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feel the earth move under my feet。
I feel the sky tumbling down。
I feel my heart start to trembling。
Whenever you're around...到第一部【薛定谔的猫】的第二集这首歌的响起,我才断了关掉页面继续看下去的想法。
说实话,很神奇。
我是一个很少看剧的人。
我觉得中国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网络剧都有一种【毁】的感觉。
配音到拍摄的各种配合总有种违和。
看这个是因为在B站于之前的一个少年有点酷的Up投稿的《孙悟空》的翻唱视频。
当时的我也就点进去听了30秒就关了。
时隔一个月之后越来越多的相关被推送给我。
我起了看一下的念头。
就是这个念头,我现在的循环歌单还有嘴里哼的都是这个剧。
我特地去搜了一下这部剧的相关,发现了这部剧的第一部《薛定谔的猫》。
说实话,穿越这个题材在中国确实算被玩烂了。
这并没有引起我的任何兴趣。
促使我看完第一集第二集的是我们贱贱的主演“薛士奇”【主演:马瑞男】还有弹幕的【一定要看下去,这部剧很好】【看完后回来发弹幕告诉大家这部剧值得看】诸如此类的弹幕(我是在腾讯视频看的,可以大家再去翻翻看。
)从我们所能看到的剧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多好的剧本。
说的难听点就像弹幕中说的【我就是来听歌的】。
但是剧情并不是一无是处,从更改“选择路上的决定”从而跳跃到另一条世界线上的设定还是不错的。
看完《薛定谔的猫》对我而言,剧情的大概走向反而比歌曲本身更能引起我的感慨。
“中国式教育”的高诗远【主演:蒲悦】和孙天圣【主演:孙天宇】,“中国应试教育”的林嘉伽【主演:周梓琦】、格桑才仁【主演:斌巴才仁】、周沫【主演:梁振峰】,,“放纵式教育”的艾晓欣【主演:黄霄雲】、张凡【主演:张博林】。
虽然在同一种教育下,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又形成了不同的问题。
这些教育的不恰当,才会导致孩子们的大量负面的却不被已经成年走入社会的我们所重视的“小毛病”。
这个剧侧面体现的这些孩子的问题,我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过。
只是出社会后,被社会“重压打磨”的过程中忘记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的孩子们所面对的“教育”不该只有【应试教育】这一种。
我看完后,它确实提起了我的很多回忆。
有人说这不就是抄袭GLEE。
看到类似这样的弹幕和这样说的人,我只能说。
你白浪费你那么多时间活着了。
(如果你觉得这句话冒犯到你了,我不会道歉。
因为你需要重新学你的语文。
)其中有一集我记得校长问了薛老师一个问题:【你还记得你的高中老师么?
】。
给了一个【高中老师是注定被人遗忘的】的结论。
仔细想想,高中应该是占据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
虽然是最累最烦的三年,但是你肯定记住的不只是这些。
这个剧在我看来还只是个半成品“”,剧组想说的太多。
但是有因为顾忌,有因为时间之类各种各样的问题才导致现在这只是个“半成品”。
所以,各位加油吧。
千万别那么快就停了。
我期待看“成品”的那天。
有这样一群观影群体,他们是演员本身的粉丝。
为了自己的爱豆来看这部剧,但是之后却沉迷这部剧。
可见这部剧的“魔性”有多大。
(这里请允许我用“魔性”这个词来形容)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估计也没几个人看的懂或者认真看。
那么就说点大家看得懂的好了。
你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不要觉得难为情,把你的问题说出来。
所有的问题是因为没好好的沟通。
或者就像这个剧里说的那样【感到害怕和迷茫,那就放声而歌】。
做你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期许让你连自己都丢了。
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池小西”【主演:周子琰】不好么?
去看看这部剧吧,他值得大家深思“我的青春旅程”和“与孩子的沟通教育”之类的问题。
总不能自己瞎哔哔全说了。
薛老师和植女王【主演:王眷璇】还有千珍女神【主演:苏诗丁】的就留给其他人吧。
感谢各位花3三分钟阅读这篇不成熟的有感。
也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正在上映的《少年有点酷②》和之前的《薛定谔的猫》《少年有点酷》PS:歌是真的还不错233333PPS:我就是不爱配图你咬我?
