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曾喜欢到激动的程度!
喜欢什么?
为什么?
1.黄政民把这个痴傻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好像他本人就是这个角色。
演技好,通过敏锐的观察把人物行为特点抓出来了。
因为我看到了他作为演员下的功夫这角色哪些动作给你哪些印象,太...太清楚了!
(见下2-24)2.整部电影。
因为我看出了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对“爱情”的认识),看懂了。
还有他的认识是有价值的,打开了我的眼界3.男主的转变。
如同样是去馆子吃饭,一开始天天挂笑,喝可乐的人,后面愁容满面,还喝起了酒。
因为它展现了导演在安排影片结构时有考虑到“怎么表现人物内心变化呢?
用面部表情和饮料吧”。
更深一层是我看到了导演下的功夫4.男主找婚介所退钱那场戏。
因为我看出了摄影与剪辑的工作。
仰拍他被人推出来后很丢脸的提裤子动作,突出了他的无力。
紧接下几幕是撞倒的电瓶车、从车上抖下来四散走开的鸭子,几段影像拼一起突出了他的无力。
特写他抱住人大腿的表情,突出他的撒泼打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5.大部分戏。
因为我看得懂其用意。
6.故事连贯,详略得当。
不会给人感觉“怎么突然跳到这一幕了?
”,不会拖拖拉拉让人感到无聊,也不会快得要按暂停。
因为人就是喜欢这样2.独处。
跟牛倾诉自己心情黄政民对憨憨形象抓得准的表演:发自内心喜悦的笑;说情愿孤独一生时低头、咂嘴怼脸拍的,明显是想让观众也感受到他的喜悦,他的心情镜头一转给到牛,这么剪就是为了凸他憨厚形象嘛铺垫:一段全景镜头+一段运动镜头俯瞰牧场,再次凸男主珍惜他的牛:自己的牛是拴在自己旁边的树上,其他牛在牧场散起。
然后如此珍惜的牛,之后为了给女主赎身,卖了卖牛这场感情戏的处理看起来很普通,符合一个农夫的认识,真实,令人信服。
没有用力过猛。
3.男主旁观老板推着其老婆玩乐。
此时露出的表情不像是羡慕或向往,像是应该如此,“以后我有老婆了,我就要跟我老婆这样子”4.朋友间聚会吃饭。
席间,男主说存钱是为了开自己的牧场、老婆本,给妈妈做假牙 谁写的剧本?
导演。
对朴实的孝顺的表现抓得好!
5.初见女主。
对其一见钟情除了对比这个刻画手法,黄政民眼睛的光效,印象深刻!
慢动作!
我以为这个效果是摄像搞出来的,结果是剪辑6.ktv陪酒现场。
朋友们都在对陪酒女动手动脚,随着镜头右移,男主却坐得规规矩矩7.不敢正眼看女主8.男主说自己不喝酒我倒回去看男主跟朋友喝酒那场戏,他真的喝的可乐!
这些细节的连贯,经得起推敲,让我喜欢的原因可能是,真实感吧。
书上说这点是好故事的标准之一9.朋友们对陪酒女是搂抱摸胸亲嘴,只有男主是很客气地抱10.男主憨憨地鼓掌,后面又在女主爬过来时吓到了赶紧把脸转一边11.女主亲男主耳朵,下一幕是另一个场景男主摸耳朵这里会有点点感受。
知道这个效果是剪辑造成。
它是在转场,是转场的方式之一12.从ktv出来,回家路上的朋友间对话。
其中提到ktv以偷拍录像带为要挟要他们出钱,男主这么抠的人毫不犹豫买了这句看似不起眼的台词都是有其作用的!
这让你开始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电影里的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产生某种感受而生,都有其目的。
因此《看电影的艺术》的正确看法是,看到电影画面,去书里找其目的。
换句话说,把它当解码器。
13.独处。
给奶牛倾诉自己跟女主第一次发生关系后的喜悦,以及后面被同事问起白天干嘛去了时慌张地生气14.追求女主。
给女主送牛奶是半只腿跨进门腿是虚焦。
为了凸重点——牛奶15.帮女主工作的咖啡店擦招牌,完了女主递他毛巾,他先是不要,后来接过来用衣服擦汗,露出肥肥小肚子,然后毛巾自己收起来(晚上打飞机用)16.自慰。
被妈妈发现,第二天在嫂子喂奶时看婴儿就被哥哥说了,还被催早点结婚真实感。
妈妈不是个刻板角色,她也有自己的想法、感情17.家庭聚餐。
略显为难吃下妈妈喂的东西,不要妈妈帮擦嘴18.女主送咖啡,走到酒店走廊,这一幕是仰拍,似偷窥者视角19.结婚宴席。
男主妈妈高兴地说(为面子)儿媳虽然在咖啡馆工作,但做后厨,意思她不是妓女20.建筑。
一个新房子的镜头!
