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空间的时候,看到同学分享的电影,上面写的是“最真实,最火爆,最叛逆的90后《青春期》”,尼玛,当时我就激动了啊。
90后的电影啊,我喜欢啊,然后我就带着万分激动的心情,看了,然后你妈的我从来不知道影评时啥东西的人,注册了一个账号,就为了写影评啊,因为尼玛我忍不住啊。
尼玛啊,是谁的的90后是这样的啊,尼玛我就是90后啊。
尼玛谁告诉你的高中生是这样的啊,尼玛我就是高中生啊,尼玛谁告诉你90后的女生在男厕所吸烟啊,尼玛你让在男厕所吸烟的男同学情何以堪啊,尼玛谁告诉你的90后的人长这么老啊,那粉底擦的,我哩个去,我以为大白天的看到吸血鬼啦。
尼玛,脑残的编剧啊。
哎呦,我哩个去,我真不想说了啊,你看那女猪脚,妈呀,你是去上学啊,还是去做生意啊,你打扮的也太他妈的清新脱俗了吧。
还有那男主角,我看到开头的时候我以为这是黄片啊,有木有啊、导演啊,不带这样污蔑我们90的,真的,你带这样玩的,你伤害了我们啊。
90后虽然是叛逆的一代,但叛逆不代表我们傻逼啊,不代表我们不知道警察叔叔是什么啊,不代表做完人流第二天就能打排球啊,我们不是你妈的金刚不坏之身啊。
好了,说完之后我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啊。
好久木更新博客了,特地前来更新,是的,我一想骂人,就跑博客,您见谅。
微博上今天到处转一个新锐导演拍得网络小电影,叫《青春期》,说是反映当下90后最劲爆最真实最激情之作。
手欠点了看下,真心后悔,多烂倒是其次,主要是看的我不喷下憋心里怪难受,逐条喷。
1。
青春题材类影片貌似总很有卖点,其原因在于谁没有个青春什么的,比起都市言情破案凶杀清宫武侠之类的神编剧,多少能引起一点共鸣。
像之前老男孩,虽不至说如何好,但至少也挺真诚。
过往青春题材的片子有一点共通的地方,至少是一代人讲他那一代人的青春,至少是有经历的青春。
但如果你是个7080后,想讲90后青春,也没什么错,但多少你得多了解了解90后的青春吧,整几个浓妆艳抹的问题少女,夹几根烟,耷拉件松松垮垮的校服,弄点打架迪吧ktv的场景,就装最懂90后了,得多傻才会这么自信啊。
问题少女,早熟,打架,出没成人场所,怎么看这些都不是90后的专利,5060后当年打架可都是挥刀舞棒真刀真枪呢,7080后逃学早恋什么也是司空见惯了吧,每一代人年轻时不总一些叛逆行径,90后他妈的招谁惹谁了,还是他们还没话语权,这些傻逼导演欺负的顺手呢。
2。
秉承国内拍偶像剧的一贯难题,就是当你想拍一群16,7岁孩子时,是实在找不到同龄的演员的,于是不得不抓一堆24,5岁的成年人来装,装好点也就算了,结果一上妆一上造型又老了3,4岁,最后一群27,8的叔叔阿姨跑来装少男少女,甭说翻着胃的别扭。
装纯没必要,但问题是装浪就有看点啊,琢磨着这是导演你自己的yy胃口吧。
一群大龄青年演一群小孩子,由于没有任何的心得,最后就是只好各种装,装贱,装浪,装傻,装2,配合导演一起装逼,竟然还装了50分钟,怪不容易的。
3。
如果说细节,嘿嘿,就更好笑鸟。
话说大家谁高二还在上生理卫生课呀,不是初二这课就结了么;怎么明明感觉是大城市,地痞流氓却那么像城乡结合部的呀,黑社会大哥光天化日抢姑娘,你这是诋毁我们的和谐社会呢;还有最不能忍的一点,别的就算了,只当是太傻了,但作为一个男性导演,亲身体验应该不少,你丫的撸管是不是撸的也太狰狞了点,你这是姿势不对还是用力过猛,这要给广大的小孩子们造成了心理阴影,这算事故么。
至于说那些“尼玛尼玛”的弱毙台词,几个老师在那道德说教(90后花钱买破处有什么,当年女知青还为回城跟支书睡觉,哪一代比哪代道德高尚似的),真心觉得,编剧这东西,真不能随便高估自己的智商就出来兼的,都装自己是彭浩翔啊。
4。
编的如此烂的片,要火就只能找噱头了,于是弄些所谓的激情片断,粗口,斗殴等画面,配以最真实最劲爆这些专为傻逼们准备的名词, 最后镶在90后这个最容易引发道德争议的群体身上, ok,一部烂片就可以流传开了。
我上网查了下导演,说是80后领军导演,一看简历,99年就参加工作,想想那时我才初二,我算算这导演得多80后了,这完了还有一装嫩嫌疑,各种吐槽不能。
