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觉得最魔幻现实主义的事发生了,当内娱在播放《以爱为营》并狂吹爆剧的时候,早就被认为已经没落的TVB推出了《新闻女王》。
同样是以女记者为主角的电视剧,一个重点聚焦在女记者的外貌和找的男人有多厉害上,一个重点则聚焦在女记者如何突破职场各种隐性和显性的性别歧视,在报道真相的同时取得办公室政治的胜利。
两者的立意,高下立见。
当然,立意的高下并不一定能够决定谁更好看,有的小甜剧确实雅俗共赏。
但很可惜,《以爱为营》在爽感和好看度上,是远远不及格的。
我之前吐槽过《以爱为营》剧情和价值观的落后:《以爱为营》最土的不是它的服装和造型,而是它的价值观比如白鹿饰演的女记者郑书意人设是财经圈内有名的记者,但是剧中人对她的夸赞不是她的专业,而是她「倾国倾城的美貌」;
还有她采访男主时打定了主意要拿下男主,所以各种言语和小动作上的撩拨——很显然,记者这个职业被当成了一种情趣play的道具,一切只是为了让男女主谈恋爱。
剧中人对女主的态度,并不因她是知名女记者而有所改变,人们对她的评价都基于她有没有男人要,当她找了个霸总男友之后,她就成为了人生赢家。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以爱为营》所谓的打脸剧情是这样的,例一:女主去参加同学婚礼,有女同学嘲笑她没有男朋友,装模作样问她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女主的扬眉吐气靠霸总男友杀过来秀恩爱。
例二:剧中其他女性角色造谣女主是小三上位,女主的反击是说「我男朋友就是有钱,不仅有钱,回头你见着我男朋友,不还是得恭恭敬敬的」。
呃,什么叫狐假虎威,我算是见识到了。
土营里所谓的打脸,就是女主炫耀我不是个没有男人要的女人,相反我的男人又有钱又有地位还宠我,姐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而在《新闻女王》里,男反派,也是剧中的男一号对不适合从事记者这一行业的女炮灰说的是「找个男人嫁了吧」。
内娱的编剧认为给女主最好的奖赏是发给她一个好男人,这样她就能取得生活和职场上的双重胜利;而TVB则认为女性在职场上落败的出路是找个男人嫁了当全职太太,「找个男人嫁了」像是一种惩罚,更是对她个人能力的全盘否定和羞辱,潜台词是靠你自己根本活不下去。
当男性角色在《新闻女王》中问出那个往常女性角色经常问出的「是你的工作重要还是我重要?
」的经典问题时,李施嬅扮演的记者张家妍好像看无知小朋友一样地看着他,反问「你说呢?
」,之后背着包毫不犹豫地离开。
那一瞬间,我是真的被爽到了。
我的爽点在于,终于有职场剧可以展现出真正有事业心和野心的女性了。
她们不必遭受老公的出轨背叛、平白无故背上巨额债务、被老公算计净身出户等重大打击才能幡然醒悟,从而获得搞事业的合理性。
她们就和千千万万普通男性一样,我搞事业,仅仅是因为我想搞,我想在职场上有一番作为,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所以我把事业的优先级置于其他东西之前,仅此而已。
《新闻女王》讲述的是佘诗曼饰演的文慧心和马国明饰演的梁景仁(英文名George,佐治)是星网络这家传媒集团的当家主播,文家军和佐治党两派势同水火,派系斗争异常激烈,文慧心能力一流,但是因为功高震主,被大老板方太所忌惮,以至于在两次升职的重要时刻,她都败给了能力远不如她的飞爷和梁景仁。
新闻部总监飞爷和梁景仁的关系属于典型的男男相护,原先梁景仁是文慧心的徒弟,飞爷略施小计离间二人,梁景仁翻脸同文慧心搞对立,成为能力一般但擅于拍马屁的飞爷用来牵制和打压文慧心的得力干将。
像这种男一女一没有感情线而是职场上的死对头的剧,从设定上就已经给足了观众新鲜感,而不流俗的快节奏剧情,更是在兼顾观众爽感的同时,顺带输出了一波对抗陈腐观念的新鲜价值观。
很多人都有刻板印象,认为女生心眼小,喜欢搞小团体,《新闻女王》告诉我们,在职场上,男人也一样会小心眼,会抱团打压别人。
文慧心从来都是正当竞争不搞小动作,但是梁景仁却几次三番地搞小动作试图整文慧心,包括但不限于关掉文家军主播的麦克风声音,关掉文慧心的提词器,故意在直播抛出自己做了准备的问题给文慧心回答,当文慧心在火场直播的时候故意引她去火势猛烈的安全门附近让她受伤等等。
土营里的女主每次打脸别人靠的是炫耀自己有个好男友,而文慧心打脸靠的是自己的专业水平,不给她资料和提词器,没关系,她依靠多年的新闻积累和记忆能力,瞬间就能口播出类似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精确到伤亡数字。
正是因为有能力才有霸气回怼的底气,文慧心的打脸靠的不是男人或者嘴炮,而是因为她真的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的佼佼者,这才应该是职场剧打脸剧情正确的打开方式。
《新闻女王》也没有回避「以色上位」这种敏感的话题,佐治党的女主播许诗晴总给人一种出卖色相擦边以获得关注和爆料的印象,有人提醒她不要吃亏,结果她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就算我和他有什么又怎么样?