倒回去看了之前这个房子的镜头,杂乱、破旧。
第一次注意到、见有人用这类物来凸男主对女主感情的21.夫妻卧房对话。
女主说男主这样会不会因为房事过多而亡22.牧场接生。
男主半夜接生完牛,高兴地给女主打电话23.家门前踌躇。
男主犹豫着要不要告诉老婆她得艾滋了。
纠结完进门喊老婆“银荷”。
而此时他已知老婆本名是土气的玉萍。
见信知老婆走了,跑出去找老婆时摔了一跤,鞋子也掉了一只都顾不上穿24.众人(前夫、辩护律师、狱友、女主本人、记者、摄影、家人、村民、医生、饭馆老板、朋友)对女主有艾滋的反应仍然是很喜欢导演的描写方式。
艾滋这事儿多严重,男主面临多大压力,并非通过男主的表情来说明,而是周围人反应
哭惨了之前在网上看到评论“韩国最经典浪漫爱情故事”我觉得说这话的人肯定是眼睛瘸了哭完之后有两句歌词一直在脑海里回荡一句是“你能不能体会 真情可贵”爱上一个人就奋不顾身这种事情因为几乎不存在的缘故总能让我们觉得难能可贵这部片子传达出的信息似乎是“爱上”是会变的“这个人”也是会变的“奋不顾身”却是例外只要你敢坚持 它就恒久不变哪怕你在石头森林中被训练得多么铁骨金刚只要你能体会真情可贵另一句是“等下一个天亮 去上次牵手赏花那里散步好吗”好像是专为这部电影制作一样这首歌整首都很切合这个故事情节用起伏的背影挡住哭泣的心有些故事不必说给每个人听用简单的言语解开超载的心有些情绪是该说给懂的人听绝望是人生的坟墓所以应该心存希望等待下一个天亮你该知道我们并不是真的生活在世界末日所以天黑之后一定会有天亮再怎么失望也要用飘着雨还是眺望的眼光心存希望等下一个天亮久没有熬到这个点了困胡言乱语就这样吧其实最怕“评论”两个字因为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都不一样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完全封闭的孤岛而人跟人之间从本质上来说确实不存在可比性所以 不是评论只是说说我的感受
2005年的片子,早就下了,现在才看。
现在“三俗”这个词很流行,所谓“三俗”就是庸俗、低俗、媚俗的简称,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词:三情,也就是言情、煽情和苦情。
这部片子就是一部三情片。
言情和煽情自不必说,韩国电影多数具有这两个特征,而苦情不多见。
其他的爱情片里面,横亘在男女主角之间的障碍一般是门第的差距、家人的误解或者疾病(多数为失忆),只能叫做煽情,而谈不上苦情。
这部片子里的爱情实在是很苦,男主角追求女主角就称得上是苦苦追求,后来好不容易在一起了,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却又被女主角混乱的过去所困扰。
先是女主角的前夫找上门来跟着裹乱,这还只是小麻烦,可以用钱搞定,而接下来是女主角被发现HIV呈阳性,也就是携带有AIDS病毒,还因为带病期间卖淫被定了传播性疾病、危害社会的罪名。
这个问题就大了,AIDS跟失忆不同,它不仅仅是疾病,更是社会问题,男主角对于女主角的爱受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这就是苦情了。
最后,女主角被判了刑,男主角自杀未遂失了声,不过女主角出狱后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两个人坐在车上甜蜜地笑。
经过这样的一系列打击,男主角还能对女主角不离不弃,堪称爱情童话。
影片开头说,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我相信这是真的,也相信两个人后来一定会生活得很美满。
男主角的执著和坚忍令人感动,他的经历却没人希望拥有。
生活中的爱情用浪漫来展示,用幸福来证明,银幕上的爱情却要用泪水来浇灌,用悲惨来诠释。
片名“你是我的阳光(You are my sunshine,也有译作《你是我的命运》的)”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呢?
