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分,讲话和思维像三四十年代老电影,故意的娇柔造作(导演是在复古和致敬?
),我喜欢。
当人赞赏某女子非常有个性,通常也指该女子不但粗鲁而且喜欢坚持她的粗鲁幼稚。
片中女子就是,如此享受自己的轻浮肤浅,写出来的必定琼瑶之流。
所以最后,成功的是她那位死去的、喜欢用死沉死沉色彩的丈夫,而她,终将被遗忘。
至于女主角赤身写作什么的,算什么亮点,只是法国人逢片必露的习惯而已。
那个丈夫,可以被她的美貌和金钱暂时迷住,但他艺术家的天性注定不会被这种浅薄圈固得太久。
所以现在想想影片只是跟着一个浅薄小女人在看生活,就觉得索然无味。
故事也的确有点模仿《飘》,女性作家嘛,除非伍尔夫那类奇女子,否则也就这些而已。
影片是到最后她去拜访情敌开始,才显现出深度和看点来。
在质朴优雅的前天堂女主人面前,花枝招展、一副暴发户姿态的她如同小丑,看到她以前的杂货店后,更是肝胆俱裂。
灵光闪现的太短,这片给人不足的感觉,是导演的问题。
女主的肤浅铺垫、丈夫的背后故事、女主的命运轮回,这些都表现的不够,根本没必要浪费笔墨在出版商夫妇身上。
一直以來,我已習慣被歐容(Francois Ozon)探索越離常軌的欲望及其破壞力的電影豢養,他說明了我們的幻覺總是透過欺騙我們的方式對我們誠實,真相的力量是直截曝露事件的陰影,顯示表象的無能。
從1997年的【看海】到【失魂家族】、【挑逗性謀殺】、【沙之謎】、【乾柴烈火】(此劇本是法斯賓達十九歲時寫下的)、【八美圖】、【池畔謀殺案】、【愛情賞味期】、【愛無止期】、【小情人大風波】到2007年的【逐愛天堂】,這些電影裡的角色迴避言語的完整或躲在片面言語之後,進行沉默的窺視和迂迴的刺探,一些事等著被止息,一些謊等著被穿透,有趣的是,歐容生猛直接的影像不斷形就人與人之間曖昧的空缺,輕盈地將常態的事件推衍、反轉成荒謬的終局,抹除了幻想與現實空間的界線。
歐容的新作【逐愛天堂】為了向早期好萊塢的通俗劇致敬,參考了道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經典電影【苦雨戀春風】、【地老天荒不了情】的配樂,邀五度合作的菲力浦宏比(Philippe Rombi)編出華麗煽情的交響曲。
攝影則找來多次為阿薩亞斯【我的愛情遺忘在秋天】、【赤子冰心】等電影操刀的丹尼斯勒努亞(Denis Lenoir),大量使用柔光鏡,物與人的肌膚變得細軟;更靈活運用超現實飽和色彩層次的特藝彩色技法(Technicolor)、橙綠紫三色混合產生不同原色組的天然彩色相片技術(Autochrome)、在沖片時用外在顯影劑染色上去的彩色片技術(Kodachrome)等多種舊時而費工的技法。
為了復古,歐容還以棚內搭外景的方式呈現Angel乘坐馬車從一處到另一處的空間移轉,帶著距離感的虛假,反而貼合地襯出隔著薄膜活在夢幻裡的女主角Angel的處境。
再加上服裝、場景設計的鋪張和講究,取景調度和演員表演方法的矯揉刻意,這些視覺上的編輯,使得【逐愛天堂】的故事背景立體了起來,且具有負載人物情感發展的真實基點。
熟悉歐容電影的人不難發現【逐愛天堂】和他以往的【失魂家族】、【乾柴烈火】、【八美圖】、【愛情賞味期】、【小情人大風波】都以封閉的室內劇來刻畫人物之間的衝突糾結。
Angel厭膩的家庭和學校教室、賴以支撐寫作的小房間、出版社老闆的住家、發表作品的宴會、落實夢想的天堂之家,透過這些實質而侷限的室內空間,歐容聚焦地探索Angel與眾人的關係發展。
鏡頭靈動地穿梭在精美佈景的別墅房間、廊道、餐廳或畫室裡,有時跟隨人物視線和行動,有時久久落在人物的手勢動作和面部表情上,力求通過閉鎖卻開放的構圖裡具體的形象來傳達戲劇性的內容,不免令人想起蘇古諾夫的【創世紀】、史蒂芬佛瑞爾斯的【危險關係】和拉烏盧伊茲的【情慾克林姆】,以視線對空間的追尋和停頓來擴張或補述人物的心理狀態。
【逐愛天堂】最觸動我的段落是花瓶裡新鮮豔麗的花,在Esme的畫布上卻成了地獄的灰燼,Angel質疑他充滿表現主義陰鬱色彩的畫,他說「我畫我看到的東西。
」Angel卻說「你看到的東西和現實無關。
」Esme的現實包含了社會現實、精神現實和個人內在一切模糊之處,以曖昧隱晦為手段,來表達無法被表達的事物,而不陷入模擬現實的假象中。
Angel對Esme說的話,不也隱射了她自己的處境嗎?