到底是他吃我,还是我吃他,谁说的准。
」
就,想到土营的女主色诱男主是为了打前男友的脸,再来看看这位姐搞搞暧昧是为了做新闻争夺当家主播的位置,一时竟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反派了。
最搞笑的是,片中最擅长利用自己的身体去做交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的人,居然是梁景仁。
他周旋在徐晓薇和许诗晴两大女主播之间,脚踩两只船的他不是情感上的海王,只是用自己的甜言蜜语笼络二人为他卖命,尤其是利用表面上是文家军的徐晓薇,借她打听文慧心的动向之余,怂恿她暗地里反水背刺文慧心。
《新闻女王》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有的手段卑劣无所不用其极,有的手段高明不触犯底线,非要把某些行为说成是某种性别才会做的事情,其实根本就是一种偏见。
更难得的是,编剧没有回避父权制下职场女性所要面临的隐形歧视、排挤甚至是性骚扰。
一次是星网络邀请了竞争仁爱基金董事会主席的两位候选者来到演播室现场辩论,男性候选者一直在侃侃而谈,不时抢话、打断女性候选者的发言,而女性候选者因为遭受了家暴,自信和尊严受挫,面对镜头本就不够自如,遭遇到咄咄逼人的男性候选者就更说不出话来了。
此时文慧心力挽狂澜大胆开麦,将男性候选者的行为直指向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
男性候选者还想打断文慧心的话,解释自己真心重视女性的家暴问题,文慧心说:「男性的权威形象,对于一个有家暴经历的女性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压迫。
」
另一次,是在昨晚更新的第十集里,文慧心靠自己超强的业务水平和职场情商逆转不利局面,终于成为管理层的一员,「新闻部副总监」,压了梁景仁一头。
但是她第一次参加管理层的例会,权威男性们就给了文慧心这个女性闯入者一个狠狠的下马威。
他们先是不告诉文慧心他们把开会的地点从公司换到了高尔夫球场,让文慧心穿着职业装到了公司后又急忙赶到高尔夫球场,既迟到了,穿着还不符合场合,在一群男人高高在上的审视眼光下,显得异常不合群。
当文慧心跟他们寒暄问他们在聊什么的时候,其中一个男性高管说了一句语带双关的话:「第三个洞」,暗示的意味很下流。
权威男性在职场上说黄色笑话的用意,既是测试女性的忠诚度和忍耐度,也是体现男性权威的一种方式。
这种语带双关的下流话你还没法和他较真,你一认真他们就会以「玩笑都开不起」或是「我没有这个意思你太敏感了」的话术来为自己开脱。
紧接着,当文慧心想和他们讨论公事的时候,他们特意避而不谈,而是转而去谈论古董表、车等男性更感兴趣的话题,让文慧心插不上嘴,梁景仁还要趁机羞辱她一番:
权威男性用说黄色笑话、谈论男性感兴趣的话题等方式,将女性排挤在他们的小团体之外,营造出一种「你和我们不一样」的氛围,以此区分自己人和外人,本质上,这也是权威男性为了维护父权制的正常运转所行使的手段,也是他们内部格外团结的原因。
如果说之前的剧情还只能将《新闻女王》定义为职场宫心计或者大女主爽剧的话,那么这一幕的设计无疑升华了剧作的主题。
就像我在评价《我本是高山》的时候说的那样,你要拍大山里的女孩为什么会失学,你就不可能绕过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
同理,你要拍女性在职场上为什么艰难,也不可能绕过这一主题,阻碍她们的,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更有系统性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存在。
一心要去往更高处的文慧心在不利的局面下突围成功,战胜了佐治,一扇更大的门向她敞开了,她迫不及待地走进去,发现里面还有几十个面目各异的「佐治」。
还有比这更讽刺和更现实的了吗?
中段回看更确定,女主播这个角儿,就是七拼八凑出来的。
一时居高临下、拉风扮飒,睥睨众生,一时在直播间与男主播公开幼稚斗,一时潜规则男下属,一时又化身悲情战地记者!
是不是以为把美剧、韩剧、台剧乃至泰剧中大女主的形象、情节拼凑到一块就是女王?
有没想过立住人物最起码的行为逻辑?
人心是肉长的,不是堆砌、不是拼贴。
现在是不是看个剧都要靠粉丝强行脑补、靠演员推文解释,才能自我洗脑是“好看”?
且不念旧人旧情,就算多滥交,女主播怎会看上那种水准的男下属?
兔子都不吃窝边草,更何况身处新闻媒体的顶流?
是不是《早间新闻》看多了,不照搬些情节显不出“女王”的逼格?
开播就料到事后“情有可原”,果不其然。
但既然对过去贼王事件中过分功利心盖过起码公义心、没及时报警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深感愧疚,当下剧情里就不该、不会在新闻直播中,为名权利各种撕破脸、各种浅薄争斗。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磨难的人生厚度,本该凝炼成为女主播与周边一众宵小截然不同的境界与大智慧,这才是女王应有的格局!
结果剧情一心只顾着吸睛博热度、刺激观众腺激素,却在情节设置中多处表现出女主播根本不尊重自己为之付出一切的新闻事业!
