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叫平頭?皆因每個兵哥都要變平頭, 顧名思義這是一套關當兵男兒的日記, 。
電影改篇自一個真實美軍在1990年參與波斯灣戰士的真人真事。
戰爭向來都是一個為了自己利益而發生的事, 大家都是為了利益而戰。
今次故事說的不是戰爭的禍害, 我認為有諷刺戰爭或布殊或石油商? 士兵們苦練成為了殺人機器, 但也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
因為現代的戰爭, 科技才是真正的主角或真正的必殺技, 任你在軍校如何苦練, 其實到頭來作用真的不大, 連上真正的戰場機會也可能沒有, 只能當戰爭的陪襯品。
杰克吉伦哈尔,这个有一张英俊脸庞的家伙罕见地演了一部不泡妹子不搞基的电影。
这里不是父辈的旗帜,没有炮火连天,没有长官喊话到一半被炸成两半,没有那扑面而来的战争的残酷。
这里也不是拆弹部队,没有每个窗口后面隐藏着狙击手的担忧,没有炸弹下一秒也许就炸你上天的恐惧,没有渗透到心底的死亡的压抑。
这里甚至也不是全金属外壳,没有把你虐出翔的变态教官,也没有被所有人排挤的孤立无援。
这里只有一个没能考上大学的年轻人,签了合约,渡过了艰苦的训练,来到了巴尔干半岛,发现自己坐进了一个大一点的牢房。
这仿佛是一场无止尽的高考倒计时,不知道考试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
你早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可高考却一直没有来。
你等啊,等啊,最后一纸文书告诉你,高考结束了,大家都通过了。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可只有你伫立在那里。
这所有的一切,你生命的意义,都如同这沙漠一般空旷,没有生气。
当我离开沙漠时,我灵魂的一部分也留在的那里。
不管以后我做什么,是在超市工作,在游乐园玩耍,和妹子大战,还是给宝宝换尿片,我永远都在那里,行走在无垠的沙漠里。
上次M请吃饭,和他聊起《孤独的生还者》,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拍摄的电影(有兴趣是可以看我朋友圈里前面发过的介绍),其实那时自己还没从看完电影后的热血沸腾中走出来,M的冷静自然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像他一样的很多海豹突击队员都读过这本书,但他对电影没有兴趣,我问是因为里面的情节会勾起不愉快的回忆吗?
他说不是,因为书和电影都太假,电影中讲到几名海豹突击队员对抗250名塔利班,但实际上是多少塔利班呢?
连25都不到!
然后他教了我一个词:propaganda-宣传工具,这部好莱坞电影只是美国政府宣传工具的一部分,他推荐我看jarhead——另一部关于战争的好莱坞电影,很多美国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它很真实,这是M实际经历的战争的样子所以夸大、美化、神话英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但是毕竟美国观众智商都很正常,所以他们的战争影视作品里还不至于有朝天空扔手榴弹炸下敌人飞机的情节看完电影最后才发现导演是山姆门德斯,顺便推荐他的公路电影《德州巴黎》
「So, now my hands were dick skinners. A flashlight was a moonbeam. A pen was an ink stick. My mouth was a cum receptacle. A bed was a rack. A wall was a bulkhead. A shirt was a blouse. A tie was still a tie, and a belt a belt. But many other things would never be the same.」「Bobby McFerrin — ♫Don't Worry Be Happy♫」「Now to the rest of you, do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be the meanest, the cruelest, the most sadist unforgiving mother fuckers in God's cruel kingdom?↓Yes, Staff Sergeant.↓Will you be able to one day say, "Yea,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 I will fear no evil, because I am the baddest mother fucker in the God damn valley?"↓Yes, Staff Sergeant.↓We shall fucking see.」「Details, gentlemen, details! Details is gonna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killing your target and your target killing you. We've all been taught that, "Thou shalt not kill." But hear this:"Fuck that shit!"」「I've been around these old white fuckers all my life. They got their fat hands in Arab oil. The motherfuckers drink it like it's beer. That's why we're here, to protect their profits.↓- You're full of shit. - He's full of shit.