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部队—同袍

机动部队—同袍,机动部队之同袍,PTU 2,Tactical Unit: Comrades in Arms

主演:任达华,邵美琪,林雪,彭敬慈,黄智贤,阮民安,施祖男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9

《机动部队—同袍》剧照

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1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2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3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4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5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6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13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14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15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16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17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18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19机动部队—同袍 剧照 NO.20

《机动部队—同袍》剧情介绍

机动部队—同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森(任达华 饰)和May(邵美琪 饰)各自带领的机动小组成员间争强好胜,May的小组得到何长官赏识,娇纵傲慢,森一队心有不服,却无可奈何。 机动小组即将解散,但在执勤的最后一天发生一起抢劫案,劫匪逃入荒山。两支小组并为一队上山展开地毯式搜查。期间各种离奇状况不断,加上彼此矛盾重重,致使森和May分头行动,却遭遇诸多险阻。另一方面,为队员送饭的肥棠(林雪 饰)汽车抛锚,结果遭遇劫匪。官兵与强盗在山中展开了一场怪异惊险的捉迷藏游戏,而PTU同事间的友情也受到了考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阳神之太上忘情虚无,万物之外食人之饥穿越情欲海太阳的新娘三丽鸥男子先遣连猪迪克之蓝海奇缘恋爱大赢家忍之国别放手杂志梦死亡实验墓园狂鲨末世长安真爱飞向蓝天胶水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排球女将玩的就是艳遇战无不胜千般相思午夜凶铃3:贞相大白木星上行帝国的毁灭老鹰旅馆之夜动物管制官第一季天鹅公主:皇室婚礼绯红结系

《机动部队—同袍》长篇影评

 1 ) 你好,银河战舰

因为PTU在一之后有四部,所以放在一起说明,这篇说的并不是同袍,而是警例PTU警例之前对罗永昌是没有多少好感的,关键在于暗战2的狗尾续貂,但其实暗战2的烂也不能全怪他,毕竟脚本肉脚的事实就在那里摆着,而且还是和老杜联合导演,但暗战2前车之鉴,兼之PTU的晦涩程度,2的话,怎么看都先天不足,等着挨砖。

不过,这也都是看之前的想法了。

片头音乐一响,PTU的感觉就冒了上来,闭路电视里警察无声无息的拳脚,都是银河PTU的味儿,当时脑子冒出的镜头不是别的,就是PTU里,众武装深夜后巷围殴游古惑仔的画面。

游乃海和欧健儿这次学了乖,不再学暗战2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老实实的写个简简单单的故事,这种事,对他们两人来说,着实驾轻就熟。

对罗永昌来说也是好事。

银河的港式警匪片向来走黑色套路,这次也是,每个人物,或大或小,两三笔就勾勒出一个人的性格,反黑组的与黑帮头子之间不多的几句拉家常般的对话,就将警匪之间的关系说了个清晰明白,不带啰嗦。

人物也是1一样,言语不多,动作简捷不见累赘,以静为动,这已经是银河的一个标志了。

爆裂的剧情不多,但节奏却不让人有缓慢的感觉,环环相扣,步步相连,人人都不多嘴,却个个都剑拔弩张,哪怕是自己人,也恨不得整垮对方。

不过相比1,2实在要明快许多,看1时压抑的几欲退碟不看的压抑是没有出现了。

唯一不好的是结尾紧绷,强调命运论的说法太过刻意,倒不爽利,有些说教了。

虽然要深得杜琪峰其味对罗永昌来说还是勉强,但但就一个片子来说,罗永昌还是交了一个不错的答卷的,现在,好看有趣的港片,也已是难得了。

忍不住说说任达华,老家伙的演技越来越炉火纯青,轻车熟路了,也许是和银河混的久了吧,不过相比游乃海自己指导的跟踪,这个片子更好些,其实那部戏演技倒没什么挑头,只是剧情来说,游乃海差了点意思。

任达华之前总是被老戏骨老戏骨的喊,其实老家伙好看的片子没几部,跟了杜琪峰后,才算杀出点名堂,砍下了一座金像奖。

细看跟老杜合作的演员,离了老杜,作品都在下滑,刘青云是,古天乐也是。

再看最近和老杜厮混张家辉,演技已明显不同,证人里内敛深沉,明显不同往日。

忽然想起多年前他在TVB也演过类似角色,反角的印象深刻,后来不知怎么演着演着就废了。

所以,站错队真的很危险,有时候一个不小心,一辈子就搭进去了。

所以说,没有不好的演员,只有不好的导演。

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当初一向有些哏的老杜说不在和郑秀文刘德华合作后,郑秀文立即表达想要再续戏缘的话了。

