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对一部真正的动作商业片来评价他们的演技,只知道,好久没有看过这种动作片,拼火爆、拼智力、拼幽默,除了看着过瘾,你还得怎么样啊。
翻拍经典是近年来电影行业的绝招。
要写出有新意的剧本很伤脑筋,编剧们都投机取巧地打起翻拍的主意。
一队人马把名著小说改编一下就成了剧本,而且电影都是硕果累累,光是今年小说改编电影就有《美食祈祷与恋爱》、《我爱你莫里斯》等超强卡司阵容的大制作,还有《歪小子斯科特》、《金刚狼前传》、《赤炎战场》、《钢铁侠2》、《失败者》等漫画改编电影;另一队人马则瞄准了旧片翻拍,盖里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罗伯特马歇尔的《九》以及这部笔者即将赏析的、翻拍自八十年代跟《霹雳娇娃》剧集匹敌的《天龙特攻队》。
观影前自然会浮现一系列的联想:如今这个年代,纯爷们的动作片已经扛不住观影人群欣赏眼光变化的压力。
银幕上炒得火热的一个个都是小白脸娘娘腔,看《暮光之城》系列的火爆程度便知。
曾经史泰龙、阿诺施瓦辛格的硬汉形象现在几乎不复存在,连《波斯王子》里粗壮的肌肉上头也是顶着杰克吉伦哈尔一张稚嫩的脸蛋;权衡之计,编剧走起了团队合作的路线,于是今年就出现了《敢死队》、《失败者》、《赤炎战场》跟《天龙特攻队》的尴尬撞衫。
动作片现在的处境十分尴尬,这些年头靠翻拍还算保住了低位,不然还没走出九十年代已经被淘汰。
观众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拳打脚踢和粗糙的远景爆炸与枪战,更愿意掏钱去看诺兰的科幻电影《盗梦空间》,女性则乐滋滋地欣赏着她们独爱的几位大嫂嚼了几年的烂茶渣——《欲望都市2》。
于是,现在的动作片变得可有可无。
像史泰龙《第一滴血》那种单人打拼的模式的确已经过时,但是好莱坞似乎永远舍不得抛弃这个观念——英雄救世界、英雄救美人,似乎这个套路就是票房的保证。
于是今年导演们来了一把怀旧风,发扬2002年翻拍《霹雳娇娃》的成功案例,把“团队救世界”的模式拿来往片子里套。
偏偏就在“英雄救世界”的模式转换时,安吉丽娜朱莉的一部《特工邵特》又笑傲了暑期低靡的票房。
拼不过罗伯特帕丁森没轮廓的胸肌,也无法抗衡朱莉性感的嘴唇,枪炮拳脚硬汉们的出路何在?
导致已经有导演开始走另一条路了——乔治克鲁尼新特工片《美国人》完全投靠文艺化,一部模式老旧的电影完全披上文艺气息呛鼻的外衣——说实话看完《美国人》我纠结得不知其到底是动作多一点还是文艺多一点。
再回到《天龙特攻队》,观其剧情,已经跟《敢死队》、《赤炎战场》撞得快合体了。
从强大的战士组合,到被陷害打散,再到重新团结,最后揭开一个天大的阴谋……这般套路,恐怕底下的观众都要吼着退票了。
所幸的是还有当红的师奶杀手Bradley Cooper以及老牌大叔Liam Neeson扛着,还有去年主演《第九区》还未被人们淡忘的Sharlto Copley,这般卡司阵容还能勉强使观众抱着爆米花淡定地坐在座椅上——导演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剧情再烂套的动作片,只要有大牌就有人肯掏钱来看。
看看《敢死队》,再看看《赤炎战场》,里面无论谁都能独自撑起一整部电影了,所以即使影评从9.0一路狂跌也不会跌破7.0。
拜原著所赐,《天龙特攻队》的故事背景没有让观众有理解的压力。
既不像《霹雳娇娃》《龙胆虎威》那般主角背景的构思简单潦草,也不似《洛城机密》、《特工邵特》的理不出头绪的复杂人物关系。
其实这也是编剧们的狗血头脑,无论什么时代,只要他们盯上了,就一定要出几个拯救世界的英雄。
这点在《钢铁侠》里味道特别强烈——一个享受着奢华糜烂生活的富家公子哪有闲情跟恐怖分子做斗争。
《天龙特攻队》的故事背景与《霹雳娇娃》十分雷同,从事的都是正义的工作,而不像《敢死队》那样只为钱卖命偏偏每次误打误撞地接到正义的差事。
而编剧们也是冲着正义的方向走的,即使是《通缉令》、《特工邵特》里邪恶的杀手特工最终不是丧命就是改邪归正。
古来今往不管是影片还是小说都只能走这条路,我们也无法对《天龙特攻队》的故事构思抱以更高的期望,毕竟我们需要合大众口味和积极向上的商业片,昆丁塔伦蒂诺那种邪恶压迫正义的黑色幽默是不会成为主流的,虽然他每次出手都能创造不凡的商业成绩。
将转移视线到作为一部动作片的招牌所在——动作场景。
当然,大家不看电影都能猜到会出现哪些情节——公路片里经典的车轮战、直升飞机、巷子里遮遮挡挡的开枪、远程阻击……果然不出所料,《天龙特攻队》一个都没露掉。
好莱坞玩不起中国那套功夫,但使起枪炮来还是顶呱呱的。
但看看这一系列的动作场景:从百米大厦直接扔人质及高空蹦极还不忘玩枪战——如此熟悉的场景?