事实上通过噱头引发道德争议炒红烂片是我对此片最大的鄙视。
编得拍得烂是你水平问题,但是欺负90后没有话语权用道德炒片就是人品问题了。
构建这个世界的人设置错了参数,于是90后忽然成了道德问题的替罪羊。
想想80后曾经也有那么一段时间被有话语权的一代人各种鞭笞,现在他们终于出息了,解救了,发现有90后给自己垫背,结果80后们成了骂90后骂得最凶的一群人,这是何种变态的心理,曾经的被压抑只好发泄下一批人身上。
道德问题是个很神奇的问题,只要一讨论,立马变的很神圣,土鳖马上能变道士。
但是在贵国的近60的历史中,当今绝对不是道德最低的时段。
比起师生相残,父子相断的60年代70年代,比起犬儒横行80年代90年代,今天90后一代无论怎么看都不是最坏的代表。
道德在于反省,指责性的不是高道德的表现,不要脸才是最大的不道德。
5。
说到底,其实这就是一部很垃圾网络短片,我这么较真的喷大概也过了,或许你也会说别认真,娱乐而已。
我不否认我容易激动的不爽了就想喷的坏脾气,但终究我是觉得,这种欺负90后没法还手的行为太下作,我认识的90后不多,但我知道这些全不是90后的专利,我在想,当那些5,6,70后的群体开始主打败德牌时,80后跟在后面一边拍手羡慕,一面返身教训90后败德,这是一个什么样诡异场景啊。
垃圾中的垃圾,挑战智商下限的弱智电影!
还有没有底线了?
我真的是太2了,竟然看了这部2到极致的比垃圾还要垃圾的垃圾弱智电影!
原谅我的2,原谅导演的2,原谅所有的2!!!!!!!!!!!!!!!!!!!!!!!!!!!!!!!!!!!
1
我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同学的推荐,看完了这部电影的时候感受颇多!
第一时间就来了豆瓣看看网友的评论...没想到豆瓣这部电影评价这么低....也许因为我是90后可能我会比较有感触吧,女主角不良少女,她在家里基本上没有人管。
她去夜店,去打胎,去玩乐。
这都让我觉得很真实,因为在我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她们最后要么就是改过来做一名好学生,要么就是出去打工,最惨就是在社会上混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上次很以前的同学聊天他居然告诉我以前的某某同学现在居然在做 鸡 我当时那个诧异啊...) 一些网友也别说这是不真实的,不现实的。
与其有时间不如多关心下那些不良少年们男主角对爱情不求回报的付出,很让我感动。
其次我觉得撸管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的一段时间。
性在国外也早不是什么大事了。
青春期电影细节方面不是很好...但我还是很喜欢!
ps:你们不觉着我们国家的电影太主旋律了吗?
也许我们对待电影应该更加包容一些!
这样我国电影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虽然没有必要:90后亲笔
看完后感触颇多。
90后,一个被冠以NC称号,在社会各种批评压力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所有年长的一代对90后都抱以质疑的态度,看着我们犯错也理所当然地觉得“果然是90后。
”好像犯错已经是我们这一代惯有的行为,所有错误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这个电影,先不管其中的细节拍摄技巧,情节的合乎常理性是怎么样的,我们把重点放在这个电影想要表达的思想上。
我们先看到一个漂亮女生各种叛逆行为,然后看到了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
父母的离异让她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一沓厚厚的纸币能带来多少温暖?
电影中的母亲想要管教女儿,可最后还是被女儿说的哑口无言。
她自己的行为,对女儿的态度让她还有什么资格站在那里对她加以批评?
女儿受人欺负的时候,误入歧途的时候,她在哪里?
开家长会的时候又在哪里?