Angel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因事件而生的喜悅和悲傷總輕易地被接續發生的事件撞開或引燃,她是個不受任何規則限囿的人,無視於他人的存在就是她活下去的方式。
活在幻夢中的Angel 最後輕易地被一則真實的謊言斲傷,從前那種不顧一切衝撞和詆毀現實的蠻橫,像吹盪在「天堂」最虛浮的風。
Angel讓我想起比利懷德【日落大道】裡過氣的女星和女歌手阿曼達李爾(Amanda Lear),她躲避自己的此時此刻,將房子裡的鏡子全部拿掉,以閉路電視取而代之,被自己永遠不老的形象緊緊環繞,於是,幻想中的自己(也許曾經存在或從沒出現過)就是唯一的真實。
「發現鏡子,是為了讓我們知道眼睛看不到的」,如果把鏡子視為顯露在可見之中還有一個不可見的他方,是一種形塑自我的途徑,那麼鏡前的人從逐漸感知自己身體的過程中,便能認識內在的自己。
在這樣的意義之下,我覺得Angel是一個不照鏡的人(儘管她常坐在天堂之家的鏡子前),她無法從客觀的角度認知自己,只以自己為參考依據,所有言語和行動都體現了她對自己的崇拜。
Angel不照鏡子,自我建構的偏執意象因此無拘無束地生長。
雖然憑藉想像,但她賜予自己一張明確的臉,她被欲望推進,欲望卻是單純無害的。
在她身邊的人,不忍心責怪,也沒有人揭穿,只有她不明白自己追逐的一切已被取消意義。
當她恍然大悟,她信仰的真實立即崩毀。
生的挫折來自幻夢的破滅,而苦難的根源是真實背後那片難以探測的暗黑。
Angel以失衡的旋轉,獲得了某種速度,奇異地變動了她的感覺時間,於是,外在的世界被化約成光燦的混沌。
歐容再次以輕盈的方式撥弄龐大權力下的裂痕,冷冽地說明每個人都在自設的真理中尋獲生存下去的勇氣,但就像羅貝托安度【神秘旅行】提示的旨意一樣:「救贖人的不是真相,而是與真相共同活下去的能力。
」看了【逐愛天堂】,便能明白法國哲學家楊克列維奇(Vladimir Jankelevitch)為什麼說:「沒有任何明確的威力可以超越或超前意願,因為意願本身就是這個威力」。
歐容手裡明明就拿著濃重的油彩顏料,卻總是畫出銳利而透光的淡彩,他帶來的恐怖和顫慄不是來自黑暗,而是光明。
虽然,偶目前只看过弗朗索瓦·欧容被褒贬最不一样的《天使》。
但是,我要说我真的很喜欢这部影片带来的感觉。
一个那样独特的女孩,从小就叛逆。
不把老师、学校...一切看在眼里,却独立疯狂地进行自己的写作。
什么都不为。
她只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paradise!
疯狂的作家!
我的爱!