小学附近有个漫画书店,里面有很多尺度比较大的“少女漫画”,比如《天是红河岸》,比如《NANA》,比如新条真由的一系列书刊。
比较有钱的同学会买上一大堆,在班里传阅。
这些一言不合就滚床单的日本漫画,大概就是我对“青春作品”四个字的印象了。
堕胎、吸毒、性爱,“迷惘”、“虚无”、“末世”、无处可逃,苍白的面容、纤弱的身躯、颓废的氛围,诸如此类的关键词,在国内的青春作品中也非常流行。
即使是稍微“清淡”点的叙事,也总是会以死亡结束。
难怪很多人会抱怨:我的人生在青春片中没有。
东亚民族的补习地狱。
无疾而终的青涩恋情。
纵使感觉不被父母理解,却并没有发生什么过分的事。
时间的流逝还是治愈了一切。
不过话说回来,在轻巧的剧情中,借助平淡的生活去铺陈出诗意与戏剧感,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即使创作出来了这样的好剧本,也很难在PPT阶段取得资方的信任:“大数据显示,这些元素无法获得商业成功。
”《少年有点酷》则是在宣告,若想打造格调高雅、贴近生活的青春片,“音乐剧”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拆掉第四堵墙,用形式去制造新奇感;引入音乐元素,用歌声去制造戏剧性;不需要大胸、网红脸与暴力噱头,一群从未有过正式表演经验的素人演员,凭借天生的曼妙歌喉和对电影的热爱,也能在总是用力过猛的网剧行业中,树立起独特的个性。
历史上,发达国家的电影市场,也都有着过度扩张,拼命商业化,忽视艺术性,一味迎合大众口味,制造浮夸泡沫的特殊时期。
当今的中国网剧、电影市场,正处于这个时期。
这个时期也恰恰是黎明前的黑暗。
以《少年有点酷》这批新派网剧为代表的清新作品的出现,或许正宣告着更好的时代的到来。
经典老歌《光阴的故事》,罗大佑写来张艾嘉先唱的,最后还是由罗大佑唱红了它。
这首歌放佛有魔力,好像无论哪个年代唱都不落伍,都能勾起人关于光阴的回忆。
《少年有点酷》里做了一次合唱。
让我想起我在大学有上过跆拳道课,两节。
上这个课是为了想打架厉害,没有特定仇人,纯粹是抱着时刻准备着的心练来有备无患。
在第二节课的时候,教练让我们踢腿。
学员们排队一个一个蹦到空中把腿用力踢出去。
我超认真用力,在半空突然感到大腿一阵剧痛,落下来蹲在地上——肌肉拉伤。
壮壮的东北教练叫我不要去了,好好上课好好休息。
室友骑自行车带我跑了两天以后,劝我好好休息。
她说我好重,骑车载我很累。
写了这样无聊,没有意义,又似乎没有记忆点的事,我也不明白为什么。
但我听到《光阴的故事》,想到的就是这些无意义的细碎片段。
我以为光阴的故事,一定是那些让我哭过笑过,或者难以启齿的长在青春里的苔藓。
但现在才明白,光阴的故事,仅仅是“度过那段光阴”的日子。
和青春有关的每个普通的日子都是好的,那是加了滤镜的“好”。
即使是那个在体育馆里流汗踢腿的下午,也依然被如今的我全心全意的羡慕着。
希望很多年后,当我们被现实的无奈磨平了棱角,或许我们早已变成了儿时的自己眼中无趣的大人,却也不要忘记曾经年少时的梦想和坚持。
绑架校董这集其实算是带着童话色彩的艺术处理了吧。
但有时候想想,《少年有点酷》这个名字本就预示着这些酷酷的少年们本身就是最童话的存在了吧,这剧也看了大半了……………
相比薛定谔的猫主要交代的主剧情,少年有点酷第一季就显得有点平淡,但是我更喜欢这种主校园的剧情,出现的新成员科技和罗小西都很棒,尤其是小西的出场就很厉害帮大家重新开启社团。
最开始是在微博上被周沫在公交车上唱歌吸引过来的,第二季慢慢解开一些问题。
男植念是从薛士奇最初的时间线过来“拯救”薛士奇带他回到原来的世界,薛士奇发现和自己过去朋友长得一样的人男植念王大庆,就邀请王大庆住进自己家,但王大庆一直再给过去的自己发短信尝试带薛士奇回去的方法。
女植念作为新的校董一直推行关闭社团推行手环让每个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
在这样的环境中,罗小西带领着合唱团成员带头反抗,追求自由也是青春的一部分呀。
这一季就更像校园剧了,其实我们的高中也没多伟大,每天除了学习就是考试,但是也有为了自由站出来的勇气。
剧迷一枚,从木鱼水心的短视频入坑。
首先声明,个人一直喜爱音乐剧这一形式,音乐自然是第一要点,剧情也是为音乐让步的。
不过通过剧情和音乐的双重加成,可以使二者之间产生强烈共鸣。
(鲁冰花,新鸳鸯蝴蝶梦,诗圣CP的对唱 最典型例子),因此剧情最好的情绪催化剂。
第三季(少酷2)的结尾剧情都让各位剧迷们大呼“看不懂”,也据主创的透漏,因为各种限制删掉了很多片段。
看剧的乐趣之一也是帮助主创脑补各种剧情,因此决定推理下主线剧情的全貌。
(假装自己是孙天圣少年侦探团的一员)推理时间开始三个推动主线剧情的人物,各有一个坑问题1:最初千珍让薛士奇(是薛士奇按的按钮哦,这个线索很重要)发了什么短信,目的何在?
