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候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振臂高呼,更多的是为了帮助自己脱离险境。
因此当高枕无忧之时,你就早已忘了刀俎上的同胞,开始躺在沙发上,看着肥皂剧,吃着垃圾食品。
与之相比,孤独一生还能保持热情的人是很值得敬佩的。
Jake和Reggie都想要幸福,不同的是一个是全族的福祉,一个是自己的安稳。
可惜后者是主角,那就无论前者多么勇猛顽强,你就只能是一个一根筋,还会好心办坏事的傻大个;而不管主角之前多么碍手碍脚,不情不愿,猛醒之后便会成为力挽狂澜的神般存在。
不过即便如此,片中最感人的一幕,依然是年幼时曾经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没能携蛋出逃的Jake,不顾安危的将所有孩子救出火海。
这算是一个轮回的救赎吧。
对于一个神经质兼话唠的多动症患者,你看到了他心内最柔软的一部分,那隐藏在粗鲁莽撞后的或许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细腻温柔。
多年以前网络上有一段Flash非常流行,标题叫《我不想说我是鸡》。
当时正值禽流感爆发,制作团队以此为主题,利用改编歌曲的形式进行创作。
它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向人们传达了来自动物的呐喊。
天真无邪的童声将一只被厄运困扰的小鸡拟人化,用她那咿呀的歌声唱出了鸡仔们对灾难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电影世界里也同样不乏以鸡为主题的作品。
还记得当年那部《小鸡快跑》吗?
这已经不是鸡仔们的第一次反击了。
不过作为感恩节上不可缺少的火鸡,《火鸡总动员》里火鸡们造反的意义可不一般,这多少带着美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揶揄,这是他们所擅长的,是一次反叛精神、个人英雄主义的另类展现。
换作我们,真是难以想象,在年夜饭上鸡鸭鱼肉集体罢工。
沉重的主题《火鸡总动员》讲述的是以拯救族群为己任的两只火鸡乘坐时光机穿越回到初代感恩节,消除人们在感恩节吃火鸡的传统。
这个故事的主题,看起来有点沉重,它拷问着每个人的内心,甚至通过火鸡的“第一人称视角”直击人性的两个弱点:自大与伪善。
我们自以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决定哪些是归属于节日的食物,决定哪些物种是我们宰杀的对象。
而伪善的是,我们在观看火鸡电影的同时,也许正一边嚼着手中的鸡腿。
与前文提到的Flash作品《我不想说我是鸡》相似,本片同样也在控诉人对鸡的歧视。
本片的看点正是杰克和瑞基到底能否逆转火鸡的命运,消除这层代代相传的歧视。
歧视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举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上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为例,其中有白人人种优越感的因素,也有奴役意识、殖民意识的因素,这些因素带来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使得一方不得不对另一方进行反抗。
黑人抗争的结果使他们取得了公平的对待。
由此可见,歧视源于一方强大而另一方弱小,当弱小一方逐渐变得强大,歧视会随着双方实力的接近而消逝。
片中火鸡们的反抗,不亚于现实中人权斗士们为争取自己族群利益而发起的反抗。
逗趣的主角为《火鸡总动员》那对“鸡友”配音的是“文艺衰男”欧文•威尔逊和“神经质专业户”伍迪•哈里森。
这是欧文•威尔逊近期的第二次时空穿越旅行了,上一次是发生在伍迪•艾伦的作品《午夜巴黎》中。
与现实里欧文本人所经历的坎坷情路不同,他所饰演的角色总是能够在时空旅行过程中收获意想不到的艳遇以及顺风顺水的感情。
片中的瑞基原先在自己的家族里遭鸡群排挤,是一只讲话不合时宜、“知道得太多”的边缘鸡。
机缘巧合之下,瑞基离开了鸡群,没过多久那个曾经在家族里喊着要解放要自由的愤青摇身一变过起了安逸的日子,全然忘却了愤怒,或许他根本没想过要拯救自己的族群,他想的只是解放自己,自己争取到自由就好了,这真是太讽刺了,披着正义的外衣只为服务自己。
瑞基一角甚至被“别有用心”地设定为双鱼座,他除了伪善之外,还拥有双鱼座的另一顽疾,那就是优柔寡断。
假如没有杰克的生拉硬拽,没有心仪母火鸡的存在,双鱼座的瑞基肯定没有动力去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当我在豆瓣上了解到本片编剧的星座之后,不得不感叹,他的自我嘲讽实在毫不留情啊,或者也有可能他是被导演黑了。
另外,伍迪则继续诠释着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执拗、尚武的神经质角色。
他所配音的火鸡杰克胸怀大志、满腔热血,可是举止怪异,说起话来神神叨叨,全身上下都是笑料。
他几乎撑起了片中主要的爆笑场面,无论是犯痴时的呆傻模样还是与火鸡兰杰的棋逢对手,均呈现出了一个搞笑角色该有的滑稽感。
但杰克还是要比瑞基更讨喜,我们欣赏杰克,或许是因为自身缺乏像他那样为梦想而执着的心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行动力吧!
