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隆夫2004年演的日版世爱仍然是日本爱情电影票房第一,经典到永远在日本电影史上都会留有位置。
而我自己看了以后也很喜欢,电影感人,大泽也演得超棒。
所以这部内地的翻拍版,虽然是翻拍小说不是翻拍电影,但我直觉就知道不会特别好,曾经沧海难为水,如果不是因为喜欢欧豪,我肯定不会去看的。
韩国导演拍的,改编了很多,主要的部分还是有的,像录音带回忆,写信编故事说女主有白血病来得到随身听,两人外出过夜等等。
改编的是出现美人鱼,女主样子的雕像沉入海底,女主得了另外一种病,照相馆变未来邮局,有个跟女主同名的女孩等等。
先说好的吧,欧豪演得很好,比左耳又进步了,几段哭戏都很不错,能感受到他对女主的用情至深。
剧情还行,有青春美好,有感天动地,最后我也被感动到哭了。
三星是给欧豪和泪水。
电影不好的比好的多,改编得不是很符合实际,太戏剧化不够现实很难引起共鸣。
回忆90年代,场景和服装却是现代的,唯一有年代感的是录音机,没有回忆久远的感觉。
未来邮局也不可能会有的,最后柯达潜水找到了雕塑和美人鱼救了他都很不现实,但姑且作为增强戏剧性而设的童话般的安排也尚能接受。
但他对夏叶的爱深到十年后仍然想去殉情,这点真的有点不能接受。
从回忆中看不出来他们这种纯洁的初恋有爱得那么深,深到十年后还为她殉情,有点夸张了。
而且殉情是不值得提倡的,虽然最后柯达得救了也想通了,“再次见到夏叶”的那段也很感人,但应该有很多途径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不一定是殉情。
还有杨紫演的另外一个同名夏叶,这个角色很多余,只是为了设置悬念和最后的感人而设,跟男女主的感情毫无关系,对推进剧情也没什么作用,一开始还可能让观众误会是十年后的夏叶。
最后她和柯达相视而留了个伏笔,其实也没必要,这个改编点真的差评。
虽然情节非要扯上白血病有些媚俗,但女主是真美,欧豪演技也可圈可点,至少感动了我~人的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爱情也许就只发生在那个时候,不掺杂任何杂念的爱情。
奇怪的是边看边忍不住想如果柯达的角色是小小,作为妈妈会否支持他这场恋爱,既能够理解初恋的美好与刻骨铭心,又担心他失去后会怀疑人生的价值,爱情这事还得慢慢引导,生命价更高吧!
本文是根据我发在知乎上的一篇回答为基础,经过重新整理而来的。
所以在如果在知乎上看到比较像的文章,那不是我抄袭,因为那篇文章的作者也是我。
若要评价这一部电影,就首先应该介绍一下《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背景。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是日本作家片山恭一于2001年发表的一部纯爱题材小说,发布后几年内就超过了《挪威的森林》成为日本销量最高的小说。
而在本电影之前,已经先后三次被改编成影视剧(另外还有广播剧、舞台剧等)。
第一版是2004年上映的日本电影,由大泽隆夫、长泽雅美、森山未来等人主演,这部电影当年在日本完成了票房奇迹,以85亿日元票房荣登当年的票房冠军,并且至今仍保持了日本真人纯爱电影的票房纪录。
而刚被豆瓣评选为2016年最受关注女演员的长泽雅美,也正是凭借在该电影里的出色表现,几乎横扫了当年日本各大电影奖项的助演女优赏以及新人赏,从而一举成名。
2004年日影版剧照第二版则是同年由TBS电视台播放的日剧版,由山田孝之和绫濑遥主演。
相比电影版,日剧版相对来说更接近原著,但也继承了电影版一些原创的设定,加上时间比较充裕,对感情的刻画也更充分,所以在中国的评价甚至还高于电影版。
2004年日剧版宣传海报第三版,是于次年2005年,由韩国翻拍的电影,名字改为《我与我的女友》(或译为《波浪预报》),由车太贤、宋慧乔主演。
这个版本大体上沿用了日本电影版的故事发展,但舍弃了成年以后故事线,不过在细节上的修改还是很多的,气氛也相对轻松一些,不像日版那般压抑。
2005年韩国电影宣传海报最后就是来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版,由欧豪和张慧雯主演。
