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个人公众号:流浪荒岛不出意外,《奇巧计程车》大概率可以锁定2021年年度最佳动画番剧,尽管在刚开始打开这部剧时会感觉到它的画风幼稚,节奏略有温吞,但到最后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在服务剧情和内容主旨的——试图让残酷而荒诞的现实尽可能地变得温和。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以下的设定:所有的人物都是以可爱的动物形象出现;所有的欲望甚至执念都被解释得合情合理;所有的人最后都回归到了平和状态……
城市,像一种诅咒在聊这部番剧前,我想似乎可以先聊一下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也就是东京。
在日本的影视作品里往往能看到这样的剧情,主人公为了逃避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或为了追逐梦想会定下目标或者喊出口号,表示要前往东京,好像抵达东京就一定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完成梦想、拥有爱情、过上美好生活……无论结果如何,过程必然会有几分坎坷,因为超级都市本身就是一种诅咒。
来到东京这样的城市,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衣食住行等实际的生活且不论,精神层面的冲击恐怕不会少。
要比以往接受到更多的资讯,接受到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城市也更加让人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孤独,在这种环境中,当你有所渴望,就会比以往变得更加渴望,直到渴望变成欲望,变成执念,直到你变得迷茫,扭曲,不再是你。
这也是《奇巧计程车》中大多数角色给我的感觉,渴望金钱、名声、亲密关系,不惜欺诈、动用暴力,甚至谋杀。
但也正是因为东京,这个故事才有可能成立,因为超级都市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舞台。
高密度的人口,也就意味着多交集的人际关系,也意味着错综复杂的欲望和经历,有人中了彩票一夜暴富,有人陷入诈骗被仙人跳,有人收获人气网络爆红,有人渴望成为偶像不惜杀人……这些事件不会以如此集中的方式爆发在小城或乡村,只有东京这样的舞台可以容纳。
同时东京也造就了这部动画番剧的氛围,充满孤独感,也偶尔治愈,更多的是狂乱的欲望,以及欲望的扭曲、交缠、分岔,尽管这些都被画风打上了一层柔和的滤镜。
东京欲望图鉴故事由一位女高中生的失踪展开,犯罪嫌疑人锁定为最后载她的出租车司机小户川,由此整个故事聚焦于小户川以及他的朋友、医生、护士、怀疑他的警察以及乘客,而乘客又包括了演艺公司的偶像练习生、黑道混混、想要网络爆红的大学生、追星族、漫才演员,同时,一位险些被小户川撞到的陌生男子田中也开始了对小户川的追杀。
小户川的朋友柿花是一个赚不到钱的大龄单身汉,为了摆脱自己的单身状态,在交友相亲网站上更改自己的收入状况,但结果却是……遭遇了仙人跳。
年轻大学生不在学校好好念书,却渴望通过网络爆红,于是踩在了黑道成员阴沟的肩膀上鼓吹自己所谓的正义,然而爆红之后却走上了赚粉丝钱睡女粉丝的邪路。
来到东京的女孩,通过层层选拔,终于成为了偶像组合的成员,但组合尚未正式出道,发展前景也并不明朗,为了赚到钱不惜和黑道一起去诈骗。
黑道成员为了向老大上缴更多的钱,又不停地谋划各种事件,抢劫、帮人处理尸体、仙人跳……上班族田中偶然间险些被小户川撞到,但田中却对小户川开启了追杀,原因竟是,被险些撞到的时候摔落了手机,而刚好一直在玩的游戏抽到了珍稀角色,手机故障直接导致了珍稀角色消失。
田中这一角色看起来与主线人物关系不大,却是整个故事的亮点和伏笔,也制造了更多的普通人代入感,没有优秀的成绩,没有耀眼的特长,却渴望被关注,于是将巨大的热情、精力、金钱投入到了网络游戏中,渴望的角色在即将到手时又立刻消失,也引发了人生的崩溃。
而欲望与欲望之间,也在不停地碰撞,由此形成一系列戏剧化事件。
阿甘式人物在这部番剧中可以看到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影子,一些桥段进行了本土的融合,尤其是男主角小户川,非常像是生活日本东京的阿甘,一个反欲望的温柔式角色。
对当下的生活感到满足,永远一副佛系模样,明明是失踪案的的嫌疑人,可看起来不像,但个人生活确实有诡异之处,比如一个人在屋子里自言自语,失眠严重到去看医生的程度,具有某种特殊能力……
外表傻憨,但却是个真正的聪明人,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清醒,对莫名其妙降临的亲密关系保持警惕,对他人的巨额财富也不眼红,既无虚荣心,更不贪财好色。
因此驱动小户川一切行动都是源自他对于朋友的关心、对于正义本身的追求,对于自己当下生活尽量不被干扰。
而小户川的身上也隐藏着秘密,关于他的父母和生世,关于他的过去,这一部分也会在他的主治医生的视角下逐渐展露出来,只有理解了他的过去,才会明白他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成为一个阿甘式的人物,才会明白整个剧为什么会以动物的外表展现人物。
即便知道了一切,整个故事依然在最后留下了悬念和巨大的想象空间……-END-
太他妈炸了,刚看完,脑袋嗡嗡的。
这部动画很可能会是全年日本动画原创剧情的巅峰之作,你甚至觉得它的水准已经远远超过先前一些广受好评的悬疑向日剧。
董杰刚推给我的时候,第一印象,什么出租车,动物拟人,还以为是深夜食堂类的温情剧,没想到啊没想到,原来是一部完完全全的成人向动画,充满了黑道、谋杀、分尸、仙人跳、氪金、诈骗、盗窃、枪击等成人元素,这还不激动人心吗?