这样的人物是矛盾的、立不住的,叫观众如何投入、共情?
至于总监方太这些宫斗剧标配的奸臣、皇帝、皇太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越看就越像在玩过家家、玩卧底反转游戏,怎么符合现代商业电视台应有的管理规范与经营理念?
利用一个个社会新闻事件炒作热度,却没能更好表现出对新闻业的思考与求变,只不断强塞各种热闹的、刺激的情节及反转,看起来就像强行往“女王”身上套上一件五颜六色的百纳衣。
至于有些营销大肆吹捧剧情没尿点的,且不论戏剧留白、张弛有度,就算是强情节反转剧的真爱粉,到现在还看得少吗?
哪些桥段真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看多了不累眼也累心吧?
商业噱头满得就快溢出屏幕,个个角色脸上都写满:我就是要你好看!
想复制宫斗收视热度,却连最基础的背景设定都没做好。
女主播奸得脸上一道道刻着“心有城府”、“胸有成竹”等四字词,男主播奸成憨憨的小人。
还有总监加方太,就算后面再多几个,都是来给胜负天平添加反转砝码的。
男女主播在播报新闻中幼稚斗,分分钟搞出直播事故,高层有几个脑袋扛得住每次风险?
上来不论角色塑造、故事架构,还是演员表现,乃至灯光运镜,都能看到某些韩剧、台剧的“叠影”。
想学《早间新闻》里美式女王的拉风气势没问题,但就没发觉水土不服?
或许正因女主播这个角色是强行拼凑出来的大女主,看的过程总觉得演员并不太适应这个角色。
也或许是演艺事业起点较高且一路很顺,没经历过什么现实波折起伏,又一贯蕙心兰质会做人,大多角色本质都是或乖巧或娇蛮的职业化演绎,没能在岁月中沉淀出相符的气质。
毕竟不是粉丝多了、营销铺天盖地就一个个都能被推上王位、戴上王冠。
这么多年里,微博女王也只有一个。
反观剧中家妍一角,倒是演得相对自然,不太出戏,可能也因为人设更符合题材背景,不知后段会不会黑化、蜕变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切题而入,何为女王?
总是要统治王国的。
但为此杀伐决断,不等于就要奸得上头上脸。
举手投足、处事待人应有大智慧、大格局。
可惜期待落空,营销过分,所以不吐不快。
此外可能还因为,本剧非要选在当下信息前沿的新闻行业中玩陈年老宫斗,其间又要不停穿插现实中各种社会、民生事件,一时宫斗你死我活,一时现实水深火热,看起来就非常割裂了。
但凡这是个架空背景,或是轻喜剧,观众都不用太认真,就像《顶楼》那种高收视火爆韩剧。
可那部剧也小心注意到,要将主要剧情约束在一栋虚构的“空中楼阁”中斗来斗去。
所以观众明知看着满眼狗血,却依旧看得欢喜、看得畅快。
功利心太强,东搬了一些、西学来一套,既要没营养地粗暴输出宫斗,又想找有派头有话题、有各种社会事件可以拉扯的时髦行业重新包装,既要又要,不伦不类,是热闹了但油!
没有真新闻,只有假女拳。
没有格局,何来女王?
借用别人一段评论,厌倦了偶像剧甜宠的“娇妻做派”,看这种骂人方法似乎耳目一新。
但我有微微不悦,因为这话是男性角色讲出来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更让我有点点疑虑的是“找个男人嫁了”前面那句是:“整间公司只有你跟文慧心(女主角,新闻女王本人)用同一款香水,没有人提醒你,女人的人缘你没有,女人的直觉你也没有。
”——等等,等等,基层女员工不能跟女上司用同一款香水,到底是哪门子道理?
这流传最广的一段戏码,正是《新闻女王》的底色——权力排序和等级森严的所谓“人情世故”,金句看似犀利,“大女主”本质建立在慕强基础上。
比起“娇妻文学”,这总归是不那么气人,但距离“女权即人权”的现代精神可能还差好几个年代。
想在本剧里寻找新闻理想和职业伦理讨论,显然是缘木求鱼。
如果一开始还可以说“这剧最起码可以看个热闹”,现在的展开则是逐渐“顶楼化”,剧情放飞到离谱。
性别议题更在其中被混淆为权斗游戏。
这部剧只能说吹得挺火,实际上看了之后,TVB果然只能是TVB,剧情只管drama,脱离实际……(自媒体一个个跟风吹上天,实际质量不佳,这现象就像之前《甜蜜家园》)如果这部剧没有“张家研”这个与佘诗曼、马国明这两股浊流格格不入的反差角色,我不会看超过3集。
因为佘诗曼和马国明这两群人太假了,就是为作而作,马国明的角色更像一个小心眼的奸妃。
我满心期待“张家研”这条新闻部的鲶鱼,与佘诗曼、马国明以后会频频发生基于【新闻人】价值观的摩擦或者冲突,继而正反论证升华主题,但却一直没有等到这种剧情出现,看了12集还只能看到各种迷惑行为。
场外,马国明升至主任,压了佘诗曼一头,佘诗曼不服气于是群发辞职信息→自己撞车→让全体下属诈病旷工,之后佘诗曼又屁颠屁颠回去上班。
这顿操作莫名其妙,后续剧情来看,这个迷惑行为三连也纯粹多余。
究竟自己撞车是闹哪样?