这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
喜欢里面的感觉,除了求爱那部分有点夸张,色调也不是太好看,不过。
整体我都喜欢。
包括angle最后要的悲剧结尾我都喜欢。
秘书和出版商进入那古老的paradise,那一幕都很令我感动,我真是看了又看,也不厌倦。
虽说,貌似我看了不下10遍,从以前一直近期又看了一遍,我发现,喜欢就是喜欢,改不了的感觉。
只要感觉在,时间根本不是问题。
偶然看到这片,为了法鲨点进去看的,看了开头一点就满是女主角自大傲慢粗俗无礼虚荣自私刻薄,若不是为了法鲨和神秘结尾根本看不下去。
待整剧看完才发觉,这部剧真是满满的恶意。
它要传达的价值观就是:平民就是平民,永远粗俗不堪,即便有一天突然有钱了,住进了贵族的房子,也永远做不了上等人,甚至于她的才华也只是一种肤浅的流行,等人们醒悟了就被遗忘了。
而真正的贵族呢,即便是落魄了也仍然是那纯洁优雅的白莲花,即便有些东西当时无法被人理解接纳,随着时代进步也终究会被人发现颂扬。
也只有英国人会拍出这样的片子吧。
看"Angel"當然是因為導演François Ozon了. 之前看了他四部電影, 最喜歡始終都是"Swimming Pool"(2003).電影改編自Elizabeth Taylor的同名小說. "Angel"故事背景是二十世紀的英國, 說的就是女主角Angel Deverell(Romola Garai)成為叱吒一時的女作家的經過, 到最後離世.電影故事中規中矩, 沒有太大驚喜, 不過情節流暢, 兩小時都看得頗投入.Angel成名後的服飾都有點心思, 令漂亮的Romola Garai真的從鄉村女孩搖身一變成為萬千寵愛的女作家.Romola Garai原來飾演電影"Atonement"(愛 誘 罪/2007)中十八歲時的Briony Tallis, 還有"Scoop"(遇上塔羅牌殺手/2006)中飾演Vivian. 她擁有美人胚子, 演技不錯, 到了倫敦見出版社老闆時就像My Fair Lady一樣, 令人啼笑皆非(不過她大鄉里出城時那些chroma key之拙劣實在有點不明白, 為什麼那樣突兀?) 電影中飾演她的愛人Esmé的Michael Fassbender又的確俊俏, 難怪她甘願為他努力繼續寫作, 即使他潦倒, 畫的畫作又沒有人欣賞. 電影還有兩位份量相當的演員, 就是飾演出版社老闆Théo的Sam Neill及飾演他太太Hermione的Charlotte Rampling, 早前才看過她在"Twice Upon a Time"(完美的分歧)的精湛演出. 二人戲份雖不多, 也搶了點風頭.Angel的故事是悲哀的, 不過電影手法不煽情, 反而有不少笑位, 輕鬆宜人.成名得快, 往往要付出代價. Angel剛享到榮華富貴, 母親便病逝. 覓得愛人又得到其姊姊的傾慕, 本是幸福快樂的. 不過戰爭的來臨, 一切都不再一樣. 書不再受歡迎, 愛人要為國家走到前線, 瞬間她的世界都變了. 只有Nora(Lucy Russell)一直都陪伴在側. 她和丈夫的幸福美滿原來都只是浮光掠影, 不過真相要到了他的離世後才被Angel得悉.曾經風光, 曾經人人愛戴, Nora都一直以為Angel他日的喪禮會堂而皇之在西敏寺舉行. 世事永遠不為人所能預知.不會說不喜歡此片, 只不過不是François Ozon較令人難忘的作品.
《逐爱天堂》,讲述了一个极具文学天赋的少女梦幻般的短暂一生。
她是杂货铺老板的女儿,生来具有超凡的文学天赋。
她几乎不看书,下笔却文思泉涌,对于博览群书和丰富生活体验之于写作的功效,她嗤之以鼻。
用她的话说“没什么值得看的,莎翁还可以,除了他想搞笑的时候。
”她的出版商说,“不敢相信,你从未喝过酒,却对醉酒描述的如此生动。
”她创作的时候常常和笔下的角色同悲喜,或因爱情而激动,或因死亡而悲伤,她总是第一个被自己打动。
她每天上学都会偷偷去一个叫“天堂”的地方,透过高大冷峻的钢铁栏杆,她看见一个少女在仆人的簇拥下坐上华丽的马车,向学校走去。
有天她因为去“天堂”又迟到了,她告诉老师她生病了,老师显然对她的托词见怪不怪,只说“生病总不会妨碍你写作文吧,把你的作文念给大家听听。
”她昂首走上讲台,深情地念道:“位于树林深处,由古橡树遮挡四方的风,并在夏季提供怡人的荫凉,耸立在空荡荡的苍天下,一栋为诸神珍爱的大宅…”同学们都笑了,老师说,“你显然读了很多书?
”“不,我从不读书。
”“你没有偷狄更斯或者科莱利的名句?
