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看的电影,《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偶然发现仍存在电脑里,于是又拿出来看。
心态平复下来,看这样的电影,感觉正正好。
阳光下闪耀着蜜色光泽的广阔河面,来自远方的风,草木茂盛的河心岛屿。
内心希望自己小时候也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可以在烈日下与死党开着摩托车奔驰在柏油马路上,坐在卡车后面看着四周树木不断向后退去,开着小艇去岛屿上探险,在废弃的仓库和树木之间奔跑、攀爬,弄得满手泥巴。
要做一个这样的小孩。
有一个好兄弟,平日可以随时造访他家。
相互信赖,一起玩耍,吹风,消磨时光。
看到喜欢的女孩可以为她出头。
说话干净利落。
内心善良。
对美好的事物持有信仰。
要依河而生。
依靠捕鱼等体力劳动维持生计。
懂得劳动的艰辛与纯粹。
内心虽不像大海无边无际深不见底,但也有河流的宽广悠长,蜿蜒曲折却不失方向。
即便离开河流,也能在夜里听见它在身体里流淌。
Ellis在他14岁的夏天来到童年的尽头,朝更复杂的世界窥探。
经历着父母的离异、初恋的酸涩和一个陌生人失意的爱情故事。
仍旧小孩似的内心世界,溪流般一望到底,大概有很多弄不懂。
不懂母亲在结婚多年后,想要逃避单调的小镇生活,为自己活一次。
不懂婚姻处处充满危险的暗礁,不是简单相爱就可以解决一切。
不懂女孩的暧昧与真心的区别。
不懂相爱的人为何最终彼此远离。
每个人对爱的说法都不一样。
看似勇敢的人内心充满恐惧。
对爱嗤之以鼻的人亦曾为此放弃一切。
每个人都是难以捉摸的矛盾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属于过去的记忆掌控。
但很满意对全部故事结尾的处理——Mud远远看着趴在栏杆上眺望的Juniper,向她挥手告别。
最后证明他并不懦弱。
Ellis离开密西西比河岸,答应父亲照顾好母亲。
还在黑帮老大的儿子中枪身亡后,给一个镜头让做父亲的头领默默挂上电话。
没有刻意迎合观众的超美满结局,但又足以令人欣慰。
每个人都在现实提供的有限可能性中选择了最好的那种。
结束了一段现实与内心的双重纠葛,保留着对爱与生活的信仰,可以往更广阔的方向驶去了。
唯一有些纠结的地方是,Mud和Juniper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电影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表述,两人的对错是非在他人口中也大相径庭,让人一会同情Mud,一会同情Juniper,不知如何是好。
不过可能情感中本来就无对错,彼此伤害也在所难免。
好在都竭尽了全力,能够依依不舍但没有遗憾地告别。
整部电影虽然是以孩子视角叙述,却有着属于中年人的沉静朴实。
像一个硬汉在讲述属于柔软内心的故事。
Ellis是幸运的,虽然身边的人彼此争吵、伤害,但他们终究都是善良的人,把爱埋藏在心底,并依照它的指令行事。
Ellis的世界不再像清溪那样一望见底,却有了河流的宽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奔腾不息,且不会失去方向。
My dad says"You can't count on women loving you"你不能指望女人爱你,Ellies傻傻地以为May pearl是真心愿意和他交往,一句打电话给我、一个浅浅的吻,就坠入爱河。
“I love you”最希望对方也能以同样的话回答吧。
人家姑娘根本不把你当一回事呢,一个初中生,估计毛还没长全。
男主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单方面认为)和别的男人坐在一辆车里,就冲上去打。
你怎么能这么认真呢?
也许此刻Ellies明白了他爸的话。
Mud不管被女友抛弃多少次,都会重新接受她,还要暴打一顿那个伤他的男人。
Mud说自己也是在Ellies这样的年纪,遇到那个女孩。
也许也是因为一句打电话给我、一个浅浅的吻,就认定自己找到了对的人。
要承担“爱”与“责任”。
我相信Mud的女友是爱他的,但这种爱没有足够的强大。
让她能愿意抛弃一切走向那个为她抛弃一切的男人。
Mud说“That's not true”,他不愿承认“不能指望一个女人爱你”,因为他们都陷得太深,Ellies的爸爸说的这句话,到头来还是放不下老婆,你不能指望女人爱你,潜台词就是,就算她不爱我,我也爱她。
Ellies对年长的女生动心,被Mud女友亲脸颊时好像又动心,最后成熟的隔壁女人向他招手,他又笑了。
是不是有恋母情节?