自杀又不是自杀的……场内,在直播时抢词、让对手闭麦、让人读错稿、突然关提词器等等小学生使绊子行为……都202X年了,剧里的都是成年人了,在新闻直播时段冒著放送事故、搞臭自己电视台的风险做这些小动作,当总监的还不批评不制止甚至纵容,都先不说是新闻从业者这个身份,就单单是职场人的基本职业素养都没有。
文慧心(佘诗曼角色)还总是不按rundown做事,幕后工作人员也不知她要出什么牌,总是让总监飞爷来赌她对(飞爷还想好要是有问题就直接甩锅文慧心,整个部门做事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是出现了突发情况,主播能随机应变马上救场那种才是有能力(例如像何炅当主持就有很多救场名场面),而这种总是不按rundown做事,让整个团队经历开盲盒的是不会做人。
现实中有这种人,早被炒了。
TVB是没有新闻部吗?
能写出这么离地的剧情?
……还是说你TVB的新闻部就是这样玩的?
然后还有各种卧底,混乱的男女关系……也懒得提剧里每个案件多么无聊且失实。
例如,烧了【10小时都没扑灭】的大火,你一个普通人能一路上都没遇到一个正在救火的消防员,大摇大摆就走进【起火点】拍摄???
都不说应该有的大火、有毒浓烟,你烤箱烤半小时把手放进去呆10分钟试试?
还10小时没扑灭的火场……“新闻”二字在本剧里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背景板。
作为职业剧,你首先要对得起“职业”两个字吧?
看看去年的《非常律师禹英禑》,别人是怎么拍的,整部剧都在体现出律师的专业,有遵从职业还是遵从良心的对立思考,有人性的温度,而且每个案件都有意思,是真的观察过社会、了解过这个职业才写出来的剧本(例如收费站案的下半部分,当律师团终于见到了店长,他们逐一说出可以根据哪一条法律为店长进行维权,会觉得好温暖,会觉得店长正好遇上身为是律师的他们真是太好了)。
《非常律师禹英禑》值95分,这部《新闻女王》只值55。
PS:本剧的优点是节奏比较快,没有拖泥带水(所以很多人抛开常理当无脑爽剧看得挺过瘾)。
片尾曲炎明熹唱的《Crystal Clear》非常好听。
徐晓薇手机被偷走,拉开了梁景仁和徐晓薇反目的序幕。
证据见下图。
徐晓薇发现手机不见,匆匆离开公司。
所有同事都觉察到徐晓薇的失态,可见徐晓薇段位低,喜形于色,沉不住气。
徐晓薇离开公司时,梁景仁也进入办公室。
两人节奏一致,背道而驰,暗示他们将分道扬镳。
文慧心知道徐晓薇和梁景仁有染,她希望徐晓薇能成为自己扳倒梁景仁的工具人。
或许有人说,徐晓薇可以拒绝,直接说她和梁景仁是恋人,这样就能化解职场性骚扰的困境。
然而,徐晓薇没有能力对文慧心说不。
原因是文慧心知道徐晓薇学历造假,如果和文慧心撕破脸,她还有个背刺领导忘恩负义的恶名。
真搞到这一步,谁还敢要徐晓薇?
徐晓薇在文慧心和梁景仁之间二选一,只要她不是恋爱脑,她都会选文慧心。
因此,在梁景仁暂时结束职场性骚扰危机,徐晓薇和梁景仁见面时,她会偷偷录音。
录音目的只有一个,拿到向文慧心邀功的信息。
徐晓薇见梁景仁,真正想问的只有一句话。
“除了我之外,你在公司还有没有撩过别的女生。
”
公司,撩,全面对标职场性骚扰。
徐晓薇的智商确实不高,但并不蠢。
她也预判到此时的梁景仁四面楚歌,跟着文慧心才有肉吃,只要她拿到梁景仁的黑料,就能讨好文慧心。
然而,梁景仁说话滴水不漏,没有让徐晓薇拿到猛料——他还声称这段时间不要见面,减少和徐晓薇的见面次数,是担心言多必失,避免被徐晓薇挖到黑料。
这次见面,徐晓薇无功而返。
为表忠心,徐晓薇只好祭出张家妍和梁景仁的温泉照。
这段戏开始前,还有个暴露文慧心腹黑的小插曲。
徐晓薇的妹妹消失,是文慧心使诈。
徐晓薇明显听到文慧心说徐晓欣没事了。
于是,当文慧心揣着明白装糊涂说让同事帮忙寻找徐晓欣时,她说“她都这么大了,不用管她了。
”这一句话再次证明徐晓薇随机应变的能力,真差。
文慧心知道,徐晓薇已经知道自己控制了徐晓欣。
文慧心吃死徐晓薇,有梁景仁在,她是有用的工具人。
一旦梁景仁失势,徐晓薇的利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我在上篇文章就分析过,文慧心不需要接班人,她找徐晓薇这种傻白甜,是不希望自己再带出第二个梁景仁。
论业务能力和情商水准,许诗情比徐晓薇要强。
然而,许诗情并不符合文慧心的用人标准。
许诗情向文慧心投诚,是逼不得已,也是最佳时机。
文慧心问许诗情,“当初为何不选我?