没错,几年前成龙的《新警察故事》!
逃到公路一定会引起撞车,撞车的镜头还会有详细的大特写;主角被机关枪扫射都扫不死,结果挂着他的绳子几枪就被打断了;坏人往往在中间阶段交锋时打不死,到了结尾他枪炮打不死也必须得死,却只是被往地上一摔就挂了……如此“经典”的动作场面,多么标准的“爆米花电影”。
唯一具有峰回路转性质的亮点情节,便是最后观众几乎猜不到主角们在计划被打乱后将如何取胜时来个先抑后扬的大转弯,看到这里时我承认我的眼睛放光了。
若说动作片真的无法走出旧的打斗模式,好歹两年前的《通缉令》也亮出了弧形枪法和老鼠炸弹等新颖的创意。
说到《通缉令》,不得不佩服动作片女皇安吉丽娜朱莉选片的眼光,接的角色几乎没有差评,而且每个角色似乎都是为她量身订做。
男性主角的特工再多地集结组队,也只能刚刚好与朱莉抗衡。
性感女特工的花拳绣腿经过剪辑处理后光芒足以盖过纯爷们的真身上阵货真价实的肉搏。
《天龙特攻队》虽然跟风怀旧嫌疑严重,但优点也是可圈可点的。
将团队合作发挥到了极致,这点与《敢死队》里的史泰龙和《赤炎战场》里布鲁斯威利斯的所占影片的大篇幅戏份有很大区别,而《天龙特攻队》的长处也就在此。
不论其极其狗血地被上级陷害——此剧情让我闪电地回想起《霹雳娇娃》、《蝙蝠侠前传》等等恶俗套路——电影的运作模式依旧是记流水账的手法,但策划行动与采取行动穿插在一起叙事的手法让人眼前一亮,终于从千篇一律的打斗片里找到了一丝新意。
如何完善计划的过程替代了大量的子弹与炮火——上个世纪的动作片,几乎整部电影都在看主角怎么甩子弹,观众大呼爽快;到了今天,动作片在经过九十年代几乎被淘汰的威胁后,我们至少会花上一半的时间来看主角是怎么装备弹药,甩子弹的时间缩短到了剩下那一半。
有意思的是,“装备弹药”也是《天龙特攻队》的精彩部分。
角色的幽默收敛有度,太僵硬显得无聊,卖笑太厉害会有抄袭成龙式电影的嫌疑。
写在最后的话:如果上映期间有机会走进电影院看这部影片,我会说这还算是一部值回票价的作品。
不过未来好莱坞要将动作片发展下去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2010年动作片市场百家争鸣,但缺少的是百家齐放的效果,实际上连一家怒放的鲜有。
仅有的两部还算卖座的动作电影,《敢死队》借了一票老牌动作明星的怀旧之风,《特工绍特》则是借助朱莉姐的个人魅力打造女版《谍影重重》。
其余动作片可就没那么好运了,从《失败者》到《危情谍战》,动作电影的集体下水让人不禁为这个昔日辉煌的片种狂捏一把冷汗。
而其中《天龙特攻队》可以说是凭借着老牌剧集的魅力和火爆的动作场面,是最具卖相的动作片,结果也就落得个全美7千7百万,海外1亿美元的尴尬境地,对比其1亿1千万美元的制作费用,这个数字无法令人满意。
不过平心而论,即便在动作片集体落入创作瓶颈的时期,《天龙特攻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起码从动作场面和人物塑造上,我个人还是比较青睐。
提起这部电影,就不得不说那套同名的剧集。
作为美国电视史上最经典的电视剧集之一,《天龙特攻队》於1983年1月23日在美国NBC首播,1986年12月30日全系列播放完毕。
《天龙特攻队》也开创了美国电视史上的两个第一:第一部采用单元形式播放的电视剧、第一部采用高成本制作的电视剧。
国内观众可能对此剧不太熟悉,因为当时在《生死海岸》、《霹雳游侠》、《特种部队》等美国热播剧的夹缝中,《天龙特攻队》并未正式引进大陆。
不过在当时的有线电视中,这套台译版剧集还是比较风靡。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作为核心人物,四位天龙特工队成员泥巴、怪头、小白、哮狼张扬的个性无疑深入人心,而火爆的场面又异常壮观,大量的枪战、飞车追逐、直升机追逐,令人大呼过瘾。