问题2:男植念要为何要“拯救”薛士奇,怎么拯救?
问题3:薛士奇最后的行动是什么意思?
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必须要引入两个假设假设1:本部局的时空观是按照“命运石之门”的(感兴趣的话,传送门在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4925398/)很多影视和ACG作品时空观都是比较混乱的。
“世界线收束理论”作为命运石之门里比较经典的一种设定,网剧借鉴过来是个讨巧的手段。
如果严格按照石头门的设定那么:a.少年有点酷里不存在平行宇宙,只有一个世界b.诺基亚的功能只有给过去的某人发信息(给出简单的行为建议),仅此而已;既不能实现石头门后期的记忆传输,也能不改变时间,更不能实现可见的肉身穿越,同一个时空只能有一个实体包括人和手机(因此最后男植念手机掉落的场景只能理解为bug,除非手机在薛士奇视角是自然掉落)c.使用手机的人能保留本世界线的记忆(严格来说,这个并没有按照石头门的设定来)假设2:只有一部手机,千珍父亲发明(专门展示了一下小猫,如果还有其他手机存在,那就比较不符合悬疑剧情的原则了)。
只有薛士奇和男植念使用过手机。
没有第三方的“上帝视角”。
满足假设,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推理了结论1 千珍最开始可能就病了我们知道手机只有给过去的自己发建议功能,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发生重大改变,进而改变现在(参见假设1)。
整个剧情里千珍老师做的重大决定只有:1.选薛士奇当男朋友 2.放弃歌手之路,回到学校(完成母亲愿望重组合唱团等等 性质类似)而这一句台词是关键,带有明显的“决定改变”性质千珍:"我是在知道自己生病之后,放弃了歌手梦,回到学校的,那个时候我就想,就这么安安静的结束,也不错哦” (后边的歌真的很悲伤)这句话的行为应该是正好接到了未来的时间线的信息(而这条信息是薛士奇发的,因此千珍不保留记忆)从而去做的。
世界线之间会彼此有纠缠,也就是“似曾相识感"(石头门的设定),再加上小哈哈对千珍是真爱在一起是很正常的。
因此:大明星的千珍已然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她并不爱自己明星的人生,告诉过去的自己,不要成为歌手而成为老师。
并且这个信息不能由自己发送(她想抛弃这个世界的记忆)不过这个有个时间点的问题,病可以坚持这么长时间么?
可以理解为发信息世界线会产生小的变动(命运石之门嘟嘟噜线,死亡时间可以推迟)。
大明星的千珍病的晚,老师的千珍病的早。
待续
我在大二时,曾经尝试过和学校的朋友们一起做一部学生音乐剧,想要参加学校的戏剧之夜。
作为一个没有学校背景、老师指导和资金支持的团队,称呼为“草台班子”可能并不为过。
不过,好死不死,我们的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学校内部的歌手大赛——“广院之春”。
不论是对于曾经的北京广播学院还是今天的中国传媒大学,能够杀入“广院之春”决赛的选手,个个都有不错的唱功。
而且,和普通人相比,他们更熟悉舞台、更有表现欲,或者说更能“解放天性”。
那时候,我们恐怕都是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爱好者。
虽然所有的曲目都是“全原创”,但又有着明显的学习痕迹。
在这部音乐剧里,唱段基本承担了90%的叙事,所以选好演员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学唱歌。
那可能是整个剧组最欢乐的时光,对于这些在歌手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演员”们来说,学唱这些唱段并不难。
在四十八教11层的琴房,一个人弹琴,剩下的人练歌,而我们则坐在门口给下一个要来的人打电话。
自然地,戏剧冲突来得很快。
我们并没有通过学校戏剧之夜的初选,却阴差阳错获得了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的参与资格。
于是,在学期中的校内演出,变成了一场将会面向公众的公开表演。
那个时候,我们的演员已经练熟了所有唱段,甚至编排好了走位。
