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消防员消防设施设备做的多么的完善,这些只有在毫无意外发生的时候觉得安全,可是真正遇到事故火灾时其实能发挥的作用未必很大。
就是因为那些维修人员的一根烟头,本来以为踩一脚会熄灭,可是总有些火星会成为这次灾难的起源者。
一根烟头就成为夺取那么多条人命的杀手,太不值得了,这里是看到后面那么多人死掉让我第一个揪心并且想打人的地方,以后做人做事即使不对自己负责也得对他人负责。
让我更想打人的时候就是那些占用防火层用矿泉水瓶做掩盖放化学物品的管理人,本来想着放着水也好,但是当楼层爆破那些有毒气体产生后把一个父亲就这样活活的杀死,这多么的令人心疼啊。
我觉得这些要是真的在现实中发生那得是多么惨烈的一场灾难。
还有这部片子有亲情,有爱情,有家庭,也有各种黑暗人性的呈现,那个钻石工人我觉得他是个害人害己的人渣之外想不到什么形容词来形容,把苛刻的老板杀死这个我不想评论,可是在得到救援的时候争先恐后却活活害死了本来可以被获奖的其他人,而且为了钻石居然不救自己的好兄弟,之后被获救了居然还想把人冲进万丈深渊的电梯层,这样到了危难时刻显得如此自私的人可真是身为人类的一个大悲哀,不值得原谅也不知道体谅。
不过电影就是电影,在影片我深深体会到导演要你不死你永远死不了,很多个危险高潮片段都能体验的到,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居然没死,我去。
无论这部电影有些细节多么狗血,但是是部挺好的教育片,至少我知道生命很珍贵,做好防灾防火的预防工作真的很重要。
昨晚去看其实前几个小时才刚刚看完狄仁杰,一晚上看两场真的很爽啊!
看这部也片子也蛮意外的,毕竟在灾难片这一块是很不好拍的,加上国内大导演搞的《巨型台风》之类,更是让我彻底倒了胃口。
当然,有人说《唐山大地震》,你非要说这是灾难片,我也无话可说。
所以在国内能看到这样的灾难片,我还是蛮惊喜的!
加之3D之类的噱头,看起来挺抓人。
火之一题材,加之刘青云的老戏骨,不能不让人联想起银河的老电影《十万火急》,虽然早就看了记忆中很模糊,但依稀还记得刘青云带来大家都地下逃脱的惊心动魄。
看的时候也就把他当成《十万火急2》。
香港的戏骨,泰国的导演,合起来拍国内的灾难片,这组合很新鲜。
不过看过之后就冷静多了,打分的话,这部电影也就刚过及格线,三颗星半,其象征意义仍然很大。
说起来这两年香港电影人北上之后给国内市场带来不少的变化,老杜的《毒战》尺度堪称国内警匪片之最,灾难片类型片的拓展,还有同类题材的正宗港片《救火英雄》也在最近来袭,难道说真的有数量才有质量,只有经历过众多烂片的洗礼,我们才能在国内的大银幕上看到有质量有诚意的电影。
首先是剧情的硬伤多多,不合理的比比皆是,有的是剧本的毛病,上下逻辑性说不通。
电影中对两兄弟的亲情交代太少,决裂的时候也是讲不通的。
还有兄弟两个人都从几十层高的电梯井中掉下去都能满血复活,这也说不通吧。
以及里面爆炸毒气的作用也是了了,纯粹是为了顺延当时的剧情,对后面的情节推动毫无作用。
有的是导演的毛病,彭氏兄弟拍鬼片是不错,但都是小格局的,后来导的郭富城侦探系列第一部和鬼有关还不错,续集没鬼拍的就是差强人意了。
在这部戏中也是这样,人物都是扁平化,群像不突出,就是两兄弟的感情历程也说不通顺,配角更是毫无个性,不是几个人相互推动着剧情,而像是剧情拉扯着各位走。
整部电影全靠两位男主角撑起来,其他演员从选角到演戏,都没有进去,海清啦,陈思成啦,还有几个新人,尤其是小女孩,应该是戏中的泪点,结果我都看到其的笑场。
至于宣传中的3D噱头,说坑爹是重了,说坑人是轻了。
特效画面真心说赶不上某些游戏画面,尤其是几个全景的火场图,看的时候我直接就笑了,回去查查《风云2》的特效团队是不是一家的,那部电影更是彭氏兄弟的奇葩片。
看过片头的几家投资方就会对戏里面的拧巴有点理解,泰国的导演团队,香港的本地演员,大陆的花瓶女配角,以及在国内审查范围内的辗转腾挪,怪不得电影呈现出四不像的情况,明显感觉里面的演员表演还是气场不搭,对,就是违和感,不能入戏。
不过还是应该感谢这部电影,很多时候电影本来没啥意思,但其象征意义很多,比如《见过大爷》,里面的演员表比剧情好玩多了,尤其是国籍。
摘录一个朋友的部分评论:愚蠢到了突破天际的地步。
大火发生,浓烟滚滚,这时候,任何有脑子或者正常人,该做什么?
