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看起来应该是以女性的角度在思考“性”的问题,我觉得这部电影在努力挖掘日本人的“性文化”和“性心理”,非常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日本人的这一面。
影片试图挖掘社会文化问题的本质,当就这一点就值得赞赏。
为了吸引观众,片中还设置了血腥的案件,但其实案件本身并不重要,因为不过就是一个贵族母亲,无法容忍女儿的下流基因(明明是个大学文学系副教授,却以寻找精神解脱为由,晚上自己跑去充当站街女),而杀了女儿。
负责案件的女警官,其实也是一个沉溺于出轨所带来的刺激和快乐的女性。
更不要说女主人公,身为著名小说家的妻子,最终却沦为娼妓,最终还遇到身为嫖客的丈夫,以及发现自己的“从淫”的导师其实一直与丈夫有染。
大多数日本女性结婚后就当整天呆在家中,负责伺候丈夫、收拾家务、倒垃圾的黄脸婆。
一方面是生活乏味,希望寻求刺激;一方面是寻求刺激之后,又上瘾无法自拔;一方面是一旦堕落,就快速的直线堕入悬崖,万劫不复。
这种符合现实逻辑的思路,非常值得深思。
此外,影片中,女教授对小说家妻子的教导,似乎也很符合现代的艺术理念:语言表达毕竟是间接的,但是肉体的感觉却是直接的。
换言之就是用下半身思考,或者感官第一的思想。
因为在文学创作中(正如小说家朗诵自己的作中的靡靡之音),似乎这样的内容更能够直达读者的意识。
稍微艺术和思想,其实大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问题,导人向善难,正经说事难,但是通过人的欲望和堕落,讲故事,引导人却非常容易。
这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7.6.24
第一次聞說園子溫 始於他的<冰冷熱帶魚> 同樣來源于真實事件的<戀の罪> 較<冰冷熱帶魚>的作品意識更加變態 電影開篇就是被肢解的屍體 用紅色渲染的空間 通過視覺神經一一傳遞出血腥的味道 日本的電影文化有其自身的矛盾性 因此出產的黑色電影和純愛電影都是極致 有些電影如<戀空> 看完會讓人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而有些電影如<戀の罪> 看完總讓人感覺都絕望和空虛 個人喜好更偏愛黑色電影多一些 但不能爲了重口味而重口味 必須喻意深刻並且發人深省被肢解的屍體 個人認為那是美津子媽媽對美津子愛的體現 雖然貫穿整套電影 美津子的媽媽給人的印象都是陰森惡毒 變態絕情的老太婆 但這並不足以否定她對美津子的愛 從分尸這一手法來剖析她的心理 她認為美津子對父親的不倫愛慕都源於肉體的慾望 所以她將代表這些骯髒肉欲的一些器官割下來 那麼剩下的美津子就完美了 與她和她的家族一樣無比高貴 其次 分尸從側面刻畫了美津子的兩種人格 裸露的女模特與美津子的一部份身體 象徵著在慾望的深淵徘徊的妓女美津子 穿著校服的充氣娃娃和美津子的另一部份身體 則象徵著18歲時對父親充滿純純愛慕之情的少女美津子泉與拖鞋作為著名作家的妻子 泉有著閨蜜所羡慕的優越物質生活 但事實上她與丈夫日復一日地過著單調 沒有激情 沒有樂趣的生活 因為每天見到丈夫的時間很少 所以泉在所有生活細節上都一絲不苟地滿足丈夫的苛求 印象深刻的是那雙拖鞋 每次泉都微笑著蹲下整理好它的位置和擺向 可以說 她在拖鞋上傾注了她對丈夫幾乎全部的愛意 而丈夫每次都只是毫不在乎地把拖鞋踢開 甚至是踐踏過去 拖鞋是片中丈夫殘酷壓制妻子的絕對象徵 付出的愛得不到絲毫重視回報 一開始泉嘗試在超市當兼職 以求尋找一個平衡點 試圖排解現實生活中的抑鬱 偏偏恰巧遇上從事色情拍攝工作的女經紀人 而肉欲深淵的門 也是從此時正式打開 也許有人會問 如果泉沒有遇到那個經紀人 是不是結局就會不一樣 個人認為無論遇到哪個人 泉最後的結局也是大同小異 丈夫長期不和泉行房 連親密的舉動幾乎都沒有 甚至連看到丈夫的裸體和觸碰性器官 對泉來說都是一種賞賜 那麼泉對於性愛的慾望想必一定是壓抑已久 就像個埋在地下的炸彈 積壓到某個時間點就會爆炸 壓抑已久又無法排解的慾望是潘多拉的魔盒 一旦打開就是無底深淵穿白衣的熏和粉紅色的液體氣球熏的出現 最初很羅曼蒂克 穿著白色的長風衣 壞壞的笑容 讓人迷惑不解深陷其中的話語 熏和泉的邂逅 和最初給觀眾留下的懸念大相徑庭 事實證明 熏是個皮條客 喜歡在高潮的時候使用粉紅色的液體球 