或者说,对于男女主角来说,究竟谁是谁的阳光?
男主角为了减轻女主角的罪责,希望借助舆论,于是对媒体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报道的名字就叫《你是我的阳光》。
这表明女主角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他也几次说过,没有她就活不下去。
另一方面,男主角又何尝不是女主角的阳光呢?
在狱中,她靠看着两个人的照片、唱两个人的歌来度日,在出现自己开始发病的幻觉时,也是过去的回忆让她免于崩溃。
影片对两个人监狱内外遥相思念的那一段处理得非常好,为最后的催泪做好了铺垫。
演员的表演很不错。
全度妍对女主角恩荷(或者说张娥雯)的诠释很到位,特别是一开始,清纯中透着沧桑、沧桑过后又不失清纯的感觉把握得很好不愧是戛纳影后。
男主角黄正民算是本色出演,把李石敬的憨态可掬和苦苦坚持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
另一个亮点是李石敬的母亲,老太太被儿子坎坷的感情操碎了心,最后又拗不过儿子伤心放手。
探视恩荷的那场戏老太太的表演很是精彩,弯着腰举着吊瓶跟着儿子的那个佝偻的身影则令人心碎。
最后再说说细节。
我现在对影片中导演为表现人物情绪、暗示情节发展所安排的一些小细节很感兴趣,也许是看的片子多了,欣赏水平上了层次?
一个是牛奶。
李石敬为了追求恩荷,每天送牛奶过去,起初恩荷不喝,全都倒掉,后来感动于李石敬的真情,尝试着喝了一口,发现挺好喝——这其实象征了恩荷对于李石敬的感情从拒绝到接受的变化。
另一个是李石敬跟恩荷的前夫签了协议之后回家,路上的自言自语表现了他心中的不满,睡觉时他先是与恩荷背对着,然后翻身,搂过她,抚摸她的手——这是他从生她的气到原谅她的过程。
还有一个是那袋子香瓜。
前夫的问题还没搞定,又爆出了恩荷的HIV呈阳性,受了打击的李石敬拎着一袋子香瓜在雨中回到家,坐在门口发呆的时候香瓜滚出袋子,他起身去捡,结果捡起这几个,又滚落了那几个——这象征了他试图控制局面,可是事情的发展根本不受他的控制,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结果他一进门,发现恩荷出走了。
第一个比较明显,后两个未必每个人都像我这么认为,但我觉得这应该不是过度诠释。
哦,还有,细心的导演在影片一开始就为男主角的执著和一条道跑到黑的性格埋下了伏笔——去菲律宾娶媳妇未遂,最后通过死缠烂打要回了自己的钱。
把钱换成女主角就是影片的故事了:)
《你是我的命运》片头给出的片名是“You are my sunshine”中文版本翻译成了命运。
这首主题曲第一次听是在剧版《何以笙箫默》,但那个片子个人基本无感。
命运,比阳光更合适。
因为一位美的像公主的女子出现后,那一刻我的命运便被改写了。
第一眼的一见钟情,历经波折考验的忠贞不渝,我不计较你肮脏的过往,不在意你被众人唾弃,以为新牛犊的诞生,意味着更美好生活的降临,却迎来了未曾预料过的不幸。
但是,这就是我的命运啊,银荷,只有你在身旁,你为我带来的欢笑与泪水,这才是我生存的意义,没有命运注定的与你相遇,阳光便不会洒在我的肩头。
第一次看全度妍演戏,她美的好特别,咱叔把一个去菲律宾买媳妇的农村老光棍诠释的如此动人,他的爱,亦是银荷悲苦半生后,命运最可贵的礼物。
黄政民与全度妍,影帝与影后的组合,演绎了一段平凡感人的爱情。
朴实的大龄男主,爱上了从事皮肉生意的女主,经过各种努力,女主终被感动,接受了男主。
虽最后两人喜结良缘,但女主前男友的出现以及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等一系列的打击,让女主不得已离家出走。
发现女主离家的男主,开始了疯狂的追妻路。
狗血的情节,琼瑶的爱情,这些都没有影响我们被这部电影打动。
在这里,爱情超越了道德,超越了HIV,爱情给人力量。
就像男主在婚礼上的誓词:会好好生活的。
第一次看该片是在大学时期,也是第一次认识全度妍。
之后还看过一遍,可惜片源质量不佳,不仅清晰度不够,声音对应画面也有延迟,但我心中始终记得这是一部佳片。
最近因为《男与女》再度领略了全度妍的演技,进而沉迷,于是把豆瓣上她的作品列表梳理成了Excel表格并找来片源,计划一部部都看完。
时隔多年,今天再看这部电影,高清。
高清到每一帧画面都刻进我的心,心跟着麦浪荡漾,心跟着海面翻涌,心跟着见证最好的爱情。
不少给电影低分的评论认为电影太假了,假在男主太痴情太偏执,假在女主作为一个感染艾滋的性工作者好意思在这里谈爱情?
