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写剧评的,看到这段女二男二吵架部分以及弹幕的讨论忍不住说了。
实话说我觉得女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完全没错,男二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但弹幕真是一群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指点点的人,看爱情片的下场就这样,默认只有结婚和离婚两个选项,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不婚,更无法理解她这种生活方式如何度过老年生活,有没有一种可能不婚的人本身也不在乎所谓养老,况且极简主义者环保主义者并不代表月光族,她能存下的钱远大于们婚女和被消费主义裹挟的月光族,用这种婚女思维揣测他人太搞笑了吧。
也就因为女二是海龟留的还是英国所以这群人没大骂,但凡是个普通人好像就没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了,们婚女一辈子活在别人的目光中,用阴险的想法揣测不婚主义老年生活有多凄惨,实际上人不会像你们生育后子宫下垂孩子不在乎老公不照顾,有的是钱和闲情逸致享受世界和人生。
在这种推崇自由的影视剧底下探讨金智英的生活是幸福的太搞笑了简直。
——抛开这些,女主男主的化学反应和感情戏很好看,性别一换就是随处可见的痴女怨女和渣男的故事,但换过来就成了痴情种小奶狗,言情剧的核心果然是给男主安上女主的内核,一个男人只要拥有半分女性的特质就已经能成为婚女一生追求的“好男人”了。
主角真没什么好说的,女美男帅,虽然池昌旭笑起来很假但是整体很好看,亲密戏份很多很甜,最喜欢他们的拥抱,让人感觉很有力量
#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对纯爱剧的态度一直有所保留,毕竟没有其他元素的加盟,时间一长容易无聊且拖沓。
参考《无法抗拒的他》,纵有宋江和韩素希这种神颜加持,纵使全剧才短短10集,可后半段故事依旧乏善可陈,只想快进结束。
看了三集《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后,就在我以为这部也会走《无法抗拒的他》的套路时,事实证明事情总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虽然外表纯爱,核心却直指IE人格。
男主在度假时爱上的E人尹善雅,实则却是逃避现实的I人李恩梧。
试问谁会不爱拥有有趣灵魂的E人呢?
《想见你》的黄雨萱、《2521》的罗希度、《跃动青春》的岩仓美津未,一个个都是勇于表达自我的耀眼小太阳。
这不禁又让我想到《无法抗拒的他》的男女主都是空有外表,却毫无灵魂的人,在褪去最初被颜值吸引的这一点后,我到现在都无法理解他们继续纠缠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言归正传,当I人李恩梧意识到了性格带来的种种伤害,于是开始伪装、学着改变。
李恩梧从1.0版的I人、伪装成2.0版的E人、最后蜕变成3.0版的中间人。
从I到E的过程并不好走,谢谢编剧让李恩梧接受自己、和性格和解,没有硬性打造成全E模式,介于IE之间的才是最适合李恩梧的那条路。
真的很开心,我能够偶然间通过网络的缘分刷到了这部剧。
超出预期的惊喜!
尤其是在冬日的夜晚外面寒风凛冽下着雪的夜晚,靠这部剧的温暖让我沉浸与回忆在昔日感动之中。
感恩我需许愿成功,今晚一定做个好梦!
其实我特别理解李允恩,且充分理解她为什么会选择在最后以这样决绝的方式与这段旅途当中如此美好爱情告别。
那不是谎言,那只是我还并未全然接纳真实的自己而已很难以一句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一言以蔽之。
因为我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遇到的都是对的人,只不过他会在我的人生当中停留多久而已。
有时我们会有一些憧憬与贪恋,希望对方持久的存在于我的生活当中,但我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在爱时尽力想拥,在不爱时坦然分手如此,不留遗憾就好。
可是你说对李允恩自己来说,这段感情是一份遗憾吗?
我想并不!
在离别时选择离别,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时机了,就让我们的爱停留在最热烈的时刻。
就像烟花在黑夜中绽放时最美,不落幕就不会有悔恨。
这也许是一种自我欺骗,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呢?
我特别能够理解李允恩,因为我与女主有过类似的经历。
只不过当时我的选择与之不同,我是选择留下了联系方式,进而保持联络, 走入彼此现实生活当中。
最后又老套地因为各种现实原因而不得不分开。
如果是现在我的这个年纪,我一定不会选择想当时那样我一定也会选择向女主在旅途结束的那天就默认是离别。
在旅途当中呢,我热烈、生动、鲜艳。
我毫无芥蒂,我开朗活泼,我落落大方。
但在生活的大多数是时刻里我都是拼了命的在努力,我紧绷着一根神经,丝毫不敢懈怠。
但那并不全然说,旅途当中的我就是一种我假装出来的样子。
不是这样的!
