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关注国民“幸福指数”的婚姻情感大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值得期待。
陆毅在接演《假如》之前,以往的许多作品都给人阳光帅气善良的形象。
但在<假如>中,陆毅饰演的黎阳从小成绩优秀,全家寄予厚望。
他为事业顺利和权欲私心,不惜背弃青梅竹马的多年女友,不择手段往高处攀爬的形象,在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一个人的个人奋斗不好用简单的“好与坏”一个单纯的字来评价,带有社会角度的问题,陆毅是怎样来演绎的,有兴趣的不妨一看。
前一段时间在抖音上刷到了这个片段感兴趣,就追完了。
里面最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就是黎阳这一家人。
黎阳的初恋曾小娅其实就是他母亲的影子。
(母亲和初恋两个人的情感一样)对他生活的照顾,和对这个优秀的儿子的欣赏。
以及对他最大的了解和理解,愿意为他做最大的退步,同时又鼓励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才会出现两个人既委屈又觉得希望他一路高升下去。
黎阳的妻子和他是大学同学说明,她并非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所以她应该是很优秀的一个女孩子。
而欣赏黎阳更说明了这个女孩子的眼光高和准,甚至比她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还要直觉强。
我想她从潜意识里应该就是在向着她优秀的且爱着她的父亲的样子找的恋人。
是的,生活中有一个如此优秀的父亲为自己做模板,当然在婚恋里挑选的眼光就高了。
黎阳虽然是胡同里的王子,但是他形象好,气质佳,也因为头脑好而在青年里显得格外出色。
而反观那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的那种优越感,让他们失去了一份进取的气质,这正是程真真想寻找他父亲的那种认真上进的品质。
所以黎阳能成为她的目标并不意外。
而这个从小得到全家人爱的女孩子,连弟弟也如此关心她,说明她自信的来源,一个人的爱很多就想释放,她同龄的官二代和她一样享受着这些优待所以并不稀奇,而黎阳会被这种主动而打动,因为黎阳的初期是脆弱的自尊心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相互交织的,真真的存在证明了他才华的出众,同时也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真真的母亲很神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她的出身是资本家的孩子,所以她选择她丈夫,大她20岁,不得不说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以参考父母爱情。
她是顺风顺水的,她几乎没有挨过整,说明她的大树很能庇护她,资本身份和政治的优越性让她始终很骄傲也很挑剔。
即使到了晚年她还是保持的很好,同时她也绝对是一个很强大的人。
她一个人怀孕带孩子就证明了她并不是一个离了男人就不行的人。
同样,她也一定很有手段和心眼。
作为一个国级干部的妻子,她很能察言观色,明白每一个人在她这里是什么定位,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说什么话,安排什么。
在程老的生活和交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家里人的问题上,家庭关系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这个人是很可爱的,她高雅所以她带着程老一起高雅。
她的小毛病也全部遗传给了孩子,那种挑剔的眼光和优越感,以及凭借别人获得那种自尊的感觉。
从资本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挑剔对方的眼界见识(因为这个是需要用钱砸的,即使是今天也是)也会对美好事物奢侈品有极强的审美和反应能力。
更是对下层人民有些高高在上。
