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一部小成本电影
为此,她尝试吸毒,偷东西,而后来,她恋爱了。
尽管生命如此美好,但她的生命还是无可挽回地衰竭,最后,在亲人们的注视下,她安静地走了。
和她相比我们多数人是幸运的,我们可以比她活得长很多。
但和她一样的是,我们每个人,无可避免的,最后还是要面对死亡。
也许那一天是在你九十岁的时候,在你临终之前,你是否应该问问自己,在死之前,在自己一生中,你都做了些什么?
生命也许还很长,但也许会很短,我虽然才30多岁,已经有好几个同龄甚至比我更小的同学、同事离世而去了。
很多事情,如果你不抓紧,也许真的就没有时间了。
Busy to live, or busy to die,给自己列一个表,在今生死之前,你都要做些什么吧。
有一句话是: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将这句话套在这部电影上就是:再不疯狂我们就挂了。
关于这种用乐观积极的方式看待死亡的影片并不少见,如《遗愿清单》和《无法安宁》都是近几年这类型中颇受影迷熟知的电影。
绝症少女+“遗愿清单”,《活在当下》仿佛就是前两部影片的综合。
《活在当下》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立志在死前要完成十件事的绝症少女,在爱情、友情和家庭这三方面上走向成熟。
而这三方面哪一个是最讨大众喜欢的,当然是爱情,影片着墨最多的即是爱情戏。
艺术成就什么的fuck off, 能赚到钱才是王道。
导演也深谙此道,并没有过多地探讨死亡这一严肃的命题,甚至有意回避,降低影片浓度。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只拍过一部电影的导演欧·帕克来说,也不要求他能搞出什么深刻的地方来。
就像往一碗汤里加盐,不多不少不咸不淡,恰恰好。
电影的原著小说《我走之前》虽谈不上销量爆红,但还是哭红了许多的少女大婶。
文字的力量再巨大,也不会比视觉艺术展现得更为直接。
所以,《活在当下》要想讨人喜欢,画面至少要吸引人,况且它还是一部淡口味的治愈系小品。
好在最终影片在画面呈现上是颇具成色的。
如开头的动画处理,简单随意;女一号泰莎和男朋友在海边,阳光普照有时,月下撩人有时。
温馨至极;两人爬到树上的戏,镜头给了多个近景,一颦一笑,欲拒还迎,再配上两张靓丽的面孔,一股清新之风缓缓吹来。
像《活在当下》这样没有什么野心的电影,看着舒服就好,获得了一些生活小道理那最好。
本片的教育意义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放开过去,淡然面对即将出现的挫折,活在当下。
绝症少女泰莎是个很“酷”的妹纸,她的“酷”主要体现在她的“真”,及她面对死亡的那份从容。
但换做是任何一个人,在获知自己患了绝症后会有那么淡定么?
未必。
编剧尽量保持了真实性,所以我们会看到泰莎内心的恐惧:看男朋友时那眼中的哀伤与不舍;看窗外弟弟在玩耍,禁不住哭了起来;等待医生通知病情时的忐忑...... 影片最令人动容的就是这些地方,真实,仿佛泰莎就是你我身边的一个朋友。
影片开始就是泰莎要完成破处的戏(遗愿之一),必须得承认这个开头拍得很好,镜头切换很有感觉,即使这样的开场有哗众取宠之嫌。
影片中段稍显平淡,唯一可看的地方就是泰莎和男朋友的爱情戏了。
杰瑞米·艾文在《战马》里就是一“屌丝”样,在这部里瞬间变成大帅哥了,惊喜。
杰瑞米饰演的这个人物虽然重在衬托和丰满泰莎的形象,但也绝不是没存在感的角色。
在认识了泰莎后,他的生活也被改变了,他决定重回学校——这也是泰莎的遗愿之一。
这是一个承诺,爱人之间的承诺,他爱她可以爱到能和她一起跳下冰冷的海水里;爱到睡在雪地上用四肢画出天使的模样给她看;爱到在整个街区写满她的名字。
他做不到去天国陪伴她,他只能做到为她完成这一段人生中最美好的经历。
作为范宁姐妹中成名较早的达科塔,近几年星途并没有妹妹艾丽坦荡。
好在这次以短发示人的大眼妞在影片中展示了自己演技成熟的一面,谈不上惊人,但也算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原本神采奕奕的大眼睛在饰演泰莎时就变成了一种另类的变态美。
在处理内心戏的时候,也略见了老道的模样。
期待达科塔以后能更进一步,挑战自我,演出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好角色。
不仅泰莎“酷”,泰莎的家人都很“酷”。
说话逗趣的父亲,爽快直接的母亲,还有全片里对死亡看得最“淡定”的弟弟。
泰莎的好姐妹也是酷的,意外怀孕,年纪轻轻就要把孩子生下来。
泰莎的遗愿之一就是能够在死前看到朋友把孩子生下来,但医生坚决地告诉她她不会活到那个时候了,所以在服用吗啡的梦中,泰莎梦到了自己举起了朋友的孩子,这也是影片的最后一幕,以一个新生的孩子作结,新生命的朝气勃勃,仿佛代表了泰莎的投胎转世,和重生。
Let them go, just let them go. Now is good.
