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年3月26日晚9点地点:Quartier Latin影院事件:《我很好,别担心》je vais bien, ne t'en fais pas上画第三周一部线性叙事、姿态淡定的法国电影。
时间不长也不短,刚好就在那要让你觉得有点闷的时候,突然用一个Punch来打动一下你的小心脏。
不争气的泪水,或许就会在这个时候夺眶而出。
然而,这部电影要让人做到“感同身受”的能力很有局限性--我说的是,如果是没有兄弟姐妹的人,恐怕很难体会到莉莉那种为胞兄茶饭不思的感情;当然,父母对子女的那种爱,相信谁都不会熟视无睹--谁没有父母呢?
片中把莉莉的双胞胎哥哥吕克放在幕后,始终没有现身,即便是戏中Lili拿出一张合照也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这或许让人想起《蝴蝶梦》,只是在后者中,那无所不在的丽贝卡鬼魅般的紧紧抓住人心,而吕克的角色,终究只是一个联系他人的纽带和完善剧情的道具。
剧中的那首主题曲U-Turn算是其中一个亮点,来自一个叫做AaRON、主要唱英文歌的法国组合,你可以在他们的官方网站的“Video”部分找到这首歌的一个音乐电视版本和一个现场演绎版。
http://www.aaronwebsite.com/ 最后,发现网上把这部电影翻译成《我会好起来》,显然是从故事女主角的角度来讲的。
但实际上,原片名应该取自那些明信片,也就是“吕克”对莉莉说的话:我很好,别担心。
7分原贴链接:http://www.blogcn.com/User5/tintin76/blog/55926025.html
生活中的秘密是应该全盘托出还是应该有所保留,可能谁都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因为生活太复杂,太难读懂它了!
全片都沉浸在一种伤感、压抑、无法释怀的气氛中,难见的几处亢奋镜头也处理得不温不火,连最后的结局也是在一种保留的惆怅中结束,全片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完全从自己的情感中走出来。
感悟那深沉的父母之爱。
影片最后的15分钟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使这部原本看似充满文艺气息的电影更显生活,温情。
看起来,真相 仿佛是生活找不到头绪的元凶。
但其实,模糊的假象 掩饰 欺骗 才会真切地让人没有原因的好不起。
难受因为被骗甚至自欺欺人。
当清醒来临时,反而更加坚强。
看到Lily的父亲,跑遍法国去寄骂自己的名信片,母亲千依百顺包容的说话,觉得自己真对不起爸爸妈妈。
父母可以伟大到隐藏自己最深的痛苦,也可以糊涂到用欺骗来解决问题并美其名曰善意的谎言。
同样是出于爱。
如此愁苦的爱,却只能逼迫着年轻的孩子 在家的外面插上翅膀,寻找自由。
我会好起来,我们都会。
20岁就是一个打不起精神,集体孤单,一瓶子不满的年纪。
不要害怕,至少我们有糊涂的父母,我们还有彼此。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这恐怕是为人子女对父母最无言以答的问题。
以前,我以为只有东方的家长会为孩子殚精竭虑劳心劳力而在所不辞,西方的家长更注重子女的独立,西方的个人主义也会导致西方的家长不及东方的家长更有“儿女心”。
显然,我错了。
在看了“Je vais bien, ne t'en fais pas”(我很好,别担心)之后。
第一次注意到这部凯撒奖电影是因为它的海报。
海报上的女孩子让我想起从前我很喜欢的电视里的一个东方女孩子,瘦弱,敏感而倔强坚强。
找这片子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发现女主角比我想象中要漂亮许多,而且她气质太好,好的不像一个十九岁的青春期女孩子,然后才发现原来《巴黎》里那个美丽绝伦的女学生也是她演的。
但也因为她漂亮,气质太好,以她为主的整个电影也充满了气质。
故事很老套,看了个开头就差不多能猜到结局,但是法国人真的是很细腻,用细腻的笔触把并不新鲜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时候,就格外绵长而感动。
双胞胎兄弟突然离家出走,不见踪影也没有消息,lily茶饭不思,并绝食而住院,为了挽救女儿,父亲模仿儿子的笔迹从法国的各个城市给女儿寄明信片,就这样寄了一年。
“得知兄弟踪迹”的lily开始吃东西,开始一点点恢复元气。