”“我对书籍没兴趣。
”“你这篇作文拿不到分数,题目是《描写我的家》,我记得你家不是什么诸神珍爱的大宅,而在令堂的杂货铺楼上”。
她把自己锁在阁楼上的闺房里奋笔疾书,只有写作能让她忘记现实中令人生厌的一切,死去父亲的杂货铺,卑微的出身,大家的嘲笑,她笃信有天会一鸣惊人,成为名利双收的大作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包括每天为她端茶送水的母亲。
母亲责备她不该撒谎,不该编造贵族出身,不该对去世的父亲出言不逊,毕竟是父亲遗留的杂货铺养活了她们,母亲担心她的谎言会害死她们。
她傲慢地对母亲说,“等着吧,有一天我会让我们的姓氏名扬天下……我都能想象那标题—天才文学少女之母死于……”母亲用耳光打断了她尖酸的话。
她很受伤,又把自己锁在屋里。
母亲依然每天用托盘装好食物端到她的房中,这对母女心中怀着各自的担忧和梦想,过着日子。
她的小说终于完工,她把它寄往伦敦,用十二万分的期待,等着某个出版商的青睐。
终于,她生命中的贵人出现了。
她成功了。
透过华丽的玻璃橱窗,她和她的新书在最醒目的位置趾高气昂地仰望着世人,就像她一直以来高傲而遗世独立的眼神。
她几乎是在一瞬间,拥有了她曾梦想的一切,名扬天下,不尽财富,以及那诸神珍爱的,名为天堂的大宅。
在由她新作改编的话剧首演成功的盛大庆典上,像美丽的剧情一般,她遇到了改变她人生的男人。
那是个才华横溢桀骜不驯,而又万分落魄的不得志的画家。
她对他一见钟情,并向他求婚。
她牵着他的手步入婚姻殿堂,步入那古橡树掩映的,名为天堂的大宅,步入她为他打造的豪华画室,步入最终埋葬一切的,她的逐爱天堂。
这是她的天堂,却是他的牢笼。
在她认为他们最甜蜜的的时候,战争爆发了。
她哀求他留在身边,避开外世纷争,他却执意要参战。
那是他们第一次发生冲突。
他走后,她郁郁寡欢,直到流产,才知道自己已有身孕。
终于,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冬日的午后,她坐在门口的秋千上,等到他回来的消息。
他受伤了,断了一条腿。
可这有什么关系,他还是活生生的他,她满心欢喜。
他却完全变了,酗酒,赌博,问她要钱还赌债。
当她没日没夜疯狂写着迎合读者的作品,以换取不菲的稿费供他挥霍的时候,他在酒吧买醉,在和风尘女调笑,然后在午夜,醉醺醺地回家,粗鲁地侵犯她。
这时候,他的姐姐站出来阻止了他。
他的姐姐,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无论在电影中,还是在她的生命中。
就在话剧庆典那天,他的姐姐由身为勋爵的伯父推荐给她认识,他姐姐与她见面的方式很独特,扑上去伏在她的脚下,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她的崇拜和臣服。
并且在不久后的一天,主动找到她要做她的助手,相当于现在的经纪人。
却不是一般的助手,她搬到天堂和他们同住,是管家、是仆人、是亲人,有时候甚至像一个贴心的情人,精心照顾她,服侍她,吃、穿、住、行,她的全部生活。
她每一个快乐或悲伤的时刻,每一个需要人陪伴的时刻,她都陪在她的身边。
这一次也不例外,她制止了这个向来她看不惯的,恃才生傲狂放不羁的弟弟,她一直知道他和那些女人的风流韵事,她不明白他的夫人,那个她心目中最优秀的作家看上了他弟弟什么?
虽然她按他夫人的吩咐,亲手为他打造了那间豪华的画室,但她从来不相信他的所谓才华,她认为他的画一文不值。
所以当她看到他像个龌龊的醉鬼,还是个瘸了腿的龌龊的醉鬼,把他美丽的夫人压在地上的时候,她愤怒地推开了他。
第二天他就离家出走了。
他的夫人,那个爱他如命的,美丽的她,在经受这一切后,还是依然每天翘首等待他的归来。
有天,他回来了。
像上次等到他归来一样,她欣喜若狂。
那天晚上,她似乎有一种异样的预感,不知她有没有做梦,总之,那是一个不一般的夜晚。
那个夜晚,他把自己吊死在一楼华丽的大厅里,旁边放着一副画,画上画着他们居住的这个名为天堂的大宅,大宅门口站着一个像孔雀一样挺拔的贵妇,旁边写着,致安琪。
安琪是她的名字。
他死了,她为他写了长篇的悼词,当她痛哭流涕念着悼词的时候,所有参加葬礼的人都被打动了,连我都觉得她对他爱的深沉,就像苍天一样深远肃穆。
他死了。
他的画却活了。
他活着时候除了安琪之外再无人问津的才华,像醒狮一样震惊了世人。
安琪有了可忙碌的寄托,整理他的画,研究他的风格,配合媒体的采访。
作为一位画界巨匠的遗孀,她和所有人一样,忘记了她的书,她的文学奇才,她为他而活。
如果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她或许是幸福的,至少,她拥有一个永远的谎言。
然而,她还是看到了那张信笺。
一位记者来采访她,在庄园的围墙边,她摆着优雅的姿势拍照,在手边,她触到一朵野花。
她摘下花朵,问记者可知这花的名字?
