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果抛开本作“高达”的标志,我认为铁血的奥尔芬斯是一部绝对足够优秀的机战动画,它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真实、残酷、却又充满希望的世界。
当然,本作毫无疑问会因为受众人群的差异性产生两级化的评价,而这种这种差异的来源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两个词“现实”和“高达意义”。
首先来聊聊“现实”。
先从动画的拍摄角度来看,传统动漫(包括大多数高达系列)当中通过赋予主要角色特殊的角色地位(例如新人类),可预料的故事走向(一般是为了传达作品中的一些积极思想),和最终达到目标的结果来表明主角不同凡响的特殊地位,这种拍摄方式已然是大多数动画表现思路的准则。
这样的主角宿命并非不真实,毕竟所谓主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接触人物,但却缺乏现实性。
毕竟大多数平凡的我们都很难体会到这种非同寻常的命运。
而为了表现作者思想中的世界观和价值理念,铁血的奥尔芬斯从一开始对主角的定位便和其他作品大相径庭,首先团长奥尔加:没文化,没见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工头,只知道带着兄弟们往前冲,希望大家过上好日子,最后发现他的伙计们似乎除了打打杀杀的生活外,也不会干点什么,还带着兄弟们一起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后被人落井下石死于政治阴谋当中。
再看看三日月(就更奇葩一点):除了遵从奥尔加的命令,有着过人的驾驶天赋外,可以说什么都没有。
缺乏自己的思想,不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似乎也没有见解),更别提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最终为了完成奥尔加临终遗言,死在了战场上。
而故事的最后,真正完成理想的人,还是克迪莉娅和莱斯达尔。
可见在这部作品中,所谓的主角并非是天选之人,而只是众多角色当中笔墨较多,用于描述故事主线的角色,更类似一群参与到了故事主线中的参与者,这不就和现实社会中的大多数平凡人一样吗?
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事业和生活当中,参与了无数或大或小的事情,创造了或大或小的成就,但却不会是那个最耀眼的明星,而是在背后的默默推动者,铁血团的伙伴们,就是这种现实当中的一员而已。
编剧就和铁血团的成员们一样,跌跌撞撞的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让作品有别于其他高达作品,以表达自己所描述的高达世界。
所以从年龄层次上来讲,恐怕30岁以下的人会对本作的剧情走向有一定意见,而20岁以下的观众恐怕是真的难以理解和接受了。
这种心理思想 的变化主要来自于生活经历和年纪,和看过多少部高达其实没什么关系,这部作品恰恰是那种你看的越多越难以接受的作品,这就扯到了第二个词“高达意义”。
首先我们来想想看以往作品中的高达,除了驾驶员有特殊身份外,高达本身还代表着当代技术的结晶,拥有者一骑当千的性能以及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特殊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往的高达和驾驶员便可以看做是这个时代的救世主,靠一己之力,足以改变战局,甚至影响世界。
而本作高达的定位显得截然不同,高达是灾厄时期的异物,被人们视为不详的征兆,高达的性能也绝没有想象中那么逆天,既没有什么特别的能量立场,也不存在什么高科技镀层,而本身如果发挥过多力量还会导致驾驶员身体受到损伤。
在最后的战役中,即便三日月再强,也无法改变战争的结果,毕竟战争的胜负看的是战略,而不是靠开无双。
所以在这部作品中,过往高达的定义被摧毁的一塌糊涂,编剧所赋予高达的,是一种新的理解,也是整部动画的核心思想之一:“光靠力量(蛮力),是不足以改变世界的。
”作品最后,通过麦基利斯很清楚的表达了这个思想,而巴巴托斯也不过是这种思想表现的工具罢了。
而本作也没有传统作品中的典型反派角色,麦基利斯和莱斯达尔只是观念不同的政治角色,根据自身的信念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罢了。
(这一点倒是和大多数高大作品殊途同归。
) 我认为本作编剧想表达的两个核心理念造就了本作的与众不同,第一:光靠力量(蛮力),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
第二:世界是现实的,虽然大家都在向着目标拼命努力,但是最终站在舞台的不一定是你。
虽然剧情发展有些令人感到悲伤,但至少故事最后还是给人留下了希望:“世界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会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会被人遗忘,但我们所做过的努力绝没有白费!
” PS:如果你能抛开对过往高达的理解,我相信你一定能更好的欣赏这部杰出的动画,而本作也让我再一次燃起了了高达动画作品的新的期待!
当然就像我开场所言,不同的人当然会对这部作品有不同的看法,但至少对我而言,本作完美的表现出了编剧想要表现的东西,当之无愧地值得5分评价!