只是我希望成为的样子在旅途当中更容易表现出来。
我可以打破内心那些桎梏,我抛弃我的犹豫我的害怕与我的不甘,但其实我内心并不清楚这样的一份勇气和这样一份稍显真实的是否回到都市里还能维持如此模样,我也并不足够自信在真实的现实世界里我是否还能够活得在如此没有负担。
这是我的担忧,难以打破。
在旅途当中,我们双方并不全然的彼此了解,甚至不问你从哪里来,即将要到哪里去抛开家人抛去生活的原有路径,我们只在这段小岛上热烈的相爱,激情的相拥肆无忌惮的拥抱亲吻甚至发生接触,但回到现实世界,我又是什么模样了,我并不清晰回到原本真实的我依旧是那个需要去独自面对和靠自身去支撑我窘迫生活的模样所以你爱上了那个我,我觉得并不是真实的我这是你爱上我的原因,但同时也是我们分手最大的原因而女主说到的第二个分数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我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太多,需要去面对的事情我不想要我爱的人看到我如此的狼狈。
我与女主有过类似的经历与心境,所以我全然的理解这样的做法。
哪怕伤害与误会了对方,我也希望这样一段我倾尽了所有情感去爱的一段美好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因为一段美好的感情,我倾尽了所有完全抛弃外界的关注与杂念单纯的沉浸于享受,其中这样的机遇是在是妊娠,难得会有,尤其是两个人彼此两情相悦,又可以全然地投入。
其中沉浸区学习彼此都喜欢做的事情。
我觉得这样的爱情简直是让人太感动,太清晰了。
明天再更…
韩语中,编剧与作家共用一个单词。
或许在韩语的语境中,两种职业都是写作者,只不过作品最终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
作为电视剧大国,韩国有不少编剧个人风格非常明显。
例如,金恩淑擅长玛丽苏爱情故事,金顺玉致力于刺激狗血情节,金恩熙则以悬疑剧情类著称。
在这些编剧中,郑铉静似乎并不那么突出,作品题材是韩国最普遍的爱情剧,收视率也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爆作品,但她却以独有的呈现方式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剖析成为我最欣赏的编剧。
《都市男女的爱情法》作为郑铉静编剧的最新作,可以说将她的个人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播出平台是kakaotv,从播出平台就可以看到,剧本身就有很强的实验性质,也为郑铉静编剧的自由发挥提供了更大空间。
《爱情法》采用了采访的呈现形式,隐去了采访者,将镜头都转向被采访者。
这种形式初看会觉得脱离了电视剧的框架,主人公们有时像是自说自话,有时又仿佛在隔空交谈,观者看着云里雾里,似乎失去了逻辑线条。
但一旦习惯,就能发现,这种设定实则极其高明。
一是从编剧的角度来说,故事主线之外的访谈让主人公们能够直接说出心里的想法,相比于总要找一个交谈对象的方式,自由度更大,在达到更好效果的情况下写作难度更小。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实际提供了一个平视视角。
在传统电视剧的呈现方式中,观众总是处于一种上帝视角,总是能看到所有人物的活动及其内心想法,从而很难与角色处在相同的视觉高度,产生共鸣。
而采访这种面对面的形式将观众从俯视视角直接拉到了平视视角,仿佛自己就是采访者,就是角色们的朋友,从而带来一种极强的代入感,使得角色想法与观众想法的契合之处,能在观众心里能够荡起最大涟漪。
郑铉静编剧的诸多作品中,女主角按日常伦理判断都有些绿茶成分,但她笔下的女主角却并不招人讨厌,例如《需要浪漫》中的朱悦梅、《恋爱的发现》中韩夏天,郑铉静编剧的写作手法,使得女主的一切行动都有合理动机。
人非圣贤,主角同样不必是完人,主角之所以是主角,不应当是因为ta的高尚、完美,而应该是因为,在这个角色身上,我们认出了自己。
通过郑铉静的讲述,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在爱情中那个纠结过、卑微过、并不完美的自己,这份共鸣尤为难得。
关于《爱情法》三对恋人的碎碎念:每一对其实都很理想主义,尤其是男女主的线中,男主值得一首《过火》,对女主几乎是没有原则的舔。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两条副线。
男二女二线中,两人几乎没有过争吵,但中间埋下伏笔,最后一集给了最后一击,直接分手。
抛开男二不谈,女二的生活态度的确非常非主流,她害怕安定,抗拒婚姻,宁愿一天打四份工也不愿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她完全抗拒这个社会的规则。
男二在最后说出了真实:你随时可能被开除,随时要看人脸色,现在的你可以一天跑四份临时工,但等你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时候,跑不动了,健康也变差了,那时候的你要怎么办呢?
即使女生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也在很认真的生活。
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无法调和,应该说,很少有人能接受女二的这种生活态度,即使表面上甜蜜恩爱,即使真的相爱,也决定了两人从根本上是殊途。
即使有第二部,即使男二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我也依然认为,这只是电视剧的理想化,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节。
但为什么这条线的开始如此让人动容,结局又让人如此喘不过气来呢?
