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一般 对姜东元不太了解 但是宋康昊感觉一直都是这样的角色类型 没有什么新鲜感 不过结局出乎我意料 以为会是杯具 结局不错 结局带有浓重的韩国色彩..(对于韩国与朝鲜的现状来说)
希望张勋这次再次触及敏感话题时,南北朝鲜半岛的人民兴许不再那么痛了!
影片有好的导演、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单从我个人的角度其实还是希望结局不应该那么好吧。
只不过那是南北两边也是我们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罢了。
宋叔一直以来都没有跳出过“演技派”这个圈子,本来以为“演技派”都应该属于长相都如宋叔一样的人的专属称谓才对,然这次的俊朗的姜东元在宋叔面前的表演毫不逊色。
而且印象中韩片总归有个把女性角色撑撑场面,而该剧居然成了两个男性角色的二人转。
虽然,对于北朝的暗杀人员及北朝领导人的暗讽也许有很大程度的艺术加工,不过这有血有肉的间谍塑造实属对北朝特工们的一次集体YY,希冀他们能在顾及爱国情结的份上弃暗投明,殊不知自己人也许也在美利坚的高大身影下。
当然,牵扯政治时再清楚的事情也说不明了!
政治管我屁事,只是作为一个守法公民来说,吃饱穿暖就行,美利坚就算再人权、再和平、再全世界共荣也无法将我的生活品质提高,只是自私地但愿一脉相承的同胞,别再隐隐作痛!
无意中买的一张碟,放在家里都快落灰了。
两个男主角都认识,所以才买来看看的,近来韩国也拍了不少水准很高的影片,相对国内一些靠炒作卖票房的电影,他们的电影更具备一定的内涵。
而这部电影在韩国超越《2012》、《阿凡达》票房宝座的奇迹,更让我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
开始以为是个碟中碟类型的题材,但后来才发现原来带着南北朝鲜的故事背景,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会在韩国的票房那么高了。
所以大家不要被之前介绍的噱头所忽悠,它只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碟中碟影片,南北朝鲜的人爱看罢了,呵呵。
影片描述的是一个朝鲜的杀手,到韩国来刺杀所谓的“叛国者”,遇到了韩国特工的阻击后,任务成功却意外失散。
于是两个主角一个在异国他乡流亡了6年,另一个被问责、并踢出特工队,做了6年私家侦探(专门帮人找外地的逃跑媳妇的差使)。
6年后一次偶遇,自以为对方不认识自己的两个人,又下意识的重新开始任务,并假装建立起兄弟关系,意图继续刺探对方的情报。
相处的过程中,得知了一些表面背后的感人事实,于是由敌对变友情,有了友情又不得不敌对,交错复杂的感情,让人看了心酸⋯⋯类似的题材,之前看过《太极旗飘扬》(张东建演的,票房也是相当的好),《北逃》(车仁表演的)。
让我们这些外国人逐步了解到南、北朝鲜之间发生的许多故事。
他们本是同根,却变的敌对,一边富裕、一边贫穷的现状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差异,让朝鲜固执的认为只要本国的人去了韩国,就是叛国!
这部影片把两个不通立场的特工,安排到一个屋檐下。
复杂的人物心理是很难拍摄的,他们假装兄弟,却互相监视;查出结果,却又被对方感动;好不容易想化敌为友,却又再次面临生死抉择。
一层又一层的阐述出人性深处的一种微妙情感。
再看看中国的一些所谓的票房大片,实在是显得苍白空洞、流于形式。
为什么我们的导演们抓不住这些细节的东西,为什么挖不了那么深呢?
真是可惜阿。
影片中两位演员的表现也算是不错,一个是《汉江怪物》的男主角,演技了得。
另一个是俊美的新生代演员:姜东元,早期的《狼的诱惑》就对他印象深刻了,如今他更是展现出类似吴彦祖身上的冷血气质。
总的来说,虽然不是想象中那么精彩的大制作,但却拍的很细腻,值得细细品位和思考。
“喂,基俊,叫我一次哥吧!
”“算了吧,跟老板叫什么哥啊?
