候,Roy告诉她Annette已经给了他招呼,他知道她是互助组的。
药用完之后,Claire让Silvana带她去提华纳(墨西哥西北部城市)。
同样,Claire因为痛全程躺在车里。
到了以后她们来到药店,但是药师警告她们没有处方是过不了边境的。
药师卖给她一个神像,让她装药片,跟她说这样她不会被抓,因为她看起来是一个白人阔太太。
Silvana也买了一些在美国买不到的洗衣剂。
Claire叫Silvana带她去她最喜欢的餐馆吃饭,不要管多贵。
到那里的时候,Silvana碰到了两个老朋友,对她一副屈尊纡贵的态度,谴责她的丈夫工资低,女儿嫁不出去。
Claire看懂了她们的嘴脸,跟Silvana说话特意表现得自己跟Silvana是出来游玩的好朋友。
当服务员给Silvana收据时,Claire也说得好像是Silvana请了她一顿午餐。
到边卡时,巡警对躺在座椅上的Claire有所怀疑,让她们停车检查。
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后面我们会知道,没收的是洗衣剂),Claire打电话给她的丈夫(Chris Messina饰演)。
当她们到家时,他坐在门外等她们。
他提到他想确认她们是不是安全回家了,没有打电话是因为Claire从来不开机,也从不回语音信息。
他让她谢谢他,因为她依靠他在政府的职务之便得以被释放。
她没有谢谢他。
他照样保持着友好的态度,一直不走,直到她告诉了他近况。
Claire和他坐一起,告诉他自己的情况已经好了些。
然后问他可不可以呆到她睡着再离开,但是不要发生性关系。
他就这样做了。
第二天,Claire在Nina的丈夫家里等他。
她让他载她一程。
他说他得先完成一件事。
他开车的时候,她躺在车里,跟他道歉自己像个跟踪狂。
他们来到Nina的墓地,他挂了个风铃在Nina坟上。
他们来到一个潜水酒吧,谈论他对Nina的死的反应。
他说他在一个互助组里,他要对着一个互助伙伴,假装她是Nina,跟她说话。
他对着她说谢谢你毁了我的生活,毁了我的儿子。
我讨厌她,我希望她在地狱烧死,Roy说。
两人到了Claire家里,她问Roy可不可以睡在她旁边,不用发生关系,但也不至于孤单。
第二天,从Claire的衣橱上掉下一个盒子,里面装着比利·乔的CD。
晚上她听着CD,低沉忧郁地跟着唱。
她打车去Roy家里,告诉他她担心他会自杀,但是他知道她只不过不想一个人而已。
Claire翻腾了Nina的药柜,里面还有尚未用过的药。
Roy很快睡着了。
而Claire因为服用了止痛药(percocet)处于兴奋状态,她预感到了Nina,Nina嬉笑地骂她荡妇,说她利用别人。
第二天,门铃吵醒了Claire和Roy。
Roy想起来是他妈妈带他儿子回家了。
男孩在厕所撞见了Claire,她正在服用更多的药。
他问她为什么脸上都是伤疤。
她叫他让自己撒完尿先。
在车里,男孩告诉Claire自己的生日马上就到了,他想要一个鲨鱼形状的风筝。
父子二人来到Nina的坟上,欣赏这只新的悬挂的风筝。
而Claire在车里等着,服用更多Nina的药。
三人去了一家餐馆,Claire看到了Nina在后面。
但是她走到她面前时,Nina消失了。
Roy出现在Claire家里,还给她被她遗漏在他家里的钱包。
Silvana接过钱包,但是Roy告诉她他要在前门等,因为他担心Claire。
Silvana请他进门。
Claire在睡觉,Roy等她。
她醒后,Roy给她看Nina留给她的自杀遗言,上面只写了“原谅我”三个字。
他告诉Claire,Silvana已经把她的事故和她儿子的死告诉他了。
后面Claire和Silvana说话时,得知Silvana已经邀请了Roy和他儿子几天后来吃午餐,到时候她会给她做拿手好菜——玉米粉蒸肉。
在水疗班,Claire为自己之前气势汹汹的态度向Bonnie道歉,并解释说她只是因为太痛了。
Bonnie鼓励她做出尝试以改善自己。
Claire接着又去了互助组活动的地方,为自己的恐吓行为向Annette道歉,并给她一大瓶伏特加以示友好。