说实话,像我这样从SEED时代入宅的人,对高达都是有很高期待的,也没有UC粉那种偏见,认为偏流行偏商业的高达有什么不好,然而自SEED以后,高达似乎连商业片都做不好了,SD那种吃老本的丑陋吃相,OO水平尚可却也无法超越SEED,之后富野大光头一副“老子要拯救业界教教你们什么叫真正的高达!
”的样子,出来拍了一部笑话一样的东西(我真的不想承认那玩意是高达)。
好在独角兽和雷霆宙域两部OVA的水准之高,让我们不至于对高达这个系列失望,我们都期待着能有一部正统的高达TV年番,能再续高达系列的辉煌。
之后就是这部铁血孤儿了,开场很不错,男主那果断不墨迹的性格也让人有了不少好感,然而剧情的格局偏小,高达系列一贯精髓的那种,大立场与个人感情的冲突,战争中扭曲的人性等等,本作都没有,说实话有些小失望,但好歹能看下去,而且后面还有第二季,我们都期待着之后的发展。
但如今第二季快结束之后再回来评价这第一季的内容,你会发现,第一季真TM好看!
革命少女篇简直就是全片的精髓!
第二季简直就是……什么玩意!
连第一季的水平都无法保证,开始像OO那样靠强行便当来提升话题性了。
还我多年的期待啊!!!
算了,第二季的牢骚等我看完第二季再发吧……总之第一季我还是能给一个四星评价的。
这片子看啊看啊看,看到最后我就发现,怎么那么眼熟呢。。。
回去开始翻之前看过的片子终于翻出来了。。。
天元突破。
说他们相似,并不是因为都是机战,而是因为,在核心设定上非常的雷同:有一个自己力量强大但是却精神无法独立的男主,还有一个战斗力平平但是远见卓识的大哥,唯一的不同大概是天元突破中出现过类似俄狄浦斯情节(不明白什么是俄狄浦斯的自己去查,和优子有关),但是问题是,男主精神不独立,这片子还看啥呢,我们又不想看一条听话的战斗力爆棚的看门狗,而且片子中对于男主这种缺乏灵魂的刻意描写已经到了差不多要剧透的程度了,看不明白?
最新一集里大哥那句,我停下他就会看着我,傻子也该明白了。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大哥去死了。
然后男主失落几集,然后爆发。
当然我还考虑到或许有大哥黑化然后两个人分道扬镳这个可能性,不过这么做的结果还是得死。
所以总的来说,大哥的死亡将会成为男主精神独立,成为一个完全的男人的起点。
可怜的白毛哟,你能活几集呢。。。
按照天元突破的尿性应该能活到一半剧情吧,毕竟消沉还得个三两集,然后最后大结局和爆发那一套,是吧。。。
人类首先创造出疯狂,再将疯狂划归为与正常有别的异端,这一切都发生于悄无声息的过程中,于是之后的每个人从诞生起就分别生活于正常与疯狂两个世界中,并且从始至终都受其制约,无法相互理解。
在这之后的一切争端都变得仿佛仅仅是“个人自身的品质缺陷”所造成,没有谁会想起在创世之初就早已埋下纷争的种子。
阿姆罗是RX计划开发主任提姆·雷的儿子;卡缪的父母都是高级士官,也是马克兔的设计负责人;基拉作为超级调整者,男友阿斯兰是扎夫特前议长之子,女友拉克丝是宇宙歌姬,在学校更是高材生——他们并非在战乱中成长、而是生活在战争的背景中,直到某一刻外部混乱侵入了长久的和平后才被迫参与此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战争。
高达00和铁血则不同,刹那与三日月都是战争之子,他们是战争的产物而不是其猎物。
于是,铁血的主角不再能够像seed中的基拉那样站在作者视角去批判战争、仇恨与历史的悲剧,也不能扮演救世主、自由之神或正义的伙伴。
在seed中基拉——联邦——扎夫特的三元关系到了铁血第一季转为铁华团——非铁华团的二元关系,而这种视角的转变也导致了作品观感与主题的直接变化。
高达的核心从来不是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作品中每个角色、每股势力之间的喜剧与悲剧关系来间接地刻画出战争的恐怖与恶心感——在这点上,我始终认为铁血即使不是完美的作品,也至少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与阿姆罗或基拉不同,作为战争之子,三日月面对克朗克中尉的善意与决心只是毫不犹豫地开枪,因为对于地球军官而言那种几乎理所当然的常理——无辜的孩子不应该在战场上死去——在铁华团的孩子们看来却是难以理解的。
他们从未经历过没有战争的生活,也没有上过学,打仗、死亡、铁与血才是他们的日常。
这也是一切悲剧的根本原因。
诚如麦基利斯所言,艾因则正是这场悲剧的活生生的象征——火星人的血统使他经受歧视,而地球人的血统又使他恰好脱离了主角所经历的生活,在这种混杂的边缘处境中他遇到了克朗克,他被“拯救”了,但这却是危险的。
克朗克的死成为艾因的噩梦,但是被拯救的他已经无法理解克朗克与铁华团的关系了,正如克朗克也无法理解三日月和铁华团。
面对这些孩子,艾因只能一遍遍质问他们为何“恩将仇报”,而三日月却不理解自己受了什么恩。
更进一步的悲剧在于,这种“无法理解”正是歧视、经济不平等与战争所造成的,而观众却往往将这种令人心痛的麻烦剧情当作角色“脑子太笨”理不清状况的问题,进而上升到作者降智的地步(冈田的剧本固然有其缺陷,但那属于写作技术上的失误,而非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有问题,毕竟此主题重复于各个高达作品中)艾因越是疯狂,越体现出战争把人变为恶魔的残酷,也导致艾因与三日月之间的误解越严重,由于这种误解来自二人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的先天观念差异,这也越发体现出这个世界的不公。
因此,问题在于观众是如何看待铁血乃至一切高达的?