导演则是韩国知名导演郭在容,值得一提的是,郭在容刚好也是韩版的编剧,可见他对《世爱》真的是真爱啊。
2016年中国版宣传海报然而,导演对作品的爱并不意味着电影的成功。
多次的事实已经证明,再厉害的原著也不能保证改编电影的票房和口碑。
只是,像本部电影一样,能把历史上多次大热的大IP,改编成票房口碑双扑街,要实现这样的成绩,也是不容易。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如此惨败,很大程度是因为从一开始,片方就是将其当做一部彻底的中式“青春片”来对待的,显然是为了蹭今年很热门的”青春片“热度。
从宣传到到海报,再到发布会,到处充斥着“青春”、“初恋”等字样,甚至在宣传稿中不惜拉上日版电影给他冠上“亚洲青春电影鼻祖”的称号,先不说日版电影是不是算作一部“青春片”,但“鼻祖”两个字,也怎么都轮不到“世爱”来担当。
无论原著小说,还是之前的三版影视剧的成功,那都是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种女主角得白血病的桥段,放到现在实在是难以让观众简单的就接受,毕竟经过这么多年韩剧三宝的洗礼,观众早麻木了,现在的韩剧都不这么拍了。
即使是2004年,这种题材也是略显老套的,但是日版电影能在当年脱颖而出,拿下这么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不仅仅是靠的这个故事本身,而是在故事的叙述上以及镜头的运用上都有其过人之处,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还探讨了人们的生死关,描述了女主角如何面对死亡,以及活着的人如何从心爱的人死去以后走出阴影,使得日版电影在纯爱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的深度。
但是基于“青春片”的定位,中国版电影将剧情的内涵留于表面,基本将这些有深度的内容给舍弃了,甚至在结局安排了成年男主角试图自杀的剧情,在现在看来本已颇为狗血的剧情上再撒了一把狗血。
实际上,日版电影从来就没有以“青春片”来宣传自己,他从来都是将自己定位为一部纯爱电影。
诚然,“纯爱”和“青春”有很高的重合度,但这终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纯爱”是给我们讲述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是为了让我们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而感动,但“青春”题材这是要唤起观众自身的青春回忆。
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故事,我能够为朔太郎与亚纪之间的爱情而感动,但我无法通过这个故事来回忆起自己的初恋。
用“青春片“的手法来讲述这个纯爱的故事,注定最终的成品只会是一个四不像。
再来说说电影的剧情,中国版基本沿用了日版电影的发展,很多日版电影原创的设定也被继承了下来。
但是依然有不少的改动。
首先是日版的照相馆给变成了所谓的”未来邮局“,这个设定看似有创意,但实际上太过于天马行空,反而给人很出戏的感觉。
还有邮局老板,我从这里并没有看出他对初恋深沉的爱,倒是他硬把自己说成是初恋的女儿的父亲,我看到的只是满脸的猥琐。
其次,日版中去梦之岛的剧情,被改编成了去北京找父亲,这个改编倒是不错,更现实,也有说服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一段全班同学一起合谋欺骗夏叶母亲的情节,简直是毁了这个我个人认为还不错的改动。
这里画面够美。
不过似乎是刻意模仿日版相同片段的画面。
最后,就是乌鲁鲁岩石这个“世界中心”居然被女主一句”这是他们眼里的世界中心“就给否定了,所以女主夏叶想去的就不是那里了,而变成了想去海里看看自己的雕像,于是机场的那段情节也没了。
连最后结局,由变成了朔太郎去了乌鲁鲁岩石,完成亚纪留下来的心愿,也变成了柯达潜水去找海底的夏叶的雕像,也带出那段自杀的情节。
既然否定了”世界中心“,那为何不像韩版一样换一个片名呢?
