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视频和截图都会发布在微博上。
尽量不剧透,即使透了也不影响观看。
目前只是很零碎的想法,有激情了会写长评的。
【E1 — 碎想】关于燕山君内心对晋城大君的童年纠结,套用我为美国动画电影《宝贝老板 The Boss Baby》影评里写的一段话吧 —— “这段有关父母爱的类似的主题在野岛的日剧《GOLD》中以更为残酷的方式、通过女王的嘴向母亲们揭露过。
爱,和世上所有珍贵的有形或无形物质一样,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尤其在孩子们幼小且单纯的世界里。
因为爱是人性的产物,所以一定会带有人类的普遍性、特殊性、向阳性、和劣根性。
从俗世里产生的爱大凡逃脱不了被算计的命运,所以那就是为什么最初懵懂时那份毫无心机、不求回报的纯爱是如此得珍贵。
父母爱是不求回报的吗?
不尽然。
只有那些超越了血缘、不受孩子身心健康状况变化的爱才是某种程度上真正不求回报的爱。
但,再多的爱经历了时光和身心的折磨最终都会慢慢地削减。
所以,爱是要用来珍惜的,不是用来利用、甚至考验的,因为有些爱经不起折磨和测试。
当爱成为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时,那么爱在争夺爱的战争和谈判里就是一份筹码。
任何能博取爱和关注的手段和策略等(比如,可爱的外表、讨喜的表情等)都是有需求的人们为追求拥有爱这一资源之人的想方设法、无所不用。
当父母只有一个孩子时,那个孩子就是掌握资源的人。
当父母拥有许多个孩子时,父母便位于爱的施舍位置。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比你优秀很多、或者需要你的照顾、需要你忍让、需要你放弃,那时的你也许会变得更宽容博爱、也许会嫉妒难耐、也许会更加倍努力地去夺取父母的爱、也许会自卑、会愤怒、会失落、会不停地对比。。。
所以爱能成为孩子为所欲为的后台、爱也能成为父母管束并刺激孩子的武器,端看你是如何运用的。
所以大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曾是那个硝烟都不曾燃起的战场上明确的王,地位不会被丝毫地威胁、动摇、甚至打破。
而当这些独生子女开始有了自己的二胎之后,TA们所执掌的父母爱又会成为TA们的剑盾。
所以,请善用以爱为名的那把刀刃。
” ——————————————————————————————————————【E2 — 碎想1】在野外求宿的那一幕,燕山君问女主怎么才能证明他是她的哥哥,女主头头是道地回答燕山君的身上有刀疤、不信可以脱衣为证。
这个回答挺有意思的,有点漏洞百出,却又体现了女主的胆大心细。
她这么回应,也只有在风气比较保守的古代才勉强行得通。
知道某人私密的身体部位有疤痕,并不能直接证明两人之间的血缘关系。
但在当时,却已经是很充分的理由了。
要么就是你造成这条疤痕的,要么就是你亲眼见证过这条疤痕,不是关系亲密的人怎能知道这些羞于启齿的小隐私。
但,当时夜色昏暗,即使有月光照映,也是很难看清燕山君身上的疤痕的。
况且在水下的时候女主的眼睛都是紧闭着的、心情也慌乱;与燕山君对视的时候她也没有眼神乱晃,反而定定地看进他的眼睛。
所以,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她真的看见了燕山君身上的那条疤痕,这说明她夜间视力良好、观察细致敏锐、反应快速机智。
如果她没有看见那条疤痕,那便说明她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并且胆子十分大。
习武的人身上总会有些磕碰小伤,不会光瑕如玉。
她料想到这位有身份的大哥是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身上的刀疤而当着大娘的面脱掉衣服的,所以她赌在了建立在自己观察之上的猜测和推理。
她的胆子大还体现在一个人远赴京城,野外住宿也毫不胆怯,在农家和普通的百姓能打成一片,也不忌讳触碰牲畜的脏乱。
这就注定了她和一般养在深闺的世家小姐是不同的,无论是胆识、才学、和眼界。
希望编剧后期不会让我失望。
——————————————————————————————————————【E2 — 碎想2】如果,如果我是北电北广等中国各大剧影院校的招考决策人;如果,如果我是媒体公司的幕后大佬想要考核演员的素质与潜力,我会这么做:我会把一群考生和预备演员集合在一个密闭的考场,然后告诉TA们所要扮演的角色。
在TA们最放松和几乎快忘却了的时候制造混乱,那种会引起心理恐慌的混乱。
把人聚在一起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和随流的心理,所以只要有一个人或一批人带头慌乱,余下的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粉丝效应及心理在微博微信等社媒平台上同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样一个考场,你才有可能捕捉到真正的宝马和良玉,因为这是一个考验演员综合能力和职业觉悟的绝佳机会。
在这样一个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人的本能和本性会小部分或大部分地暴露。
而作为一名预备演员的观察力、思考力、分析力、思想觉悟、热情热爱、和奉献精神等才能较为完整地展现。
你,到底愿意为了表演而坚持到什么地步?