正如已经提到过的,在古荻莉娅由于自己的幼稚将自己和周围的人们引向危机时,弹幕谴责她乱送(表面上看,这当然不算错);在艾因决心为中尉报仇、为大舅哥雪耻时,弹幕笑他脑回路清奇;在卡尔塔执行作战计划时,也有人嘲讽她长得丑要她赶紧便当;在奥尔加决定带领铁华团复仇时,更是有不少人把他们打为恐怖分子——我并不是认为观众太极端,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永远只是把这些悲剧归因于单个角色的“善恶”,或者归因于每个势力的“好坏”,那么人类才真的只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作者从来不认为无脑复仇是正确的,也不认为铁华团的孩子应该因此去送死:梅莉毕德的苦心劝导、整备大叔的沉默、奥尔加自身的踌躇都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有观众难以认同,不明白为什么作者明明否定复仇却还是要写出这样的“恐怖组织”剧情——然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在生活于和平世界的现实观众眼中这一切是错误的、疯狂的,作者才更应该让铁华团的孩子们自愿且热忱地选择这条道路:因为成长于战争环境中的他们不得不如此,或者说战争使得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对的。
大人们的劝告、观众的焦急与不解,这些情感与孩子们的激进共同使矛盾趋向高潮,唯有如此才能揭示战争的疯狂,唯有如此才能让无法理解战争的观众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疯狂。
如果在这里,铁华团轻易地与世界和解了,或者主角像基拉那样“有大局观”,那么这剧情就没有任何意义。
在疯狂的世界中,孩子们不会成长为大人,但是观众却想看成熟稳重的主角,这本身根本与高达的主旨相矛盾。
我不喜欢部分seed粉、尤其是基拉/拉克丝粉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太执着于一个成神的主角,也因此无法忍受与理解那些被战争摧残的弱者的非理性行为。
即使是基拉,最初也并非是理性客观强大的“基神”,而部分基拉粉却只把早期基拉的错误当作需要被否定抛弃的不成熟行为,而不去思考正是这种看似幼稚的行为才反映出导致了这些行为的环境的不合理之处。
当他们认为需要一个强大的鸡神去引导不成熟的大众的时候,他们已经远离了每个角色切身的苦难与高达所要表达的真正的东西了。
富野由悠季的new type概念显然是破产了,或许高达本身还是失败的,它试图去表达的东西并没有被观众所接受。
冈田磨里的能力显然有限,可是换成水岛精二、福田甚至富野本人又如何呢?
我认为相互理解并不是简单的相互读心,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灵魂的相融。
阿姆罗与拉拉、夏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理解的,是共同的根本善其本身——这并非胜利、和平、健康或梦想的实现这种具体的善,因为每个人自身的善各不相同且互相对立,但这一切具体的善又归属于人类普遍的根本善,而nt的相互理解则正是达到这一根本的善,在这一层面那些相互抵牾的冲突也都因无意义而消解了。
而想要达到相互理解,我们只有抛弃那种基粉的视角,去感受铁华团每个孩子们自身的痛苦,属于每个角色自己的无法抗拒的命运;只有体会到这种“即使不想却不得不去做违心的事,并因此失去亲人、朋友、爱人”的深刻的无力感,我们才能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
讲真,这一部高达看得又揪心又爽快,主要都是男主的功劳。
三日月虽然个子小小看起来很可爱像个小孩子,但是性格真是黑啊[笑cry]从不废话说干就干,根本不给对手说话的时间,干脆果断,好爽[笑cry]全身心信任着男二让人感动[可怜]女主初期不突出,后来表现还是不错的。
故事走向有点越来越狗血的感觉,最后强行没死人,然而我就喜欢这样[笑cry]还有就是一如既往的,没有绝对的反派,只是大家立场不同,信念和利益有冲突而已。
一直以来,小学带着红领巾在烈士陵园扫墓时候我还是觉得很庄重的一件事,现在我们的价值观究竟怎样了?
