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离婚故事
Un couple parfait,一对完美的夫妻,不完全なふたり,A Perfect Couple
导演:诹访敦彦
主演: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布鲁诺·托德契尼,娜塔莉·布伏,路易多·德·朗克桑,乔安娜·普莱斯,雅克·杜瓦隆,Léa Wiazemsky,马克·西蒂,德芙妮·楚里奥特,G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5
简介:曾经是朋友眼中的爱情楷模,而如今结婚业已15年的尼古拉(布鲁诺·托德契尼 Bruno Todeschini 饰)和玛丽(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 Valeria Bruni Tedeschi 饰)却突然宣告离婚,这令周围的人惊诧不已。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分手十分友好,似乎这好聚好散的样子也很让人羡慕。可是个中的痛苦..详细 >
没有盐的眼泪。
3.5
女方想用离婚刺激男方来试图重新赋予生活激情,没曾想男方应声答应,最后反是女方不适说走却留,诹访敦彦的段位大概是处理不了这种故事呈现
镜头简单准确的带你感受婚姻生活
精准到吐
过于温柔的粘滞状态,镜头的里面和外面都不愿意动一下。
06电影手册年度第5
虽然不是第一次这么想了但是诹访敦彦的片子真的好考验演员的情绪质感和摄影师功底……其实对这种男女之间微妙情愫的捕捉很容易想到卡萨维蒂,但他并没有不加节制地反复拉近让人细观,反而是放远了给观众保持距离和喘息的空间,显得更冷静、更克制,方便看客为剧中人焦虑之余走神想想自己的生活(哦一定程度上引发更大焦虑)故事和情绪都可以再浓缩一下,但是致密起来就不是他想要的效果了……但我对这部感觉一般吧因为从内容到处理手法都是我早就消化的东西……Btw我是真的很关心落在火车上的行李的那个嗯
要谈的评论音轨视频里几乎全讲透了,什么空间和叙事表意的分割,声音图像各自分离方法论。补充一点我觉得这类新影像过分走极端没处理好的地方,就是往往空镜有限的情绪承载框架下被塞入了太多内容,使得构建情感张力的时候老是存在尾大不掉的缺陷,收敛拍摄的前提是对角色的关注和事件的引发都在一套合理的逻辑下运行完善,而不是这种体验感知和情节故事过度分离的搞法之后才想着总结
4.5 博物馆……
求求生活告诉我爱情的真相吧,告诉我婚姻的事实吧。结婚有仪式宴乐,离婚却如渐渐平息的涟漪。拉住女人的是爱还是别无选择的惯性呢?
有一幕的角落出現Cartman跟Kyle⋯
全片104分钟8个场景20个左右长镜头,情节和台词导演应该深有体会,但是臣妾的代入不进去。
【4】这才是婚姻故事,每一个情境都是重击,“门框调度”勾勒出情感关系:婚姻注定之痛与衰落,但爱不会完结。一切仿佛浑然天成。
唉。。。 P.S 该译为 完美的一对 吧 哈哈
没有人能够看到全景,或者置身事外。空间对人的保护和隔阂不可逾越,声音不代表实体,互相缠绕却无法交心,只能静静等待奇迹的到来。4.1
大量的固定机近景-全景构图,在形式上倒也映衬了诹访敦彦在片中所呈现的死气沉沉的婚姻,提供了一种近乎真实生活本身的人物状态,于是让人不得不把这种镜头语言上的简洁/贫乏理解为一种对表演的尊重。片中极少呈现男女主的目光交汇,哪怕是暗示性的视线关系,也几乎被晦暗不清的布光掩盖住了,倒是女主与雕塑作品之间的凝视关系显得颇为意味深长。临近结尾时,男女主之间戛然而止的情欲描写或者就是最好的脚注了,或许一桩破败的婚姻便是欲望的缓慢却也急促的消亡。片尾的远景镜头中完全听不到诀别的男女主在言语什么,倒也通过其他乘客的动作和站台空间中自然的光线变化,交代出两人关系最后的命运。
酒店房间临时的门制造出爱人绝缘的假象,分置两侧的摄影机却早已完成了默契的对视,人物始终被同一镜头包裹,视线、声音、气味,没有什么能被阻隔。女人和男人短暂出逃,去博物馆重温亲昵、或在酒吧假意放纵,特写暴露了他们的孤独。争吵带来无尽的恨,然而每一次恨,都是爱的前戏。
“婚姻应如驾照,年审,五年审,十年审。” 爱的是人还是自己的习惯?有人视等待为自由,有人称等待为孤独。
我這一年半的那種狀態被窺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