但是这一切在她的儿女这里,都进行了转化。
她的两个孩子都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去搞资本经商下海了,而且借助便宜政商结合,如鱼得水。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她的两个孩子和她一样在利用大树这一块,一直懂得借力和投机取巧。
她的智慧远没有程老认识的深远,或者说她资本主义的那套思想让她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不适应的。
比如说选女婿这件事情上,她有的是部级以上干部的所有子女名单,说明她还是在乎大树。
而人这个本质问题要更不值得重视一点。
另一方面她对黎阳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也是不断接受的。
因为她发现程老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两个孩子资质平平,相反,这个黎阳却成了家里的政治资源的重要来源。
很多事情都需要仰仗这个女婿来完成,同时在她的挑剔中,黎阳也确实成长了。
黎阳的成长不只是程老的导师作用,相反,在察言观色,投人所好这件事上她在无形中教会了黎阳很多。
而当黎阳在这个家越来越自然越来越趋近于他们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时,她觉得她和程老已经将黎阳变成了自己的孩子。
因此,我觉得黎阳在之后的经历中的很多变化就是被程老和真真的母亲一直影响着的。
程老给一家人铺设了一条政治捷径和思想价值观的基础(至少没有全部被资本主义影响,这一点真真更明显)真真的母亲则在生活方式和后来的经济开放中为孩子们的性格养成和思维养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在眼界和头脑上应该有不小的影响,程老自己也说两个孩子更像她一点。
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庭最后黎阳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的,真真如果踏实的像她母亲一样能够耐住寂寞做好背后的女人她也可以像她母亲一样发挥重要作用的。
尽管工作官职可能是闲职,但是却是权利很大很受人尊敬的。
而和平借助姐夫黎阳的势力不断的发展开拓商业疆土也是可以发展的很好的,因为两个人都比较有头脑,赚了赔了很正常,关键是背后有大树,很容易得到一些消息和资源。
而黎阳在现实生活中守住底线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他也一定是从自己的政治道路出发去思考问题的。
其实黎阳这样的人,不贪钱不贪色,他只是贪权。
他贪的是他能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他可以选择真真放弃自己珍贵的初恋。
他也可以选择忍受和平和他的朋友们对他的诋毁和质疑,因为他忍他知道,他会成功的。
他贪的是自己能力能够被人们都确认并心服口服!
但是,他已经进入了程家,所以程家的影响早就在他的工作中慢慢表现出来了,比如说出国名额等。
之后的工作中这样的机会也一定不少。
另一方面,他的才能也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岳父的赏识和指点,意义重大。
同样,岳父也明确知道他的问题所在,所以对待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让他栽跟头吃亏自己想明白了再爬起来才能走远。
可是摔疼了的孩子又是愤怒和不甘的,所以还要鼓励他安抚他,让他去想明白去走下去。
于是就有了在黎阳失意的时候,特意要用珍藏的红酒来鼓励他,其实与其说是鼓励他,不如说是自己良苦用心希望孩子能够感受到家人的力量。
这个时候的岳父又从一个上级变成了父亲的角色,他给黎阳的爱很隐晦也很深沉。
而真真的母亲则将这一切表露出来了。
其实剧中黎阳的出轨都是很隐晦的,如果说第一次和胡姑娘在日内瓦暧昧的话,我想可能只是因为黎阳适应能力很强(剧里说了)所以他很容易就学习了西方的那种交往形式。
而第二次则是感情出现问题时,这个优秀女性再度带着启蒙之光而来,这么优秀的人很难不被打动,尤其是像黎阳这一类人,这么的追求新鲜事物和与时俱进。
