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日记

Diary of a Wimpy Kid,逊咖冒险王(台),囧男孩日记,爱哭鬼日记,小孱头日记,俏皮男生日记,小鬼日记

主演:扎克瑞·戈登,科洛·葛蕾丝·莫瑞兹,罗伯特·卡普荣,戴文·博斯蒂克,史蒂夫·扎恩,阿莱克斯·费瑞斯,瑞秋·哈里斯,Rob LaBelle,Grayson Russell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小屁孩日记》剧照

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2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3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4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5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6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3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4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5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6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7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8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9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20

《小屁孩日记》剧情介绍

小屁孩日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杰夫·金尼(Jeff Kinney)的同名畅销儿童系列读物改编。第一天升入初中的格雷·郝夫利(扎克瑞·戈登 Zachary Gordon 饰)忐忑不安,拼命想要突出表现成为班级年鉴中的明星。格雷的哥哥罗德里克(戴文·博斯蒂克 Devon Bostick 饰)给了他一堆不能这样也不能那样的忠告,他的好朋友罗利·杰佛森(罗伯特·卡普荣 Robert Capron 饰)却不以为然,继续沿用小学时那一套穿戴、用语、态度,让格雷十分头疼。格雷拒绝了女孩安琪(科洛·莫瑞兹 Chloe Moretz 饰)加入校报的邀请,拉着罗利加入了校安全巡逻队。在逃避万圣节得罪的三个小混混时格雷犯了错误,却又缺乏勇气承认,听任罗利替自己背了黑锅。后续事件的发展越来越糟,格雷在学校的受欢迎度直线掉落,就连他与罗利的友谊都岌岌可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白宫风云第六季毒蛇俱乐部风骚律师第二季恶魔指路幼儿园荒诞夜麻辣宝贝插翅难飞当时的我们偶像宣言幻想魔传最游记罪案终结第三季玛雅蜜蜂历险记2:蜜糖游戏二炮手黑社会2:以和为贵王牌剑客失业阵线联盟掮客欢迎来做客老橡树酒馆东北偏北我和格瓦拉的故事Lala:让我爱你飘帅诡镇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猎毒人冬季土豆丸我欲为人第一季少年岳飞圣石传说

《小屁孩日记》长篇影评

 1 ) 人人都是小屁孩

科学家说群居动物通常比独居动物聪明。

这样说来,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了。

在这个世界,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群体”意识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当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发现这种意识成了一种负担,当在曲意逢迎、自私妥协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当想改变时又发现错过了沿途美丽的风景,可能这就是一种悲哀。

“中学以后还有高中,高中以后你将面对真实的生活,很多你现在很看重的东西,将来将狗屁不是。

 2 ) 童年何寄

相对主人公小正太,更大的感触是海扁王里的小萝莉Chloe Moretz长得好快哟……文艺女青年造型蛮适合她咧。

这电影让我想起很久之前的动画片recess,其实我只知道它在小神龙俱乐部里的中文名字《下课后》。

美国故事里,小孩子的学校是斗兽场,如recess;青少年的学校是名利场,如gossip girl。

处在小学与高中、肉身相搏与心计相掐、力量霸道与资本说话、蒙昧童真与青春蛊惑之间地位暧昧的middle school,是此片创作的空间。

猴急地寻找一种身份认同,轻贱对自己忠实的朋友,瞎折腾一顿之后学会珍惜,也是蛮真实的儿童成长路。

只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不是这个模式混过来,这是来自另外一种世界的生鲜。

在日本漫画和台湾电影里,倒每每会恍惚,跟那遥远熟悉的时光劈面相逢。

总觉得我们自己的故事里没有真正的孩子,所谓的孩子形象只好比弱智的成人或者人形的动物。

等他们在故事里晃过了18岁,年轻的成人倒好像发育提前的孩子,四下寻找身份认同、漂亮异性,要经过千回百转最后才猛然惊醒——之前干嘛来着。

堆着千千万万童年从18岁才开始的人,天呐天呐,那所谓的社会心态,怎么能不抓心挠肝地成天焦躁呢。

 3 ) 早熟美式教条故事

同样是根据畅销儿童故事书改编的电影,《小屁孩日记》堪称美国版的《小淘气尼古拉》。

不过从中我也发现了美国小孩和法国小孩的区别,或者说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区别。