其实一开始我就猜到这些信肯定是lily的父亲或者母亲写的,但是当每每lily读到兄弟充满对父亲的憎恶的信的内容时,我又不相信这会是父母写的。
我还不知道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可以到什么样的一种程度的细腻。
最后,lily的男友Tomas在墓地发现了真相,lily自己也在车库发现了loic的吉他,Tomas出于对lily的爱选择和她的父母一起隐瞒,而lily也是为了父母绝口不提自己已经得知真相。
一家四口走出了充满了窒息和苦闷的家,抛开了令人痛苦的回忆。
整个电影的气氛略有些沉重和灰色,但是因为这一切的沉重和灰暗都是以爱之名,所以所有的扭曲和痛苦都变得那么珍贵。
lily的失常和生活失序是出于对双胞胎兄弟的爱,我没有兄弟姐妹,无法体会这种手足之情的深度,更何况双胞胎之间又比普通兄弟姐妹多了份默契而累积了对彼此更深的爱。
lily反复对父母喊着,他肯定死了,不然他不会不给我打电话的。
双胞胎中失去了一个,就像是失去了一半的自己,也许这成长的二十年里,他们都是彼此依赖而过活的。
身体和灵魂的一半失去后,生存变得那么的不堪入目,所以lily选择了绝食。
这的确不是一种理智的行为,但当是时,生命轨道完全错乱的lily已经万念俱灰而放任理智沦陷了。
父母的联手谎言是出于对女儿的爱。
失去了儿子本来已经是巨大的痛苦,但父母也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而千方百计的要瞒住女儿,父亲更是为了女儿的生命和身体而辗转法国的各个城市各个集镇,模仿儿子的笔迹寄那一封封骂自己的明信片。
他怕lily会识破谎言,更是在对自己的咒骂里反省着儿子在世时自己所有的亏欠,“从来没有听过他唱歌”。
一个勤勤恳恳工作二十五年,买房买车,养活一家四口,满足全家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父亲,他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但他仍觉对儿子亏欠,可是已经没有机会再去弥补这些亏欠。
一封封的明信片里,那些口干舌燥的谩骂像是一个父亲寂寞的忏悔。
失去了儿子,已经不能再失去女儿了。
于是,在丧子之痛还没有时间来平复的时候,他们就必须集中精神去面对日渐陷入崩溃的女儿。
并在女儿逐渐恢复的时候小心翼翼的不让她发现任何的破绽,所以父亲和女儿骑单车后,父亲坚持要把车放进车库,不能让lily看到儿子已然离世的证据。
儿子意外丧生,女儿对父母的袖手旁观无比愤怒,思念兄弟绝食放弃生命,这几乎是一对父母所能经历的最大不幸。
但除了母亲隐忍的伤感表情和父亲的故作强硬外,导演并没有表现他们有多么痛苦昭著,我原不理解一对父母怎么可以面对突然出走的儿子如此的冷静而继续他们的日常生活,这在东方家长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是中国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孩子,而自己的整个生活恐怕就要瘫痪了。
但是与大部分中国家长不同的是,他们有两个孩子,所以当一个不在后,他们不能痛苦不能哭泣,为了另外一个的幸福,他们必须过的正常。
他们只是在孤独的晚上坐在窒息的房间里看着电视,两个人始终表情严峻,一言不发。
沉默是最难抵抗的冲突。
所有的苦痛和折磨都在属于父母冗长的沉默里一一凸显。
东方的家长在面对家庭变故和痛苦的时候也是如此,静静地,把所有的悲伤都留给自己。
lily日渐恢复健康,她好友的男友Tomas爱上了她,他去医院看她,送她书和生日礼物,陪她喝酒,送她回家,为她找房子,带她去新年party,和女友分手。
但是lily拒绝接受这份感情。
假期里,她寂寞的坐在上一封Loic寄来明信片的海边,耳边听着loic为她录的CD。
而他在海边找到了她。
后来的后来就和所有的爱情故事一样,只是这里的爱情更加沉默。
lily发现父亲代写明信片的事实后倒在Tomas肩头,带着些许的恨加感激哭泣,他只是安抚她,但却并不多问什么。
当lily渐渐承认loic已经离开自己生命的事实后,是Tomas给她继续的力量和勇气。
父亲让这样的过程缓慢而无痛,男人让她继续自己年轻而滚烫的生命。
都是出于爱的名义。
甚至,Tomas发现真相后觉得荒唐但仍保守秘密,是爱告诉他这么做。
而沉浸在痛苦和爱的双重包围下的lily对父母也怀着深深的爱和感激。
感动的是,lily告诉母亲她已经知道父亲代写明信片后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将一年多来的痛苦、怨怼和不理解都释怀。
