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看完了,看得是泪眼滴滴的。
虽还没到大雁的年纪,但也基本进入了所谓剩女的行列。
影片中其中有一段让我特感慨,张耀阳在去丽江的第二天就遇到了她。
男人的感情真的这么容易转移吗?
他之前对大雁也算是相当的好。
去散心的第二天就可以喜欢上另一女的。
这种感情也太脆弱了吧。
我倒并不是说他对大雁的感情应该永永远远,但至少也没必要表现得这么容易转移吧
实在闲极无聊就打开了这部剧,看了五分钟,全是槽点。
老年痴呆症的奶奶打扮得体体面面坐在哈根达斯吃冰淇淋,孙女结婚非得等她去宣读什么誓词~真逗啊,我奶奶,都不识字,我就不用结婚了呗?
否则不让我奶奶宣读这神圣的东西,多不孝顺!
然后这奶奶也挺绝,偏不配合。
新娘子上厕所,把戒指掉进了马桶里。
玛德,我当时正在吃东西,真是怕啥来啥。
然后吧,围绕那个马桶就没完了。
新郎带着一伙人要拆马桶取钻戒。
咱就不说冲水以后这个钻戒能漂多远,上面沾了啥~咱就说,你这钻戒是戴在手指根上的吧?
她又不是美甲上镶个钻,怎么能擦屁股给撸下去?
怎么操作?
来你教教我。
然后撸下去的时候你没感觉?
假手吗?
然后这新娘还开始吐槽新郎,闹着不结婚了!
逆天啊,这戒指是你自己搞掉的,别人没骂你大白痴就够给你留面子了,你还有理了!
然后她疯狂吐槽新郎抠门儿,我就说,大姐,你看不上你就别跟人找对象,干嘛呀?
就为了一个钻戒嫁给人家?
那男的你是一点都不留恋是吗?
然后这女主角有个舔狗,骑个电动车赶来,也不分场合,使劲往上贴——这不是臭流氓么!
我要是女主角我得报警!
国产剧真的爱搞这种舔狗形式的“好男人”——但是真的很下头,谁懂啊?!
我就是老死在家里,我也看不上这种舔狗!
毫无魅力,臭不要脸!
我发现好多人眼里中国女人不配拥有爱情,她们就不该去爱男人。
不信诸位多看看,那些主动爱男人的,全都是爱了渣男、没个好下场。
然后呢,好女人全是半推半就地嫁给了舔狗。
最怕男人看见这种剧。
前两天有个舔狗追我,怎么都骂不走,换了四五个小号反复加我,最后逼得我没办法脏话问候了他的双亲——就这,他还追着给我道歉!
我真的疯了,我怀疑他看过这部电视剧。
一句话点评:辛酸和浪漫同时存在,其实在为爱向前冲的道路上,谁都会经历这一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段时间,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剩女题材的影视剧近期超级盛行,号称为“剩女”打造的《非诚勿扰》栏目没见成几对,却捧红了一个又一个毒舌女生;而文艺片《月满轩尼诗》中汤唯饰演了一个敢爱更爱,充满小性格的大龄女青年爱莲;最近热播的《女大当嫁》更是直接对准了已经34岁了,却孓然一身的女教师姜大雁的寻爱经历。
大雁在很多人眼里是个有点轴的女生,因为到了“剩斗士”的阶段,标准和年龄从来都是成反比,更多的人会在现实面前妥协,只是奢望一段差不多的婚姻,她依然口口声声坚持寻找真爱,找一个有感觉的人,说好听叫宁缺毋滥,不好听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当然会发生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虽然大雁屡战屡败,越挫越勇,虽然剧中处处是让人捧腹的桥段,但是千万别简单的把它仅仅看成一个阳光明媚,鼓励剩女为爱等待的励志故事,和最近热播的《老大的幸福》一样,在笑声的背后,同样充满了说不出来的失落和无奈。
表面上看上去大雁内心无比强大和坚定,为爱不断地尝试和付出,其实她的寻爱历程充满了小心酸,她前后遭遇了“合约男”、“凤凰男”、“务实男”等JP男,经历“姐弟恋”、“忘年恋”、“办公室恋情”等恋爱,周边人的流言蜚语,家人的不理解,尤其是面对自己认为应该值得爱的人一次又一次的软弱,伤害甚至背叛,在与这些男人的相处过程中遭遇了形形色色的是非曲折,这个为爱向前冲的故事可没有那么多温情脉脉的励志桥段或者浪漫邂逅,它让大雁被伤的有点重,有点疼。
而一个大龄女青年,她们的婚姻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其实身后有一个家庭,甚至一群人的关注,所以,大雁的弟妹,爸妈,甚至同学朋友都会把她的婚姻当成大事天天提,月月抓,并想法设法为她创造各种各样相亲的机会,大雁俨然成了“被摆布”的对象,疲于应付,这种关心有时也是一种无形压力,迫使很多像大雁的人不断地放低标准,与现实无奈妥协。
所以影片借助大雁的寻爱之旅,很现实的撕开了当代人在对待婚姻,选择伴侣方面的价值观和衡量标准,当情感可以像物质一样量化衡量,一段感情太计较得失,这还是真爱吗?