↓Who do you think gave Saddam all his fucking weapons? We did!」「The price of crude oil has nearly doubled. President Bush sends in more troops. Us, six times a day, we gather for formation. And we hydrate. We patrol the empty desert. And we dehydrate. We throw hand grenades into nowhere. We navigate imaginary minefields. We fire at nothing. And we hydrate some more. And we look north, towards the border and we wait for them. This is our labor. We wait.」「Now, here are the rules. When you talk to these reporters, you do not get specific. Tell them that there's no better shooters in the world than Marine snipers. Tell them that you're happy to be here. You're proud of the mission. All right? And you can't wait to mash the fuck out of these Iraqis. Anything other than that comes out of your mouth... I get fucked up. And if I get fucked up, I'm gonna fuck you up. Take your shirts off. Show your muscles. You've been working out.↓This is censorship.↓This is what?↓-Censorship. You're telling us what we can and can't say to the press. That's un-American. - Yeah, what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The Constitution?↓No, you signed a contract. You don't have any rights. You got any complaints, you complain to Saddam Insane... and you see if he gives a fuck.↓Why, that's exactly what Saddam Hussein does. You're treating us the same way.↓You are a Marin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speech that is free. You must pay for everything that you say.」「We turned the inside of our tent into a circus. 'Cause inside of our circus, we cannot be injured. Inside of our circus, we cannot be touched. But we are insane to believe this.」「Every war is different, every war is the same.」「A story. A man fires a rifle for many years. and he goes to war. And afterwards he comes home, and he sees that whatever else he might do with his life, build a house, love a woman, change his son's diaper, he will always remain a jarhead. And all the jarheads killing and dying, they will always be me. 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
1.差不多开头处放的是Bob McFerrin的"Dont Worry,Be Happy",哇哦,这首好听的歌放在这够讽刺。
Swoff得知女友认识某某人后伤心黯淡,背景乐是Nirvana的Something In The Way,比我之前听过的任何一次都来得忧伤。
战场上那首是the doors的Break On Through。
不说结尾那个嗓子沙沙的是谁。
2.在来伊拉克之前,一伙人情绪激昂看的电影是经过剪辑的"现代启示录",直升飞机扫射,熟悉的女武神之骑。
如果胖子科波拉知道他这部反战的作品改头换面被用来战前鼓舞士气,不知道会怎么想。
所幸,这也是部反战片。
3.穿衣演练那段,旁边戴上头盔的人转过来对Swoff说:Into The Dark Side。
嘿嘿,星战饭估计会乐坏。
4.那个可怜的人不小心放的老婆和邻居偷情实录那个录像带,标的是The Deer Hunter,同现代启示录一样有名的越战片。
5.在Swoff被处罚玩便便那段出现的黑人长官是不是有点眼熟?
他在热门连续剧24小时反恐里演一个巨能干的总统。
不过在今年也就是第五季开头,他便被干掉了。
6."F***"一词在电影里用了278次,其中38次和"Mother"连在一块。
