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湖
Lake Mungo
导演:约尔·安德森
主演:Rosie Traynor,David Pledger,Martin Sharpe,塔丽雅·扎克,Tania Lentini,Cameron Strachan,Judith Roberts,Robin Cuming,Marcus Costello,Chloe Armstrong,Carole Patullo,John Dunn,Laurie Dunn,Kirsty McDon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09
简介:2005年12月的一天,帕尔默一家四口在澳大利亚阿拉拉特山脉附近的水库休闲度假,然而厄运突然降临,帕尔默家16岁的女儿爱丽丝(塔莉娅·扎莫 Talia Zucker 饰)在游泳时突然失踪。此后不久,搜救队找到了爱丽丝的尸体,帕尔默一家度过了一个充满悲痛、永生难忘的圣诞节。悲伤尚未退却,恐怖的气氛却又肆意弥漫。在爱..详细 >
一个女鬼如何阴魂不散的故事
家庭伦理恐怖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伪纪录片加灵异录像形式的恐怖片。电影里无时无刻不弥漫着一种压抑、孤独又渗人的氛围,鬼影片段在平静慢热的叙述下更显寒意,而最后真实存在的幽魂又在那些被忽视的角落里透露着一种从不在恐怖片中感受到的孤独。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优劣明显,前半段是无聊的流水账,但有了详实的铺垫和真实感的营造,才放大了后面那些真实的情感和虚假的恐怖。影片其实完成度很高,依靠伪纪录片的形式却并不止步那些装神弄鬼的心里恐怖,反而着眼于一个家庭的悲伤,那种至亲至疏的亲情关系和不曾互相理解的亲人们。对爱丽丝的影像和家庭关系的挖掘更多一点就好了。。。
虽然全片只有一个半小时,但是感觉又臭又长,开头5分钟就想让人打瞌睡
太写实令人不适,邻居那里往后开始觉得平庸,结尾的合影仿佛谁都没有离开,瘆人
完成度很高,但如果当作恐怖片看,其实完全没有恐怖点。前60分钟很闷,最后20分钟稍微有点意思,也就最后的手机录像产生悬念了,三星
节奏太慢,叙述冗长,有点无聊
每次伪纪录片都看的迷迷糊糊的
❌
喜欢最后交替着Alice和Jun做催眠时境况的一段。
平淡又真实的恐怖,整个电影都有一种悲伤与无助的感觉,尤其最后看到她在角落默默注视已经move on的大家; 她生前的焦虑与不安没有被任何人察觉,所有人都认定她生前是乐观积极的,慢慢地随着时间她已被大众遗忘家人选择move on直到最后将母女与灵媒对话的音频剪到一起,更能体会到她的无助😰几段反转的设置也很合时宜,是不太一样的伪纪录片
dreadit榜单来的 确实是加长版探索发现 前面看得昏昏欲睡 手机里那段看到死后自己的录像有点被吓到
+4//。。。
3.5跨时空母女对话还不错&逼近的模糊鬼脸真的有给我吓到hhh
感觉不咋地,能耐心看完,但是一点都不恐怖。
不如多点惊悚镜头 不要靠一些捕捉到的照片和拍下的视频疑神疑鬼 有本事就搞点真实的 这和走近科学有什么区别呢?
故事始于16岁少女爱丽丝的溺亡,却未止步于灵异事件的堆砌,而是借超自然现象的外壳,剖开家庭深藏的沟通裂痕。导演以冷静的纪实手法,通过采访、家庭录像与灵异照片的拼贴,让观众如侦探般抽丝剥茧,却在真相浮出水面时,发现最骇人的并非鬼魂,而是亲人间的陌生与隔阂。电影的恐怖感源于“缺席的在场”,爱丽丝的幽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厉鬼,而是家庭愧疚与忽视的投射,那些模糊的监控画面、录音里的异响,甚至儿子伪造的“灵异视频”,都成为亲情的讽刺注脚,他们宁愿相信亡魂归来,也不愿直面生前的冷漠。母亲催眠戏的平行剪辑也堪称神来之笔,当她在恍惚中“看见”女儿,而女儿生前同样“看见”却未被回应的瞬间,道尽了双向隔阂的残酷。作为一部摒弃Jump Scare的伪纪录片,它编织了一场后劲绵长,关于死亡,记忆与家庭疏离的静默惊悚。
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往往让人有种真实的错觉。很第四类接触一样,记录的方式比剧情吸引人。
差,除了一小时左右那个jump scare外毫无亮点,要不是找了好久才找到资源妥妥的一星。我觉得不管用什么方式拍恐怖片,摇晃的伪记录也好固定的长镜头也罢,首先你得是恐怖片,而不是打着这个噱头,去讲一些家庭关系啊、临终关怀啊这些东西。不是说恐怖片不能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之前的《遗传厄运》就做得很棒,但近年来文艺向恐怖片拍了这么多,大多都烂掉了,像今年的《遗落家庭》,就讲了个关爱老人,这压根儿不需要往恐怖片的模子里面套啊,要在恐怖与文艺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始终不是一件易事,那为何不老老实实地,视觉冲击,音效渲染,传统路子整起来,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吧。
晚上看,越到后面越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