在形形色色的压力面前,是始终固执的坚持非诚勿扰,还是差不多凑合一下?
或者说,关于婚姻或情感的标准,难道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差距?
大雁义无反顾的去了西北找到真爱,剧中用圆满的结局给予了我们答案,不过谁都知道这是艺术加工的结果,更多的是一种美好期盼,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很难有几个人还会像大雁那样固执并执着,——屡败屡战比屡战屡败更需要勇气和原则,但是这确实是对待自己,对待伴侣,对待婚姻认真而负责任的态度。
《闯关东》的鲜儿,《雾里看花》的黄忆江,看似个性迥异的人物,却都透出了一股子狠劲,这一回,小宋佳很好的把握住了大雁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的错差,时而会像一个中年妇女一般怨天尤人,时而又会如少女般充满了憧憬,细腻、直率的表现出一个大龄女青年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恋恋不舍的真实状态。
这部笑中有泪,泪中有爱的《大女当嫁》,辛酸和浪漫同时存在,用都市剧的包装加上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情感故事。
其实在为爱向前冲的道路上,谁都会经历这一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管你是男是女,千万别老想着自己是被别人挑剩下的,而是庆幸依然拥有剩下的单身时光,也许下一个转角,爱情就不期而遇。
其实,当我看到大雁和彭坦的那段感情,说句实话,我并不喜欢大雁,尤其是大雁和彭坦妈妈闹的那么僵那段,即使是彭坦的妈妈确实是有点过分,但是大雁确实是做的不好!
也确实那种性格,不会有任何一个婆婆喜欢的。
而且,确实大雁的对爱情的价值观,有的时候非常的不成熟,有点孩子气!
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或许她还需要相更多的亲,受更多的伤才知道爱情原来只是一段时间的事情,可是过日子才是一辈子的事情。
一次课上,老师问我们--导演系的女同学们,你们要想好,以后是选择做一个女人,还是做一个导演?
别笑,这很现实”。
那节课讲得是许鞍华。
王菲曾说:“恋爱成家这件事,可大可小,看你怎么对待了,在我这,可能是大事吧。
”彼时的她,还没有遇见李亚鹏。
对你来说,结婚生子,是大事还是小事?
对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就结婚的毕婚族来说,看来是件大事,刚领完毕业证就领结婚证,自己还是个孩子,就忙着生养孩子了。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
80后的任务就是制造08后!
而那些奔三奔四的剩男剩女们,显然对这样的情况估计不足,使得他们本无特别的身份变得尴尬起来。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对孤独的恐惧当成对婚姻的向往。
有时候我们寻找伴侣,可能真的是因为受够了一个人的日子。
回家面对空空的四面墙,自己对着空气说话,生病了一个人去医院输液,灯泡坏了也是自己踩着凳子换。
或许我们应该庆幸,北京用的是燃气,而不是那种液化气罐,不然这城市里每个单身女子,都会变成大力水手。
看着电影里走马灯换来换去的相亲对象,看着那些貌似荒唐的桥段情节,笑过之后,更多的是无奈。
生命似乎成为了一个轮回--开始重视爱情,开始放弃爱情,开始更加重视爱情。
是因为开始害怕寂寞,开始享受寂寞,开始又更加害怕寂寞。
你开始懂得,爱情也许还不能称为伟大,寂寞却着实让人觉得可怕。
所以。
从无畏到了厌倦,从厌倦到了害怕,从害怕到了想念,从想念到了依赖。
生活有时候比电影更不靠谱,对于相亲,我是理解的,但却不会选择,人们非得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爱吗?