你,到底愿意为了演戏而退守到何种境界?
你,到底愿意为了热爱而放弃到怎样的处境?。。。
那些安分守己、不触及人类底线、不超越人们想象的,如公式般僵硬的招考过程,都不过是看脸看身材看背景看后台的虚设、过场、和套路,罢了。
而如果我是导演,我甚至不会告诉演员你们即将要被下药和绑架。
那样,缺乏预先告知的表演才会是最精湛和真挚的、那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考验一个演员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应变能力。
那样的表演才不会有教科书式的硬板和教条,那样的表演才会诱发作为一个人在那种处境下内心最本质和真实的自然反应,那样还需要什么排演和操练?
当然,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有可能会出意外,会抓不到镜头,抓拍的镜头可能完全不能用,会被经纪公司起诉,会得不偿失地失去演员和圈内的信任,会坏了自己的名声也可能让人摸清了套路反而被利用(毕竟这样的做法第一次突如其来的效果永远是最好的),甚至也许作为导演会间接地否定到接触过所有演员的全部可能性(毕竟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演员还是屈指可数的吧?
)。。。
所以,不是怀抱着制作一部真正撼动人心的艺术大作品的导演,没有那样的野望和梦想的,大多都不会超越平庸和规矩地去尝试艰险的独木桥。
艺术,没有资源和金钱的包装、不被大众和主流所认可和宣扬,到底能支撑多久?
说到底,赚钱和安全才是人生和现实里的王道,是吧?!
(嘿嘿地笑走 )——————————————————————————————————————#朴敏英七日的王妃# #韩剧七日的王妃# #七日的王妃# #延宇振七日的王妃# #黄灿盛电视剧七日的王妃# #李东健# 【E2 — 碎想3】1. 关于慎彩景与父亲的对话,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只是那时的女儿还看不通透父亲的深思灼想、未雨绸缪。
其实,现实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要读懂人心、看清时局,并不那么容易。
东亚的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都讲究一个意境和婉约,所以话不会说满说全说白、总要留有一些余地。
这样的思维在向来习惯直来直往、争锋相对的西方思维里是很奇葩的。
所以有时亚洲人看西方人觉得粗俗、缺心眼,西方人看亚洲人觉得扭捏、城府深。
在宫中步步为营的父亲把身外之物的名利看得淡薄,看似放逐女儿的不闻不问、不亲不近,其实是为了保有女儿的纯真简单、远离纷争。
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刻意的疏离竖立了围护的屏障、却也筑起了阻阂的高墙。
所以慎彩景才会自说自地一口应允与晋城大君的婚事,这虽然有违女子的贤淑之名,却十分符合从小不受礼教约束的慎彩景个性。
她点头答应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那样她就能留在汉阳、留在父母身边、可以看着父母、陪着父母甚至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地帮助父母分解忧愁。
2. 关于燕山君(李㦕)与晋城大君(李怿)之间的争斗,无论两人治国安邦的才能如何、无论两人能做到如何得宽容忍让,最终两人之间的争斗还是无法避免。
生于皇室,他们的生命、自由、命运、决判,是他们自己的、也不是他们自己的。
他们可以努力地凭靠先天的地位和自身的才德去获得民心、征服朝堂、安抚后宫。
但是满是三教九流、流言蜚语、各色心计的皇宫,这个产生刺激诱发挑战无数人性暗黑面的大熔炉,很多事已经超越了自己所能控制的范畴,而身也不能由己了。
俗话说 “皇家无骨肉”,历史上再圣贤有德、后世再如何爱戴敬仰的君主都不约而同地有着暗搓的一面,因为对生命缺乏敬仰、对权力无限贪恋、对未来充满了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
大多数的帝王,是只有在杀戮和彻底铲除异己后才能得到平息和心安的可悲也可叹的灵魂。
3. 韬光养德,这四个字挂在大妃与慎彩景一家会面的室内。
俗话说,“远害全身、韬光养德”。