然后就是剧本,剧本啊!
全作最牛逼之处。
编剧对剧本的把控能力简直叹为观止。
难得的一部群像剧,作者用大师的手法,简单却又精巧地刻画出一众角色,先是描绘这些角色为了斑驳的人生与破碎的梦想而痛苦挣扎努力生活,各自展开之后又通过种种巧合、机缘联系在一起,汇入主线,整个过程复杂却不突兀。
最让我惊艳的是最后一集的处理,短短的一集内竟然能有条不紊的把之前埋下的无数伏笔一一揭开,作者把所有角色放到一个场景,让所有人的命运都汇聚在这一点,那个串联起各组人物的蒙太奇镜头,轻松就把观众的情绪调动到高潮,真的牛逼到爆啊!!
本来到这里已经够神了,马上又揭秘了小户川真正的病情,全作最大伏笔,作品升华至最高点,脑袋给我炸得嗡嗡的,情不自禁站着看完剩下的十分钟向制作组致敬。
看着大团圆的结局,心里的不舍都开始弥漫了,反手又是个更深的阴谋,就像唐探1里面张子枫的最后一个镜头,故事戛然而止,留下最后的结局给观众猜测,之后我整个人已经陷入癫狂状态。
冷静下来了以后,我就开始思考作品的立意。
全作描绘了一幅社会底层暗涌、霓虹街道、酒馆小巷间纷繁复杂的浮世绘。
母亲带领全家赴死幸存的小孩、欠一屁股债被迫任前任摆布的女人、炒作后出名获得女人和金钱的大学生、一事无成装富人被仙人跳的中年人、在市场上“杀”出血路的偶像女团、努力到绝望最后濒临解散的艺人组合、活着最后的寄托被践踏夺走而走火入魔的杀人狂......无法相信,如此超现实的画面,竟然是通过一个个看似有些幼稚的动物来表达而出。
这些动物仿佛就是在我们身边,那些活生生的人。
他们纠结且痛苦,扭曲又虚伪,为的都只不过是能在这个肮脏的社会下生存下去。
《ODD TAXI》用一副天真的面孔,揭开了那些我们试图蒙蔽忽视的真相。
直接、残忍,也值得我们深思。
就像一则短评中所说的,平淡的对白里埋藏着各种深邃的痛苦,没有神仙和偶像,只有一个个极力掩饰自己不堪的智人。
摘下动物头,仿佛就是你我。
《ODD TAXI》是我这段时间看过最好的一部社会悬疑动画作品,精巧、文学化,但又不是腻腻歪歪的小清新,而是满溢着可贵的反讽与现实感的黑色幽默作品。
一个的士佬。
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独自生活,长期失眠,孤僻没什么朋友,有一个喜欢的漂亮女性。
剧情暗示他或许与犯罪行为有关,最后却阴差阳错成了救出受黑帮控制的女性的平凡英雄(并因此而住院)。
是的,尽管描述看起来与《TAXI DRIVER》的Travis十分相似,但这里的他就是《ODD TAXI》的主角小户川。
而即使主角的设定充满向马丁电影致敬般的一致,奇巧计程车却是完全风格迥异的一部作品。
当出租车司机弱化了叙事因果性专注于孤独无望的人类反抗社会追求自我实现之时,奇车却将目光放到了个体的社会性上,是机缘巧合推动的强逻辑性高度因果关联的社会群像作品。
可以说,出租车司机是出世的,奇车则是入世的。
说老实话,奇车作为一个剧本完成度如此之高的作品,我是想不出有什么可以特别值得写的地方了。
但过年被因父母到来失去个人空间而出现的各种烦心事折腾得喘不过气来,又无法一心跳进影剧逃避现实,不得不给自己找点生活的出口,在夹缝里喘口气写点闲言碎语或许正合适。
而奇车这部作品也是从(看似)日常的闲言碎语开始的。
的士佬小户川从溺水的噩梦中惊醒,此时车内电台正放着女高中学生失踪的新闻,很快就切换到了他熟悉的叫做智人(homo sapiens)的野猪与马漫才组合频道……伴随着电台聊天与偶像组合新歌速递作为背景音,车内外的场景与风景变换——这里我们不妨回想起一下《TAXI DRIVER》,始终伴随着萨克斯风主题曲的带着迷幻的车窗外风景既与Travis的孤独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割裂感又从某种意义上反应出了主角的内心,而电台的喧闹与小户川的沉默之间也多少带着点这种意味。
一直到河马乘客上了车要求司机关掉电台为止,闲言碎语由此从漫才节目转为了乘客与司机的对话。
这正是一部由密集的漫才式对话构成剧本的作品。