我想,女二的生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编剧理想的一种化身,没有框架、不受束缚、无视所有世俗的目光,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活。
她与男二的幸福日常让我们感受到,原来这样肆意的生活也是可以的,也会有人接受这样的你,有人全力的爱这样的你,仿佛收获了一种代入满足感,因此极易与女二共情:哪怕我们生活态度并不完全一致,她那些冲破牢笼的部分也足以让我们大口呼吸。
但结局把我们重新扔回现实,她的确可以无视所有世俗的目光,只是,她的男朋友也持有世俗的眼光。
想起北岛的《波兰来客》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郑铉静在构筑了这样一个梦后,却又选择在结尾把她打破,把赤裸裸的现实划开给人看。
人无法承受太多的真实,但人必须面对这些真实。
男三女三线其实是郑铉静最喜欢的设定,即你的对象和ta的好朋友们。
她在多部作品中不断探讨这个问题,《恋爱的发现》中,南河镇坚称女二只是关系好的妹妹,女主则坚持认为和前男友只是朋友,《需要浪漫》中,男女主本来就是朋友,又各自恋爱。
《爱情法》中,女三对男三最执着的问题是:说吧,你其实喜欢李恩梧吧。
我们可能很难逃开这个问题,那些看起来不太对劲,但又说不出实际有什么的ta的朋友,在一段恋爱关系中,时时如鲠在喉,在两人之间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不断牵连出附带问题。
在本剧中,编剧将女三对这个问题的执着化成了她自己对这段关系不确定的投影,化成了她逃离这段关系的借口,但因果果真如此吗?
又或者应当将因果倒置呢?
都留待观者心中自己的答案了。
主線劇情完結!
冬季開播的韓劇我就只追這部,會吸引我想一窺究竟的原因有4點,第1:打破主流韓劇單集一小時的片長公式,單集只有半小時;第2:敘事手法新穎,偽紀錄片式的敘事手法探討愛情的林林總總,節奏不拖泥帶水;第3:每集結尾故意不放預告,懸念十足;第4:今天看完才發現,有別於主流愛情劇收的圓滿,本劇的愛情線收尾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重新再一起了,有人因理念不同分手了,有人正式跟舊情人好好說再見,編導敢這樣收尾非常棒!
上周才看到主創加長一集的新聞,估計是利用副線繼續延伸,很好奇下周的正式大結局會如何收尾,又或者是延伸到第二季!?
《愛在大都會》劇情說不上新穎,但是呈現手法特別,角色情感寫的令人有共鳴,雖然它是本季呼聲最低的韓劇,但它卻是本季最讓我感到耳目一新的韓劇,用短劇的方式呈現,真的比較好下飯,該給敘事新嘗試的韓劇一點鼓勵
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 (2020)8.72020 / 韩国 / 爱情 / 朴信宇 / 池昌旭 金智媛
印象最深的两点:1.“我不后悔遇到你,跟你在一起,我觉得很开心,尝试了各种没做过的事和想做的事。
还有,你喜欢我,让我觉得很感激,当时我很需要这些,我想成为别人,我想被爱”“你觉得襄阳的时候不是真正的你吗”“嗯,我现在也不知道,我不晓得是李恩吾改变了,还是李恩吾在模仿尹善雅,为了不再像以前愚蠢的李恩吾那样活着,我每天都在努力和下决心,可是有时候我会觉得,连那种努力都是假的”“我还是不晓得我是谁,是怎样的人,我不是你认识的那个尹善雅,当你真正了解我之后,你也许会后悔,我依旧很胆小很笨拙一团糟,但是我不打算要故意逞强。
我现在很害怕很紧张,但是我想对你说出我的真心。
我依旧一团糟,不是以前的尹善雅,也还不是完美的李恩吾,还有很多要抹去的词汇,即使我是这样,你也能接受吗”“以前乖巧文静的李恩吾,我爱过的尹善雅,还有现在出现在我面前的李恩吾,全部都是你,都是李恩吾。
我爱过的人,依旧在你身体里面。
在你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也会慢慢了解现在的你,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地爱你。
那些你还没抹去的词汇,不要抹去,以后和我一起了解它们如何。
先和我一起了解恋爱这个词汇吧”恋爱的第一步,是先叫出李恩吾这个名字。
“恋爱是寻找真正自我的过程,我讨厌愚蠢的自己,所以想要逃避躲藏,但是现在我不再害怕了,虽然我还是一塌糊涂,但是只要和那个人在一起,我就会想变得更加勇敢,想坦诚地去面对”2.姜健对宣宁说想妈妈了就可以来找他。