记者笑着答,不知道。
“伊士麦就知道。
他仿佛无所不知。
他甚至有一本研究野花野草的书集,在那上面一定有这野花的名字。
”一提到他的名字,她眼中绽放的全是爱的光彩。
她雀跃地来到书房,从一排排高大的藏书中,准确地拿出那本属于他的书,还没来得及找野花的名字,一张信笺就掉了下来。
信是他写给一位女士的,信中提到“放假回来”“上次放假”,那是他参军期间的信。
她从不知道他曾放假,从不知道他曾回来。
她找到他的姐姐,那位忠实的管家告诉了她答案,他从来没有什么赌债,那些她透支生命换来给他的钱,他都用来养活另一个女人,和他们的孩子。
她找到了那个女人的家,就在离她母亲杂货铺不远的街区,她在墙上看到了一副画。
“你认出来了吗?
那是天堂,我小时候画的,在你之前,我们家族曾在那里居住。
” 一个温柔、优雅又沉静的女人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她回过头,那是个穿着素雅家居服的微笑着的女人,和她身上华丽的裘皮大衣完全不同。
“是你!
是你!
真的是你!
”她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逃学隔着栏杆看到的,那个在庄园里众星捧月的,公主一般的女孩。
原来他们是一起长大的旧相识,原来她才是伊士麦生命中那个从未远离的女人。
踉跄着出门,在楼道口,她看见了他们的孩子,那是个大约6.7岁的漂亮的男孩,他长的酷似伊士麦,在看见他的一瞬间,她仿佛错觉站在眼前的就是她魂牵梦萦的伊士麦。
然而,男孩的目光刚触上她,便淡漠地跑开了。
她失魂落魄地回家,回到那个叫天堂的大宅。
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想,能做的,就是等待离去,等待死亡。
不久,她便死了,死在那张留下他们记忆的豪华的大床上。
如果记忆里的一切并不是他本身的模样,留下的还有什么?
临终前,她对一直追随在她身边的,他的姐姐说,我这一生,真的白白度过了吗?
姐姐说,不,你这一生波澜壮阔。
她说,不,他从来不曾爱过我,没有人爱过我。
其实一直以来,爱着我的,只有你而已。
讲述了二十世纪初期一名不甘平庸的女子跌宕起伏的一生。
安琪靠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她主动求婚赢得爱情,她用金钱维护婚姻,最后才发现了她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里。
安琪出身卑微,却心比天高。
她厌恶周遭那些丑陋的街道、愚钝的村民,以及低矮逼仄的贫寒的家。
她恨不得能够长出一双翅膀好带她逃离这个落后的小镇。
安琪父亲早逝,母亲经营一家小小的杂货铺。
在后来功成名就时,她极力否认了过往的一切,还编撰出她出身贵族,因没落后才流落到了英国这个小地方。
可见她有多介意自己的出身,连开杂货铺的母亲都被她塑造成了音乐家,仅因为母亲能弹几首曲子。
安琪文笔超凡,想象力丰富,她渴望通过写作来成就一番事业。
在这个保守的小镇,安琪是个异类,她的精神世界跟周遭永远格格不入。
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上流阶层的羡慕和向往。
她经常趴在小镇唯一一个让她留恋的地方,那里叫天堂,是一个大户人家的豪宅。
那里有豪华的城堡、诺大的花园、初入有高头大马接送、迎来送来的都是绅士名媛。
她最羡慕的还是那户人家的小姐,她衣着华丽,走到哪里都有仆人跟随伺候。
她经常趴着天堂的门口,幻想自己就是那位小姐。
她把这些想象写进文中,被老师和同学取笑,她也毫不在乎。
母亲见她对天堂如此着迷,便让在那里服务的姨妈帮她找份工作,去服侍城堡里的小姐。
安琪听后生气万分,她无比骄傲的告诉姨妈她永远不会当仆人。
她一门心思写作,把所有的幻想付诸笔下,终于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爱情小说。