老杜的好不仅让演员更了解自己,他的片子,也更能让那些演员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质,这对每个演员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

所以,那些骂演员的导演,都自己去反省去吧,教书先生不识字,就别骂学童们脑子不好使。

PS:忽然发现PTU2在豆瓣居然有两个,封面截然不同,介绍页都是粤语,想来是没什么差别的,不过一部电影有两个IMDB编号,倒是好玩。

嗯,我更喜欢那一张的海报的说。

 2 ) 值得一看

港片看的少,所以只是简短的个人观点,不敢在港片迷面前造次。。。

平时不太关注港片,不过杜祺峰的电影还是很感兴趣。

此片在格调上感觉没有杜一贯的黑暗色彩,整体还是觉得很明亮,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

全片的亮点在于制造冲突,后半段山上搜索劫匪的戏实在是好看,好几派人物分布在狭小的空间内,两派警察之间的冲突,警察与劫匪之间的互斗,还无端冒出个强到不行的小盗贼和两个小警察之间的互相追踪,也算是恰到好处的增加了剧情的复杂性,很巧妙的组成了一个多线分述的结构。

不过结局感觉很简单,有点烂,两派警察殊途同归,主旋律风格的。

那个小盗贼实在是强,一把小刀可以干趴下两个PTU小警察,有点囧。。。

 3 ) 《同袍》:关于场面调度和节奏

这个片子下载很久了,一直没有看。

今天偶尔有空就看了,完全是因为这个片名中有PTU。

其实大家看了就知道了,同袍和PTU除了那些演员外,就本质而言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本片很多主创都是银河映像的老班底,多少会带一些影响进来。

)看了以后有点感想,随意说两句,不是很严肃的想法。

罗永昌之前的片子我都没看过。

只就《同袍》来说,他的场面调度和节奏的控制我觉得都有问题,直接导致91分钟的片子却让观众觉得观影时长漫长无比,全片都只见一帮人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很多原本可以出彩的细节都很可惜地被浪费掉了。

电影故事的基础还好,剧本有一些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导演的控制上。

单就最后一场教堂枪战戏来说,场面调度装神弄鬼,而节奏实在是只能用“拖沓”来形容。

一场枪战戏被拍成这样拖沓,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可以理解大家打半天没死一个人,毕竟是打算进内地的片子,所以一定要“以和为贵”。

但既然这么打算了,那么能不能在合理性和逻辑方面稍微下点功夫呢?

既然你不打算作吴宇森,那么每一枪都要有设计感,不能像现在这样一顿乱枪之后,连基本的空间关系都没交代清楚。

教堂的空间虽然比较局促,但也还是有场面调度的空间的。

而本片在这块儿做得只能说是遗憾了。

我觉得问题可能主要出在视听语言上。

说实话,全片整体的画面感觉更像是电视剧而不是电影,缺乏大银幕的空间感和气势。

本片虽然是小片,故事小,人物少,估计资金也不会太多,但电影就是电影,在基本的视听语言上还是要有电影化叙事的追求。

这部电影我没在电影院看,但以我的感觉来说,我估计在电影院看的感觉也不会相差太多,还是有电视剧的感觉。

这个问题的成因就很复杂了,不单是场面调度的问题,是很多地方综合起来造成的。

不管是想要学杜大炮还是要故意和他有风格上的差别,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玩画面造型感,基本属于不伦不类的感觉。

造型感的前提是要有节奏感,不管是内部节奏还是外部节奏,才能有摆造型的空间。

现在经常是大家乱打一气之后,忽然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节奏点上停下来玩造型感,那种感觉实在是别扭的不行──观众刚被枪战戏调动起情绪和关注度,然后影片忽然来了一个停顿,观众一下子就被卡在半空中,上是上不去了,下也是下不来。

现在的音乐节奏、故事节奏和画面节奏全是拧着的,感觉是导演对这方面的处理有些随心所欲,没看出来有任何导演意图或者统一的美学处理。

关于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冲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女警官让下属护送居民下山那段,女警官要去支援森哥,让下属带居民下山,下属很感动,掏出子弹递给女警官,女警官很感动地看他一眼。

这段戏从节奏感上来说就是完全脱节的,不但时间很长,而且眉眼传情,全然不顾背景上传来的枪声,很有点早年内地电影中交党费的感觉。

我能理解导演想在这里交代人物关系的转变,强化叙事的努力,但是这个情节就是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都不靠谱的典型例子,那边打的稀里哗啦,以一挡四,这边拿个子弹还想好几秒(有什么好想的啊?