又是一部战争电影,讲的是海湾战争,印象中的战争电影往往以越战,二战为主,很少提及海湾战争,首先战争片涉及的主要还是道德判断问题,战争作为利益与政治的继续,直接关乎正义与公理,放在海湾战争之中似乎就很难拿捏了,想必大多数美国导演也不会想干这费力又不讨好的差事;其次,大多数战争片都将卖点集中在了战场的动作场面本身,创造各种各样的视觉奇观,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这也是商业电影的必然之路,而在海湾战争这场强弱分明的战争中,想要创作如此视觉奇观显然要比前两者来的难,搞不好还会过火,被口味日渐挑剔的观众视为烂片。
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导演萨姆.门德斯则是利用了“没有战争场面的战争电影”这一噱头,拍摄了这样一部充满野心但又不太称职的反战电影。
片名中所说的锅盖头是指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有人说他们的军帽和头型像锅盖,所以称其为锅盖头,而另一方面导演在影片中则用锅盖头隐喻这些满脑空空,混沌懵懂的“杀人机器”,这场战争在摧残着他们的人性,他们在严酷的沙漠中,在苛严的军队中,慢慢变得野蛮,残忍。
整部影片采用了简单的线性叙事,以海军陆战队狙击手斯沃夫特的主观第一视角展开叙述,而穿插在片中的标示时间与地点等,加上一些场景采用的手提拍摄方式超脱冷静,增强了影片的“日记体”感觉。
如大多数反战影片一样,《锅盖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战争中一个个被扭曲的人性上,斯沃夫特则是他们中的代表,从进入军营受训,到战场上的漫长等待,再到最后返乡,从热情到恐惧,从放纵的杀戮欲到自杀的想法,都是转念之间,在经历过这场战争之后,他们再也无法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游离于现实之外,最终导致悲剧,这一点在《兄弟连》最后一集中也有所体现,在作者的回忆录中也曾提到战争使他无法再相信别人,工作与感情都无法与人建立良好关系,很长时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片中有好多场景设置也与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很相像,比如叫嚣的长官和新兵训练的场景,虽然缺少了库式的讽刺感,但也无疑是对库布里克的致敬。
本片中演员的表演多少掩盖了电影表现力不足和对人物刻画的缺陷,新科影帝杰米.福克斯,偶像演员杰克.格莱昂哈尔,还有出现在《美国丽人》中的克里斯.库伯,都有较为精彩卖力的表演。
说道杰米.福克斯,总觉得他在走黑人影帝影后丹泽尔.华盛顿和哈里.贝瑞的老路,从此之后再没有出彩得表演,而是一再接拍商业烂片,比如去年的《绝密飞行》,而在《锅盖头》中,他总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但也只是算是中规中矩。
而杰克.格莱昂哈尔算是好莱坞近年来最大的发现,他演绎的主角斯沃夫特复杂,立体,可信,从当初《死亡幻觉》《后天》中的大男孩一跃成为男人,如同整部影片所经历的成熟过程一样,他还出现在李安的《断臂山》中,那里的表演更加精彩,他也凭此片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可谓前途无量。
关于配乐,萨姆.门德斯延续了与托马斯.纽曼的合作,音乐不错,纽曼的音乐品质依旧很高,但较其前作《美国丽人》《毁灭之路》来说还是差了些,仿佛有些游离于影像之外的感觉。
更值得一提的则是在影片中出现的那些耳熟能详的乐队歌曲,其中还有Nirvana,Public Enemy,The Door等等,倒是很好的把握住了主旋律。
为什么说《锅盖头》是一部野心之作呢?
首先就要看看导演的大名,萨姆门德斯,仅凭处女作《美国丽人》就轻松拿走五座小金人,而后作品《毁灭之路》也是好评如潮,再加上那所谓“没有战争场面的战争片”的噱头,在善于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萨姆门德斯来说应该驾轻就熟,影片仿佛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锅盖头》又可以说是有点令人失望,不知是门德斯是像从此就吃《美国丽人》的老本儿还是怎的,在《锅盖头》中有些缩手缩脚,完全没有了《美国丽人》那样针针见血的犀利感,有些场景也是做得不到位,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的感觉,整部影片没有加入任何个人观点,对整个战争深处更肮脏的东西挖掘不足以及对人物刻画方面有的地方用力过猛而有的地方太肤浅都成为了此片的硬伤,此方面奥斯卡也已经做出回应,看看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已经寻不到《锅盖头》的任何痕迹了...
我是因为Jake看的这部片子,虽然在看BBM之前就被这片子吸引住了,但是后来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中就推迟了看片,最近搞到CJ的版,终于看了,还有那些想象场景、删减场景,评论音轨太死板了,只有部分趣事逸闻的透露,而且关于情节删减、增添,情绪表达上的说明都太直接而且没有生气,根本没有了电影里的灵气。
并不是皮开肉绽才算是起到鞭挞的效果,更不是入木三分的篆书最为有力,自从看了BBM以后我就一直这么认为。
很喜欢的一个删减镜头就是WALT UNCLE,拍摄的角度似曾相识,我来告诉你,12年前有一部低俗小说,有一个更为冗长的类似镜头,同样被删掉。
效仿就是效仿,放进去也挺好的,只是后面的情节已经跳出了低俗小说的装帅风格,于是还是删了。
由于耐心不够,只听了一小部分评论,其中有一段说Jake即兴发挥的表演灵光乍现的时候往往是他睡得不好的时候,所谓清醒纪,指的难道是午夜之后?
这条评论很个人,大家当我飘过,没看过CJ版所有删减镜头的也请谨慎量行
看过一段时间后回过头来评论它,记忆已经残缺不全,看来似乎博览战争片的人都对它无甚好感,whatever,偶觉得它在烦琐冗长的士兵生活描写上还是很人性化的,不时会触动一下紧绷的神经,或者在稍稍吃惊之余,露出窃窃的微笑,音乐很不错,美国大片的老套(抒情音乐+简短提炼的人生感悟)毕竟还是很有煽情效果的,另外,反战是个好主题,就冲着这个,也要为导演小小支持一下.