其实日版电影的剧情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可能是因为电影片场的限制,日版电影在很多细节上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以及情绪渲染的不够充分,这也是观众评价不如日剧版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多改变也不合逻辑,比如结局是成年朔太郎和未婚妻带着亚纪的骨灰去乌鲁鲁岩石,这显然不合理(原著是朔太郎和亚纪的父母一起带着亚纪的骨灰,显然合理多了),以及两人如何相爱也没有展现出来。
而即便如此,中国版依然比日版少了差不多整整40分钟,加上故事前期强行加入的诸如打架等的青春片元素占了时间,让女主角得病以后的剧情以超高速推进,没多久就死了,也因此日版里面那些感人的桥段,几乎全部被删除,这也是我对中国版的改编最为不满的地方。
也因为时间的限制,日版改变了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他不想其他几个版本那样采用的线性的叙事结构,而是采用回忆的方式,将几个重要的故事片段分别展现出来,而这些回忆都是通过贯穿全片的录音带展现出来的,比如下面这个我非常喜欢的场景,成年的朔太郎听着亚纪留下来的录音,一边感受着回忆。
这些浪漫的表现方式也没有在中国版里出现。
在中国版里,通过录音带交流只被用来道歉。
这让之前女主夏叶想要WALKMAN的剧情变得没有意义。
还有日版中下面的这个镜头所表达的话题,也是中国版里完全看不到的。
朔太郎送亚纪会医院,这时候亚纪还非常坚强,表示可以自己回病房
于是朔太郎就转身离开
这时候亚纪突然又跑了下来
原来是前不久还在一起玩的病友,已经去世了,亚纪第一次感觉到对这个长达一分多钟,一气呵成的长镜头都是通过慢镜头来表达,加上手持摄影整个画面的晃动,全程几乎任何没有伴奏,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别提有多震撼了,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这部电影里要表达的纯爱之外的主题。
另外,某种意义上,本篇的选角上也不如日本,虽然本篇男女主角的颜值是够了,尤其是欧豪比日版的森山未来的颜值强太太多了。
但森山未来和长泽雅美在出演时分别只有19岁和16岁,扮演这种高中生角色也几乎本色出演即可。
而相反中国的两位主角差不多已经是大学毕业的年龄了,加上本身演技就很一般,在电影内完全没有演出高中生应该有的纯真的感觉。
还值得吐槽的是,为什么得了绝症的女主看起来还这么健康这么美?
完全只是像刚哭过而已。
再看看日版,这才是一个绝症少女应该有的样子。
对了,为了演好患白血病的角色,长泽雅美甚至不惜剪掉了自己的头发(日剧版的绫濑遥同样是光头形象示人)。
这一经典的隔离病房之吻,也没有在中国版里出现。
我举了这么多日版的例子,并不是说中国版必须照搬日版的剧情,而是想说,本片为了满足青春片的定义,前期加入大量青春片桥段,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使得后半部分女主角得病以后的剧情只能被大量删减,所以类似的煽情片段,在中国版里几乎完全看不到。
(唯一可以说煽情的就是留下录音给另一个夏叶的片段,但是因为和主线剧情不搭,所以效果非常差,具体后面会讲到)还有这种校服,怎么看都不像是1997年中国应该有的吧,还有女主可以披头散发?
还有这种小区,未免也太现代了把。
还有杨紫饰演的另一个夏叶,也是导演自以为是的创作。
这个角色大体上等同于日版为男女主角送磁带的律子,但因为本片中的磁带变得无关紧要了,所以这个角色的出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专门为其创作的捐角膜的剧情也完全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个角色的存在除了加深整个故事的狗血程度,根本毫无意义。
基本上,这部中国版电影,几乎继承了日版大部分的缺点,但却没有继承到大部分的有点,甚至让这个本来就很狗血的故事用更狗血的方式表现出来,作为一部悲剧,几乎没有任何的煽情,这确实是难以让我将其定义为”合格“的电影。
其实我个人愿意给他打5分的,但是豆瓣不能打2.5星,而我又没法说服自己给这部电影打3星这个及格分,所以只能委屈他被我打2星了。