然而,经过过山车一般的变故,我们的演出时间从学期中变成了假期,这直接导致了主演的大面积换血。
给人打电话成了我最害怕的事情,生怕今天又有人说自己不能继续参加。
这还不是我面临的所有问题,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不要说服化道,甚至连解决排练中的盒饭都成问题。
成员之间层出不穷的矛盾已经是最最不重要的事情了,作为一个纯外行都要自己上去客串舞蹈演员简直惨不忍睹。
磕磕绊绊好不容易到了最后演出的日子,两场的票都卖的不错,学校里也来了不少朋友支持。
最后居然因为男主角的言论和评委吵了起来,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指着我们说“乱改经典”,说我们是“法西斯”。
不过也有评委私下跟我们说觉得我们的剧有意思,给了高分。
当时,我们以为自己做了件大事,不过现在看来这件事不过是学生时代一处很小很小的插曲。
但我偶尔还是会自己哼唱起剧中的唱段,兀自陶醉其中。
可能因为体验过个中艰辛,我对于《少年有点酷》这样的青春校园类音乐剧,以及校园合唱团的背景,有着说不出的感同身受。
好孩子的青春回忆
《少年有点酷》的主创们,是三位本科就在国内Top2的学霸,工作人员也不少都是名校出身。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从《薛定谔的猫》到《少年有点酷》,这部网剧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好孩子的青春回忆。
哪怕孙天圣蝉联年级倒数第一,号称自己是十一班最差最狠的那个,可他除了不写作业和迟到之外,连表白都怂得不行,几乎连普通高中的“坏学生”都不够格。
很多人感叹中国的青春片狗血,因为大多数人的青春并不是车祸、堕胎和离家出走的岁月。
而科班出身的不少演员,其实并不了解天天念书的好孩子们到底经历过怎样的青春。
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好孩子们大多是在个人兴趣和好好学习之间寻找出路的。
学习和社团活动之间的冲突,正好构成了当下中国高中校园的主流冲突。
将近40分钟的第一集非常亮眼,特别是开场的《普通的disco》基本不需要任何额外解释,就能够把内容表达得非常清晰。
到底是不是封禁了一切兴趣爱好,学生的成绩就一定会变好?
又或者,到底是不是放弃一切兴趣爱好,换来的好成绩就能改变人的一生?
我们姑且并不去讨论这些现实层面的问题,因为如果连一部音乐剧都不能带点理想主义的色彩,恐怕它就不应该存在了。
而新角色池小西非常惊艳,一出场就展现了她的古灵精怪。
她带领学校各个社团的成员,说服校董们支持重开社团的桥段,甚至让我想起了观看《喜剧的忧伤》时的心境。
不同的性别、年龄和社会经历,却因为共同的爱好而相互接近、了解,甚至相互感染。
不仅仅是少年时代,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依然会因为这样的原因而结交朋友。
而对于新四季合唱团的孩子们来说,音乐自然是维系他们情感最重要的元素。
相比起第一部《薛定谔的猫》,《少年有点酷》一定程度上变换了视角。
虽然大人们依然是主线剧情的承担者,但少年们的情节却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让会唱歌的人唱歌,然后呢?
《少年有点酷》的大多数演员,其实都是“素人”出身,来自各个高校的歌手大赛。
作为一个干过类似事情的人,深知这种选拔方式的优势——可以保证演员的演唱水平,并且有一定舞台经验的人通常不太怯场。
让会唱歌的人唱歌,对于一部主打音乐剧概念的网剧来说非常重要。
大多数人能够被《薛定谔的猫》吸引,就是源自于其中演员的唱功。
事实上,从音乐类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时代开始,很多电视节目的制作者都在尝试这样的一种形式,却似乎始终不得其法。
而《薛定谔的猫》的成功,除了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观众对于网剧的包容,以及剧中演员的本色出演,也与这一领域的空白息息相关。
相比起《薛定谔的猫》中,大部分歌曲并不承担叙事功能,而是由情节推动唱歌的出现。
《少年有点酷》中则明显加重了歌曲的叙事性与情感表达,从现在的观众反应来说,这种尝试未必是成功的,但我个人却非常喜欢。
可是,让会唱歌的人唱歌,然后呢?