同样是一个个短篇故事串起来的故事书和电影,《小淘气尼古拉》处处体现了作者的童心未泯和充满灵感的想象力,故事里充满了纯洁的童真和美好的时光,Nicolas、Clotaire、Geoffroy等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和屏幕上,令人不能忘怀。

而《小屁孩日记》同样是学校里孩子的故事,尽管引用了原著漫画生动的画风穿插其间,却处处充满了美国式的自大和乖戾,不知道原著故事书是怎样,反正电影里无处不在的便是功利心十分强大的孩子们的争夺和冲突,而主角Greg可谓是虚荣、自私、乖戾、自大、自我为中心、挑剔等等恶劣性格的集大成者,尽管饰演主角的演员Zachary Gordon长的也不错,但是我完全对这个角色喜欢不起来。

话说如果我生在美国,估计童年时光就是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度过吧...我想这种文化差异也是美国有那么多“小帅哥小美女”却没有多少“萌正太萌萝莉”的原因。

也许你要说本片最后Greg还是悔过归正了,大家重归于好团圆结局了,我正想说本片编剧的问题也是人物形象失衡的重要原因。

同样是从一大堆短篇故事组成的电影,《小淘气尼古拉》尽管也能明显地看到一个一个段子,但是全片有尼古拉害怕未降生的弟弟夺走属于自己的宠爱这一线索串联包装,使得整体的连贯性还是非常好;而《小屁孩日记》就完全没做到这点,单纯的短篇故事堆砌,不仅没有线索,甚至连人物性格的发展都是突兀的,胖子Rowley一直是倒霉蛋,摔断了手就骤然成为母性大发的女同学(初一学生啊)的关心焦点,从此蒸蒸日上、星途坦荡了;而Greg从头到尾都是自我为中心的,在最后的绝境突然觉醒归正,让人有在逆境中被迫和Rowley结盟的感觉;Greg的哥哥在前半部分表现如此强劲,把Greg打击的体无完肤,却突然在Greg的一次反击之后销声匿迹;在《和莎莫的500天》和《海扁王》中有闪亮表现的萝莉 Chloë Moretz,在本片中饰演的高年级女生,似乎是一个先知类型的人物,我总以为她要对主角产生显著的影响,没想直到最后她也是出来点评一番就走了,彻彻底底的打了酱油。

这些都是编剧没有好好的组织改编故事书的责任。

说了这么多,貌似已经批得一无是处。

其实整个电影质量还是可以的,让我们看看不宁静的美国孩子的童年,身处完全不一样的环境,担心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度过完全不一样的时光。

总之一是美国文化的问题,二是编剧的责任,尽管一些故事挺有意思,那段假唱的高音挺好听,但本片讲的还是十分自大的美国式价值观早熟友情故事。

可以当做质量合格的校园电影看,但缺少了童真,缺少了感动。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4 ) to be a cool kid,有代价

Diary of a Wimpy Kid是部很自在的电影。

糟糕又精彩的青春年少仿佛哗的一下从眼前飞过,走马灯的影象里似乎有被整天埋汰不懂我们的父母,成群结伙嗡嗡乱叫的想把我大卸八块的几个小混混,总有办法孤立自己让我处在她阴影下难以自拔的某个牙尖嘴利刻薄难缠的雌性学生干部,还有畏畏缩缩被众人鄙薄的的可怜娃儿,他们视我们为救命稻草般的朋友、而我们却也会厌烦他们、觉得他们像狗皮膏药一样难缠。

有时觉得自己很伟大,有时觉得自己很龌龊,那个任谁都无法释怀的岁月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