她满怀期待的寄去了自己的作品,没过多久就收到伦敦出版商来信邀请她前往洽谈出书之事。
安琪兴奋极了,她终于有机会去伦敦长见识了。
出版商里奥对她的才华十分认可,他以为来者会是个有一定年纪的妇人,经历颇多,头发花白。
但眼前的姑娘如此朝气活泼,犹如一朵待放的玫瑰。
在知道安琪书中的描写全凭想象时,他觉得这太不可思议。
安琪有很大的机会轰动整个文艺圈。
里奥要求小说里的内容稍作修改便可出版,傲气的安琪坚决不接受。
她心里没底气,但嘴上很强硬。
最终她赌赢了,里奥同意一字不改的出版她的作品。
洽谈完毕后,里奥带着安琪坐在华丽的马车上欣赏伦敦沿途美景。
里奥对安琪的欣赏溢于言表,他主动带她到家中做客。
走进里奥的家,安琪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对什么都表示新奇。
但里奥的妻子明显看不上这个毫无教养粗俗不堪的乡下丫头。
安琪第一次喝红酒,拿起酒杯就一饮而尽,她不知道酒是要慢慢品,饭要慢慢吃。
餐桌上她肆无忌惮的放声大笑、丝毫不懂就餐礼仪。
里奥妻子在演奏钢琴时,她坐在沙发逗着猫咪,完全不明白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在里奥妻子频繁流露出的鄙夷目光中他们结束了这次并不愉悦的会面。
但里奥那些不都不是大问题,他坚持帮安琪出版小说。
小说出版后轰动了整个英国、她独特的文笔和巧思秒想被大众疯狂追捧。
于是,在里奥的推波助澜和营销包装下,她开始脱胎换骨的步入上流社会。
签售会上人山人海、人们都在议论她的书,达官贵人为她举行盛大宴会,里奥带她出入侯爵府邸做客。
剧院老板还把她的书搬上了舞台。
待到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身鼓掌对莅临现场的安琪表示感谢。
她享受着众人追捧的目光,在香槟和鲜花的包围中完成了华丽转身。
精致的头发加上奢华的礼服,让她蜕变成了梦寐已久的那种女人。
她又趁热打铁连续出了几本新书,每一部都备受瞩目。
安琪她迎来了她人生的高光时刻。
天堂城堡的主人家中落败,正在低价出售。
安琪终于如愿把天堂城堡买了下来,并不惜花费巨资进行全面装修。
如今的天堂在安琪的精心布置下,宛如皇宫一般。
安琪靠一己之力成为这座城堡的主人,母亲也被她接来享福。
对当下的生活,她心满意足。
盛名中的安琪成了各大宴会的座上宾。
就连侯爵的侄女诺拉都成了她疯狂的粉丝。
酒会上,这位热爱诗歌的女人跟安琪说,在拜读了她的大作后,打算辞掉一切工作,专心陪伴她照顾她。
安琪欣然接受了诺拉的好意。
当晚出现的一位英俊非凡的男士却对安琪在书中描绘的画作嗤之以鼻孔。
这个人的举止引起了安琪的注意。
交流着,安琪被这个桀骜不驯的男子深深吸引了。
诺拉提醒安琪,这人正是她不成器的弟弟伊士麦,他很风流,容易让女人受伤,让安琪一定要远离他。
伊士麦出身贵族,是一名恃才傲物的画家,但他的画作总是卖不出去,却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不管别人喜欢与否,他都不愿去改编。
在他眼里艺术是这样的:艺术的真实不是空洞的幻想,而是自我与现实碰撞之后的真诚表达。
所以有些作品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却无比虚假,而有些作品我们明知道里面的故事是假的,但却会被画中表达出的真诚感情所打动。
安琪不惜找到落魄中的伊士麦,出了高价买了他额一幅画,但前提是给她画一幅自画像。
伊士麦看着眼前打扮精致的安琪,坦言并不了解她的过往,所以无法画出真正的她。
安琪避重就轻的讲起了过去。
在伊士麦的一再引导下,她才说了曾经对城堡里的人的妒忌。
也就是妒忌让她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安琪认为自己有实力去拯救这个落魄中的画家。