这是父母本该尽的职责,父母俩人还要互相推脱。
到电影的最后,女儿回家,听见家中父亲把女人带回家房间里跌宕起伏的声音,还是决定离开家。
这也是推向电影高潮的起点。
女生被三个黑帮带走,带到教室里进行施暴。
教室里多了三个人,一对准备裸体聊工作的敬业教师,一个准备进来破口大骂,又立马闭嘴的门卫大叔。
当黑帮老大开始施暴的时候,女生无助的眼神,拼命地呼救,旁边三个人的无动于衷。
我看着心里就像是被揪着。
这就是现实啊。
你们三个人,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帮助她。
最后冲进来的是一个暗恋女生许久的一个留级男生。
当他被三个黑帮打昏到被拖走,他们三个人还是无动于衷。
这种无动于衷是多么大的残忍。
对这个女生来说,她的叛逆沉沦又算得了什么?
当黑帮老大再次施暴的时候,男生竟然还能站起来,一直咬着黑帮老大的耳朵不放。
另外三个人也算是受到了良心的推动,开始反抗起来。
这是我唯一看到的一丝欣慰。
可这丝欣慰来的太晚,像是从石头缝里挤出来的一样。
电影的最后,是代表正义的警察来了,抓走了黑帮。
黑帮老大说“你们别推我,我可以自己走。
”可那个男生呢?
是躺在床上,被推进救护车的。
看完这部电影,看到一部影评,对这部电影各种细节上的批评。
这些我都顾不上,我想到的是更深的思考。
对90后,对这个社会未来的思考。
90后,我代表其中的一员,很想说些话。
我本来自认为我是90后里不一样的,和那些所谓的NC不一样。
我以为我不一样,其实我们都一样。
我们都背负着社会的指责,也背负着社会不看好的“期待”,还背负着这个物质时代的压力。
出生于90年,我们是最早接触社会的新一批代表90后的一代。
我们初生牛犊,我们勇敢地入世。
可是,看到的却是什么?
官员施暴,警察说“带套不犯法”;一个孕妇遭抢劫,一个人站出来帮她,被砍数刀。
最后他发求助,只是希望寻找到孕妇能为他做证人!
;“我爸是李刚!
”……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
这个就是社会么?
我一直抱以坚信一切美好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事物,看待这个世界。
可每次,社会回馈的内容却让我一次一次地怀疑自己的价值观。
我现在只能安慰自己说,社会里有光明,也会有黑暗,没有这些黑暗,怎么衬托光明的美好呢?
可是,衬托物是不是多了一点呢?
90后,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接触事物的途径很多,接触到的东西也很多。
我们看到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经历过来的,懂得的道理也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
我们直接摘果,却从来不知道果子长大的过程。
我看到身边很多人,“心智成熟”。
可是,我们才20岁,我们看到得再多也都是别人的故事,总结的再透彻也是别人的故事。
我从来不相信,一个人20岁的人能经历多少苦大仇深的事情。
真正成熟的人也是不会将这些话挂在嘴边的。
大学生是懂道理的一类人。
这是我最近的深有体会。
在这个“速成”的社会节奏下,对待事物的处理,我们总是会直接选取最正确的做法,因为这些都是理论上,前人总结得出的。
不走弯路,是在这个“速成”时代里必须学会的技能。
从前我们被教育,“做人要谦逊”“谦虚使人进步”。
然后看到各大成功人士的总结:“做人要懂得隐忍,低调。
”然后我们也开始这么做,是的,理论应该应用于实践。
而最近的工作,接触的各种人群。
有那种有一点身份就叫嚣高姿态瞧不起大学生的人,也有低调有礼貌各种配合的人。
前者只会让人觉得他是个SB;而后者的态度让我们敬佩。
而且发现,后者的身份地位都比前者高。
“谦逊是一种美德。
”——这是我自己体会到的,不是书上看来的,不是前人总结的。
我觉得大学时间段,是一个人树立价值观的时期。
而树立价值观,就像是盲人摸象。
宇宙之大,浩瀚无垠。
真实的世界什么样,从不同角度,我们看到的也都不一样,想法也就不一样。
只有接触更多事物,更多人群,才能摸到更接近真实的“象”。
一定要接触那些 所谓的"好"与"坏",才能做出内心的判断,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好"。
把握大学四年,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或许四年还不一定够。
一定要沉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这个问题。
好像跑题了,还跑的有些远。
最近的一些感触想说出来,不想被憋坏,就一股脑地涌出来了。
关于90后,我们看到的最多,学习的最多,可实践和亲身体会的还不够多,不能撑起我们的理论平台,反而让我们心浮气躁,急于速成。
但是,也请所有社会各方人士,给90后多一点包容,多一点体谅,多一点支持,多一点空间,多一点时间,还有就是,请多角度地看待我们,千万不要很轻易地,就给我们下定论。
不懂就不要乱拍,这样九零后会很尴尬。
无论对于社会上的哪一个群体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被一些带了有色眼镜的傻逼们以偏概全地归类。
他们是那么急于地想对他们一无所知的世界进行意淫,好或不好,对或不对,不过是扔硬币的正反面。
他们所希望的,不过是摆出一副冷眼批评的神情,以便让自己和他们划清界限。
私以为用80后,90后划分人群的那些人也好,兽也好,本来就是傻逼。
谁不是从十几二十几的少年长大的?