但我认为这部电影无比的真,那些觉得假的人大概不懂究竟什么才是真的爱。
银荷的真和爱:银荷一开始对男主就像对待其他“客人”一样,不论是酒馆唱歌调情,还是motel里主动发生关系,她都没有“装”清纯。
一直以性工作者的“敬业”态度面对男主,后面男主发动追求攻势,给银荷钱让她不要再继续“送咖啡”了,银荷严词拒绝,对男主说不要因为我和你睡过,你就可以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
银荷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面对男主,她即没有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到羞愧,也没有要欺骗眼前这个诚恳的老实人。
这里银荷虽然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并没有表现出脆弱无助,也没有表现出对社会、对男人的失望和厌恶,依旧和姐妹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这难道不是一种纯粹的“真”吗?
后面男主一直对银荷关怀备至,银荷对男主动了心,看到男主来店里相亲,生气之下再次选择送咖啡,但是她心里已经有了男主,有了爱,所以无法忍受客人的行为反抗拒绝,被打伤入院。
她不是一个只在乎钱的女人,在没有爱的时候,出卖肉体只是她的工作。
在有了爱之后,她也不再愿意继续那样的工作。
这里依然表现了银荷的真。
银荷得知前夫找了男主并且骗了男主一笔钱,看到男主对自己态度冷漠,银荷毅然决然的离开了男主,还将前夫骗走的钱汇款还给了男主。
这完全体现出银荷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她和男主在一起是因为相爱,如果这份爱蒙上了阴影或者嫌隙,她宁可不要,她选择不拖不欠的离开。
我认为这里再次表达了银荷的真。
男主多次去探监,银荷始终选择不见,不是因为男主母亲的哀求,男主哥哥残忍的羞辱,而是因为她不想将自己的不幸带给男主。
如果一个长期靠性工作来养活自己的且生了病的女人,选择拒绝一个真挚的(甚至还是狂热的)经济上还算过得去的并且自己也喜欢的男人的一再挽留。
为什么呢?
除了真爱还有什么理由。
男主的真和爱:男主不是一个愚蠢的男人,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懂爱的人。
爱不是粉饰对方,更不是神圣化自己。
爱是接受对方的过去,尊重对方的选择,尽全力给予对方最好的未来。
这里男主全部都做到了。
男主一直清楚银荷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
所以一开始他的追求策略是给银荷钱,让她不要再“送咖啡”了。
他并没有嫌弃银荷,只是希望银荷答应自己的追求以后,可以不再从事这份工作。
但是银荷拒绝了,面对银荷的拒绝,男主理解了银荷内心的骄傲(或者说尊重银荷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他不再以救世主的样貌出现,而是在银荷工作的酒吧楼下等她并送喝醉酒的她回家,路上一边像银荷道歉一边向银荷道谢。
道歉是因为自己没有立场劝银荷放弃工作,道谢是因为银荷没有生气还愿意让自己送她回家。
这是我最爱的片段之一,男主没有站在拯救者的高位,也并非舔狗的低位。
他是和银荷肩并肩的站在一起,平等的看待这段关系。
这就是一个男人追求一个女人时正确的打开方式啊,对方在没有答应你的追求之前,她所做的一切(只要不违法)你顶多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更别说拯救者式的说教。
女人也不必因为一个男人的爱而沾沾自喜或者感激涕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喜恶,展示真实的自己,才能得到好的爱情。
男主和母亲矛盾爆发不惜喝碱水向母亲证明自己没有银荷一天也活不下去。
有人说男主太偏执,对待自己的老母亲太残忍,可是话说回来,母亲的爱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呢?