”许诗情说,“那时候刚入职,不会选。
”
我宁愿相信老板画的饼,也不会相信许诗情眼光差,不会选。
她当初不选文慧心,因为能给她最大利益的是梁景仁,不是文慧心。
文慧心业务能力强悍,但她最大的毛病是,大家都要众星捧月为她服务。
一山难容二虎,许诗情这种有能力也有野心的人,不想伏低做小当传声筒。
更重要的是,许诗情身材好,社交能力强。
梁景仁的主要业务是谈合作,这能发挥许诗情的长处,让她更容易得到梁景仁的重用。
第十二集,文慧心能接受许诗情,不是因为她看好许诗情的业务能力,而是她需要打倒梁景仁。
两人在敲定合作关系时选用的场景是有大镜子的卫生间。
这个场景很不现实,卫生间是公共场所,不适合用来交流绝密信息。
我猜主创的思路是利用卫生间的大镜子,来暗示人心复杂。
镜像本来就有虚假的意思。
两人的结盟,没有真心,只有利用。
最后讲讲梁景仁吧。
梁景仁甩出她和文慧心的照片,这种玉石俱焚的劲儿,挺聪明的。
文慧心不敢穷追猛打,她从这整照片中感受到了梁景仁的威胁。
毕竟,文慧心和小奶狗有染,如果追查到底,她会引火烧身。
但是,梁景仁为求自保,他竟然同意让富二代的老爸左右方太意志。
这步棋很臭。
前十集,文慧心险些失业,幕后操纵者就是方太。
方太不参与企业管理,但她时刻影响着SNK。
文慧心是台柱子,天生卷王,性格强势。
然而,方太会借助飞爷之手提拔梁景仁。
这件事就能看出方太的驭人术,她不希望文慧心一家独大,更忌惮文慧心功高震主。
如果文慧心不听话,就让她滚蛋。
方太和文慧心的爱恨纠缠,说明方太的权力欲极高。
梁景仁借助富二代的力量向方太施压,这触碰到方太的底线。
梁景仁当然明白这样做不好,但他还是心存侥幸,“不相信方太因为这个放弃我。
”
我觉得,他想得美。
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梁景仁成为弃子,张家妍上位。
第十二集结尾,张家妍确实被卷入权斗。
徐晓薇为求自保,牺牲张家妍。
向来不喜欢权斗的张家妍,极可能取代梁景仁,成为文慧心下一个对头。
第十二集的张家妍已经建立好自己的团队,这是一个新字头的诞生。
让张家妍成为新字头,应该是方太的意思。
在第九集的麻将戏中,方太打出三筒这张牌,就是暗示三足鼎立的权力格局。
文慧心变成副总监,她势必利用权力搞垮梁景仁。
制衡文慧心的重任,就落在张家妍的身上。
三足鼎立就是飞爷、张家妍、文慧心,飞爷会拉偏架,助攻张家妍。
这就是飞爷坚持说服张家妍搞专题节目的真实原因。
《新闻女王》拍的像宫斗剧,张家妍很像《金枝欲孽》中的安茜。
原本希望不争不抢,明哲保身,最终还是被形势所迫,被卷入权斗的漩涡。
前十二集的剧情,已经为张家妍参与权斗做好了热身赛。
她的第一助攻刘艳也会登场。
对了,张家妍送给刘艳录音笔,这是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事技巧。
这应该暗示,刘艳不可能长期呆在网志部,继续跟着张家妍,才是她的将来。
因为香港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造就了香港独特的打工文化。
比起内地后知后觉对资本家的吐槽和认清,香港在吐槽老板和职场环境上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至今还有多少内地社畜在社交平台上发黄子华的表情包?
但以前遥遥领先的TVB,哑火久矣。
先不讲经济原因,香港早已没有以前发达,自然人才流失。
看这部剧的时候,刷到一些爆料和分析说这里映射了香港TVB的山头文化,怎么怎么样。
所以呢?
拍出来的反思 就是让大家看看,我们TVB是怎么玩完的?
然后呢,让观众给你压两垒土?
上香吗?
文姐的塑造非常鸡贼,但回想一下《LEGAL HIGH》我还是能接受一不完美不够道德完人的主角的,那就一条道走到黑,不要洗白。
不过文姐还是靠着佘诗曼神一般的演技立住了。
其他的如被骂死的张家妍,莫名的小微,还有干啥啥不行,添乱第一名的佐治,等等,最后通通喜提莫名的洗白大礼包。
你会发现,除了开头高开那几集,你期待的相爱相杀的师徒情(文与小微)是没有的,只有文爱打一巴掌给一个枣,然后小微脑不清醒,时刻摇摆,站不住脚的爱情,还有非常拉胯的演技。
你期待的过往师徒相知相杀(文与佐治)也是没有的,佐治像个工具坏人,需要他坏的时候坏,需要他好的时间好,爱小微又把人家往死里坑;文姐好歹提携过,但他全程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技能展示是0(除了回忆里的脱欧事件),实在想不懂一点能力都没有是怎么样爬上男台柱这个地位。
加上马明不会演坏人。
你会发现他把坏演得非常片面,但演好人的时候,倒是充满层次,这就导致佐治进一步落入工具人的桎梏里。
你期待的电视主播素养大比拼呢,有一些,但大部分时候,太多宫斗内容了。
而且你会发现这种斗,真的是全员为了斗而斗,仿佛全HK只有一家电视台。
设置封闭环境可以,但要考虑现实客观性。
我不挑记者比警察早出现的问题了,比起全员为了SNK的PRIME TIME斗成这鬼样,比警察早出现算什么。
咱就说TVB不会以为自己一家独大吧?