——评析《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有人说:青春是快乐的源泉;快乐在这里流淌,痛苦也在对面徘徊。
有人写,青春是多雨的天空;雨露在这里蔓延,阳光也在天边等待。。。。。。
在郭在容导演的拍摄下,青春的那种懵懂,那种酸甜苦辣的回忆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地闪现。
青春那杯苦涩的美酒,却在郭在容的执导下品尝出来了不一样的滋味。
通过男主人公由欧豪饰演的柯达的视角及解说下,向观众们呈现出了一场永不散场的青春,一次无法释怀的相遇到相识。
记忆中的青春,不断的在影片中回现,交叉蒙太奇的一次又一次的闪现,慢镜头的运用,音乐的插入,人物的镜头拍摄,环境的烘托等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荧幕中。
让观众们身临其境,欣赏着这场永不散场的青春。
开头环境的渲染,其实也就是为影片的结尾奠定了基础,暴风雨之后的世界,也就是影片插入的交叉蒙太奇的运用,也借此真正的揭开影片的中心主旨。
一段青春流淌在记忆的沙河里便从此展开了出来。
两份来自“未来快递”分别到达夏叶与柯达的手中,也正是这两份快递牵动着一场青春的回忆。
交叉蒙太奇的穿插,引领着观众们进入了青春的美酒当中。
在柯达的视角中,我们看见了一位天使般的少女,文境而又单纯的小女孩夏叶。
婀娜多姿的身材,天使般的笑容,在镜头下的捕捉中极为细腻的呈现出来。
加上音乐的渲染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甜蜜的感受。
两人之间的一次次交集也再次逐步展开出来,那种隐藏在内心中的朦胧感渐渐萌发,轻轻的一撇,有意的相遇,互相的等待都在相互交织的眼神中传递开来。
尤其是一次为了帮助朋友,奋不顾身的拾起一根捆子就朝那群人打了起来,这一架打的不仅仅证明了柯达的有着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勇气,同时也投来了夏叶赞许的目光。
以及之后柯达为了帮助夏叶见到自己的爸爸,在同学的帮助下精心策划了一场关于北京实习的计划,最终帮助夏叶找到自己的爸爸,但是不曾想到如今的爸爸已不在是当年只疼爱自己的爸爸,他已经再婚了并且又拥有了一个女儿,看到父亲将所有的爱都转向那个小女孩时,夏叶的心无比的恐慌和难受。
此时柯达的耐心安慰和帮助,缓解了她内心痛苦与无奈。
两个人相互之间的那份纯真的朦胧感也渐渐的浮出水面。
阳光沐浴在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是一种青春的活力,张扬的是内心的懵懂的美妙的感觉。
其中镜头下的他们,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将现实的柯达与回忆中的的柯达与夏叶之间的交往的点点滴滴的回放相互穿插,给人以镜头的美感,同时更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想象。
当然蒙太奇的运用,交叉的呈现,让观众们不仅欣赏到青春的那淌美酒,更多的则是镜头之外的,现实中的柯达对青春的真真切切的回忆与感受。
特写镜头下的他,一滴眼泪包涵了对过去的思念。
然而,影片看似渲染出的是一种青春的活力四射,朦胧的美感,但实际上却一直隐藏着内容的主线。
同时也在一一为接下来发生的难以想像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柯达的一次虚假的文章内容,虽然迎来很多听众们的喜爱,拿到了奖品,但事实却在为夏叶最后患病做铺垫。
夏叶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无疑深深的刺痛着柯达的心,他埋怨,悲伤,愤怒,闷闷不乐。
从他的神情,他的无奈,他的一举一动的行为中都能够真心的感受到他内心的恐惧感和失措感。
夏叶的痛苦,柯达的焦急,父母的自责,同学的伤心等都借以柯达的视角中表露出来。
最后仍然以柯达对内心的那份执着,对青春的回忆向我们揭开了主题。
然而镜头在转向另一个与夏叶患有同样病例的十岁小夏叶我时,我们则是透过女主角的视角呈现出来。
让一切的谜底都浮出了水面,命运的巧合,促使两个不同年龄段且从未焦急的两个重名女孩定下了不一样的结局。
