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告诉广大女性朋友,别嫁那么远,再多的爱也抗不过婆婆小姑都讨厌你,要么委曲求全要么就像女主那样离开,当然,不管哪种选择都不会令人愉快。
言归正传。
某著名搜索网站说“《水性杨花》实际上讲述了一个旧世界道德礼仪与新世界自由平等相互对抗的故事”。
旧的东西未必不好,新的东西也未必全对,这个世界哪存在什么绝对的好与坏,道德礼仪和自由平等又何须对抗。
电影海报很美,仔细一看是Larita和公公,真是可笑。
导演也许想把公公塑造成自由平等的形象,可是我只看到了一个无力正视残酷的事实,不顾妻儿,毫无担当的男人,片中代表旧世界道德礼仪的妻子在一群妓女中拉他回来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他却在电影开始说“Not nearly as exciting as crossing your mother”,他也终不负众望在电影结束,家庭面临破产的时候跟着儿媳,所谓的自由平等跑了。
这是个男人?
人永远没有办法只为自己而活,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你要为父母活,长大了还要为妻儿活,为很多与梦想无关的人而活。
与Larita共舞亦有些讽刺,他可曾为为家庭付出一切的妻子做过什么?
他可曾为这个家庭做过什么?
如果电影非要表达两种文化的碰撞,不如把海报改成Larita和她的婆婆,两种文化的代表,都是令人敬佩的女人。
Larita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女人,她美丽、自信、坚强而勇敢。
有几个人能做到让饱受病痛折磨的丈夫提前离去,有几个人能及时止损离开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说I can’t change, not for you… not for anybody… any more时是Larita最美丽的时候,宽容但是有自己的底线,始终拥有一个真实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Mrs. Whittaker是个命苦而坚韧不拔的女人,丈夫指望不上还处处跟自己作对,女儿们不知所谓,儿子还太年轻没有定性。
好在儿子看见了Mrs. Whittaker的艰难,决定放手Larita做他该做的事。
事情分两种,喜欢做的和应该做的,两者能统一起来是人生一大幸事,如若不能就要看看自己肩膀上有什么。
喜欢Lairta,尊重Mrs. Whittaker,厌恶Jim,John只是尚未成熟。
英美文化差异很大,表达情感的方式很不同,一个保守一个开放,其实我觉得电影名没有充分传达出主题,这是一个愿意付出爱的女人,只不过她遇到了一个很懦弱的男人,以及一个很刻板严谨的家庭,从中也发现英国的婆媳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幸运的是她居然能够遇到一个和她一样的开放以及对爱十分勇敢的公公。
整部电影都很精彩,开头很美,探戈很醉人,尤其是这部电影里的所有歌曲都十分畅快。
杰西卡贝尔和科林费斯演的都很棒!
看了好多影评,从希区柯克版到这一版。
都是说要做豁达的女人什么的。
在我看来都TM是废话,做自己最好,发挥到极致,去体会,去应对一切。
这应该才叫生活吧(管他叫什么)。
当周围人把爱情放进了外表和物质的玻璃罩里,总是在问美女帅哥有房有车的时候,就用人性打碎这个停滞的垃圾吧!
当你的爱人说:I love you with all my heart and soul。
先别忙着甜蜜。
每一个他/她爱你,都会有自己的底线,只有你的行为还在底线之上,他/她当然可以全心全意地爱你。
但有朝一日,你触及到了这条底线,你的言语或行为,已足够为其他人所诟病,他/她还能一如既往地爱你吗?
世人的爱都不是大爱,只是以爱的名义,为你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围墙,让你身陷囹圄,只要你不越过那堵墙,爱仍在;一旦要翻墙,爱人也会随之翻脸......当这个平静但虚伪的庄园得知她的过去,她的丈夫别过去了脸。
她就知道终将不容于这个假装高贵、虚伪的庄园。
最后,以一曲惊艳的Tango明志,潇洒离开。
那段探戈,只为理解我的人而跳,无关风月......你或许是爱我,但你还太年轻,你还不知道爱不仅仅是喜欢在一起,爱还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字。
当我虚弱的双手无力结束我了无生趣的人生时,你能爱我爱到杀死我吗?
I couldn't possibly have finished this film if I hadn't felt that I owed Colin Firth and Kristin Thomas . The plot is so predictable and every character is so stereotyped that they nearly bored me to death. Even Colin Firth and Kristin Thomas are disappointing . There is nothing new about their acting . And I wonder whether Colin Firth had reached his peak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since then it's all been downhill for him?