但是胡小姐的open在真正见识过之后他才知道,自己是做不到这一步的。
所以便全身而退了。
这个剧真的发人深省,特别是豆瓣上一篇关于陆长会和黎阳的分析,更是精彩。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观影感受。
追了二十天,总算看完了四十集的国产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同于看完电影写影评,漫长的电视剧很难用简短的文字篇幅评价。
于是就像是和朋友去饭馆吃完一顿饭摸摸嘴说句味道不错一般,简单说几句话,算作剧评。
这部电视剧虎头蛇尾,开头特别好,前十集简直了,国产电视剧的精品。
干脆利落的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情感状况描述的清清楚楚,大环境真实自然,故事有理有据,人物有张有弛,思想贴切激烈,剧情蜿蜒起伏……陆毅、秦海璐、郭京飞、吴越、耿乐等等,演员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
事实上整部电视剧下来演员的表演都是没有问题的,导演在镜头上也很是考究,丝毫没有拖沓。
可惜的只是故事,在十几集以后,剧情方面狗血初露端倪,随后剧情不断变化,狗血愈甚,至结尾后十集简直不忍直视。
贯穿了不合乎逻辑不合乎常识的跳脱情节。
让我这种逻辑控恨不得对着制作人破口大骂。
秉着善始善终的态度,我坚持看完。
最后两集已经是快进的节奏,昨天夜里十一点多关掉手机的时候对着窗外漆黑的夜我深深的叹息,以习惯性装逼的忧国忧民姿态,对中国电视剧观众报以深深的哀悼。
那会儿的心态我自己仿佛就是没落的李煜,对残破江山充满了有心无力。
其实就我这点儿本事,指点山河多少有些大言不惭,于是赶紧照了照镜子写了篇自我检讨的文字,然后才昏昏睡去。
冷静下来我明白这并不是编剧的错,也不是导演的问题,甚至都很难去怪罪制作人。
当然如果必须要找责任人,制作人肯定是第一个。
其后就是那一群钱多人傻的投资者。
他们用无知的脑袋指挥着鱼肉乡里的嘴巴叫嚷着电视剧要有色情、要有冲突、要敢脱敢露、要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等等。
管他什么逻辑,管他什么道理,挣钱,我要挣钱。
当然作为商人挣钱是没有错的,可是挣钱分要脸和不要脸,现在中国影视方面的制作人,不要脸的得有一半吧。
不吐槽这些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三言两语概括的了,又于事无补。
市场自有市场的机制,长久的看,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解决的。
说下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这部电视剧要是就做二十集,必然会做成精品。
编剧王宛平老师的实力有目共睹;这部电视剧要是只讲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感情状态和改革开放后两种状态的对比,讲述人性变化的过程,应该会更加深入人心,尽管人性的复杂在影视作品里很难深入刻画,并且真实的刻画可能并不讨喜;片名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也觉得并不妥当,这样子一个指示性明显的名字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认识,甚至会误导剧情的发展,何况中国电视剧结尾永远走大团圆路线,像《潜伏》那样的作品,昙花一现。
喜欢剧中黎阳的父亲,贫困但正直,追求做人的原则,但人生又充满了对社会的无力;喜欢前面的黎山,孤独、刚烈、坚持,后面将其刻画的过于无能,个人认为不太和逻辑;喜欢前期的程真真,对爱不管不顾,始终如一,后面将其刻画为落寞女人,尽管这点儿是生活的可能性之一,可是仍然觉得过于残忍;喜欢黎妮,天真浪漫,单纯可爱,不过会心疼她的“傻”,这点儿有利有弊,真实生活中不乏这类女孩儿,期望以后自己能遇见一个;不喜欢黎阳和向东海,自私、软弱、无能,尽管能理解他们,但讨厌他们。
早上出门天气阴沉,顺手拿了一把伞,进而联想,下雨天有雨伞,要是天上下狗血呢?
