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喋血

英雄喋血,英雄·喋血,72 Heroes

主演:谢君豪,赵炳锐,江若琳,廖启智,温碧霞,曾志伟,谭咏麟,吴友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英雄喋血》剧照

英雄喋血 剧照 NO.1英雄喋血 剧照 NO.2英雄喋血 剧照 NO.3英雄喋血 剧照 NO.4英雄喋血 剧照 NO.5英雄喋血 剧照 NO.6英雄喋血 剧照 NO.13英雄喋血 剧照 NO.14英雄喋血 剧照 NO.15英雄喋血 剧照 NO.16英雄喋血 剧照 NO.17英雄喋血 剧照 NO.18英雄喋血 剧照 NO.19英雄喋血 剧照 NO.20

《英雄喋血》长篇影评

 1 ) 难得好片

没有激烈的场面,连最华丽的葬礼都只有听到枪炮声和听者的反应,但明知死而兴高采烈去赴死的悲壮已震撼人心。

不是主旋律片,表被片名吓到,是值得走进影院的感人好片。

另见面会温碧霞本人很美。

 2 ) 高剑父廖启智饰演

高剑父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廖启智演的非常的好,看过智叔演的许多电影,演技出神入化,永远支持你,智叔的普通话说的真有意识,希望明年再获金像奖

 3 ) 主旋律拍成了文艺小清新~

今早1030的场次。

手里攥着票根入座,听后头两位退休大叔聊刚刚的早茶点心和多少年没有进过戏院吧啦吧啦的,直至戏终偌大的场子一共只有我们三个人。

开场,史坚如暗杀失败被斩。

后头大叔蹦了句:“顶!

做乜讲普通话架!

”作为小成本投资的主旋律,成品变成文艺小清新确实让我小有惊喜。

时间不多资金不够嘛大场景欠奉,换个角度从侧面讲述革命者人性的那一面,反而更贴近平凡百姓,对自由的远大理想不过是希冀改变现状,通过改变而变得更好,每个人都是这样。

故事平缓,波澜不惊,准确来讲是沉闷有余,偶有亮点。

开场不久的小枪战戏竟然已是最激烈的戏码了,最豪华的场景帮会老大的家就是番禺的余荫山房。

倒是那些岭南印象的构图,巷头街尾,锦鲤荔枝,画面是挺有爱的。

谢君豪。

吃素信佛的副会长潘达微,隐忍内敛贯穿全片,最后为烈士收殓那段可以更放一点。

他勉强算是男主,从戏份看只能是串场的男二,画画黄菊,演技嘛是没话说的,只是本来还期待能有更多的发挥。

当年南海十三郎的美好印象深刻,真巴不得他能多拿几个影帝。

廖启智。

广东同盟会会长高剑父比较起来就是豪放派的了,画画老虎。

多亏了他这老戏骨,不然中段做起义准备的陈冗连亮点都没有了。

赵炳锐。

完全不认识,男一哎,几乎和每个人都有对手戏,是个有发挥的角色。

演槟城教书先生罗仲霍,沉稳多谋。

搜了下资料,原来还是广州美院雕塑系03级的。

只是他那太北方人的脸孔,连后头大叔也说“咁似黎明0既”。

江若琳。

演帮会老大方弘治的女儿方惠如,也是个用来串场以推进情节的角色,起义时她不能参与的焦急难过悲伤,把气氛就托出来了,可谓戏里的掉泪点。

眼睛又大又水灵,超上镜。

嫁一个少一个的香港女新星里她和薛凯琪算有潜力的。

温碧霞。

演帮会老大方弘治的“情人”姜美熙,这个应该是杜撰的角色新潮有亮点,一会儿弹钢琴泡咖啡学英文,一会儿做裸背模特,还凄美地因爱而死,绝对是大有可为的,我也确实被她带了戏。

只是美人迟暮,当年的火玫瑰现在连花瓶都做不了——脸颊是垮的!!!

曾志伟。

友情客串水师提督李准,也就真的客串而已,如果起义那段能加戏就更好了。

谭咏麟。

友情客串黄兴。

挺肚子粘胡须,莫名地一出场就喜感迸发。

吴友静。

又一个莫名的角色,做个女保镖摆摆酷杀杀人。

看的时候就觉得她长的不合群,原来是个韩国人。

结尾有点憋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哎,宏大战争场面没有就算了,前头小家到最后总该大气点儿吧,怎么弄个2011年大妈们在公园舞操的远景呢?