没有先人的牺牲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db都快让我怀疑自己的价值观了。。。。
这个扯得有点远,毕竟这是为国为民,但团长战前动员那番话没有说错,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家”卖命,没什么可耻的。
至于说什么ISIS之类云云,那么Hitler那句Sieg Heil!很高明吗?
还是斯大林很高明?
铁华团这些都是些孩子,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从小从事体力活的孩子,不像我们过着舒适生活还能让父母伺候着只要好好读书就好了的子弟。
没错,Hitler认为群众是愚昧的,接受能力有限,理解力低劣,谎言重复一万次就会成真。
戈培尔这样总结“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谎话,一旦你开始说,就要说到底”。
煽情是政客常用的伎俩,只要直击人心即可。
在愤怒或者绝望的人面前,根本不需要完美的谎言,只要给他们希望和宣泄即可,因为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正如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铁华团只是些孩子,他们通过比斯凯特的死初次了解死亡,但只有愤怒却没有恐惧,一直被ccg压榨毫无尊严和希望的他们,是团长给了他们“家”的概念。
战前动员演讲只利用了两件事,一是愤怒,二就是“家”,这就是煽情,这就是直击人心。
团长可以是个阴谋家,但他不是。
戴高乐的演讲难道就没有叫人去“牺牲”的意思?
独裁者和伟大的政治领袖,使用的都是同一种方式。
实在觉得有些评论透着一股深深的酸味,所以写了点文字。
先说一下大致剧情吧,主角是一群被当成垃圾的少年兵,开头就抢了公司,然后接到护送大小姐的委托,再一路被追杀。
其实日升之前不少的作品都是主角们一直被追杀,嘛这个没什么问题,好看就行了。
这个G铁血还有点像唐僧取西经,大小姐相当于唐僧,一开始目的是把大小姐从火星送到地球,之后在地球又接受了老人莳苗的委托,于是事情变得更加麻烦。
本来就已经被人追杀了,然后再给自己找麻烦,这不是“铁血的奥尔芬斯”而是“蠢死的奥尔芬斯”,因为太蠢了所以把自己送到死路了啊。
幸好有主角光环,所以到最后也没死几个人,敌人有头有脸有名字的死的比铁华团有头有脸的还多啊有木有,这不是“铁血的奥尔芬斯”而是“铁血的加拉尔霍恩”吧。
本来以为冈田大妈做剧本应该死多点人,结果死的都是敌人,哪里铁血了喂,难道铁血就是一群男人脱掉上衣搞基吗!
有评论说主角们像ISIS、恐怖分子什么的,其实完全不像,他们没有宗教信仰,而且每次都是别人先打过来,主角才还击的。
铁华团继承了CGS的业务,所以应该是民间军事企业,大致相当于佣兵,因为接受了大小姐的委托所以做的事有点类似反政府军。
从头到尾铁华团的宗旨就是“不要死”,其实我有点期待铁华团完成大小姐的委托之后怎么闹内部矛盾,不过看来是没有的了。
看看世界观,基本跟以前的高达差不多,地球的都是精英贵族,地球以外都是劣等民族。
而铁华团的主要敌人加拉尔霍恩就跟世界警察差不多,大小姐是火星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
感觉跟中国内部发生的某些事挺像的,但是加拉尔霍恩的处理手法太单调了吧,一味地追杀,也不懂得政治抹黑、控制媒体之类的(我说的是美国的控制媒体啊),而且也不懂得怎么杀。
女仆芙米坦本来就是派到大小姐身边的间谍,结果反而被大小姐感动还挡了一枪。
你长期呆在大小姐身边得了“利马综合症”没问题,但是为什么其他杀手都这么弱啊。
大小姐在殖民卫星还去了一趟商场,明明就是个好机会啊。
镇压暴动的时候,那么多人被打中了为什么就大小姐没被打中啊。
总结起来反正就是“我要有个理由让主角被追杀,然后不停打打打,最后就铁血了”这样的感觉,不过实际看起来一点都不铁血,理由上面说了。
世界观基本就是迎合青少年的“ZF腐败了,我要推翻它,建立新世界!