本作的编剧此元和津也此前曾创作过漫才漫画《濑户内海》,是一部纯对话式的由两个高中生放学后闲聊对谈构成的单元剧,我们很简单的就能从猪马组合身上看到濑户与内海的影子(正是没头脑与不高兴【x】),尽管内海在性格上可能更接近小户川一点……(得承认漫画我只看过前面不多几话,写文章的时候搜了搜发现版权被b漫买了然而我并没给叔叔充钱,对作品的印象更多可能来自池松与苏打主演的改编电影,还是打住不多聊了)看奇车的时候其实还想起了另一部电影:《全是巧合》。
虽然过去太久我已经记不清(不如说完全不记得)电影剧情了,但的士佬载客遇到奇奇怪怪的客人,每个客人又各自以巧合关联推动故事发展的这种桥段,也不能说没有相似之处吧(虽然就作品而言其实差蛮多的)。
完结后再回看前几话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这部作品埋线和叙诡的精妙,不过第一次观看的体验感可能并不是特别良好,登场角色多而且场景分散,一时间并不能很好地消化人物关系甚至有点不知所云,也算群像剧常见的问题,但随着剧情进展所有的伏笔都能一一收回,登场的角色也无一例外都很好地为故事服务,可以说是开场即打好了天下(是不是有点富士鹰老师的意思了w)。
这也是契科夫理论的典型,每个角色每个登场道具都有其意义。
在故事的结尾,当小户川被羊驼小姐白川从落水的车中救出,多年心里阴影终于释怀,他身上的奇症也随之而愈,所有的动物都不再是动物变回正常的人类形象,我们才知道观众也跟着小户川一起体验了一场奇妙的人生:世界宛如动物园一样,眼中的人类都成了动物。
回想第一话中,猩猩医生刚力问小户川:“我在你眼里到底是什么啊?
”,小户川波澜不惊毫不犹豫地回答出:“猩猩。
”,这时候羊驼小姐笑了,给观众的感觉也只像是在说个冷笑话,可是当故事解明后这还真就不是个笑话了。
尽管就设定而言这病症并不独特(《沙耶之歌》里人还变成肉块,肉块还变成人了呢,福瑞一下怎么了),但作为叙诡确实玩得很漂亮,并由此又诞生出了新的叙诡:当看到的人类都是动物之时,小户川眼里的动物究竟是人类还是动物呢?
故事前期不断地暗示小户川可能与女高中生黑猫失踪案件有关,家中壁橱还可能藏有一位从未露脸说过话的人物(动物)。
于是在最后我们也知道了,壁橱中有的——可喜可贺——只是一只普通的动物黑猫,与失踪女生没有丝毫关系(小户川长出一口气)。
作为群像剧,片中拥有奇妙经历的当然不止主角小户川一人,第四话就是因一块橡皮擦引发血案的美洲狮田中个人回,十一话偶像贵宾犬二阶堂的半集主场也涉及了离奇谋杀死亡与黑帮交易等个中经历,其他还有意外中了彩票却被黑帮绑票的偶像厨臭鼬今井、靠炒作成为网红的休学大学生河马桦泽、装富豪相亲借高利贷却中了仙人跳的长臂猿柿花等等。
连人见人爱的羊驼小姐白川也因被黑社会前男友讹诈不得不受其要挟盗卖医院药品,甚至还对暴力男友有点斯德哥尔摩,与《TAXI DRIVER》里Judie Foster饰演的雏🐔Iris相比不能说有点相似只能说完全一致了(x)。
诚然,这是一部逻辑自洽、叙事精湛、结构漂亮的社会派悬疑作品,连最后的开放式结尾也恰到好处。
但与其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动画,不如说是因剧本需要不得不利用动画形式来呈现的都市日剧,加上各位漫才演员的跨界合作,无论剧内还是剧外都充满了现实感,或者说……洋溢着现充的气息,连小户川的孤独都是一种带着“现充”感的孤独。
他的病症是奇妙的,他的人格与坚持是奇妙的(宛如斯多噶般禁欲式的生活与金钱观),他与黑帮斗争的经历也是奇妙的,但这一切背在他身上的重都在让人眼花缭乱如炫技的剧本下显得有点轻飘飘。
同样经历了一段特别的人生,还是不如想想Travis吧,没有奇症作为生活的出口,单纯地想想人的孤独与迷茫与对自我对解脱的渴求。
毕竟普通如你我很难遇到这样的odd life,but life is still, and always, odd.
一口气刷完这部豆瓣万人评分9.5的四月番之后,立刻想起来的是上一部我一口气刷完的电视剧《正常人》。
正常人 (2020)8.52020 / 爱尔兰 英国 美国 / 剧情 爱情 / 伦尼·阿伯拉罕森 希提·麦克唐纳 / 黛西·埃德加-琼斯 保罗·麦斯卡先说两句《正常人》吧。
当时看完,在豆瓣标记的时候,看到了友邻的评价:“这俩人都不正常!