”“就叫一次吗,我这么”“才不要”“这家伙,算了 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当看到这段对话的时候,我感到了字幕君满满的恶意与基情。
当菊花还是一种花,当“基”后面还没有“佬”,当直和弯还只是形容形状,我多么怀念那个纯真的年代QAQ。。。。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或者说,我是。
虽然大饼脸大叔已经成为我最爱的面孔之一,可是每次当我点开《杀人回忆》《我要复仇》《亲切的金子》之类被无数人称赞的他的作品时,总是在片头刚过就又点下了暂停。
然后又去翻那些看起来似乎一般般的片子,当然 还是他的。
突然想起小时候把吃的藏在床下,一直藏到发毛了,还不愿拿出来。
关于故事:南北对峙是韩片所特有的题材,地理位置与血缘上最接近的人,却是意识形态上差别最大的人。
有时候会想,意识形态真的那么重要么?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马克思和凯恩斯没什么区别,都是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罢了。
旗帜,口号,信仰,理论所带来的 更多的仇恨和鲜血,而不是某些人所允诺的幸福。
为了消除仇恨而增加更多仇恨,为了以前的鲜血而流下更多的鲜血。
更可悲的是死去的,总是卑微如草芥的“民”,而获利的却总是那些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的统治者。
我并不拒绝奉献和忠诚,我只是不想奉献给肉食者和他们所要的忠诚。
关于电影:双雄斗演变成老少配,演技加颜值。
相比起同题材的其他片子,整体节奏更加缓慢,温和,当然是相对的。
谍战的故事主线在轻喜剧般的气氛中不断稀释,看到最后几乎全靠演员本身来支撑。
大团圆的结尾更是将 最后部分堆积起来的气氛清洗一空。
只能说不算浪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关于大饼脸大叔的闲扯:真的要在国内找个一个和宋大叔同一个类型的,可能也只有葛优,葛大爷了。
戏骨,老油条,驾驭各种类型的角色都游刃有余,还都是各自国家电影的符号级面孔,自身已经成为片子质量的保证等等。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葛大爷演爱情片还能看,毕竟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他的拿手好戏。
但是看宋大叔谈恋爱真的是胃疼,《蓝盐》看了几次都没看完。
“很久之前有棵树,还有个很爱那棵树的少年,他每天都会来看这棵树,捡走凋零的树叶,一片 两片......”好吧我承认,我只是在凑字数。。。
<图片1>这一两年的韩国商业电影实在是难找到喜欢的,之前老手很火的时候,总觉得差点意思,像更先前的诸如嫌疑人、江南、二十等等,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缺憾,有缺憾这件事,看的就不过瘾了。
最近些年,艺术片好像更加多的入大家的眼,想找些有意思风评不错的大制作貌似不那么容易了。
这部六年前的大热之作一如我刚开始接触韩影时候给我的那种舒适感。
但是看老片唯一不好的就是难找到漂亮的翻译,听着的是一句话,字幕给出的翻译是另一句,那么烂翻,那时候字幕组可劲往美剧那边靠,不似现在韩翻那么吃香。
义兄弟真是超灵的。
姜栋元那时候就全身都是戏,五年前我看田禹治的时候还不太熟悉他,之前看了检察官外传才有了脸缘,一查,才发现这部义兄弟,看之后才发现是意外之收获。
说起检察官外传,这两部电影结构极其类似,双男主,几乎不涉及女性角色,两个人互相合作,互相谅解,从各自体系脱离而出,然后相互磨合,有曲曲折折,最终happy ending。
检察官外传比较格式化,监狱里一步一步复仇的设定看着比较引人。
但是,不灵。
义兄弟的导演之后又拍了一部南北问题的电影,也是拿奖到手软。
导演比较喜欢涉及这一类的题材,因为南北问题永远是韩国人心中痛,韩国有太多的影视作品涉及这些东西。
这里就涉及到电影的政治观,一部电影总是要涉及到政治的,无论什么样的政治,想脱离它只讲乌托邦是不可能的。
如何好的去描述自己的观点是有艺术的,电影没有直接生硬的去触碰南北问题,而是以小人物的生死,家庭生活为切入,用家这个命题去拍电影。
之前的隐秘而伟大也是南北问题的电影,只是那部电影的最后太过于电影化,或者叫想象化,不真实,影响了前篇。
我一直认为好的电影是要有自己的节奏感的,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展现这种节奏,节奏是拍摄电影的线,你可以一条线,也可以千丝万缕,总之,线是如何摆动的都需要导演的牵引。
至于这部电影的节奏,就是他的幽默感。
韩国人的幽默一直很逗乐,加上电影里的一众演员,日后都是韩国电影里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影片中都各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在剧情设计上,两个人互相伤害、互相跟踪、互相关爱,一个猥琐大叔、一个朝鲜小特工,加之饼叔萌萌的表演,一个中年人最真实的那种感觉呈现给你,还有就是各种动作戏、语言台词的设计,这些小细节的幽默感让节奏更加的符合剧情,更让人喜欢。
这些幽默点不恶心、不烦人,没有低级趣味,现今的很多电影都忘了什么是幽默,以恶心猥琐的垃圾当幽默,真是令人作呕,对,没错,我是说邓超。
电影里的反派塑造也很成功,反派总共也就出现两次,但是每次出现都是电影的高潮,一个是塑造矛盾,一个是解决矛盾,非常前后呼应的结构。
全国焕这个老戏骨,就连他的声音都是戏,再配上一把消音枪,嘴里说着什么嗅到了屠杀的血腥味,连脸上扎满玻璃碴快要死了都要不停开枪,互相伤害。
让我想到老无所依的大反派了,拎着一把气枪到处去伤害,无法无天,让人恨的咬牙切齿,却又看的心惊胆颤。
电影唯一让我不爱的就是符号化的一些事物。
我个人非常讨厌符号化的东西。
企图用一个东西来代表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这是幼稚的。
什么提到一个东西就知道是这个地方,然后就用这个东西来代表这个地方,我觉得太简陋了。