即 “不论如何完美的名誉和节操,不要一个人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才不会惹起他人忌恨招来灾害而保全生命安全;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不能完全推到别人身上,要自己承担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掩藏自己智能而更多地修养品德。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韬光:韬,本义是剑鞘,引申为掩藏。
韬光是掩盖光泽,比喻掩饰自己的才华。
萧统《陶靖节集序》说:“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性命。
养德:修养品德,诸葛亮《诫子书》说:“君子之行,以静养身,以俭养德。
”不论如何完美的名誉和节操,不要一个人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才不会惹起他人忌恨招来灾害而保全生命安全;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不能完全推到别人身上,要自己承担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掩藏自己智能而更多地修养品德。
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知道居功之害。
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也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
据《史记》载:在鲁哀公十一年那场抵御齐国进攻的战斗中,右翼军溃退了,孟之反走在最后充当殿军,掩护部队后撤。
进入城门的时候,他鞭子抽打马匹,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不快。
他这样做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功劳。
从消极方面说,人立身处世,不矜功自夸,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韩信是汉朝的第一大功臣:在汉中献计出兵陈仓,平定三秦;率军破魏,俘获魏王豹;攻下代,活捉夏说;破赵,斩成安君,捉住赵王歇;收降燕;扫荡齐;历挫楚军。
连最后垓下消灭项羽,也主要靠他率军前来合围。
司马迁说:汉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项羽,是靠韩信消灭的。
但是,功高震主,本来犯了大忌,加上他又不能谦退自处,看到曾经是他的部下的曹参、灌婴、张苍、傅宽等都分土封侯,与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难免矜功不平。
樊哙是一员勇将,又是刘邦的姨夫,每次韩信访问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韩信一出门,就要说:我今天倒与这样的人为伍!
这样,终于一步步走上了绝路。
后人评价说,如果韩信不矜功自傲,不与刘邦讨价还价,而是自隐其功,谦让退避,刘邦再毒,大概也不会对他下手吧?
当然,对韩信的遭遇,这种看法是否恰当、公允,或者,是否还有别的公正的评价,这里姑且不论。
但韩信的态度、遭遇的确是一个教训,也尤其使有才有功者在这个问题上深思猛醒!
从历史上看历代君主多半都是开国功臣,但功高震主者则有亡身危险。
”
刚开始是为了敏英和宇振去看的这部剧,因为剧的小演员戏份有点重,有4集,所以对七日的初印象就是小演员选的太棒,小演员将那种纯情的感觉演的很好,(而且大小演员惊人的相似)喜欢剧里的小演员朴时恩和白承焕!!
千呼万唤中,小延和敏英终于在第4集末出现了,之后的剧情进度很快,超级紧凑,关键是编剧总能写出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出来,光看简介可能会觉得剧情不是那么的新颖,可是事实上剧情中有很多创新的地方。
谁说剧情新颖就不能有套路了!?
此剧正是用一个个新颖的套路让人目瞪口呆可能有些人会说这剧太虐,其实并不能用虐来形容,更多的是感动。
这剧一点都不狗血,男女主间有为了保护对方的秘密,却一直没有误会,俩人一直为对方着想。
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女主坚毅勇敢,一切为男主着想,男主隐忍坚强,男二也很让人心疼。。
看到后面真的超感动,我是个泪点超高的人,看电视剧只哭过两次,一次是几年前的仁显王后的男人,还有一次就是七日的王妃。
这结局我的眼泪就没停下来过,这样的结局有些缺憾,可让我们觉得好美好好美好,可以说,结局拍的十分出彩,表现的手法也很独特!
是我看过最让人感动的韩剧结尾!