lily发现loic去世的真相后,选择沉默,三个人苦心维持着各自都心知肚明的谎言,为了对彼此的爱。
他们的爱是那么的静默,却比一切话语和言论都更有力量,让观者无法自制的也陷入长长的沉默。
最后,一家人离开了充满不幸回忆的家而向往着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生,二十年的家里什么也带不走,除了爱。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很多时候,沉默就能代表我的心。
(写于2010-12-01 )从西班牙度假回来的Lili,发现亲密的双胞胎弟弟失踪后,开始焦躁不安方寸大乱,仿佛就像个掉了魂的傀儡,精神恍惚拒绝饮食直到被关进医院。
随后一封弟弟的来信,才给徘徊在绝望边缘的Lili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动力,振作起来的Lili还是坚持不懈默默地探寻着弟弟的下落,盼望着能与他重逢。
最后在机缘巧合下,Lili发现原来弟弟的存在只不过是一场善意的骗局,但同时也心领神会的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以无情的时间为循序,通过一种慢条斯理而沉闷的节奏,透出一股压抑而冷峻的氛围,对烘托片中的人物思想与内心情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使影片更具感染力与爆发力。
而片中产生的悬念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个支柱的作用,那就以Lili的弟弟的失踪为诱因,从而为本片披上了一层神秘与诡异的色彩,随着故事的推进逐渐地揭露出真相,这种让人想一探究竟的诱惑与真相大白后的感叹,就很好的弥补了影片中缓慢的基调带给人们的苦闷感。
有时候人活在世上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从而产生一种生的意义,当这种情感的依靠消失后也就注定会步入崩溃的深渊中难以自拔。
而对于片中的Lili来说,如同手心手背的双胞胎弟弟的存在就是她活着的希望,所以当她得知弟弟失踪后,才会在不断的妄想与猜疑中坐立难安失魂落魄而变得萎靡不正,才会拿旅行当做借口根据信封上的邮戳四处寻觅弟弟的踪迹,直到Thomas对她爱意的涌现才又重新点燃了她内心深处脆弱的希望之火。
虽然最后慢慢得知真相后才恍然大悟希望其实早已破灭,不过却让Lili难得收获了一份亲人间的温情与感动另外当Lili被诊断出患了抑郁症被送往医院后的种种情景也反映出了当代部分医疗机构的冷血与残酷。
通过那些毫无人性化的科学记录为理论和依据治疗的医生,就像恶魔般不断腐蚀着病人的心智,将其折磨得就像是被囚禁隔离在监狱中毫无生机的行尸走肉,毫无希望可言。
当看到躺在Lili身边的女孩时,一张煞白的脸上挂着一对空洞的眼睛活像一具冰冷的尸体,让人心生悲怜。
其实本片是欲借此片段体现出父母宁可将Lili送进人间炼狱也无法对她袒露出弟弟已死的真相,因为对于Lili来说那将是种不可承受的沉重打击。
这部电影主要体现的还是社会中屡见不鲜的家庭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导演还是通过剧情上的巧妙构思以及演员的精彩演绎将其包装得富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片中弟弟、Lili、Thomas之所以可以成为彼此的精神寄托,几乎可以说是身处于同一个家庭环境中,面对着同样的烦恼与苦楚。
但不管是因受所处环境与年龄阶段的影响造成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导充满了不解与厌烦,还是因双方观念与思想上的差异造成彼此间难以改善的疏远与冷漠,但最终通过人生的历练与坎坷后,还是会对父母充满了理解与感激,这就像一条恒古不变的自然定律,无数次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验证。
世上哪有不爱自个娃的父母,只是虽说都是同一种爱,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导致本片中前因后果的一条重要的导火线。