尽管知道生活中不可能下狗血,可这充满了狗血影视作品的现实生活,保不齐哪天真就狗血如洪水泛滥,淋你一头将你的生活冲的七零八落。
所以假如真的生活欺骗了你,你就赶紧变聪明一些吧。
都演的不错,黎妮与向东海,真真与黎阳的爱情再一次说明了,无条件迁就你爱的人,得到的是伤害,不知道是为了过广电一关还是什么原因,结局是大圆满的,但是在我看来,结局应该是黎妮与向东阳离婚,真真与黎阳离婚。
现实中大部分人是找一个人搭伙过日子,很少有爱情,他们不但没有爱情,也无法搭伙过日子,向东海与黎阳也刷新了我对自私的看法,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看完这部剧,我才发现人可以这么自私,就像向东海对他医生朋友说的“黎妮不会离开我”,正因为知道别人爱自己,所以可以毫不顾忌的伤害,而不放在身上。
黎山是黎阳的亲弟弟,他和黎阳有相似有不同,如果说黎阳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取向背离,但是还是愿意去和社会合作, 还做出了牺牲自己价值观去符合社会规则的事情,那么黎山就是明知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取向严重背离,完全不当一回事,从来就不想也懒得和这个社会沟通,黎山不单单不容于社会, 甚至不容于自己的家庭, 电视剧第一集黎山出场就是被黎父一个板凳扔出来的。
黎阳功利性的选择了自己的婚姻,而黎山则在选择自己婚姻的时候完全不带有一丝丝的功利性,纯粹从感情的角度选择了条件非常不般配的柳凤, 柳凤之于黎山,简直相当于黎阳之于程真真,至此他更加不容于家庭,所以干脆和柳凤在外面租房子自己过。
这兄弟两个对于婚姻的选择南辕北辙,而且互相不认同,黎阳认为黎山的选择是因为不懂感情,沉溺在成熟女人柳凤的魅力里面,不负责任任性的表现;黎山则鄙夷黎阳抛弃小娅选择程真真简直就是攀高枝陈世美。
但是此剧的最后一个时间段当中,黎阳看着柳凤和黎山相互扶持走远的背影,忍不住的羡慕嫉妒,觉得黎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
他当初功利性的选择了婚姻还觉得这种选择是自己成熟,有责任的表现,但是他的婚姻生活却异常不幸福;他当时鄙视黎山的选择, 觉得那是任性不负责任的表现,而黎山的婚姻生活偏偏很幸福。
所以当黎阳衣冠楚楚的羡慕黎山的日子越过越踏实,夫妻比翼双飞的时候,黎山真的幸福,日子越过越踏实吗?
本剧当中黎山的道德水准是最高的,比黎阳都高,虽然黎阳洁身自好,有点道德洁癖,但还是为了名利折腰,抛弃初恋女友攀附权贵,甚至在婚姻当中屡次对前女友情谊绵绵,余情未了,对潜在外遇女子胡某的挑逗不能自持,把持不住, 蠢蠢欲动….这些在山子这里全都不曾发生过。
黎山这种清高高尚来源没有交代清楚,模糊的说因为小时候在农村被奶奶养大, 像个狼崽子,很有点无因的反叛, 野性的呼唤的意味, 黎山完全对功利没有任何概念, 说得难听点就是他很超脱,太不现实了。
他像一个没有信号的手机,拒绝和这个世界沟通。
但是让我们来看看社会是怎么对待这个道德如此高尚的人的: 因为老婆被强奸打人而差点入狱,后来拖了他看不起的哥哥的门路免于入狱,却花掉了父亲的棺材本,而且被工厂开除;做运输生意出车祸摔断腿;做盒饭生意被前女友报复血本无归;结尾的时候又因为嫂子被强奸打人而差点入狱,后来拖了他不再看不起的哥哥的门路免于入狱,却花掉了哥哥的房子,嫂子的公司,嫂子弟弟的30万,以及嫂子妈妈的20万。
他在这个社会上从来没有顺利过,他本来是一个很沉默清高的人,不会沟通也不想沟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和他的父母甚至兄弟姐妹有什么关系,因为他不喜欢他们,不认同他们,平常连话都不怎么跟他们说。
当他被工厂开除,打算和这个社会沟通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拳头,砸的他头破血流,鼻青脸肿,在他的盒饭生意失败之后,这个闷声不响坚硬如铁的男人终于忍不住了, 他无助的失声痛哭,觉得生活太难了, 他谁都不想连累,但是偏偏谁都连累了,先是父母后是兄弟姐妹一个没落下, 还有他最深爱的妻子,他可能才刚刚意识到自己多么幼稚天真,觉得凭着打架的脑子和仗剑走天涯的气魄就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在社会虐待他的同时,他没有功利性选择的婚姻是他峥嵘岁月的唯一美好回报, 黎山的婚姻生活是三个人里面最幸福甜蜜的,性生活最和谐的,我想这一点应该不会有人有异议吧, 这里要夸一下柳凤, 本剧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本剧外貌最美的演员。