”在观众的眼里,开了上帝视角去看两个互为“双生火焰”的灵魂作天作地,折腾了十二集还是没有literally在一起,应该是会满腹疑惑吧。
我那个时候,很羡慕那些觉得男女主不正常的观众。
因为在我的视线里,他们太正常了。
或者,我们先要定义这个词:“正常”。
正常,是符合一般规律的意思。
所以,一个人是不是正常,就在于我们认识的那个“一般规律”究竟是什么。
“符合社会利益和大多数人利益”的一般规律,和“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则”的一般规律,不是一个规律。
这或许也就是认知“人”的时候,大家会得出“不正常”或“正常”的原因,因为基准是不一致的。
《正常人》只是一对儿“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相爱相杀的个体认知成长史,或许还不够“正常”的充分表达。
《奇巧计程车》,是可以的。
壮绝的天才之作其实,开始看第一集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部聚焦在计程车司机小户川的日式鸡汤作品。
《神探夏洛克》S01E01里,那个身患绝症的计程车司机说:“谁会在意一个计程车司机呢?
”是啊,但在艺术作品里,不起眼的反而更具挖掘的价值。
看上去外冷内热的计程车司机,潜意识里埋藏的阴影,是个俗气又好延展的设定来的。
稍稍往后看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个只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番,它有相当惊人的野心,是一部完全的群像作品,完全的圆形人物的群像作品,完全的基于个体精神世界与建筑在社会土壤之上的圆形人物的群像作品。
同时,这部作品又有着完全能够匹配野心的能力。
我们或许可以从角色关系图上管窥一二。
13集(每集20分钟)的容量,想要把所有的关系缕清楚,还要把一则披着悬疑故事外壳的推理线讲明白,还要试图在这样的群像作品中,发现群像所面临的个体困境,还要试图通过这一切传递对于个体与社会的真正有价值的而非浅尝辄止的思考……我愿意称呼这部作品为“壮绝的天才之作”。
真的太好、太好、太好了。
你我都有病虽说还是少剧透为妙,但我想选择13集里最特别的一集第4集念叨一下。
说它特别,是在群像之中,只有这一集,只有“田中”这个角色,享受了满集份的高度关注。
其他的角色,我们是通过剧情的流动在“拼拼图”;但“田中”这个角色,制作者是利用一整集的时间将他的个体精神史整体丢在我们面前的。
会不会跟田中是个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死宅”有关呢?
日本社会的死宅,总觉得和我们在华文网络中讨论的死宅是不太一样的。
真正的“死宅”,真正的“沉迷某种爱好而隔绝了某些真实的社会交际的死宅”,背后一定有他成长的家庭土壤与社会土壤。
田中的自述,可以管窥一二。
“大家都一样”的社会教育:
“无法得到真正的爱与宽恕”的亲子关系:
躲避现实的武器:
无法实现也无法自足的“个体价值”:
无人关心的“自我”:
自我拯救的穷途末路:
以及,无处表达的“攻击性”:
小户川自然不能理解凭空出现的那个想要他命的田中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上帝视角的观众心知肚明,且对田中报以百分之百的同情。
如果我们单看田中这条线索,或许会情不自禁地问出这样的问题:“到底哪一步走错了?
”“到底应该如何避免悲剧的诞生?
”答案或者也很悲观:在这样“有病”的世界里,根本避免不了。
田中不是唯一一个病人。
番里的病人比比皆是。
斯德哥尔摩症的囚徒,渴望爱而不可得的中年大叔,自恋狂,沉迷爱豆的狂热粉丝……更不要说小户川,看到第十三集你发现在通常的意味里他病得最严重,只是:你我都有病——大家都正常如果只是把这部番当作一个社会番来看,我不认为它能够得到现在9.5的高分。
到底是故事重要,还是故事的讲法重要?
我觉得这部番再次印证了一件事,后者更重要。
一开始打开这部番,满屏动物园的感觉,看过BEASTAR之类的作品,就会觉得,“哦,你又想隐喻些什么吧?
”很多“动物园番”,不能成为杰作的原因就在于“刻意”。
所谓刻意,意思是,那个动物皮囊的意义是被观众“有意识地”留意到的,而不是真正为故事服务的。
当看到第十三集,角色们在小户川的视野里慢慢褪去动物的皮囊,那个感觉是“故事发展到此时自然而然而形成的隐喻”,而非“作者刻意的自我表达”。
动物的皮囊,在《奇巧计程车》里,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第九集里,阴沟和关口厮打的时候,旁观的小户川有过这样的表达:
挥舞拳头是一种动物本能,适应这个社会而生病,何尝不是一种动物本能?
