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星】电影形式新颖:纪录片形式一本正经地搞笑、讽刺。
最后一个节目与赞助商的黑人抬“仙女”强烈对比,开头那个小姐姐才真仙女
讽刺人们乱信教授,然后又怪教授
讽刺人们追求美,实际上就是丑
讽刺事情干得差,还总结得头头是道1、“我们这里最近闹老鼠,但是不用担心,我们这里小动物都是打了疫苗的”哈哈哈哈2、真是把我骗到了,我还以为春晚这种主持风格真是为了纪念民国的一个民间表演团体“因吹四汀”,结果是个假纪录片,我就说这纪录片怎么这么尴尬和搞笑呢3、春晚海选节目那里真的是对每个类型的节目在人们心里的一个刻板印象进行了非常好的刻画。
说唱rap真的是不入流;魔术表演真的是不太好撑起场子;唱歌跳舞啥的都是歪瓜裂枣没有新意。
4、盲人演奏是真的创新。。
你还别说,还不是那么难看。
5、抽奖环节:购房80元代金券,后厨免费帮工体验一个月,免费激光脱毛5根,48小时不间断魔鬼瘦身特训,免费海上货轮7日游。。
这里面好像也就最后一个,还稍微有点靠谱。
6、后面正式表演的时候还别说,这个rap还可以。
7、两个黑人抬着那个胖大妈仙女,过了之后下一个节目两个,哇,那真的是仙女在唱。
可能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
好仙啊,胖大妈啊啊啊之后的那个节目。
8、“大家都特别特别好,我也学到好多……”这就是经管专业的社团部门长喜欢演的戏吧9、也就最后一个节目最好看了
春晚从1983年第一次推出开始,它已经逐步演变成为春节的固定项目。
以前家家户户在大年三十守在电视机前看着一个个精彩节目上演,饺子、年夜饭、春晚成为春节固定搭配。
如今娱乐节目应接不暇,一年一度的春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家庭习惯,它不可以没有,但是不一定真有人看。
每年春晚播放时、播放后的吐槽,几乎成为更多人乐此不疲的春节娱乐。
完全没有想过,会有人这么认真且不正经地拍了一部电影吐槽春晚。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晚,毕竟春晚是刻在华人基因里的(电影里说的)。
某年春节临近,旅居国外的人们想自己筹办一场有意义的春晚,于是邀请了专业纪录片团队记录整个春晚的诞生。
任何一个项目,立项、筹备、组织、完成,一路的鸡飞狗跳在这个“纪录片”里全都有。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春晚团队,主要有以下成员:团长唐冰,市场部、招商负责人贾欣欣(假惺惺),节目负责人肖点滴(笑点低),宣传负责人钱木柚(钱木有),场地负责人赵补拙(找不着),实习生龚举人(工具人),原定春晚导演:卜建辽(不见了),还有一个贯穿纪录片始终解答春晚理念的某著名学者胡毕硕(胡B说)。
当团队开始着手筹备春晚的时候,斥巨资从国内聘请的晚会导演卜建辽在出机场之后走失,团长认真询问卜导演的地点,导演认真地拼出他所在地的英文指示牌“S-T-O-P”,全员崩溃,满大街的停止指示牌,这要去哪儿找到这个人呢?
团长毅然决定放弃寻找,另觅新导演。
(请记住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卜建辽在哪里?