有时候一直在想,我们活着就是为了那些让生命发光的时刻,为了那些可以恒久记忆的时刻,那些在老去之后,储存在记忆中可以时不时翻看的时刻。
那些由琐碎的片段串联成的故事,就是值得我们或长或短的舞台剧,活过的证据。
Tessa知道自己的死期。
谁又不知道自己有深埋黄土的一天。
如果没有明天,如果没有疾病和死亡。
我们是否还会重复和今天一样事情。
是否还会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为了一个擦肩的背影驻足。
是否还会再次抬头,仰望白云漂浮的湛蓝苍穹。
是否还会在节日时对父母说声我爱你。
是否还会对那个错过的人说,从认识你的那天起,从来没真正爱过其他人。
Tessa知道自己要去做哪些事情。
做爱、嗑药、出名,日出日落、触犯法律,可能这是每个青少年心底的小小罪恶,是每一个社会道德被控制者的潜意识中的阻抗情绪。
总之尝试它们总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不论偷窃是否成功,父亲是否同意带男友回家过夜,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因为她还活着。
或许有些事情到最后还是没有做完,to do list中还要加上一件一件又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在这期间,她不是收获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妙时刻吗?
她遇见Alex,她呆在树林中高高的枝桠。
她跳进冰冷的海水,她在害怕的时候投进温暖的拥抱。
生活的铁圈一环套一环,我们不是魔法师,不能够将其轻易地拆卸开来,而生活却变了新奇的魔术,将世界变小,将生存之美变得无处不在。
Tessa的任性裹挟在生命消逝的悲哀中。
她比谁都要透彻。
她知道Alex不能、父亲不能,谁都不能挽救她的生命。
她知道不论她做了怎样的事情,父亲都会一直在她身旁。
她珍惜朋友的新生命如同忘记自己的生命。
生存和繁衍,当最原始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她的青春定要展现最勇敢的求生训练。
活在当下。
半个青春期的座右铭一直支撑着每一次没有希望的路口。
比前半个青春期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逃进未来更为积极的,认清未来也是当下的将来时,相信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活在当下。
未来是每一个今天的累积。
活在当下,即使没有明天,是遇见今天的你,让我走向明天。
活在当下。
即使没有明天,我们依然爱着
我一个人在月光底下赤身裸体,悲喜交加的看完电影《活在当下》,内心充满了感动。
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美。
女主被病痛折磨的惨白的脸,男主角深邃的蓝眼睛。
男主角把她抱在怀里骑在摩托车上,途径落日,我感动不已,想起了艺之,那些我和他骑车在路上的时光;人生有如此美好的体验,幸福。
朋友、亲人、恋人陪伴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男主角为她洗澡,在夜里抱着她。
说的每一句都是温暖的,我的心也变得柔软。
想起爷爷。
身患绝症的人多么渴望陪伴和爱啊。
<
看完后对女主角的精彩表演拍案叫绝。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Tessa因为疾病而略带倦容的表情,很慢但是却很冷静很淡然的语气,一双特别会表达想法的眼睛。
故事的主角Tessa是一个17岁的小女生。
四年前诊断出不治的癌症之后,她选择了治疗,转而列了一个事件清单,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完成清单上的事件,了却此生。
然后就在她生命剩下不多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朴实的邻居Adam走进她的生活。
Tessa于是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事件清单, 还想收获一份爱情,同时还需要应付时时刻刻病魔的各种纠缠,以及父母的紧张关系等等,Tessa却以自己独有的冷静和淡定,去面对这一切。
剧中Tessa经常会有特别精彩的话语,让人感慨至深。
比如影片中Adam和Tessa刚开始交往,Adam带着Tessa去白悬崖边,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他们坐在长凳上,当Adam问Tessa是否害怕死亡时,Tessa深深看着自己所爱的人,平静的说到:it comes and goes. Most people think when you are sick, you become fearless and brave. But you don't. Most of the time it is like being stalked by a psycho, like I might get shot any second. But sometimes I can forget about it for hours. 当面对自己的死亡,她却能如此镇静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清单上的事情不断完成,Tessa也开始增加新的内容,虽然有癌症时刻相伴,但他们却能时不时开怀大笑。
当他们在海边聊天休息时,Adam问Tessa单子上还有什么事情。
Tessa开始畅想:Many other things. Spring, Daffodils and tulips. A peacock. Bed and breakfast. A joint bank account, and then listening to you snore for years after years. To go to a parents' evening, and our child's a genius. Actually all three of them. Chester, Merlin and Daisy. Being with you. Being with you. Only being with you.这些理想听起来很平常,但是从这个小姑娘的心里说出来时,居然如此让人向往。