夏叶的无私,夏叶的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对世界的渴求鼓舞了她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寄托在当年仅仅只是与她重名且共同与共同的病魔相斗争的女孩身上。
而“未来邮局”则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始终,开头出现吸引观众们的眼求,而在影片的最后不仅吸引了观众,更是打动了观众们的内心深处一直珍藏的那份对青春的回忆。
柯达从对青春点点滴滴的执着再到最后的释怀,一句当年夏叶的海里还有另一个我,爸爸为我雕刻的雕像。
让多年后的柯达最终完成夏叶的愿望,同时也让自己从当年的故步自封的悲伤中明白了夏叶的每一句话语隐含的对世界的渴望。
让他相信原来在世界的中心一直有爱的存在。
陪男性朋友去看的,他爱好文艺片爱情片,我杂食动物(背景交代一下)整体来看剧情略显老套,而且有些情节有点狗血,但是我哭没了两包纸巾,朋友也眼圈红红,看剧场的其他人也都被赚了眼泪,也算是挺成功的吧。
具体来说好的点吧我俩一致觉得欧豪的成熟妆很帅,有被闪到。
他每次哭或者眼泪含在眼眶里的样子都让人感觉很心碎,几次哭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眼泪在眼眶里的时候感觉有戳到我。
张慧雯最后给小夏叶录音的时候的样子挺美的还蛮喜欢电影里的几个场景:两个人走在路上的几个片段风景很好;张慧雯她们训练的时候感觉很可爱;他最喜欢欧豪送张慧雯回家的片段,感觉很初恋。
喜欢中间穿插的几首歌,感觉很舒服几个吐槽杨紫这个人物有点不知所云,完全删掉也没什么问题,存在没有加分美人鱼雕的有点丑,所以男主一下认出来感觉很神奇张慧雯重病的时候脸还是肉乎乎的看着有点违和总体来说中规中矩,有惊喜的是男女主的哭戏,去电影院好好哭一场的感觉还不错,出来之后很久想到一些很戳的剧情还是很想哭。
郭在容导演的编剧感觉还在他的年代,但一些细节还是能看出功力。
3分半给导演男女主的表现,剩下半分看在他们赚我这么多眼泪的份儿上一并送上。
8月26日,距离《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首场点映刚好半个月,再一次走进影院,再见柯达!
剧情已经没有悬念,只为感受柯达和夏叶真情实意的初恋。
柯达和夏叶,两个来自不完整家庭的少男少女,却都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成绩优异,心地善良,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彼此吸引走在一起,比起灰姑娘和王子的人设多了真实感。
初恋最美,也最心动——从泳池边到操场,从酷暑到大雨倾盆,从刻意的讨好到诚心的自罚道歉,小到一块手绢,大到远行千里,大事小情,缓缓流淌,却密密麻麻占满两人的世界,甜蜜感爆棚。
看着看着,都觉得自己恋爱了。
初恋最美,也最心痛——未来邮局的信件,一份历经十年的情话,再次听到却天人永隔。
夏叶离开,即便青春年华,柯达的世界还是瞬间褪了色。
甜蜜分享容易,伤痛永远无法感同身受,这部分值得坐在影院细细品味。
最初得知欧豪要饰演柯达时,特别好奇一个酷帅狂拽的boy怎么演前半段深情后半段沧桑的柯达呢?
看多了在舞台上活力四射,唱跳根本停下来的欧豪,一下子还真想不出柯达附体会怎样。
17岁和27岁的柯达,拍摄时欧豪23岁,介于十年跨度之间的年龄,或许对于经历过的青春早期比较容易代入表达,而未经历的后青春却更多得靠想象或者借鉴。
没有了夏叶的柯达满腹心思,眼神淡漠游离,仿佛无法聚焦,只有看到夏叶存在过的痕迹眼中才复有神采,透出沉迷;甲板上放下心中执念,释放自我的那一刻眼神清明却又肯定,在柯达的眼里看到了美好,大概这就是世界中心吧!
欧豪在影片中多用的是用眼神传达情绪,配合着原声的内心独白,让人流连穿梭在十年爱恋之间。
原来除了撩妹电眼和快节奏的饶舌,深情告白也是你的拿手好戏呀!
多年前的卡带情书,从随身听传来的声音磁性满满,货真价实的“磁带”!
用声音演戏这是我对这部影片最喜欢的设计。
柯达让我看到了欧豪的多面和更多的可能,最美好的胜利是赢过曾经的自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柯达最美,柯达再见!
一片大海海边的人和小故事一个音频引发的回忆脑海中的碎片,清晰美好的青春爱恋柯达(名字确实胶卷)成绩不错,记忆不错!
