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看粤剧 排片率实在太低了 宣发力度也不够 我真的希望剧组可以让自来水众筹买个热sou 没有很多噱头说请了谁 花了多少钱在特效上 可是它就是真的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做了精彩呈现 镜头语言虽还有些生涩 没有切换自如的熟练操作 但并不妨碍好看程度前两折里道具组可能还没找到舞台审美和电影质感的契合点 可是后面的打斗场面、适合人物的妆容妆发都非常之合适 打斗场面是我最喜欢的 如果花旦小生是算第一咖 那法海和小青就真的是无可挑剔的青衣了吧 一条百年修行未脱去动物习性的人型蛇妖对人间的好奇 在动作神情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水漫金山这幕的法术水战中 通常的特效都会把水化为蛇头 (个人感觉)可它就是没有 而是极力渲染海水的汹涌与危险 音乐上做了很多的改良 唱腔还是那份调调 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 更能精准打击大众群体 半白的词句通俗易懂 可我还是要看台词哈哈哈哈实在是太美了几乎每个小情节 白素贞都会换一套衣服 打扮最喜欢的还是打斗里利落的装束 原因在整个场景特效都带有水墨丹青画卷的特色 衣服上也有相同的呼应 但又带有山楂色的饰物点缀其中 妙绝👏前面许仙与白素贞眉目传情的桥段的特效和妆容颜色上说不出的(不是大家喜欢的芭比粉和梦幻紫)感觉 但又很协调🤣这真是可能一开始没找好方向的吧中国古代的故事放在现代来看 其实大多数都会被新道德进行批判 可这不是故事本身的错 而是重点关于在说故事的人如何带领观众们去进入他们的世界和理解世界 只有做到这点 在我看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它做到了!
故事是我们熟悉的白蛇传 这是一个我曾经不感冒的故事 这种用幕式推动情节发展的确是简洁明了(或许是我们都太熟悉了)有些推动情节有点突兀 衔接上不太自然流畅 但希望这部片子可以去参加一些比赛做多一些宣发 然后!
原班人马打造一系列的中国神话故事好吗!
我真的好喜欢啊啊啊 (我想看梁祝 一定很有趣)
以下观点谨代表个人,每个人所处的角度和出发点都是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三观也会有所差异,欢迎大家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赞同都很正常,完全没必要吵架哟~那先说一下我的观点,之前看见有人说许仙这个人物刻画平滑的,这么一说我也会觉得,连昆仑山的两个仙童似乎刻画的都比他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在我所看过的版本里,也只有刘涛那一版是许仙一开始就知道白娘娘是妖还接受认同她的。
但是大多数作品里许仙是在端午突见白娘娘真身被吓死的,大多数人看见巨蟒在床上都会被吓到不敢动弹吧?
更何况看见蟒蛇会被吓死的人,事发后有所怀疑和神志不清被法海诱骗走,我觉得我可以理解,毕竟现在也有不少人被骗进传销,有人醒悟求救逃出,有人表示加入一起搞钱。
小青打许仙那一巴掌一幕确实很过瘾,众人皆瞧不起许仙,看不起他心生怀疑易被蛊惑辜负爱人的模样,但是我想到的是,这不就是人嘛。
这里面确实也只有许仙一个人算得上是真真的凡人,包括那群和尚高僧,或许是凡胎肉体,其实也算不得有人的七情六欲。
白娘娘去救许仙,许仙被困,见白娘娘为他所受的苦,心中幡然醒悟,祈求小和尚放过她们,白娘娘修千年道行更懂人间情事,小青质问为何修炼千年道行却学会了委屈自己,白娘娘却说许仙的反应是人之常情。
看电影的时候,我朋友说她很喜欢小青,但是我提醒她,她恋爱的时候就是里面的白娘娘。
(这里面的白娘娘和许仙,在我看来更像她和他对象,而我和其他几个她的朋友更像小青。
所以我也会觉得,小青那一巴掌看起来不太成熟,但很快意人心,打出来观众对于这个辜负白娘娘对她的爱和所受的苦的怒气怨恨。
)法海这个人坏吗?
好像是坏的,他平白无故,莫名其妙的要拆散一对夫妻,就像小青说他的,管他什么事呀?
其实我觉得他就是有偏见,对妖的偏见,她所见过的妖做了太多坏事,所以她认定了白娘娘也会做,那就要提前斩草除根。
但是在他第一次见到小青时却没管她,为啥呢,因为在他看了六界自各有其道法自然,而他找上白娘娘是他发现了人和妖的结合,这是违背天规戒律的,一开始他也是劝诫白娘娘自己放手,但是感情的事,谁又舍得说放开就放开,何况是千年的姻缘。
(连小和尚和昆仑仙童都被感动了,所以说法海你不懂爱嘛哈哈哈哈,咳咳跑题了),其实我就是觉得法海也算不上本质上的坏,只是大家立场不同而已嘛~他就是个执法机器而已。
天规也不是他定的,最后见众人皆为白娘娘求情,自己也没追着不放,还不是表示请示一下上头老大佛祖。
(其实我有一个疑问,所以天规到底是谁制定的?
佛祖吗?
还是玉帝?
玉帝大还是佛祖大?
佛祖不是管西天的事的嘛?