电影里符号化的展示朝鲜,展示越南,展示中国,我觉得这是导演目光比较狭窄的一部分。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复杂的多元的,像好莱坞拍中国,离不开的唐人街,大红的灯,无数的人,这样很没意思,中国的导演拍美国有时候都会更好。
当然他们是拍给韩国人自己看的,他的观点其实代表了大多数韩国人的印象,想要一个商业片去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再去表述它,太难了,也不容易让更多人产生共鸣。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这样的设计。
电影中的亲情、友情和家国之情都使得电影变得有一丝的浪漫感人,人总是要浪漫点的,毕竟这世界已经很现实了。
今年2月初,《义兄弟》在韩国上映,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用主演宋康昊的话来讲,这是一个融动作、喜剧、幽默于一体的大礼包。
事实上,这些元素在片中运用得的确得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影片的故事动人,节奏比较流畅,具备卖座潜质并实施成功。
这些之外,影片在题材上涉及的南北问题,为影片增加了话题性,它用虚构为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和解范本。
我们无法知道,假如这部电影在朝鲜上映,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人物的身份、背景是行为选择的最大原因,也是影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开始的二十几分钟,让人以为或是一部动作片,好莱坞式或港式的双雄斗。
然而它不是动作片,在这之后,影片开始缓和,两个男人的关系发展成为主要焦点。
如果两人换成异性,也会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互相跟踪,像是恋人之间的感情溶剂与偶尔的猜疑。
结局自是如片名一般,二人成为兄弟,和爱情喜剧的结果一样。
相对于现实中的南北问题,这种结局显得过于完美。
假定编导对南北问题的看法如电影所呈现的一样,也不能为影片提供一个合乎现实的理由。
这不是一部动作片或喜剧片,它涉及的话题、对现实的关注,让它无法成为一部纯粹的娱乐电影。
港片《省港旗兵》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好看的枪战动作片,与其它因素的擦边球,都无关紧要,只增加点话题而已。
而《义兄弟》不一样,它涉及的南北问题是整个片子的基础,抽掉这个设置,整部影片就无法立起来。
两个特工握手言和,生活平安无事,似乎所有问题都已化解。
这是电影对现实一厢情愿的治愈,现实中的南北问题远比电影中插播的新闻播报严重而难以弥合,可以说是一次浪漫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改造。
众所周知,在文学史的历程中,是现实主义干掉浪漫主义;电影方面,西部片从约翰•福特(《关山飞渡》)到萨姆•佩金法(《比利小子》)再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可饶恕》),每走一步,其中的浪漫、理想主义成分褪掉一些,英雄逐步走下神坛、走进现实。
如今的商业电影如《义兄弟》,是反其道而行之。
影片中兄弟关系的建立、概念,与通常港片中兄弟情义的戏剧化破裂、恢复完全不同,而是像美片中常见的二人由对立到和解(如《完美的世界》、《老爷车》)。
《泰坦尼克号》中的真爱跨越了阶级,《义兄弟》中的情谊跨域了意识形态,本质上,都是一种梦的形式。
韩国的观众看完电影讨论起了一系列问题:意识形态分裂、朝核问题、南北和解等,这些后续的连锁反应,证明了影片的成功。
不管这是不是导演的初衷,他设计的结局带着明显的讨巧——对韩国人而言,过于美好的结局与其说是浪漫主义,不如说是商业主义对现实问题的简单处理。
金基德作品《收件人不明》中,有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父亲,对一个炫耀勋章的人讲道:打死的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可夸耀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问题,无论对于朝鲜还是韩国,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痛。
德国导演赫尔佐格曾在1984年,从他童年时生活过的扎赫兰出发,一路走遍了东西德的整个边界。
他认为分成两半的国家没有真正的核心,在它的心脏地带听不到心跳声,东西德是必然要合在一起的。
他还认为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南北朝鲜终有一天,最终成为一个国家,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除了文化和政治上的命运,它还有一种地理上的命运。
如果赫尔佐格的预言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成为现实,那时,南北朝鲜的人民关系就不用克服种种障碍才可如影片中一样美好,一个本就是兄弟的民族,无须在电影中构造兄弟情,再也不用念叨:如果可以做兄弟……
《义兄弟》里快要结束了,姜东元从楼顶与“阴影”一齐摔下来,又中了几枪,几乎要死了,他还是忍着疼对试图救他的宋康昊说道:“我没有背叛任何人”。
象是在陈述自己的一生,或者是在给自己一个安慰。
在这个北朝的特务眼里,这是他临死前最需要澄清、交待的一件事情。
自古以来,背叛一直被社会所不耻。
背叛师长、背叛家庭、背叛爱情,背叛国家……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义要求人们必须忠诚,这基本是一个不允许被讨论的“真理”,世人觉得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必须遵守的品德。
忠诚必须是有其对象的,如果我们忠诚的对象自己本身也在不停地变化,我们又如何“不变心”?