),最后还要靠眼神和肢体语言来完成交流,这时候的“慢”就不是节奏而是拖沓了。

对于观众来说,观众的情绪还沉浸在那边的枪战中呢,这边就硬拽着观众去琢磨这边的人物关系,同时节奏感还要马上从刚才的枪战戏感觉转换到细腻的人物内心戏感觉,实在是刹车有点猛,不但理解不了导演本来想表达的人物情感转变,还耽误了那边枪战场面的节奏。

 4 ) 戏谑终结篇

PTU拍到这里,也算是结束了,我也算是看完整个系列了,而且堪的都是港版的,还是说说把。

在这一部中,开篇跟中段,也就是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搜索戏之间的连接过于短硬,虽然说的过去,但是总给人感觉转换过快。

然后在这场大搜索中,节奏变得很慢了,恰恰就是这场搜查,是这整部戏的精髓所在。

搜查是面对未知区域为了达成目标我进行的,在未知的区域中,碰到了几个可变性因素,并且相互交织,并且由于迷雾的存在,又变得更加的不确定,未知+可变因素+分头并进+交织+音乐,看得还是让人舒服点的。

结尾的枪战,要是教堂内外再飞几个白鸽倒像是吴宇森的杰作。

问题在于这么长的准备之后,爆发力却达不到期待,就像很多人所说的和谐一样——实在太和谐,没有战斗的味道。

花了长时间的展开铺垫交织融汇,最后这个时候应该是迸发爆发,却显得苍白无力,并且漏洞很多,说的俗点,就像便秘的时候,努力了半天,却只出来一个屁!

说说问题吧。

1、鬼打墙的问题:这种地方,一边是峭壁,而且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只要你往下走,总不会走回来,上过山的人都知道的;这么做,是为了增加悬疑?

表现MAY其实还得靠森?

两边的离心?

2、MAY摔下去的问题:仔细看镜头,你会发现MAY是倒退走时垂直掉下去的,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两条腿突然都失去支撑,否则你不会垂直下去,不信你自己去试试,而且MAY掉下的陡壁,看样子也有十米这样,否则那两摞喽不如直接爬下来,这个高度坠落,满是突兀的时候,MAY受的伤也太轻了把?

再有啊,那里算深山把,就一个小村子,全村信天主教的,那怎么会出现骨缸?

3、发现村落的问题:这里有村落,地图上肯定会标出来,那个教堂少少都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莫非他们用的是半个世纪前的地图???

你可能会说:后来森不是拿着地图请教路线啊?

地图上可能是标有的啊,只是前面他们迷路了而已。

好,我问你,你去搜查,是先搜荒山还是先搜村落啊?

这个算了,问题在这里,注意,请注意!

MAY从上面掉下来,躲避贼人,碰到森,然后发现下方有村落,进入村落,联系不上然后用餐时碰到贼人,那两个小兵从山下挺远的地方摸上来支援:哥哥,你从高处跑到山底去了?????

4、枪战的问题:太多了,打字累人,不说了5、你会扛个几十斤重的轮胎上来问:是不是你扔的啊?

不费力气啊?

、6、这些悍匪,明显的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逃跑的路线也应该选好的了,请计算一下,从抢劫发生到发现贼车到PTU到达经过了多少时间??

肥棠给前方送饭的半路遭遇贼人,就是说,贼人走了这么久倒还在警察后头了?