熏的角色設定應該是人世間那些看似美好實則不然的事物 對人有致命的吸引力 比如愛情 比如金錢 誘惑人一步步走向慾望的深淵 而那些粉紅色的液體球 是熏對慾望的理解 好像有些人在性愛中看見血 性慾就會無比高漲 熏瘋狂愛著的是慾望而非人 而使用粉紅色 從藝術角度來講熏還是個唯美主義者 所以不難理解 最後當他看到老太婆肢解美津子時的驚恐狀 最後整個思想系統崩潰從而選擇上吊自殺 卡夫卡的城電影引用了卡夫卡的<城堡> 那麼戲中重複提到的人們看到城堡 不斷在外徘徊 至死也沒有找到入口的城 究竟是什麽呢 一開始 我認為城是哲學或佛學意義上的"無欲則剛""拋卻塵世七情六欲遁入空門"等狀態 後來再細想 覺得城喻意愛情的理想狀態更合適 記得有人跟我說過 真正的愛情是身心合一 而城正正是身心合一的愛情的象徵 所以 在涉穀燈紅酒綠的旅館中的情侶們不能進入城 深愛丈夫但得不到回應的泉不能進入城 有著戀父情結在父親死去后墮落成妓女的美津子不能進入城 這一切 都源於他們對愛情的誤解 性與愛不應該分離 靈與肉不能夠對立 倘若再從廣義的角度去剖析城 那就是世間萬事萬物的平衡 戲中人物所生活的空間都是極端的 失衡的 泉的初衷是在外兼職以尋找和丈夫關係的平衡點 但後來她選擇和其他男人做愛以求發洩壓抑已久的性慾 美津子說的"如果和不愛的男人做愛 就一定要他付錢" 和不愛的男人做愛 是肉體背叛了心靈 美津子認為得到金錢就能平衡從而引起的心靈深處的空洞感 但無論是泉或者美津子 她們選擇平衡的方式都不是合適的 以至於她們和城的入口漸行漸遠 美津子更是至死也沒能進入城 和她深愛的爸爸在一起言語之物 無須記取在影片中園子溫引用的一首日本詩 歸途 我不太能領會全首詩的意境 但若要說到言語 我認同言語雖作為溝通工具 但從另一層面其實是阻礙溝通 思想是無限的 但言語卻是有限的 最深沉的愛一定並非一句"我愛你"就能表達所有 而歸途是什麽 我想是愛的救贖吧 只要還沒有失去愛人的能力 只要還有被愛的機會 都可以從慾望的深淵中得到救贖 找到屬於自己的歸途看完電影的當下 心裡被某種情緒沉甸甸地覆蓋著 不確定那種情緒是什麽 具體用文字怎樣形容 苦澀 傷感 抑鬱 但也隱含解脫甚至釋然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肉欲 我想這是園子溫希望引發觀眾深思的課題 回歸到影片的名字<戀之罪> 可得知園子溫認為愛是罪的根源 愛會滋生佔有欲 情欲等等 不由得想起"七宗罪"之一的"淫欲" 情欲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是一種本性 是需求層級里最底層的一級 所以情欲總是和人性相連的 往往催化情欲就能喚醒一個人被禁的人情和人性 戲中刻畫的都是一個最普通善良的人 爲了追求一種和諧美好的正常生活而墜入血腥的地獄之中 循規蹈矩的泉不過是想和丈夫過上名正言順的夫妻生活 但是兩人都因為被壓抑的情欲而失去控制 逐漸跌進慾望的深淵 園子溫似乎在強調人性趨惡論 人會在追求慾望的過程中無法控制自身 哪怕是最正當的需求 因為人的本性是趨向墮落的與生俱來的本性 並不能夠通過後天社會 禮法 教育 道德 法律等約束去制約 外在的制約會使人分裂 產生一個看起來高尚和藹的外殼 卻無法阻止人性內在的崩潰和腐朽 用性愛探究愛乃至生命的意義卻最終走向毀滅 這樣的結局太決絕 我不認同那些"男人都是下半身動物""追求性愛歡愉的女人是淫蕩的"說法 片尾中泉在兩個小孩子面前露出私處撒尿 並不是她已經失去羞恥感 全然墮落成像美津子一樣的妓女 相反 從兩個小孩子真摯的眼神和笑容中 可以看出人性最原始的對於異性性器官的相互吸引 不論性別 年齡 所以<戀之罪>並不是抨擊男權主義 也絕非關於悲情女子的情欲宣洩片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不能完完全全克制自己的慾望 從而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 那樣的要求無理也苛刻 對於自身的慾望 我們不妨以坦然一點的態度面對 并尋找適當的方式去釋放和排解說白了 戲中的悲劇並不能歸咎到愛 或者說 各人物所謂的愛其實是畸形的 靈肉分離 甚至對立 愛之不得 縱之于性 畸形的愛得不到滿足能怪罪于愛嗎 電影中的人們都是愛無能的偏執狂 罪在於他們自身對愛的誤解最後 希望大家都能在適當的時候遇到身心合一的愛情 找到城的入口 我相信 在城裏面 又會是另一個世界 所面對的課題和生存規則必定全然不同 那些深愛著的人們 你們準備好了嗎