俏皮风格,平平无奇的剧情,却在结尾给了一个扎扎实实的高潮,一段绝望而坚强,伤心而骄傲的探戈!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电影里就不能出现一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呢?
除了《霸王别姬》里巩俐演的那个风尘女子,我再也找不到其他。
这片子的女主角当然是个性中的个性,个性到完全的不苟同尘世,多么的不真实啊!
不得不说女主角很有魅力,但是演得不够到位,几段感情的处理不是太好,当然也有可能是导演的问题,摄影的问题。。。
其他几位的演技相对完满一些,当然他们表现的余地也不是那么大。
跳开电影本身的制作不说,他表达的东西还挺值得回味的:现代化的主角在一群保守派中显得特立独行,正如现在的复古派一样,其实没有好坏,做不一样的自己就行;所谓爱,以为是爱的反倒不是爱,没有谈过爱的,好像更是爱,我们懂得爱吗?
我们有资格谈爱吗?
再落魄的时候也不要跟自己原本就看不上的人跳舞。
最后,要勇敢!
她的放荡并不是源于无知,反而她是懂得驾驭智慧的聪慧女子。
适时的,忍让,以及袒露自己。
电影有个完满的结局,寂寞深处,两个放荡的人最终一起奔向未知的前方。
她理应得到属于她的所有,更庆幸的是,编剧让她遇到了黑暗中的另一团焰火。
这让我想到《巴黎我爱你》里面的一段,哑剧之谜。
两个哑剧表演者在喧嚣繁忙的城市里奔波,只能在生冷的监狱里相遇。
一拍即合。
我们知道那并不只是爱情。
是同类相遇所闪烁的光芒。
被淹没在人海里,我们甚至绝望地认为不存在的同类。
但个人自私地,希望她能独自潇洒地离开,不再停靠,虽然停靠是流浪者的理想,而流亡才是他们的宿命。
一个传统守旧,一个自由奔放,看也知道那个更讨喜。
更何况Mrs. Whittaker的出场,一看就是带着一脑门子官司的主,相比于惊艳亮相的Larita,的确容易让观者产生反感。
其实二者性格同样坚硬,只是英美的文化差异使她们的各自保持不同的理念而已。
而我一直认为性格本无好坏之分,因此褒贬也不应于此。
一、欺骗影片中唯一的欺骗似乎就是Larita对于前夫死因的隐瞒。
我们可以把她误杀狗后的作为,当做是初到夫家后的紧张,害怕不被认同,而出的下下之策。
但对于丈夫隐瞒如此重要的事情,至少说明他对John并不信任。
而Mrs. Whittaker对此事的介意,等你当了妈妈自然会明白。
二、责任一个故事,丈夫原本工作积极认真,本有希望当上经理,但在和另一个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只能无奈的去当仓库管理员。
愤而辞职,然后不回家天天留恋花街柳巷。
妻子看到孩子尚小,不能没有父亲,亲自去她反感至极的风化场所将丈夫找回。
然而回来后的丈夫,依然全然不管家中事务,妻子上班赚钱,回家做饭,大小事务事必躬亲。
而丈夫只是成天上网聊天,还每每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一直对于当初的事情耿耿于怀。
如果你是这个妻子你会如何。
丈夫形同虚设,儿子远走他乡,没有任何人可以指望的Mrs. Whittaker一个人在支撑这个家,所以她的性格不可能不坚硬,否则这个家早就支离破碎了。
所以你反感她对于你的风雅不懂附和,就像你嫌弃为你洗了一辈子衣服的女人双手粗糙一样是混蛋逻辑。
Jim在Larita独自跳探戈的时候伸出援手?