Roy和他的儿子来到Claire家里。
男孩想去游泳,但是忘带泳衣了。
Claire说可以借用儿子的旧泳衣,然后来到儿子的房间(儿子死后第一次进去),她怎么也打不开一个用透明胶布封好的盒子。
Silvana看到了,把她领出了房间。
在后院,Roy 告诉Claire,他已经离开了互助组,下周会重新工作。
Roy说Claire看起来更精神了。
他问她她是如何做到仍住在这载满记忆的屋里的。
她没有回答,而是走进了屋里,从一个隐蔽的地方抓了一把药。
在他们吃玉米粉蒸肉的那顿午餐时,Roy问及墙上那个一幅画被拿掉的地方,她没有理睬这问题。
Silvana打断了他们,告诉他们前门有个男人(William H. Macy饰演)不肯走。
当Claire出门去看是谁时,她一下子崩溃了,让他在她报警之前走得越远越好。
显然就是这个人造成了车祸,杀了她儿子,酿成了她所有的痛苦。
他说他不能忍受自己,但是她一点儿也不原谅他,拼命打他。
但是她看到Roy的儿子在看时,她突然停止了。
药物开始起反应了,Claire的眼睛在灼烧。
她试图服用更多的药来止痛,结果却更糟,她吐了。
Claire醒来时她已经在医院了,床边是Silvana。
她昏迷的时候Silvana捏着念经祷告,Roy也来看她了。
Claire出现幻觉,看到Nina进了病房,手里拿着个蛋糕。
Nina提醒Claire在互助组的时候,她们被问过如果没有慢性疼痛她们的梦想是什么。
Claire说她要跟整个马德里球队做爱,但是Nina回答的是她希望亲手给儿子做个蛋糕。
当Nina把蛋糕扔出窗外并随之跳下去时,幻觉停止了。
Claire尖叫着,扯掉了输液管,要求停止用药。
在里弗赛德(加州西南部城市)一个汽车电影院看特别场后,Claire想起了她和丈夫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也是去了汽车电影院,她发现他喜欢比利·乔。
在出院后,Claire要求Silvana带她去里弗赛德。
到那里之后她们在那个汽车电影院看了场电影。
Claire没有用药痛得厉害,说她需要下车。
她穿过一个篱笆洞,看到Nina坐在铁轨上。
Claire在她旁边坐下。
Nina怂恿她自杀。
当她们都躺在铁轨上时,Nina告诉她死前最后的念头是很重要的,是所有她能带走的东西。
Claire想到了麦当劳的薯条,水宝宝防晒霜,在《胡桃夹子》里演一只老鼠。
然后她想起来自己是个好妈妈,并对自己重复说了两次。
Silvana发现了Claire在铁轨上,当她们回到停车场时,她用西班牙语一直说一直说她对Claire有多绝望,直到Claire指给她看她们的车被偷了。
Claire和Silvana打车到了一家汽车旅馆过了一晚。
Claire邀请Silvana和她一起睡,而不是睡在椅子上。
她们握着手睡着了。
Silvana给她们租来的车装货,然后回到汽车旅馆。
一个年轻的离家出走的女孩(Britt Robertson饰演)试图冲进这个多功能车里,却撞到了躺在乘客后座上的Claire。
Claire了解到这女孩来自博伊西(爱达荷州首府),正要去洛杉矶。
她们决定搭她一程。
女孩告诉她们,她要成为一名演员,她们跟她说,她最终会成为一名妓女。
Claire给女孩一百美元,让她做一个黄色糖霜蛋糕。
当她们到家时,女孩开始做蛋糕。
厨房台面上有张字条,是Claire丈夫留下的,说他属于这里。
他趁她不在过来拿东西。
她来到客厅,发现被取下的照片被重新挂上了。
那张照片里她和儿子很开心地笑。
她哭了,但是没有动那张照片,而是让它挂着,甚至打电话给丈夫感谢他的礼物。
Silvana在Claire睡着的时候叫醒了Claire,告诉她那个离家出走的女孩偷了她的钱包。
Claire不再发脾气了。
她甚至不想提出诉讼。
厨房台面上是一个手工自制蛋糕。
Claire把它和一个鲨鱼形状的风筝送到了Roy的家,作为给他儿子的生日礼物。
Claire由Silvana载着,到她儿子的墓前。