玉帝王母到底管啥的?
玉帝王母管了七仙女和凡人谈恋爱,佛祖管了白蛇和凡人谈恋爱,所以?
他们各司其职,一个管仙一个管妖?
那道士呢?
好复杂,又扯远了扯远了)啊~突然发现,会不会有人觉得我在洗白这两人(T_T),我不是,我只是这样看完这样想的,我第一段说的谨代表个人观点嘛,而且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那把我的牢骚话看看就得了,算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看到这,爆哭(´;︵;`)会不会有人觉得我废话好多,不是这样的,听我狡辩(ó﹏ò。)等下,我再说一个哈。
关于电影本身制作,加之又是用粤剧戏曲的方式,两方面作比较,太具有复杂性了,也有其他的uu们在讨论从电影和戏曲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也不是专业很懂的,持保留态度,因为我在大部分还是很认可这电影的,有一个观点我是很认同的——“这是一部新时代下具有东方美学意味的戏剧大片”。
作为一个外行对电影和戏曲又比较感兴趣的我了,是很喜欢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昨晚看完是很真的激动了晚上睡不着,太喜欢里面的景和妆造了,画面很有审美价值。
看这个片子的人真的很少,寥寥无几,排片也很少,想找机会再去看一遍,因为第一遍就真真的被里面的人物妆造表演和特效吸引了,觉得好看又精彩,第二遍我想细看下里面的唱词哈哈哈
昨天去看了《白蛇传·情》,看完之后觉得不写点什么都对不起这么好的剧,必须得夸夸。
所以今天一大早爬起来把它写完才算了了一桩心事。
没想到这么熟悉的故事我也没忍住流泪了好几次。
最开始的流泪是单纯被“美”所感动,画面、音乐、歌词、唱腔、扮相、身段、打戏,真是无一不精致、无一不唯美。
山水画的写意、粤剧的委婉,点点滴滴都让人心动。
虽然地方戏剧如今早已式微,我们甚至以为只有少数老人和世家在坚持,殊不知还有很多人在努力付出,用她们的天赋才华,让这些传统艺术继续散发着明艳的光彩。
真的非常感谢这部电影的主办方、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让我能有幸看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鲜活生命力。
有一次看九连的采访,问他们为什么还继续回学校教书。
阿龙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美的教育。
我和阿民去教音乐、教美术,不是说我们教得有多好,而是说我们希望学生们懂得什么是美,懂得怎么去欣赏美。
如果下一代的审美能提高,那我们的艺术自然也有了不断提高的土壤。
不是原话,但大意如此,他的这段话让我感触良多,毕竟我们的那个年代还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音乐课和美术课都是不受重视的,教得好不好、学得好不好那都不重要,除非你是艺考生,否则没人会在乎。
这部电影无疑唤醒了我心中“美”的种子,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中解救了出来,因为对艺术的认可和欣赏,其实也就是对人天赋和创造力的认可和欣赏。
里面的音乐真的有超出了我的预期,细腻委婉、情丝百转,就算不看画面,也是一场听觉的盛宴。
有一段哭得很伤心,就是白素贞用水袖打罗汉阵那里,那里的配乐和女声哼唱都非常煽情,我就算不知道水袖是比喻白素贞幻化出真身拼死去救许仙,也被她感动得不行,最后电影结束,大家都舍不得走,因为配乐太好听了。
歌词也很美,有《西厢记》的美感。
比如那个兰因絮果,第一次听到就觉得好美啊,古人怎么能想出这么美丽的词藻来形容男女爱情离合的,一对比现在张口闭口全是“你爱我我爱你”的大白话歌词,真的有点哭笑不得。
以前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戏剧,现在总算有点理解了,因为里面的确包含了人的很多巧思,再加上戏剧所传达的精神内容、角色的人格魅力、演员本身的魅力,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中间的流泪是因为被白素贞的那份为爱执着所感动。
其实最开始看预告片时并没有觉得里面的扮相好看,因为我们从小看新白娘子传奇长大的,想到白素贞脑海里冒出的自然是赵雅芝美丽端庄的形象。
但在看电影的时候,会发现曾小敏的白素贞非常有代入感,她的一颦一笑,一眉一眼都饱含深情,惹人伶爱又令人敬重。
里面的扮相唱腔、身段打戏,都非常优美。
很喜欢白素贞斗仙童那段,打戏干练利落,超过4k特效的水漫金山给我的观感体验。
同样的还有小青,泼辣爽直又有点俏皮可爱,至情至性,非常有观众缘的角色。
小青的几个“我呸”、还有最后给许仙那一记响响的耳光,看得人太爽了。
她的台词不多,但基本是全剧的金句,比如和法海对峙时她说:“我呸!
人家你情我愿。
碍了谁人的眼?
关了哪佛的事?
逆了哪边的天?
”还有后面叱责许仙的那段,全都是灵魂三连,哈哈。
很多人说男女交往中,女生不要太主动,否则男生就不懂得珍惜,说得好像男生主动的婚姻爱情,就一定能美满幸福一样。
男的要变心,和谁主动关系真不大,哪怕他当初是当舔狗、当备胎的追到你,等他变心了,照样翻脸不认人。
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女的为什么就要娇贵一点?