过程的关键词应该是成长而并非时代,即便社会环境的改变让这些过程不尽相同,但就为此给不计其数的80年代后生人冠上各种标签特征的大帽子,是不是也太偏激些。
特别是当他们犯了成长中人都会犯的错误后,80后90后更是成了莫须有的原因和罪名,为此80年很无辜啊,它怎么就好像成为了带坏祖国花朵的龙头老大?
它其实什么都没做呀,就是有那些有装逼心没装逼胆的人,带着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在背后偷偷地给80年中伤,让它成了我们最熟悉的窦娥。
我不知道这个导演想表达的是什么,也许他是学抽象画出身,本事就是把不同的元素拼凑在一起。
但是,当你想借助一部片子唤起人们共鸣和注意时,你还是小心为妙。
不是把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物象罗列在一起就是社会现实,何况你那些私自编造的小碰撞根本就称不上是物象。
我也是九零后,而且我认识的人大多数都是九零后,这群人的男生没有一个因为女生的粗眼线大胸就傻逼呵呵的送千纸鹤,女生也没有一个天天顶着社会他妈欠我的表情给脸不要。
导演是想说这个90后的社会真实凛冽残忍叛逆么,哦买噶太不幸了,我们活的很幸福简单阳光臭屁。
现实是,披头散发的孩纸学校是不会允许她进入校门的,眼镜小乖通常都是对重口味美女敬而远之,父母离异的小盆友身心健康从不出卖自己报复社会。
这才是比较真实的90年后小孩生活好么,而不是导演那种把所有傻逼干的事情啪啪往那一摆,就觉得自己多真实,多疼痛,多90后了。
导演,你这样太对不起我们90后孩纸了,你这让我们怎么做人?
爸妈要是看了这个神作,我们下次结伴出去买本子和书皮的时候,他们以为我们是去夜店打针灌药把我们关禁闭肿么办?
导演,你不能这样,不能为了艺术,堵死我们的后路啊,虽然我觉得您更可能是为了躲在机器后欣赏那双长腿。
(本文分级大概达到R级,乖小孩们没有家长陪同请自觉点击屏幕右上角小红叉)昨晚,我怀着一半儿看毛片一半儿看正经片儿的态度,看了之前网络上预告片异常火爆,以“吻戏裸戏强奸戏,床戏浴戏群P戏,共同演绎90后群体叛逆与救赎的励志大戏”为噱头的《青春期》。
片子时间不长,50分钟出头,据说是删减版,未删减版真的有引号里面那些镜头。
目前貌似只有酷6上能找到,也算是独家吧。
昨晚不知为什么网络特别卡,看两分钟就卡一下,不是缓冲而是直接提示你“视频数据传输出现问题,请刷新页面”。
于是愣是把50分钟的片儿看了2个小时熬到后半夜3点。
看完整个片子,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坑爹坑爸坑父亲。
直叫我想瞪着血丝眼再熬一个小时写日志喷死丫的。
不过我觉得还是养精蓄锐,思考周全再蛋定而深沉地动笔为好。
毕竟这部电影值得我运用从高一到现在掌握的所有吐槽技术,温柔而不失鬼畜地一撸为快。
片子一开头就赤裸裸地为我们展示了男女主角各自糜烂的私生活:她在夜店脱裤子,他在床上撸管子。
不断切换的场景里一闪而过的是迷幻的灯光,A片的封面,白皙的大腿和粗重的喘息。
还没来得及换下校服上衣的姑娘,炫耀着的是又钓到某个小白脸的虚荣;还没顾得上扯下潮湿内裤的宅男,搓擦着的是黑暗中无法控制的欲望和冲动。