对关注的电影,通常我会搜索一下它的幕后花絮,看一下豆瓣上其它影评。
《恋之罪》中很多场景我并不喜欢,比如血腥和色情、爆炸的颜料球、夜晚浓妆的丑陋美津子(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她这个造型美艳,在我看来简直是恐怖)…… 但这个电影还是引起我的一些思索。
朋友瑶说:“剧中的泉为什么不离婚,而是乱来。
”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这样想当然的思维。
比如说美津子为什么不能忘记少年与父亲的不伦之恋,重新开始。
那个母亲为什么不能原谅女儿,而是置之死地而后快。
作家为什么不能好好与泉生活,非要每天去旅馆召妓…… 如果生活都按这个逻辑发展就简单了。
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法律和监狱。
比如美津子不能有健康的生活,因为她忘不了父亲,深受精神折磨。
泉为什么不离婚,其实她不知真相前很爱丈夫。
即使在婚姻里,她的灵魂和肉体都得不到满足,她也没打算离婚,本能趋使她找另外的渠道变态发泄。
等知晓丈夫的龌龊时,为时已晚,她对这个世界的信念已经坍塌了。
但我同样也有很多不能接受的地方。
比如泉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自己,而要一再堕落,直至毁灭。
也是那种想当然的模式化思维。
我只是试图理解这个剧情,但并不能够真正理解。
曾经觉得泉受到的诱惑只是电影里发生的故事。
后来发现女主演神乐坂惠当年是化妆品柜台小姐,因为胸部傲人被星探选中,出那种暴露的写真。
完全是泉最初被诱惑去拍色情摄影的现实版。
开始看时觉得日本人变态,后来仔细想想影片里那些人性的弱点中国也有。
只是我国严格,这样的尺度,这样对黑暗的渲染,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查。
此片还出席了嘎纳电影节,导演视其为代表作。
在我国此片根本不可能面世,应该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得不说的是,此片结束后,导演园子温娶了女主演神乐坂惠。
这让我想起汤唯因为《色戒》一度被我国封杀……中国的导演们应该不会娶一个在影片里赤身裸体做爱的女演员,观念上接受不了,会觉得全国人民都给他戴了绿帽子。
人性的恶总是比善有貌似强悍的冲击力,这是我看完后久久思索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觉得它遥远,它就遥远,虽然它潜伏于人的内心,可能危害这个世间。
在我的印象里,日本有两个写小说的非常土鳖,一个是村上龙,一个是渡边淳一,渡边比村上还要土鳖,土鳖中的战斗鳖。
看这电影我就想到了渡边。
这类土鳖把三钱性、加三钱死、加两钱发神经、再加两钱俄狄浦斯,就能炼整整一瓦罐的人性哲人石,自己割大腿一刀等着它出血流脓结痂就算是直播了身体先验的污秽,这就像吃几块可比克就以为融贯了土豆的奥义。
看这一干人一本正经赤身裸体表演如何撒癔症,我是觉得脸挺烧的,这么去煞有介事表现文艺二逼们低幼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诵”整页的琼瑶和安妮宝贝也不过如此,乡村杀马特们只得撩撩帝王紫款斜刘海笑而不语了。
叙事架设上是满出怀抱的大学生习作范儿。
分段式、男女对立且统合的矛盾关系(简直像是日本也学马列一样)——夫妻关系父女关系母女关系以及主奴关系、粗浅的身体形而上胡思乱想、引用得莫名其妙的诗句、帽子男和颜料气球的生硬象征、爬满蛆的残肢、乃至被祭出来壮胆的那个说有多无辜就有多无辜的卡夫卡——这个用边角料就能唬住人的世界,洋溢着有奇妙喜感的温馨善意呢,我几乎都已经看见了,园子温想象着有思想的文青们卯足劲深刻阐释时的满足表情。
即便照着教材也很难把所有这些能用的和不能用的打包拼贴得齐全如此啊——起因、经过、结果,你小时候的作文都要这么写,与这个电影比,不过是凑的零部件不同。
它去向很明确,拼凑操蛋的人性之传说——人性这个词是当之无愧的最蠢词汇,每有浆糊和稀泥都能死皮赖脸插进去。
是,人性不解释,桂冠是你的,只愿你把荆冠留给别人。
多出的一颗星送给女主角挺不错的胸,据说她现在是园子温的老婆。
我完全相信园子温正被世界温柔对待着。
被欲望迷失的女人,往何处去?