素人演出的尴尬,我个人是深有体会。
当年组里一个长相漂亮、台风爽朗的女演员,愣是在肢体形态上过不了关。
只要一上动作,立马四肢僵硬甚至同手同脚。
好在与第一季相比,演员们在《少年有点酷》中的表演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经过专业的训练,舞蹈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
虽然这和成熟的演员并不能相提并论,但却能够看到这些年轻人的责任心和职业精神。
《少年有点酷》的进步不仅仅是在演员的演技方面,服化道等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不过细看之下,很多方面依然能看出在省钱。
另外,鉴于现在放出来的12集,情节线索非常不清晰,还不能评价整体剧情。
希望后12集放出之后,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我是群里的张凡迷妹,昨天看到公告,就过来交作业(写剧评)啦。
】 讲讲和这部剧的缘分吧。
16年7月底的时候看见张凡(张博林)微博发了和艾晓欣(黄霄雲)的合照,而且之前也看到高诗远(蒲悦)在微博上发了剧照。
然后我在艾晓欣微博下面看到她回复粉丝说这个剧叫《薛定谔的猫》,就立马去百度了一下。
对于喜欢的歌手演戏这件事,我是十分激动的。
而且是音乐剧,这就挑起了我对这部剧的兴趣。
当时,我是因为张博林黄霄雲蒲悦去看这部剧。
当《薛定谔的猫》播出后,我渐渐被这部剧吸引住了。
音乐剧本身不算热门,而且把手机发送短信穿越时空这样的事情结合起来,题材让人耳目一新。
剧情衔接地十分成熟,每一个被改变的事情都会产生蝴蝶效应,整部剧下来让人对一些当时不知的剧情恍然大悟。
其次我被演员们的歌声吸引住了。
与其说他们是演员,倒不如直接说他们是歌手。
本来选演员的时候也是本着歌手的标准去选拔。
虽然演技有些尴尬,但当他们开口唱歌时,便会忘却尴尬的演技,让人沉浸在音乐当中。
当孩子们唱起歌时,是最让人感动的环节。
《少年有点酷》作为《薛定谔的猫》系列作品第二部,必然要做到承上启下。
要做到对第一季“小心植念”的解释,也要做到社团活动去留的剧情安排等。
不出意料之外,《少年有点酷》做到了。
而且这部剧更贴近生活,选歌也很用心。
学生集体补作业
如何看待追星问题
学生间的小秘密
绑架校董、反抗学校制度 《少年有点酷2》正在热播中。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少酷2的剧情更完整了,很多地方让人泪目,选歌也更加用心。
一个好的作品是能让人们产生共鸣的,能够牵引着屏幕前千千万万个观众的情绪的。
这三部作品都做到了。
我还记得当时看到合唱团同学们合唱《新鸳鸯蝴蝶梦》时,他们用那青涩的声音演绎这首老歌,我一边看一遍默默点头赞许。
我还记得当时看到静静离开艾晓欣时艾晓欣流泪演唱《I dreamed a dream》,以及看到高诗远深情演唱《鲁冰花》时,我也跟着流泪,完全投入到这部剧中。
我还记得当时看到薛老师皱着眉头写道歉信,孩子们给他的鼓励,最终他勇于把自己的内心告诉校长时,我也眉头紧锁,并被《一路逆风》的歌词和薛老师跟校长说的话感动。
我还记得昨天看到《少酷2》第二集诗圣的糖是套路来的时,我内心的不甘与恼火,让我气得跺脚。
当时,我是因为张博林黄霄雲蒲悦去看这部剧;现在是因为你(这部剧)是《少年有点酷》。
不再因为别人,而是因为你本身。
好啦,在这里祝《少年有点酷2》收视长虹,祝剧组越来越火,能拍更多季给我们看!
这个暑假我过得无比充实,没错正是因为我遇见了这部剧。
这部剧可以说是伴随了我的暑假生活。
我来介绍一下与这部剧的“偶然”吧。
其实我是一个网瘾少年,钟爱于王者荣耀,并且在虎牙认识到了虎牙最大(dan)胆(xiao)主播嗨氏。
当时刚放暑假,在嗨嗨的直播间看到了少年有点酷的宣传,嗨哥也是参加了拍摄。
7月3日12点守在手机观看这部青春校园音乐剧。
看了几集之后发现真的是噼里啪啦螺旋好看,正好通过网友帮助去看了薛定谔的猫。
在此时我正式成为薛猫与少酷的粉丝。
还记得薛定谔猫的第一集,我见到了大圣、诗选、嘉伽、格桑、晓欣、静静、周沫、穿越到红星中学的薛士奇、千珍老师等熟悉的面孔。
薛定谔的猫确实打动了我。
第二集中我们的大魔王周沫因为自卑与害羞,不敢面对观众时,是薛老师用自己的话语鼓励着周沫,才使得周沫有勇气站到舞台上,发挥自己的实力,夺得了冠军!