用小青的话来说就是“干嘛要学人类的扭捏作态?
”所以我更欣赏白素贞勇敢主动追的求爱情——“我来人间就是为了来寻找真爱的,就是为了体验人间的至情至善的,就是想要组建一个温暖家庭的。
”态度鲜明,勇于付出。
为了和许仙续一情缘,她愿忍痛修行千年;为救许仙,她不惜冒死去仙山求药。
在她温婉的外表下是一颗无比强大的心,她这种对爱的坚定、执着,真的非常打动人,回来刷b站看到有人在弹幕上刷“你认真爱人的样子真的很美”,深以为然。
爱情的双方本应平等,不论谁主动、谁爱多一点,都不应该摈弃“自我”,我可以很爱你,可以为你付出、为你牺牲,但是不能作践自己啊,连尊严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爱!
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了,你他妈还有什么资格爱?
所以我无法理解舔狗行为,也无法容忍各种“婊”们“恃爱行凶”的玩弄别人的真心。
再来看看白素贞的婚恋观——在爱情早期,她勇于追求、不畏艰辛。
结婚之后,她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夫妻互敬互爱、举案齐眉。
当婚姻遭到外力破坏时,她又能够勇敢站出、誓死捍卫。
而当她发现对方已经软弱退让,背弃了当初”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她又能斩断情丝。
等到最后许仙向她表明心意,两人误会消除,她又能摒弃前嫌,重守誓约。
这他妈才是正确的婚恋观啊。
整个过程中,她都真心的付出,但也从未迷失自我,她身上的美好品质比起她和许仙的爱情来更令人们敬佩和赞许。
所以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让自己变得卑微,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坚强和美好。
总之《白蛇传.情》强烈推荐,绝对值得回票价。
白蛇传·情 (2019)8.0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戏曲 / 张险峰 / 曾小敏 文汝清
海报
海报
大早上起来跑去看电影(之前大晚上买的票太累了没有去),哭的稀里哗啦,这两天在看诗人十四个,有些场景感悟会更深一些。
一个点是更理解法海,类似人妖殊途,不能因为个例破了大常(就像是不能因为有人复仇杀人就不把复仇的人绳之以法,虽然没点名这样的后果),这部剧的法海真的是三观又正又法力高强,火焰翅膀看的我一愣一愣的;然后就是白娘子也是三观好正,真的是情痴。
世间上的事顺风顺水最好,逆水行舟的艰难只有逆水的人才知道,白娘子修了千年,能从里面感觉到她真的法力高强,又善良为人也不嚣张,和法海相处以及抢灵芝都是先表明立场,话不多,说的都明白又情切。
为了爱情真的是抱着舍弃一切的觉悟。
喝雄黄酒那块儿,因感到许仙情真,硬是接了三杯,惜心之人;小青就是修炼的更少一些,为人是非黑白分明,不管大义,但在乎姐姐,愿为在乎的人奋力一博。
表现手法真的太强了,演员也是。
分了四折加序和尾声,从小荷尖尖,帘雨相识到情投意合,美满度日,再昆仑求灵芝,水漫金山,最终被压雷峰塔。
场景干净,四周景物完配人物心情,美满时荷花满池塘;到许仙怀疑娘子,满地黄叶,到白娘子水漫金山失败一池枯叶,看景大概就能知道这折应该抱着什么心情看。
幸福美满那段儿成婚和美满的转场(鱼动变茶叶,新婚依偎转头到莲畔赏花)惊艳;还有水漫金山,白娘子剑打后用水袖,舞的很好看;还有同场景白娘子先给法海水墙,法海用袈裟墙挡掉,破阵之法是小青配剑刺穿墙面,击退其他和尚;法海更胜一筹,反配水墙,白娘子破解之法更巧,形成旋转,化了水流,然后白娘子更猛烈的攻势,法海用了杀器火焰之翼,反将加剑阵,白娘子用水袖断剑勉力支撑,终于不敌。
这段儿真的太精彩了,打得有理有据……还符合人物性格……还有来有回……然后唱腔我听不出好坏,但很好听,白娘子有一个啊,啊在水漫金山漫天白雪中醒来后,婉转的痛哭,那段儿觉得很精彩。
然后很惊艳的一段是采灵芝和鹿童鹤童的打戏,也太干净利落了吧,还不是替身。
然后胜了鹿童,但又救了她,因救他被鹤童击败,后鹿童求情,完全get。
排片太少了,真的很精彩~
昨天看了心心念念的《白蛇传·情》,没有失望,我觉得是非常有亮点有好感的一版《白蛇传》,当然一部分背景是我小时候常看曲苑杂坛也喜欢粤语,而且心目中最经典的《新白娘子传奇》也是动不动就唱歌的,所以对这粤剧电影版的白蛇传接受得很丝滑。
而电影最让我欣赏和想要推荐之处,在于它在一些情节的改编/重新叙述中,将一些在以往版本中只是纸片人的“不重要角色” 刻画得生动起来,有情有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确是演出了片名中的“情”这个主题。
第一个情节是白素贞为救被自己吓死的许仙去偷灵芝仙草,与看守仙草的鹿鹤仙童搏斗的故事。
白素贞在这里不是战无不胜还有观音后台的女战神,她只是一个法力中等、靠自己谈恋爱的小人物。
她打不过两名仙童,但是危机时候还会救一下敌手鹿仙,而鹿仙也知恩图报在师兄鹤仙要斩杀白素贞的一瞬间拦下一剑劝白素贞逃走。
而这时白素贞既没有去求助更高权威也没有用救命之恩情感绑架鹿仙,而是陈述完对许仙的真情就决定一家三口一起赴死(描述得草率但是这里是泪点),鹿仙鹤仙被她打动,就将仙草赠予她,放白素贞走了!