人类的命题,这次落在几个女人身上。
当欲望被无忌地释放,从人心里面好奇地摸索着爬出来,你会眼睁睁地看着它大胆直至百无禁忌地一步步地从堕落滑向罪恶。
潘多拉打开盒子,说,来吧,进来。
堕落的欲望蜂拥而入。
潘多拉告诉众神,我这里原本是空的,你们看,已经装满了。
她转过头来,对着众生轻轻说: 你们本就是自己的地狱。
她望向众神轻声问:还给一个原谅的理由吗?
众神之神皱了皱眉头说:贪得的欲望,它刚刚杀死了一切。
真不该赐予他们语言,不该赐予他们智慧,这都让他们做了廉价的遮羞布。
被众神嫌弃的人类,潘多拉的盒子做了他们的城堡。
这部电影对人性的探讨不可谓不深入,放纵本性 消灭理智 ,你往何处去。
一部值得四星的片子,但只能给三星了,实在是一次心灵打劫。
圆子温,别在人性的死角蹲着,出来溜溜。
昨天读到《厌女》中「“东电女职员”的厌女症」恍然明白美津子是有现实原型的啊。
而这个电影中的美津子的故事,就跟斋藤学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结论一样,「(A子)因执着而强烈地依恋父亲,意欲代替父亲做一个男人……这使她变得憎恨自己的身体,对身体产生一种近似复仇的情绪。
」佐野真得出的结论「她的卖娼行为,可以视为对母亲和妹妹两人联盟的攻击。
自己与亡父合为一体,既可以欺负母亲,又能摧残自己的身体。
」原本看这个电影时我是极其不适的,但我只是觉得美津子的故事指向她的父亲后变得庸俗又可笑。
看上野女士的分析才恍然大悟。
上野女士说「这种弗洛伊德式的分析,容易将一切现象都归因于家庭关系。
将所有因素都还原在父亲,母亲,女儿等家庭角色范畴之中,反而会使性别要素成为盲点。
」回想电影,如果把它当作男性对自愿做娼妓的女人的道德幻想,很多难以接受的情形瞬间就变得好理解了。
这种把女主和美津子奉为“堕落圣女”的分析多么自以为是啊。
具体的电影情景记忆模糊,我也不想再刷一遍。
只是觉得无论称她们“堕落”也好,“自罚式的复仇”也好,这些话术都包含着男人性欲和由此产生的罪恶感的投射,这些有着浪漫修饰的词语,难道不是男人为自己的可耻找的借口?
而女性沉浸在寻找性快感的“堕落”中,难道不是类似春宫图那种极力描摹女人被快感支配的自大吗?
为什么明明是男人的欲望,却偏偏归责到女人身上,说都是女人引诱了他?
上野女士认为有着类似行为的中村乌萨吉的解释是站在女人视角的解释:「通过自主的个体卖娼,东电女职员实现了对将“性客体”角色强加于自己身上的人们的报复,她由此体味到一种胜利感。
这就是让她沉迷上瘾的那种恍惚感的真相。
」到此我终究恍然大悟,电影带来的不适感来自哪里,人们乐于想象娼妓与嫖客的快感多么强烈,情感多么浪漫,宁愿将女性自愿为娼进行浪漫化反抗化的装饰,也不愿意承认,这其中包含的女人对男人的轻蔑。
把美津子的动机指向对父亲的复仇是何其自大,你看,她自我攻击自我堕落还是因为男人,因为父亲。
想起林奕含说男人拥有一个肯为自己自杀的女人的优越感。
这种看似浪漫的嫖客话术,暗含着自己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却不肯承认自己是被支配的一方,实在是太搞笑太让人厌恶了。
雖然相關文宣和評論把《戀之罪》講得異色變態大膽爭議得跟什麼似的,但我的媽啊這部電影真的無聊斃了,看得我不但厭煩透頂還愈想愈火大。
對啊真的是火大。
為什麼男人(男創作者)老要一口咬定女人必須透過身體(更確切地說,是很狹義的被某類性交所定義的身體)才能獲得存在的意義和成長的可能?
憑什麼性對男人可以只是召妓來一發好比抽一根菸,對女人就非得是無限上綱的哲學命題?
真是活見鬼啊我說!
在誇張濃重的手法底下,這故事的人物設定其實平板老套到不行:一個被(看來有點強迫症傾向的)作家老公(寫的還是情慾小說)冷落的欲求不滿人妻,一個戀父因而始終不能得到其真正欲求對象的大學女教授,在黑暗的性冒險中沈淪墮落追逐惡之華。
哦對了,「後來人妻真的下海賣春結果第一個客人就 bingo 遇到自己老公」,這種老哏居然也搬得出來!