这或者,也是我用“正常”来表达这部番带给我最大感觉的原因。
当小户川再次浸没在水中重生之后,褪去了动物皮囊的群像,恍然让观众们意识到,那些动物正是他们自己。
群像作品,制作者在讲故事,而直到最后一集,我们发现了制作者的慈悲:他也只是讲故事,没有对任何一个角色施加任何评价——而这种慈悲,让我们在角色身上,看到了某些闪现的自己。
那些病态都正常,我们是否能有制作者视角下的慈悲心去观照自己和他人,或许才是这部番真正要我们去面对的问题吧。
即使最后一集有点妙也不能让剧情显得生动,正如《本杰明·巴顿奇事》《实习生》,本质上还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即使用一个奇妙的手法来演绎,也不能掩盖剧情枯燥的事实。
整部动漫看下来就是大量的对白,让我想起《龙族》里的路明非,废话连篇,龙族毕竟还是小说,拥有爽点,而计程车一个爽点也没有,平铺直述,分镜很碎。
我看大家吹爆田中这一集,也是人云亦云罢了,田中不能让我有共鸣,但是有一天我也突然感悟:有时候,不知道事情怎么就演变成这样了,只是因为一些小事,甚至连小事都没有,但事情就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产生执念,不可挽回。
计程车有点温情,但不多。
我对oddtaxi最大的意见是前几集的展开速度有点慢了,一般作品第二集就要放爆点了,有点耐心的放第三集,要不是基友和几个播客同时推这个片子可能就漏过去了以第四集的完成度放在里面简直埋没人才,完全可以拎出来做个独立作品田中革命的故事在20分钟里完成的完整度超过想象首先是充满了匮乏感的童年,和不能在和同学的比较中获得优势,选择了一个竞争较不激烈的符号系统,来企图获得自己的地位。
谁童年的时候不想拥有同学中最好的玩具枪,玩具车车,游戏机,我小时候甚至热衷于买各种大富翁游戏棋,可能是里面带有的各种游戏代币很有拥有感吧。
小时候自然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被这些符号系统俘获了,但是田中依然进行了思考,到底是谁的错,当然以他此时的生活经验,是无法意识到问题在符号系统本身的。
然后镜头切换到上班族田中,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他已经意识到这个游戏的符号系统是毫无意义的,但是依然参与进去了,并且联系上童年的阴影为自己的非理性做理由。
能够计算出自己玩这个破账号抽卡还不如买个号,但是他依然卡在要自己抽到渡渡鸟这个无聊的符号上。
剧情有趣地安排他进行了再一次地归因,在飘过一大堆一看就是借口的理由后,他很干脆地表达出:“我有病”。
很可惜,炮火依然没有指向符号系统。
最后终于抽到的渡渡鸟,本来应该将田中的快乐瞬间转化为空虚的,这时戏剧化转折又从他手中夺走了, 重现了小时候的“差一点就能得到”的悲伤,这次他终于可以把枪口指向出租车了!
田中复仇记开始了!
而此时生成的这个意义,又会在外面的故事中被化解掉。
这段对于现代人和消费主义符号系统的关系的表达实在是太贴近生活了,现代人的生活真是太没有意义了。
到处是各种符号的缝合,和在这些符号下积极活动着的。。
ODD TAXI非常有风格的、相当精致的一部作品。
很早前就注意到它那独特而优雅的封面 —— 一种夜晚都市喧嚣而孤寂的氛围弥散而出。
而直到最近才在老朋友的推荐下去看这部作品。
开场就让我印象相当深刻,收音机里流淌的极其写实的电台,与在后座因追求成为网红而苦恼的乘客。
这样的写实感构成了全片作为动漫而难得一见的成人的、都市的、现实的氛围。
她说她因为这种现实感而不太喜欢这部作品,但我正相反,这样的在动物世界般的童话寓言的表现下所呈现出的浓郁的现实感把我给拿捏了。
出租车就像在都市内漂泊的浮游生物,在都市的海洋中漫无目的地寻找吃食,并与形形色色的人在各式各样的地点相遇。
如果要寻找一个观察都市或社会的切入点,那出租车一定是很好的选择。
与之类似的还有名声大噪的深夜食堂,只不过出租车是流动的而非固定的。
这种城市昏暗一隅中流淌着的人与故事的碎片,配上深夜的氛围总有一种后现代的吸引力,而它常常是关于迷失。
不过ODD TAXI并没有局限于与形形色色客人形成的单元剧,而是雕琢了一个首尾相连、精致而工整、完成度极高的故事。
不得不说这就显得东京实在是太小了草,哪有这么巧啊!
出场人物众多而每个都具有时代的代表性:为出人头地追求爆红以至于不则手段的河马、在消费与游戏的世界中追求价值感的田中猫、在相亲软件中以虚伪追寻真爱的猴子、以抛弃公职与责任的方式追寻正义的警察、看不起一切不成功与不完美的小众偶像、以自己的品味为锚点愤世嫉俗的喜剧演员,这些人的迷失与对补全迷失感的行动串起了这个悲剧的故事。
作为置身于这个消费主义时代的巨大都市中的人,我与其中的每个角色都能激起一些共鸣。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迷失?