这里注意: 和《新白娘子传奇》中不同,鹿仙鹤仙没有得到师父的指示,白素贞也没有高层领导观音的背书,而是在与白素贞面对面的了解下,通过自己对权威和规则的思辨,做出独立决定把仙草赠予白素贞。
对于白素贞的了解中,两名仙童对她的认知首先是妖,应该是坏的,但是在打斗中,白素贞救了鹿仙,鹿仙了解到她的善良,在她为了救许仙不愿自己逃生也要求仙草的行为中,鹿仙鹤仙识别到她有情有义。
所以两个仙童不是通过身份的刻板印象而是通过真实的接触观察去了解一个人。
在这里他们不但不再是纸片人,也从无数把与自己不同的群体当做纸片人的歧视者中脱颖而出。
在对规则与职责的思考中,两位仙童讨论他们修道应该要学会仁爱,那爱惜生命救人生命应该在所谓的看守仙草的规则之上,所以应赠给白素贞。
在这里他们战胜了原教旨主义和教条主义。
在对权威的思考中,两名仙童对于“师父回来怎么交代”这件事进行了讨论,后来他们决定师父回来就向他说明事情经过,师父仁爱,一定也会同意这么做。
在这里他们相信师父不是一个被神化的不可违抗的权威,而是和他们一样可以沟通的人,他们既战胜了权威崇拜也战胜了等级观。
而且,他们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沟通达到理解。
这点既体现在他们和白素贞的互动中,也体现在他们对与师父沟通的信心中。
另一个情节与这个类似,就是这负责关押许仙的小和尚,被许仙的真情陈述打动,放走了许仙。
这也是在其他版本中从未发生过的,以前可以做这个决策的只有更高权威如天神(《新白娘子传奇》)或者法海(《青蛇》),其他大小和尚只能是服从的工具,所以既不会被许仙白素贞打动,也不会判断对策。
而在这里,小和尚也和鹿仙鹤仙一样,成为有自主意识的人,他通过与许仙交流,而做出违背他正在执行的任务的决定,并且决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向师父坦白和领罚。
而此时,法海,一直不为白许二人的爱情亲情所动,把白素贞小青打入海既不怜悯也不会杀红眼的冷酷执法者,竟然就平淡地免了小和尚的罚,而对他的仁慈表示理解。
这时候妆容凶凶的“不懂爱”法海的形象一下丰满起来,他不是《新白》里被高层领导点化才肯服软的法海,也不是《青蛇》里铸成(洪灾)大错才幡然悔悟的法海,而是让我想起“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半冷酷无情”,但是同时又“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可能是军人吧,他没有把自己的共情留给他反对的敌手,也至始至终没有反思过他的敌对思想,但是同时他也有通情达理和慈祥的一面,可能只有他的友军一方能看到。
再说一下白许二人的爱情,尽管他们结合得像所有版本一样浪漫/草率,但是有一个细节也许说明他们三观比较合适,就是他们都具有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的共情能力: 先看许仙,许仙经历被吓死后,身边的和尚说白素贞是蛇妖,妖就是坏的,所以你要摆脱她去出家,许仙虽然懵逼了一阵被拐走,但是当他有思考的空间他说“娘子虽然是妖但是她为救我九死一生也是真情”还发出本片宣言“妖弱有情妖也是人,人若无情人不如妖”,这里虽然有一些人类中心主义把“为人”作为最高道德标准,但话糙理不糙,他跳出了身份的限制肯定了白素贞的真情的可贵和道德的高尚,并且从此追随再不动摇——后面做了等妻子的单身父亲也很棒。
再看白素贞,白素贞为了救许仙偷仙草差点被杀死,结果九死一生回来刚救活老公,老公和和尚跑啦,她又去庙里要人,被打入海里又奄奄一息。
这时候小青跟她说“有情是妖,无情是人”咱们回家家吧!
白素贞和小青说许仙是人,没见过妖,受到惊吓心生恐惧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候我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真心觉得白素贞和许仙真配!
他们都具有跳出自己的身份立场,理解对方的处境的共情能力,这CP可以磕!
当然我最爱的永远是小青,不论是《新白》里为了姐姐性别可以换,对许仙也可以爱屋及乌的小青,还是《青蛇》里质问白蛇“我们妖之间的感情就不是感情吗”,杀掉许仙给白蛇作伴的小青,还是《白蛇传·情》里每次怼法海必先“呸”一嘴,说出“人家你情我愿谈恋爱碍了谁的眼”令人拍手称快的小青,我都爱!
她忙活来忙活去,出生入死,好像都是为别人的事,但是就是这种真心为了别人的开心而开心,为了别人的不幸而难过气愤,是我最珍视的品质,也是我们身边的姐妹情最真实的样子!