细细想来,there are no ordinary moments. 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
到最后,Tessa的坚强影响了Adam,Adam也鼓起勇气去上大学。
于是他们又一次坐在白悬崖边上的长凳上,Tessa说等Adam上大学之后:I am coming back as someone else. I will be the wild-haired girl that walks up to you on day one and asks you what you are studying...... 说这番话时,Tessa仿佛快要睡着的样子显得很肯定,很自信,也很淡定。
这似乎可以看做最好的鼓励了。
面对死亡,Tessa大部分时候都非常平静。
当护士说她最后几天可能出现的症状时,Tessa只是淡然的说到:I hate it when you say days. 特别让人心痛。
Tessa不是圣女,她除了能大部分时间显得比较平静之外,也有因为害怕bf看到自己流血不止的样子而躲起来的时候,也有冲着父母发火顶撞的时候,也有以为bf要离开自己而摔东西砸东西的时候,但是她能在大部分时刻保持平静,已经很让人佩服了。
看完影片,我深深感到生命的宝贵。
故事的本身就充斥了一种死亡即将来临的氛围,不喜欢,有种因为和所以的感觉但其实对生命来说,每一天都值得被尊重。
只是大多数的人可能不会有tessa那么幸运,所有的临终前的梦想都被实现,爱她的家人,以及男朋友。
最开始知道血癌这个可怕的名字的时候,也是第一次觉得生命原来在我们之间是那么的脆弱,初中的同学,小飞,高高的个子,大大的骨架,不太好动,皮肤有点白,但是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生病的模样。
从知道她生病开始,到生命结束,短短半年的时间,对于我们还活着的人,遗愿清单远远比不上梦想清淡,生活在梦想里,比生活在对死亡的打卡里要好无数多倍。
活在当下
电影很平静,连哭也是那么淡淡的。
看到有一幕Adam载着Tessa还有她的朋友,Tessa看着车窗外,闪过的一幕幕街景,有一对情侣在街上拥抱互吻着;一位老人一个人静坐着在长凳上;妈妈送女儿出门,嘴里说着一句“Don't be afraid". 我觉得寂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每个人都会害怕寂寞,所以每个人都渴望爱。
当你一个人在街头走着,看着一对对,拥抱,交谈,互吻... ...脸上挂着的一丝幸福的样子,多希望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人,陪伴着,就在这时刻... ....我觉得Tessa很幸运,至少她遇上了一个让她感到开心,感到安心,甚至感到重生的一个人, 看到那晚她和Adam相吻了之后,第二天Tessa脸上的笑容,那份开心,还给她爸煮了早餐。
这就是爱的力量,一切看起来并没有很糟糕。
我们只是比Tessa幸运多活几十年,但Tessa在她生命临终前遇上了爱她的,她也很爱的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彼此珍惜相爱,这样就很美好,不用有太多的时间,人就是有太多的时间,而一直在浪费。
我在想,上帝造人的时候,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期限,就像每一种食物都有它的保质期。
这样,我们就会抓住仅有的每一天,好好生活,好好享受当下每一时刻。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也希望想像Tessa一样,生命也许不用太长,我想刚刚好就正好,像Tessa那样那么幸福,不用等待,不用寻找太久,那爱就来到她身边。
即使结局还是有那么点遗憾,但是来生,希望还可以继续第二次钟情。
最后,贴上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Moments, our life is a serise of moments. Each one a journey to the end,just let them go ”接着,继续回到生活,继续等待.... ....
一部电影由于时间原因只能分做两次看,电影的前奏很慢,Tessa的list有很多,但是直到遇见Adam才真正开始了。
Tessa听到Adam要约她很开心,结果却因鼻子大出血而被救护车接走,Tessa不愿Adam看到这样的自己,Adam还是看到了,而且呆住了。
医院归来的路上,大街上的墙壁广告牌都涂鸦着Tessa,那一刻Tessa得到了fame吧。
原来Adam飞檐走壁是为了这个。
Tessa得知自己时日不多,但好想看到朋友Zoey生下宝宝,很遗憾没有如愿。
她坚持着,却也很无力。
留下来的人是最痛苦的吧,泣不成声。
第一次写影评因为我曾经也生过重病,在生死边缘徘徊过,所以看这部电影感慨很深,几乎从片头开始一直哭到片尾,范宁的心境跟我当时几乎完全相同。
看到有一些人批评的言论,我只好笑笑,因为没经历过又不仔细去思考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只会一味看重电影效果。
当时我知道我自己可能会死掉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害怕,惶恐,不安,不知道哪天就这么闭上眼再也醒不过来,情绪多次失控。
我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去做啊,我还那么年轻,所以我也干过很多不想让自己遗憾的傻事。
但是最后还是发现,不管我做过再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是自己一个人经历的,我都不会有多开心,而且想做的事永远都做不完,这只会让我更加惶恐不安。
和自己在乎的人去做一些很平常的事反而会很高兴。
不可能人人都是圣女,当行将就木之时,谁会希望曾经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离开?