“想告诉妈妈自己总是想起某个男人,为什么当初不挽留”“你不是我挽留就会留下来的人”“我在等你,我以为你会挽留我,我希望你可以缠着我不放,我在等你,但你没有再来找我,其他人我也许不会在乎,但是因为是你我觉得好生气好烦躁,好难过”“你知道你对我来说很特别吗,如果我说我想念妈妈,别人都会跟我说加油,我了解你的心情,如果我是你的话。
可是你跟别人不一样,你说如果我想念妈妈的话可以来找你,只有你这么对我说。
你看现在,你也不会硬要安慰我,而是让我尽情讲妈妈的事,所以我也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想要对你也这么做”“我不喜欢李恩吾,抱歉这么晚才告诉你。
我以为你是在找分手的理由,因为你不喜欢我了,想跟我分手”“为什么我无法跟一个人长久地交往呢”“即使如此,你还是爱得很火热,每一刻都是真心的”“吴宣宁,不要放弃,早点休战,去找找看吧,等你找累了,到时候再来问我,我们再见面吧”“恋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让对方看到自己内心最深处以及最糟糕的一面”
写爱情,你不要直接写她们有多相爱,你要写他和她一起在山间淋过雨,趴在窗口看过日出,在露营车里听过雨声,在车顶躺着看星星,看过海边夏日的烟火,用亲手做的情侣冲浪板冲浪,向身边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大声喊出“我们同居了我们结婚了”。
要写他们分开后他夜夜难眠,在有回忆的地方一呆就是七八小时,酗酒后去警局报案找人已经成常客。
要写她回想起那段时光中的烟火、海水、他捧过的书都会给她贫瘠的生活中带来一丝光亮,要写她偷偷去打印俩人之前的照片以消解对他的想念。
要写他和她分别都偷摸摸下河去捞戒指,不愿意感情真的这样断了。
要写他们共同经历过的美好、失去彼此后的痛苦、拉扯间的折磨,才能体现这份爱的难以忘怀和无法割舍。
女主找回扔掉的冲浪板,也接纳了过去的两个自己。
這部劇採用了單元紀錄片的形式,基於四個從小相識的朋友,並隨各自的感情生活分割,同時隱藏攝像機以相互回答、呼應。
形式是新穎的,但也使本就體量不大的一集(每集一個主題,30分鐘),再被切割細碎化,過度注重群像而且有著每個角色都要立地的野心。
但真正能夠實現一個人物的誕生的依然只有金智媛。
她的表演從越發膚淺崩壞的故事線中脫穎而出,她的李恩梧是注視堅冰分崩離析、嘗試阻止卻失敗了、但依舊在冰河中找到了自己立足點的這麼一個人。
她把男友出軌、已經被錄取的工作被取消,離開首爾孤身往釜山,結果住處愛情職業都失去著落等等的多重打擊都內化了。
她就默認為是自己過於愚蠢招致的報應。
她打了電話給母親,眼淚打轉、聲音發顫,但還是說男友過得很好,說自己沒有哭,只是想媽媽了。
然後她上了巴士,好像就這麼隨著公交車裡的時間流逝,自己的前一節人生已經終結,夜晚看不清車窗外風景而形成的隱密空間,讓她覺得安全,從此也養成了醉酒便會去坐公交車的習慣。
就這麼截斷出襄陽的第二人生。
她刻意模仿出的尹善雅,連肩膀、手指的刺青,頭髮的挑染和波浪卷,都是設計好的。
她自由、神秘、不羈、古靈精怪、若即若離,城市森嚴規制下無法產生的原始性——不循規蹈矩,使她在宰元的眼中顯得閃耀迷人。
沒有誰不會被這樣的一個女孩迷住。
光是她坐在衝浪板上看著遠方,或是沿著海灘遛狗的圖景,都讓我心動不已。
這種接近小動物的原始性,藉由各種類似原住民風格的小飾品、首飾、衣著(尤其編織外套)體現,也有她把宰元的手指放在嘴唇前那種憐愛的表達。
但原始性(有點類似「我的解放日記」中的廉美貞,可以自然地說可愛的東西要揉碎吃掉和紙片青蛙),和被馴化的、一板一眼按功能規劃好的城市,兩者無法調和也無法共存。
我們在旅行之時往往會無拘無束,隨便發瘋,狀態就像喝醉酒一樣,清醒地「做夢」,而旅行結束、回到家時我們往往感覺悵然若失,這是因為我們又要回歸「現實」。
尹善雅這個被恩梧塑造來不破不立的人物(要刪除字典裡的害怕、猶豫、拒絕、退縮、沮喪這些她認為屬於「愚蠢的李恩梧」的標誌詞),是她早就設定好只能在襄陽存在的——沒有人認識她,這個名字是她想被人這麼叫所以才起的,他們叫的她就是她全情投入演出的另一個人。
她一直到再次和宰元相遇都是這麼認為:那是放縱的日子,也是不真實的、不屬於自己的日子。
所以她對宰元情動時的表白只報以一笑,答應結婚時她從來沒放在心上,但是因為在她需要感覺被愛、被關心的時候遇到了這個人,所以希望延遲下去他給自己的感動和力量,就像具氏在回到煙花場所難以支撐時總在咀嚼美貞跟自己說過的話,這份單純的喜歡、身體的吸引(「我們在露營車頂上做吧」「我想從草上滾下去」「我們去看雨中的原野」「走吧!