若人生只如初见,该有多好……若彩景和大君那坚强的爱恋的结局,是如大君那美好的似幻似真的梦一样,俩人在居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一起经历生活的点滴,该有多好……但那微风拂来担心你被吹走的爱情终究还是失去了,只能思念又思念。
剧里的38年只是一瞬,而现实中的38年很长很长,这对夫妻到最后一刻都在保护着对方,他们不惜熬过那痛苦的38年。。。
只是,当大君再次找到自己的家后,彩景已是白发老妪,可能这么多年唯一不变的。。
就是你们的爱吧❤️初见若缱绻 誓言 风吹云舒卷岁月间 问今夕又何年心有犀但愿 执念 轮回过经年弹指间 繁花开落多少遍最后用彩景在剧末的一番话结尾吧“依恋于你,倾慕于你,我爱你,夫君。
”其实大君又何尝不是呢?
无论岁月何夕,你们的回答都是“只要说一个就够了”再遇之时,你着蓝衣,我着红裙,我一声一声的唤着夫君,你终于回家了有人说,彩景和大君的爱情是悲剧。
对!
当然是悲剧,深爱的俩个人一生只能相守两年,却生离了38年,相爱的人却不能相守。
可是,爱情若有那般刻骨铭心,又何尝不是一种灿烂?
距七日的王妃终映已经快一个月了,我想我要恋恋不舍的从剧里走出来了。
希望还没看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一部剧!
总之大家不能被七日那不怎么理想的收视率所迷惑,说句实话,七日真的比同档剧好看太多!!
一部剧,如果一开始定位成悲剧,好像真的不想看下去,起初不报期望的我观看了前四集后居然毅然决然的追下去……两个字~好看!
韩网将官配李怿和彩景称之为逆境夫妇,取之音译和意译,注定是段虐恋……虽然李东健的生动演绎让燕山君圈粉不少,但白承焕的精彩演出果然不输李,为逆境夫妇开了好头,看完前四集相信大多数人站定了官配…… 延宇振第一次做三大台水木剧的男主,且两位对手演员咖位都不低,能否抗下这个大旗,作为他的粉丝我一直为他忐忑!
但……五六集看下来,我还是又一次为他而沦陷……归来的大君脱离了稚气,带着一身沧桑和冷漠,生活中在隐蔽下的惶恐,蓄势待发的仇恨,对彩京的思念都被他诠释的很到位……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他过于冷淡,但试想下,死过一回重生的人还会抱有过去的单纯吗?
延宇振的眼神演技,用看似清淡无情的表情完美诠释了一个孤傲隐忍霸气痴情的大君……李怿这个角色后期会有大量的内心戏,且人设较为复杂,会不会黑化尚不可知,但不管怎样,我都选择站官配逆境夫妇……即使是悲剧,也希望李怿和彩景的爱情生的绚烂!
近些年来很少看悲剧,都喜欢看一些欢乐的电视剧,打开这个就纯属意外,但也坚持看了下去,看完了就觉得真的好悲伤,希望世间的爱而不得,爱儿不能长相厮守少一些。
这部剧主演们演技都很好,就连小演员都演技在线,整体上看着挺好的,但就是剧情太悲了,男女主最后也没在一起,这就是遗憾的美好吧。
朴敏英演技一直在线,很喜欢姐姐,会好好看剧的。
一直都是延宇振的粉丝,这部剧本该一播出的时候就看的,一直拖到了现在。
今天特意空了一天的时间开始补。
说实话没有想象当中的好看,四星全给延宇振。
小时候戏份很好看,成人戏回来应该是复仇的,可是没有觉得男主有什么决心,可能是我才看到第十集的原因吧,你说你遭受了多大的苦难才回来,结果还是这么恋爱脑,你的大业你的部下都不要了??
担心你的母后都没有女主重要?