偶尔闪过着几个本应扮演家长角色的男女,虽比他们年长的多,却一样演绎着相同的荒谬:谎言,赌博,外遇和绝望。
就在这样一个较吸引眼球的片头后,影片彻彻底底地,从一开头就开始进入崩坏阶段,接下来的50分钟里,除了让人哭笑不得并产生无尽吐槽欲望的片段拼凑在一起以外,你什么也看不到。
男主角有一个让人发抖的名字:汪小菲。
身份是高三留级学生。
长相一点都不猥琐,确实只是一个看上去有点土逼(后来证明不只是看上去)的高中大男孩而已。
然而他接下来做的事情却猥琐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隔着一条过道,把那颗光明磊落而智商极低的脑袋伸到女主角耳边,为的是明目张胆地看清楚女主角的乳沟。
再说大S……不对是女主角。
(我实在不愿意听电影里人喊女主角“小雨”,每听到一次,桂纶镁演的陆小雨纯纯的形象在我心里都裂开一道口子……)我没注意这个演员叫找异性还是找一欢反正不叫找一夜就对,她这几天貌似在人人上很火。
说实话她的长相可能是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皮肤白身材好,目测D-CUP,沟够深。
很多人说她的笑容美笑容甜,但是我总觉得浮在她厚厚的粉底上面的是充满风尘气息的,营业性的笑容。
对于男主角的第一次性骚扰她的反应在意料之中:既没扇男主角一耳光也没装清纯按住大开的衣领。
只是在被吓一跳后不屑地飞了男主角一眼,据我解读她是在说:小样你这样的雏儿姐不知道玩过多少了如果说上面那些片段还不算脱离实际情况,从接下来的体育课开始一切夸张的镜头给人的唯一感觉只有做作,为卖弄而表现。
体育老湿无论是耍流氓还是假正经都堪称脑残;在女主角的波涛汹涌前,男主角居然真的流鼻血了。
如果这还可以算是向一些动漫场景致敬的话,接下来他他他居然晕过去了!
连动画片儿里都不曾出现的夸张场景居然在真人电影里面出现,真不知道电影的导演是如何区分创意和傻B的。
如果这还不算导演秀智商下限的话,医务室里面男主角一柱擎天,撑起小帐篷绝对算!
绝对算了!!!
(邪恶生理小科普:男性勃起时JJ与身体之间的自然夹角绝对不到90度,甚至不到45度,加上内裤的束缚作用,差不多是紧贴肚皮,根本看不出来什么小帐篷……)再接下来的各种剧情……我即使现在想起来也无法蛋定了……………………彪悍女主角酗酒打架男厕所抽烟做完人流立刻跑出去荡秋千喝酒亲你是茎肛互撸娃么???
土逼男主角偷窥尾行送纸鹤穿内裤撸管儿站在天桥用公鸭嗓大喊无知傻B世界伤不起啊伤不起!!!
黑社会大哥满口蹩脚“尼玛”(说的真的是尼玛,不是你妈),有木有……滥用网络词汇很潮么???
和小三不关门豪放嘿咻被女儿撞见,还蛋定的要喊女儿回来的爹你是要玩(继)母女3P么???
彪悍三姐妹其中一人黑其他两人,一人弄伤被一只眼睛以后最后以一根香蕉和好如初是在暗示什么么???
一根香蕉啊!!!
浮想联翩有木有!!!
流氓体育老师和很傻很天真女老师大晚上在教室搞啊!!!
尼玛不在桌子上搞趴地上啊!!!
爱情动作片常识都没有啊!!!
门卫大爷你瞎吗!!!
敢不敢再脑残一点!!!
敢不敢再狗血一点!!!
大漠长河落日圆,卧槽泥马勒戈壁啊!!!