她在欢迎她的仪式上,把伊士麦给她的画像作为最重要的作品展示给众人。
伊士麦听说后,生气的离开了现场。
他知道自己的画不被接受,她的帮忙只是让他自取其辱。
安琪不顾宾客的目光追了出去,她主动跟伊士麦表白,想要嫁给他。
面对着安琪这份炙热的爱,伊士麦也被感动了,他们两人湿漉漉的回到酒会现场,当即宣布成婚。
婚后短暂的甜蜜生活令安琪真的感受到了生命中的幸福。
她给伊士麦布置了令人惊叹的奢华画室。
伊士麦知道安琪全心全意的爱着他,但并不懂他。
他的艺术,他的向往,他的思想,这一切都无法跟安琪沟通。
诺大的城堡成了囚禁伊士麦的牢笼,他想要离开。
一战爆发,伊士麦坚持要去参军。
这一举动彻底惹恼了安琪,她痛斥伊士麦狼心狗肺,不懂得感恩。
临走时,伊士麦想要跟她吻别,她一口唾沫吐在他脸上。
伊士麦知道这个女人永远无法跟他在一个思想水平上交流。
愤怒的安琪对这里的一切表示不满,包括为伊士麦讲好话的诺拉。
侯爵主动前来找她,希望能为战争中负伤的士兵提供安置的地方,她恶言相向,还辱骂那些上战场的士兵是好战分子,侯爵失望而归。
就连仆人都看不起她。
她十分思念伊士麦,但每个假期他都不回来。
安琪害怕他是不是真的离开她了。
终于,伊士麦回来了,带着一副残躯。
如今残废的伊士麦仿佛换了一个人。
他忧郁、茫然,经常喜怒无常。
他变得好赌、酗酒,经常找安琪要钱。
为了维持如今的生活,安琪只能拼命写作,但她的作品对于战争中的人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
真正欣赏她的里奥给她的建议她也不听。
轮椅上的伊士麦失去了生活的全部热情,他自杀了。
讽刺的是伊士麦死后,他的作品竟大受欢迎。
各大媒体相争报道他的生平事迹。
也就是在整理资料时,安琪才发现了他写给情人的书信。
她才恍然大悟,伊士麦要那么多钱只是为了养活情人。
无法接受背叛的安琪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女人。
当两人相见时,眼前这位面目秀丽极有修养的女人让安琪自惭形秽。
原来伊士麦与她从小青梅竹马,他们两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而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天堂城堡的那位小姐。
她假装镇定的道别,却在离开时看到了那个跟伊士麦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孩。
她彻底崩溃了,最后绝望的惨死在天堂的大床上。
说实话,与其说angel讨厌,倒不如说她悲情。
我行我素,颐指气使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品质!
连老佛爷karl lagerfeld说起自己妈完全不理会别人感受时都仰头道,别人妈妈都很蠢。
家境窘迫出名又早,毕竟未开化,一张餐桌吃起饭时,跟出版商妻子比起来,angel好像摩登原始人!
不过也难保没有(男)人不被她野蛮气所吸引。
悲情的是女性身份。
当一名女性无法自我实现物质满足,而通过男人实现时,她的存在感消失了。
奋斗中只有露露实在,她说我认识了你,你开一发廊,我是洗头妹;你给我开一桌球房,我是老板娘;哪天桌球房倒了,我是谁,我又在哪里。
而在物质上能够自我实现的女性,有一天发现男人爱的仍旧是小时候住天堂大屋的文明女!!!
这恰恰是最悲情的部分:生活中依靠自己完成梦想的人,在爱情上可以吗?
所以,名贵女难免要被人比作东西:跑车好看,开起来费油;而才华女,也避免不了让人看爱情笑话,angel出身好些,为人低调些,有没有像张爱玲?
Ozon真是男儿身,女儿心,angel通篇都用微弱声音在喊说:女人可怜啊,可怜。
名声负累啊,负累!
而要说风格,请体会一下女人面对衣橱的心情,日装要有、晚装街头装也要兼有。
拍片都一样咯,风格多元也没什么可多被诟病的吧!