Zachary Gordon扮演的主角Greg力求成为初中食物链的最高层,按south park里的小盆友们的话讲,就是要做个cool kid。

不过做cool kid代价蛮大的,Greg一如所有悲催的废柴主角,经历了被侮辱被损害,被孤立,茫然无所依的整个过程,幸亏结局还是冰释前嫌,Greg携手 Rowley跟海扁王小Loli Angie向着灿烂的明天奔去..........好像看了电影不讲道理太没深度,真诚恳的讲感触跟内心想法又会引得自己怪难过的。

就寥寥数语,权当update了吧。

周边:兄弟们在家里玩玩打打闹闹的可真有爱啊,Greg把Manny抱离马桶的镜头很可爱啊,Manny得是多小多轻的baby啊,连小朋友都能随便移动他,hiahia。

 5 ) 大人真蠢

格雷格的妈妈致力于破坏格雷格兄弟俩的关系,虽然这与她的初衷相反。

她的初衷是想让她这俩儿子和谐共处,她声称兄弟是彼此一生中最重要的亲人,“有一天,你们会是对方孩子的叔叔”,为此她还煞介事地成立了奖惩制度,如能和平共处,则奖,反之则惩。

接下来,这位母亲却干了一系列的蠢事。

这些蠢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新意。

如你所知,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各有各的聪明,蠢货各有各的蠢。

话虽如此,当我们看到一个蠢人的时候,有时会产生一种烦躁的亲切感,因为你发现,你身边往往也有这样的人物,或者干脆你自己就是。

格雷格的哥哥罗德里克趁父母外出,在家里举行狂欢派对,要格雷格替他保密。

父母回来后还是发现马脚,质问格雷格,格雷格憋不住,泄了密。

格雷格泄密会有什么后果?

稍用心和稍有脑的家长,都知道,这会让格雷格他哥恨死他。

可他妈居然怒气冲冲就要去找罗德里克对质。

她被格雷格的哀求阻止了,格雷格说:“如果你去问罗德里克,他就会知道我告密,以后我的孩子可能就永远不会有机会了解罗德里克叔叔了。

”他妈妈一听,咦,这话怎么那么耳熟?

噢,想起来了,这是她自己的原话。

总不该前几天她还要求他兄弟俩相亲相爱,这会儿就让他俩互相残杀吧?

想了想,只好先忍忍,这事不追究了。

但她没忍多久,就憋不住出卖了格雷格。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她对大儿子罗德里克太愤怒了,不得不身为一个负责任的母亲,揭穿了他。

她携同她的同事,——家庭教育上的同事,——孩子他爹,一起毁掉罗德里克的梦想——以教育罗德里克的名义。

不用说,罗德里克恨死了格雷格,格雷格自然“生不如死”。

实话说,看电影的时候,我很烦躁,因我深知天下多下父母,以爱为名义,置子女于“生不如死”的状况而不自知。

“爱”这个说法好像万能药,仿佛有它为前提,一切冷暴力、一切疏忽、一切强权、一切愚蠢……皆可被原谅。

终于,格雷格靠他10岁少年的本能意识到,不能指望父母了,要咸鱼翻身,改变被压迫的命运,只能靠自己。

他以10岁的智慧决定了,用善意去换回罗德里克的善意:帮罗德里克重新实现梦想,在“达人秀”上参加摇滚乐队的演出。

他成功了。

这里面体现出来的规律基本可以概括为:年纪越大的人越蠢。

哥哥罗德里克比格雷格蠢,妈妈又比罗德里克更蠢。

当然,我说的蠢,不是那种寻常意义的蠢,你懂的。

在“寻常意义”上,他妈妈不蠢,相反,还是一个文化人,一个有身份证的人,至为讽刺的,是她的职业:她专在报上写家庭教育方面的专栏。

或者可以把“蠢”这个词,替换成“没诚意”。

越来越觉得,很多时候,智慧不过就是一种诚意。

电影的尾声,格雷格的妈妈突然被格雷格对他哥的善意感动了、点醒了,或者说,刺激了,她居然做出了与自己一直以来教母形象大相径庭的举措:在台上给罗德里克的乐队伴舞。

你知道,一个母亲,需要有多开明,才能这么丢下架子,当众给青春期的儿子的摇滚乐队疯疯颠颠伴舞。

导演的原意大概是想说明:这个妈妈与孩子达成了理解和和谐。

但是,一个原根本没有用心理解过孩子的母亲,一个有优越感的固执的母亲,能与孩子达成“瞬间理解”吗?

