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橡树酒馆
The Old Oak,老橡树,让我们酒在一起(港)
导演:肯·洛奇
主演:戴夫·特纳,厄布拉·玛丽,克莱尔·罗德格森,特雷弗·福克斯,克里斯·麦克格莱德,科尔·泰特,乔丹·路易斯,克里斯茜·罗宾逊,克里斯·戈兹,简·帕特森,亚瑟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法国,比利时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3
简介:英格兰东北部煤矿工业区的小村庄里,汤米·乔·巴兰坦经营的老橡树酒馆是村里的最后一家酒馆。一天,一辆满载难民的大巴车驶入村庄,这些难民即将在村里安家。即便自己收入微薄,巴兰坦还是热心帮助难民女孩亚拉,两人之间发展出了坚固的友谊,村民也在两人的感召下逐渐放下成见,走向团结。详细 >
前面就算了,最后一段,简直。当理想化到这个程度,就是洗白了。如果偏见那么容易消除那现在大概不会再有战争了。
一部善良的电影,仅此而已了。
英格兰好人。这个时代需要肯洛奇这样的创作者,始终将镜头聚焦底层工人阶级,这次是难民问题结合本地人生活困境,达到一种互助上的共鸣,确实平淡如水,但肯洛奇的坚守值得更多关注,结尾也突破他习惯性的“丧”式收尾,更加用力地上扬一些。
过于理想化了,我们都知道现实是怎么样的
典到冒烟…可怕的是每个人物(竟然就连小狗也是)都被当作齿轮一般在进行毫无偏差的转动,于是整个小镇变成了冷漠且庞大的工业机器,尽管它总是被披上了“爱”的虚假的名义(be like 鬼灭之刃的愚蠢)。
非常肯洛奇的题材,天下一家亲,但是缺少点灼人的小瞬间。情节的散漫另动容点逐步消失。但大师的情真意切还是不能否认的。心中有爱是老人家永恒的注解。
自己国家都要被恐怖分子鸠占鹊巢了,左棍还搁着意淫呢
〖36th GRFF〗像一种触不可及的美好愿景,社区对难民的态度转变要以死亡为引子,生硬但似乎又是真实写照
web-dl
故事讲述老道,情绪整合完整,看老导演片子还是那么舒服。老生常谈的主题,过于关怀的视角也让本片显得童话了几分,并且缺乏深度,在肯洛奇序列里算中规中矩
2023 金鸡影展 娴熟
男主身上看到的电影本身的样子——温柔但疲惫
【4】最难看的一档肯洛奇。典型的老年肌无力电影。习得一身文火煲汤的本领,将身份和难民问题统统处理成料头,精心烹饪,却不料猛火过了头,药材变了味,不是靓汤而是凉茶。苦了自己,毒苦了观众。只剩下过分善良的尖锐游走,弥漫着一股慈祥,善良的老人味,企图用心路旅程去现身说法,以表姜还是老的辣,却早已硬不起来,无能为去抨击,去激进,去振奋,只能是言不由衷的诉说喽。
与其说是种族冲突,不如说是阶级矛盾——资本主义进程中被抛下的牺牲者们把愤怒对准处境更糟的难民,但事实并不是后者抢了他们的面包。能直白地在电影里展示这一点,是比其他聚焦难民危机的作品更进步的地方。
肯洛奇是有价值观的,按麦基的话来说,是一边倒的说教了,而雷诺阿根本不在二元价值观的范畴里,所以他肯定不会找那么表意的演员,也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故事,然而人道主义的肯洛奇是十分令人敬佩的…虽不知英国环境,但在特朗普时代去思考底层白人与难民的可能出路,借助社区,甚至摄影观(选择希望),真是践行了老白左坚定的政治追求啊。似乎为了达到这个纯粹的政治理念,他可以放弃塑造每个个体的复杂性,扩大台词的理念性,譬如以小狗的逝去替代男主家庭事业败局(小狗是多么纯粹而情感效果惊人)。结局真好,中段上扬,接着反扑,解决的葬礼真是又有希望又不虚伪(虽然来得可能有点多,而私觉得后面的活动不必)。虽未看过他很多电影,但这里矿工失业(好像国企下岗潮)、青年问题、难民,都融在一起,这个小镇的足球和教堂,好像另一个英国啊…
肯·洛奇版的“希望的另一面”,老橡树这次是否能够黄丝带?
2.5 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太疲软了,大部分剧情我都想问“为什么”和“然后呢”,最后结尾更是回想起来除了迷惑还是迷惑
[Cannes 2023]我知道肯·洛奇是个好人,但……这么生硬的solidarité宣传片可能适合在政府机构放。
细致入微,依旧动人
好长的自我感动(yy ,人物刻板得跟从新闻照片抠下来一样,什么圣母难民和英国球迷,台词仿佛在开新闻发布会,最后还真的给整了个叙利亚锦旗,很合适(白眼),战争和移民很严肃,但抱歉实在无法尊重这部浅薄的电影,希望不是嘴炮与和解,肯洛奇至少看看去年的RMN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