 5 ) 回锅小炒

记得好像是6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是为了证明挫折感能带来攻击行为的。

随机在夏令营中选择两组小朋友,分别给他们组成两个小队并取了名字,例如叫雄狮队,猛虎队。

然后在下面的活动中,故意安排如下的事件:在开饭前,把一半的盒饭做的十分的槽糕,另外一半正常。

可是当放饭前,先让一队小朋友去吃,正常情况下,先吃的小朋友就会把正常的盒饭尽数吃光,留下的全是糟糕的盒饭。

就这样,两个小队的梁子就结下了。

并在后面的所有活动中,两个小组成员开始从语言的冲突逐渐发展到肢体的冲突。

在实验结束前,为了抵消实验的负面效果,研究人员用了个简单的方法就把两队的敌意彻底消除。

把两个小组放在一辆车上驶向山顶。

半路车抛锚了,现在需要两个小组的成员全部下车一起合力才能把车拉向山顶。

好了,当他们从山顶下来的时候,敌意开始消减。

等到了营地,突然发现停水了,需要大家一起动手,才能吃到水。

到了晚上大家都喝到水的时候,两队的小朋友已经好的跟一家人似的。

如果心理学的实验都能换个名字换个地点拍成胶片的话,可拍摄的话题和人性且长了呢。

关于罗永昌的同袍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都看了,就往好了说吧。

简单的老实验,如今回锅作了盘新菜,味道很一般。

 6 ) PTU春游打野战

看到《PTU2:同袍》(内地名为《PTU2:机动部队》),心里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看。

因为该片的导演是罗永昌,而杜琪峰不过是监制而已。

不过实在对当年气势十足的《PTU》怀念不已,于是一看究竟。

这一试就试出水准,仿佛南瓜雕的鲍鱼,形色俱在,味道却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故事简单介绍几句也无妨,反正这种故事要真正拍得好,趣味也不是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

警队内部也有竞争,任达华和邵美琪带领的两队人也存在不合。

剧情进一步发展,两队人进入大山追捕逃犯,这时影片玩起了《PTU》的多线叙述。

四五组人玩起了官、兵、贼的传统游戏,叙事不停交叉、巧合。

最后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

  故事讲到这,你也能猜个大概了。

银河映象玩警匪片自有一套独特方式,但《PTU2:同袍》却不是其中的佼佼者,至多只能算是及格而已。

  续集很难有所超越,不过《同袍》的不少地方还是比预想中的更雷人。

香港的山本来就属丘陵,一群人在这样的丘陵里追捕,怎么看都更像是旅行社组织的春游打野战活动,不少桥段粗陋到令人哭笑不得。

最后的枪战风格大逆转,煽情的暴力美学几乎有向吴宇森致敬的嫌疑,就差没在教堂里放白鸽了。

  最莫名其妙的是两队人马突然转恶为和。

虽然早知有此一着,可缺乏必要的过渡,还是显得十分突兀。

也许新时代的PTU也要“主旋律”,后巷打人的戏码很难同场加映了。

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杜琪峰不做此片的导演是有原因的,因为实在担心对不起他近年来的水准。

  杜琪峰是香港少数几个仍然坚持拍港味电影的导演之一。

大部分导演都转战内地求发展了。

种种原因之下,尔冬升才无不伤感地预言“你们喜欢的港片3年之内就会不见了”。

《同袍》似乎进一步证实了这个趋势。

老的香港味道势必会消失,新的香港味道却会再来,正如“鸳鸯”过后,还有其他茶餐厅新式饮料。

 7 ) 杜琪峰

拍了PTU之后,PTU系列出了几个了?

风格都很相似。

内容稍有差异,主角都是他们。

导演监制也都是他们。

基本上都还不错。

都是浓浓的杜琪峰的味道。

似乎罗导比杜导光明一些。

所以无论色调和结局都还让人觉得有希望。

只是风格还是太杜琪峰了吧?

还有结束的时候,刚刚还半死不活的家伙居然也雄纠纠气昂昂的边走边唱了,这也太不严谨了。

有的抒情场面老套且做作。

所以不那么感人。

比如两个本来是冤家的同事,在面对生死时扶持的对白等等。

如果用心点,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啊。

港片里算不错的了,比王晶李仁港之流的强很多。

 8 ) 非典型《PTU2》

非典型港片、非典型主旋律就变成了非典型的《PTU2》。

看惯了典型警匪港片的人可能会不适应这样的片子,从城市里的飞车追逐变成了丛林里的迷雾追踪;从单纯的正邪对立变成了多线联动。

《PTU2》似乎是想表达更多典型港片之外的话语。

不过看这样的片子,总给人有些做作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三十岁的人被人要求写一篇小学六年级的命题作文。

虽然你完全有能力驾驭这个题目,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总让人感觉不伦不类。

《PTU2》大量的篇幅被用来讲述追逐,这让我想起了《放逐》里面的追逐戏,但显然《PTU2》达不到《放逐》的层次,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PTU2》的追逐戏又有点像《杀破狼》,只是《PTU2》大量的弹药都被倾泻在了教堂里。

这样的枪战场面和片尾打靶归来的场景,让我很是怀疑:这还是港片吗?