好的感情,应该是两个人自然的相遇了,通过相处自然而生的,就像《游园惊梦》里那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
而不是带着目的坐在那里,被别人当成物品一样,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以各自的标准衡量一番。
一个人好好生活静心等待,至少还有份骄傲,不用把尊严放在身后。
新时代的女性,已经习惯不依靠别人,自己也可以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工作,才是大事,男人算什么?
亦舒都说--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要什么归宿?
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这样的魄力和勇气的确令人赞叹,因为这样说的她已经足够强大。
可是有一段话,还是倒出了玄机,它出自那部中国版的《欲望都市》,编剧李樯才是真正看透了男女关系,他深知中国的城市还不是纽约,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并不能向那四个曼哈顿女郎一样,奔四了依旧天天恋爱。
于是他在这部戏的最后一集,告知每个还在困惑的女孩儿--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你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和宇宙一样是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
当你玩累了玩不动了,你终究会停靠在一个男人安身立命,不要别的,只要安稳健康。
女人年轻时固然无限美好,但成年后会收获更多的人生乐趣,为人子女,为人妻子,为人母亲,拥有自己的家庭,成为爱的纽带,施与受,只要有爱,都是最幸福的。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讲,早一点成家和要孩子也是一件好事,这样等你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时段,孩子已经上学了,如果三十以后再结婚生子,你真的就要在事业和家庭之中,选择一样了。
所以,何必做那样怨怼的角色,也不要再苛求完美,在你最美好的年纪,收获一颗真心,握紧一双温暖的手,才是最最靠谱的事!
当然不能因为是大事,我们就急不可待,随便找个人把自己处理掉,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姻缘这事是最急不来的,只是说,不要再把它当成一件小事,除非你真有勇气独身到老。
爱情总会来的,只要你有勇气去面对失败。
总之,上心而不刻意,把它当成人生中,一件绝不能怠慢的事儿,才是对的!
《大女当嫁》可以算是2010年内地电视剧之最,我们得放下自以为已经看过无数好片的身段看到天朝的进步。
这个电视剧适合各种身份的观众观看,我们甚至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影子,大龄女青年可以参考女教师姜大雁,各种有钱没钱有爱无爱的男士可以参考各个男对象,迫婚迫的紧的双亲可以参考一下姜浩然校长跟党生老师,痴迷于整容而依然找不到真爱的同志还可以参考一下啊那谁,我忘了她名字。
天朝的演员都是科班出身,演技是摆在那边的,我们不需要大肆质疑,只要不是仿真偶像剧,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坐在沙发前像是看自家吵架的录像带一样看各种神奇的浮夸。
小宋佳虽然没能在早期的《赤壁》等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人家是衬托小乔(连戏里也不能逃脱这种命运),但是人家演技是板上钉钉,我对演技的要求已经低到不能再低的人了,想说没有一个人比她适合演姜大雁,就像当初跟家人看《雾里看花》,我已经开始注意到小宋佳这人的演技已然可以担大旗了。
镜头都是有呼吸有生命的,虽说这样有点装逼,但是遇到这种镜头的时候,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有的时候你会睡着在电视机前面,而有时候你睡着也在想这个片子——那是因为镜头与剧情的气氛节奏步调一致的情况下,你会产生心理上的和谐,为什么剪片那么重要,因为要考虑观众的心理。
无疑这出戏是盛宴,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我感觉做得太饱满了,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超长大片。
奢侈的摇镜和转景是其一大特色。
从来没有看过那么紧凑的甩啊甩,切镜切恰到好处,每次家庭纠纷都是一次华丽的舞台剧,奶奶正皱眉头嘟嘴巴,镜头一转姜浩然气不打一处,再转连钱乐乐的毛孔都看到了。
又看四女每次哈根达斯的聚会,我们的导演又不甘于让大家被摇晕,来个四镜同屏,时而搞个声画对立,我有时候想每个角色都捕捉一下还不容易,其实四女是很值得深挖的角色,就连任媛急于发表看法的那一小小的紧张都演出来了。
特写用的真是够意思,不仅戏骨们卖力演出,他们的卖力演出甚至终于被暴露出来了,我突然觉得这戏还真是够有看头。
又说中近景他们也毫不逊色啊。
我最喜欢的是姜大雁与张耀阳在学校操场长凳上配乐响起默默的从背影开始演绎。
那一点点的暧昧跟逾越封闭道德防线的快感都变得尤其美好。
又看每次在空旷的广场与澎坦见面,画面总是先把姜大雁定格在靠近右端,顺着她向前走而慢慢拉到中部而未到中心,与澎坦相遇,然后展开特写的争执。
特写的成功有赖于演员的演技,而演员的演技也要靠特写传达出去,这就是我老爸常说的演员红不红极其机遇。
有学幕后制作的同学表示这出戏好看,取镜取得好的好。
我相信业余的观众也是有审美的,毕竟一个好的镜头是不分人种不分学历不分修养的,当然大女当嫁也不是完美的,他的镜头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夸张,嘛,不过没所谓了,心理防线不需要筑得那么高。
夜深了,生困了,刚刚看完,一句话写一下观后感吧,这个片子很写实,很贴近生活,很幽默,很有启示,很值得看!!!