我们有什么资格替他人选择该过怎样的人生。
我们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告诉爱的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帮他们渡过难关,不是吗这无疑是一部女权电影。
因为它打破了我们惯有的认知。
一个性工作者但凡遇到一个愿意娶自己的人,就应该感激涕零的嫁了吗?
一个身家清白的农场小伙对一个患病的性工作者的爱情就一定是场英雄式的救赎吗?
“客人”难道就真的比服务者清白、更值得被理解或者说原谅吗?
这个世界不懂爱的人太多了,他们不仅不懂爱还要扭曲爱,爱在他们眼中是偏执、是顽固、是有违礼教、是可耻、是可笑。
但到头来,那些不懂爱的人得到了什么呢?
没有爱的性、没有理解的沉默、没有尊重的彼此消磨...反正人都是要死的,为了爱勇敢些有什么不对么?
《始于极限》里上野千鹤子将从事性工作和随意的性行为比作“将身体和灵魂扔进阴沟”。
诚然,大概率如此,但对应本片主题似乎并不相符。
我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嫖客只是一种心理定位并非单纯特指出入情色场所的人。
如果带入黄政民饰演的男主视角,他与银荷的相遇就是一场命运的安排,银荷对他而言并不是出卖肉体的堕落女人而是照亮他的生活、给予他希望的女神。
首先聊聊我对“将身体和灵魂扔进阴沟”这句话的理解。
大致上我是赞同上野千鹤子的观点,这句话有一层表达是指,男人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到情色场所寻求满足,讽刺又可笑的是他们认为自己的欲望是坦然的、是纯粹的、是理直气壮的,而配合他们或者说提供给他们满足的女人却被当做低贱之物打心眼里看不起,有时甚至任意羞辱。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似乎在嫖客与妓女的问题上逻辑不清已经成为了人们认知的常态,包括性工作者自己也会自轻自贱,并不认为男人在这件事上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只是自己为何堕落至此。
但事实上,大部分时候并不是女人使尽浑身解数在魅惑勾引男人,而是男人本能的欲望激发他们寻求女人,进而催生了性工作者这样一份职业。
所以,我的结论是,如果嫖客不尊重提供服务的性工作者,那么其本质是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欲望,认为自己的欲望是不洁的。
(想到《半生缘》里曼桢对世钧说,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是妓女和嫖客谁更不道德?
)回到关于“阴沟”的理解,性工作者本人并非阴沟,那些因内心扭曲不能正视自己的欲望进而靠诋毁羞辱为其服务之人以逃脱“精神制裁”的人是阴沟;那些认为自己欲望是正当的,但是女人为了赚钱而出卖肉体就是“自轻自贱”的男人是阴沟。
电影中,男主并没有认为自己对银荷的欲望有什么羞耻的,也不认为银荷的工作是不洁的,而银荷也没有认为自己提供性服务就是自轻自贱,所以俩人关系的起点并不存在阴沟之说,是基于彼此尊重的前提。
从第三方视角展开。
因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银荷(的外表),所以男主跑到银荷晚上工作的酒馆想要认识她,接着是俩人一起喝酒唱歌聊天(男主没喝也没唱,主要是欣赏女主)。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场戏,我真的是爱到不行。
每次看到银荷得知男主从不喝酒时流露出一丝讶异和安慰的表情;每次看到银荷和男主喝大交杯酒(男主喝的是可乐)时嗔怪男主抱着自己不放时流露出妩媚又娇嗔的表情;每次看到银荷对着男主一边扭动曼妙的身姿一边欢快的大唱“欧巴,不要让我伤心”时恣意洒脱的神情,我都不禁感慨,其实夜场生活若存在这样可爱的男人和妩媚的女人也不算太糟糕,甚至有点美好。
如果是我纵身于这样的花花世界,也定能体会其中之美好。
当然这时俩人之间绝对称不上是爱情,但男主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女人亲密接触,女人一边赚钱一边打发无聊的夜晚竟然还遇到了一个喜欢自己的温柔男人,是快乐和尊重。
接着男主视角。
我是一个天天对着奶牛挤奶的30多岁大憨憨,之前相亲遇到的女人基本都嫌我又土又呆,殊不知我也看不上她们,觉得她们不漂亮还太沉闷古板,直到遇到银荷,她不仅长得漂亮、身材纤细、穿着性感时尚,她还对我很热情,我们一起喝酒聊天很快乐,她还唱了一首歌给我,歌词里全是欧巴欧巴,她边唱边跪在桌子上一步步向我靠近,最后竟然轻轻亲了我的耳朵一下,我一阵晕眩,瞳孔放大,眼神失焦,心跳紊乱异常,我置身天堂,遇到了女神,我的女神。
其实,我就是想大言不惭的说,我懂男主的心理,我要是他我也喜欢银荷,会被她的气质疯狂吸引,想花钱给她“赎身”,她不愿意接受我的“好意”我能理解,依然愿意陪在她身边护她周全,我没有认为自己很伟大,也并不觉得自己傻,我就是感觉到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牵引着我,必须要跟随着她。
这有什么错吗?