更不用提貫穿全片的卡夫卡城堡意象跟田村隆一的〈歸途〉被「引用」得蹩腳之至,前者姑且不論(其實我是不忍心說,可憐的卡夫卡),後者原詩究竟寫得好不好我不清楚,但至少以這部片子斷章取義的方式,到最後某買春客嗤之以鼻說它是爛詩的時候我簡直再同意不過,女主角含淚一再煞有介事的大聲覆誦只讓我不停翻白眼,很想賞(顯然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導演兩巴掌之類老兄你醒醒吧拜託。
(網路上有文章提到臺灣上映的版本經過修剪,所以短於原先的一百四十分鐘,我只能說謝天謝地不然我真的要在戲院口吐白沫了)回頭想到,《戀之罪》據說是改編自真實案件(我沒查到案子本身的詳情),這就很難不讓人聯想起大島渚的《感官世界》--那部片子我是在家看錄影帶所以可以自行卡掉,也所以我根本懶得看完,半途就關機去睡覺了(同樣改編自阿部定案件的《感官新世界》可有趣得多)。
在這些所謂聳人聽聞的社會案件底下,我覺得其實是某種很直接單純(雖然當然很巨大扭曲)的驅力,而大島或園子自以為是的繁複想像只顯得累贅貧乏。
說到底,從《感官世界》到《戀之罪》,三十五年過去了,我只覺得日本男人(好吧,至少是某些日本男導演)實在一丁點長進也沒有。
在收到最后一封phd拒信后的晚上无意中看了这部电影,刚开始看时还和朋友聊到我们看的书和电影总像是一种拯救我们于崩溃的指引……身为文学教授——这一我原本规划的职业——的美津子,却说:“I should never have learned words—Simply because I know Japanese and bits of a foreign tongue,I stand still inside your tears.”如果不知晓眼泪的意义,那么它只是眼睛里的水。
只有知晓意义,我才会为之停留——你看:a tear is also flesh;“言语的意义在其躯体”,正如思想的意义在其实践,正如我此刻面临我新的人生转折:为了供奉我的精神,我首先应当开始学着生活。
是的,我必须生活;我不要像结尾时的女警那样,朝着一个目标用尽了时间与精力,精疲力尽后被问到身处何处时,只能回答:“不知道。
”在拿到卖淫的报酬之后,美津子对泉美大喊:“现在,泉美这一词终于有意义了!
”我忍不住大哭,因为我太明白这种确切的意义感有多重要。
身体,这一在对无限与永恒的追求中最为我所鄙弃、却也是在不得不面对有限和具体现实时我所唯一确定的东西——它的存在成为了“我”的最精确的范围。
身体的活,即卖淫,使我以最直接的方式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身体的死,被杀而非自杀,使我庆幸于在并非主动放弃的情况下终止了永无休止的疲惫。
我曾说我爱我,因此我爱我的生命;现在看来这仍是不彻底的——我爱:无论我的生命还是我的死亡;因为我爱的仅仅且全部是我的存在本身。
昨天晚上我刚刚说到我只能想象从事学者和妓女这两种职业,因为我只有过这两种状态。
今天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从来只能在最大程度感知自身存在价值的情况下活着:在肉体之爱中实现罪,或在精神之罪中获得爱。
在肉体的冲撞或精神的战役后,我们在那奖赏与认可中感受到的存在的确定与价值,其狂喜程度是等同的。
说句实话,本人勉强算是70后,现在已经是知天命之年。
我喜欢看电影也喜欢一些电视剧,但是从来没有写过影视评论,对口味的能够从头到尾看完就不错了,自认为不好看的,看看开头就丢开。
能够在看过之后产生感慨的本就凤毛麟角,更不要说对此念念不忘了。
而《恋之罪》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之所以这样说不是为了标榜自己的才识高卓,也不是表示自己的鹤立鸡群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装蒜”,只是个人的喜好和口味不同,本人挑剔的厉害罢了!
和我国一样,日本也有很多垃圾电影。
看《恋之罪》是闲得无聊,本着跳着看看的原则来的,也就是说,我是一边看,一边右手拿着鼠标,随时准备快进的架势开始的,但是从开头开始一发而不可收,一点一滴都没有放过。
在白色风衣男人把作家妻子诱惑到宾馆做爱的时候,没有看懂,以为是女警察和卡车司机,于是后退三次才看明白;在大学女教授在讲台上朗诵田村隆一诗句的时候后退了五次,这一次的后退有两个原因,一是女教授的眼睛彻底把我俘虏了,我第一眼看到她就知道这个女人才是女一号,二是田村隆一的诗句把我吸引了,最后我索性拿出纸笔,一字一句跟着女教授的朗读,把它写了下来。
作为一个早年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和一名伪文学爱好者来说,我知道自己很幼稚,很文青,可是没有办法,是真的喜欢。
就像是早些年看到韩剧《松药店的儿子们》里面的三儿子和岳母两个人一起朗诵诗句的情节一样,听到第一句,就彻底把我吸引了。
其实我是很喜欢看情爱场面的,但是比较不喜欢看血腥场面。
这部电影有两个小时24分钟的时间,从头到尾我没有漏下一段情节一句台词,都看下来了。
我知道,这个导演很用心的在拍一部电影,很用心的在告诉人们一些问题。
我知道,电影里面的情爱场面和血腥场面都是表象,导演试图透过这些表象,来表达一些想法。
说实话,我喜欢这样的电影,为什么?