影片中虽然父亲起初对儿子的无故失踪冷眼旁观漠不关心,与Lili之间总以一种难以沟通几近冷漠的态度进行交流,实则心知肚明的父亲为了保护女儿模拟儿子的笔迹书写着自己即儿子的心声亲自跑到各地去寄信,为伪装Lili弟弟已死事实同时,则更像是在自我折磨与惩罚,自认因自己陶醉于循规蹈矩一层不变只顾养家的生活模式中而缺乏对儿子的关爱,才导致悲剧的上演,通过信中的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父亲对于死去儿子的深深自责与愧疚,虽然父亲到最后还是没有直面的真情流露,但这种用心良苦酷似拐弯抹角的情感表达则富有更加深刻的含义与现实意义。
别忘了,其实有种爱叫深藏不露,虽然有时候会因此留下遗憾,但一旦流露后则会变为治愈心中伤口的良药,让人懂得体谅与学会包容。
为了保护那份由亲情衍生而出的爱,最后在各自泰然自若的隐瞒中流露出了感人至深的脉脉温情。
是最深沉的爱所以才有那么多压抑背后的付出也是至亲的人才会这么的无私吧还有她最亲爱的朋友在男友别恋后会主动先离开。
我喜欢看这样安静的故事情节慢慢地铺展开来不是浪漫也不那么真实但就是很触碰内心她的父母压抑了一年的眼泪也终于在片末迸发出来终于四个人一起走出那个有灰暗记忆的地方去海边找寻新的生活
我喜欢lili,清秀而美丽的法国女孩。
第一次看到Thomas,就觉得应该会和lili发生些什么吧,虽然那时他是lea的男友。
直到在医院里,他帮她去撬柜子拿手机,在楼梯上抱起虚弱的她,直到在新年舞会上看到他看她的眼神,直到他一直去她工作的超市买各种小东西......这种感觉更加确定。
一开始觉得很纳闷,法国人怎么这样,儿子不见了,都不着急呢。
渐渐地,发现原来一切都有原因,一切都有解释。
Thomas,“是我的错,不是她的错。
”“有段时间,一切都很艰难。
”“我总想着一个人,挥之不去。
”最喜欢的是,那天在lili家门外的对白,一直是Thomas一个人在说,呵呵,他是个温暖的男人。
别担心,会好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像楼上说的,插曲U-turn(Lili)异常动听,总能在即将觉得沉闷之时,拨动人最脆弱和敏感的神经。
演唱的AaRON是个唱英文的法国组合,按下面这个链接可以找到U-turn(Lili)的MV。
http://www.allocine.fr/webtv/acvision.asp?nopub=1&cvid=18638624&player=ASF&debit=T&emissionLili, take another walk out of your fake world,please put all the drugs out of your hand you'll see that you can breath without not back up some much stuff you got to understand*for every step in any walkany town of any thaughti'll be your guide*for every street of any sceneany place you've never beeni'll be your guidelili,you know there's still a place for people like usthe same blood runs in every handyou see its not the wings that makes the angeljust have to move the bats out of your headrepeat*lili, easy as a kiss we'll find an answerput all your fears back in the shadedon't become a ghost without no colourcause you're the best paint life ever made电影的最后,Lili终于离开了成长的房子,Paul和妻子开始他们新的生活,亲人的感情,也许看似微不足道却远比想象更深沉更有力量。
Thomas带给Lili一本书,《我们看海去》,正如那个故事,总会以一种方式结束,有的悲伤有的并不是。
《玫瑰月光》(又名《我会好起来》)是一部有微微悬疑色彩的家庭题材剧,有着法国电影特有的闷闷的气氛。
Tellier一家人无法言说的悲伤像洋葱一般,随着时间推移,在影片闷闷的氛围下被焖熟了,由此竟然生出一丝丝甜意。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Tellier家的儿子Loic在一次攀岩中意外身亡,而当时他的双胞胎姐姐正在西班牙旅行。