(这个我有点乱扯啊)阿肯色州,两旁都是草地的公路,坐一只小船在无人的河上游荡,一两首Country Music,美啊。
只要足够成熟,你就会知道,爱,是可以相信的,只要你真正理解爱。
14岁小男孩Ellis纯真地为了一个沧桑男人的和自己理解的父母的,自己的爱,担忧奔走,铤而走险。
他理解的爱,在电影里慢慢萌芽,成长,被摧残,被重塑。
爱不是简简单单的yes or no,也不是清清楚楚的黑或白。
Mud,爱Juniper,不想从爱她的美梦中醒来,但是也有自己抹不去的性格束缚和冲动。
Juniper,等mud,但也有躁动的需要被安抚的身体和心灵。
爱的时候,你就用力爱,使劲哭。
动摇的时候,就让它摇摆,让它流浪。
爱是一种感受,一次经历,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事,更不是一辈子。
你的性格,你的内心,你的过去决定你的爱,是一个人或是很多人,一辈子或是一阵子。
兰戈里有西部之魂,那污泥里就是南部之魂,密西西比河畔的精神不是沉沦更不是逃离,而是一直跑,像个男人一样勇往直前。
这也是爱丽丝的成长之旅,从初步的认知选择,到后来信仰的崩塌与修复,最后再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对于爱情,他学会的不是失败和放弃,而是坚持与放手。
导演也同时借此来映射出生活在河畔的人民对大河家园的热爱。
虽然房屋是被拆了,可是最后我们也都明白,这河就像生活,你停滞下来,它就是死水,你跳入波涛,精神便肆意漂流。
以为珊农大叔最后还有戏,可最后一个镜头怎么就定格在了水中,不过想想也是,结尾告诉我们他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自己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故事里的其他人同样做出了选择,爱丽丝,老头,当然还有mud,物以类聚力量大啊很多人用南国野兽来和这部污泥作对比,没看前以为也是天马行空意识流,没想到导演竟把故事讲得如此踏实质朴,不过依然看得很爽。
ps:泡妞宝典哪里买的?
多少钱?
旧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格格不入,以至于逐渐被淘汰,被时代的滚滚车轮碾压的又一个故事。
正如男主幼稚的价值观跟爱情观一样,终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摧毁的支离破碎。
然而这正是成长道路上不得不经历的阵痛跟教训。
深陷当今社会的淤泥之中,再多的挣扎与抗争到头来都是徒劳。
个人尚未成型的三观、对未知的迷茫与恐惧,在新世界美好表象的诱惑下,最终衍化成为嘴角扬起的微笑。
仿佛得到了真神的救赎一般,欣然的同自己的过往、同新的生活模式达成了和解。
而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曾经深信不疑、誓死捍卫的乌托邦,只能存在密西西比河对岸荒芜的小岛。
那些执着于自己理想国度的人们,在受尽尘世的囚禁与追猎之后,只能被放逐于悠长的密西西比河的尽头。
在象征着旧式生活方式与准则的河中洗尽铅华,面对着寸草不生的荒凉,却也收获了别样的胸襟与情怀。
污泥并不是一部适合普通观影爱好者看的片子,略微沉重的主题被放进了一个少年野蛮成长的躯壳之中,故事发生落后的区域更像是西部犯罪片中常见的法外之地。
并不复杂的故事、并不饱满的情节也在缓慢的节奏下达到了130分钟的时长,观影过程显得冗长乏味。
但即使是这样,片中很多场景的隐喻、拍摄手法的运用,依然都是值得人回味的片段。
艺术片这块,就跟国内当今流行音乐一般,有时候真的不是国外的月亮圆,而是当我站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仰望时,发现这里并没有月亮。
小时候看了一部叫<汤姆索耶和哈克贝利分历险记>的动画片,故事围绕一个顽皮的白人小孩tom和印第安小孩哈克展开,大概是一个关于成长和勇敢的故事,背景大环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
这让我小时候就很向往那条大河和它孕育的文明,导致我后来我也喜欢看汤姆叔叔的小屋这类文学作品和大鱼这样的电影,潜移默化的对美国情怀产生文化认同。
电影是一个大男孩和两个小男孩的故事。
大家会认为女主是个bitch,我看到她在酒吧也恨之入骨,替mud不值,但是看到她哭,也就不那么咬牙切齿的恨了。
ellis希望女主是真的爱mud,并且勇敢一点跟他在一起,就算死也要在在一起。
可是纯洁善良的ellis没能如愿以偿,他不知道怎么办,火气撒在mud身上。
后来看到自己喜欢的姑娘跟别人在一起,他第一次懂得了爱情也有残缺。
直到ellis跟妈妈搬到城里以后,他才知道在更大的环境,pretty girls are everywhere!