这几天把《大女当嫁》追着看完了,心想应该为它写点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都市言情剧,以前不是的,总是爱看点非女性类剧,比如汉武大帝啦,大染坊啦,总是觉得这类片,看了开始就知道了结尾似的。
不就是几个人的情感,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的。
但是最近的大陆都市情感剧让我改变了看法。
从《和我的前妻谈恋爱》、《晚婚》我还真看了几部,不过特点都是轻喜剧。
《大女当嫁》也不例外,也是有点轻喜剧的,就是看着让你感到很轻松,但是我觉得比前两部都好。
人物的设置、剧情的展开都更让我信服,不像前两部有我觉得荒唐的成分:比如《和我的前妻谈恋爱》中那个张琦的人物,我就感觉不舒服。
《晚婚》中男女主角的重归于好总是觉得勉强。
每个人物的设置都不是白费的,好像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人物似的。
片中小宋佳饰演的姜大雁与不同类型的6个男人谈恋爱,而不是像《爱情呼叫转移》那样的走马灯似的的换,而是很自然,一个一个的来,中间会有情敌似的冲突,但不多,基本都是讲完这个讲那个,却让你觉得剧情非常自然。
第一个出现的是方泉,一个以结婚为跳板的男人,虽然以结婚作为手段,但是绝不缺乏做人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第二个出现的是彭坦,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物:体型、相貌、工作、收入各个方面都打90分的人,却是一个伪君子,而且有一个封建的、两面三刀的妈。
第三个出现的是苏如是,一个成功男士,比姜大雁大20多岁,家庭不幸福的“老人”。
有个叛逆的女儿。
第四个出现的是耿大志,一个出租车司机,职业和相貌都平平的男人,文化不高,自己也觉得比大雁低一个层次。
努力的提高着自己,却是事与愿违。
(不过幸福的是,人家也有人追滴)第五个出现的是张耀阳,一个比大雁整整小一轮的80后,思想,行为,都与大雁格格不入的人。
总是天天能惹出乱子。
第六个出现的是程闯,大雁当兵时候的战友,在大雁单位挂职,是大雁的上司,大雁的最后选择。
再说说大雁的家人:爸爸是她单位的老校长,退休在家。
妈妈是法医,也快要退休。
奶奶80多岁,很慈祥,很可爱,爱吃甜食。
弟弟小军,是个交警,弟媳乐乐,在银行工作,非常乖巧。
妹妹小芸,家里的老小,结婚后辞职在家,妹夫开了一家西餐厅,不过很抠门,但是又是妻管严。
这么多人物的设置,想没有剧情都不行。
不得不佩服小宋佳的表演是很到位的,从《闯关东》开始就喜欢她了,总感觉她的眼神中有一种别人看不透的秘密似的,不像姚晨,一下子就可以被人看穿似的。
她演的电视剧已经够多够火的了,现在觉得她就差一部大制作的电影为自己立范了。
演程闯的演员我看着面熟,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下原来是高圆圆的男友。
深深的被他的英气和透出骨子外的帅气给迷住了。
至于把我感动的剧情我就不说了, 就说说最后两人的见面,是在甘肃的某个小站,程要去北京看姜,姜要去甘肃找程。
一个“看”和一个“找”也许让观众明白了编剧对她们未来的伏笔:就是姜大雁可能要把北京的工作辞了,去甘肃。
我是这么理解的。
这让我有了更多的联想:大女真的当嫁,否则就要屈服于现实啦,哈哈。
当看到大女当嫁第8集的时候,彭坦和姜大雁相处到谈婚论嫁的阶段,矛盾在姜大雁和彭坦的母亲之间展开了博弈,我太稀罕姜大雁这个角色了,立体饱满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大部分的电视剧女主角或者男主角都是完美的一个人,特别真诚的一个人,都你你理想中的一个人,你想成为的一个人,这不就是你吗!