我們去雨裡面奔跑」)、原野和浪尖這些能喚醒人本能的自然之地,亢奮的他們以為可以隨從興致做任何事。
再荒謬的事也不會被苛責。
再就是恩梧和宰元對待這段經歷極其不同的原因。
表演其實也有導演的選擇,劇裡面的宰元被塑造成一個「癡情」「專一」的人,這個最重要的標籤似乎合理化了他和恩梧重逢後他的幾次情緒失控。
警察局他發現恩梧真名後,在路邊破口大罵,摔相機,說她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在她明確說出「我不是你愛的那個尹善雅」之後,甚至是建築事務所爆揍前男友事件後(他已經知道恩梧受到情感傷害,消失了三個月),還只是糾結於她和男人同居,此誤會經景俊解除(青梅竹馬)時他還放鬆下來笑了,但第二次再見面,在恩梧的家,他沒告訴恩梧就來了,追到廚房,再度對她惡語相向,說她和尹善雅天差地別,後者生氣也可愛,再委屈也會勉強繼續說。
到這裡我已經知道宰元所在意的是他被背叛,並且每次一有蛛絲馬跡表示背叛者過得好就極度不暢快,也就是暴躁的戀愛腦。
他和恩梧關心的根本就是兩個層次,他沒有解讀出恩梧如此明顯(甚至都不算潛台詞的)的表示:她希望留在他心裡的是那個閃閃發光、面對所有人都游刃有餘、熱情開朗、討人喜歡的善雅,而不是這個背信棄義、憂慮、敏感、內向的她;她無法承載他的期待去做那個他想要的人,也不忍心再次傷害他。
在知道無法滿足期待時,最冷酷也最有效的處理方式確實是狠心斬斷這段關係。
宰元根本無法真正理解恩梧。
他生活優渥、工作不愁,感到鬱悶就可以買醉,有朋友訴苦,甚至大鬧警局。
他一直都在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一直都要「討個說法」。
但恩梧不同,她要小心翼翼地隱藏起那段過往,維持生活正常的表象,不能在人前流露出太大的情緒。
我很心疼的是,她活得那麼開心那麼暢快的兩個月,因為一次逃離(發現朋友圈的交疊,擔心喜歡自己那麼明媚一面的人失望)變成了一道誤點。
矛盾的是這段被喜歡和珍愛的經歷又是她生活中的光亮。
不說便不會為人知,一個人可以通過憤怒和悲傷的外露自封為受害者,承載更多痛苦的她卻因為這些痛苦的「隱形」被認為是加害者。
她問警察說「一定要拿出身分證嗎」的時候我都快哭了。
宰元分散給所有人的痛苦,她都得一個人消化,她默默聽朋友們罵尹善雅也是罵自己,對著鏡子哭著說自己是壞女人,反常地獨舞,苦苦哀求社工歸還衝浪板,面對宰元(甚至把他的通訊錄名字設成三顆心臟)極為傷人的那些話,只能以沈默和流淚回答。
而撞破後視鏡的那個夜晚,宰元氣勢洶洶地說她怎麼敢睡覺、再這樣他真的要瘋了,她就真的爬起來,把被子推到腳邊,認真地告訴他,她不後悔,也理智地表達她的態度:她需要找到自己,那是比愛他更重要的事情。
如果不是她這麼說,宰元不會明白她「反覆無常」的原因,同樣如果不是她後來主動要求再聊聊,破鏡重圓也不會有可能。
我更傾向於認為是她做出的選擇而不是必然。
宰元在她十分需要被關心、被愛的階段把她視若珍寶,因此她感謝他,這個人可以不是他,但他的固執程度(對待這段關係的認真程度)感動到了她。
所以他才走進她的心里。
我會想,如果最後他們沒有復合會怎樣。
這個故事不是在講救贖,宰元很幼稚,在恩梧最緊要的幾個階段,其實都是她自己撐過去的(她到襄陽,她回到首爾後開始創業,她點蠟燭告訴朋友們自己就是尹善雅),所以所謂的happy ending更像是偶然。
即使破鏡重圓,這劇講的還是分離:她與她否定、貶低自我價值的自卑感告別;她相信襄陽尹善雅不只是一個獨立於她、只有模仿才能成立的人,而是存在於她身體內某些個性作用出的人物;她知道愛情不是答案,確立自我無關外者且比感情更重。
另外,也許發動交流的不是恩梧,在尋求有效溝通的始終是她。
幾場激烈的吵架戲,宰元都很快情緒失控,因为潜意识认为只有大聲对方才能听进去自己的话,但不過就是大嗓門把人家嚇住。
恩梧很少會大聲地辯駁,這讓我想到「心靈的距離」那個寓言(大聲是因為人的心離得太遠,需要喊才能聽清楚;小聲時,人的心也進)。
遇到金智媛是這個故事的幸運,還有醒醒吧,宰元不是什麼白馬王子。
Notes:明知道這部劇一集只有30分鐘17集的我居然還是一天看完了;明知道這是我智媛歐尼最後一部存貨我居然還是沒有延遲幸福;明知道熬夜會死人我還是憋不住寫了這麼一對。
我真見。
我現在是世界上最空虛的人。
2.這個魚骨辮衝浪和挑染真的很漂亮,你們看看!