不得不承认,影片中的白娘子和小青让人更容易同情,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青白二人与法海的斗法中,她们好像操控大水的技能提升了,都变成精准袭击的武器,将伤害和损失只限制在三人之中,没有像《新白娘子传奇》和《青蛇》里一样引起钱塘县被洪水淹造成无辜百姓受害的灾难。
这不只是在电影画面的呈现上如此,在后来白素贞被罚入雷峰塔时侯,所陈述的罪名也是人妖通婚违背律法,而没有“为一己之私残害无辜百姓”这条罪状。
这让白素贞用小小的身躯反抗巨大的制度的行为更加悲壮感人了起来。
而白素贞、小青、法海都不再是仗着自己能力大就可以随便让故事里没名没姓的百姓承担他们的行为后果、随意决定别人生死的“天神”一样存在。
这里的的改编没有让我觉得是刻意洗白白素贞和小青,而是让我觉得它没有落入刻意黑化反派的一个俗套:很多电视小说里面的反派总是一开始被不公平地歧视和污名,被逼着反抗后就真的犯了错好像坐实了前面的“污名”,于是就从头不公平到尾,比如被错怪的白发魔女、被欺骗的李莫愁之类的,又比如《新白娘子传奇》里面法海绑架着许仙逼着白娘子和她斗法,两人闹出水灾责任怎么也该一人一半吧,最后却只有白娘子一个人被关20年受罚,法海没啥事,反而最后奖励得道成仙的时侯平白又有法海的份,好像因为他是神仙的公务员站对了队就好处尽捞,让人觉得这些神仙的律法既双标又不公正。
而去掉这个百姓无辜受害的情节,也终于没有复制这个让人意难平的不公平,不仅是对白娘子,也是对没有法力的麻瓜人类:神仙没有因为法力大过妖就随意决定妖的命运(比如《新白》里白蛇想搞事业时侯观音让她去报恩谈恋爱,后来神仙不让她谈了不分手就得受惩罚),妖也没有因为因为法力大过人就随意决定人的命运(比如《新白》里白蛇青蛇经常为了帮许仙用法术戏弄人类,以及和《青蛇》里一样的青、白、法海斗法水淹钱塘县的情节)。
这里的青白蛇有法术,可是她们也是在同样有法术的世界里平等地斗法,神仙有权力也是依照既有的律法惩罚妖,法海作为执法者对白蛇的敌对也源于他对于律法的理解,而不是利用他的特权发泄他的暴力。
这里的角色没有滥用更大的权力去碾压弱者,反而更像是接近一个人与人较为平等的关系。
如果说《新白娘子传奇》讲了一个情商高、人脉广的白娘子,通过她的个人魅力和领导好感让她的“越轨行为”获得赦免的特权故事,而《青蛇》讲了一个武力值强大的禁欲主义者法海,通过造成别人的损失来反思自己的虚伪和暴力的悟道成长故事,那么《白蛇传·情》讲的可能很多平凡人身上都会发生的情感故事:陌生人的理解与同情、爱人与亲人之间的换位思考、朋友的陪伴支持、对职责的探讨,对规则的反思、责任的承担等等。
也许正是这些平凡人身上都会发生的故事提醒着我们人与人之间本来可以有的善,和本应该有的样子吧。
优点:1. 构图和舞台,色调什么的很好,每一帧定格下来截图都是摄影佳作,构图真是教科书级别,比一些奥斯卡还美。
2.除了许仙演技都不错,青蛇敢爱敢恨,白蛇浓情,(法海直男(不3.配乐好 4. 故事很多本质的观点是很好的,勇敢,不守成规,和世俗斗争 5. 有些人物形象还是很好的,白娘子勇敢,女救男,小青敢爱敢恨,扇许仙耳光,钢铁直男法海,这几个人物还算立体6. 能把传统艺术和时代技术发展(电影)混合在一起进步,真是很前卫,看到了对艺术的探索。
7。
打戏动作戏不错可以,这种真打的打戏如今很难得了,演员真是实打实的动作功夫 ,功力十足,一看就是多年苦练老戏骨缺点:很明显,是有优点但是缺点拉垮很多:1. 口型对不上,一看像配音 (我错了粤语听不懂怪我呜呜呜2. 打光逼死强迫症,脸上光这么硬,和背景的光那么散的光一看就不是一起出来的,搞得人很隔离背景,five卯特效感觉就出来了,十分尴尬,有廉价感(虽然知道没多少预算)。
主要人打光如果根据背景调节一下会好很多,和背景一体化一点。
主要这个割裂感都能让人脑补出拍摄现场了。。。
3.人物形象:许仙人设太拉垮了,法海随便一说加流言就背叛妻子,许仙简直成弱智,完全没深度 ,主角人物基本废了,贵为主角要么应该很暗黑要么很高光,作品才有震撼感。
作品主角当然应该塑造好呀4. 形式问题,戏曲和电影形式的冲突(还是不能很好融合),信息量,人物不够立体 :粤剧一个台词一个片段唱太久了,单位时间增加,总时间有限,就讲不了多少故事,信息量很小。
两人认识,喝雄黄酒,大战法海,2h就讲了这么点事情,不像戏剧又不像电影,故事不够长人物就不丰满,精彩度就不够,节奏慢,看到瞌睡。
同样时间换了别的电影,会讲了很多事情。