我觉得这部剧非常的励志,便一口气看完了。
薛定谔的猫剧情可以说是非常的好,有好多地方打动了我。
薛老师的鼓励、学霸演唱的鲁冰花、小幸运。
因此我特别喜欢诗圣这对“cp”。
他们的私奔到月球甜到爆表。
学霸与大圣的声音是我所喜欢的。
学霸生日大圣的鬼点子获得了学霸的芳心。
心中便有了吃更多诗圣糖的打算。
之后薛士奇组织合唱团在晚会上大搞活动获得认可。
通过神奇的手机经过了几次改变,终于认识到了问题。
并在最后一次穿越到了千珍是他女朋友的时间线上。
薛士奇便发誓不在用手机,并扔进了水里。
薛定谔的猫就此结束!
当然有一点我不得不提,那就是我们可爱的校长!
校长真的特别幽默,有着传统的“加油^0^!
”他的鬼畜可以到哔哩哔哩少年有点酷哪里观看呦!
鬼畜!
独特的加油!
看完了薛猫,我回来重新看了少酷1,并且重新认识并了解了之前所不知道事情。
见到了,开朗、阳光、向上、积极、勤奋、刻苦、有钱(可忽略)的大圣;可爱的嗨嗨;吃货萌妹子,傻白甜,全校女神林嘉伽;内秀害羞的大魔王周沫;骄傲好强偏爱粉红色的八卦少女艾晓欣;可爱与技术于一体的薛科技;古灵精怪的佐罗池小西;以及我最喜爱的傲娇学霸高诗远💟。
就像预告说的一样,这是一部结合青春、校园、爱情、偶像、玄幻于一体的一部噼里啪啦螺旋稳的剧。
这部剧中池小西的表现可谓抢眼!
是她帮助学校搞定校长和各位校董,帮助学校恢复社团活动。
池小西的鬼点子令我佩服👏。
她还保护萌妹林嘉伽在愚人节那天屡屡帮助林嘉伽,
在这条时间线上的薛老师遇到快递员王大庆。
样貌是之前的植念。
可乐喷泉
大圣的蹩脚情书少酷的第一季结局还算完美,薛老师与合唱团的成员们给千珍老师送上歌曲,大家十分开心,这一季就完结了。
当然,不可否认,我也向一些评论一样,有些问题。
这剧确实有着bug的地方存在。
因为有下一季所以我十分期待,或许在下一季会有答案。
8月14日,少酷2正式来袭,我也是早早就迫不及待了。
14日当天我看完了剧。
相对于这部剧,过程确实有一些难受。
对于喜欢诗圣的我,前3集还是很开心的。
无论是周沫与周深的小小还是学霸的遇见、就是爱,还是诗圣的剪刀石头布。
我都甜在心里!
套路约会
剪刀石头布
学霸⊙∀⊙!
看到大冷天的大圣的耳朵和嘴都冻红了,我也是感到心疼。
晓欣也怕冻吧(嘿嘿)你们辛苦啦!
后面的剧情我不想说,也确实够虐。
看剧要哭这是真的,首先是学霸的鲁冰花,小幸运。
后来艾晓欣被欺负以及老校董死后合唱团唱的虫儿飞。
可谓真的是催人泪下。
心疼
啊啊啊
老校董走好最后薛老师知道了真相,之前的男植念,一直在用手机改变着过去,想要带走薛士奇回到他们的世界。
薛士奇却要陪在有癌症在身的千珍身边一直到老。
这样就结束了。
埋伏笔看完了这一季,相信很多粉丝们也有些地方不懂。
仔细的琢磨一下,也确实发现了有一些bug。
甚至在粉丝群里讨论薛定谔的猫与莫比乌斯环😂。
整体粗略的一看,真的是良心之作。
当然这部剧并不是完美的,从一些人的评论来看,有的地方确实是有道理的。
这也正是我剧需要改进的地方所在。
我觉得这部剧可以得到推广与认可,来自于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
没有你们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的。
对此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举诗圣大旗!
希望少年有点酷越来越火!
如果有下一季,我希望更甜呦!
住我剧越来越好!