朴载沅情到浓时曾说过他从头到脚都喜欢尹轩儿你,这本来是回复你为什么喜欢我的一句超级安全牌,比回答【全部都】描述的更具体,比【我爱你】更有说服力,比【没有为什么】来的更有诚意。
但他做梦也没想到,都喜欢没错,从头到脚也没错,问题居然出在了尹轩儿三个字上面,李恩梧不是尹轩儿。
当李恩梧遭遇爱情的背叛,工作的失意,人生最落寞的时候,也是她否定自己最严重的阶段,她遇见开朗的尹轩儿。
恩梧想如果是轩儿这种个性的人遇到渣男应该会帅气的撕过去吧,职场上也证明了她会是被优先选择的人,那一刻恩梧想如果自己能成为她该多好,就不会有那些不堪的过去。
于是她用了尹轩儿的名字,改变了服装,换成和她一样的发型,她急于甩掉个性里面的所有弱点,迫切的去尝试所有新的事物,如果这样可以不再讨厌自己,如果这样可以忘记伤痛。
人总有那么几个痛定思痛的瞬间,哪怕代价是成为其他人。
朴载沅爱上的是襄阳那个闪闪发光的尹轩儿吗?
不,他爱上的是她的不同。
自始至终朴载沅都无法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眼前这个奇怪的女人。
为什么睡过之后她会突然冷淡,为什么她要在他们爱的最浓烈时消失,为什么她要把他的相机拿走,再莫名其妙的还给他,最不解的是她明明就在离他很近的地方,是怎么做到一直不出现。
不管是尹轩儿还是李恩梧,不变的是朴载沅一脑子的问号。
朴载沅的爱情大概就是开始于这种好奇吧,忍不住多看她几眼。
这个女人明知走调还大声的唱歌,说不能开露营车就马上拉他去考驾照,她为了学会冲浪一次次摔倒,她说她要把害怕懦弱犹豫纠结不敢从人生中消除,她急于证明自己可以,她豁出一切想要抓住什么,好像她这些都是她不曾拥有过的一样。
问题在于真正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是不需要证明自己的,也不会如此迫切,所以她成为尹轩儿的一切努力,更加说明她就是李恩梧。
宫崎骏说过人往往要做了自己最不喜欢的事情,才能得到最想要的东西。
李恩梧因为她的勇敢她收获了和栽沅的爱情。
他们在烟花下心动,海浪中牵手,小屋里亲吻,房车上热烈,大雨里疯狂。
他们忽略旁人的眼光,带着势不可挡的真挚,孤注一掷的笃定,许下了婚姻的允诺。
恩梧的心慢慢被治愈,她开始重新拥抱那个曾经极度讨厌的自己,重新寻找人生要去的方向。
这时摆在她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尹轩儿要何去何从,她很清楚终有一天她要回归李恩梧的人生。
当一切太完美的时候恩梧开始害怕,对她来说一次的改变或许不难,难的是一直要改变下去,难道要真的变成尹轩儿才能维持这份爱情吗?
恩梧就算靠着主观意志打破了软弱的禁锢,她还是要不停面对心底自卑的枷锁。
她问自己究竟配得上这份爱情吗?
如果她不再是她,朴载沅的爱也一直不会变吗?
尤瓦尔赫拉利说过,当大脑在无法核查现状的情况下,就会预想最糟糕的情形。
她无法确定朴载沅在了解她的灰暗过往之后是否还会全盘包容,她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勇气去打破这份美好画面后,去否承受一切后果。
尤其那当她知道她真实人生里,朴载沅和她唯一的几个朋友如此亲近,她更加不确定这是否会波及友情,如果会,她好像没有全身而退的办法。
李恩梧在某些重大的选择上她更喜欢独自消化和承担,她讨厌过多的解释也拒绝向别人来寻求帮助。
如果所有爱情都终究因为了解的太透彻而心灰意冷,或是太过热闹而人尽皆知最后只剩尴尬的收场。
如果比起拥有你我更在乎的是你不要对我失望,比起分开我更害怕的是亲眼看到你不爱我的事实,那是否可以在最美的时候离开,再在日后孤寂的每一夜里回过头来品味这份甜蜜,也是一种选择。
恩梧说过她爱朴载沅一点是他从不会问她为什么。
朴载沅也说过只要她跑过来抱住他,他就什么也不问的将她拥入怀中。
是朴载沅没有疑问吗?
是他不想问吗?