这种片子适合儿童节上,片子的3D不错,情节对小朋友来说比国产动画还是要丰满。
不过大人来说没有代入感啊火鸡,感恩节,披萨都是美国人的事情,中国观众就感到很陌生了。
以前的小鸡快跑等都是动物逃离人类的故事,这次就成了动物融入人类世界。
说实话我觉得比萨哪里有烤火鸡好吃呢?
如果火鸡成功了,那么烧鹅,烤鸭,白切鸡,红烧肉是不是都要革命?
当然吃素我没什么意见,不过对于人类来说这也是灾难啊。
想起《甲方,乙方》那个要求到农村去体验没肉吃的生活的富豪,只能说这个动画片的编剧要不是素食主义就是吃火鸡吃撑了....
现在看电影之前不看影评,看完了后也只想表达自己的看法。
因为考试期间压力很大,所以想看看动画片,因为结局总是好的,苦逼的生活就要不断发现并且相信世界上各种美好。
老生常谈的故事:胆小怕事的开始,迷迷瞪瞪的冒险,小高潮的成功,跌入谷底的失败,逃避困难的懦弱,真相大白,重拾信心,跌宕起伏的情节,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是小火鸡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动画片或多或少都是这样,所以这个人物的设置没有感动我。
要不就是完美主义在作祟,我默默地希望他是因为感恩或者感情而再回到感恩节之前,而不是通过好多个未来的自己,才明白自己的愚蠢。
但即便是这样,也愿意花时间沉浸在无厘头的世界里。
只要用心, 还是有满满的笑点。
但特别喜欢这个大块头Jack,觉得他的生命是鲜活的。
看着他小小年纪就饱受挫折却依然勇敢面对;时刻不忘记要当个头头;做事那么鲁莽冲动却又那么柔情地宠溺小火鸡。
傻乎乎地摆各种造型,义无反顾地战斗,潇洒淡然地前行。
整个动画片虽然显示出他的果敢,但可没有他的睿智。
偷袭敌营时他是只是执行者,火鸡爱窝被侦破也是因为他马虎大意,一直到最后,这个来自未来的大块头竟然冒冒失失地跟着一起战斗。
好二的火鸡,但是好喜欢他的冲劲,他的坚定。
他一直笨呼呼,一直失败,一直被嘲笑,一直被指责,却一直像最初一样。
很难评判这样的人物性格能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成功,但是一定是很真我的,感觉是朴实而沉淀,二货一大枚,给赞。
至于火鸡和感恩节,是想告诉我们也多少有点感恩的心嘛。
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命,享受价值。
但这个小小主题还是很应景的。
估计现在的火鸡们知道前辈们曾经的丰功伟绩,应该很伤心。
可饮食习惯和传统风俗一时半会真的改变不了,但是至少有个感恩的心。
是不是美德不用别人评论的,自己的情操自己培养,自己的心境自己感受。
虽然《火鸡总动员》是去年美国特供感恩节的卡通片,不过我们中国人从来不过美式的感恩节。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对广大中国观众而言《火鸡总动员》都是一部不过时的轻松娱乐休闲卡通片,而且我们从中还能能认识领略到那大洋彼岸的感恩节文化。
而感恩节的由来和片中的剧情展现的一样,这个由美国人民独创的纪念日,最初只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对他们的帮助以及感恩上帝风调雨顺让他们粮食丰收。
而这个纪念日在早北美13州统一时,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把感恩节设定为全国性节日,但由各州决定自己的庆祝时间。
直到1863年林肯总统才确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作为感恩节的固定庆祝日。
火鸡当然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而我们看到片中这只活蹦乱跳的主角火鸡,之所以能被幸运的特赦。