柳凤的美不同于关雁,关雁是漂亮, 但柳凤就是美,那种贴心的温暖的想让人亲近的美。
柳凤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斗得过小三, 打得过流氓, 能屈能伸, 能上能下,该圣母的时候圣母白莲花,该泼妇的时候泼妇没商量,每次欺负的关雁最后只能咧着大嘴巴傻哭的时候我都笑得要岔气。
跟黎山不一样的是,柳凤是和世界沟通的高手,情商高得一塌糊涂,几件事情都有展示: 她求程真真帮她搞定结婚的事情,她每次去求人的时候都摆出一副可怜巴巴,欲言又止,低到尘埃的样子, 让别人没办法拒绝;她知道黎家人不认可她,觉得她高攀了山子,所以在所有的黎家人面前做小伏低,一味的点头哈腰,丝毫没有任何委屈之感,仅这一点就比黎阳强好多倍。
柳凤和黎母去求厂长的那个片段简直是情商高到顶点,本来在厂长面前一味的胡搅蛮缠,哭天抢地,结果山子一来喊了一声就站起来了, 在外人面前给足丈夫面子;回家之后面对关雁的提议,也是一句:我听我男人的。
等关雁走了才小声对山子说: 要不咱就写个检查。
柳凤还超级坚强,屡次面对生活打击都是咬紧了牙关,倔强的一挺脖子,而且对山子温柔呵护,关爱有加,不离不弃。
山子不会和世界沟通, 从来都不会,柳凤就是山子和这个世界沟通的一个渠道。
山子两次差点入狱的情节被质疑的很厉害,第一次顶多是防卫过当,第二次简直是见义勇为,真正施暴的人屁事没有,反而是山子要被抓,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这几乎成了最具争议的情节,我觉得这两个最具争议的情节正是本剧编剧用来批判中国社会现实,中国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家, 中国人也没有法制观念, 一听到别人要告山子,黎家人马上就服软了, 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要多少钱给多少钱,这无疑是因为黎家人很落后没有法制观念,但是也因为在中国,法院实在不是一个主持公正,拨云见日的地方,中国来百姓心里的:法院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的观念其实就是真实的写照。
第一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比较好理解,但是第二次被质疑的最厉害,程真真家大豪门,那个强奸未遂的流氓竟然一点法律责任都不要付。
这个情节其实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强奸以及打伤程真真的罪名一定是都被推到流氓的随从身上了, 流氓自己洗白了一点罪过没有,当时真真没有苏醒也不能指认凶手,不过就中国司法这种程序混乱暗无天日,再加上程家已经失势,流氓家里有后台,就算真真醒了指认估计也改变不了什么。
流氓在开庭之前就叫嚷着要判山子无期。
多么荒谬的事情,究竟判山子什么罪按照道理是法官的任务,一个被告就敢这样叫嚣,而且黎家人真的就担心会判山子无期。
看上去如此荒谬,却又如此真实,编剧就是借黎山的种种不公平的遭遇控诉这个社会。
此剧黎山的戏份相对较少,但是他和黎阳是成对出现的一对矛盾, 黎山和黎阳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黎阳代表灵魂中现实市侩的那一部分,黎山代表灵魂中高洁脱俗不向现实妥协的那一部分,并不是说哪个部分就比哪个部分更高贵美好, 而是说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生活就以他自己的选择回报他,他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他辜负什么,就会失去什么。
黎阳牺牲了爱情选择了事业,于是就职场得意,情场失意;黎山不愿意和社会妥协,不屑于和世界沟通,在乎内心感受于是收获了美好的姻缘却在社会上混的很不如意,这都没什么好抱怨的。
但是人都是得陇望蜀的,希望生活左右逢源花开如意,否则就会大叫生活欺骗了我,生活何曾欺骗了你呢?