PS. 忘了说造型的事儿,设计简单,但恰如其分,和摄影构图一道确是文艺小清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搜了下造型设计吴宝玲——噢原来懵懂少年时看的《青蛇》就是她的经典作,至今那些绿的白的飘逸裙摆仍在脑海飞扬。

 4 ) 《英雄喋血》:葬礼前奏曲

  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以此为题材的《辛亥革命》也箭在弦上,而一部同题材电影《英雄喋血》则先一步上映,无论从历史维度还是商业目的上讲都是一首前奏曲。

  《英雄喋血》所截取的故事以广州起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历史基础,着重起义的前期准备阶段,正因此电影并没有太多了战争场面。

当然,在预算的钳制下,避免过多的大场面,而侧面描写起义也不失一个好方法,方慧如被关于房间之中的处理恰当好处,更能抒发出那种焦急压抑的气氛。

就这样整部电影的气氛可以用表面轻松、背里压抑来形容。

  可能是不适应香港导演所讲述的历史故事,整个故事虽然步步惊心,但是铺陈起来却提不起高潮,儿女情长的故事耗费了过多的笔墨,影响了整部电影的节奏,要不是百度百科惊现简要剧本,真得无从得知一些关键的细节。

好在自众人入住小东营5号,影片的节奏和风格回归应有,用炸弹为礼花的葬礼也名副其实了。

  当然,影片有一个怨念不得不提。

既然故事发生在广州,一切台词以粤语配音为宜,而此番众港普、台普着实让人无从消受,原音虽好,但也得恰如其分啊。

 5 ) 南方风格

《辛亥革命》VS《英雄喋血》,珠影出品,和之前与《风声》性质相同的《秋喜》一样,我较偏好后者。

没有北方派的那种刀光剑影、抛头颅撒碧血、气势如虹、大气凛然的主旋律画面氛围,却从起义的准备着墨来反映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显得更易让人细腻地体会到人物的情感。

片中人物既有敢为天下先的勇闯精神又有南方人特有的温和内敛,此片的人物刻画比靠近主旋律的《辛亥革命》更能体现大时代大事件中小个体的真实与历史价值。

而且最后收烈士遗体的方面,《辛亥》篡改历史,为了突出演员这样做实在不能接受。

而《英雄》则尊重历史原貌,赞!

美术指导应该和《秋喜》同一个人吧,或者说珠影的风格一向如是,影片对岭南特色的背景很讲究,拍得很美!

只是我觉得片中温碧霞的成分过多,虽然也反映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对自身解放的挣扎,但貌似与影片主题的直接联系不大,可以适当减少吧。

 6 ) 七十二烈士和京城四少(标题党 慎入)

一百年前 黄花岗 七十二仁人志士为民主自由抛头颅 洒热血 绝笔墨未干 灯笼血红染一百年后 北京城 两二逼纨绔子弟因道路纠纷撞汽车 掏家伙 蛮横各一半 报应还没完关于片名的描述就这么多 功力有限 没法继续下去了 转而谈谈影片本身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于此类似 每逢国家大庆的时候也是电影光辉的时刻 今年辛亥革命百年大庆 这一题材也成为了电影人争相拍摄的内容 这部《英雄喋血》将影片内容聚焦在了辛亥革命的前奏广东黄花岗起义上 而且还要向前靠 影片花费大量时间展现起义前仁人志士的准备活动和济世情怀 真正关于黄花岗起义的内容很少 不过虽然没喋血却有英雄 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 不计生死 这些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在泛滥的爱国教育下早就变得假大空 但是当你真的融入当时的现实后 你会萧然起敬 回看现在的所谓京城四少 一个王烁 一个王柯 两辆特权车 他们的麻木不仁与这些画菊写文的公子哥比起来在辛亥百年后更让人激愤抛开影片题材不说 这部电影算是中规中矩 没有吐糟点没有亮点 算是早上的白米粥 管饱但清淡的让人无法回味 一直以来黄花岗题材的影片都集中在写的一手好文的林觉民身上 这次主打嗓音听着巨不习惯的罗仲霍 并把罗先生往牛逼人物上推 广兴堂帮会性质在剧中得到一次正名的机会 前方渲染过多 你最后不来个起义大场面 多少有点提不起精神来