)市场部贾欣欣认真地联系每一个晚会赞助商,可他们不是放鸽子,就是把答应的赞助资金改成物资,现金变成面膜。
养生保健馆提出要做产品展示,竟然是在舞台下真人大保健!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主动联系的赞助商,他唯一的小要求就是让自己的女友在舞台上体验一把小仙女,由于团队资金有限无法安排威亚,于是后来就出现了舞台上两个黑衣人托举小仙女演唱一首《传奇》的奇景。
宣传组钱木柚真正将钱木有这件事发挥到极致。
因为一开始赞助商答应的资金充足,她豪气地定下两块巨大广告牌。
当资金全部付出之后,只剩下100刀,然而春晚的海报还没确定。
团队商议的海报要喜庆、红色为主,虎年一定有要生肖元素,还要有传统文化和典故,而且还要带一点sao。
不得已的情况下,她自掏腰包补贴50刀,请设计师做海报, 提出诸多要求,直接被设计师口吐芬芳、拉黑。
庆幸的是最终联系到龚举人的朋友免费设计了一款满足团队要求的爆款海报,圆满完成任务。
晚会筹备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节目海选。
春晚的海选现场给我们展示了何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双人RAP始终在自己的节奏里打节奏,唱着洗脑的《必须爱》;超能人士现场无法表演只能在黑夜里展示的隐身术,转而演示读心术——阅读自己内心;气功书法大师深入研究量子力学之后,带来独门绝学隐形书法,大姐姐们现场表演的民族版广场舞——《吐鲁番的葡萄干了》。
还有团队特意请来的盲人“乐器演奏”阿卡贝拉现场展演,也是独具匠心。
作为一个伪纪录片,作品可谓是诚意满满。
影片的细节把控,让我怀疑导演是不是处女座。
团队中每一个人名都和人物性格、角色具有关系,尤其是可爱女生肖点滴(笑点低)几乎承包了电影一半的笑点,人如其名。
片头就提到的原导演卜建辽惊喜出现在街头采访里,他说虽然被朋友遗忘流落街头,但是他依旧接受一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街头采访中来到海外寻找口袋精灵的皮卡丘小伙伴,将一个外国人抬走,直接导致晚会现场的主持人失踪(抬人画面出现在路人采访瞬间)。
一部笑点不尬,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电影在春节里服用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公众号:紫式说
一群人一起做一件在大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虽然在筹办期间笑料百出,困难重重,但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最后都一一解决了春晚,我觉得他们举办的这一届是最还原春晚本真的一届,有什么才艺就上,不管节目如何,主打一个真实还有就是在海外的华人们,他们为了求学为了生存很久不回家让我很是触动,因为我目前没有出过国,工作的地方距离家乡有点远在过年的时候我都感觉到一种无力感,更不要说海外华人们总之,这种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我很是艳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近年来看过的华人导演的最好的喜剧片没有之一,以“伪”纪录片的形式拍了部电影,笑点终于摆脱了低级趣味,建立在对荒诞现实本身的讽刺之上。
人物角色名字的设定比如实习生龚举人——工具人(不过那个举人是真的在节目里把人举起来是我没想到的);招商负责人贾欣欣——假兮兮;节目负责人肖点滴——笑点低;原导演卜健辽——不见了;宣传负责人钱木柚——钱木有;场地负责人赵补拙——找不着等等有意思的人物性格设定的对应。
他们的名字基本在为春晚筹办过程中会出现的岔子埋伏笔,是一个有意思的设定。
还从头到尾穿插着一些中国当代网络的流行梗(编剧真的是12G网速啊)
诗名《就是太闲》藏头诗:有华人就会有春晚——就是太闲。
这里直接点明导演编剧对春晚的理解及评价,也是以幽默讽刺的方式表达观点,同样的手法贯穿全片。
著名周树人表情包电影以第一人称视角从内部原因揭示春晚难看的真相一、春晚的意义。
从开始的春晚筹办开会策划的镜头开始就准确地指出了春晚办不好的主要原因——即春晚是为了要办春晚而办的,春晚本身存在的意义远大于春晚的内容意义。
团长唐冰一心策划举办春晚,找来的非专业团队全当逼不得已的任务随便应付。
当然用喜剧处理糟糕的结果,最终成果也就不像现实生活一样糟心,有一说一还挺好笑的。
二、团队根本不专业。
唐冰的团队全是非专业人士组成,且只在自己的圈子里以极其有限的思维去定义春晚,不贴合观众。