是因为按照习俗,美国总统每年都会在感恩节前一天赦免一只火鸡,使其免于成为感恩节大餐。
而得到总统特赦的“幸运”火鸡,将入住展览馆、游乐园或农场,过起悠闲的退休生活。
所以片中我们才能看到这只胡闹瞎搞的主角火鸡,甚至能被自己的火鸡兄弟拽着带上很多披萨饼登上时光机穿越到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去拯救天下所有的火鸡……至于美国总统在感恩节前赦免火鸡的传统由来,却说说法不一,据说始于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时代。
但也有人说,这种说法可能来自于全美火鸡协会主席从1947年开始在每年感恩节都向白宫送火鸡的传统。
还有人说,100多年前林肯总统就曾赦免了他儿子的一只宠物火鸡。
而上世纪60年代在位的肯尼迪总统也曾要求手下不要宰杀别人送的一只火鸡。
不过多数美国的历史学家认为他们的总统正式赦免火鸡始于20年前的老布什时代……古人云:“无侧影之心非人也”,美国每年感恩节都要吃掉几千万只火鸡,这也让这个年轻的国家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感到有些“于心不忍”吧。
于是赦免一只火鸡让它来给我们演一部叫做《火鸡总动员》的电影也是非常不错的主意,尤其美国历届的总统都把赦免火鸡作为向美国人民祝福节日的机会,这其中的文化蕴涵也十分美妙。
另外比起美国梦工厂、迪斯尼或者皮克斯的巅峰卡通大片来,《火鸡总动员》算是一部颇为低劣的随意之作吧,就画面和制作而言如今中国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好,就故事剧情而言也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新鲜的奇思妙想。
就配音的好莱坞演员来说,也不是那种红得发紫的超级大腕。
当然了,对于很多经常看美国影片的小群观众来说,欧文威尔逊和伍迪哈里森还是很有人缘的。
更何况中文配音的何炅、谢娜和杜海涛也很有观众认同感。
总之你拿《火鸡总动员》和我们中国那些操蛋的卡通片比起来,会明显感觉这片就像以往所有的美国卡通片一样,台词设计活泼纯真,剧情细节幽默搞笑充满了灵感和想象。
于是你立即明白了美国卡通片的高端实质是赢在核心理念上。
火鸡是美国感恩节家家户户的必备美食。
就和我们冬至吃饺子、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一样显得天经地义。
很少有人去质疑为什么,更少有人去考虑火鸡们的感受。
正如皮克斯的人会去想怪兽、小丑鱼、汽车的感受一样,ReelFX动画的创作者们,也心血来潮地把自己想象成了火鸡。
他们突然发现,如果自己是一只火鸡的话,可不愿落个上餐桌的下场。
在完全放开了想象力之后,这群披着人皮的火鸡们想到,应该有这么一位英雄穿越到史上第一个感恩节前,去把火鸡从感恩节的菜单上抹掉。
一旦大计得偿,可谓不世之功。
好在吉米-海沃德带领的这群人并非孩童发梦,只顾着新奇好玩。
原本一个英雄就能完成的冒险和任务,他们分配给了两个火鸡去做。
这就为电影的故事层面增加了很多的冲突、张力和空间。
尽管何炅配音的瑞基戏份更多,可是在推动剧情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却是杜海涛配音的杰克。
两个火鸡的遭遇迥异、生活状态也是天上地下,于是性格宛如针尖对麦芒。
拯救苍生的完美英雄所应该具备的那些优点,被平均分配给了瑞基和杰克。
同时瑞基和杰克身上还带着毛病,让他们各有致命的缺点。
瑞基聪明、有志向,却在得到了人类的“假慈悲”后迷失在了安逸之中,丧失了原有的抗争决心;杰克意志坚定、勇敢顽强,却有点儿一根筋&十分粗心。
两只火鸡更接近于徐峥&王宝强的闹剧组合。
他们真的能成为英雄,并完成使命吗?