关于爱情,电影用年纪小的ellis和长不大的mud带我们走了一个过程。
mud一开始看到ellis好像看到了小时的自己。
从ellis懵懂的爱情到mud痴痴的爱,后来ellis又看到爱情不完美的的另一面,继而产生憎恨的心理。
就好似很多人都经历的某一段感情,大家之所以怀念初恋,大概就是因为那懵懂的感觉,是对纯洁的感情的向往,纯洁的ellis认为一切付出都希望有回报,倘若不但没得到回报反而被伤害,就对爱情失望透顶。
大部分人都一样,都希望得到回报,但是谁叫你爱上那个人渣呢,其实你失望的不是爱情,而是那个伤害你的那个人渣?
若不再恨,放下过去,收拾好心情,像mud看着广阔的大洋一样,眼界放开,不局限于一个女孩,不局限于看似广阔的密西西比河,那时候自己才真正成长。
等时过境迁,愿意放下不理智的真爱,懂得被伤害也是爱的一部分,便不憎恨那个伤害你的人了,你会发觉自己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你终于明白一段失败的感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错。
爱着的人如果不愿与你同行,那就彼此祝福,独自上路吧…
影片讲述一个别名叫玛德的危险逃犯与一个14岁少年之间不同寻常的友情,少年协助逃犯躲避警察和追击者。
影片以小男孩的视角讲成长道路上的爱情经历,Mud是他的精神教父。
他以为应该像Mud一样为纯洁的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然而却不懂爱情愈是深爱愈有折磨。
这是美国本土风情、成长电影与丧失纯真的三合一。
从头到尾的出色表现,标志着马修·麦克康纳演艺生涯的新起点。
杰克·尼科尔斯是一位大有前途的导演。
找到一个评论颇好的片子,我一般不喜欢看片子的介绍,感觉有失神秘。
看到Mathew McConaughey 的封面,忍不住下来看。
这个男演员我从前不太稀罕。
之前看到的片子有和Kate Huddson一起的演一个金领花花公子,或者我本来不喜欢那个类型的男人,也认为任何一个长的好看滴男淫都能演,还有在欲望都市里面的他演自己,我甚至觉得蛮讨厌的,因此对他没有好感了。
最终的好感来自于达拉斯的买家俱乐部。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演员,一定要让自己经历凤凰涅磐般、化蛹为蝶般的蜕变,才能成仙。
有了这样的经历,再看人,遇事,应该都是俯视的角度吧。
后来用看了真探。
说真的,最开始的三集,真的看不下去,我这样的超级美剧狂迷,看了几次都放弃了。
真正看下去是因为实在没有别的可看的。
然而故事高潮迭起,Mathew也有神一般的存在,开始迷这个男人了。
我不是影评人,也不善于扒。
我喜欢看电影,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有的自己经历过,有的看别人经历,有的在自己的想象中,有的充实自己的想象,还有更多。
自己更多的时候像一个偷窥者,各种feeling。
这个故事,真心喜欢。
两个孩子在家附近的小岛上发现了一艘挂在树上的船。
没有说这搜船是怎么挂到树上的,对于河边的孩子而言,这是他们找到的宝贝。
然后遇到了一个叫做mud的男人。
我开始还以为这个故事会讲两个孩子掉到污泥里面的故事。
作为普通观众还是太没有想象力了。
Elis是一个有金子般心的男孩儿,Mud也是,这样的惺惺相惜,做得好朋友。
他将来长大应该是个好男人。
故事就不多说了,精彩。
南方小镇,河流岸边。
密西西比河恬静幽暗。
我一直觉得美国并不是都市、摩天大楼和好莱坞。
美国由无数个小镇支撑起来,人们在这里做工,有人捕鱼有人伐木,有人摸虾有人修车。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是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酒馆、汽车旅店、超市、医院,星星散散。
人们开着福特或者道奇的皮卡,轮胎转动,留下翻腾的泥沙。
小镇荒凉、孤独并且绝望。
人们辛辛苦苦维持着流传的生活方式,对法律和科技疑惑并且畏惧。
劳作的人们是粗粝的,是脏兮兮的,他们发展出一技之长,情愿留在家乡。
埃利斯是个好人,他多幸运,有朴实的父母,有出生入死的伙伴,有那么多漂亮姑娘。
