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者
L'intrus,闯入者,The Intruder
导演:克莱尔·德尼
主演:米歇尔·索博,格莱戈尔·科林,Yekaterina Golubev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英语,俄语,韩语年份:2004
简介:Louis is a brooding loner who lives with two large white dogs in a forest near the French-Swiss border. His estranged son Sidney lives with his wife in a vil..详细 >
谁能想到在这样的片子里还能看到秋田犬追主人车的镜头呢
德尼的《内陆帝国》。有序影像与无序文本如何共同操纵观众意识的范本。摄影极佳。
请原谅我无法抬起的眼皮。
没看懂。很喜欢配乐
4.4 皮肤电影、身体电影、感官电影
自我的裂变,肇始于器质性的异化,父系秩序的双重疏离(显隐、寻父、寻子),异质空间中试图溯洄开局、却只留下沉重的肉身的终局。摄影不错,尤其是主观感官与速度。
看不懂
昏昏欲睡
很难找到清晰的主线。Claire Denis音乐用得不随便
2022.9.19
在似睡不睡之间顿悟意识的拓扑学 亢奋的头脑与疲惫的躯体 也是一种“抵御入侵”😪
wD
119min# 不太知道在干什么的一部。德尼也是越看越混沌了...
那是一部写给Michel Subor的电影,根本不关心其他观众怎么看,所以带有诗意的灵性,一切冷暖自知!
想起了林奇的《内陆帝国》,无意识的操纵观者的情绪
看完竟然一头雾水…
从电影的诸种元素而来,他异性如此强烈地刺激我们:电影就像一具(一具?)身体,塞满了来自别处的器官,缝合处留下一个永远不会闭合的空隙,如南希所说,“closed open”。
德尼厉害的 影响太漂亮 终于有点get到
8.5/10。①情感上与别人(包括亲人)冷漠疏远的老年父亲男主心脏出了问题不得不去做心脏移植,然后他去往大溪地希望在那与久未联络的儿子A重建亲情。影片标题“入侵者”,指闯入男主冷漠内心的新心脏(物理)和A(心理)。②通过少台词与对话的叙事设计、晦涩的叙事模式(这和两点有很大关系:1、本片主要运用空镜头和躯体动作——而不是台词——来讲述故事和诠释人物的情境;2、配角众多,但导演并不做能让观众记住他们的设计,所以有走马观花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摄影营造了孤独而晦涩(男主的冷漠是一种与周围环境的疏离/疏远。而晦涩的叙事模式能让观众感觉被一定程度地挡在叙事外,从而体会到这种疏离)的诗意气质。③过于晦涩的故事导致不少段落的内容与形式的契合点很模糊,扣1分;时长较长,有点把诗意拖成了疲累,扣0.5
戛纳补课5。22日重看3.5-4.5。确实在首看时感到困惑,认为失去太多以往所接触的德尼作品的调度能力。复看后意识到,比起用自己早已专精的身体影像还原JLN原著角色的主观体验,德尼另辟蹊径地选择利用分散的景观捕捉+混沌模糊的结构与剧情,以更外部的视点接近人物,模拟人物的主观体验(缺失的换心一段利用雪地段落表示)。人物可以符号化,成为“入侵者”的身份流浪于异国他乡,使电影自然地触碰一贯的德尼电影议题。上岛后比前半稍差,会偶然想起特琪亚的《内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