另外,女主也太圣母太傻白甜了吧,发生了这么多事你还不知道兄弟俩有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相反女二比较得我心,有勇有谋又陪伴了男主那么长时间还救了男主,有野心又怎么样,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是圣光普照的。
编剧还是有点老梗了,为什么女主就一定得是傻白甜特善良的人,为什么男主就一定要恋爱脑,不能够理解。
总归来说,这部剧还是让我失望了。
其实我是无意中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看到这部剧的推荐的,因为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看古装剧的,所以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看了这部剧,没想到看完的感觉还挺惊喜的。
这是根据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早在开始看的时候,我就知道这肯定是个悲剧结尾。
故事的开头,其实就是平平无奇的,男女主因为误会相遇,女主和男二也因为种种意外而相遇。
但是后来命运残酷的齿轮不停在旋转,而他们也终归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女主慎彩景作为左相唯一的女儿,夹在燕山君和自己的丈夫晋城大君之间,隔着皇权之争与情感纠葛,难以抉择,而最终的结局,晋城大君成功夺权,把自己的兄长燕山君赶下了王位,但由于自己的妻子是罪臣之女,迫于功臣的威胁,晋城大君只能与彩景分开,之后的漫漫余生,再也不能相见。
在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我哭了好几次,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个场景,燕山君拖着奄奄一息的身体,执意的走到流放地点,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彩景没有帮助他逃跑,哪怕要死,也要告诉所有人,女主是清白的,也许他是个残暴的君主,但在这一刻,我还是泪目了。
还有一个场景是在大妃得知了燕山君的死讯时,她默默的拿起了燕山君曾送给自己的簪子戴上,含泪说了一句,来世一定要做我的女儿,我会好好的疼爱你,有人也许会说,还是只想让他做女儿,还是怕他威胁自己的儿子,可我却并不这么认为,这短短的一生,他过的太累,如果可能的话,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公主也很好。
最后一个让我哭到不行的就是男主和女主在垂暮之际,终于得见,纵然白发苍苍,但在我眼中,你依然是最美好的样子,经历了39年的岁月,终于可以回到妻子的身边了。
跨越岁月的长河,他们终于得以相守,如倦鸟归巢,如夕阳归山,此心安处即是吾乡,大君和彩景再也不会分离
我活着一天,就爱你一天;我活着一年,就爱你一年;我若可活百年,百年都深深爱你又一次悲催地中了韩剧的毒。
这部编剧高明之处在于,台词真的很美。
其实有很多是比较套路的东西,但编排得温柔缱绻。
看了中宗和端敬王后的历史生平,其实历史上的故事应该没有这么曲折。
慎氏娘娘12岁那年就嫁给了晋城大君,那年大君也才11岁。
反正的时候两人也都还是刚长成的少年少女。
中宗此人,一生在情路上还是比较悲催的,慎氏离宫后,反正功臣们纷纷把自己的女性亲戚送进宫里为后宫,前朝的纷乱扰得后宫也不安宁,不知道中宗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眼前会不会出现那一帮功臣争权夺利的嘴脸。
章敬皇后去世得早,文定皇后俨然是个女政治家,相当不省油,私认为可能温情也欠奉。
王者未必专情,中宗子女也是不少的,其中或许也有很多政治影响下为平衡后宫而做的无奈之举。
但我内心里有一丝丝地愿意去相信,中宗还是惦念慎氏娘娘的。
因为那个人,才是在少年之时最初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才是在风雨飘摇之中携手成长的人,才是在情窦初开之际填满心胸的人啊。
剧的最后,有一段想象中的情节,采景和乐天在远离都城的乡下,以平凡夫妻的方式相伴一生,生儿育女,平安喜乐,如此美好,如此让人心痛。
私以为,对仁慈优柔的中宗来说,或许这样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但历史和命运安排他在权力倾轧中度过孤独的一生,对他、对慎娘娘,都是如此残忍和令人遗憾。
结合历史上章敬王后去世后曾经有过的慎氏复位争论,我想,他应该终究还是惦念着她的。
下一世,愿上天垂怜,与卿无风无雨到白头
直到看到最后一集前半个小时还觉的是不错的作品,剧里真的还不错,男女主哭戏很感人,尤其喜欢延宇振的感情戏,演技非常棒系列处理的也不错。
李东健的角色也是亮点,把一个矛盾王的形象演的很到位,应该说是本剧中最有层次的一个人物了,而且还是个帅大叔。
朴敏英作为女主只能说表现一般,因为之前她有接过同类型的古装女性角色差不多没啥突破。
剧情过程挺虐,但是男女主在感情相处中都在成长,女主的包容和理解让人佩服她的胸怀。
可惜最后一集十几分钟来个神转,虽然理解是为了符合历史及剧名主题,但是按照之前的两人感情发展实在理解不了强行分开即守护对方的这种相爱方式,明明现阶段坏人已经解决,而且女主的选择放开太突然了,之前还是没有能看出女主有这种觉悟。
而且编剧在结尾也补了一段男主梦中俩人完美的结局,感觉还行但是转折来的太快,一直看好他俩感情的观众应该觉得像突然被打一拳难受,唉 ,如果结局能处理的更好就好了。
最后要说超喜欢延宇振的演技,超喜欢哈哈哈,看好他!