(我把一二季的影评一起写这里了)从B站木鱼解说了解到这部剧的,当时抱着没事做看着玩的心态。
音乐剧本身在中国确实是一个罕见的影视题材,up主一提出这个词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百老汇的《音乐之声》和以前老妈看的《新白娘子传奇》(glee粉表打我,我很少看美剧的)。
但这些都很久以前看过,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所以音乐剧对我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全新的名词。
从《薛猫》第一集看的时候总感觉有点尴尬,接着到薛老师在校歌赛上和校长面前“调戏”千珍的时候挺好笑的,再加上up主之前已对剧情做了解说,算是大体上了解该片的风格了。
神之体位。。。
《少年有点酷》(和《薛定谔的猫》)主要是讲合唱团在校园里的日常生活剧情,音乐作为在特定的时刻用来抒发情感,表达主人公内心活动的作用。
所以组成这部剧的元素主要就是音乐、合唱团成员的个人单元集(当然也少不了融合各种校园轻松搞笑的桥段)以及那条时有时无的穿越线。
下面就这些分点说一下吧。
音乐是这部剧的最主要的看点。
第一季里面一开始最能打动我的首先是《新鸳鸯蝴蝶梦》,老歌翻唱,配乐只有一把吉他,唱出了另一种清澈寂静的感觉。
这里表白鬼鬼的表情接着是到诗圣的经典曲目《私奔到月球》。
我之前是没听过这首歌的。
音乐响起之后,诗圣那两双对望的眼神,特别是大圣那充满爱意的眼神在这段MV里面80%的时间都一直停留在学霸身上,再到两人手牵手坐在一起望向远方,仿佛真的是一对甜蜜的小两口,真的是甜到要蛀牙了。
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当音乐有剧情的加成作用时,给人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可以上升一个层次,音乐不再只是环绕在耳边,而是真真切切的可以感受到剧中人物的甜蜜。
再接着是薛之千的《手心的蔷薇》和艾晓欣《我的梦》。
以前在其它音乐平台上听过另一个版本的《手心的蔷薇》,再和千珍老师的比起来,柔软到感觉耳朵都要化了。
艾晓欣的扮演者黄霄雲之前上过中国好声音,而我只是断断续续的看过,所以那时只知道她的唱功不错,但印象不深,但这首《我的梦》被她彻底圈粉。
在我对音乐的感觉里面,除了那些确实五音不全和实力差距太大以外,经常都会有1+1>2,即合唱的比个人的要好听的情况。
而这首《我的梦》算是艾晓欣主唱、其他人和声的。
鬼鬼的声线听起来和其实张靓颖挺像,再加上其他人和声的BUFF,所以和原唱比起来,我觉得是《薛猫》演绎地更加好听(虽然我至今没看懂这首歌是唱植念还是艾晓欣)。
然后到了第二季《少年有点酷》(这里就不分1和2了,因为拆开来简直没法看)。
第一集除了开篇黑暗风的《普通的Disco》和《孙悟空》外,我印象更深的是那首《一路逆风》,特别是0++的声音刚刚进来的时候。
在这里面,通过音乐来表达薛老师被学校处分,被围困与种种学校制度中,后来被合唱团的学生解救出来,决定不屈服于规章制度的心情。
音乐在这里也是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接着是池小西的《4号病房》。
说实话,按照我本人以往的习惯来说,一般是不会喜欢听这种风格的歌的。
然而在剧情里面,所有人都被手环“捆绑”着,大家都为了刷分都机械式的做着许多无意义的事情;而唯独池小西不带手环,所以被视为“异类”,就像歌词里面说的:信我,有鬼,他们看起来和人没分别,就快要占领整个世界;那些被手环控制的学生就是“鬼”,不带手环就被视为病人。
在这里选用的歌词和剧情结合的十分贴切,很到位的表达了人物剧中的心情。
这里池小西的演绎是真的帅!
后面还有千珍老师的《如烟》、《你和我的时光》等等等等都很不错,当然也包括前面有很多我没提到的,只是这里面太多写不完了。
纵观整个一二季来看,第二季的音乐舞蹈和表现力都比第一季好很多,而且更加能过贴合剧情发展,但是感觉第二季的歌曲大多偏冷门了点(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但并不是说不好听),但如果能多些热门歌曲可能会有更多猫粉也说不定(只是一个建议哈,我知道这还涉及到关乎剧本和版权问题)。
剧情:然后到了倍受人吐槽的迷之剧情。
两季都是以合唱团成员个人单元集的形式走的,中间穿插一些穿越的主线。
剧情特点各大新闻和自媒体都有说过,没有其他青春片的流产、堕胎、车祸之类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平民学生真实的考试学习、偶尔有些社团活动、谈谈连手都不怎么敢牵的小恋爱。
或许正是因为贴近真实,才难吸引人的眼球,才难以在当今快节奏的精神消费中通过仅仅几十上百个字就抓住观众的心,而歌舞剧在此之前又并没有发展,才导致真正懂这部剧的人不多。
然而这里面并不存在悖论,平常的剧情同样也有很精彩的表达方式。
比如《少酷》里面池小西为了恢复社团活动,通过绑架校董的方式,带他们重温了学生时代的日子,最后用现场直播来逼植念就范;还有就是池小西表达对手环的不满,通过邀请领导看话剧的方式,借角色之口说出了真相,中间还乱入了孙大圣这一搞笑的桥段;最后一个是借用老校董去世的方式来引出千珍的病情,并且让同学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死亡,直击成长这一主题,是我在这两季里面做的最好的剧情了。
不过其他成员的单元集来看,我觉得是不如第一季的,因为第一季里面各个成员的单元集看似独立,到后面是串联在一起的,各自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而第二季的单元集被独立开了,把这些单元集去掉对于整季结局部分并没有什么影响;还有就是总感觉单元集里面对角色性格特点挖的不够深,比如周沫因为体型和声音的原因而感到自卑不敢上台,真的能够听了一首歌之后就可以勇于面对自我了吗?