我爱我的女(男)友,可是越来越发现,他有很多陋习,让人无法忍受,所以我不爱他了,或者,爱,就这么淡了,我可以不再爱他(她)吗?
这能算是背叛吗?
我究竟是在忠诚于我的心,还是应该忠诚于这个已经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变化的男(女)友呢?
我们如果必须忠诚,那我们是否应该先弄清楚我们所忠诚的,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原则,而不是某个容易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对象。
而且在某人宣誓忠诚的时候,不应该是在其心智不成熟或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姜东元在这部电影里究竟有没有背叛谁?
从他在临死前必须要澄清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在自己或者在别人看来,他肯定已经背叛了什么,至少因为他要将亲人移民至南韩,这似乎已经和北朝的政策不相符合了。
有点象我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崇洋媚外”,你不喜欢自己的祖国,要搬到国外居住,这还不算背叛吗?
可是他又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处处替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选择的异类特务,要么他入选特务队伍是北朝特务组织的一种失职,要么,就是他在南韩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不管是不是他的主观意愿。
如果是后天的影响,那么他应该是背叛了,背叛了以前的自己,但是他忠诚于现在的自己。
忠诚于人性,而不是忠诚于一个嗜血的暗杀使命,不是忠诚于一个只顾当权者利益而不关注人民疾苦的政权。
如果是这样,他其实完全可以不用那么急着去澄清自己,因为如果他没有这样的改变,如果还是做一个象阴影一样冷漠的杀手,才是他临死前难以瞑目的理由吧。
说点不这么沉重的话题,姜东元整天冷着个脸的装B样挺让我不耻的,还是挺喜欢宋康昊这样不拘小节的表演。
这篇影评(影评这个词让我挺不好意思的)写了很久,电影的很多情节都不记得了。
胡乱写了一点就只好收手了,本来还可以往深了写一点,但是水平实在不够,组织不了那么有力的语言。
显而易见,这部片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对立政治基础上衍生的兄弟情。
老实说,本人对政治一点兴趣也没有,对于有人说帅的姜东元也并不觉得好看(那双眼睛长得不招我喜欢),但不可否认这部片子蛮好看,特别是中秋节烧香那幕,很是感人。
剧情不描述了,还是从政治和情感上说说别的吧。
马克思语: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本片就很好地利用了南北朝鲜血脉相连,却又暗地里互相干仗这个很有特色的元素。
历史上的东西德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吧,现在人家统一了,朝鲜的统一呢?
还是遥遥无期吧。
(不过也许快了,金二一倒,金三是不是扶得起站得住也不一定。
话又说回来,北朝鲜洗脑的情况也实在是严重,这种完全服从党的政治意识一旦根植在心中,是很难解的。
正像本片的北韩小间谍那样,若非长期脱离洗脑,慢慢用人心去焐化了这块冰的话,想他变也难。
)那我们的台湾呢?
指日可待了么?
当亲情、爱情、友情和政治体系、党派、利益集团起冲突的时候,戏就来了。
从这点上讲,这部戏其实又完全落入了个大俗套。
人家讲二战时期敌对双方互相爱上,生离死别的故事也已经够多的了,例如最近的那个《无耻混蛋》里的犹太少女和德国狙击兵。
Anyway,俗套也无所谓,只要没烂,只要还能演绎得好,真实,感人,观众就会买账。
从这点上来说,义兄弟还是很成功的。
当然,最后没给一个五星并非因为剧本身不好,却还是因为政治因素这一点。
片子明显是偏向南韩的,把北韩的角色定位在被洗脑的杀手这样的位置。
我个人觉得,政治味道太浓或倾向太重是要值得适当怀疑和商榷的。
虽然片子就是片子,也许我太顶真了吧,呵呵,不过由人及己么,如果有人拍刻意丑化中国的片,想必你也会在心里打上个折扣的吧,是么?