”的世界观。
嘛作为商业动画迎合观众没问题,但是像日升这样光高达版权就已经赚到死的厂商应该不太需要担心利润。
比起利润我希望日升可以花更多精力弄一部真真正正讲一个好故事的高达,毕竟高达在世界范围都有一定影响力,而且不少观众都长大了,比起这种迎合青少年的高达,更想看到一部适合成年人看的高达。
恰逢18年一月番撕逼,在某论坛看到有人声称三集定律站不住脚,举的例子就有铁血孤儿:开播几话看得人心振奋,演到后面突然稀烂。
早就听说这番口碑不咋地,更有冈达这种嘲讽,但是我还是补了,而且我这个决定很正确。
我很喜欢第一季铁血孤儿。
虽然本作的战斗都是轮着铁棍子上抄着实弹枪打,号称有gundam frame的机体除了巴巴托斯以外都很偏离gundam的标准印象,但是本作还是彻头彻尾地实践高达世界观,而且不是往装逼界进军的那几部。
火星和殖民卫星被压榨并反抗,地球腐败精英铁腕镇压,这种惯例展开就是喜闻乐见。
傻白甜状态的库德莉雅和会计大姐姐说点鸡汤骚话也没办法,大小姐在殖民卫星的傻白甜我也很不爽,还有串戏一下塔卡基第二季在地球的表现,就让我特别怀念林有德修正掌,看得真神烦。
整作观感有点像雷霆宙域,虽然没有做到后者冷峻的高度,但是也算摆出了一副用现实和残酷来反战的姿态,而不是走偶像剧演员骚操作引导和平的展开。
编剧的叛逆,主要就是给三日月加了个心狠手辣的无口属性,在开着白色恶魔的驾驶员经常要怀疑一下人生的老套路外,强行弄了个铁血战士。
时不时制作组还会皮一下玩玩老梗,三日月一句我不看说明书开高达我就差点笑喷了,骡子冷不防就躺枪。
带面具的又是个精于算计的二五仔,嘎哩嘎哩那一句玛吉利斯你算计我观众都要替你喊出来了行吧,等b站买了这番弹幕肯定就是一片。
机设和打斗也比较有观赏性。
行吧巴巴托斯的外露液压杆你可以吐槽真实性,但是我还是觉得这台gundam很帅,老b又是来骗钱拍广告片的。
配合横山克的IronBlooded Orphan,打斗做得有来有回。
某exvs屠夫在街机录像实况里说过他很喜欢克叔这个bgm,我就深表赞同,选了巴巴托斯随到这个bgm那个打击感配上这音乐玩家就燃爆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字辣就是葱。
被ditf玩了那么多话之后看看这个打斗就很舒服。
下面说点严肃的。
整个一季,我觉得制作组比较恰当地把握了对卖命式疯狂的态度。
有人觉得铁华团像义和团,我不了解义和团,我就是说铁华团这个决策首脑奥尔加,他的指示很有一种洗脑卖命的鼓动者作风,通过家,家人性命这些触动人心的关键词,给手下人灌输卖命的敢死队式动力,所以制作组对奥尔加的一些决策也通过会计姐姐的视角来批评。
观众感受到小孩,衣不蔽体,鲜血淋漓,但是疯狂地渴望上战场,这种异常感,就已经足够。
艾因疯子的搅局我觉得则是对昭和思维的一种反对。
人家始作俑者都在反思自己干过的深井冰事情,还有人把这套捡来当个宝?
观众并不希望抱着严肃的心态,结果发现自己又在看完美正义者的完美胜利,而是希望看到光明和阴影并存的多派势力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在影视作品的格局下这个还是比较难的,就算V for Vendetta也是做一种象征,哪会有天真的组织少了两个要员就全体瘫痪。
但是在短短一季中演出一种象征感就已经合格。
铁华团和嘎哩嘎哩势力作为棋子被议员,黑道老爹和玛吉利斯操作于股掌之间,上有贵人斗法,下有贱民厮杀,我倒是希望观众想想,你们热衷的那片混乱,倘若真深陷其中,你们是上头吃比目鱼的,还是下头嚼火星椰子的?