如果这值得赞扬的话,那他在这个家里这么多年,都没有在妻子心力交瘁的时候挺身而出,又当如何评价呢。
Larita在杀狗事件被发现后表现的不够懊悔,以及最后“不够爱我”的理论,并非不对,只是过于自我;Mrs. Whittaker对于儿子婚姻的反感和对Larita的厌恶,也并非专制,只是过于传统,这是英美价值观的差异,所以两人都不值得诟病。
如果两人一定要分隔高下,恕我更倾向于Mrs. Whittaker。
倒是片中的男人,John对于感情摇摆不定,回来后和Sarah的暧昧不明。
Jim更是毫无责任,不值一提。
看这部片子,多少想到《痴男怨女》,两者风格上非常相近。
只是拉莉塔比起温夫人要更年轻更美貌更浪漫不羁更野性难驯,相对与温夫人的历尽沧桑看尽世风,她还有爱想给予。
只是她看重的大男孩,还不明白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一直在妻子的想法和母亲的渴望之间徘徊。
美丽有故事的女子所到之处所引起的男人的爱慕和女人的嫉妒也是可以想象的,同时在这种情景之下也存在各色的歧见和揣度。
导火点是她隐瞒的过去。
这过去在不了解又有偏见、保守而没落的英国田园氛围中,显得如此的不堪险恶。
她好像一直没有真正为自己辩驳,直到最终她说:“爱一个人爱到愿意为他做任何事,甚至是帮他注射毒药,因为他虚弱得无法自己动手。
”在这一刻,爱上女主角,不止是美貌不止是野性不止是这一些,而是她懂得什么是爱,爱得无畏偏见,甘冒风险。
潇洒地走,没想到却在这样的家庭里找到了知音,实是意外之喜。
Jim说得对:“艰难之路,惟勇者行。
”
你应该爱我多一点出自一个如此性格的女子之口,以我的理解,只是陈述句此话出口,便是尾声,恋情与剧情她说我的第一个丈夫年纪稍大些,他的结局很糟糕在这之后很久,这个纯真的男孩闯了进来,纯净无瑕我和他结婚是因为其他的关系在我看来是那么廉价和肮脏我的第一次婚姻带走了我的青春,而现在我正在偷走别人的青春她尽她所能,非常勇敢犯错误,她知道自己内心的愧疚便可,无需旁人谅解她爱人至深,愿意为他们做一切事的感觉,甚至为他们注射毒药,因为他们虚弱得无法自己动手众目睽睽之下,她无畏孤独探戈孩子,如果你不够勇敢,那么,请你暗恋懦弱地爱人,领她入困境,不伸援手,甚至旁观,转身多么顽劣爱人不会是一颗珍宝,佩戴于身引来围观与赞美爱人不只是一个玩伴,携手纵情驰骋,仰头而笑看清她的立场,立定在她背后,共进退直至曲终,这是真诚最基本的自觉废话许多是电影笔记的不自觉Larita果敢坚强,她也天真邋遢了的Colin Firth眼神不改一如直觉,他们有戏且有度
not good enough
到底是什么鬼东西...集合了好几种我不喜欢的设计
婆婆好惨,丈夫好不容易找回来,儿子回来了,丈夫又走了…
Kristin Scott Thomas,how can u be so bitchy??love u!
会去找原版看。电影想要表达的太多,所以很多细节还欠火候。不喜欢美国人那个角色,DARCY的角色也很欠揍。COWARDS.
美英两国文化差异,婆媳关系,新老文化碰撞,导演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以至于90分钟根本难以表现完全。
一贯的欧美作风……
景致很好。加深了我对Kristin Thomas的厌恶。
对话很多。有的镜头还好。只是高潮很快就结束了。
英国电影活生生拍成了美国梦。
1.Jessica Biel赞。Justin您可真有眼光啊!看的时候有想过若预算升级的话可以找S.J来演,但又觉得她还是不够Jessica成熟&风尘。2.Thomas阿姨赞。Ben很帅,加为新欢!3.竟然看到了IT Crowds里面的Jane哈哈哈哈哈哈!
纸糊一样的故事20170201
一流的演员演了一出流水戏。
⒈最开始以为是没落的日不落帝国,与新兴的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可看完全片发现,只是婆媳大战,中间还站着妈宝男,以及同情儿媳的公公,偶尔还会出现令人讨厌的妹妹,真可谓一出伦理大戏,让人备受煎熬;⒉在母亲的保护下,男主始终都没有长大,不明白爱情的含义,所以最后也就只能看着媳妇远去,最终一切归于正常,而公公仿佛是这个家族的异类,丝毫没有腐朽的贵族气息,反而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感受儿媳的苦楚,最后与儿媳的那一舞,可以说是全片最经典的地方!⒊有几个很值得吐槽的地方,狗竟然能被一屁股坐死,而且还是在沙发上,然后女主非常漂亮,男主外表也还可以,但可惜华而不实,反而女主与公公倒是很有cp感,总之,这部电影就是平庸至极的烂片!
女主、、、、、
The music is cute.
复古到了电影界
英国乡村版金粉世家
看不下去。讨厌美国佬搅合好好地英国电影。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s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