不过我终于还是明白了,为什么内地在引进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刀未剪”了。

不过电影拍多了,的确容易撞车,《PTU2》大概也想有自己的风格,但是还是让我想到其他港片的影子。

我在想如果警察都被打死了,是不是电影更有观赏性一些呢?

这个想法立马就别灭了,因为这样的结尾游达志已经在《非常突然》里用过了,作为“铁三角”之一的杜琪峰自然不会偷食别人的冷饭。

不过杜琪峰近几年真是没有什么好作品可看了,还不如学学游达志,拍三部好片子,剩下的就捞钱行了,没有必要费尽脑筋玩深沉了,玩不好,还要挨人骂,何必呢!

 9 ) 罗永昌稍逊风骚

网易专稿银河映像创办于1996年,创始人便是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其中并不包括罗永昌。

毫无疑问罗永昌无论在天分或者资历上都无法向银河的四大元老看齐,所以这十年来做的尽是脏活累活:执行导演、剪辑、副导演,人手不够了还要被抓上去做演员,并且还会是女扮男装出洋相的那种(文雀)。

有一天杜琪峰突然愿意让他去导演了,却还是《暗战2》这种注水的续集,罗永昌在银河的命运可见一斑了。

2009年的开局对罗永昌来说还不错,先是《警例》在舆论界叫好,然后是《同袍》在内地上映,罗永昌也为此意气风发、踌躇满意,欲借此机会甩掉“候补队员”的帽子,跻身银河大佬的行列中去。

然而《同袍》没有想象中那么出色,它在气氛营造、故事推进、人物描摹、情节掌控等方面鲜有亮点,于是无可奈何的流于平庸之作的行列。

《同袍》和《PTU》的差距俨然可以衡量罗永昌与杜琪峰之间的距离,比其杜琪峰的老道纯属,罗永昌只能算是稍逊风骚。

不懂如何发力杜琪峰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冷静、凝练、收放自如,罗永昌则恰好少了这点,练就这种本事究竟是很难(徐克都做不到),绝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力。

罗永昌在银河做了十年跟班,学到的东西依然是“模仿大过创新”,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警例》会有好评,《同袍》却会毁誉参半,说的简单点,《警例》是照葫芦画瓢,《同袍》是对着白纸画瓢,自我发挥的空间足够了,走形或者过火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了。

不懂如何发力,便是《同袍》最大的败笔,它让影片前四十分钟沉闷乏味到极致,又让后半段癫狂过火到极端,影片丧失了和谐,结尾也有太过仓促之感。

需要说的是影片前二十分钟皆在叙述“人民内部矛盾”,用的竟然是抓贼抢功、争风斗气的手段,这也就意味着罗永昌在未动之际已经先动,打乱了那种“慢慢升温”的延续格局,令之后的二十分钟陷入沉闷。

其实八个机动部队上山之前的那些怄气段落也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导演却偏要用力表现出来,自然是有些模糊了重点与非重点。

之后上山搜索的段落,罗永昌把队员分成了三条线,一条是两个警员和持刀小偷,一条是六名机动部队,另一条是肥棠与劫匪四人,意欲创造多线索的故事格局来加深影片的复杂性。

罗永昌用这种方式拓展了影片格局,却也显露出他掌控力的欠缺:肥棠在大搜查的前期成为了主角,PTU却好像不再重要;之后PTU合围劫匪,亦都是蜻蜓点水。

整场搜山的群戏只能说停留在一般“剿匪剧”的水准,它不但少了那种不断遭遇的“奇观事件”,更因为整体叙述的平均而模糊了事件的主线、人物的重心,这些方面的失败都要归属于罗永昌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着力点”。

难寻明确主题《PTU2:同袍》的创作思路来源于《PTU》里任达华的一句话“穿上警服就是自己人”,它的主题自然也该是海报上所写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不过影片在整体叙事表达上没有突出这点,反倒是用了半部影片的时间去交代警员之间的“窝里斗”,这种争斗从影片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有警员受伤,而之后所谓的慢慢的“和谐”竟然是在面对共同危险——匪徒的过程中产生,缺少了对“自己人”这个概念的理解。