或许是资本、是消费、是媒体、是制度,是他者,但归根到底,是我们自我价值观的迷失,现代社会中的种种都促成了我们心灵的紊乱,对于人该如何活在这个世上,大家心照不宣地出于一种巨大的迷茫当中。
作为经济的齿轮而运转的我们,面对如此宏大的世界,一不小心就会卷入类似于此,并不够戏剧但依旧悲剧的蠢动之中。
在我们看到一条条散乱的线是如何围绕这辆出租车彼此交织与缠绕,并愈发混沌。
最后在小户川驾车逃亡的末尾,每个角色都在这「奇迹的共时性」中完成了自我的成长与变化。
该坦白的坦白、该坐牢子的坐牢子、该反省的反省,总的而言,每个人对于「今后我该如何活着」似乎都有了新的看法。
正如小户川完成的自我突破 —— 驾车冲入水中、直面童年最大的阴暗,以此也完成了对童年深痛伤疤的揭开性疗愈。
将现实的人的世界以动物化的方式呈现,这一常见的寓言式技巧在ODD TAXI中令人欣喜地与核心叙事相整合,同时也借由这一形式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物化的社会中,我们当真还是人吗?
人有别于动物的自察性与自由意志,在社会与经济这一巨大的机器中,在金钱、名利、他者的压迫下,我们是否或自愿或被迫地动物化了?
小户川喜欢动物,是因为动物不存在人际的攻击性,他畏惧看人的眼睛,这是对社交的一种逃避与回避。
他以言语、逻辑和冷漠包裹自我,建立厚厚的心壁,并与孤独共处。
但正如所有人那样,他无法回避人对社交与社交圈中价值感的需求。
他的自我疗愈始于与白川构建的亲密关系,这是他心壁上悄然掉落的第一块砖,也促使他参与到整个事件之中,并完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救赎。
他被白川在身心双面多次拯救,这种爱让他终于能与社会共处,并找到自己的曾经空洞的价值坐标。
人需要在关系中发现和构建自我,如果其他角色是关于如何掰直被社会所扭曲的价值观的故事,主角身上的则是如何通过亲密关系把自己拉回现实世界的故事。
小户川的价值观未曾扭曲,它只是空洞着。
这部分让我倍感共鸣。
当我们因不幸的童年对社会中的他人失去信任和信心时,我们需要一个能彼此接纳、舒展自我、有如家一样令自己信赖的亲密关系,来让我们重建对世界和社会的信任。
话说看了一些讲解才发现在小户川病愈前全片中虚化感的轮廓线在风格之上竟然还是一种对迷离与偏移之视角的隐喻,细啊,太细了!
片尾编剧居然还整了个生死未卜的巨大留白,还好剧场版里交代清楚了,狡诈!
所以说到底为什么会这么巧?
东京真的这么小吗。
那看在编剧如此精彩而工整的面子上就不计较了。
更何况它本来就是「ODD」TAXI,离奇而奇迹的巧合会在这个流动的空间中发生,也不奇怪啦。
喜欢它,有二:1)轻描淡写里满是清苦。
2)第一部动画版盖•里奇。
3)动物视角把戏。
刚打开第一话,听到那段长长的艺人广播,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也太真实了吧!
语气、节奏、一来一回的吐槽,宛如在听all night nippon(夸张了。
随着ED的播放,看到cast表上出现了几位熟悉的搞笑艺人,我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敢情你们确实是专业的啊!
接着就感受到了音监等staff们微妙的恶意23333
Homosapiens(柴垣、马场)柴垣(cv:ユ ー スケ)和马场(cv:津田笃宏)是搞笑艺人组合“智人”的成员,从目前的可知的信息来看,二人从关西来到东京发展,希望能够获得名利。
然而事与愿违,与才出道几年就能在电视上崭露头角后辈不同,智人组合不仅广播听众寥寥无几,连靠“做艺人”这一本职工作养活自己都做不到,两人一个靠打工度日,一个靠爱抖露女朋友养。
柴垣(左) 马场(右)与此后所面临的困境不同,他们刚结成的时候对搞笑道路一定充满信心。
刚结成的智人组合为这二位角色配音的是搞笑组合戴安(ダイアン)的ユ ー スケ和津田,某种意义上两人的经历与动画中的柴垣和马场不谋而合。
ユ ー スケ(左) 津田(右)本在关西发展得不错的戴安二人,希望在东京也能站稳脚跟,然而上京发展了好几年也不温不火。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电视上留下奋力拼搏的身影,我想大噶一定记得津田大声嘶吼吐槽时发红的脸孔,为了红左边这位甚至把“裕介”的名字改成片假名写法“ユ ー スケ”作为艺名发展。
搞笑巨佬松本人志曾说过,关西艺人要出道两次,第一次在关西,第二次在东京。
多少在关西风生水起的组合上京之后变得寂寂无名,不少组合就把打响知名度的希望寄托在漫才/短剧/单人喜剧比赛上,动画中出现的“N-1”大赛应该就是捏他“M-1”大赛。
M-1大赛是一场旨在“决定谁最有趣 ”的漫才大奖赛,每年都有数千组搞笑组合报名参加,不少无人知晓的组合通过M-1一炮而红,成为全日本最有趣的漫才师,自此营业通告接到手软,身名俱泰。