电影实际上相当于剧集的前传作品,鲜活的角色搭配紧凑豪华的动作片规格,虽因地制宜改了背景,但精采娱乐不减当年。
乔·卡纳汉是典型的快节奏导演,如果想了解其风格,那部框架类似《低俗小说》的《五路追杀令》可供参考。
不过个人观点最能反映卡纳汉风格的电影还是宝马汽车那部短片广告《Ticker》短短几分钟内,其风格完全一览无遗。
所以在这部《天龙特攻队》中,《Ticker》的昏黄的画面效果、高速定位的摄影和枪林弹雨的场面被完全复刻到本片中。
因此在乔·卡纳汉的掌控下,本片持续着一种高速运转的状态,就像一个发动机被上足了发条而快节奏的转动。
无论是动作场面还是文戏对决,不同人物犹如神经质一般充满了活力,也使得本片显得动感十足。
这是一部雄性气息很重的电影,说白了就是几个大老爷们独挑大梁。
四位特攻队成员无疑居功至伟。
爱抽雪茄、足智多谋的泥巴,精准的射击手兼花心男小白,疯癲天才飞行员哮狼和一搭飞机就判若两人的怪头无不个性张扬,尽显英雄本色。
四个体制外的臭皮匠往这一站,诸葛亮算什么人?
直至把电影搞得轰轰烈烈,将世界搅个天翻地覆,鲜活性格也烙印在观众心中。
这四位成员基本彼此不分,难说谁是主角与配角,就像法国电影《第八天》中乔治和哈里的搭档一般,互为影响,缺一不可。
泥巴的深邃目光和睿智的神态,小白张扬的个性和灵活的头脑,整天神经兮兮玩遍搞笑的哮狼,以及与哮狼不停斗嘴却陷入杀人思想斗争的恐飞症野人怪头,四位达人只有凑在一起才有戏。
虽说本片对其他人的塑造犹如过眼云烟,但只此四名便能带动整部电影。
片中的动作场面同样精彩。
从开场几人戏剧性的邂逅开始,快节奏和阳刚息气便主导全片,哮狼特技式地驾驶直升机、小白空中坦克作战等视效...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其实个人最喜欢的还是那段他们劫持货车的情节,制定计划中穿插着行动开始,一气呵成,充满了剧情张力。
相反结尾货船大战虽说火爆依旧,但比起这段干净利落的戏份,还是逊色不少。
本片的动作部分可以说精彩异常,比起老式的动作片,片中的场面依靠大量的电脑特技和MV式的快速剪辑使得这些老生常谈的动作部分看上去很新潮。
这些爆炸、打斗、追车、阴谋、视觉奇观等等动作片应有的所有元素,对于只想获得简单娱乐的动作片迷来说,的确会让人感到心满意足。
电影的场面很大,不过大量的电脑特效生成的场面比起真枪实干的动作片来说还是少了一丝真实质感。
要说道本片的剧情,可就没那么给面子了。
电影故事不算差,但终究流于平庸。
片中除了天龙特工队成员外加那个女探员外全是坏人,而且是极为脸谱化的人物。
而感的洁西卡贝尔饰演的角色,毫无用武之地,充其量也就属于一个花瓶,而且是个会走路的花瓶,可谓“花瓶会走路,谁也挡不住”《天龙特攻队》作为今年传统动作片的中流砥柱,算是没有令大家失望,起码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还要多亏老牌剧集的面子和四位主演的功劳。
作曲家阿兰·西尔维斯特里为本片谱写了非常大气的配乐,跟随电影的节奏一般,动感十足。
这绝对是我看过最扯淡的片子,降落伞拖着坦克打飞机...比抗日神剧的雷人程度要高十倍,一个老头加小白脸和俩司机就能这么牛逼,结尾的场面都快赶上钢铁侠3了,愣是让一个普普通通小白脸变成了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超人”。
剧情等于没有,看不出来有什么演技。
这要是个国产片,我估计在豆瓣连五分都上不了,可惜他是好莱坞大片,短评下面一片吹捧,美其名曰爽片要什么内容?