不是的,是因为比起追究她为什么这样,朴载沅更在乎的是她是否爱他;比起弄清楚她到底拿走他的相机做什么,他更害怕她再次从他身边溜走;比起搞明白自己爱的究竟是尹轩儿还是李恩梧,他更想和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女人继续纠缠不清。
这一年以来,他无数次揣测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死心的追寻她的踪影,徘徊在他们相约的地点,一个人也坚守着彼此的承诺。
他仅仅是因为不甘心吗?
不,是因为他一直坚信他们是真心相爱过的。
尽管旁人都笑话他的痴情,尽管大家都说他是被骗了,尽管他自己也觉得这样非常窝囊,他还是愿意相信襄阳海边那份感情的真挚,不愿轻言放弃。
当他再见到她,他奋不顾身的追赶,第一次没追到,第二次怕她又逃跑就把自己和她拷在了一起。
当他知道李恩梧的真实身份,是生气吧,但更生气的是恩梧对他的冷漠。
他口口声声指责她从头到尾骗了他,心里却害怕着她真的不爱他了。
他无法不去在意她,他担心她已经有了新的恋情,反复确认着她的真心。
人对于美好爱情的诉求主要有两方面: 一个是在一起,另一个是成为更好自己。
朴载沅要的是前者,李恩梧是后者。
恩梧对于这样的朴载沅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一切并没有按照她的剧本走。
在这段爱里她收获了勇气和力量,在日后遭遇生活的艰辛,她不再否定自己。
可朴载沅抱着一生一世的决心,美好的愿景才刚刚开始,她却荒唐的逃走了。
只要李恩梧还爱他,对朴载沅来说一切都不算什么。
李恩梧说出她最大纠结,你对我什么都不了解,你爱的只是尹轩儿。
朴载沅心想那我就来好好了解你,你的想法,你的爱好,你的生活,你的真心。
他越了解越发现她是个宝藏,既有生活的态度又有工作的能力,既不是襄阳那个迫切的尹轩儿,也不是别人口中乖巧的李恩梧。
不管是醉酒后的疯子还是死不承认的傻子,还是好喜欢她。
恩梧努力建构的壁垒在朴载沅面前一点点的坍塌,她也不知道现在死撑的到底是什么。
害怕他知道的过去他已经知道了,不想让他闯进自己的真实生活,他已经在那里了。
以为他对自己只有埋怨,谁知道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她。
以为他会回击她同样的冰冷,谁知他该死的温柔再次击中了她的心。
朴载沅让她抛开所有的干扰因素,只问自己一个问题,她捡回戒指的时候究竟在想些什么,是不是因为还爱着他。
如果是,那么现在已经如此明确心意的两人,又还有什么障碍可言呢?
“恩梧呀,你看着我。
”这句话让恩梧一秒回神,原来他早已接受了她的一切,她还有什么理由退却。
拉面里面不管是加了很多牡蛎还是一个牡蛎也没有,你永远都是她心里最特别的那个。
有的人一旦住进心里,就再也出不去了(恩梧)。
更多剧评请戳公号: 灵魂懒
我太喜欢女主了,整个故事线我甚至都觉得不是爱情线,而是女主的寻找自我之旅,男主有时候只是一个工具人(不是。
刚开始要丢掉那个懦弱的自己,去另一个地方生活。
我想这是多少人想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我喜欢女主的勇敢。
接下来就真的做到了,把不行,害怕,不可以通通从字典里划去,遵从自己的心意,尝试新事物,也尝试新感情,我喜欢女主的果断。
然后,可能就在一个瞬间幡然醒悟,那"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以为我们想成为一个那样的自己,但真正做到了,我们又是否开心,开始思考,从短暂的欢愉中清醒过来,开始回归真实的生活。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的摇摇摆摆中寻找真实的自我,只不过我们没有女主那么戏剧性,那么大起大落。
当然最棒的是,当男主和女主相认,当他们重新确认对方心意,女主很坦诚的说出了,我很爱你,但是我自己更重要。
找寻到真正的自我,我要做好我现在想做的事情,在我的人生排序上,爱情还要往后放。
以往的偶像剧都好像告诉我们,恋爱让一个人完整,爱情的顺序在最前面,然后必要时候还可以为了爱情而死,来歌颂爱情的伟大。
但事实是《人间世》的纪录片里,女人为了男人生孩子,不顾自己身体本来就生病,生孩子有危险,最后生完孩子自己也就死了,然后男人不到一年娶新老婆。
当然我也并不因此否认爱情的伟大,那既然有歌颂爱情的影视作品出现,有应该大大的有歌颂自我的影视,告诉大家,你的自我,比爱情重要多了。
像一盅酒,浅尝辄止都回味无穷。
我是被男主在河边哭的那段给勾过来的,本来以为这个设计我肯定得疯狂呜呜呜,结果我全程冷漠😒俩人在一起和不在一起的时候都很无聊,甜的时候是工业糖精,虐的时候也是工业敌敌畏。编剧实在太傲慢了,这个剧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已经把美景美人痴情男主帅气女主给了你们了,你们不可能不喜欢,这种感觉。明明男女主在其他剧里都很好,但这剧里他俩脸的距离越近,塑料感越强,尤其是额头鼻子双眼皮嘴巴……男主的舔狗行为倒还解释的通,女主的行为逻辑就他妈扯淡。比起否定女主的演技,更倾向于认为女主真的和池昌旭没有一点儿化学反应,现实生活中。我的解放日志里金智媛和具简直火花四射好吧。唯一满意的部分可能就是三对情侣的设计和对比,看起来最不可能分手的那对分手了,果然恋爱长跑都是有深层原因才结不了婚的。最后一集警察✖️爱豆这对就无
还行
还行吧,挺多地方感动的
本来想打四星的,但因为十五集一下子让我觉得不应该把这部剧单纯的当作一部爱情片来看。比起爱情来说,找到自我更重要!