写SNK时自我投射了。
亚视起码威胁过你一阵,《还珠格格》播的时候,TVB也是挺有危机感的。
你们也是产出过精品电视剧的。
其他小人物,如高海宁演的角色,编剧明显没想太明白。
她父亲如果对她这么重要,她真的会觉得靠身体上位也没什么吗?
我很怀疑。
而且没交代明白她为何如此期待父亲的认可,都生病了还要他记住他?
那你如果有原型,我呼吁原型去喷TVB乱改。
而且最后和高官的关系交代不清晰 ,拿怀孕片段做噱头,要恶俗还得是你TVB。
王伟和高海宁父亲的角色都非常工具。
小微,角色很复杂,但演得太拉,她的戏比高海宁的要写得合理一点点。
但她演太平了,所以我会倍速。
另外,张家妍的角色绝对是编剧没想明白的最大受害者。
编剧想把她写得跟安茜一样,呈现结局差了一百个刘三好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TVB屡次想进入内地市场。
我记得当年溏心热播的时候,甚至有国语配音版在卫视播。
但现在吧,仍然只有老演员比较OK,新演员还是很拉胯。
而且TVB的剧本居然还是喜欢宫斗你死我活和结局一起包饺子的老土逻辑,祝你们成功。
不讲演员问题,就剧本本身,如果这部剧热度不够且是TVB制作大家比较宽容,开头基电站致人发疯和后期ME TOO事件最后是化妆师YY,这两件足以被骂上热搜。
哦,你说烂尾已经被骂上热搜了,这就是TVB的福报。
不过现实更无语的是,东方甄选事件居然和新闻女王能对得上。
不得不说,当你觉得戏剧太离谱的时候,生活会给你一巴掌,告诉你,现实更离谱。
这是我们这时代的福报。
很难想象这是TVB2023台庆剧。
佘诗曼、马国明、李施华、高海宁,一锅的山珍海味、鲍参翅肚为什么会落在一个手握搅屎棍的导演、监制手里。
拿着《金枝欲孽》的剧本拍2023年的香港新闻职场剧,合适吗?
砸玻璃盗窃、随便下跪、门口等上司陪睡,做这些就为了“上位”,香港新闻记者都是这么“敬业”的吗?
新闻传媒,太后垂帘听政,皇帝玩弄平衡术。
拍现代港版版《大明王朝1566》是吧?
一手平衡术,清流、浊流俩大势力互相制衡。
第六集剧情,太后一道懿旨,公司就“三足鼎立”了。
第六集“皇帝”对张家妍的台词“答应我,站出来做第三方势力”。
这句台词放宫斗剧里都很雷。
这部剧里有一个像人的吗?
一群人都一副奴才相。
高级职场PUA。
2023年的香港还有这样的职场吗?
披着职场剧外衣的宫斗剧。
女一和女二具备都市职业女性的独立人格。
但剧里的其他职业女性塑造的,真的就没法看了。
职场盗窃、下跪、陪睡、偷拍、欺诈、为男人出卖上司。
还是当撕B宫斗剧看吧,当职场剧就太侮辱香港的新闻工作者了。
导演太贪心了,非要拍一部现代职场宫斗剧。
TVB的没落是从TVB的金牌监制开始的,不是演员。
每个角色仿佛没了这份工作不能活似的,更有的为了工作连命都不要了。
我想知道工资能高到什么程度,十年能争够一个小目标吗?