可是当面对人生中第一次生离死别,对着医生说的那番傻话,印象最为深刻!
17岁的少女本该有美好的未来,豆蔻年华却遭受病痛折磨,她会说:我害怕!
男孩一边安慰却也止不住流泪!
录音磁带留下的音频是他们后来仅有的纪念!
初恋很纯粹,只希望你爱的或者人本善良都希望身边的人过的好!
跟着剧情的起伏流了几次泪,我觉得看了电影这样就很值得!
作为一部青春偶像题材的影片,本片有着不少青春爱情片的套路。
男主柯达与女主夏叶在上学时代的种种交往故事都属于是老套路了,在你侬我侬这一点上没啥新意,观众们似乎都觉得审美疲劳了。
但看到女主因病住院后,男主不断地跑前跑后,呵护服务着女主的行为时,又能被这些情节深深地打动,赚足了观众们的泪点,而且几乎没有强行煽情。
影片还有第二条故事线,也就是长大后的柯达重回故乡,回忆曾经过往的经历,并牵扯出另一个夏叶——两人恰巧是在同一个医院就诊的同名同姓患者。
第一个夏叶虽然已离开人世,但她依然能“看到”这个世界。
这也是本片的一大惊喜点和亮点。
欧豪算是全片中男性角色的颜值担当,演技也逐渐成熟,而女主张慧雯的颜值在一众女配,包括杨紫、王智、温心等面前显得较为黯淡,演技也偏稚嫩。
就影片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没到五星这种地步,四星水准,但我还是给了五星,毕竟太多的影评人给了不够公道的评论。
就推荐程度来说,我不太想推荐,不是因为影片不好,而是现在的大多数人太浮躁了,这种需要满满咀嚼的影片是无法得到他们的理解的,片段式的故事缓缓叙述,时间的线轴在现在,过去,未来之间跳跃,剧情的拼接不温不火,细腻美好,人物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只有纯真与美好,影片中的青春在纯纯的美好之中以遗憾和悲剧收场,整片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犹如柏拉图式的爱恋,温暖唯美,蠢蠢欲动,女主真的好漂亮,男主真的很深情,两人幸运的遇到彼此,并幸运的交织在一起。
电影之中的一些情节充满着文艺小清新的情怀,海里的美人鱼,别墅中的霞光,青春美好萌动的感情在记忆的深处随着时间之轮的转动出现美妙的加工与升华,电影中的所见所闻,浪漫场景是否真如现实一般,说不清道不明。
电影很对我的口味,但就我看到的影评情况来看,它似乎并不对好多其他人的口味。
这对这类电影来说是可惜的,但也是正常的。
就单单说这部电影吧,里面的许多青春并无法从表面引起我的青春的共鸣 ,相信大部分人也一样,在我的记忆深处,至少我的校服没那么好看。
但如果有心去原来体会的话还是能够get到一些的,羞涩的对话,欢快的单车,最重要的是彼此爱慕而美好的感情。
记忆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纯纯的,懵懂的。
我想大部分人的青春都应该是美好与遗憾的吧,尽管每个人的青春都是色彩不一的。
美好是大部分人青春回忆的主旋律,遗憾总是随之而来,幸运的是,我们与男主一样选择坚强的活下去。
我怕是不会忘记第一次看这小说的日子,那是高三首次模拟考,我一整天都拿着我的小手机,之后却拿了我模考中的最高分。
那一天,窗外鹅毛大雪,桌子上有朋友留给我的涂鸦,认识的可爱女生离我有三排远。
那一天,我被莫名其妙地变成十八岁。
人类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你看,也是多么的平淡无奇:天空依旧阴霾,披覆银甲的松树们没有突然变成火海,心仪的对象不会来找你表白,数学题也还是做不出来吧?
等一会的午饭里,说不定还会跳出蟑螂。
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读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能从文风判断出翻译必定是某知名林姓教授,半年后会喜欢上书中提到一个摇滚乐队......这种种又带给我一种“今天是特别的一天”的错觉,而没过几天我就为“不要期待人生中有戏剧性变化”这种忠告叹了气。
它的荧幕版有两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虽然好评颇多,主演们也都很喜欢,但或许是受不了年代得到间隔终是没有看得下去的。
冬天无意得知了中版的消息,惊讶无比,得知演员阵容后,恐惧不已。
预告片的结尾,当“初恋最美/痛”的字样出现后,感觉鼻血都要碰到屏幕上了,这什么Justin Bieber、James Bond玩意儿!