ps,我永远喜欢雅朵拉·米克斯塔,我最想干的事就是狠狠摸雅朵拉·米克斯塔的头🙈
封面来源:《机动战士高达 铁血的奥尔芬斯》作者:脑白金与上期说到的千叶道德老师一样,有泽宽老师也同样是近几年来3组制作的高达TV系列中不可缺少的机体作画监督。
同样简单地介绍下有泽宽老师,外包大厂Studio Wanpack出身,在外包累积了3年半的经验后赴京,在《机动战士高达SEED DESTINY》中被提拔为机体作画监督。
其画风也特别独树一帜,线条强弱分明,无论是锐利的部分还是弯曲的地方都非常利落,pose也相当大胆有张力,机体作画特别注重眼睛以及下巴的部分,据同事松川哲也老师在推特上的陈述,还非常擅长机体仰视的角度。
动作的作画评价也非常高,主要负责主力回以及相关版权绘的绘制,G铁血目前负责第1话、第7话与第17话的机体作监与原画(※ 第13话仅原画)。
<图片2>首先有泽老师谈了下关于“机械主作画监督(チーフメカニック作画監督)”这一职位是做啥的。
实际上和千叶道德老师“总作画监督”的职能一致,只不过把人物换成了机体,负责把机体设定调整为动画用的线条。
同时有泽老师自己因为非常喜欢画原画,所以也会参与原画的作画工作。
第1话原画负责的是高达巴巴托斯登场的镜头▼<图片3>第7话则是负责把岩石砸碎之后巴巴托斯与百里交战的部分▼<图片4>有泽老师特别强调这块岩石的形状虽然是心形▼(分镜上如是说),但并不代表三日月与拉芙塔之间会擦出什么爱情的火花…
第13话担当的是高达巴巴托斯最后用刀刺穿古辛高达的部分▼<图片6><图片7>有泽老师特别喜欢这一CUT的太刀在刺向古辛高达之前刀尖发光的那一瞬间,原画与指示提交了之后甚至还担心这里会不会因为特别像抛光后的感觉而不被采用。
问到自己担当作监最艰苦的一话时,有泽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果然还是第1话啊。
因为是最初的战斗,机动战士与机动工兵同时存在于战场中,对于机体的动作拿捏需要有一定的考量,必须要给观众留下“重”和“硬”这两个印象。
”摄影后的效果也非常厉害,连有泽老师自己都深感佩服,非常满意。
关于铁华团,长井监督发来的指示,只要一直保持着“泥土臭”就好。
而G铁中的战斗和以往的高达作品都不同,只有实弹武器,因此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以拳打脚踢为中心,多为接近战,在动作的表现上需要考虑的就比以往要多。
而接近战最大的难点,就是经常有两台机体(甚至更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画面,考虑动作的同时还得注意特效的作画,为了让观众看得目不转睛,就必须在战斗方面下很大的功夫。
宇宙中的战斗同样,甚至没有落脚点,还得凸显其机体的重量感与对打时产生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种种问题。
虽然是虚构的世界观,但也要巧妙地“骗”过观众。
接下来有泽老师分别聊了下各机体的特征与作画,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本作的主角机高达巴巴托斯▼
担当机设的是《机动战士高达OO》中座天使高达、《苍穹之法芙娜EXODUS》等机体设计的鹫尾直广老师,本作中的高达骨架是外表可见的,脚板像鸟一样因此在站姿上也会特别注意,最大的特征也是观众们从最早机体外形公开的那一刹那就非常关注的地方——腰部,本作的腰非常细,然而(在设定上)却是整个高达骨架最具强度的地方。
巴巴托斯的形态虽然很多,但从上一形态到下一形态变化的仅仅是某些部件,例如第1形态到第2形态追加了格雷玆的肩甲,第2形态到第3形态追加了飞燕型格雷玆的爪子,但也正因为这些小小的变化,偶尔作画上会出点乱子,没注意到这些细节。
<图片9>本作登场的第二台高达——高达古辛▼<图片10>由《Sacred Seven》《高达 Reconguista in G》机体设计的形部一平老师担当,有泽老师很喜欢古辛高达头顶的小天线以及整体圆滚滚的造型,表示很可爱。
然而有泽老师为自己只画了古辛高达的1CUT而感到非常遗憾。
接着是古辛高达回炉之后的高达古辛Rebake▼<图片11>设计为鹫尾直广老师,仅仅脚的部件换肩部,背部的部件放到臀部,其余利用巴巴托斯的备用件,再调整了原本的配色,结果却完全变了个样。
随后登场的是加里奥·伯德恩驾驶的高达锡蒙利▼
也是加拉尔霍恩势力登场的第一台高达,设计为形部一平老师,设定上是厄祭战时期加里奥的先祖初代伯德恩驾驶的机体,有泽老师第17话担当的是作监没能画原画,表示自己还没能掌握锡蒙利的特征,苦了他了。
接着是先于第14话OP2登场的Grimgerde(葛琳洁德)▼<图片13>由《机动战士高达OO》《机动战士高达AGE》等机设的海老川兼武老师设计,OP2中闪现的葛琳洁德由大张正己老师作画,有泽老师非常喜欢它手持的两把剑,同时表示好想快点画到它。
同样由海老川老师设计的格雷玆,也是本次的人气机体之一▼
格雷玆的多种武装是其魅力之一,从来复到火箭炮,从宇宙用推进器到地上用推进器,还有追加喷射口后的高机动型机体飞燕型格雷玆▼<图片15>说到高机动型机体,有泽老师果然印象最深的还是自己画过的百里▼<图片16>百里百炼与之后百炼改良后的漏影由负责多部特摄作品怪人设计的篠原保老师担当,然而百里由于圆圆的头部上镶嵌着圆圆的眼睛画上去特别有难度。