你就会觉得这很不电影,这点事情一般40分钟不到就可以讲完。
就是不够紧凑呀。
全片有预告片70%的情节紧凑程度才精彩5. 摄影问题: 每一帧截图是很美,但是放在一起就很奇怪了。
首先镜头切来切去连贯性流畅度不好。
第二, 得全部画面都进入视角(也就是做最后一排看,净收眼底)画面才是美的。
稍微往前坐就会觉得画面太近了。
很多美的构图都是靠整个画面元素呼应才一起美的,但是看电影观众的视角由于和银幕的距离,重心是会放在某个局部的,那个局部又不出彩。
比如摄影真是很喜欢拍前景,但是前景的作用其实是衬托中后景色的,放在一起才达到前景承托后景的效果,但是电影这个大荧幕,观众的视觉的重心会只能重点看到画面的一部分。
感觉摄影不是很会电影的拍摄手法。
第三,构图不是从高空广角俯视的构图,要么就是长焦压缩画面取景,就俩手法,一开始看着新鲜,后面就单调了。
长焦老压缩画面不好看。
也没有摄像机移动体现动作什么的电影拍摄手法。
你就会觉得是摄像机钉死在一个位置,演员在舞台演习,然后绿幕抠出来。
7.5不到8吧,优点明显,但是缺点也很突出,问题很多。
作为鼓励加传统元素探索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鼓励情怀分数能勉强给到。
是属于优点很多人眼球,但是缺点不达到好电影标准的。
作为先锋探索还是很鼓励的。
当然,比商业烂片好太多了该批评还是要批评,以后这类电影才能更好呀ps 看了评论,觉得我是把这个看成有戏曲元素的电影看的,所以叙事性和拍摄可能会喜欢从一般电影的角度看。
但是很多豆友是当成电影形式的戏曲看的。
我觉得大家的观点不一样很正常呀,求同存异就好,大家都对。
和谐和谐爱和谐
当然了,白蛇传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改编的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小时候便是在《新白娘子传奇》的无数遍回放中度过的,作为中国古典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其中所蕴藏和寄托着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对封建枷锁的憎恶。
《白蛇传.情》基本延续了原来的故事情节,只不过电影属于是把粤剧舞台搬到了大屏幕上,一招一式和唱腔都保留着粤剧的特色,不过其让人惊艳的就是布景和特效,布景上采用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水墨画的风格,江南水乡的特点非常亮眼,而整片的高潮水漫金山的打斗戏份则采用了特效加持,整体的效果简直炸裂,让人拍案叫好!
非常精彩的古典和现代的融合,用电影拍摄手法加现代特效的加持,把粤剧精粹呈现给更多的观众。
纵使对于《白蛇传》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心,见到此片中将经典场景一一呈现亦颇受动容。
尤其满意影片中对小青的形象建立,虽说着墨不多,但却颇为立体。
不是简单的古灵精怪,而是洒脱痛快。
我一直认为小青的形象可塑性极高,部分影视作品仅停留在刁蛮只是小巧而已,而本片在此方面或许有受到些许《青蛇》的影响,真是爽气飒然。
同样,在布景方面本片亦有受后者影响之处,优异之处在于神韵亦习得了几分。
虽说成本不高,但精致的布景,唯美的构图,以及画面切换时的那种灵动与巧妙,当真令人欣喜不已。
两处场景令我实在喜爱,其一是白素贞盗取灵芝仙草,与鹿童鹤童兵刃相向。
作为戏曲中的动作戏,白素贞得动作实在是利落,如水银泻地般酣畅而唯美。
其二必是水漫金山那场戏,太好看了,如此有限的成本竟然能将画面做得如此精湛,不得不令人叹服,恨不得即刻再反复看上几遍。
配乐方面亦有亮眼之处,除却戏曲唱段外,其他几处背景乐尤其是后半部分的配乐,绵柔有致,婉转悠扬,动人心弦。
当然影片亦有不足之处,比如收尾部分的潦草与仓促,部分戏曲唱段时背景画面的突兀与粗糙。
但瑕不掩瑜,这绝对仍是一部赏心悦目的好电影。
原以为今年金鸡奖或许终于可以发挥点作用,赋予最佳戏曲电影这个鸡肋的奖项再多一些光泽,没想到本片早在2019年早已入围并且落败,且就入围了这么一个奖项,其他技术奖竟零入围,真是可叹可哀可笑。
小白:春色潋滟,正是人间好时节,真好啊。
小青:真好啊....好在哪里啊?