很多人把电影分为商业片啊,文艺片啊!
情色片啊!
甚至是A片。
但是,其实我想,除了A片之外,不管是什么样的导演,都不应该把思想彻底陷入到搞笑、生活、情爱、战争、悬疑等类型片的漩涡而不能自拔迷失自我,而应该有独立的思想。
什么思想,很简单,通过这部电影你想告诉人们什么?
记住,是告诉!
不是教唆不是教育不是说教不是宣扬不是指导更不是评判,而是告诉!
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告诉人们一件事。
如此而已。
多说一句废话,电影《色戒》就差远了,看似在告诉人们什么,其实很牵强,主题弱得多,不过是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而已!
变了花样的三级片罢了!!
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恋之罪》里面有着更多的情爱场面,但是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多余。
简单地说吧,看似是三级片,其实是很严肃的片子!!
你去看看就知道。
那么,《恋之罪》告诉我们什么?
我不能说它告诉我们什么,我只能说它告诉我什么,因为我是不是内行,不会站在主题呀画面呀角度呀艺术呀来深入地谈,你叫我说,我也不会。
《恋之罪》告诉我:一,人是聪明的动物也是复杂的动物,每一个人都是善恶交织的动物,都是明暗相伴的动物。
因为聪明所以苦恼,因为复杂,所以才生发出人间无数的悲喜剧。
轻松与沉重,找寻与失落,痛苦与喜悦,快乐与悲伤,追求与绝望,疯狂与挣扎!
这些东西注定要伴随着每一个人的一生而存在!
人人都是如此,概莫能外!
作家的妻子(神乐坂惠)美丽贤惠知书达理,但是又长期被丈夫冷落,缺少爱情的呵护,因此内心极度的空虚和苦恼,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找她拍裸体写真的时候,她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为什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挣脱,说一句简单的概括吧!
不是女人天生贱,而是丈夫逼着妻子做贱女人!
而作家呢?
温文尔雅,气度非凡。
可是在这漂亮的头衔和身份背后,是每天出去找街边的妓女做爱。
一句话,即使和妓女做爱也不和妻子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你说这样的男人是多么可恨!
多么的无耻!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作家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找刺激,打破平淡的生活,以便写出更好的文学作品;那么长时间如此,他的目的一定是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他的性心理潜移默化发生了变化,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想和妻子做爱估计已经很难实现了,因为只有妓女的刺激才能激发作家的性冲动了!!
女一号,大学女教授(富坚真),表面上美丽高知、博学多才、聪慧干练。
而实际上却每天晚上自动变换身份,变成一个街边的妓女,专门找男人做爱!
做爱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欲望。
给多少不要紧,只要给钱就好,给钱就代表了这只是一场交易,和爱情无关,和感情无关,只和欲望有关。
女警察(水野美纪),也是专业人士,白领精英,她是警察局刑事警察,每天忙忙碌碌为了工作奔忙,回到家也能自动变成一个合格和模范的家庭主妇。
但是实际上,这个女人也是私生活混乱,至少有两个非丈夫的性伙伴。
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因为和电影主题无关,所以导演懒得介绍。
看看,电影最重要的四个角色,都是这样的形象,都是表象和内心,修养与欲望,光鲜和不堪交织的人物。
是呀,难道世界上的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二,每个人都有家,每个人都需要家庭的呵护,为什么?
因为家里面有温情有容纳有奉献有真爱,但是请不要忘记一件事,那就是家庭不仅仅是生产爱的地方,也是滋生垃圾的地方!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及时的倾倒垃圾,以免垃圾越来越多,家里变成垃圾场,最后被垃圾淹没被垃圾吞噬,从而自己也变成垃圾被垃圾掩埋!
生活是这样,感情心理和精神也是这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在感情和精神上,每个人也会产生垃圾,比如,消极情绪,抵触心理,叛逆想法,报复欲望等等等等,这些怎么办呢?
当然要和家庭成员及时的进行交流沟通,以达到纠正摆脱消除吸收的目的,从而让好的一面战胜不好的一面,让阳光的一面战胜黑暗的一面,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正常的人,融入主流社会的有修养的人。
反之,如果不能交流沟通,精神垃圾越来越多,叛逆想法越来越强烈,最后黑暗的一面战胜了光明的一面,于是自己只好也变成一个垃圾,蹲下身体在两个小男孩面前露出下体撒尿,一边撒一边天真地笑着,最后被黑暗彻底吞噬!