#七日的王妃#大结局了。
我却觉得很难过。
专门去查过,历史上的大君麻麻并不像剧里的男主,是一个没有太大王才的人。
他们两人没有走到最后,是因为女主的爸爸拥护的是废主。
分开之后大君麻麻娶了别人也生了孩子。
女主应该已经被他遗忘,或者也只是偶尔会被想起的人了剧中为了符合历史,两个人最后也没有在一起。
理由变成女主为了不让彼此有危险,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新陷入兄弟相残的惨剧。
历史上的男主和女主已经让人觉得各种遗憾并替女主抱不平,为什么剧里这么相爱的两个人却依然是这么痛苦的结局呢?
历史的也罢,剧里的也罢,都实在太让人心痛和难过…
先说剧情,没开播前,有点不太看好这剧哎,剧情听着不讨喜,但这次真的有被打脸(很开心),制作团队还是喜欢的,导演的好几部剧都听说过(最心水的还是healer),里面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来自H的演员有好几个),主演李东健,我就过他一部剧(18岁的新娘?
)延宇振(不要恋爱要结婚的男主)他的剧我就瞟过几眼,看过几段吻戏cut,哈哈哈。。。
最主要认识女主角,真的是冲着欧尼来的,不得不说大家演技都很赞,从小演员开始,一开始我对小演员无感,第四集发现都很棒,好感度upup...第五集成人戏真的衔接的不错,不知道是编剧本子写的好,还是导演的拍摄手法好,有时候演员演技再好,前两个不给力也是白费(要给编剧和导演大大的赞)但是这个剧组这几点都做的让人没话说,再说说剧情,如果整体连着看是有点狗血和套路,可是人家这剧套路写的好呀,演的给力,拍的也走心,真的应了那句自古套路得人心,唯一遗憾的就是第六集了,收视率不好呀,唉,虽说前四集拍的感人,但也不得不承认确实也有影响到收视率,希望后面PC国人民后续能pick一下。。。。。
爱情戏吧太少 政治吧逻辑太差 类似题材还是看公主的男人吧
不好看
好玛丽苏好狗血 可是我喜欢(ಡωಡ)hiahiahia
其实我觉得朴敏英只是脸上化妆浓了点显得不自然,7年前的成均馆绯闻没这么白,但是显得很利落倜傥自然
咿,我觉得东建大哥更像男主更有Cp感是为啥
后期的剧情走向是个谜
本来喜欢朴敏英 却被延宇振圈了粉
大君拿着遗旨要求陛下还王位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怎么就是造反了呢,最可笑的是陛下还要求彩景当细作,并且彩景还接受了,为什么会这么不相信自己的爱人,前面还好,后面越来越无语,要不是喜欢延宇振,我怕是要弃剧了
东健大哥很带感呀,女主也是真的美,想站他俩怎么回事
看完就觉得思密达是多小的一个国家 走在路上也能莫名其妙的遇到 也是扯..
爆灯!!!
女主的脸整容有点过了,不过哭的部分演的不错,男主演的蛮好的,男二这个角色不够神经病,有点洗白的感觉,不够狠……女主爸爸那个角色我倒是蛮佩服的,剧情不够反转,一般般吧
一开始就告诉你是悲剧。李东健版燕山君跟金康宇版一样迷人!
这小演员什么时候才能撤!女一的小演员抬着头撅着嘴说着无理取闹的话,让人想掐死她……。
不知道为什么评价好挺高的….女主小时候太难看,说话还带口音(当然剧情设定),长大了的剧情也不好看….
冲着be看的,完全感受不到be的氛围,剧情也拖,男女主也不好磕,就生哭,看得难受
有点烂了剧情不带脑子废君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可怜的暴虐无度老百姓惨死剧情还为废君洗白无语
前面男女主角还是小时候那会剧情还挺好看的,到第5集成人后剧情就不大行了。但还是勉强看到了第16集,我没想到这部剧居然能拍这么多集,算了,后面四集不看了,弃了。
最后一集真的虐哭,在结合历史,演员演的很好,男主真的太适合古装扮相
一如既往的韩国历史剧风格,草包或者大饼头,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看到6后弃之。很讨厌小时候的女演员,怪异的语调,喋喋不休的说话,很泼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