还有池小西这个新增人物确实很讨喜,但未免太过于强大了吧,唯一能服软的是在植念威胁开除合唱团成员的时候,在这一角色的软肋方面我觉得能再发展一下。
这是我在看了那么多分析文之后以观众的角度的一点小小建议。
至于那条穿越线,我至今没搞懂,所以...最后谢谢剧组给我们耳机党带来这么多好听的歌,希望能够继续做下去,新四季合唱团,怎么样也得做够四季吧?
(原谅我剧中的一些奇怪的图片,第一次写影评,还不怎么会截图)
我是一位演员的粉丝(现在11岁),所以观看了这部音乐网剧。
从《薛猫》到《少酷》,我少不了快乐,也少不了难过。
就看这一季,艾晓欣被欺负。
我非常想打人,校园欺凌我本来就很痛恨,加上鬼鬼演的非常用心,我哭了。
还有最后一集,薛老师和千珍老师分手,是因为生了病,不想让彼此更痛。
我害怕死亡,一死无所有。
纵使你生前享有荣华富贵,死后依然一切归零。
OK,我还是讲萌萌的学生cp比较好!
先讲以前看好的诗圣吧,《石头剪刀布》是一颗假糖,微甜,但有些地方是高甜!!
最让我感到甜的是科技和我家的晓欣!
OMG!
那个小眼神儿,那个男友力……我我我一冲动,决定——让你照顾我们家粉红色晓欣!!
我也有启示:人在长大,思想也在变化,从前认为的美好,在未来可能不算什么。
未来可能会很糟糕,也可能是世界末日,活在当下,就是把自己做好,迎接未来一切困难。
“害怕的时候就放声歌唱。
”BGM(请进行脑补):辛格瑞拉就这样吧,顺便——再次表白鬼鬼,感谢剧组对她的照顾!
致艾晓欣的love song
编剧要说,导演工作通过视觉构思、调度和表演指导等给剧加分太多。这季新人物特色鲜明,老人物有所发展,人物塑造满足喜剧元素标准要求。社团活动线是主题剧情,衷心希望观众能感受到主创对每个孩子都能自由绽放的校园生活的期待和全力实现。自卖自夸打个五星,谢谢大家!
奔三的人了,居然还能被高中校园剧煽到,老泪纵横......
我觉得很好看!歌也超好听!歌词也很有意思!
娱乐性与美感两不缺,不太喜欢穿越的设定,最喜欢改编的《走在冷风里》《别找我麻烦》…
没有看薛定谔的猫直接看少年有点酷,薛老师的世界线转换会显得有点莫名其妙,还是更喜欢看学生这条线,不过很多事情没讲清楚就结束了,收尾略潦草。歌都还是蛮好听的。以上针对少年有点酷1,补完2之后觉得故事完整了不少,可以到3星半了,嗯。
我是一名脑瘫病人,我的微信号是CS27118019,我很孤独,想交一些朋友
我爱黄霄雲
我以为是glee,原来是天线宝宝
还行,随便看看
无法吸引我,就恢复社团那集有点看头。
穿越的音乐剧
怎么说呢,摄影情节构思歌曲都挺好,就是尬演这件事看了4集我实在撑不下去了……对不起。
竟然是部还不错的国产歌舞剧
还挺好看的
不如第一部吧,亮点还是歌,表演确实尬,每集时长太短了,给人没有剧情只剩歌的感觉
歌出乎意料的好听 我还以为国产电视剧没有创新的趋势了
歌很好听,但情节演技还是很尬。苏诗丁依然是我的爱,感觉长发更好看。还比较喜欢高诗远,林嘉伽,格桑才仁。
走心的剧情设置 合适的歌曲筛选 校园歌手实力的演绎 青春的原汁原味
对一部音乐剧说音乐不赞,好像是一件挺尴尬的事,不过这剧音乐很赞,三星半。
青春校园剧跟音乐剧相结合真的是棒到没有朋友啊,对于角色的诠释需要花更多心思,作为新人,能表现的如此已经是很厉害的了。电视制作也很精良,不输热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