虽说对政治不感兴趣,但人终是要受到点影响的。
爱国爱国,国不也是个政治概念么?
我承认自己不喜欢政治,但还是要承认自己是爱国的。
LOL (政治老师们,如有相关政治的概念错误,勿批!
)
记录一下历史,我WILL从此爱上【姜东元】。
YES,从这个片开始,我将陆续搜索他影片的足迹。
这个眼神里面有故事的男子,就此一见钟情,他果不其然的是个摩羯座男子。
和我一见钟情指数100%的男子。
《义兄弟》里面的姜东元是个完美的男子,故事陆续展开的不仅是兄弟之情,第三视角能透析看到完整的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对妻子和女儿的挚爱、对信仰的无限追求。
整片主线表现的是姜东元和宋康昊的兄弟之情。
更为Perfect的是姜东元身上的“大爱”,对仅仅一面之缘的特工兄弟有情有义。
从越南媳妇的事件上,能看出姜东元对人道主义的执着和人性的怜悯。
他真是个10分男。
要说,一部影片只有好,没有坏那是吹牛X。
宋康昊让姜东元叫他哥哥的时候,我精神上有些许崩溃,或许我首先联想到韩语里哥哥和亲爱的是同一词,又或许这一故事情节离开带我穿越到“背背山”,总之那一段,我鸡皮竖起。
尤其,这段过后的情节是,他俩罗列成V型睡在一起。。。
韩片的审美,真的很韩很寒很涵很汗……OK,我喜欢大团圆结局,所以,我喜欢这部片。
推荐一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ec1ff0100mo1b.html
面貌清秀的宋志元(姜东元 饰)是来自朝鲜的谍报人员,在代号441的老间谍影子的带领下,他们闯入首尔一幢公寓,刺杀了本国叛逃人员及其一家。
期间,他们遭遇韩国安全部门的追捕,一番激烈枪战过后宋志元等侥幸逃脱,但他被上级认为有叛变之心而从此弃用。
另一方面,行动的失败导致韩国一方的行动队长李仁奎(宋康昊 饰)遭到革职处分,他只得开设侦探所,靠收钱追踪逃跑的越南新娘养家糊口。
不久,金正日和金大中实现历史性的会见,朝韩双方局势缓和。
六年后,李仁奎在某个越南人工厂偶遇宋志元,他希望抓住志元及神秘的影子赚大钱,而志元也想利用仁奎洗脱自己叛变的罪名。
两人别有用心住在了同一屋檐下,随着了解的加深,他们的想法渐渐发生改变……
帅了那么多年~啷个看都帅
宋叔演了那么多北南故事 这部是最差劲的
冲着饼叔看的,什么惊悚片啊,怎么定义的,看到最后倒是很温情的赶脚。饼叔还是那样的随意老痞子样,毕竟是6年前的电影,他的皮肤可真好,姜东元无感
殊途同归
故事没什么意思,倒是宋康昊和姜东元的组合让人耳目一新
看到一句话无比赞同这电影只有宋康昊的演技和姜东元的脸蛋所以一样一星... 才知道原来姜东元81的啊,一直以为是85后呢
我沉默。韩国电影果然自成风格。哎,间谍枪战飙车,都能拍出不同的味道。看惯了美国大片儿够酷够冷够干脆利索的风格,猛的一看他们就是七手八脚乱七八糟手忙脚乱而且还笨笨的样子——好像什么事都搞不定。韩国味很足啊!真无语。看在姜东元还是够帅的份儿上,忍了!最后那个越南大佬都被降服了。牛B!
平庸之作,没有任何亮点
一个貌似不烂的烂片韩国电影总是很能糟蹋好题材
基情四射的棒子兄弟爱片╮( ̄▽ ̄&#34;)╭~宋康昊不给力还是这片子实在木有可看性= =为什么对姜东元就是没爱啊没爱
哪会有这么容易的和好啊....
好看啊
后半段渐入佳境。
除了脸叔,其它无视
大叔还是那么可爱~
故事很一般 音乐节奏很赞
大饼脸叔叔的大饼脸真性感
4.5分,故事比较奇怪。
韩国电影每年确实就那么几部是可以看看的 数量跟港片差不多~ 这部显然不在可以看看之列~
不好看。。。。无法阻止我脑补幸福同居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