父母深知姐弟俩感情深厚,害怕姐姐Lili伤心,在她旅行归来后谎称Loic因为跟父亲吵架离家出走了。
然而Lili惊讶于弟弟竟然都不跟自己联系,于是因此产生厌食被关进精神病院。
旅行中认识的好朋友以及她的男友试图帮她逃离,这段略违和,差点把观众带到实验类电影。
当眼看着女儿一蹶不振,父亲只好继续升级谎言,定期跑到其他城市寄出明信片,并且明信片的内容风格和笔迹都模仿过世的儿子。
母亲也必须配合演出,假装所有的内幕都不知道。
一封封明信片把Lili从崩溃边缘慢慢拉回来,也燃起了她寻找弟弟的希望。
父亲也必须周密安排圆谎,然而最终还是被Lili发现。
幸亏此时,闺蜜的前男友Thomas向Lili表白,这段爱情似乎能抵消掉Lili仍没有联系上弟弟的失望。
然而Thomas无意中发现Loic的坟墓,Lili的父母不得不说出事实,另一边Lili在父亲的车里发现所谓的被弟弟离家时带走的吉他。
四个各怀心事的成年人貌似把家庭聚会的气氛要毁了,Thomas强烈提议出去吃饭。
走出充满悲伤的房子后,Lili和Thomas都有话要说,Thomas说出了我爱你,瞬间画面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明朗。
Loic的意外身亡是这个家庭无法回避的伤口,编造谎言的父母其实是在不断撕开心里的这道伤口,而Lili的伤口是一点点划开,也一点点被身边的人缝合。
Lili应该深知在自己被骗的时间里,父母承受着三重压力:丧子之痛、对女儿的担心、圆谎的心酸。
所以最后选择不再触碰那道伤口,跟着男友离开伤心地,不让父母再担心。
神秘的明信片虽然是假的,但父母对子女的爱,同胞爱都是真的。
是上影视欣赏课上外教让看的电影。
从法国带来的碟子,所以没有中文字幕。
故事有些俗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不习惯看这种煽情或者表现崇高壮美的片子。
从LILI收到第一张明信片的时候,已经猜到情节。
片子中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觉得有些贴合中国观众的深沉和隐忍,和李安拍的喜宴最后的感觉有些相似。
不过还是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喜欢女主角。
里面为她写的那首歌。
听了几天的单曲循环。
背和她一样的大包。
在路上。
开始并没有以为他是男主角,我指的是托马斯。
后来却觉得这样很好。
当他说je me suis mis qqn dans la těte。
呵呵,当一个人看到自己那样糟糕的状况还只是喜欢你陪伴你能够理解。
不错啊。
帅哥3颗星
居然露点了。。
故事太俗了,简直就是读者文摘里的专栏文章,但是一个能在中途就猜出走向的题材并不能决定影片的成败,反败为胜的是它的表达方式,压抑且含蓄,波澜不惊又荡气回肠,同时浪漫伤感得回味无穷。
音乐好,男主角好,女主角更好。
伪文艺一生黑,音乐剧透了喂。
这种法国生活流片子就是看不太进去摊手
主题曲好听 男主角好治愈 其他一切太矫情
打开前以为是温情片,打开后原来是悬疑惊悚片…虽然前期看的我大概猜到一点,但还是要说这情感架构好难撑起来。前半段女主因为弟弟又是绝食又是被送进精神病院,甚至出院后学业也不愿意继续;后半段女主爸爸为了女主跑遍全法假冒弟弟给女主寄明信片…除了父爱如山(甚至连这一点都说服不了我,这么大的谎要用多少个谎去圆?既对自己女儿没信心又对自己太有信心)之外很难看到些别的。女主最后看到吉他,我猜她其实也是知道弟弟已经不在,于是女主和爸妈开始你瞒住我我也瞒住我太和亲温情戏码。好意林,就算女主美得像凯拉奈特莉我还是好无语。
剧本情节有缺陷,但各个角色的气质都太令人难忘了。
83年,06年,正是青春美好时
需要多长的时间,多少的挣扎,才可以接受另一个人的离去
你真美
U-Turn(Lili )我可以一直听,比电影出彩太多了
中规中矩 女主有强烈恋兄癖 对一个成年人的出走担心到绝食 有些过了
很感动,里面那首歌不错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这种叙事风格的,看三分之一的时候大概猜到故事的走向,最后还是弃了
淡淡的忧伤后隐藏着暖暖的温情
生命里太多不確定 有時需要自救。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前面以为是个法国文艺片,后来才发现是感人亲情片
我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