我挺喜欢女主,不管是少女还是后来哪怕她撒谎,都讨厌不起来,不是吃她颜,其实她颜值还有男主颜值都不是我喜欢的。
我觉得男主很懦弱,他死了 死在他现实主义和安琪虚构的美梦冲突里,他拿着安琪的钱去养情人和他儿子,但是还是有点愧疚,最后他临死之前替女主画了孔雀,颜色似乎不是那么暗淡,不再是之前脏画风格,他喜欢他的情人么 不一定,他懦弱无能倒是真的。
他想过喜欢女主的,在女主表露出她根本不欣赏他的画以及逃避现实的残酷之前,他们俩生活其实还好,他应该是想尝试喜欢女主的,可是没办法,两个人追求东西太不一样了,男主的死也许他自己觉得是解脱,不用被禁锢在女主虚假的天堂里,他偏偏不说实话,我呸,真的勇士就,,,,亏他一直追求的还是现实主义呢,没用。
毕竟女主那么漂亮又痴心又有钱,他真是让人恶心。
比女主恶心多了,女主好歹追随本心,老娘就是喜欢梦幻一派祥和世界怎么滴,我就是要这样怎么滴,你倒是反抗啊。
如果人勇敢面对自己所想,哪怕作死又怎么样,男主是个虚伪的现实主义,拿了女主钱还骗她,还虚伪地有点亏欠,恶心至极。
他知道女主什么货色,一直都知道,有什么好死的,早不死晚不死。
我不喜欢那个谁谁情妇,长得一脸婊也不是婊平静也不是平静奇怪,虚伪至极,同辣鸡男主一样,他们追求的一定高雅?女主追求的一定粗俗?既然你嫌弃我,那你有本事就滚,再次鄙视男主,同时提醒自己,男人坏得很。
不过人生真没有意思
很多人对导演声誉渐隆后出品的这部电影表示失望,觉得平淡不出奇啥的。
我是想说,《长恨歌》很难拍的。
情深不寿,又有怎么样的恨能长长久久的无法释怀。
一点点不甘心,贪嗔痴,无法消灭了肉身,却始终折磨着灵魂。
一个女人的叹息,注进杯子里,不能安宁,嘤嘤作响,山呼海啸中共振了千红一窟。
另外补充了一点背景知识:1、导演是gay,that explains everything。
2、导演很执恋伍尔芙,那你其实很想拍<<奥兰多>>是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兰普林一脸
法鲨和女主贡献了一场两小时的绿幕演出,导演居然还是欧容。不过想到这女主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幻想这种拍摄手法也倒是贴合。另外我好喜欢这个充满生命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疯癫女人。
一星给RG妹子,一星给fassy,这作品是RG自己作品中的最爱,当年也是电影节闭幕作品,但是我真心没看出来出色在哪里Orz。叙事没有主次感觉像流水账。欧容作品我看不多但是八美图和千禧年都好太多。想看养眼美好的爱情古典剧没事翻翻这作品还是挺好的。古装很美,布景和画面都非常讲究。人更不用说
显然故意做成旧时老片般的矫揉造作。她浮浅,她任性,但她身边的人们仍然忠心耿耿。这就是能量罢。
6/10。安吉尔和法鲨是天使与魔鬼的极致对比,安吉尔的欲望来自另一层贵族身份幻觉的认同,她最终住进天堂完成童年梦想,在发现曾经在铁门外向内偷窥的贵妇就是法鲨(丈夫)原来的爱恋对象,被满足的欲望瞬间崩溃吞噬了自我。丈夫妹妹初见安吉尔急忙下跪、倾慕才华而请求当她助手,像一种隐性的拉拉关系。 @2016-12-04 17:56:13
07柏林竞赛单元 闭幕片
我居然能看完,这是怎样的定力啊
起初不理解,编导演皆大牌,这片子这么无名?看过才明白,用假到不行的布景拍出的不一定是历史剧,也可能是言情闹剧,开头不错,后来就十分心疼我喜欢的RG姐姐和法鲨
欧容的夸张和悲剧一直都是我爱的部分 就是从第一秒就在感叹 悲惨的女的
觉得好像乱世佳人啊。。
其实她就是盖茨比,她就是郭敬明,追逐无法回应真心的爱人,追逐终将被真正的有钱人抛弃的生活方式。
为啥我觉得像是在说琼瑶奶奶?可惜她没有法鲨这么帅的男主。
好莱坞老片的俗套桥段大汇总,终极YY版乱世佳人。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会被打动。一辈子活在幻想里的女主角固然可悲可恨,但她的勇气与天真却更为可爱。话说Romola妹子演什么都让人讨厌不起来吧...
开头还好,越拍越无聊
死挺,保持
有点崩溃
看评论不少都说这部片子不够欧容,但我觉得还挺欧容的。有悬念,就是故事情节背后有可以探究的东西在,主角挺讽刺,但温和,不会太刻意去挖苦角色。
她所实现的梦想,不过是别人丢下的一段过去
剧本张力太弱。某国内app也是厉害了,强行打码,男主角就是露一下屁股而已...
故事和情感不够饱满,男女主角都不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