这又不是科幻片!

导演大叔啊,请遵循一下人物的性格发展好不好?

电影总是那么不现实。

电影里的人总能在影片结束前达成理解,电影里的人也总能在影片结束前被感化,真是太偷懒了,用刚才说过的词说,太没诚意了。

生活有这么容易吗?

这样拍电影,是骗小孩吗?

不对,事实上,小孩往往比大人聪明,应该说:这样拍电影,骗大人吗?

可是,那些看似愚蠢的家长,他们其实比猴还精,他们不用骗,他们只选择他们需要的去相信。

 6 ) Diary of a Wimpy Kid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杰夫·金尼(Jeff Kinney)的同名畅销儿童系列读物改编。

第一天升入初中的格雷·郝夫利(扎克瑞·戈登 Zachary Gordon 饰)忐忑不安,拼命想要突出表现成为班级年鉴中的明星。

格雷的哥哥罗德里克(戴文·博斯蒂克 Devon Bostick 饰)给了他一堆不能这样也不能那样的忠告,他的好朋友罗利·杰佛森(罗伯特·卡普荣 Robert Capron 饰)却不以为然,继续沿用小学时那一套穿戴、用语、态度,让格雷十分头疼。

格雷拒绝了女孩安琪(科洛·莫瑞兹 Chloe Moretz 饰)加入校报的邀请,拉着罗利加入了校安全巡逻队。

在逃避万圣节得罪的三个小混混时格雷犯了错误,却又缺乏勇气承认,听任罗利替自己背了黑锅。

后续事件的发展越来越糟,格雷在学校的受欢迎度直线掉落,就连他与罗利的友谊都岌岌可危……©豆瓣

 7 ) 多少人能像Greg一样step forward?

 为什么要追求一个有完美性格的主角。

讽刺的是,当我们用一些标准去要求主角的时候,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像主角一样呐?

     很多人说有七拼八凑嫌疑,我不是专业影评人,只觉得一个电影如果能给观众一些收获(也包括愉悦放松),不至于得分这么低吧。

况且此片不仅仅是一部搞笑的喜剧(个人也觉得的确笑点很多,比国产的那些所谓的无厘头要好多课)      本片最后Greg顶罪时说的,“the wrong friends, the wrong lunch table, the wrong butt, it's all meaningless. just like this cheese, i know it. you know it. so come on everyone else who's sick of it, step forward and join me!" pathetically, 最后在那个disgusting的强权女生的号召下,大家都离去了。

看看生活中,有多少不合理的wrong things,每个人都很清楚它们的存在,但又有多少人能像Greg一样step forward? 大家还不是选择随大流地一哄而散。

就学校的教授来说,一些像Greg一样想做出些改变,花心思在教学上的好教授、讲师,在圈子地位都是很低的,被打压着、孤立着、被鄙视着,一些学生评价很好的教授却没有经费、好的职称,相反的是恶心的、人品很差的教授是院长,等等(从高中、大学的几个老师的情况了解到的)      再看那个强权女,歌剧排练就是硬生生把有实力的Greg挤了下去,而且是一副很嚣张、很明目张胆的样子,小屁孩日记2中的抢座位也是。

现实中,同样的很多不公平竞争。

     关于Greg道歉的事,为何一定要Greg主动当面道歉,有人对他一直没道歉念念不忘啊?