虽然编剧费劲了心思让黎阳在完成了职业报复之后又成功挽回了妻子的爱情,让黎山在受尽生活的坎坷之后成功开上了山凤包子铺,让柳凤攥着大把的钞票笑得没心没肺的,但是我们得清楚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像黎家兄弟这样一个选择爱情,一个选择事业,选择爱情的闯了祸,选择事业的那个有能力站出来收拾残局,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看来还是黎阳更加理智有责任感一点。
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人物,复杂的源头是各种具有紧张感矛盾,包括内心的矛盾(自我认定、自尊、自我想法、选择、亏欠、无奈、后悔等感觉)、关系的矛盾(家里人与所爱之人矛盾、父母与配偶矛盾、亲人之间矛盾)、时间上矛盾(当下与未来、过去与现在、短期与长远的事情人)、空间上矛盾(家庭物理距离和阶级距离家庭背景距离)等等,通过变化多端、无法预料的、突发性的故事情节展开,情节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又体现了性格中不变的特征,人物形象很凸现。
在情节的变化之中,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逐渐被消解,人物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步被缓解,最后得到一个还不错的结局。
但是结局之中体现的是人物的成长甚至蜕变。
如果说要引起思考的话,那就是:剧中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穷小子到底可不可以喜欢上一个非门当户对家庭的女孩?
如何打破这种家庭背景的偏见?
婚姻体现出的是复杂的社会现象问题,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人的意识形态、思想的普遍特征,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体现出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
其实可以再往大了说,反思那个时代,以及其中很多不合理的成分也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偏见!
其实偏见是影片中时刻存在的,无论是谁对谁的偏见——指向《偏见的本质》这本书!!!
其实还是觉得一个影片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反映某个时代下的社会普遍特征和影响下的人物特征,了解那个时代,并反思那个时代的问题,这个是最关键的。
一家都在看这个电视剧,我路过也会看看。
我问这是谁的“银婚”,如果是老头老太的好像没开演就到了,如果是黎阳、黎山、黎妮的银婚的话,陆毅能撑到那么远吗?
抱着这个疑惑,我也渐渐陷进这个剧里了。。。
胡乱谈谈对部分演员的看法吧吴越是二十年前的“北京深秋的故事”认识的,还是一样的容貌和演技,只是镜头不能推得太近了。
和向东海结婚时机灵而又慌乱、泼辣而又可爱的本色演出还是一如二十年前那么惊艳夺目。
转而面对向贝贝时,突然又变了一个人,像个傻姑一样,这种人格上的不统一,是现在连续剧的通病,完全服从于快餐式的编剧和导演。
演员没有了气力和愿望去雕琢和争夺自己的表演。
尊严的丧失。
黎家妈妈的表演也总是让人觉得怪怪的,像是安插在这个连续剧里的相声演员兼民俗俚语推广员,始终没有把人物性格的基调把准。
陆毅在这部剧里最让人叫绝的是三点:1.再一次的扮演负心男,就像黄晓明把“2”作为自己的营销手段一样,也许这是一种策略;2.由于机械的眼神和语言,造成了与其他戏中人物严重的割裂感,尤其是亲情方面,你看完整部剧都不会觉得他是黎家的大儿子。
3.固定的三种扮相:故作鄙视状、故作愤怒状、挑拨离间状。
小演员向北北的扮演者是一个亮点,这么小的孩子,要么是本色演出,要么是固定戏路。
如果是本色,她在真实生活中是多么可怕。
秦海璐的表演还算有些光亮,毕竟这样的角色对她而言还是很轻松的。
秦海璐的弟弟还是哥哥,叫和平的角色演员选角有些问题,气质太土,不像是官二代。
还有,秦海璐家的客厅实在是大得吓人,八十年代的部长家真的可以这么赤裸裸的奢侈吗?
2013年第一轮首播时就格外喜欢,中途看过这么多电视,但一想起它还是能回忆起电视的画面,或是阳光洒向绿茵或是女主裙舞飞扬的笑脸,画面很美。
但更主要还是女主角真真的性格和自己很像,所以一切大家觉得不合理和不完美的剧情,我都能理解。
像女主真真一样,我也是家境比较优越却爱上过一个算是家庭悬殊的内向沉默的男孩。
越是敢爱敢恨的女生真的爱了,越是可以把自己放的很低,直到低到尘埃里。
多少次她都会主动求和,主动给黎阳台阶,主动找他,笑嘻嘻大咧咧的当什么都没放在心上,其实她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只是太喜欢了,因为喜欢所以不想失去,也害怕失去。
直到真真怀疑这份爱还能不能维持和到底自己被没被爱过的时候,我也跟着一起伤心,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付出,真的能换来平等的爱吗?