如果抛弃那些逻辑混乱的伦理道德,这一切究竟有什么错?
我想到几千年前就流传的故事,人被分开成两半,终其一生就是要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多美好的故事啊,有强调说另一半不能是性工作者吗,没有吧。
这多么像我啊,不,多么像我们啊,银荷就是我的另一半啊,我怎么可能和她分开呢。
回想整个电影,俩个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真的很甜也没什么矛盾,性生活也无比和谐(捂脸),一起泡澡的画面入选我心中电影最幸福场面top10。
虽然接踵而至的矛盾和不幸对二人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我认为不幸的并非他们之间的爱情,不幸的是这个社会有太多的“阴沟”要躲避。
当然,也“感谢”有这些阴沟的存在才让彰显出这份爱情的坚贞不渝。
我承认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逃避主义者),我受不了爱情里那些恼人的误会、猜忌、自私、占有欲等等。
但这不妨碍我相信他们的爱情,愿意相信存在一种摒弃身份、职业、过往经历等等所有表层价值判断,只是两个纯粹的肉体加上可爱的灵魂彼此相亲相爱神话一样的爱情。
我是憨憨男主,银荷是我的女神。
中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开头石忠在自家院子里洗车,老母亲在楼顶晾晒衣服让他早点回家,石忠推车走回了一句:不要(不行)。
1婚前石忠的青春期式叛逆石忠对母亲的叛逆留在嘴上,他不能早点回家是有事要做吗?
不是的,那个早晨他还不知道自己会遇见银河,他只是在口头上习惯性地顶嘴,尽管这反抗微不足道,就像青春期的孩子在嘴上一定要和父母抬杠。
这种既依恋又反抗的亲子关系延续整部影片。
电影中段,母亲拽儿子去相亲,在大桥上两人反复拉扯;饭桌上母亲亲手卷好菜包饭喂石忠吃,石忠先是张大嘴吃下又拒绝母亲为他擦嘴。
影片后程,母亲进房间扯坏银河的录音带时石忠想要抢回来挽救这唯一的纪念品;母亲说让我们一起喝碱水,石忠拿起碗自尽。
石忠力大如牛,不可能挣脱不过母亲。
他真正的反抗在银河第一次见他时展现。
为了要回钱,他有十足的破坏性和粗蛮的野性。
面对母亲,石忠都先顺从,再做象征性的反抗。
这个人物面对不同情境所表现出不同的反抗性形成了对比。
在东亚的亲子结构中,石忠一直将母亲放在自己之上,母亲是要孝顺的人。
开头,餐馆里,石忠说自己存的钱一部分是要为母亲做牙;他最终在拉拉扯扯下走进了约定的相亲咖啡馆,说结婚后也要和母亲住在一起;他大口咀嚼着母亲塞到嘴里的大饭包;他放任母亲扯坏磁带;他不会让母亲因他而受伤。
物理空间上母子无法分离,是石忠无法成熟的表现。
2婚后妻子取代母亲石忠的恋母不光体现在和母亲的相处中,还有银河身上。
在整部影片中,母亲与银河同时出现的场景不多,饭桌上家人谈论到女朋友银河,母亲口头反对;婚礼上,母亲在熟人面前夸赞银河;婚后,银河和母亲同时在楼顶晾衣服,母亲捧起银河的脸夸赞。
这是唯一母亲直面银河并对她表达喜爱的场景,随后,母亲离开了。
两人再次相见是母亲去监狱探监。
我们可以回想银河和石忠在旅馆里第一次赤裸相见的场景,银河将石忠的头抱在自己胸前,石忠的视线被完全遮蔽,且头处在银河头的下位,这种体位是母亲搂抱儿子的姿势。
银河是一个自我认可的人,她自尊自傲,遇见军队过去,她犹豫很久才羞怯打了个招呼;吃饭的时候她尊自己是公主。
但是当她和石忠结婚,她与老母亲共同站在楼顶晾衣服,那一刻,她接替老母亲成为了石忠的妻子及“母亲”。