我发现里面唯一正常是扛着摄影机拍街景的小伙。
里面的剧情年代是现在吧,网络直播应该有了吧,比如里面那个玉玉症,家里很穷,学学李百亿赚一波快钱让你少打几十年工。
如果说不是为了钱而是有更大的追求,比如真理正义什么的,那我就笑了,这个我真没看出。
最符合标准的加盐也是很双标很自私。
《新闻女王》是用宫斗剧的打法拍现代职场剧。
第十集,文慧心成为副总监,低于飞爷,高于梁景仁。
然而,她去高尔夫球场开会时,因为迟到,被众高管嘲笑。
文慧心说她是技术性迟到,我倾向于她是真不知道开会地点在高尔夫球场。
这里的留白是,没人告诉她。
高尔夫球场上,男性高管站成一排,文慧心站在一边。
这个构图在说,在一个男性管理层为主导的传媒机构中,文慧心是一个罕见的闯入者。
为了这一天,她拼尽全力,差点输掉自己的全部。
文慧心的打怪升级,比徒弟梁景仁要难太多。
文慧心姓文,拼音是Man,和英文中的男人写法一样,这似乎在暗示她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战斗力。
无论从业务能力,还是职业操守,文慧心都比梁景仁更好。
然而,文慧心险些丢掉工作,才能反超梁景仁。
在男权社会中,性别是男性乘风破浪的金手指。
像文慧心这种强者,因为她姓Man,才能成为职场上打不死的小强。
剧中的另一个女性强者是方太。
她的全名是方罗丽嫦,名字就能猜出方太的上位史,利用美貌实现阶层跨越。
丽嫦有美人之意,方太位高权重,因为她有个有权有势的老公(仅做推测,不代表事实)。
方太代表的资本家,和文慧心代表的打工人,两者有不同的价值观。
方太靠婚姻改变命运。
中国古代的婚姻强调男才女貌。
男才女貌能成为婚姻中的主流价值观,因为它建立的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在女性无法工作的年代,女方要找一个资本雄厚的另一半,才能更好地生儿育女。
而男方娶美女,既能彰显自我地位,也能改良自己基因。
而文慧心靠自身实力改变命运。
反对靠男人养的传统价值观——陈子杰提到他会养文慧心,文慧心不以为然。
靠男人不如靠自己,这是当代女性的觉醒。
在剧中,文慧心最大的敌人,看似梁景仁,其实是飞爷,而飞爷只是方太的打手。
在前十集 ,文慧心险些失业 ,根本原因就是方太太利用飞爷和梁景仁,来敲打文慧心,勿要功高震主。
第九集,文慧心陪方太打麻将。
方太出三筒,文慧心不敢和牌(和上次截然不同)。
她打出五万,方太和牌。
三筒和五万,似有所指。
方太在暗示文慧心,她想要三足鼎立。
文慧心说不要,是她不再像上次那样,按照自己的意志搞事业了。
事实上,文慧心升到副总监后,SNK的权力格局也是按照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
飞爷扶持张家妍是一派,文慧心是一派,梁景仁是一派。
这种权力格局也契合梁景仁和许诗情提到的三分之一理论,“在一家公司里面,有人负责干活,有人负责摸鱼,有人负责捣乱。
”或许有人不明白,方太为何要这样搞,一心一意搞事业,不行吗?
好像还真不行。
在这里分享个历史小故事,北周开国皇帝宇文泰向苏绰请教治国之道。
苏绰告诉他,“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不解。
苏绰解释,要想别人给你卖命,必须要给人好处。
贪官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了他权力。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贪官自然会拥护你的统治。
那么,为何还要反贪官?
因为反贪官才能安抚民众,用贪官是为自己牟利,反贪官是给民众希望。
明白这个小典故,我们就能明白很多官员领导们的用人之道。
在《新闻女王》中,飞爷拿到的是贪官的剧本,擅长拍马屁,业务能力差,但他有个文慧心不具备的先天优势,他的权力是方太给的,忠于方太就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而文慧心业务能力强,她的上限高,容错率高,因此功高震主的概率也很高。
方太提拔飞爷,重用梁景仁,打压文慧心,说到底就是为了制衡。
在第二场麻将后,文慧心懂得在方太面前伏低做小,方太这边也给文慧心一个甜枣,给她升职,还当吹哨人,给文慧心大新闻。
恩威并施,方太的驭人之道,深不可测。
这种恩威并施的驭人术,文慧心也懂,比如她就是这样利用徐晓薇的。
有人不理解,文慧心为何会重用徐晓薇?
真相是,她不希望培养出第二个梁景仁。
早午晚三大主播,从许诗情到张家妍再到徐晓薇,论业务能力,徐晓薇最低。
文慧心从业多年,她自然明白徐晓薇不是接班人的最优人选。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文慧心不愿重蹈覆辙。
当然,我不否认,文慧心选徐晓薇也是逼不得已,许诗情是梁党,张家妍不愿意参与权斗,疏远文慧心,徐晓薇是文慧心仅有的选项了。
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徐晓薇的上限非常低,文慧心积极包装徐晓薇是斯坦福高才生的人设,这说明她选徐晓薇符合她的标准,业务能力差。
在前几集,唐芷瑶被开除,不是因为她能力差,而是因为她能力差,而且没底线。
一个没底线的人,留在身边很容易被反噬。
这是文慧心最不能容忍的情况。
文慧心和徐晓薇都是彼此利用,也是彼此提防。
但是,文慧心不是另一个方太,她有职业操守。
文慧心和刘艳、张家妍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服装就是最直观的证据。