而两台机体虽然同为高机动型,但战斗方式却完全不同。
然而要比高机动,在锡蒙利的面前都输了。
有泽老师特别谈了自己对于巴巴托斯的机动性的理解,与格雷玆和百里依靠装备的高机动型不同,巴巴托斯依靠的是阿赖耶识系统与三日月的操作,因此动作也相对敏感和野性,这也是他最喜欢巴巴托斯的原因之一,画得最多也最好画。
同样野性的操作还有昭弘,然而古辛Rebake的操作与之前的格雷玆改不同,少了之前的“泥土臭”更多的是利用来复的远距离攻击。
铁华团第3位驾驶MS的西诺,使用的机体是格雷玆改改良后的流星号▼<图片17>虽然其操作的流星号与格雷玆的动作上多少有些相似比较迅捷,但西诺的角色设计整体给人的感觉也是不适合打得飘逸的人,骨子里还有着泥土臭的野性,而流星号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玫红色,在设计阶段,也是来自长井龙雪监督的指示,“请给我比较下作的颜色”。
有泽老师对鹫尾老师与形部老师两位高达的设计赞赏有加,鹫尾老师的设计偏向锐利,巴巴的面部,看久了既然就会记住每个部分的分布,而且画起来会上瘾,形部老师的设计则更多用上的是弧线、整体偏向浑圆,尤其古辛高达上的一些插孔与零件的配置看上去特别像眼睛和嘴巴,具有魔性。
最后表达了下自己关于G铁血的作画,后期的作画STAFF逐渐习惯了之后画功也越来越娴熟,配合着帅气的战斗分镜,战斗也会越激烈,例如第19话的大气圈突破就是非常大的看点。
另外也希望自己与其他STAFF一起和铁华团共同努力,向着最后一话迎来胜利的那一刻。
奥尔加,接下来 我们该怎么做?
图源:《铁血的奥尔芬斯》第25话很多人说:“00以后再无高达”确实,自从《机动战士高达00》以后,近些年的高达动画作品大多在上题材或是在设定上都与先前的作品不太一样:《AGE》过于低龄向;作为卖胶动画的《创战者》与以往的高达完全是不一样的设定,第一部很燃,剧情也还过得去,到了第二部的《创战者TRY》不免开始感觉剧情老套;而富野由悠季亲自监制的《G复国》播出以后反响也不温不火,剧本很好但机设是硬伤。
《铁血》的第一集播出以后,可以说是给很多高达粉们很大的惊喜,包括我自己。
片子的主要讲的是一群火星上少年兵,反了欺压他们雇他们做童工的大人们,抢了他们所属的保安公司,护送大小姐到地球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一场叫“厄祭战“的大战结束后的三百年。
面对矮矮的主角三日月和小蛮腰主角机巴巴托斯,很多观众一开始并不买账,但铁血有一个有趣的设定:因为机子有耐光束漆层,光束武器基本无效,所以机体的武器基本都是冷兵器。
没有以往高达作品里的五彩大炮、神仙对枪的《铁血》,在战斗方面可以说是很振奋人心的。
冷兵器的碰撞声,机体互搏的金属声,狼牙锤一扫千军的快感……这种拳拳到肉的战斗确实很燃。
再者就是音乐方面。
横山克创作的BGM,可以说是为铁血的战斗场面锦上添花,本身就很优秀的音乐再配上了铁血这种绝配的打斗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季的第一首EP跟铁血的主题非常贴切,歌名翻译:孤儿泪。
歌曲就像是唱出主角团的心声,令人触动。
铁血的开头确实非常绚丽,可是追着追着你会发现:文戏越来越多,一个星期更新一集,好不容易等到更新,结果让大家看整整二十几分钟的嘴炮,确实很让人失望。
友情,政治,经济……作者想讲的东西很多,这也许是导致战斗画面减少的原因,历来好的高达作品从来都不缺内涵,要表达内涵有很多的手法,编剧把握好度显得比较重要。
众所周知,高达作品一直都是以反战作为主旨的,这次《铁血》却有了创新。
铁华团为了活下去,公主古狄莉娅为了火星独立的理想,麦基为了改革,这三方可以说都是为了的利益。
特别是铁华团,从第一集举起反旗到最后一集的与三日月与艾因的决斗,他们的战斗理由都是为了一个——活下去。
他们可以看作个利益团体,为了自己和同伴能够活下去而战斗,而坐上高达,这是以前的高达作品没有的。
可以说他们是自私的,但这也是现实。
正是因为这种现实,更容易打动到我们,铁华团员们之间就如同亲人一般,他们的战斗理由很简单,不是为了世界和平,反而有时候是为了利益开始了战争。
第一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胖子比斯凯特的死,为掩护团长而吞便当的他加上EP的加成,场面着实令人感动,甚至催人泪下。
说说主角三日月。
一个出身火星贫民窟的孤儿,从小与团长情同手足生死之交,他话不多,思维简单耿直。
走下高达,他拿着手枪跟着团长杀四方;坐上高达,凭借阿赖耶识系统(这个设定比较新颖,让人想起NT)和他超人的驾驶技术称霸战场捅了无数驾驶舱。
不得不说的是他和团长的情谊,三日月是沉默的,语言上的表达不多,他与团长的兄弟情都寄托在战场上的战斗上,以及他对团长命令的服从。
三日月可以说是一个“认主”的“兵器”。
与后来只懂得杀戮的暴走艾因相比,三日月多了一份情义。
对《铁血》的评价,基本上是两极分化。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
我觉得《铁血》第一季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音乐方面很不错,背景和设定算是一种创新吧!