事实上仇人在共同危难下都能同仇敌忾,那么这个“与子同袍”的概念自然不能用“大义”的精神去解释。

如果你看的仔细,那么体察到导演的意图也不难,任达华与邵美琪的对立才是影片着重表达的东西——警例和情义的冲突。

任达华并不是一心“往上爬”的那类警员,而只是要“争口气”,为的是兄弟面子;邵美琪也不是一心“抢立功”的那种警员,而只是要“分清楚”,为的是遵纪守法。

山林里冲突的一场戏是双方对立的高潮,任达华一定要舍命冲进树林救兄弟,邵美琪却一定要坚持在外边待命,这并不仅仅是两种性格,更代表了两种行为和处世法则,所以我们看到最后的结局里邵美琪为任达华“义气”所感染而坚持留守,却依旧以“长官”的名义明令手下去护送群众。

然而罗永昌没有把这一点凸现出来,造成了主题上的迷茫,而支杂事件的颇多又无可奈何的左右了人们对影片不同侧面的解构。

譬如说《同袍》和《人性》一样描写了人性,林雪也再次来了一回“无间道”,降职做司机仍然是源于赌博和欠债;警员遭遇小偷被刺,小偷也仍然是为了拿回那个钱包;四个匪徒说“我们是为了求财”,人物和台词俨然是脱胎于上一部续集《人性》。

所以必须说《同袍》没有集中表现于一点,而是铺陈过宽,影响了核心主题的表达,更何况导演也少了杜琪峰将其融为一体展示“宿命”的那种功力。

少了淋漓尽致莫要被海报上的盔甲长枪欺骗了,《同袍》的火力并没有这么猛,搜山队员总共是8人两队,平均四个人才有一杆半自动步枪,枪战亦仅仅是集中在最后的教堂争斗,缺少“大格局,大火拼”的风采。

敌人举手投降的“主旋律”结局更是遭人诟病,这明显弱化了银河映像对“宿命”这一命题的理解,并彻底堕落进内地剿匪剧“和平解放”的俗套之中,况且教堂中乒乓作响开了那么多枪居然无人伤亡,亦是奇事。

要说杜琪峰的《PTU》里,结尾黑帮大战震撼有力,林雪在最后关头寻回手枪也有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感;到了游达志《非常突然》,警察、劫匪在最后全部暴毙街头,悲情又不乏刺激;韦家辉的《一个字头的诞生》,更是用戏谑手段达成一种畅快。

这些银河电影的结尾都不乏一种气魄或者力量,能够很好的达到一种“收”的效果,与之相比《同袍》的“大和谐”结尾却显得不伦不类了,也许这样的操作为它进军内地打开了方便之门,只是谁愿意看这种“港片格局,内地结尾”的怪形电影呢?

事实上罗永昌的个人特点已经在《警例》里看的明了:模仿功力足够,创造性则不强,刻画人物颇具功力,处理事件就易过火。

罗永昌在《同袍》里抛弃了他擅长的塑造人物的一面,而集中去展现“大事件”,不免就进入了一个不明的创作误区,拍竞的作品也自然难以让人满意。

况且罗永昌太追求影片内在的“工整”,不免缩手缩脚,加上他所得到的题材往往是“命题作文”,所以像《暗战2》、《同袍》等作品都不免流露出一种“学生作业“的味道。

导演稍逊风骚要评价罗永昌的导演地位,看他在银河的地位就知道了。

在银河映像,杜琪峰是天才,游达志是天才,韦家辉是天才,他们大多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及个人化的创作理念,从而打造出缤纷各色的银河作品。

游乃海也是天才,他的剧本便是银河品质的保证,后来蒙杜琪峰提携导演了处女座《跟踪》,便立刻获得金像奖最佳电影的提名。

反倒是罗永昌,在银河拼打了十年,什么也没得到。

罗永昌也不够潇洒,这体现在电影里就是人物的弱智化表现,《暗战2》里的许绍雄化身为娘娘腔的同性恋,林雪就变身和郑伊健猜硬币的弱智警官,更有刘青云和郑伊健跑路追逐的雷人段落;到了近作《同袍》,连警员们奔跑捉贼都是用一种滑稽的动作,就更不用说林雪那亮嗓子唱赞歌了。

换到银河映像的其他导演作品中间,你可曾遇见如此的表达方式?