      1.就最后顶罪来说,eat (而不是touch,而且是”诅咒过“的发霉的) 奶酪会让Greg比当面道歉更没面子的,他付出的代价更大,当时Greg也不会自信到所有人都会站在他这一边,而结果证明除了看破一切的记者和被顶罪的胖子,没有人站出来。

所以说Greg应该清楚他面临的代价,但为了胖子还是顶罪了,这应该是比主动道歉更有价值的道歉吧。

有人说这是阴差阳错的道歉,但如果Greg不想道歉,再多机会有何用。

  2.这是小屁孩,想想自己上六年级的时候,自己能做到(不是知道,是做到)承担责任,谦虚      然后很多差评也是说主角自大,虚荣,中国那么多人在用iphone,一些人不是虚荣地想be cool,并且,电影很多是在展现Greg YY的想法,现实中可能很少每个人都那么爱出风头,但谁没有YY过自己那天是somebody的情景,或者学习也好、奖项也罢,不想自己获得别人的赞美,自己没有YY过,现在忍受一些morons的嘲笑、abuse,然后20年后自己如何鄙视他们吗?

(17min的working for me)自己没有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胜任过一些职位吗?

     还有一些说,胖子和Greg走不到一起,或者Greg 连best friends都坑(巡逻队)首先是关于best friends的定义。

就六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一)来说,best friends顶多也只是玩伴,不应该真正理解为best friends, 而是那种可以随时开玩笑的,在一起玩的玩友(美剧friends,里面坑好友的更损...)。

     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给Greg那么多的批评,本身角色已经要忍受很多,哥哥Rodrick的折磨(2中更加是惨不忍睹),baby Manny 的污蔑,在家中Greg地位很低,学校的受女强权的压迫排挤,朋友胖子不理他,就像影片中所说,nobody cares, i'm sick of it, somebody needs to pay. 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情况下,想成名,寻找成就感,引人关注也就无可厚非了。

     本身作为喜剧来看,至少我觉得已经不错了,用得着苛求一些教育意义吗,and he is only a kid。

写这么多,只是觉得这电影得到6.9分实在低了。

也可能每个人经历不同感受也不同吧。

     另外,歌剧唱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的时候还是比较震撼(或者用喜欢,眼前一亮等词),可能是有唱得不好的衬托吧,网上查了下,有些人说是真唱,一些说是原作唱了后改为童声,但比如原作在唱 never 和forever的时候没有像电影中的拖音。

不管怎样是不是真唱,这段还是挺好听的,很想听全曲。

 8 ) 内容而已

第二次看这部片了,还是写一下感想不然又忘了。

格雷本来是个小自私鬼,他经常跟憨厚的罗利一起玩,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在欺负他。

他以为自己会很受欢迎,经常指导罗利应该怎样变得COOL一点。

但是他发现罗利竟然比他更受欢迎,他羡慕妒忌恨,在一次出外巡逻的时候他犯下了错误然后把责任推给了罗利。

发现真相之后罗利就决定不跟这个自私的人混了,纯真善良的罗利很受其他同学的欢迎,相反格雷就经常孤独一人,他越想证明自己过得好,反而使自己的人气降得越来越低。

最后当那几个坏男孩来报复他们俩个时,男孩强迫罗利吃掉被诅咒的芝士,大家都害怕接触被诅咒的人。

此时,格雷挺身而出,解救了罗利,虽然最后没有人站在他那边,但是他重新赢回了罗利的友谊。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格雷也不是一个本性坏的孩子。

他努力做事想引起格雷的注意都是因为其实他很重视这个朋友的。

他比童年的小孩都要成熟,思想好像更社会风气化。

和朋友相处得时候往往只想到自己而忽略了别人,最后他应该也学会了要换位思考,照顾对方感受了吧。

 9 ) 向童年致敬!

和孩子有关的电影,一般都比较卖座,在轻松幽默中,不禁让我这个正成长中的青年,无比怀念起自己诙谐幽默的童年生活!

和里面的Gregory一样,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希望自己能在学校里是个名人,这样,身边可以围绕着很多朋友,且不论友谊的持久度,单凭受欢迎程度,就足以使一个孩子引以为傲。

也许这部短短的影片不足以展现出原著书中那些童年美好的时光,但还是忍不住追思往事,浮现那些年少无知的快乐时光!

这只是个小P孩成长的经历,却仿佛就是在写你自己的童年一样溶于记忆,惜往昔峥嵘岁月踌,泪已蹒跚!

恍惚中想起一首写给童年的诗,向无邪的童年致敬!