石忠得知恩夏感染了HIV后,刚开始也有过迷茫与无助,甚至对恩夏也冷淡无比,在淋过一场雨回到家发现恩夏的告别信后,才后悔莫及,一个人在失去的时候才会觉得应该去珍惜,对于爱情,他表现了却是让人感动,在失去恩夏后,到海边大声呼喊,万分痛苦,以至性情大变. 最感动的是在探视恩夏的时候,时间只有十分钟,石忠因为自杀时留下的伤口,不能大声的说话,一直听恩夏说话,只能不断流泪,当十分钟时间过去,恩夏明白过来,石忠拆掉玻璃上的喇叭,手伸进去拉恩夏,恩夏也大哭地抓住石重.紧紧没有放开. 整个过程行云如水,在平凡的事件中让人体会伟大的爱情,是的,爱情可以不会因为HIV而退步,这是影片所给我们的启示.可是在我们生活中,却有太多事情让我们对爱情望而却步,身份,金钱,权利,疾病,随便一样都会让爱情离我们远去,影片中石忠与恩夏的故事可以让我们看到爱情原本的面目. 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片名“你是我的阳光(You are my sunshine,也有译作《你是我的命运》的)”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呢?
或者说,对于男女主角来说,究竟谁是谁的阳光?
男主角为了减轻女主角的罪责,希望借助舆论,于是对媒体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报道的名字就叫《你是我的阳光》。
这表明女主角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他也几次说过,没有她就活不下去。
另一方面,男主角又何尝不是女主角的阳光呢?
在狱中,她靠看着两个人的照片、唱两个人的歌来度日,在出现自己开始发病的幻觉时,也是过去的回忆让她免于崩溃。
影片对两个人监狱内外遥相思念的那一段处理得非常好,为最后的催泪做好了铺垫。
著名影评人王大根老师说黄政民演老农民嫖娼都让人心动,我还以为是一种修辞手法。。剧情就非常勉强,我甚至在想千禧年初韩影有限的客观条件是否磨练出了一批好演员,黄政民真的,最后一场探监戏他说不出话,颤抖着静坐了十分钟后面对生离死别只有几个哑字:银荷啊,擦浪嘿。谁能说最后的泪点不是被黄政民的演技生生催出来的?!转折前他胖得像发面馒头,纯情到和母牛谈心,完全看不出现在的影子;转折后不知道是瘦身成功还是脸上打多了阴影,他终于像成熟又黑化一点的男人了。最喜欢他默默承受秘密的雨夜,买了一兜梨,蹲在家门口不敢进去;梨掉在门槛里,他一个个去捡。终于鼓起勇气进门,首要的事是先抓了两个老婆做的紫菜包饭吃。全度妍,虽然我还认不清这个女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但她已经孔侑and黄政民这两个极品男人都演过刻苦铭心的爱情戏了。
传说中的国际影后唉
爱情电影,无非是氛围,演员之间的,镜头的,电影弥漫的,真情实感的。剧情乱了点就乱了点吧,煽情就煽吧,直给就直给吧,有全度妍和黄政民嘛!
愛得累,看著更累
我知道这也是爱情 但真的非常不喜欢,没有一丢丢美好的感觉。
以为最后不是大团圆啊!男猪脚的妈妈是三顺里的震轩妈妈..
真讨厌这个女人!
理解不了这种跟鸡结婚的舔狗
全度妍真的是完美的演员
两位好演员拯救了这个狗血的故事
太理想了吧
真实故事改编?现实没有男主这种人吧!
銀河和錫正
没看完,只记得是一个讲妓女的故事
全度妍好适合红色,最后结尾很感人,很美!
艺术家就是喜欢偶尔干几件好事的坏人。女主跑了之后,毅然决然的依然选择做婊子而非诚实劳动来牟利,还是躺着赚钱省事儿呗,然后把艾滋散播给所有嫖客,牛!电影前一半挺好的,演员演技挺好的。
死了都要爱
探监戏也是挤出两滴眼泪
爱情至上
为了让现实中的人们相信爱情,影片告诉我们: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因为这个,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