这俩化学反应不错,但剧情就是一坨狗屎
太矫情了,有点烦人。
《浪漫是別冊附錄》、《戀愛的發現》的編劇!一種[劇中劇]的概念(和戀愛的發現有點類似),3對都市男女的配對組合,一種在看婚戀相親綜藝節目的感覺... 池昌旭的燦笑有點太過了...吃不消.... 30min/16集 整體節奏滿緊湊的
6.5 第一太作。第二长得像zs。友情线加一分。
让我想到在大理的时候,那里的男孩子说,在这里想要跟女孩子短暂恋爱太容易了。我说,因为很可能她们离开之后,回到原来轨迹,就不是那样的一个人了。电视剧当然很美好,男主角并没觉得那是一场艳遇,痴情的让人心碎,流着眼泪说,找不到你,我每一日一点点的在崩坏。而女孩子却固执的相信,你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我怎么可能有勇气面对失去你。 大部分人其实都相信,做最真正的我,是得不到爱情的。一想到这里,就会有点难过。
没get到
第8集男主喝醉看到女主,以为是幻觉的时候,我觉得可以一辈子为池昌旭心动第13集男主把喝醉的女主捡回家,女主离开的那个早晨,看到他直破云霄的山根,我的心动消失了,并且想让编剧也消失不知道擦卡尼是想构建怎么样的女性视角来诠释自卑脆弱的人,在爱里的懦弱踌躇,最后又要用怎样的方式觉勇敢追爱本普女士真的无法共情,只想冲进屏幕,把女主打醒虐到时候该收手,治愈一点好吧,真的很难碰到让我情绪稳定的韩剧了
本来很期待,结果很失望。
1⃣️没有想象中好看,不痛不痒的肥皂剧。标题的想象力很大,但剧情的落脚点很小。2⃣️很爱金智媛。3⃣️琳伊的生活方式是很好的讨论点,简直就是我的理想,但没有听到有价值的讨论。
大型撞脸韩剧:第一个妹纸金智媛撞脸郑爽,第一男池昌旭撞脸金在中,池昌旭还撞脸沈昌珉,池昌旭继续撞脸泰国男星Push推哥~普提查·克瑟辛(Push)两人身高都差不多182,第二个妹纸苏珠妍撞脸林秀晶,第二男撞脸郑凯。
15集友情线感人
4.5⭐看韩剧,还得是网飞🐶纪录片采访形式挺有意思,女主很像灵气饱满版的郑爽,池昌旭还是一如既往的帅(但好像山根垫太高了有点儿怪),副cp那对也挺可爱。总体是一个人文关怀+女性成长剧,故事走向都能猜得出来,但因为形式好玩+演员颜值高,很顺畅地就看完了。全片最优秀的是结尾的部分,池昌旭在房间和女主打电话,发了脾气,因为教养和喜欢压了下来,然后因为太气了又忍不住发脾气(可爱ớ ₃ờ),又压下来,反反复复好几次,一个真实又到位的韩式发疯(我不算他铁粉看他作品不多都感受到了他的演技和对作品质量的追求,人长得帅还这么努力,真的有被狠狠激励到😍)。再加上找💍的那段,只能说男主人设太温暖太温柔了,呜呜呜他真的,我哭死😭
大美女你在自卑什么!!!姐姐钓我!!!好可爱的小甜剧,虽然get不到池昌旭,高中时候就get不到doge
演技真的好啊,最近从恶之花开始又找回看韩剧的欲望。只想感叹演技实在是太好了,完全演得出想要表达的内核。很多人说这部剧形式新颖但剧情俗套,或许是我极少看偶像剧的原因,还蛮吸引我的,有一种破镜重圆的小说具像化的感觉,看了十集,节奏还不错,支线也很有趣味,有重合但不繁杂。女性角色更加立体化了,私心的i女很喜欢哈哈哈哈哈
韩国电视剧的人物太真实了!旅行真的可以激发人的另外一种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