真好,能说出这话的一群人居然跟国产喜剧片过意不去,让你笑了你说太俗,让你笑中带泪了你说是卖弄情怀。
在国产电影里鸡蛋挑骨头,在外国片里想方设法的跪舔,这就是中国观众。
也别怪人家动不动就辱华,因为你们压根就不尊重自己的国家。
0星!
人就是要活得硬朗一些,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公平的世界,有很多无爱有恨、有恶意、有小人当道、有愚蠢、有扭曲、有黑暗、有变态的世界。
差点因为这破中文译名而错过这么牛逼的一部硬汉、搞笑、动作、战争的刺激性电影。
近期看过的最好的美国大片风格电影了,烧钱就要这么烧。
疯子的飞机驾驶绝对不容错过,能把直升机在空中熄火自由落体重启,开着坦克在天上开炮之后满分跳水入湖,天呐,冲这也不能不看吧。
最后的码头变戏法有些不如之前刺激,创意不足略显遗憾。
几帮国家机关势力大水冲了龙王庙,其实都是各为其主,唯独我们的小分队,信赖组织却被组织所遗弃,没办法只能最终水泊梁山。
在国王银行那段,怪头从天而降,上面开枪怎么都打不到人,后来却打断了绳索,只能说是剧情需要了,不打导演不让打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坏人该开枪却不开等着好人救兵杀到的场景。
其它都不错。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大叫,因为很开心,我会和电影一起疯狂,不同于博物馆惊奇夜,是我更喜欢的风格。
人有时候会被理性闷死的,所以定期疯一下有益于身心健康。。
The A-Team的四名成员,均是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军。
1972年,因被指违抗军令而受到军事法庭的审讯。
事实上这个审讯是不公平的,因此这四人趁机逃狱并隐藏于洛杉矶。
The A-Team中的各人都很有正义感,因此也经常在洛杉矶警恶惩奸、维护正义。
当然,如果有钱人聘请他们去为自己伸张正义,他们同样义不容辞。
作为美国电视史上最经典的电视剧集之一,《The A-Team》於1983年1月23日在美国NBC首播,1986年12月30日全系列播放完毕。
《The A-Team》也开创了美国电视史上的两个第一:第一部采用单元形式播放的电视剧、第一部采用高成本制作的电视剧。
该剧港译名为《通天奇兵》,台译名为《天龙特攻队》。
当时香港亚视黄金台播放的《The A-Team》都做了粤语配音,场面又异常壮观,大量的枪战、飞车追逐、直升机追逐……如果单讲场面,《The A-Team》比近年火热的《24》更壮观。
那些曾经陪伴著我们过往年轻岁月的名字,泥巴 小白 怪头!
他们冒险犯难解决困难,为正义而战斗,所以他们就是『天龙特攻队』!
泥巴、怪头、小白、,这一群越战退伍的英雄,他们向往自由自在的冒险生涯 ,不愿受到拘束,他们冒险犯难解决困难,只要价钱合适,谁都可以请他们去卖命,但是他们也常毫无代价的为正义而战斗,所以他们组成了---『天龙特攻队』
非常好看,英语虽然不错,但是很久没温习,人名没搞清楚,但是这片意思了解了,就是爆炸,就是hifi,反正很爽,特别开飞机那段,简直amazing,我喜欢这样火爆,搞笑又不做作的片子
评分跟我想的差不多,至于为什么没有第二部其实大概也能猜的出来,感觉拍的有些违和,要说非要和同一时间上映的敢死队比,我是觉得没有敢死队好的,同样有这个问题,就是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或者说想体现的元素太多,导致有些本末倒置了,先说结尾,额记不住名字了,就是老大常说的,我就爱计划圆满的哪一刻,可是要是没有菲斯咋办?