她挂了一个风铃在他墓碑上方,就像Roy给Nina挂的一样。
回到车里,Claire突然萌生一种坐起来的渴望。
她一开始打算放弃,但是影片结束时,她扳动了控制杆,椅子恢复了坐的姿势。
Claire满意地深呼一口气。
蛋糕】前几天无意中翻看到的一部电影。
是女神Jennifer Aniston主演的一部剧情片。
讲述的是慢性疼痛症患者在面对疾病,丧子之痛的日常。
我能感受到的是,真实的疼痛。
不断地服用止痛药,酗酒,移动的每一步都恨不得端着自己走,远行时小心翼翼地卧躺和说话,向周遭不经意流露出的满当当的恶意,任性地处理家里孩子的遗物,深吸着气和管道工人做爱……她好痛。
痛得难以言喻缺乏表达方式。
其中最深切的是她的几次下水。
一次是因为半夜疼得睡不着,她到自家游泳池里小心翼翼地侧泳,水波划动,手臂的挥划和配合动作的叫喊,好痛;还一次是在理疗中心,辅导员建议这个半年来没有任何进展的病人“另寻高明”时,好痛——明明看起来像是在积极生活,可是明眼人一眼就看穿自己内心悲痛绝望,那种……是羞愧?
是不安?
还是说,只是逃避?
原来逃避也那么痛。
最后一张图,是片末了。
算是一个和解吧,主人公对自己,对生活的一个和解。
然而并没有非常刻意,并不像许多生活勇士那样,骑着高头骏马,配着利剑,高傲地向敌人甩去一双白手套,宣誓对战,并没有。
她只是,小心的,忍着痛,往前走了一点点。
可是却让人看得欢呼雀跃。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蕾切尔的婚礼》,是一部毒瘾戒除者艰难真实的心路历程,她回到了家,家却拖着她往回看,不断回顾,不断痛苦,层层揭发,却最终因家人的谅解而得到了救赎。
作为剧情片,后者更胜一筹,作为人生经历,前者的痛更痛。
且同是丧失亲人,她以一句“我曾是个好母亲”(她说的“曾经”,我的理解是相对于她还是“母亲”身份而言的),让自己获得了救赎,她是自救的。
因此和解也就来得顺其自然
上一次被詹尼佛•安妮斯顿震撼还是她2013年的《冒牌家庭》,当几乎珠黄的脱衣女郎突然大跳钢管舞,这部爱玩爱癫的半荤喜剧才算浓香四溢,多得安妮斯顿的卖力演出,挽救了美国囧片的俗套命运。
而在《蛋糕》中,她所演绎的深陷病痛的克莱尔始终处于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焦躁中,基本上将她过往的美女/傻女形象颠覆殆尽,没有能够剑指奥斯卡,引来影迷不平。
事实上,究竟是因为安妮斯顿才令这部影片有了更多吸引人的看点,抑或是这部电影本身,已经很难判断。
本片导演丹尼尔•巴尔兹显然不想在视听语言上多下功夫,所在多见的正反打镜头预示着一种反吸引力的倾向,这部精神状态指向主角克莱尔疾患的前世今生,夹杂着在互助会的“难友”妮娜的非正常死亡,令这种教人焦虑的状态变本加厉。
在影片中,平常的正反打对话里,往往呈示出克莱尔一时一地的复杂心态,这是剧作上的用力指出,亦让与克莱尔接触的周边角色们变得丰满,从她的钟点工到妮娜的丈夫,都带着各自的复杂心态,处理着观众眼前、同时也是他们眼前的这个“疯女人”。
或许安妮斯顿的表演太过抢眼,致令其他角色发挥有限,更多时候,包括妮娜丈夫在内的角色承担的是一种映射功能,通过他们的行为举止来呈示克莱尔本身的复杂面目。
这亦是《蛋糕》在兴味相当平淡104分钟里所憋着的一口气。
克莱尔时常与他幻想中存在于面前的妮娜对话,试图获取妮娜的真实心态,这亦是克莱尔用以解脱自我的手段,而她的墨西哥钟点工亦在自身复杂的家庭文化背景经历中来衬托克莱尔的虚无。
这些桥段令人感到漫不经心,事实上也并未有效传达创作者希望达成的意图,更多时候,事情只是在发生,而非在陈述。
这也反映出影片整体上的力不从心,依靠安妮斯顿个人的表演来带动整部电影走向观众,确实令人感到比较吃力。
克莱尔的幻境里经常突然闪回到妮娜坠桥的画面,这些画面出现时并未能被证实是克莱尔亲眼所见,然而这些插图卡片一样的闪回镜头,打破了影片延缓的节奏,同样也显得突兀。