看到这个电影,我莫名其妙想起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女士的一部作品叫做《洗澡》,是呀,人确实需要时时洗澡,不仅仅要洗去身上的污垢,也要洗去思想和情感上的污垢。
电影吸引我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最让我感触的是两个场面,一个是女教授含着眼泪朗读诗句的地方;另一个就是影片结尾之处,女警挂掉情人的电话,两只手提着垃圾袋子,拼命追着垃圾车的场面。
这个场面醍醐灌顶,意味深长,如绕梁三日久久不绝!
这是一个隐喻。
它告诉我们,要及时清理垃圾,不要被垃圾吞噬,最后自己也变成垃圾!!
这也是一个善良的积极的结尾,女教授、作家妻子和女警察三个人,都在和黑暗纠缠,女教授已经变成了黑暗,作家妻子被女教授拉进了黑暗,而女警在体会到这些之后,当机立断,要斩断黑暗,让自己变成一个正常的人健康的人。
当然有人一定会反驳我,说这部电影的女主应该是作家老婆,而不是已经变成了黑暗的女教授,电影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讲述作家妻子走向黑暗的过程的。
这一点说的没错。
我之所以说女教授是女主,不是别的,是喜欢,是喜爱!
日本女演员富坚真不太有名气,但是她的演技简直是出神入化没的说!
我自己的观点,可以打90分了!
你要是想看,你就看看她的眼睛,我们经常说,眼睛是精神之苗!
是心灵之窗!
三,“早不该学习言语,只因我懂得日语和少数外语,就在你的眼泪中却步。
”这句话,就是电影的主题。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女教授在讲台上朗读这首田村隆一的诗句的场面,是电影最重要的地方,也是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
其实这个主题并不怎么新奇!
我们国家早就有俗语:烦恼皆从识字始。
宋代大文豪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也是这个意思。
西方哪位名人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好像是什么懂得越多烦恼越多的意思。
这个大家也都理解。
世界上什么人最幸福,傻子!
但是即使是这样,当我看到女教授站在那里朗读诗句的时候,我的心情依然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我们知道,女教授外表美丽光鲜,但其实她是电影里面黑暗和肮脏的象征。
作家老婆本来天真无知,最后却被她拉进了黑暗。
可是这怪她吗?
不!
与其说作家老婆被拉进了黑暗,不如说是她自己走进了黑暗。
那是她自己的选择,和女教授无关。
女教授第一次见到作家老婆的时候,作家老婆在后面跟着她,她回头恶狠狠说道:“走开!
走开!
”就是证据。
是女教授在教唆她吗?
不是!
是女教授在害她吗?
不是!
女教授在拯救她!
因为她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知道什么是对的!
不知道该如何摆脱这该死的痛苦和挣扎!
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变得轻松变得快乐变得简单!
看看两女在酒馆喝酒的镜头,很明显是作家老婆以学生的姿态在请教。
要想不被欲望所控制,就必须找男人做爱;找男人做爱不能无偿,为什么?
因为无偿就让自己的感情发生混乱,到底是爱丈夫还是爱和自己做爱的男人呢?
那么怎么办呢?
就要收钱,收多少不要紧,要紧的是必须收。
因为收钱,就与爱情无关,就能继续爱着不和自己做爱的丈夫。
就不会让自己的感情发生混乱,就能让自己变得简单而快乐!!
你说什么呢?
教唆别人做鸡,还不是坏人,不是坏人是什么?
请注意两女坐在大学校园的木椅上聊天的镜头!
女教授是教授也是妓女,妓女就是坏人吗?
当然不是。
人品的好坏和她所做的事情没有一点关系。
她是心存怜悯心存温暖的人,是看到作家老婆在自己面前哭泣不能无动于衷的温暖的人!
早不该学习言语,只因我懂得日语和少数外语,就在你的眼泪中却步!
要是我不懂语言该多好,要是我不懂眼泪该多好,那样的话,我看到你在哭泣的时候,最多看一眼,就可以转身离开!
你的眼泪里,有着果实之核般的深意吧!
你的一滴血液里,回荡着让全世界的黄昏都战栗的晚霞之音吧!
早不该学习言语,只因我懂得日语和少数外语,就在你的眼泪中却步!
早不该学习言语,不学习言语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自己该多么简单多么快乐!
什么都不懂,那么和父亲之间难以启齿的乱伦关系,也不会让自己坠入无边的黑暗和深渊里,整天戴着沉重的枷锁和镣铐在光明和黑暗,在人和野兽之间盘桓变换!
女教授是黑暗的象征,是肮脏的象征。
但是,她真的是黑暗,是肮脏吗?
她真要是黑暗和肮脏就好了,那样她就不会这么痛苦和挣扎了!