故事的最后,土逼男主角终于硬了一回,和流氓体育老师,看门瞎大爷一起把想强暴女主角的脑残黑社会大哥干了。
彪悍女主角影片的后十分钟风格完全逆转,除了哼哼就是哭,连一句完整台词都没有。
回想起来,似乎整部电影都没几句台词。
男主角送女主角的每只纸鹤上都写着几句自以为深刻而浪漫话以表心意。
却不知这些话连起来绝对只能是两年前人人网上流行的那种过气男默女泪蛋疼文。
吐槽完了,接下来言归正传吧。
我觉得《青春期》的导演一定看过《老男孩》。
这种长度在一个小时以内,既不在电影院也不在电视上,只在视频网站上发布的电影似乎即将成为新一代电影制作,经营模式的先驱者。
导演唯一聪明的地方只能说是嗅到了这种趋势并企图效仿,拍摄属于90的《老男孩》。
如果说《老男孩》讲述了80后的梦想与现实,《青春期》试图并应该讲述的就是90后的叛逆与成长。
这部电影本有一流的题材,一流的立意,一流的造势与宣传,然而它的剧本,情节,演员,全部只能算是非主流。
这一点倒似乎和大众眼中的90后相似。
《老男孩》也并非完美,也有处理有失妥当的地方,但是它中规中矩地诠释了主题,它的的主题曲催人泪下,即使是翻唱也成为了经典之作。
反观《青春期》,相信真正90后的观众看完也会失望,他们看到的根本不是自己的青春期只是一个丝毫不懂90后群体的导演苍白无力,荒谬滑稽的臆想而已。
糟蹋这么好题材了!
真是糟蹋!
作为豆瓣常年潜水党我对诸如《刺陵》这般的烂片都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从昨晚看了《青春期》姐就忍不住了!!
虽然脑子里看片的时候咆哮一百万遍今天我还是选择一个正常一点的方式说话好了。
首先,导演你这片至少得罪了两类人:90后和已经或者正在度过青春期的我们。
(其实姐两者都是)其实早在新闻媒体老拿90后说事的时候我就忍不到了!
尼玛当年哪个脑残提出神马xx后的?!
特么的你可以给我解释清楚89年出生的妞和91年出生的妹子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么?!
尼玛这跟问你7月8号和7月10号哪天结的西瓜比较甜一个道理啊!!!
哪个年代的人哪种“后”没有自己的时代特征?!!
90后是有90后的共性,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最大的也不过21岁又都是独生子女,正好又碰上这个hx的年代,我们消费观念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社火背景和我们的长辈有点差别,所以在某方面90后的缺点的确明显一点。
但是!!
哪个后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发泄的话不说了,说下电影吧。
1,片头一群女的抽烟化浓妆逃课打架还好,谁青春没叛逆过啊就算没有作这些事也在脑子里想过吧。
后来看到一群老师在开会说90后教育问题,说什么“她才14岁啊上网花钱找人po处啊”,我就擦了!!
90后得罪谁了?
又被代表了?!
青春xing冲动哪个后没有过?!
像找人po处这种奇葩的确让人咋舌,但是,但是!
这跟她是90后有个球关系啊?!
要是90后都急着招人po处的话淘宝上应该可以经常看到:“亲,要po处的话要连TT一起拍下哦”“本店只负责po处不包邮的哦亲!!!!
”尼玛搞不搞笑啊?!
2,再后来内女的去打胎,被老妈撞到了,我就奇怪了,哪个老娘看着自己孙子被杀死了能那么淡定?
来来回回讲了几句没营养的话“不要用这种态度对这我” “那我应该用什么态度对着你?
” 不得不说这几句话太写实了!
就是我和我妈吵架经常说的两台词!!
但是都这种时候了这妈居然不就核心问题先责问一番我这能说,这姑凉干这事绝对不是一次两次了。
3,再来就是内女主亮闪闪的“我的责任,就是放弃责任。
”尼玛!
不是每个人一甩包一回头留下一个不屑的眼神就能让人共鸣,不过倒是给我留下很深刻的映像。
你想体现现在年轻人责任感不强可以,请不要用这般挨千刀自甘堕落的言论误人子弟好嘛?!!
4,“小雨想当幼儿园老师”尼玛听到内女的说想当幼儿园老师的时候我笑了,导演你能再掰一点不?
你干嘛不说女主想当个小护士南丁格尔在世,也很小清新小治愈好嘛?