不需要掩饰自己,不卑不亢的与这个现实的社会进行斗争的。
你怎么评价我,你就是诚实、勇敢、善良、坚强这是形容姜大雁吗?
她有那么好吗?
不是,这是形容大长今的。
就像曹小强说的我是一个对人真诚,努力工作,热爱生活的人。
我只想什么什么。
可是好人总是吃亏,总是不顺的。
总是找不到真爱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的人你对他越热情,你越热脸贴着人家冷屁股,卑微到尘埃里,别人越看不起你,别人越不把你当颗菜。
姜大雁第一次见彭坦他母亲就是这个状态。
而你不表现的刻意为之的行为,不卑不亢的表现自己,发一点脾气,耍一点个性,别人对你态度反而好了,就有接下来的彭坦他母亲去给姜大雁道歉的段子。
另一种情况的另一种人反之你对他一尺他对你一丈,你对他一枪他对你一刀。
就如同弹簧的反弹,你用多大的力,它会给你同样的力而且还会越来越强。
人活着就应该是真性情的表现,真实的感情、真诚的态度。
说一个人是真性情,该哭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毫不掩饰的表达出来出自己的情绪。
爱恨分明,该愤怒的时候愤怒,该温柔的时候温柔。
多情的一面,多层次的一面。
《找个人来爱我》,这部剧的歌曲能够说出每个大龄女的心声吧!
找个人来爱我我害怕孤独这样枯坐到睡去我感觉很冷感觉很累找个人来爱我让我永远坚强我站在这里停止奔跑没有感觉走在匆忙的城市努力奋斗的日子感觉自己并不属于这里只属于你属于彼此走在匆忙的城市努力奋斗的日子感觉自己并不属于这里只属于你属于彼此我要彻底的感受你是真的在这里得到一切如果失去你我感觉到只是脆弱找个人来爱我
喜欢片尾曲的那声"唉"
編劇不怎麼樣 導演不怎麼樣 . 總之不怎麼樣 ..
太喜欢奶奶了
三星半!啊那居然是小宋佳!啊看得我慌死了= =!
平日里不爱看这种家里长短的,在电视上看了两集质量出乎意外,于是上网追完了…后面有些拖沓,处理得不如前半部分,女主后半程的性格突然有些变孬了,群像塑造成功,台词和细节都很接地气,小宋佳演得也很平易近人,另,哈根达斯和思念水饺广告植入也很成功哈
年纪大了还是现实点的好。
剩女……好有感触
里面好多脸谱化的反面奇葩战斗机...
2.5星吧,人物太脸谱了,实在没啥新意,不过好在还算有趣
我也是大女。大雁无理取闹时,程闯那一个坚定的拥抱~真温暖。这样的男人不错
还可以
呵呵 狠喜欢妈妈朱茵
刚看过的结局。整部剧前半段很现实,后半段牵强的童话。终究是电视剧。
当时宿舍毕业后唯一的剩女特别推崇的一部剧,我不喜欢,没有共鸣。
天啊
早上忽然脑海里浮现多年前cctv8电视剧里宋佳在长椅上吃雪糕的一幕,所以找来回顾了一下。十几年前全家看的时候没觉得怎么样,现在回看简直是吃人一般的剧情,只觉可怕。
中午跟老妈一起看了一集...压力好大...
“我只是想找一个有感觉的人。这个要求算高吗?”
从后面几集开始看的,小宋佳、于小伟演的都不错,现在这个题材太热了~~~
不喜欢女猪脚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