事实上有经验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本片的题旨是身心疗愈,而结局无非两种,愈合与无法愈合,这同时也是影片能否有效缝合观众期待与自身表意的问题,当克莱尔在结尾作出了关键性的动作,这个问题不攻自破,然而也并不能令人感到振奋。
这就如同“蛋糕”在影片中的地位一样,功能并不在于展示“蛋糕”及其承载的伤痛究竟为何,而是借由这一理想化且图腾式的物件,来传达主角伤痛的源头并指示疗愈过程的可见形态。
正如克莱尔面对现实中的众人与臆想中的妮娜一样,“蛋糕”是没有具体意义的能指,当它的指代功能消失,影片亦自动回复到一个与主角携手回归的正常态,此时回望所有淡淡来去的情节,亦如一场幻梦。
但很难说《蛋糕》中营构的桥段是行为无穷的,在影像表层上早早失去了吸引人的造梦动力,内里其实也比较苍白。
安妮斯顿在片中的形象固然因其用心表演而显得真实逼人,但另一方面,因这种投入而破坏了安妮斯顿过往的经典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明星她完成了向表演艺术家的迈进,同时进一步击破了过往形象的魅力场域。
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同时对影片表意来说是一招险棋。
所以《蛋糕》有惊喜而未够惊喜,有内容而并不丰满,它创造性地将一个痛苦的女人安置在错综复杂的各种情境中,最后的解决方式见仁见智,但绝不是最好或曰最令人动容的,通常这样的结尾(还是要大家自己去看),应该有久旱甘霖的心跳加速,然而并没有(起码笔者没有),安妮斯顿之于整部电影,实在太过抢眼,抢眼到不正常的地步,这是否矫枉过正?
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看的时候正好大姨妈痛真是感同身受
为什么可以这么无聊…………
Bitch的创伤愈合旅程 安妮斯顿理应得到影后提名
你根本就无法体会到底有多痛,所以才那么碧池
整部电影一直在蓄势,蓄得很足,但没爆发出来。给安妮斯顿转型成功加一星,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
萨姆好帅
不明觉厉,完全没必要让观众在过程中猜测,可以一开始就交代清楚,这样才能很好的说明女主的心路历程。
是部文藝片,但文藝不到家
不经历就很难体会。一切都会好的,可能要做的只是等待,不骄不躁让它过去。
安妮斯顿演技大爆发
你不爽所以我不爽
2015.06.16 SIFF 角色直爽到几乎可以产生快感,以及要从某种情绪走出来实在是不易。非常喜欢看的部分是和大妈互动的部分,以及装看老房子被揭穿的部分,太生活。
不错的质感,但故事交代的太少,戏有些散,以至于标题Cake的涵义都毫不明确。
its about how people deal with grief. especially losing a child. rachel did a wonderful job. i can totally fit in.
自毁形象尝试这样一个考验演技的电影,Aniston的勇气可嘉。但我实在不喜欢女二挂掉以后灵魂到处漂浮的破烂情节。在我看来,最出彩的还是墨西哥保姆的藏毒演出啊。故事就像深陷慢性痛苦的Anniston一样,抑郁得无法自拔,直到最后按下按钮的瞬间才现出一丝阳光,实在是乏味。
just so so, 剧本也是挺粗糙的了
即使影片可看性不强,娱乐性欠奉,但自毁容颜,时而抑郁,时而狂躁,一心只想讨人厌做坏蛋的敏感性人格能让安妮斯顿脱离“老友记”Rachel的光环,绝对值得,能继续下去自然好,因为距离惊艳还有一步之遥。
被简介欺骗 以为是悬疑片的我浪费了一个好下午 结果就是从创伤中恢复的平淡故事 Jennifer的表演也肯定是进不了提名的
只是提了个演员工会就被说成提名奥斯卡…也是醉了
身边最亲的人去世了的精神状态,是这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