《梦幻童年》 我曾经问聪明的星星,我曾经问慈祥的月亮,梦的路到底有多漫长?

我曾经问深情的大地,,我曾经问温暖的太阳, 梦的路到底有多漫长?

童年是初生的绿叶;童年是含苞的花蕾; 童年是一片蓝蓝的天; 童年是充满美丽的梦幻……晚雨轻烟梦幻远景阵阵视觉朦 迷离人亦迷惘星光闪耀空中 照遍山川活现美景旧事在眼前 童年形象轮廓都一一呈现漫漫岁月那堪岁月无情默默送别 送走往日韶华去也匆匆又春风 命运变动信心坚定无穷就像往日 素心清洁无瑕片片天真人生开朗 笑语苍天又学鸟飞落日面照红 徘徊寻觅重叫花香飘荡风中 叫句妈妈顿地撒娇夜夜伴我床 模糊迷幻神韵轻飘飘浮纵笑语苍天又学鸟飞落日面照红 童年形象轮廓都一一呈现了 片片心声段段意境幸运是女童 无愁无恨无怨天真又欢欣 寸寸春晖念念母亲默默地寄情 何时重入怀抱亲心溶混我 童年时我与你家乡中相见天未亮 你与我永远心意也一样 何时能再与你家乡中相见天未亮 我这里每晚每朝也会对你想一趟 童年时我与你一双双走到阡陌上 你要我替你采花插襟上 何时能再与你一双双走到阡陌上 每次我看见野花也会对你想一趟 童年时我与你打千秋想要攀月亮 你说过要我将心挂天上 何时能再与你打千秋飞到星月上 每次我看见星星也会对你想一趟 童年时我与你将颗心刻到花树上 你说过两个痴心永守望 何时能再与你一双双走到花树望 再看看这两颗心有无永远相向 共你相识在童年系你知心永不变 与你共渡多少快乐时点只系知己咁简单 共你天天都相见伴你身边永不变 与你共渡快乐时天天都唔简单 纯真爱刻心中永在 有苦恼困难并肩相助 童年往事至今我未忘 愿你都不变互励常互勉

 10 ) 连滚带爬 忽然回首·····长大了

以为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成长故事,一个初入中学的满腹忐忑的孩子如何历尽艰辛终于爬上班级之星位置的故事,后来发现,这想法有点低估导演了·····小屁孩一路晃来,屡次尝试屡次打击,终于有了一个音乐的舞台他一嗓子嚎出了非常清亮的声音——这我想到了,我以为接着自然是光采四射的咸鱼大翻身,就像大伙都熟悉的《修女也疯狂》一般不是拯救了枯槁的修道院,就是拯救了一帮无可救药的孩子们;再不然如《歌舞青春》一般,从此走上焦点舞台, 围绕的都成了出名后的倒霉事了;再不然也要像《放牛班的春天》一样,改变自己,义无反顾的走上了音乐的道路,自我救赎······要真是这样,那也就是一部照着老路来一遍的白日梦成真的片子还好,导演比较明白,生活毕竟是生活,你就是有一副好嗓子不该你发亮也只能乖乖当棵树,这相比来说弱化了梦想及艺术执着的力量,但是你觉得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这剧情倒更真·····说起他的胖朋友,老实说他的断臂,他的ZOOWEEMAMA漫画,实在是很傻叉,但是也许想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最傻只有更傻,所以他火了天知道美国孩子们还有老师们都想干吗 不过倒是应和了一句说烂了的老话: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才是最大的傻子·····不过既然大家都是傻子,也就无所谓尴尬了,所以一起继续这样荒唐而惬意的生活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Greg最终“慷慨赴死凛然大义”的解说,恐怕是道出了所有人的潜意识,如果自此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做悔悟状,那就不叫社会及人了,人就是这样,是执迷不悟的,也是乐得从众的,既然能有一个无聊的事情来延续多少年都荒谬透顶的无聊生活,没有人愿意打破它···记得鲁迅先生有篇杂文说的是一干职员没事总是喜欢聊起某校的女生是可以叫出来嫖的,还把地点都描述的详细至极,鲁迅某次路过时,发现此地早是荒凉之地,哪里能嫖,待到下次再聊起,他把这一说,众人都讪讪的离开了。

鲁迅太厚道,毕竟知道皇帝没有衣服,人们也要继续观赏,否则多无趣呀!