节目负责人不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只是从自愿表演的群众中矮子里拔将军,海选看得过去的节目;宣传负责人不懂宣传也没经费,成品只能是毫无疑问的烂,不过心理学学得挺好,破窗效应运用得挺娴熟的,用来最终救场的胖虎我也挺喜欢的;蔡导肉眼可见的对艺术有追求,但他不是专业的舞台导演,演员当然也达不到他的预期要求,有心无力,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只能在无奈痛苦中折磨自己三、节目的意义不是给大众展示精彩内容,而是给大众展示自己,或者是给春晚展示“春晚气氛”而丢失了节目该有的艺术效果。
海选的节目除了传统舞蹈之外没有拿得出手的,要么就是追求所谓春晚气氛,要么就是一些牛鬼蛇神在以这次机会展示自己。
而民间的节目往往目的性更纯粹,艺术性更强,如“盲人演奏”还有俩嘻哈兄弟救场时唱的歌曲成为观众心中印象最深的节目。
春晚节目总说要热闹,要老少皆宜,于是所有的节目以所谓“春晚气氛”为第一宗旨而排练,嘻哈兄弟第一次的表演也是从这个目标出发,效果适得其反,反倒是没排练过的第二首曲子在救场时大放光彩。
我们必须思考春晚节目的宗旨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子虚乌有的气氛,还是为一些官员完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任务,还是真正为了老百姓看得开心。
如果这一点没弄清楚的话春晚只会越来越难看,离举办春晚最初的理想越来越远。
今年在b站看跨年晚会的《只此青绿》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年春晚也以原班人马,原版舞蹈重新跳了一遍,我是真的没想到原本如此优秀的节目再演绎一遍能被春晚的背景灯光运镜破坏的稀烂,真是连抄都不会抄。
四、现代社会永远绕不过去的资本。
做节目需要资金,要资金就需要赞助商,要赞助就需要满足赞助商要求,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很多时候严重破坏整体节目的问题。
所有节目里最荒诞的就是按摩赞助商要求在台下全程按摩,和赞助商田总要求满足自己女友的“仙女”愿望。
感谢剧组处理的喜剧,确实让我笑得十分开心。
五、春晚负责团队对于自己以业余的编排,敷衍的态度做出的“完整”的春晚的自我满足和感动。
电影贴心地以第一人称视角带观众走进负责团队的内心,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我看到最后结束时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相信所有春晚负责团队在春晚结束后都是这种感觉。
他们成功地把自己和观众分离开,关心的仅仅是春晚有没有按计划“圆满”结束。
其实这种心境已经与办春晚的初心背离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电影,希望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引发更多的人关注思考春晚的本质,不然这种花大钱耗大精力办给自己和领导看的节目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我一直在大笑,真的很多东西很怪诞,电影把生活当中的怪诞以艺术的方式加工,而更加直面的呈现出来,特别是那个胖虎,我真的笑死!!!
我没能get这部电影所有的点,但这部电影确实反应了生活当中许多的怪诞现象,并且以喜剧的方式呈现出来,更能体现出对这些怪诞的嘲笑,仿佛是在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看了一眼那些打低分的评论,很多挺无脑的,甚至可以看出他并没有看这部电影,很遗憾这部电影里面没有讽刺这种无脑的行为。
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喜剧吧现代意义下的最好的喜剧,你不能再在一堆奇奇怪怪的现实主义的困境和混乱的故事之下忙慌半天然后最后很唯心主义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然后说“我们一起过年吧,一起吃团圆饭吧,一起包饺子吧。
”这部电影真的很巧妙的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这一难题现代年轻人都疯疯癫癫的,那我就顺势而下,拍一部疯疯癫癫的喜剧吧没有试图拔高任何东西,没有任何的政治文化目的,也没看到任何的集体性的表达。