 7 ) 不一样的献礼片《英雄喋血》

9月14号,有幸参加了《英雄喋血》的首映,现在气氛十分热烈,说一说这部主旋律献礼片。

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这部电影还是显得有些非主流的。

主要角色几乎都是香港演员,操着广东腔,再加上相对鲜明的人物设置都在以往的主旋律中看不到呢。

当然这部电影也还没有完全摆脱主旋律电影的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

节奏稍显缓慢,剧情张力略显不够。

赵导在现场说人物设置的时候,谈到了几点,高剑父是外放,潘达微是内敛。

而我觉得人物性格上还是有点符号化的,高剑父全是外放没有收的时候,潘达微一直内敛到最后也没有放开。

而罗仲霍也太冷静,机智,勇敢了,简直成了侦查科长曾泰了。

这让的人物性格还是有点符号化,又有点回归到高、大、全。

还有其中对经脉的运用和那个美女杀手我恍惚见有了《武侠》的影子。

最后,影片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场面,导演呢也是有自己的想法,想通过令一种方式来表现。

但我觉得还是很可惜,我看过令一部相关题材的《百年情书》,最后的战争场面描写还是很让我动容的,尤其是当同盟会成员和要一起起义的新军兄弟们错打到一起的时候,我也是扼腕叹息,心中大呼,可惜,可惜。

最后,抒发一下我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来我只在课本中对广州起义有匆匆一瞥,经过《英雄喋血》和《百年情书》我感触颇多。

高剑父,潘达微、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壮士,那是什么样的情怀。

明明知道自己是送死,明明知道这一次起义还改变不了格局,可是依然慷慨赴死。

用自己的生命来唤醒中国,用这战场的枪炮来当自己葬礼的礼花,用这一个个炸弹来炸醒沉睡中的中国。

可再看看现在,“官二代”“富二代”嚣张跋扈,仇富,贫富差距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地铁,公交上因为一点磕碰,互相谩骂,打架。

 8 ) 不应该忘却的一段历史……

《英雄喋血》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片子,可我们不应该先入为主,就认为是主旋律的片子就是空洞的说教,显然该片并走不出这种俗套。

但我们,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我们的生活恰恰是这些人用生命换来的一点都不假。

这段历史,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忘记?!!!

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想用片中潘达徽和罗仲霍的一段对话来铭记该片。

我们从生下来就开始失去失去童年,失去青春,失去爱人只到失去生命有什么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我们活过吗一场用炸弹做礼花的葬礼不是谁都有机会赶得上的起码在这个充满闹剧的年代里我们能证明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闹剧说的多好,我们怎样活着才让我们的人生不至于是一场闹剧呢?

他们是为了革命、为了理想、为了民主,为了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

那我们呢,拥有现在的一切,我们是否有更高的理念值得我们去追寻?

 9 ) 请从绝处读侠气

《英雄.喋血》一上映我就马上去查它的排期,说不出的失望与难过,该片多处在佛山取景,而佛山的影院在首映日只有一场,而且是在吃饭时间这种聊胜于无的排期。

这是一部地道的岭南电影,连岭南人都不支持,还谈什么岭南电影的振兴?

进了电影院,全程只有我和朋友两个,也许我们实在是太少有,一大早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十月围城》珠玉在前,《英雄.喋血》同样作为香港导演的手笔,相比起来是小制作,是经费不足,亦是导演有意为之。

我一直在想小椴的一句话“请从绝处读侠气!

”,没错,香港导演都不约而同地将主旋律的题材往侠义上靠。

我想《英雄.喋血》的导演赵崇基看到了黄花岗起义的本质,这些烈士都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自己多半要赴死,而且起义的影响未必很大,但仍然想一次又一次坚持下去。

这就是义,这就是侠气,当此绝途,请读侠气!

老实说,《英雄.喋血》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由于语言和地域问题,再加上《辛亥革命》那全国性宣传带来的打压,《英雄.喋血》要与之平分秋色可谓无望,尽管如此,该片依旧可圈可点。

我欣赏电影的构思,也认同贯彻全片的岭南画意。

曾志伟的阴沉、廖启智的豪放、谢君豪的内敛,三人的演出很精彩。

王建成的堂主不容小觑,饰演罗仲霍的赵炳锐是广美雕塑系毕业,难怪乎浑然天成的文艺青年气质,温碧霞经年不变的美。

只是有一点,广东人讲普通话不准还能勉强说是还原真实,但黄兴普通话还这么烂实在不应该,不看字幕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谭校长戏感实在是不行,完全破坏了整个片子的气氛,拜托以后不要掺和电影了。

就算是表示中韩人民友好吧,放个整天OL装没一句台词的韩国女保镖导演你不觉得违和吗?