所以我又重新在网上看视频,寻找他们所有美好的剧情,来证明黎阳也是爱的。
我记得一次,黎阳和真真一起在办公室依偎在办公桌睡觉时,早上黎阳先睡醒,独自看真真时的眼神,幸福和充满爱意的,这样就够了。
所有的委屈,所有的隐忍,所有的大咧咧不在意,只为你的眼神充满爱意。
爱上一个这样不会表达,又不想让你觉得是讨好的男生时,我们总是会爱着爱着便要怀疑,我们被爱过吗?
好在电视里真真是真的被爱过的。
我认为。
我想替她说 谢谢你在我爱你的时候你也爱我。
已经记不清从小到大看过多少电视剧了,也不能事无巨细的说出喜欢的电视剧的名字。
但是,记忆当中日夜不睡执迷于追看的电视剧有两部:一是《甄嬛传》,二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已经看完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TV还在每晚缓慢两集连播着),名字,很文艺很矫情的感觉,取自诗人普希金的名句,然而此番的忧郁远比普希金要表达的沉重的多。
如果写一篇观后感,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这是写生活的一部剧。
正如金牌编剧王宛平所说的:这是他写过的最深刻的一部剧。
1.放不开是 一种信仰黎阳忘不了小亚,关雁放不下黎山。
旧情难忘,一辈子都忘不了,就像很多人说黎阳那样,他们心都太重,过得不快乐,想笑不能笑,想哭不能哭。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久别重逢,然后在某个熟悉的胡同巷口,夕阳余晖之下,擦肩而过,然而不愿消散的目光仿佛多少年从未停止倾诉过:没有你 ,我过得不太幸福。
一个人心里只能住一个人,隐藏的越深越疼。
爱他,就是撒开他的手让他去作他认为该坚持的事。
小亚很年轻,从和黎阳分手的那天起,她似乎就在赌气,在命运中沉浮,直到人到中年,久久郁郁寡欢清瘦的躺在床上,临死前平静的告诉黎阳:这辈子我没有过好,我不甘心。
如果时光倒退,你选择放得开黎阳,认真对待自己的婚姻,心轻松下来,日子多美好啊!
可是,爱一个人就是爱他,怎么能忘的了呢。
小亚死时很凄凉,但是却没有遗失美好。
感谢编剧和导演给我们挖掘了父辈的年代里有如此美丽的怨念故事,无疑他丰富了70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情感美学世界,并使得如今国家的中流砥柱们静水流深的一面。
2、看电视剧一看编剧,二看演员。
本剧通过描写黎家三兄妹的人生十年左右的故事,也是八十年代市井阶层三种典型的家庭,相信此剧搬上荧幕一定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关注。
解剖了当下十分热点而又敏感的话题,物质和精神、信仰与现实,原来它们并不矛盾。
他们一路走来的风雨或许值得我们更加的借鉴。
与其他生活剧不同的是,该剧客观、冷静、深刻,讽刺到位,其他很多剧唯恐价值观不主流,就煽情、渲染、制造噪点,结果没有给社会带来良好的风气,正确引导人们的价值观走向,反而使得电视剧故事有着矫饰的像别人评价的那样,“相对于诸多电视剧导演喜欢追逐热点问题,及时迅速对当下某些事件作出反应,姚晓峰则更习惯于将自己的镜头对向历史的天空。
”导演是如此,编剧王宛平和演员又那个不是,和现在的娱乐圈的繁华相比,秦海璐、陆毅、吴越首先是个演员。
3.正如评价鲁迅的小说一样,已经不能仅仅将他的小说归属为乡土文学,因为它的高度已经超越了乡土文学所有的高度和范畴。
那么正如这样一部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至少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它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生活类题材电视剧了。
在一般的剧情里,这样的男主毫无疑问是要被开批斗大会的,但是,我看下来,只觉得沉重。
首先黎阳的家庭是典型的小市民大杂院家庭,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氛围和不能给他提供任何的帮助,和曾小娅的结合,毫无疑问指向的是和父母一模一 样室息的生活。
与真真的交往,让他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阶级对世界 对个人的掌控,且不论他是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单就生活本身而言,极少有人能够拒绝阶级跃升的诱惑。
所以深深带入之后,真的没有办法批判黎阳,与其批判黎阳,不如说是社会结构社会风气造成了这一切。
这剧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情节是,与真真结婚后,有次黎阳的父亲阴阳怪气的问他:你现在真的开心吗?