小白:人间好在,有情,有爱亦有家。
白蛇传的桥段早已被大众所熟悉,白素贞,小青,许仙,法海......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经典故事的情节,人物和起因,地点等等。
慕人间,下西湖,情生断桥,借伞结缘,为爱饮雄黄,救夫盗仙草,悲愤水漫金山,无奈塔下千年。
你以为那不经意的断桥偶遇,却是我蓄势千里的等待,短短几句,就道尽了一个缠绵千年的惊世的人妖恋。
《白蛇传.情》,是第一次把粤剧桥段全程搬入电影,非常难得的创新和尝试,保持了原来故事的大纲,在演员,曲目,布景,特效,配乐上面做了很多的调整,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水墨基调,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留白,美轮美奂的景观。
真的是一帧一画,浓淡相宜,纯美的国风山水画的画面,配色柔和流畅,看着舒服极了。
词牌婉约清丽,佳句无数,随手一拈,都是让人心动的句子,真的是,戏罢曲犹在,听者心神往。
故事人物且不多说了,什么兰权吕权,什么千年恋脑,什么软弱无主男,什么行天道拆鸳鸯这些就不多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一个尺道和版本,我只是想,很纯粹地说说这个电影版的故事。
全剧按照粤剧的传统,以折为单元,五折加尾声,一共六个部分,一曲一折,情意款款,每折都动人心弦。
按照初春(万物初露之相遇),晚春(情愫暗生之爱慕),盛夏(热恋沐花之定情),清秋(落叶纷飞之猜忌),初冬(大战万物之惨烈)和尾声-初春(万物复苏之希望)。
一,人物的服饰和妆容和传统的戏剧那些浓烈的,线条比较强烈的妆容比较,电影的化妆实在美,非常柔和,整体的头面和色彩都淡化了很多,化妆的重点反而突出了眼神的情绪。
特别是断桥借伞的那一折,小白,小青还有许仙,三个人的姿态,走位,表情,动作,仿佛有一根丝线牵连其中,一步一回眸,步步有情节,流畅柔和,浑然天成,那些细节妙不可言。
后来的怨,怒,无奈,哀求,决绝等情绪和心情,在眼神里面都能一一体会,演员的功力真的非常扎实。
服装上面,看到的是一系列赏心悦目的莫兰迪色系,而且服饰非常的飘逸单薄,多了很多仙气,和山水的背景浓淡相宜,和传统的戏剧服装,多了很多飘逸梦幻感,非常治愈。
演员们的身段动作,根本挑不出任何瑕疵,袅袅婷婷,一举一动都极雅,两眼秋波盈盈,一回眸一垂首。
二,国风庭院景框画面使用了大量苏杭一带的典型的镜框架构,画中有画,景中是景。
圆形景窗、六角景窗,比比皆是,随手都是可以做壁纸的画面。
各种圆和方的窗框,月门,镜子,池塘倒影,庭院湖石,游鱼荷花,还有各种对称的饰物,无处不提醒我们,人在画,画里有情,每一个景观都可以一幅山水画,美不胜收。
三,运用了科技的摄影,有大片的既视感水漫金山这一场,是片中视觉的高潮。
这个片段,出现了很多的俯视拍摄的镜头,小白和十八罗汉对阵,法海与巨浪对抗,还有小青和法海对战等等。
俯视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打斗场面的宏大,也,看到了对抗双方的渺小。
还有,运用了很多很多传统国画里面的留白手法,时空有停顿感。
四,对白和唱词的精美。
都是粤语词牌和对白,在我来说,听得非常舒服,仿佛回到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看粤剧的时光。
“圆我的愿,心事千年,只等你遇见西湖雨里,为我撑起一片晴天伞下 羞得嫣然 是六月莲情已生 心相至,情已深 悔也迟哪管他 是人间少年为了他 我愿塔里 再困千年情已深 思忆点点甜”小青的念白,每每叫人会心一笑,特别那一句怼法海的金句,看得我我也爽翻了天灵盖。
“呸,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人的眼,关了哪佛的事,逆了哪里的天。
”“姐姐,这一趟人间我们终究是来错了!
”“姐姐,枉你修行千年,倒学会了委屈自己”......千年仙蛇,委屈自己,爱慕人间,只是因为,人间好在,有情,有爱亦有家。
PS 一句题外话,哈哈哈,经验教训啊,孕妇就不要喝酒了。
唱戏和表演极好,真希望以后荧幕可以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戏曲演绎形式。
只是对于《白蛇传》的故事本身来说,有太多无法认同的地方。
中国古代故事的套路,是总喜欢设置一个无辜、无奈或多情的男子,加以一个悲惨却守节的女性。
习惯于为女性设置道德困境,永远让女性在这种道德困境下做选择,而女性的行为模式所表现的正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中国古人(应该为大多数的男性),大概很喜欢看到一个女子为情付出的坚韧程度,悲一切哀痛,受一切苦难。
这种社会期待,在白素贞身上得到了最大的实现,“循人道,求一爱。
为此我愿,塔里千年”,还有电影里大量在当今可被视为“恋爱脑”的唱曲,都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对女性的爱情期待或者假想到了何种程度。
在古代,女性追求自由的恋爱,要经受十八罗汉和法海这样的卫道士的考验。
而像许仙这样一个痴情男子大概很少,尽管在故事里,明面上多是责备,暗地里其实尽是赞扬。
一个没有主见的情种,在古代向来是遭人贬斥的。
他被设计出来的意义大概就是为男性辩护,当然,这其中夹杂的可能也有女性对于男性的某种期待,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展示女性,进而定义女性。
故事里,女性的另一个很鲜明的教化是为(维)妻则柔,为(卫)夫则刚。
但哪怕是为了自己的丈夫或者孩子,这也并不意味着女性有能力独自一人实现救赎,实际上,一个更常见的假定是,女性本身不足以承受生命之苦,而往往需要依靠来自外部男性的怜悯和帮助实现。
但最令我惊喜的人物,则是叛逆精神十足的小青,“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的眼?关了哪佛的事, 逆了哪里的天?凭什么要你来主宰!