到最后这片子依旧透出岭南人的内敛,烈士就义前没有说什么煽情的话,罗仲霍还是如平常般轻松的告别,这样的处理更好,谁想昨日还谈笑风生的青年,明日却已永诀。

潘达微收敛烈士遗骸亦是如此,岭南人平日不会义愤填膺,但需要站出来的时候就会站出来。

片尾我觉得是省委宣传部搞的鬼,非要给黄花岗来个2011年的近景,生生加了宣传说教变成了教育片。

若千秋皆老追忆不老,一腔不需倾诉同行奠君。

 10 ) 现在的导演落入了否定“舍生取义”的怪圈

这部电影跟陈凯歌的赵氏孤儿有许多相似点,比如都算虎头蛇尾,比如导演都认为“舍生取义”是反人性的。

今天参加了主创人员的见面会,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几个提问基本都是围绕导演对最后一场戏的处理,有位提问者直言“憋屈”,导演自称想与一般的主旋律影片不同,隐含了一丝认为“舍生取义”是反人性的含义。

实际上导演正是落入了现在流行的“旋律”的俗套,因为前有陈凯歌,所以如果想批评导演的处理手法,最简单的方法是去赵氏孤儿的影评里面直接抄点过来,我就不赘言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舍生取义”绝不是近代的“主旋律”才有的,而是传了几千年了,而陈凯歌和本片导演居然认为不符合人性,实在不敢苟同。

《英雄喋血》短评

拖着扫了一眼,没兴趣,删掉

9分钟前
  • 没头脑真高兴
  • 还行

冲着老谢来个高分

12分钟前
  • MengT
  • 力荐

這段歷史剛好跟敝人的研究有部分重疊,個人覺得考究不夠也就算了,編導也挺馬虎的(拜託,有人會在信封上寫「與妻書」三字嗎?你要寄給誰?)。唯一合格的,大概就是攝影了。謝君豪國語不錯,趙炳銳演馬華人士非常不像。江若琳那個角色比起前傳《夜.明》的李心潔,差多了。

16分钟前
  • 侯二六
  • 很差

作为献礼片,还是挺不错的~

19分钟前
  • 寂路目者
  • 还行

本来想给4星的,但是国语配音真差,还有男主角那个扑克脸就应该减1星

22分钟前
  • 封一掌
  • 还行

故事讲的不错, 情节起伏欠佳,没有那种扣人心弦的紧张感觉, 导演说的不错,为了讲故事讲人性. 很羡慕那个热血澎湃 理想高于一切的年代,有些台词还是很棒的: "一场最华丽的葬礼,炸弹就是那最美的礼花." "在这个闹剧的时代里证明我们并不是活得像闹剧." 演员个人表现一般,但是整体来看影片还是挺不错的.

27分钟前
  • 冬藏
  • 推荐

真实可信,英雄事迹威武!

30分钟前
  • billklose11
  • 力荐

温碧霞老了,造型也失败,像没脖子一样。给男主镜头太多,而他只有张俊俏的脸和青涩的口音,倒是王若琳那个角色有点意思,但也没有发挥太好。

31分钟前
  • cilei
  • 较差

曾经参与

33分钟前
  • 4-ever
  • 较差

白看了人家的戏就推荐下吧~~故事讲得还比较顺,好不好就见仁见智啦~~把广州拍得很美。这多香港演员讲着港普竟然觉得不别扭。谁说谢君豪像哥哥来的?还真是像。温碧霞老了,还是美。智叔有型~~可惜没有见到真人。那个小帅哥还蛮帅的那~~~

36分钟前
  • 无影
  • 推荐

不能说它是烂片,因为我能感觉到它的诚意,但是能让我看睡着的电影真不多~~~

39分钟前
  • 较差

不管成败,总得留个人来善后。

42分钟前
  • 推荐

文艺气息好浓...这个男一从相貌到声音都让我反胃...温阿姨都老成这样了...

47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还行

没看完

52分钟前
  • 小忧伤
  • 还行

向黄花岗起义的86名烈士以及参与其中其他勇士们致敬~

53分钟前
  • sampig
  • 推荐

主旋律题材影片,花一元钱进影院看的。某些地方故意使用的特效不伦不类。PS:曾志伟老爷爷,到处都能看到您打酱油啊..

57分钟前
  • 颗颗Huier
  • 还行

角度神奇

60分钟前
  • 美堂公的杀猪刀
  • 还行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另:演员是俊男靓女,不是很多大牌 但是演技等确实不错

1小时前
  • 推荐

赵炳锐这演员会演戏吗?怎么感觉跟景甜一个意思?

1小时前
  • 1984
  • 较差

那是温碧霞么?!

1小时前
  • 毛豆配果汁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