最后一群人嘻嘻哈哈插科打诨搞完这一场一点水平也没有的春节联欢晚会之后,他们带着我们观众们走向了最终的存在主义问题“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瓷器人每年这个时候就倾巢而出回到一个地方各种血缘近亲一起聚一聚的目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目的是什么,反正我不喜欢过年。
我不知道这个电影拍了些什么,反正我喜欢这个电影😄
今年为止看过最有笑点内涵的一波三折小成本喜剧电影 。
一下就联想到《摄影机不要停》很巧妙的收回所有伏笔 、怪诞蹩脚交织着真情实感、摄影师的镜头也有笑点。
比一些逻辑不在线,糊弄观众硬分喜剧片蛋糕的烂片好太多…今年为止看过最有笑点内涵的一波三折小成本喜剧电影 。
一下就联想到《摄影机不要停》很巧妙的收回所有伏笔 、怪诞蹩脚交织着真情实感、摄影师的镜头也有笑点。
比一些逻辑不在线,糊弄观众硬分喜剧片蛋糕的烂片好太多…
这是自己今年看过最好笑的片子,果然搞笑的最好手段就是讽刺。
但看到后半段笑得有点艰难,主要因为勾起了以前在学校工作的类似经历:1-纯粹想做一件觉得有趣有意义的事2-有着一流想法,二流团队,以及各种意外,再用三流鬼点子应急,看着不伦不类3-反正最后也还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看到最后,感觉喜剧的灵感来源,果然还是那些痛并快乐的经历。
感谢生活
该片的特色之一,是把人物的专访相当恰当地剪辑进了影片之中,另一个特色是每个人物的名字都反应了各自的人设。
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会发现这部影片,相当会埋梗。
比如说:赞助给的面膜、胖虎的宣传海报等等。
这部影片不仅是荒诞的,也是快乐的,不简单地是对春晚的吐槽,也是对春晚的再一次解构。
这部影片上传时间是2022年1月,爆火是在2022年的国庆节。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或许是国庆节开始,疫情也随之又一次爆发,很多人都被困在一个地方,放假的快乐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打碎了。
于是开始在网上去寻找一些简单的快乐,不那么正式的快乐,于是这部影片就被发掘出来了,于是我也享受了这之中的快乐。
2022年,我们在一次次地见证历史,这一年,发生了很多荒诞的事情。
如何在这荒诞的世界,获取快乐,除了那些奶头乐,我想或许荒诞的作品也能带给我们快乐,毕竟荒诞可以抵抗荒诞。
荒诞爆笑的内容中,透露着一些心酸。很有意思的一部伪纪录片,观看过程中(特别是后半段)笑得头痛,全场最佳是Rap二人组的那首《如果有我》。
想再看一个半小时的全能异人研究所番外篇
一场很无趣的解构。
这是一部 没有必要的电影
看春晚已经很不合适了,再看这台伪记录片就合适了么?
解构春晚不是一群拍话剧的灵机一动用流于表面的烂梗堆砌100分钟,最后上点升华主题就行了。这只不过是又拍了一部春晚而已,而且也不是什么巧妙的讽刺,只是导演的水平和春晚一样愚蠢罢了。
整活儿。
倒也不是多好笑,我就没咋露出笑,某些有点尬,但感觉设计还不错,有想法,敢说,很多流行的梗,得罪一圈儿人。虽然我没笑出来也为那种幽默会心一笑。这些人都有豆瓣吗?这很豆瓣。
一场闹剧,讽刺性十足
中式meme合集,电影门槛已经低到B站up就可以拍的程度了吗?
好……好尴尬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仅有的笑点都在两个rapper身上……
这能有7.7分??pass
理想中,这种靠出洋相和巧合而不是低俗段子搞笑的算是喜剧的底线吧。看完只会觉得哪里好笑或不好笑,而不是感到不舒服。
这个导演跟我大学的一位老师长得超级像,说话也一样一样儿的,装的呀哈哈哈哈哈哈
一本正经的瞎胡闹,无论题材还是质量都值得鼓励。之前看海外华人拍带中国元素的电影,已经让我产生PTSD了,这个有留学生参与的喜剧片就明显要好很多,至少和国人的笑点保持了一致,内核也只有国人才会懂。
构思很有意思,冷得掉一地鸡皮疙瘩
哪里找来的一群人在这里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笑死了!
今年年初就已经存在的梗为什么22年过半了依旧适用,不知道为什么本周被推上了豆瓣热榜,甚至把咒术回战0给挤了下去,二次元遍布互联网,也遍布全世界咯。真的很认真地在搞怪,B站拜年纪和春晚等节目,为了迎合更多观众,确实变得没那么原汁原味了。你能看出多少梗?测测你的互联网浓度
短视频影响下的产物,扯淡!
一部看了不知道是在干嘛的电影,可是又舍不得关掉不看了。胖虎宣传画,移动的桌子魔术,没有二胡的中国民乐,再加上临时的rap二人组还不错的表演,最后的小仙女绝对全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