就不会这么疯狂和绝望了!
就不会看到作家老婆在自己面前哭泣,而心存怜悯和温暖,帮助她解脱了!
就不会这么眼含着热泪冲着自己的母亲高喊着:“来吧!
来吧!
你杀了我吧!
你杀了我吧!
你杀了我就成全我啦!
”即使她是黑暗和肮脏,也是98%的黑暗肮脏和2%的光亮温暖和纯洁善良!
那是一丝丝温暖的火苗,那是一丝丝善良的灵智!!
它在无边的黑暗和无底的深渊里面熠熠生辉!
照耀着众生!
因为,她不是兽而是人!!
是心存怜悯和善意的万物之灵长!!
因为那永恒不灭的善恶观念和伦理教育对自己不停的鞭挞批判否定,所以才造成她在无边的苦海中沉浮呐喊!
至于她和自己的父亲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这样畸形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也不需要知道。
但是要补充一点,那就是她那个看似道貌岸然一脸的慈祥和悲悯的母亲,在娓娓讲述家丑的时候,我时时感受到的不是她的纯洁、善良和正义无辜,而是莫大的悲哀和讽刺!
她的爸爸是下流的种子,她继承了她爸爸的所有缺点。
成了一名人尽可夫的性瘾者!
这个可不是我们家的血统,我们家的血统是美好的高贵的干净的纯洁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应该知道,女教授的家庭悲剧和畸形密恋,不仅仅和父亲有关,她的母亲也应该是罪魁祸首!!
她丝毫也逃脱不了自己的责任!!
在爸爸妈妈和女儿三个人的畸形关系中,唯独女儿没有责任。
为什么?
因为女儿是孩子,是未成年人!
孩子变成什么样子,母亲没有责任吗?
是血缘的关系,是血统的关系!!
这不是扯淡吗!!!
唯血统论早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去了!
她这是在狡辩,在推卸作为一名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流氓生下的是流氓,恶棍生下的是恶棍!
开玩笑不?
四,善良不容易,堕落很简单。
天堂和地狱永远只有一墙之隔,身处光明之人一脚踏错,就会坠入无尽地狱;身处黑暗之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这就像是《殉罪者》中的福利院的‘纪乾坤’,他本来是连环强奸杀人案中的受害者,可是因为太想给妻子报仇,摇身一变,成了另一起案件中的杀人犯。
人生是一场白娘子式的不断修炼的艰苦过程,是一个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不能忘记的凤凰涅槃,是一条一旦开始就不能回头单程旅途,在这个旅途中,你要时时和低俗撕扯,和诱惑战斗,和黑暗抗争,和堕落拼命!!
罗曼罗兰说,真的英雄,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而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王尔德的一句话,就让它作为此文的结尾吧!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20年6月30日
如果能生活在没有语言意义也失去意义的世界里该有多么美好啊即便你被华丽的言语所报复那也与我无关即便你在寂静地流淌着鲜血那也与我无关你温柔的眼中所蕴含的泪水你沉默的舌中坠落的痛苦如果我们的世界里没有语言我只会远望这些然后离去吧你的泪水里 有着果实之核般的深意吧你的一滴血里 有着让全世界的黄昏都颤栗的晚霞之声吧言语之物 无须记取而幸而我记取了日语和其他些许外语我才能止步于你的泪水之中我才能从你的血中孑然踏上归途
情欲是魔,覆水难收。禁锢在身体里的魔鬼,真相到来的那刻,便是魔鬼苏醒之时。
一部探讨女性价值何在的片子,裸露的部分其实没啥的……
接受无能哎哎哎。。。。
如何强行给观众贩卖乏人问津的诗歌
在挣扎中获得救赎。还是觉得女主角原来的生活更正常洒脱一点。
什么时候再刷下未删节版好了 粉色球真是情欲感十足
十年前的我可能会给四星,现在再看这种就觉得不知所云了
很无聊
诡异啊,SEX。
未删减版重口不少,前大半好赞,后一半太啰嗦
恶心死了
比一般B级片深刻很多,有Brunel&lt;白昼美人&gt;的味道.极端的保守和极端的疯狂其实是一体的.
为啥会下未删减版啊!!内蛆!!!........第一次觉得神乐坂惠蛮可爱的...
小日本的BT无出其右者。
口味有点重,女猪脚都不够漂亮,小孩面前撒尿那段没看懂想表明些什么……
欲求不满时候再看吧。。。
口味好重啊
世界只有一个园子温!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大概就是在讲“做了什么事都不要惊讶都不要怪罪,我们其实都一样”的故事吧。城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意象,粉色爆炸球虽变态但也切题有创意,三个女子有点像到最后人脸识别捉急。不过这样的重口我也受不了,只有一种恶心在心头。
白日美人的故事,到了园子温手里迅速升温;神乐坂惠的胸啊,真是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