摸着良心说《铁血的奥尔芬斯第一季》确实是近几年来比较优秀的高达动画作品,现实的风格题材有独特的魅力。
关于第二季的感想我之后会再另发一篇……
神剧!!没什么能撼动地位了!!
文戏2集打1集 白瞎了人设和机体设计,那个SB想的找个肥皂剧编剧来写战争史诗剧本?
第一季还可以,第二季在干什么啊!抢台机体就做梦能政变颠覆旧体制?我还以为这台高达有多强。。结果就是落后的机体罢了。。。这么天真还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真的太搞笑了
机设帅的一比,主角设定一反常态的拽,剧情前期稳扎稳打,本来应该是高达史上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奈何编剧和脚本后期不做人,居然做出侮辱主角和主角机人格这种惊世骇俗的行为,只能说愿纸片人的天国没有冈妈,惨还是角色惨
跟以往的刚大木动画最大的不同是:不是在告诉观众主角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是促使观众主动去思考主角们这么做的理由。很喜欢这种非王道系的刚大木主角。同时觉得女角色的刻画也相当出彩。25集中好几个小高潮集数的节奏拿捏得超棒。
从第一季中段开始就已经显露出构想是好的但过程和细节填充做得稀烂,这种非常恐怖的致命缺陷,第二季的崩塌完全有迹可循。15集往后古荻莉亚乱跑找人那段简直是强行降智,这部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是看到现在最差的。但向机械魔神献祭右手右眼甚至到后期整个瘫痪掉什么的还是萌晕了,产品也好磕,阴沟里关系扭曲的老鼠人们果然还是适合手拉着手一起下地狱吧。cp卖太好了歌太好听了加一星。
为了玩好SDG世纪火线纵横来补课的,很久没认真看完一部动画片了,非常好看,第一季单独拿出来,其实是比较完整的一部高达动画。
或许亲情,爱情这样小格局的高达,才更能打动人心......这是最好看的高达,没有之一!!!
近年来少有的成人向高达作品了,该打打该杀杀,不矫情不嘴炮,过瘾
粗制滥造。
不知道哪一部位能够对得起这个分数
机设好看,没有光剑,像00,铁打来打去挺过瘾,不要停下来啊
嗯,还不算太烂,可以接着追下去。
烂到要上天!“高达”已然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时代名词了。
这片就是远看像冰淇凌,第一口尝起来也像冰淇凌的翔!!!本来是想打两星的,但它竟然有第二季………………………………
出到第三集,感觉可以追下去,深受Seed毒害,看高达先看机体设定,这台主角高达腰部细的过分了点吧,几根液压杆撑着,也不套个壳,,,初看主角这张稚气的脸以为要走低龄设定,其实并没有,三日月在第三集中开枪杀人的果决,看得我好爽,,这才是生于战乱年代的少年该有的冷酷。
前两集确实不错,之后简直一落千丈,换了部片似的…故事毫无逻辑,好几处剧情的推进都是先牵强附会硬掰出来,事后再靠点感情戏糊弄过去…格局也变得小气得很,感情冲突过家家一般,一些角色原本颇具可塑性,最后却都变成了肤浅的单面人,还有几个莫名其妙的精神病混杂其中,作用就是单纯当笑料娱乐观众
80年代水平
主角太丑了
新时代的到来,离不开残忍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