......虽然没杀人,但在沙漠里看到那些被炸焦了的尸体,还是被震撼。
作为狙击手居然没开过一枪,那段太委屈了,心里有害怕、但不得已上了前线、武装起来准备杀敌、目标就在眼前,却不能开枪。
影片里有军人但没有英雄,有敌人但没有反派,有激情戏但没有诱惑。
不得不说算得上寂寞冗长,还有大段大段的独白。
......“This is my rifle! There are many rifles, but this one is mine!” “Without my rifle, I'm nothing; without me, my rifle is nothing!” 这几句喊话很激励人心。
下石油雨的时候有人说:“地球在流血”,多贴切!
......"四处看看吧,你也听到飞机了,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太快了。
我们可以射击一千码远,在越南时,推进一千码需要一周;一战的时候,需要一年;在这里,只需要他妈的十秒。
当我们举起狙击步枪时,战线已经离我们一英里远了。
" 听到这句的时候,不知道要怎么形容当下的感受。
......战争结束了。
锅盖头们从前线回来,有的在分析业务,有的在超市当搬运工,有的妻子美满……战争都是一样的,但都有所不同。
战争结束了,战争并没有结束。
只要人类有欲望,他们就一直还在沙漠里。
全副武装,战斗。
《有关片中提到的义和团》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81774/《不太称职的野心之作》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26706/《Welcome to the Suke》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90517/
起初还以为是一部战争片,也许有壮观的空中轰炸和刺激的短兵相接。
看过才发现以上的一切全都没有,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只不过地点是在密布枪林弹雨的前线。
Welcome To The Suck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报效国家是这一腔热血最好的宣泄口。
他们报名参军,来到了海军陆战队。
当一群人看着电影中的轰炸镜头,一个个热血沸腾时,他们对战斗的渴望已经接近顶点。
伊拉克的沙漠,一群士兵,除了每天的训练,就是赌博,闲聊和手淫。
你当兵时时间不会停止似乎所有女人都会变心,更何况你远在千里之外,她也许还会给你写信,还会在电话中听到你声音时表现的兴奋不已,但并不妨碍她和别人做爱,运气好的话还会寄给你录影带。
理想与现实曾经信誓旦旦的认为两个星期就会回来,曾经自信满满认为一定会打死几个伊拉克人,曾经无限幻想过自己一扣扳机,眼前血雾溅起。
但事实是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沙漠中的军队一天天的增加,回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
手中的步枪擦了又擦,靶子打烂了一个又一个,可却连伊拉克人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当枪口对准了敌人的脑袋,就在扣动扳机的一刹那被制止。
Troy疯了似的喊叫,为了这场战争我们失去的太多了,这一枪不是为了什么国家大业,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所失去的东西找一个理由。
战争结束了,步枪回到了军械库,直到这时它仍然没有穿透过任何一个人的身体。
也许军人会因此而失落,但如果可以,真希望世界上所有枪支的使命都如此结束。
看过全金属外壳,本片就有点表面了,娱乐性强了,don‘t worry, be happy至少还有一场show 01232006
额。。。嗨。。。中国啥时候能有这种限度呢 宽容度呢 嗯?
战争永远都是个错
质感
bizarrely arractive
训练出操那里,感觉是在向“Full Metal Jacket”致敬
Without my rifle, I'm nothing.
1.5🌟 杰伦哈尔主演的传记类电影 新兵参加伊拉克战争前的激动 赴伊后在沙漠的苦逼训练 最终执行实战任务可以发挥苦练的狙击本领时 却因要为轰炸让路而丧失了唯一的开枪杀敌机会 当晚得知伊拉克战争结束 只能在篝火庆祝时开枪宣泄 感觉是拍给美国参军过的士兵看的 抚慰他们苦练却无从发挥 最终还得回归融入美国社会的心灵 但他们永远都会是那些在沙漠里的锅盖头们
真的有思考战争吗?只有思考战斗
nirvana的歌 ,库布里克的sir yeah sir, president david pamer这次这么坏了···
当年在网吧看的,昏昏暗暗摇摇晃晃,看得莫名其抄
类似《全金属外壳》,依旧很牛X,牛X的音乐牛X的人
“战争结束了,我却一枪也没开……”
战争的影响
考试前看的 只几个镜头有点印象
你妹,睡着了!
表示对山姆门德斯很失望
马润果然是四等人,干最苦的活,遭最惨的嘴。
一个美国大兵的海湾战争流水帐日记。
战争片以第一视角来拍 值得加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