原来外表缺爱的女主就是个爱心泛滥爱护小花小草小盆友的主,真特么写实啊。
槽点实在太多,一时吐不完,我只想说,导演,你这片的点找错了,青春的符号有好多好多,而且都不难找。
就算你不是90后你也总有过青春期吧?
请你换位思考一下,本来你的青春期也就是没事逃逃学,偷偷喝点酒,和人家打打架,常常感觉无聊但对未来还算有点想法,暗恋邻坐的女生,学校厕所隔音效果不好听到女生的声音想偷看又没有贼胆,晚上想着苍老师打打灰机。
这样的青春虽然不算太出彩可是当你回忆起来的时候还是会怀念是吧?
再烂的事现在回忆起来也很有味道是吧?!
但是现在有个混蛋突然整部片儿出来,让你觉得原来自己当年打灰机打得那么狰狞那么不享受,让你觉得似乎每个班上不爱穿校服爱化浓妆爱出去玩儿的漂亮女生一点是个给家庭打压的婊子,你自认为蛮美好的青春期被这家伙拍得如此不堪,还时不时提醒你一下“说的就是你们这帮人”你说你火不火?!
(各位看官 请理性的分析 客观的评价)本来好奇的看了看各位看官的影评文章,不自觉的想问问。
尼玛的影评都是这么写的?
除了喷就是喷,无良的人用着愤青的口吻,仅仅是叙述了自己的无知与假清高?
这就是所谓的影评?
所以就在此活动活动笔头子,仅此而已。
《青春期》作为一部微型电影,可以说有着很多的瑕疵,然而做工的不精良,剧情的漏洞却不足以作为这个电影挨喷的理由,51分钟的时间确实限制了其内容的扩展,但是完整的剧情框架却已经构建出了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的喜欢到放弃的全过程,其中故事情节或有夸张却并非完全扯淡。
作为一部喜剧,我觉得《青春期》已经成功了,无论是谁难道乃观影的过程中没有过放松的一笑么??
所以我推荐给大家。
再说一句,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教育片也并不是纪录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有些许荒诞而又趣味的青春岁月又有什么错?
或许其中的事情属于特例,然而影片描写的只是一部分人的“青春期”而不是“青春期”的所有人不是么?
何必较真于无用的地方,只是进身电影之中享受电影带给的乐趣不好么。
认为有趣,认为有内涵就推荐,认为不值得看就说名原因与大家讨论。
尼玛的一干无聊人士在这里乱喷狂骂导演制片人有个蛋用?
一群哗众取宠的二货、小丑实在是让我看着来气,你们自命清高然而又有多少成就、你们挑三拣四又有何人成事。
无良的人长了脑子也不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白白浪费资源而已。
在这里我也想问问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几代的大导演,然而观其年龄不是中年大叔就是暮年大爷,这是为什么?
而港台的导演郁郁青青,年轻的一代比一代有活力,这又是为什么?
什么是艺术?
连轻松自由环境都没有了你还谈什么创作,中国大陆的导演们,后劲勃发踌躇满志然而还未待雄起却已被你们这帮无量的评论者们直接拍死在了沙滩上,吹捧那些已经被认定是佳作的作品,恶意封杀新作的前路,只为自己的哗众取宠,这真是让我情何以堪啊。
群众们,醒醒吧!
自由的态度,健康的欣赏;客观的评价,和谐的讨论,这不才是我们需要的观影空间么?
不要再让那群无良的观影者们污染了我们的心态了。
给中国的影视发展一片蔚蓝的太空,和自由的空间吧。
本来呢,对于这么一部电影。
我的了解仅限于一个无聊的贴吧。
然后不知道谁发了这部电影的1分钟预告片,然后我看了以后深深为大城市的生活所折服,让我这个自小在城镇里长大的乡下孩子虎躯为之一震,然后我赶紧点开了豆瓣。。。。。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评分真是高。
9.0。
再看看评论几乎全是夸女猪脚演技牛逼的,可我真没发现这个全是肉的电影有什么牛逼的,或许我真的不能理解90后的生活,所以当时精虫上脑的我给了一个一星,评了个“傻逼是么”。
之后默默地等待着这部电影的上映。。。
后来再来。
发现这部电影在豆瓣有了奇妙的变化——看过的人基本就是两个极端:五星和一星。
再看看评论也是夸女生的。
而我那个“傻逼是么”居然也七个有用了,还上了首页好吧。。。
还是去打开这个电影吧。
果然。。。。
屏蔽了但你怎么能难得倒经常上网下载外国非法专辑的我?