导演真是那个拍出过《女友系列》的郭在容吗?
这种挂清朝青春狗头骗傻姑娘五花肉的电影您也要拍?
那我就做粉丝少女咯。
纵观影片,可见导演还是看过原著的,男主姓名生日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套了剧情走向,其他的全交给国产青春片打包(几年前这还不是个贬义词)。
虽然节奏把握尚可,但由于加强了内容推进,人物的态度转变极其牵强,莫名其妙的展开情节,大量的无意义内心独白,浮夸的逆光(亚洲青春电影通病都是跟岩井学的),恶俗的“同名”梗模仿.......可诟病之处颇多,稍微能提一下的演技,也不过是甩同档青春电影小鲜肉们几条街的程度而已。
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好一个IP,又有之前的影视佳作,导演有钱有势,即使在中国国情下拍,只要按照原作照搬,随便成为一部现象之作,留名影史也不是问题,干嘛这么扑街?
毫无原作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完全沦为了一部肤浅的作品。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看见男女主人公在独处的夜里讨论“怀孕”和“勃起”的英文单词。
接着在另一幕里说,说出“发现自己身上有喜欢上一个人能力的人,我认为比任何诺贝尔奖发现都重要。
如果觉察不出或不想觉察这一点,那么人最好消亡,最好撞在行星什么上面早早消亡。
”这种台词。
然后,这还是一部国产青春片。
果然,青春片没多少好看的,昨天看完愣是想不起来名字……
没记错的话,男女主在地铁上牵手挺有意思的,后面剧情就一发不可收拾,莫名其妙的
我不太理解杨紫在这部剧的作用.我甚至一度怀疑我没把电影看全.但故事讲的平淡无奇啊.有些情节我看过一遍还是捋顺不下来.不喜欢.
青春欧豪
这部电影挺治愈的 虽然女主夏叶得了癌症去世的剧情已经很烂了 只是邮寄未来还是有点暖的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时代 13年快乐男生一直以为欧豪会是总冠军后来华晨宇的了冠军 现在两位在各自领域的发展还是挺好的 当初欧豪初演戏的时候觉得他只会唱歌不会演戏可是后来还是很惊艳的 没有看过日版在一个播放软件中看到评分7.6分觉得还可以进来豆瓣只有4分 就觉得豆瓣的网友评分也不怎么可靠权威了
一场柏拉图式的完美爱恋,世界在理想主义的文艺青年眼里大概就是这样又凄美又脆弱又悲哀……
蛮感人的,为什么这么低分呢?难道翻拍的命宿都这样?
当年发行问题导致影院排片太少,其实还不错的青春爱情片,虽然老套但还是让我掉了泪,欧豪可塑性挺强,张慧雯身材气质都好美,俩人演技都还算可以
大量柔光的使用,故事情节软糯得厉害。
挺感人的
一整个青春疼痛文学。
这剧组功力不足 拍出今年最沉闷的青春片 是把原著缩写成一句话又扩充成这样么 以为女主会镜中露面 会听到另一个世界的启示 男主会被车横撞 会弃车跳海 结果人家就要证明自己真实活着 就是不死给你看 坚持十年再坚持一辈子 续集是不是到另一个世界再撑一部?
未来邮局挺好,虽然剧情老套,但还是充满爱,感觉比全世界好多了。。。
夏叶和她妈都好看
爱 凄美的爱 活着 世界 几年,几十年后再来回忆美好的瞬间
身边没人得病不死人不叫青春
这里面的杨紫惊艳到了我
谷阿莫吐槽
是欧豪的电影,所以早早写完了作业赶去看首映。全程泪目,从柯达出现的时候就泛了泪花,情节不俗套,很清新但催泪的电影。愿和你一起去世界中心,愿带你去海里找另一个你。致敬初恋,致敬青春。
原版就不喜欢,当时也只是为了麻酱看得。既然是中国版,为什么要请韩国导演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