《火鸡总动员》最黑色的一点,就是让原本鹤立鸡群,因为总思考着要反抗命运而被驯化火鸡群排斥的瑞基,成为了每年一只的“放生的火鸡”。
借助美国总统的慈悲,瑞基瞬间就扭转了自己的鸡生,不仅免于被烤至焦黄,更可享用披萨、电视、软床等等高等待遇。
这使他瞬间就忘却了那些即将命归九天的同伴们。
直到愣到不可理喻杰克强行将他掠走,他才阳奉阴违地踏上了穿越之旅。
很显然,所谓的“放生”是不会彻底改变火鸡的命运的。
杰克天方夜谭般的“不自量力”反到促成了最后的功成。
前几年穿越剧真是可以说得上红得发紫。
可一向只是穿越到未来被笑无历史的美国,这次却真心鼓起勇气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历史了。
感恩节要吃火鸡的习俗在美国已持续了几百年,一只幸运的被赦免的火鸡便穿越回到第一次感恩节的前三天,于是,在那里展开了一场鸡心动魄的争斗和一场唯美的爱情……
北美的感恩节习俗是吃火鸡,源于17世纪欧洲移民在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照顾,所以选择了年底的一天移民们要求印第安人来驻地做客,共享美酒美食。
经过300多年的演变,感恩节定在了每年的11月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也成为北美民众合家团圆的日子,烤火鸡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美食佳肴。
《火鸡总动员》设想非常大胆,居然设定了两只21世纪的火鸡被美国军方的仪器送到了17世纪的北美洲,那时还是感恩节没有制定之前的日子,火鸡瑞基(何炅配音)和杰克(杜海涛配音)打算拯救火鸡的命运,让它们这个物种不再是感恩节必须吃的食物。
但是从21世纪来到了17世纪,事情办得谈何容易,这里生活的欧州移民不仅彪悍,而且对于猎杀火鸡有浓厚兴趣,虽然当地生活的火鸡们身手矫健,还有一只美丽的火鸡珍妮(谢娜配音)让瑞基着迷,但凭借瑞基和雷吉的力量想改变历史显然是力不从心。
动画电影《火鸡总动员》的新颖之处在于向传统习俗挑战,北美人吃了几百年了感恩节火鸡,到了这部动画电影中却要被取消,这种对于传统习惯的改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但创作者始终把影片的大方向放在动物的感受上,说白了就是:“感恩节人人都吃火鸡,但是你们考虑到火鸡的感受了吗?
”在保护动物的宗旨出发,感恩节必须吃火鸡似乎就显得有些残忍。
特别是《火鸡总动员》还刻画了火鸡杰克的悲惨童年,还有火鸡被圈养而导致智力低下等等拟人化的描写,让观众对火鸡的命运产生同情,所以影片的主题在这里是立得住了。
其实,人类繁荣的对立面就是其它动植物的牺牲,人们的发展和生长就需要营养的补充,在是否吃肉的这个问题上,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素食主义者、以及动物保护主义者表示反对。
从《火鸡总动员》这部电影出发来设想,未来不仅会有时光机可以改变历史,或许还可以制造或者发现其它的事物来替代很多动物的肉制品,这样或许可以让很多动物不再是人类的盘中餐。
当然,这只是设想。
不过现在很多国家的人都是营养过剩,甚至还需要节食减肥,所以少吃肉制品也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火鸡总动员》不仅仅是在给观众追溯感恩节的历史,也是在传递给观众爱护动物的信息。
在得到欢声笑语之后,影片的主创或许也是希望观众们能够少吃感恩节的火鸡,让更多的火鸡可以享受长生的权力。
此总动员非彼总动员,山寨皮克斯的中文译名并没有给影片带来火红的票房。
《火鸡总动员》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至少它不算低幼,许多冷笑话还真不是小盆友们能看懂的。
冷嘲:影片伊始,便大大地嘲弄了一番宗教愚民政策。
那个关于“火鸡天堂”的暗喻已不仅限于映射基督教世界。
如果说大家被倒拎着进入屠宰场是洗入我们脑细胞的彩色泡泡,我宁愿做那个特立独行戳破梦话的怪鸡瑞基。
之后便是那个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发言提到过的“庙宇扔草帽”典故,莫言的故事里扔出去的替罪羊是随机的。
本片里众鸡们把瑞基扔出去却是有选择的,因为他最聪明,看透了谎言的本质。
但他也最愚蠢,说出了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的事实,于是他像瘟神一般的被扔了出去。
事实证明,敢于说真话的人或者鸡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他不被同类所容。
更为讽刺的是,瑞基最终没有被端上餐桌,他被全世界公敌中的公敌——美国总统挽救了性命。
又是一个世界警察拯救第三世界国度落难公知的故事,能不能再俗套些?