这条道路的艰辛自然不必多说,日剧《火花》、M-1每年的纪录片another story对此都有着相当直观的描写,无人的公园、公寓的墙壁、放着烟火的海滨,每个空闲都被练习段子填满。
“我俩对着无人的墙壁练习”可是其中一人突然红了起来,马场面对着无数的通告,完全无法练习漫才,组合间的格差彰显,这一幕确实非常悲伤。
动画中柴垣的搞笑论在现实中也常被提及。
“谁也不伤害的搞笑”到底有没有趣。
曾经被批歧视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赵本山,他的小品《卖拐》切切实实地引起了大爆笑(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一作品并不涉及歧视)。
许多搞笑都建立在伤害身体、讽刺外貌和极端政治不正确之上,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境,到底该不该“不伤害任何人”也成了一个有点热门的议题。
与戴安不同,另外一对漫才组合为动画中小警察大门兄弟配音。
右侧,大门兄(MIKI·昴生) 大门弟(MIKI·亚生)
大门兄(左) 大门弟(右)为大门兄弟配音的漫才师也是兄弟俩。
亚生·弟(左) 昴生·兄(右)(全损画质,so sorry)MIKI以关系好出名,传言哥哥(昴生)小时候贼可爱,甚至准备投简历去杰尼斯事务所当爱抖露,可惜随着年岁的增长,杀猪刀慢慢地磨平了他的美貌……(但从他的眼睛还是能看出几分颜值的。
)弟弟(亚生)长得还可以,所以人气似乎比较高。
MIKI曾进入过18年M-1决赛,弟弟是一本正经装傻,哥哥是大声暴力吐槽,在动画里似乎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大门弟和小户川在后者公寓中的那段对话,能够感受到丝丝微妙的亚生の艺风。
小酒馆老板娘的配音是一名女性搞笑艺人。
村上知子(森三中)森三中( 村上知子、大岛美幸、黒沢かずこ )可能很多人有所了解,早年拼身体的企划非常多,搞过岚的朋友应该知道组合内著名紫担大岛美幸。
大岛美幸,截图来自TBS综艺《秘密岚》而老板娘的cv正是这个硬核三人女子搞笑组合的其中一位。
做饭节目中的村上知子村上知子现在已经是主妇路线了,有一档午间做饭的节目,为妈妈配音再合适不过。
第一话出现的河马同学,为其配音的是潮流天使的Takashi。
左侧第四
我觉得和Takashi微妙得有点像trendy angel/潮流天使(トレンディエンジェル)组合的两位都是秃子,其中没有给动画配音的一方斋藤司是秋元康担任制作人的吉本坂48的第一代c位,而给动画配音的一方Takashi则是一名偶像宅(无关发言)。
takashi(左) 斋藤司(右)潮流天使是15年M-1大赛的冠军,俩人有个标志性的酷炫动作,种种原因(懒)就不截了。
我以为Takashi会给动画里的偶像宅配音,结果居然是你,沽名钓誉(?
)小河马。
总结到这里我陡然发现前面的篇幅有够长的,越写到后面越马虎,虎头蛇尾说得就是这片剧评吧。
(这还算是剧评吗?
)另,在第三话为客人配音的几位都是搞嘻哈的。
如果一定要和搞笑艺人扯上点关系的话,综艺《水曜日的downtown》的OP就是PUNPEE唱的。
感谢评论区寒莓根大佬的补充,这三位是本作音乐的三名制作人。
PUNPEE、VaVa、OMSB
超常恋现象,是有什么谐音梗吗,希望有日语大佬可以解答。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搞笑艺人作为日本人电视节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持人、评论员、谈话、惩罚游戏等各个位置上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用搞笑艺人配音,是否是动画制作组希望受众不止是阿宅的一个明证。
由此确信,奇巧计程车,是一部日剧式动画。
因为我对日本搞笑艺人的了解也并不全面,以上内容只是看到cast表后一时脑热的产物,上班中摸鱼摸一点写一点,很可能有很多纰漏,对这方面比较了解的大佬如果发现问题,请一定指出。
BEASTARS我个人是一点也看不进去...但很喜欢这种like两大杆烟枪似的多线交集 最终完成闭环的故事,却不会让观众感觉突兀或者难懂,因为他整篇下来已经埋下了充足的伏笔线索,建立在足够的逻辑上,以至于他每次出现惊喜的反转的时候观众会明白“原来是这样”的感叹。
既然是这样的叙事,就避不开对群像的叙述。
里面每个人都是苦命人,都有深陷世俗的不得已,出租车飞跃跳桥,在飘洒的月光与人民币中坠入湖中,与诸位的内心画面一一闪过,是有些讽刺。
然而动物化的叙事更显一种黑色幽默,以小户川的视觉障碍为原点,与黑道纠缠不清的医生 黑道的奇葩做派 警察中的正邪与亲情 畸形的偶像团体 盲从追星 上头的中年男 走向殊途的搭档 但最让我觉得心疼和无奈的是田中革命那位哥。
披着动物皮囊下的世界里,看似温馨实则充满了荒谬。
最后花江夏树居然配的是中年男主的声音 声优真踏马都是怪物....