黎阳的回答是:我现在开不开心,不是你能理解的,不在一个层次。
这句台词真的狠狠击中了我。
我甚至在自我带入,我在想,如果我遇到黎阳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选择。
我想,我不会做出和黎阳一样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我的道德多么高尚,自律能力多么强,而是我深深的明白,跨越阶级的婚姻没有那么简单,势必要受人约束,对我来说,个人和内心的自由更为重要而己。
前面还不错,越尾声越狗血,是特别想体现我国法制不健全么=。=
两分给陆毅,其他冲下水道
剧情精彩跌宕起伏,修罗场一个接一个,一水的好演员。阶级的鸿沟难跨越,越看越觉得黎阳很像高加林,各方面都像……三姐弟三阶层看尽世间百态。
这故事拍得现实,前面几集特别棒,听说后面狗血了,所以没敢往后看,4星都给印象分,当年算是小惊艳了一把。陆毅依然是个小白脸,只是和以往青涩的小鲜肉不同了,变成了有故事有层次的小白脸。黎阳这个角色是个复杂的存在,有点卑又有点亢,像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
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真的很喜欢吴越。她演这部片子的时候都已经四十了,但仍然像只小鹿一样灵动。也许这才是所谓的少女气质吧,像朝阳一样的骄傲。
整部剧虎头蛇尾,这样的结局有够扯的,但在这个陆离光怪的时代以及社会,谁又说得准呢!
面对黎家这种儿女遇到痛苦只知道朝儿女大吼“给老黎家丢人还不够吗”的父母,我真是从头到尾恶心够了,再加上无知。。。
(断断续续陪老妈一起看的) 是不是男人都会从一个女人身上学会成长 如果爱他就要给他足够的耐心陪他成熟 一旦这个过程过来了 那他就永远是她的 这是检验真爱的标准吗 =。= 还有 婚姻这个东西 好像真的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啊 =。=
再多陪我妈看几部家庭伦理剧,我都想研究一下这类剧的观众类型了,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在看啊!!饶是我妈这样的忠实家庭剧粉丝,都忍不住在结尾吐槽说太假了。只有郭京飞的角色比较有爱,我觉得我快成当家的脑残粉了XD
除了偶尔让我分不清年代外 算是近期难得的好剧了 秦海璐都要成精了
太多莫名其妙的法盲情节,导演三观很有问题
陆毅演凤凰男演得好好,一边利用老丈人的权力还怕别人指指点点一边还自以为爱着初恋。最后爱上秦海璐演的那个角色有点悬浮。现实中的凤凰男都一边利用妻子一边包着小三,心里怀念着初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前半部分非常不错,后面有些拖沓
80年代就能坐飞机了还贫困
很好的表现出来穷苦的人民想要出人头地的挣扎与无奈,有时候甚至会违背自己的内心,但剧中有体现出背叛和一些价值观偏差的东西,不能被提倡,但也不可否认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是许多人不能改变的事实,剧的结局确实有点牵强!
。。。剧荒了就饥不择食了
除了程真真里面各个三观不正
好喜欢山子呀~还好是个欢喜收尾。。。。
手贱直接看大结局了!丫给个准数行不行到底37集还是40集啊!曾小亚就一炮灰中的炮灰!本来觉着挺好看一剧,你给我把曾小亚编死了你叫我们对生活对爱情还有什么盼头?充满了负能量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