——扯远了·这片子让我想起了朱德庸的《绝对小孩》——每个小孩都是绝对的——在历尽尴尬连滚带爬后,你发现···自己长大了

《小屁孩日记》短评

2010-07-25 看过。相当成功的儿童类型片,幽默有趣又有教育意义(但完全不说教),属于那种“如果我有小孩子一定会给她/他看的电影”。

7分钟前
  • 问津
  • 还行

在美国做个青少年不容易的呀( ⊙ o ⊙ )!小鬼蛮有范儿滴~那个报社女孩也是

12分钟前
  • 吃咸梅干變超人
  • 还行

这部电影做得棒极了!这是一部优秀的家庭喜剧,PG级别,可能很多家长都不会正视它,尽管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单纯故事,讲述着一群初中一年级小屁孩的事情,但成年会认为就孩子人格养成而言,【小屁孩日记】应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它说的难道不正是真的吗?三星半

1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还好吧 其实觉得适合孩子看吧 我觉得我这个年龄看这部片子没有感觉 一般

18分钟前
  • 哒啦哒
  • 还行

正太感觉不错,喜欢他唱的 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 感觉比西城还唱得好。

21分钟前
  • Artemis
  • 推荐

还不错哦,把小朋友努力想要挤进主流社会却迷失自我的那种心态写的很清楚。Rowley这个小朋友长的好像历史系男生里面的那个肥仔啊:)

23分钟前
  • 无相
  • 还行

男主角实在太搓,太宅,太不男人了。实在看的很痛苦。结尾的转折也很莫名其妙。也许对于这类小孩看了会有一定教育意义吧

27分钟前
  • 天野风现
  • 较差

小正太长得挺可爱。可是我不喜欢小盆友。。。

30分钟前
  • 零用钱的凌
  • 还行

All those things you think are important now won't be anymore.

31分钟前
  • 仓郡
  • 还行

CHLOE MORETZ是不是戏份太少了点

33分钟前
  • takinono
  • 还行

妈呀,亏得我还这么期待,也太烂了吧!!!but, 漫画风格我喜欢

35分钟前
  • 上上签
  • 很差

现在的小孩可不好骗啦,整那玩意儿糊弄谁呢。。。

40分钟前
  • 汤先生
  • 较差

虽然是部好似儿童电影,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我有点没看懂,关于细节……但是还挺温馨的 挺可爱

44分钟前
  • 张頔霏
  • 还行

操,好在哪里?画面烂!演员烂!故事烂!就是大烂片!

46分钟前
  • chaio咔
  • 很差

全部人演技都很烂=。=

48分钟前
  • Eva . Z
  • 较差

其实内容还蛮沉重的 但是表现的好轻浮啊……CHOLE MORETZ下巴真好看 他哥也长得挺帅的 男主角本身就很讨人厌啊 就算最后扛下吃那个CHEESE的名号 但其实他就是没有吃啊……难得有那么讨人厌的主角……

53分钟前
  • T.V.Zoe ி
  • 还行

不错阿,挺欢乐的,正太很养眼,更萌的是Chole Moretz,hit girl到了现实中也是那么cool,而且感觉变的好大个- - 感觉就像是米国版的灰原哀,萌死了~~

54分钟前
  • 厨房里的ATC
  • 推荐

可能老人才理解童真的可贵,本来对这类片子没抵抗力的,但是最后竟然给我来温情说教戏码。囧,减一粒。

58分钟前
  • 推荐

想灵但不太灵的片儿。一些地方有点刻意,做作了,但整体还不错,正太演的很好。卡通很可爱。

1小时前
  • skysunny
  • 推荐

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最最愚蠢且幼稚的年紀裡那個就算再糟糕再不堪也不會輕易放手的傢伙

1小时前
  • 半知天命少女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