48分钟,带来的震撼不次于预告片,知道现在我满怀悲愤写下这篇文字的同时。
我的左心室和我的右睾丸还在微微的痛着。
作为一个90后,虽然我没有像我身边的好学生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有过几次逃学经验我的还是对电影里这些90后的同龄人的生活为之震惊。
我也半夜去过学校。
但是班里没有女女。
更没有老师我也去过夜店ktv,但是只要带够了钱,小屁孩儿是没人带理的。
当然你要故意找打的例外。。
我也当街受过伤,不过那是摔的,我的朋友会把我送到医院或用手机给家里打一个电话,也不会默默地看着我把血流完。
背叛倒是见多了,但是我的死敌揍我的时候也只是打不死就行,何况是死党?
还要往死里弄?
如果说我身边有着非主流杀马特的同学。
我会笑笑。
但我要是有介样的同学。
我是否连笑都笑不出来?
说点严肃的在早先放出来的剧照中,我的友邻们纷纷推荐,但是可能是审美观吧,我真没觉得他们口中这些美好的照片有什么好的。
我记得有一张剧照是女猪脚衣冠不整的在床上摆出了一幅可怜的景象,虽然床头摆放着的卫生巾来暗示这是青春期。
但说实在的女猪脚的表情让我觉得枕旁的abc还是换成杜蕾斯比较应景。
后来我把这个发给了一位同为90后留学国外学习的友人,她只说了一个词“pornofication”后来我查了一下这个词,意思是“一切由黄片给人类生活造成的泛化影响,比如现在的广告摄影,通过美女帅哥摆有些暧昧露骨的姿势来吸引人的眼球促销产品。
因为这些姿势本来源于人类天性,所以吸引性质很明显。
这个现象也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在源于人性的同时也放纵了人性,因为他的普遍性,人们觉得好像周围的放纵的人多了,于是有了群体压力意识感,也学着这样。
”(这段我是抄的解释,可以忽略)。
我庆幸这个时代很美好,但是这个时代也很浮躁。
希望青春期别是个卖肉期,也别拿这个挣钱。
拍生理卫生课那段我希望您们可以认真点儿,让我第一眼看上去像是职高在上电气化工程课!
男猪脚的名字是一个大大的亮点!
是他投资的么?
最后在吐槽一点,影片有一段女猪脚“我的责任就是摆脱责任balabala。。
”让我想起了没整容之前的纪敏佳。。。
问候那些刷分的马甲,您们性苦了!
好吧,青春期多么美好啊。
我又矫情了,奶奶的。。。。
烂片
2B电影,别给90后的青葱向上的孩纸们抹黑好么!!!
到底是哪里的90后青春期高中生长着这么一张老脸欠操相?到底是哪里的留级高中生每天傻逼兮兮带着文艺腔说话?
我不明白为什么《青春期》这么被大家推崇。所谓的让中国电影前进,标榜着独立小众文艺,其实就是一部卖肉的情色片。还打着青春的噱头,说白了跟青春毫无关系,一个矫揉造作毫不现实的爱情烂尾。
很想知道打5星的人是什么想法。
多好!就爱看这样的~~~
这是给90后看的 多少都亲身经历过
有点《色即是空》的影子~~~
撸管宅男长得真猥琐╮( ̄▽ ̄")╭
其实国产片的话,我觉得还好咯 ~~剧情和角色的设定是有点呆 ~~ 但也还好啦
我去你大爷的青春期,中国电影进入卖肉时代了吗?
太欢乐了。汪小菲中枪……
长得是真的好 = =
听到男主说话我就想掐死他。。。更尼玛的是他叫汪小菲
一部分吧,电影的着力点就是90后黑暗堕落的一面,生活中确有很多这种90后,说脱离现实的只能说你们过多时间关注网络或其他对现实社会看得过于美好,不过电影毕竟要有中心思想作为发力点,所以拍成这样也算正常吧!三星还是值得。
残酷的青春!
支棚并昏厥黑社会几个字眼比较亮丽
太肉欲了
照抄色即是空
真实得很假。真过过这种青春期的恐怕嗤之以鼻吧?最后一句台词不错:“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两件事情,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耗尽。另一件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