沙耶之歌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补标 3.5
妙啊,超喜欢这种表面平静、实则暗涌不断的番,很没活着的欲望但还是能划出条人生的弧光来。
小户川的出租跌向海里的慢镜蒙太奇将整部番的伤痛和不堪都悬停,月下飘出满后备箱的纸钞,无与伦比的人物命运勾连和组接,自然又必然:一同坠入生命之海;e4&e13单人物视点补充叙事把人物变厚,扎实又真诚;各异的人物影射各色的现代性话题,阶级、网络媒体、成功学、黑帮、警匪、造神、粉丝文化、约会文化、家庭问题、社会福利制度。还有所有人额边那一粒神秘又可爱の汗滴。
如果不是因为豆瓣评分超过9分我绝不会坚持看,中途几次坚持不下去想要弃剧,中间睡着几次,在高铁上无可选择才算硬着头皮看完。没感受到任何惊喜,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给高分。视觉障碍这个梗也就还好吧,夜晚飞车多视角观看,家里藏着猫,凶手是谁,这些创意都还好,但不抓人,节奏太慢,几位主角也不吸引人……如果真人表演也许会好些,但必须放弃动物世界的梗,那就等于放弃了最大的彩蛋。哎总之不是我的菜。
几乎是今 敏《妄想代理人》回勇,文本扎实到即使是幼儿园画风也不妨碍此番封神(虽然没看过多少番)。以动物拟人化的方式展开现实语境下关于博关注、追星、边缘性人格、仙人跳等一系列灰色地带的故事,几乎触及整个现代社会的痛点,在主线noir film式的侦探推理外加入一条人性阴暗面暴走有如神来之笔,光ep04『田中革命』和ep13『请问要去哪里』就够上五星,对于坠车蒙太奇的处理我只能用惊艳四座来形容,结局开放,完结撒花。
所有巧思在最后交汇,连闲笔都那么有趣。这是没办法用影像来代替的只能属于动画的作品。
说到底,大家喜欢的究竟是这样的讲述方式还是它的表达内容呢?如果把扰乱的时间线,东躲西藏的线索以及声东击西的绕圈群戏全部捋顺再回顾整个故事的话,其实呈现的内容很一般吧,只是普通的悬疑剧集,包含了常见的治愈拯救和常见的致郁陷落,而里面的感情并不真正打动我。至于这样的叙事形式也屡见不鲜了,像去年看的无头骑士,博多豚骨拉面团之类的也是如此,设计感太强,而过于刻意就会落败。不过,话虽如此,有些台词还是很好玩的,点缀作用的冷幽默着实不错,而各种现象组成的乱流偶尔也真的抵达了我的现实。其实,海象先生的计程车就宛如世界的中转站,他带着乘客们穿行于人间百态之中,而大家的落脚点都不是苦尽甘来的地方。想到这里,我居然得到了一点安慰。至少在大部分时间,我和大部分动物友人殊途同归。嗯,这样想,多少减轻了孤单。
光是田中革命一集就足够五星了吧……
我怀疑我漏掉了好多细节,最后大家都变回人类我感觉我才是得了精神病,因为看着真的好别扭啊……
分太高了,我给低分平衡一下。真的太慢了这节奏。而且剧情发展很莫名其妙。换成真人版也是慢的让我嗷嗷直叫。
这几年来看过的最好看的动画。最后一话所有角色看到计程车冲进大海时所浮现的意象,把我给感动坏了。
看了2集,不觉得好看
最后结局的设定 所有的动物原来是主角的创伤导致很有趣,杀人犯竟是那个女孩也把我吓了一跳(这种反差真的蛮吓人的 让我想起默读的苏落盏)。
动物拟人化造型十分有特色。可惜故事主要是以文字叙述开展的,这就没有了看视频的意义了。
不是我的菜,两集弃了
即使换成真人出演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违和感 那么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说明动画原本在画面上的特性被削弱了一些
很舒服啊 感觉比beastars那种高级多了…
EP13太太太太牛了!居然有条不紊地把那么多伏笔串起来了。看似宁静安详的圣诞夜,却有无数失意孤独的人在河边忧愁、在街头叹息,冲出护栏的出租车仿佛是一场失意者的祭典——对这个不公残酷的世界的控诉,想狠狠地撕裂这安宁的面具。这是有条不紊的社会机器所忽视的底层暗涌,霓虹街道、酒馆小巷间纷繁复杂的浮世绘。四十岁单身出租车司机、和混账前任剪不断关联的女人、想炒作出名的大学生、一事无成还被仙人跳的中年人、在市场上杀出血路的偶像女团、关系危机濒临解散的艺人组合、徘徊于阴影中的黑社会、任何小小的证明自己的愿望都被践踏而走火入魔的人……这是个多么让人失望透顶的世界!我开始理解为何小户川觉得动物化的世界如此令人舒心了,它就像一幕滑稽剧一样让人欣慰。太精彩的社会派悬疑动画,而且充分发挥了只属于动画的优势。
一月的奇蛋,四月的奇巧,七月预计是sonny boy了!真真是原创番大年!非常此元和津二,密集的台词和接连的梗,总有一种二次元和三次元交错的即视感,观感体验非常奇妙了。单纯脚本就能拿满分的作品。E13!脚本结构真的太顶了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