而且身体和精神上都在遭受着旁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我死之后爸妈会不会很难过呢?
他们老了谁来照顾?
我还有那么事没有经历过啊,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吃,我还有很多风景没有看,我还没有学会画画,我还没有养过一只猫,我还没有穿上婚纱,我还没有生下自己的小孩子,我不想死。
害怕自己不能再多看他几眼,害怕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好全都消失掉,害怕自己一个人面对不知道何时突如其来的死亡,害怕自己要去适应没有他的生活。
害怕自己没有存在感。
但是最后还是选择平淡的接受了。
因为再怎么反抗也是无力的,我们不知道哪天就会死去,只要在用力活着的每一天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自己在乎的人在一起这样就够了。
其实我们的生活有比Tessa好到哪里去吗?Tessa骨子里透出了我们正常人,没有“病”的人拥有不了的勇气与安静。
我们生活在大都市了,金钱,物质,欲望,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能从任何一个真善美中找出丑恶,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伪装自己,隐藏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做一些无关紧要不开心的事。
确实,那时候在学校看到一些关于社会上的一些文章与抱怨。
抱怨现实有多现实,梦想有多空洞。
我当时只是撇嘴一笑,打心底里不接受这些,视他们为行尸走肉,没有梦想,没有目标。
而现在的我呢?
在社会上我怕别人问我问题我回答不上来,在社会上我更怕做错事。
而我好像已经把以前自己珍视的一切抛在脑后,去追求金钱,权利。
而今天我也是偶然才看到这部电影的。
一个“不断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的父亲,一个“如果被放在当今社会会被看成是一个叛逆,无可救药,自暴自弃的小女孩”其实她比谁都会做自己,其实她拥有一切力量,其实她比谁都会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她比谁都善良。
只是她的时间不多了。
还挺动人
音乐很好听。快进了不少,心情不适合看这种片子。
世界末日都过完了还整励志,励志尼玛,各种老调烂俗的情节,而且这哪里是活在当下,分明还是对明天有了太多期许和不舍。唯一一颗星给山顶的那把长椅。艾文比起战马里来显得邻家可人很多,如果没有他,我很难坚持看完。
1范宁太不像病人了;2电影又白又左;3即使喝多了瘫在床上看都觉得无聊到爆
在电影院看的。世间的一切,在即将远离人世的少女眼中都是无比灿烂、美好的,死前,她给自己列了几件想要做的事,没想到上帝却给了她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
小清新~人物设定注定是悲剧结局,还好有范宁和艾文~
很安静的一部片子
这种全天下都欠我的角色设定不是应该都是穆里根小姐的菜么~~~男主角这与生俱来的土气实在是难以直视,根本不来电好么~只有去死的那个才是最难过的么?为什么女主人公不用聪明伶俐的小脑瓜想想,她的病是不是给周围的人带去了更多的伤害?这根本都不是借口的借口
I know you care
美得不像話了啦。。。。。。。。。。
沒有人會因為得了絕癥而馬上變得樂觀起來,因為你永遠不會懂得病人的心和病人至親的感受,有時,這樣的影片在親歷者的面前會讓人覺得得蒼白無力。。。
癌症类型电影核心在于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东西,积极是有了,向上丝毫不见得,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就必须以我为中心,啥事都得顺着我,仿佛全世界都欠了我”这种调调到结尾既不治愈也不致郁,平庸毫无新意的癌症片,长大的童星达科塔范宁是唯一的看点。
英式小清新,无法抵挡。最近除了flipped最棒的同类片。
被留下的那个人才是最痛苦的,这种痛苦因为绵长
范宁烧东西晕倒那段,镜头对着范宁,竟然给了一个主观视角闭眼的效果。。。。。这个摄影脑回路真是太可怕了
Our 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Let them go.无论是亲情或是爱情还是友情,都不到深刻。女主角张力不足
let go
画面和配乐挺美的,就是这故事无聊了点。Kaya和达达都是演自己擅长的角色所以没有槽可以吐。达达尝试这类型电影也想往严肃演员方向发展吧。说达达长大了没灵气的人倒可以shut the fuck up了,人家都是19岁成年演员还要人家演单位数年龄的角色吗。
儘管對比小時候的Dakota她明顯長殘了,但這個短髮形象其實挺好看。
我们的生活是由一连串的时刻组成的,随他去吧......画面拍得像独立的一张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