就是说故事里漏洞太多,而显得太假太做作,就好像最后决战里出现的RPG尽然能几下就把万吨级别的邮轮炸沉,集装箱满天飞。
真当观众蠢么,鱼类都未必能炸沉的船拿个手持火箭筒就炸沉了,真晕。
感觉导演没掌握好故事节奏,要想突出这几个人厉害,有先见和军事上的牛逼,对武器器材和勇气有非凡的能力就直接更牛点,这么厉害的几个人为什么每次一打架就让人弄的团团转,不是被抓就是差点没命。
想走诙谐的套路就多点喜剧元素
为毛我觉得满难看的。。。就看cooper了
闲着无聊又拉了一遍,升级五星,太他妈酷了!
可怜的CG爆米花。。。。。不得不说这些敌人的射术也太差了。。。。特别是帕克在楼上定点射击那一段,恒定的速度固定的线路居然打不中。。。。。最后打锁扣倒是扫射扫到了。。。
虽然是我讨厌的动作片但一群帅哥,情节也很紧凑简直就是今年美国电影中的bonus~~!!!!
诶哟喂,Bradley Cooper,看宿醉的时候怎么没觉得他的帅?//话说中国电影在类型片的道路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要走啊?
三星的质量,因为最后的结尾,加半星。实际上整片内容缺乏什么特别出彩的情节,不过几个片段的拍摄很不错,一个是计划与行动交替剪切,还有一个从高楼跳下,还有高空打坦克,真赞!这三个算是拍的最好的地方了。总体上的混战就是典型的好莱坞枪战片,只是带有一直怀旧情节,没有高科技没有特异功能,纯
典型的一个镜头传万年的电影,大炮打飞机太帅了......其他部分乏善可陈。
等了两个小时,都没有等到我要的高潮。也许是特工片看多了,也许是期待太高。本来想打个三星,可是实在对不起自己浪费的两小时。最后的三分钟的嘴中钥匙让我笑了下,回来打回三星吧。
为啥我觉得这片子这么装逼呢,不过4个人当中的三个和两个反角表演还算不错
个人觉得动作片的大忌是情节也跟着节奏过于奔放,自从怒火攻心系列异军突起,快速拼接剪辑已经让动作片成了看起来有些吃力的电影了,我是来休闲的,大爷给你笑一个吧……
开头部分非常的扯,若不是有几个实力派撑着,这部电影将会没有什么看头,完全可以当但一部烂片,直到钞票纷纷扬扬才开始真正的故事,利亚姆·尼森演一种狂发的性格还是不合适。沙尔托·科普雷神经兮兮的感觉很棒。结局的戏剧性转变很符合这个瞎扯淡的剧情。
乱糟糟,不知所云。
RMVB翻译的越来越水了 连我都听出来翻译错了 真是的。。。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
5.0 四小强~第一场戏就边计划边实施,直接为了引出悬疑。几场枪战、空战剪辑看的头晕。
紧张,刺激,快节奏。。。纯粹的爆米花大片。
看到Liam Neeson越投入,就越为他丧妻之痛而扼腕。
打的还算娱乐,但拍的一般,好像没学好的Tony Scott。而且这剧情也太幼儿水准了吧,乱七八糟,还不如好好承认自己就是乱打片,不要这么多噱头。除了动作,还有就是Neeson好帅,District 9的帅哥也娱乐,另外Biel太HOT了。
美帝内部各种窝里反,浪费人才,阻碍了美帝称霸世界的进程。。。
剧情衔接紧凑,可见剪辑下足了功夫,虽然在某些桥段相对缺乏逻辑与严谨性,但还是一部难得动作片典范:各种飙车、飚飞机、飚特技,尤其坦克打飞机、飞机躲飞弹,看得各种爽;尼森低沉的声线、库珀的帅气、使命召唤般的爆破场面,为影片增色不少。
有点像惊天魔盗团那种无脑片。完全就是无脑,为了特效爽逻辑完全就不需要。比如休伊直升机可以做眼镜蛇机动来躲导弹,一炮火箭筒就可以炸翻万吨轮船。。至于里面的阴谋反转,真的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