热讽:关于时间机器的称谓在拥有更多人口的大洋此岸叫作“穿越机”,人们曾经像盼星星盼月亮式的盼望一部肥皂剧的周末更新,只是因为其男主角都叫兽据说拥有穿越时空的本领。
《火鸡总动员》拥有了热门的题材,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穿越机”中的“战斗鸡”。
我不过感恩节,也不吃火鸡,但我略微知道感恩节的来历。
它是早前美洲大陆清教徒移民创造的节日,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感恩节吃火鸡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作为受害者,火鸡们有理由穿越到过去以拯救自己的种族。
这是关于“鸡权”的宣言,无关东莞女技师们的维权,却是所有弱势群体的心声。
我们不是披萨饼,上帝创造我们不是为了被端上高等动物的餐桌,没有那种生物是天生的祭祀品。
作为低收入群体的劳苦大众,也不应该逆来顺受的任人宰割,收割者们偶而停下手中的利器,给火鸡们一些喘息的时间与憧憬自由的空间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否则,愤怒的小鸟们发起威来,也是会咬人的。
冷幽默:片中的冷幽默比比皆是,最为明显的是那一群穿着黄色生化服的警卫们,他们活脱脱就是《卑鄙的我》中小黄人们的人类升级版,也和我们熟悉的X管队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起彼伏的“呵呵”声充分展示了他们有别于常人的恶趣味,损人不利己是他们的天性,群体性道德沦丧是他们的天责。
然而社会就是这样,缺少了他们也就缺少了网络狂欢的一种谈资。
他们的“呵呵”正在感染着这张网上的每一个人,我们在变得越来越令人发指的麻木,以至于我们需要不断的感官刺激才能唤醒我们的末梢神经。
在这个日渐堕落的网络社会里,我们渐渐的变得相貌雷同,我们戴上面罩,穿上生化服,我们不断地在QQ群或是BBS里敲下单调而恶俗的字符:“呵呵”“呵呵”……
热心肠:幸而我们还有瑞基,还有杰克,还有类《阿凡达》的珍妮及其兄长,当然还有那注定要壮烈牺牲的火鸡长老。
他们像《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人一般顽强的反抗统治者,勇敢而执着,虽然最终多半是以悲剧收场。
动画片通常是有大团圆结局的,因为它是贴着老少皆宜标签的动画片。
而现实往往是恰恰相反的,这也正是现实与动画世界的差别所在。
然而我们应该拥有的价值观在幕里幕外其实是一样一样的,友情、爱情、亲情、乃至基情,都是现实社会中我们实实在在应该追求与珍惜的。
至于勇气与气节,那是因人而异,也是因时而异的。
充当与时俱进的跟随者,还是胸无城府的直言者,又或是冷眼旁观的嘲笑者,或者大隐于市的潜伏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才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
不妨放下道德制高点上的傲骄姿态,又或是抬起世俗审判台下媚俗的眼神,就让我们轻轻松松坐在影院的沙发里,微笑着观赏这出“愤怒的小鸟”上演的逆袭好戏。
顺便偷窥一把世间万态的可乐表情,暗地里吐出一句似嗔非骂的牢骚,在笑声与骂声中还原自己原本不那么纯洁的大脑与心灵。
文 / 赤叶青枫一部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了男女主演,也火了一句“下雪了,怎么能没有炸鸡和啤酒”。
于是乎,韩流遍地,炸鸡当红。
要烹制好吃的炸鸡,火鸡肉是非常好的原材料。
现实中的火鸡们必不可免地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大荧幕上的火鸡们则不甘心成为盘中餐,它们决定揭竿而起,穿越时空,飞出餐桌,为改变命运而战!