稍稍萌芽的爱情被连根拔起也只是掉几滴眼泪的事。
少年心事,阳光总是照耀,希望总在前方。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呼喊都没有回音,绝大多数的等待也都无疾而终。
但爱情仍然值得呼喊和等待。
”
是一个有着小说的密度、韵味、意趣的电影。
少年艾莱斯,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畔。
一次出游,在河中小岛上,遇到一个避祸的男人玛德(Mud),男人的爱情故事,打动了艾莱斯,艾莱斯计划协助玛德和女友茱尼珀私奔,最终,他窥见了这段爱情的真相,在失落中一夜长大。
《污泥》的视角不是单一的判决式的,每个人都得到了话语机会。
少年的父亲貌似无能,甚至没能力保留自己的住处,但当艾莱斯意识到父母即将分开,向父亲发问时,父亲回答是:“享受这条河,享受你在这里的时光,因为这个世上,这种生活持续不了太久了。
”一个男人幽暗的故土情怀,那么平淡而痛切。
被描绘为水性杨花女的茱尼珀是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侧面。
当她扑倒在床上痛哭时,我们瞬间明白,她被玛德爱上,是他的不幸,也是她的不幸。
他的人生没目标,他的时间没有用,他固执地不容分说地要求她充当自己的幻梦,来给自己的生活一个意义,哪怕是悲剧性的意义,她被动地扮演这个幻梦,也从此成了囚徒。
写实手法遭遇浅薄着实难看。人物疲软。平。
怀旧的光影带入童年往事。爱情、女人、责任究竟是什么?是可以为之奋不顾身,还是会被毁灭?开场阴郁诡秘,以开阔阳光结尾。故事颇有《远大前程》和《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味道。
从多种位面看男人的情感欧~
至少要比前作存身的假大空好太多,流畅饱满而兼具十分强烈的个人风格。两个少年虽不是美型,但小雀斑看起来还真是萌到家。感动不至于,但传递的感情接收到了。
淡淡的summer blues,Reese Witherspoon也在里面,太惊喜。优秀的independent movie。也是一个窥视爱情的好视角。于0:46看过。
马修是个神奇的演员!
6.9
说实话这故事无聊透顶,当然,拍的很文艺,小演员表现也很惊艳,反正,boring
很幼稚。剧情发展太慢。根本不需要2个小时。
7.75 中规中矩的睡觉片,我反正是没被打动。
一部关于爱的教育的电影,14岁的艾莱斯经过苦涩的初恋,对英雄的盲目崇拜,应该能更相信爱;密西西比河边这些男男女女剪不断的爱恨情仇,如河里的烂泥一样不堪,危险和水蛇遍布,也能刨出有用的珍珠、一台耐用的电风扇。杰夫·尼克尔斯这个南方青年真热爱家乡,把美国南部拍得这么有生命力。
铺垫真的太长,太西部文艺片,好难看下去,好在后半部分精彩,小男孩表演很棒,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并不无暇的爱情,看到了复杂的成人世界,看到了一个孩子走向成熟的过程。结尾画蛇添足。
马修迈康纳太有魅力了在这部片中,结尾拖是个硬伤,剧本上后半部分把主角的小伙伴几乎废掉了不得不说真的很遗憾,环境设定直接想到了南方野兽,但还是有所差距的。
好温馨 真是太喜欢聪明的孩子啦 结尾有点多余 到艾利斯的背影收尾就5星 脑补了一篇奈克POV(忽然有点虐
影片很粗糙,两个小男孩的表演非常好,加上一个长不大的大人,所谓的爱情都是男人不同年纪时的幻想,另外你得忍受很长的铺垫。
每个少年少女都会有一个突然令他们长大的夏天,有些人的青春期特别长,但那个夏天最终还是会来的。
奔流不息的大河承载着儿童对旧时田园牧歌式的环境的依恋,不可避免的城市化的进程和家庭的分崩离析都将少年从童年逐渐剥离,最终偶像的破灭与爱情的幻灭则是完成成长的最后一步——啊,真可惜,女性没办法按照他们的理想方式去爱他们,于是在这种巨大的臆想文本中完成蜕变,落点实在让我想冷笑。
成年人和孩子都在不断成长,面对爱情的方方面面,经历过后才会有深刻体会。
一个小男孩,一个大男孩的成长
3.5 stars, elegiac but could do with less shouting and more subtl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