罗永昌没有杜琪峰的凝练,也没有韦家辉的狂想,却偏偏想把二者融为一体,这样的观念延伸到作品里,就只能引起观众的笑谈。

杜琪峰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导演,不过他创意十足、观念透彻,又懂得收发,所以会走出一条十几年的光荣之路。

至于罗永昌这样的候补队员,功力一般,创意贫乏,预计也只能在杜琪峰手下检检包袱了此余生了。

文/灰狼

 10 ) 不顺眼的同袍如何使天下太平

作为前作PTU的续篇原本颇有期待然而还是一部表现平平的续作。

矛盾不断的森组和May组警员在散伙前执行最后的一次任务。

过程中他们面对了各种意外的困境最终捐弃前嫌后合力捕获嫌犯。

过往的恩怨如过眼云烟般消散,只留下山间同唱的歌谣。

看不顺眼的同袍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影片给出了一种回答。

影片局限于有限的环境与时空剧情上也缺乏吸引力。

看过之后留不下太多印象。

作为有着堪称豪华制作班底的一部作品来说难免遗憾。

PS: 看的国语版有些地方转的很生硬。

以后港片还是看粤语的好了。

我现在听得粤语也是越来越有味了。

:)

《机动部队—同袍》短评

像一部电视电影,一蟹不如一蟹

6分钟前
  • 冇有
  • 还行

PTU系列经典啊,灰色调。

9分钟前
  • 留贻襄女
  • 力荐

为什么会不对头?这一点完完全全没有解释。后来各人的转变显得前面的对立很可笑。

13分钟前
  • momo
  • 很差

实在对PTU系列都不太感冒,不知道为啥拍这么多部,尤其是结尾,太刻意了,咋不直接拍成文艺片算了

18分钟前
  • 默默如往常
  • 较差

这一个系列的也就凑合这样了吧

20分钟前
  • plain
  • 还行

喜 剧

24分钟前
  • iNVAiN
  • 还行

剧情环绕而没有章法,结尾汇聚点显得生涩而没有创意,最后一场教堂大战,简直不敢想象这就是银河映像出品的影片,脑子缺根筋的大圈仔反派,以及混乱不堪缺乏精雕细琢设计的枪战,都让银河映像为此深蒙一层灰。好就好在罗永昌在某些细节上可以坚守住银河映像的底线,不然这个成色,实在难以恭维。

29分钟前
  • 黑骨精
  • 还行

故事编的还蛮有趣。

34分钟前
  • 契丹
  • 推荐

还是符合银河映像一贯的水准的

38分钟前
  • Jerry
  • 推荐

06_同袍_两组冰释前嫌

39分钟前
  • 老柴
  • 较差

深山老林,迷路分歧,警匪博弈,这样的要素我还蛮喜欢的,最主要的是我喜欢这种邪门的风格。不过可惜到最后也没解释到底是不是鬼打墙,有有没有鬼。从同袍决裂再到同仇敌忾,我觉得本片所传达的思想是非常好的,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俗套,但是在这个系列里能有这样别出心裁的思想我觉得难能可贵。写世界和平的斗鸡眼我觉得完全可以去掉,虽然明白这个人物想要讽刺什么,不过我觉得存在的价值太低了。肥雪演得好啊,值的在三星的基础上再多加一星

40分钟前
  • 对称的福尔摩斯
  • 推荐

没想到本人第一次在fantasia电影节中途退场,竟然是这部银河映像的作品!

44分钟前
  • tintin76
  • 较差

镜头感相当之好。

48分钟前
  • Away
  • 推荐

胡来,纯属胡来

49分钟前
  • 霏 竟然
  • 还行

还是PTU这个名字,但内容差太多了

50分钟前
  • 国士
  • 较差

早知就留那一个悬念好了,总总要把它挑明了,甚是无趣。

55分钟前
  • 細細陳
  • 还行

PTU2

59分钟前
  • douban
  • 还行

三星半~还好看的是完整版。世界和平 天下太平……

1小时前
  • 大红色
  • 还行

这……这是走近科学之香港专场好嘛!一群蓝帽子在山林里瞎折腾,前面还好,有些杜琪峰的影子,到后面就扯淡了,各种主旋律,不知道是不是被和谐过了

1小时前
  • scofieldd
  • 较差

喜欢杜琪峰这种慢动作、慢节奏的电影

1小时前
  • 丑的自然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