而新近上映的动画电影《火鸡总动员》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火鸡历险记的故事。
在机器人、虫虫、玩具、蜜蜂、海底世界、飞机等纷纷“总动员”之后,如今终于轮到火鸡家族了。
为强化故事的趣味性,影片甚至加入了东方国家现在盛行的穿越元素:先觉醒的火鸡们决定穿越回过去,将火鸡从人类菜谱上永远抹除。
于是,两只21世纪的火鸡劫持了一架时间机器,穿越到了17世纪的北美洲,回到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诞生的前一天……影片中的火鸡角色形象鲜明,个性十足。
主人公瑞基是只幼年命运凄凉的蓝头火鸡,也是一只寂寞的“火鸡阿甘”。
它的寂寞一方面源自色立鸡群,一方面源自太过聪慧,有点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
这样的角色设定符合一切小人物的成长史与奋斗史,也极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而最后,它别扭的性格在友情和爱情之间磨合,慢慢成长成为一只出色优秀的“伟大的火鸡”,相当励志。
除了瑞基之外,其他火鸡角色亦不遑多让,有的可爱,有的呆萌,有的憨傻,有的孔武有力,有的甜美可人……其中火鸡杰克虽然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又能令人感到其身上时刻充溢着信仰的力量,当他与火鸡王子比武时,载歌载舞、争奇斗艳,又相得益彰、基情四射,将角色的动作技巧展示得淋漓尽致一气呵成,令人过目难忘。
平心而论,影片的格局不算大,但胜在制作上乘。
其画面精致、笑点不断,在细节上的处理和动画师丰富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是难得一见的精良之作。
影片故事挑战西方感恩节传统习俗,模拟动物立场来批判人类的口腹之欲,角度相对来讲比较讨巧,而火鸡与人类的对立构成影片最主要的矛盾点,在不断摩擦和冲突中,矛盾达到至高点,最终令火鸡家族同仇敌忾,誓与人类进行最后的战争。
要想知道火鸡们最终能否绝地反击改写命运,回头大家看完电影后,自会知道结局——其实,换个角度而言,对于一部疯狂搞笑的动画电影来说,胜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愤怒火鸡们身上满溢的让人感动的团结精神以及勇往直前的昂扬斗志。
好的喜剧动画影片,应该在不着痕迹地让观众看得开心、解压的同时,还寓教于乐,蕴含一些简单而励志的正确理念。
《火鸡总动员》做到了。
全片看似癫狂,实则为自由而战的勇气无处不在,它通过一个无厘头的爆笑故事传达与诠释的是责任、信仰、感恩等充满正能量的理念。
如今,初雪的日子已经过去,炸鸡和啤酒的热度却正如火如荼。
看一部《火鸡总动员》当然不会让你就此戒了炸鸡,不过下次再吃炸鸡时,你也许会想起曾经看过的这部动画电影,然后会心一笑,告诉自己吃饱喝足了以后,是时候该努力减肥了。
一辈子还没吃过火鸡…
出戏感重,战鸽总动员还略胜一筹~~
剧情串接的很没有逻辑
我就想看编剧会怎么结尾~~~前部分还是挺好的。
6.4/10
尼玛 睡着了 国语配音太坑爹!!
0颗星,3.8元都不值
愤怒滴火鸡。。
总是需要这类电影来打打气补充一下正能量
加入穿越元素的动画电影,雅俗共赏,最后愤怒地小鸟和披萨乱入的情景,很乱很欢乐
还不如熊出没。。。
woody harrelson配音~~
太典型的好莱坞了
粗糙却好笑,各种怪趣味与冷幽默,着实戳中我笑点,但估计也有很多人完全免疫。
要故事沒故事,邏輯混亂、漏洞百出;要笑點沒笑點,幼稚無趣、隔靴搔癢;要技術沒技術,從皮膚到毛髮,沒有一樣做得夠好——居然還敢拿“史上最偉大的火雞電影”當宣傳詞,估計火雞都要跳出來罵了。
卖萌,又是卖萌。关于历史,有些伪善。但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处理沉重历史的正确态度。
火鸡的自我救赎,故事未免有些单调,但是单单看火鸡卖萌就够了。
美国佬这么拍,他们的小孩还愿意吃火鸡么
幸亏没去电影院看,一般到连淘宝活动的3.8都不值,另外火鸡虽然有个鸡字这么基情也不太合适吧。。。
angry bi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