”如果这句话真的出现在了故事的原初版本,那小青大概可以成为中国古代像哪吒那样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叛逆精神的文学形象。
可惜故事到最后,那个厌恶尘世俗规,期望回到世外,跟姐姐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愤恨着妖有情而人无情的小青,也在虽然不团圆但满是“美好寓意”的故事结局里隐身了。
白蛇传·情 (2019)8.0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戏曲 / 张险峰 / 曾小敏 文汝清
我不懂粤语,更不懂粤剧,但情相通、意相通、美相通,文字和文化的障碍并不重要,期待见到更多百花齐放。
2021.6.3 活力天宝1号激光厅 , 电影精彩场面全在预告片里了
打着戏剧的幌子拍出了一部歌舞剧。布景道具各种花里胡哨往上整,演员和布景打架,真的不是用特效用的多就代表用心了。枯山水这个场景真的出戏,寺庙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建一个假的庙,幼年许仙为什么用女演员,打着情怀捞钱
剧情干瘪,场景简陋,特效廉价,表演拉胯。电影和舞台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完全不同的,需要整体的融合创新,而不是以舞台的形式用电影放映。
我觉得很没必要,不是画面好看,照搬就是好的艺术了。电影和戏剧是两个语言系统,如果想转变,那就应该确认一个语言来说,现在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外国人在用英文读古诗,不可能给人很好的观感。这是偷懒,不是这个常识不可能,是导演在偷懒
较戏曲的平面效果,电影化改变了时间与空间。演员的戏曲功底扎实,但这网大级别的导演挺拖后腿的,所谓的特效也质感廉价,各种抠像粗糙。一是拍摄逻辑还是不明确,比如盜仙芝那节,配乐是戏曲的,表演特效是电影化,这样导致唱词唱腔没有契合到鼓点,如果说是电影逻辑,整部电影太割裂,就是几个《白蛇传》粤剧有名的唱段的展示。唱腔、唱词也是大幅度删改,为了迎合大众,不伦不类,尤其对比一下广东粤剧团(B站版)原版来说。二是太保守了,不去对比李碧华(女性议题)小说版《青蛇》以及徐克(情欲)改编的电影版以及更近的田沁鑫(神话的演变与人佛妖三视角)话剧版、两部动画电影版,哪怕戏曲来说,川剧的男女合演青蛇,昆曲的实景拍摄,连1980年(田汉原改编)的京剧版也更红和更好地电影化(反叛佛教,法海能都让螃蟹精吃了…).小年
从头到尾都是——“啊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太好听了!” 骨头从头酥到脚。表白演员和制作团队,太用心了。
这水漫金山不比复联4好看?
如果把戏剧加上CG称为一部电影,本身就是对电影的讽刺。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推崇!场景美轮美奂,粤语清脆悦耳,演员唱念做打都是台下多年训练的功底。水墨画般的特效意外好看,很奇妙的观影体验。
#3rd PYIFF#4K尝试很棒,但是有点粗糙:口型、景与人、乱切的镜头暴露了很多问题。白素贞的眼妆可以精致一点吗...现场提问的那俩姑娘,也是服了...水漫金山太冗长了,想突出因果轮回也不至于那么久吧,三次举钵都没收了她,好累。第五折和尾声和一下精炼一点更好,纯动作来回的打斗和重复的唱段既磨损了戏曲艺术也丧失了电影视听语言。画面布局为啥一定要前景,越不越轴放一边看着不舒服是真的。整体感觉是平面加3D加水墨加动画的奇怪杂合体。还有别让白素贞飞成超人的那股勇猛... 两星给创新和现场导演和监制的态度! 2021.2.12看了春晚发现是一样的演员,太美了,舞台效果还是最棒的!
3.5,有在努力做尝试,让更多观众接受戏曲电影
戏曲电影也可以拍得好看,但这部没做到,导演思维太呆板陈旧了。戏曲本身就是形式感很足的艺术,影像化一旦做不到自然,就会显得非常做作;
照搬戏曲程式是不适合大银幕的 不是说这个戏不好 我期待看到舞台版本
这破电影看得我好痛苦,所有孙霆吐槽过的烂戏都没有它烂。戏文水词藻堆砌,念白不分轻重,听得想把舌头给他们割了。转场毫无逻辑,镜头乱七八糟。音乐像春晚,服道像汉服mv。唯一优点的就是花旦漂亮,小生连粉底都不上,镜头一拉近我替他的毛孔和褶子感到尴尬,不想这么近直视丑男人。
爱上了小青,姐夫都敢扇。
在B站花了3欧,是今年最值回票价的电影,群舞一开口“蓝蓝天,水涟涟”就哭了,大哭小哭着看完了剧,再倒回去截屏,每一幕的很美
特效很好,但没能传情达意
视觉上真不是一般好看。
可能从戏曲角度很厉害吧。但作为电影,真正看不下去,逼着自己看也看不下去,也抓不到到底戏曲美感和唱腔美感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