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妮日记
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导演:汉斯·斯特恩比奇
主演:Margarita Broich,李奥那多·卡劳,杰尔蒂·德拉斯尔,马蒂娜·格德克,安德烈·容,Arthur Klemt,Stella Kunkat,Dirk Gunther Mohr,乌尔里希·诺登,Dirk Ossig,Jasper Smits,Maarten Van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6
简介:《安妮日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安妮等8人在秘密小屋2年多的生活。安妮的日记不仅真实再现了秘密小屋里的人的日常生活,也揭露了德国纳粹党的罪恶,是指控他们残害犹太人罪行的见证。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安妮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对种族灭绝政策的怀疑与愤怒。电影以日记的方式来叙述事件,安妮给她的日记取名为吉蒂,..详细 >
豆瓣页面对这部电影介绍甚少,勉强看出女主角是莱亚凡艾肯。很有质感的影片,色彩和运镜都是上乘之作。美化了每个人的形象,躲了两年一个月还那么光鲜亮丽,有烟有酒,写日记的笔也不缺,虽然只看见他们削土豆皮,但似乎都不差营养。得知盟军即将胜利,外面的供给和未来愿景都在变好,他们吃上了草莓……最后半小时揪心,盖世太保悄悄摸进来,洗劫了他们最后的财产,将所有人带往集中营,幸好没看上散落在地的“安妮日记”。安妮一步三回头,十分不舍粉红色日记本,但是她忍住了,没有去拿,那本对二战时期历史描写独具意义的日记没有随她一起消逝。紧接着字幕交代了8人中7人短暂的剩余人生,只有安妮的爸爸,她最爱的爸爸,幸存下来。
悲伤,惋惜,愤怒,反思…
第一部德语版的《安妮日记》电影。画面简练但震撼,用意识流来讲述安妮躲藏的最后两年的生活。场景复原的很认真,可以看出德国电影人对她深深的忏悔。
日记
纳粹让她的世界只剩房间的四壁,但少女的成长却像破土而出的花儿一样。根据纪实文学改编,信件体真是戳心(真人死时才15岁啊,万恶的纳粹...)幽闭恐惧症表示看得很内伤。
一直以来被高中英语课本误导,突然发现原来安妮日记竟然是用德语写的……
补
在电影院观看的,这一版的安妮颜值非常高,可以再加0.5星。败笔在结尾。安妮日记写到哪,演员就演到哪,如是才能保留“日记”的生活气息和那股特有的灵动真实感。原著算是戛然而止,出版时通常会交代下各个人物的现实结局,但不要把这些后续也拍到电影中去啊……以纪录片方式呈现最终的收场会更好。
少女心境感很强
看了这部电影马上敢去看了jüdisches Museum对德意志这个民族真是又爱又恨
最后的二十分钟,才进入了高潮
小姑娘是真漂亮啊,就像姐姐说的,你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一个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少女
高中时候看的,那时候没有在这部电影上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可能是因为纳粹剧情刻画的稍微弱了点。
一个少女的视角,从青春期到长大,对生命更多未探索的部分充满了无数的好奇,去安全屋后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一切变故,一直直到被发现送往集中营,面对死亡,只能说和平年代的我们尤其幸福,为花季少女的鲜活美丽永远停留在15岁了而惋惜,为惨绝人寰的德国纳粹竖中指。
好看
以为是美好结局,但,毕竟是战争
让我了解到了一段必须要知道的历史
思考,勇敢,信仰,美好。
主流意识形态的附庸,如果去除意识形态长期的灌输,并无亮眼之处。有钱人的避难,穷人可是连这个待遇都没有,直接送去集中营,鼓吹同盟国的“正义”和单方面指责纳粹这样的主流意识形态因素,让观感不多么好。影片其实还是主要着墨女主的个人感情生活和少女的叛逆期,但这种感情描写有点显老套了,而且精英家庭的环境属实没法让我这种平民代入。
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