刘艳是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她会穿卫衣和牛仔裤,依旧有浓厚的学生气息。
张家妍会穿牛仔裤,上身偶尔穿有职场气息的衬衣,初出茅庐的文慧心,也穿过牛仔裤。
牛仔裤是三人都会穿的服装,这似乎暗示她们都是理想主义的新闻人,只不过文慧心已经开始接受职场的潜规则,张家妍懂潜规则,但不屑于用魔法打败魔法,刘艳是还不懂潜规则的小白。
就前十一集的设定,这三个人能为观众提供最多的道德层面的情绪价值。
此外,本剧中最有道德光环的角色是张家妍。
本剧中最有道德光环的角色是张家妍。
张家妍非常讨厌别人叫她姐,刘艳就因此被数落。
然而 ,张家妍给文慧心的手机备注是“Man姐”。
这个小细节也能看出张家妍对文慧心的复杂感受,她认可文慧心的业务能力,却不会像她那样玩弄心计。
或许在后面的剧情中,张家妍和文慧心会有更动人的感情线吧。
如果你刷《新闻女王》,一定要看粤语版,国语版太出线了。
第五集30分钟处,火灾发生时,刘艳采访一名年轻女子,国语版竟然是大妈音。
更多阅读:第十二集分析:梁景仁得罪方太很危险,张家妍估计黑化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79069/
《新闻女王》是看了负面评价后看的本剧,有意外惊喜,不得不说,新闻部分确实不够专业,只是以新闻职业为背景的宫斗剧,职业的社会性探讨的浅尝辄止,全剧最大的争议点新闻工作者是不是只能报道新闻,不能参与新闻这个话题也在女主道歉后没有给出答案和态度,有些可惜,但是整剧的节奏,人物的演出都很顺畅,所有女生都在搞事业,男人却在捣乱和拉胯,佘诗曼的表演恰到好处,感觉到她在工作中给周围人的安全感,家姸的角色从头到尾让人不舒服,一会圣母一会黑化,都太极端,和表演用力过度有关。
让我印象最深一场戏就是劫匪和警察面对面的对手戏,两个演员演出了当时的紧张,恐惧,慌乱,瞬间的凝视和迟疑却像过了一个世纪。
同样最让人动容的一场戏是十年后中枪的警员苏醒后对man姐说的那一番话:我当警察不是为了耍帅,而且为了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十年的自责在那一刻的释怀,让人感动。
TVB好好拍职业剧还是有看头的。
如此歹毒的罵人:趁早找個男人嫁了吧!真精英和扮精英還是有區別的,而且最後五個人喝一瓶水,真的會謝!
飞哥给女主和佐治画,他俩再给两个得力助手画,助手再给下面的小弟画,这一层层大饼和pua看得我都心累,钱还都被方太赚了去,这工还得是你们打,我要躺平!
车祸,火灾,挟持人质…无非是用暴力和血腥抓人眼球。以新闻之名,行八卦之实。顶着新闻女王的名号,但做的事情并不比狗仔队高明太多。
新闻已经没有这种聚集效应(把关人)了,换成直播带货主播里面的明争暗斗会比较合理
阿佘帅我一脸!男人要么垫脚石要么绊脚石,而我永远要发光!
金枝欲孽之电视新闻部
tvb嘛,拍什么都是办公室政治那一套,本质上和《金枝欲孽》一样。要论描写新闻从业者,《新闻编辑室》才是高山一座,本片第一集从分享会开始,就模仿了《新闻编辑室》第一季第一集的开头;圆形办公大厅布局也是;电视台的管理层级也是,最扯的就是这个,你们香港新闻节目甚至都不是主持人核心制你连这都抄。。。我倒想知道哪个电视台是让日班主播去跑外勤当记者的,哪个日班主播是在黄金档主播手下当小妹的,就离谱。。。女主的人物设定和造型也幻视《迷雾》的金南珠。。。
以前TVB真的是我的挚爱,看到好评那么多也怀着期待追剧。看了几集气得我高血压,如果这就是所谓的飒所谓的大女主,那希望你日后的领导也这样,无时无刻不在pua你,甚至不拿你的命当人命。这就是所谓的girl power?身体上位?愚笨?对喷?明晃晃把雌竞写脸上?且作为新闻从业者,真相与流量有矛盾我从不否认,但在直播的时候为了己方输赢没有商量的不顾大局的抢话互斗甚至随意控制麦克风随意编辑提词器真的不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吗。看着各个平台都是各种好评,感觉媒介素养是该列为基础教育了。。。。真的垃圾,别说啥跟内地比啥好一大截了。。。咋就不能比点好非得比烂呢。。。
本来是今年难得一见的女性群像剧,可惜除了女主,很多角色成了宫斗的棋子,想上位只要不择手段的获取一个大新闻,被打压都是对家挖出陈年旧料给致命一击。本来该有的感受也随着最后形式化的大团圆成了爽剧看完就走,不值得留恋
相较于内地剧,港剧的剧本强太多了。最后几集开始洗文慧心,黑张家妍,过分了!
快 2024 年了,还在为了爽而爽为了斗而斗,太累了,做点好饭菜吧!
有一说一,年度爽剧天花板,钮钴禄·tvb它回来了!!!!
冲着马明同阿佘去的,结果大失所望。阿佘真的不适合这个角色,太装逼了没有气场,不是绷着脸就是飒爽专业的,还有口播太违和了。还有事故现场记者居然比消防还快,女记者还要妨碍消防,阻住地球转。马明反而令我出乎意料,口播还不错。
啊,带着期待点进去的,结果这啥啊
当年HKTV的《导火新闻线》真是yyds这些剧照抄都不会
简直不能忍的地步。
看不下去,12集弃了
笑死了,小混混无理取闹还抢司机方向盘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没人在意,全程查这个,查那个,还把司机以危险驾驶罪捉了起来,采访时说别人要付全责!?黑人问号
不是双女主非常可惜,近年tvb通病就是前面叙事紧凑,越往后越完蛋。
职场版《宫心计》,咱就是说倒也没那个必要,终究是悬浮于生活的宫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