找一块湿润的毛巾或者布料捂住鼻子,来防止烟雾,如果实在是没有水,干的也行。
但是这个电影里面,前消防精英队员,消防队家属,一大群成年人,都是用手捂着鼻子,在烟雾中走来走去……没有看错,是在烟雾中走来走去,从来没有一个人有用湿润的毛巾或者布料捂住鼻子的意识。
就连消防队员上来之后,也不这样的 提醒,或者让大家准备,然后依旧是这样的下去…… 火灾电影连这个最基本的因素都搞不懂,实在是不明白,导演的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我的看法则是:一是显然抄袭最近的那部棒子火灾电影《摩天楼》,但抄袭的水平只有1/3不到,各方面都是,不是某一方面特别弱。
二是火焰、火场基本上都是3D制作,做得又比较差劲,很显然看出假来。
三是剧情安排、基础设定让人无力吐槽。
那么大一幢大楼,搞钻石雕琢加工的小工厂会设在里面?
很多危险品的小工厂会设在里面?
这些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东西。
不知香港会不会因为地皮太紧张出现这种事,但我觉得很不靠谱。
四是大多数演员表情不紧张,包括消防兵的动作都是拖拖拉拉。
总之是全面的弱智。
即使作为一部防火科普电影,也还有前面所说的基础知识引导错误等问题。
这是会害人的。
以前听说公安部消防局请王宝强拍了一部,但好像没啥印象。
广州一个炎热的夏日,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内,不同行业的人们各自忙碌,经营着自己的人生。
曾在消防队服役的阿强(古天乐 饰)开办的消防系统公司是日开张,另外一层的诊所内,消防特勤队大队长大军(刘青云 饰)的妻子思乐(李心洁 饰)正做着孕前检查。
与此同时,大厦空调系统出现问题,防范意识较差的维修人员更引起不可遏制的火情。
经验丰富的阿强迅速组织疏散,然而火势迅速蔓延到各个楼层,受灾民众的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接到报警后,大军带领战友迅速赶赴现场。
导演自我枪毙的粗剪版跟影院版情节有点不一样,偷钻石的那个坏人最后其实来了一下人性的升华,代替刘青云拉动电梯救了所有人,光荣便当(所以这段剪掉之后,刘青云就只能信春哥满血复活的从摔成一堆废铁的电梯井里爬出来还屁事没有了)。
果然灾难片才好看。
虽然有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古天乐捶玻璃窗,我捶过我知道有多大的伤害。
明显应该把衣服脱下来包手来捶;或者后边烟比较大,明显该用纯净水把衣物弄湿然后住捂嘴巴,可古仔就用手捂(有些人直接不捂),反正类似的地方蛮多的,有点误人子弟。
导演在拍这片子时应该多学学这方面的常识。
然后剧情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刘青云的老婆明明的低层的三四楼左右,怎么跑到了15层以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就不一一赘述。
就算有这些的不合理,但故事的整体大纲还是很不错的,看着很刺激,多处情节很有心跳感,内涵意义也不错,也有很多可处的地方,比如说医生的自我告白,最后的金鱼等,这些比起一些所谓的大片都要优秀很多。
导演还要继续怒力,天朝也确实应该多拍些这些片子。
文/梦见乌鸦一部标准配置的灾难片要具备那些必要因素呢?
起码个人认为有两点:首先是要表现出、、灾难呼啸而来的那种强烈的恐惧感与震撼感,其次还要刻画出在无情灾难面前渺小人类在生死关头的那种真实情感。
这部《逃出生天》最起码做到了以上两点,它并不十分出色,但可贵的是,放在国产电影这个大环境下,《逃出生天》的出现,成为华语电影新世纪灾难片的代表作。
中国有灾难片吗?
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一部反映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名字想不起来了,以前在《中国银幕》上看到过。
90年代至千禧年初中国著名导演张建亚拍摄的《紧急迫降》和《极地营救》也属于灾难片行列,属于前辈级别,值得肯定。
但苦于年代久远,那个时期国产电影的技术说实话制造出来的特效相当无料,难以与国际同期的灾难片相提并论。
近几年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出现过很多同类题材的电影,平心而论这些电影不能算得上纯正的灾难片,而是意识形态的狂欢,像是什么台风我就不提了。
另外还有冯小刚的两部票房大作《唐山大地震》与《1942》,一个天灾一个人祸,冯导演多把目光放在“以人为本”上面,人性化的因素空间更多,纯正的灾难片味道反而淡了一些。
终究而言,在华语电影中,像是《2012》、《海云台》、《海啸奇迹》这样纯粹的灾难片很少,归根结底在于类型化进程发展缓慢,而《逃出生天》没有什么希冀、曙光之类的头衔,却完成了一项最基本的任务,纯粹的华语灾难电影。
《逃出生天》可以说套上了传统灾难片千古不变的马甲,说白了让人不用看开头也会猜到结尾,所以关于剧情方面的要求也不必多说,因为世界上灾难片除去了各式各样的灾难外衣,到头来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映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和人类生存欲望下那种赤裸裸的情感,以及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命悬一线的紧张,这也是一部合格灾难片所要具备的。
既然《逃出生天》已经完全具备了此等因素,那么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它如何将此发扬光大。
编剧栏上看到了已故剧作家司徒锦源的大名(结尾字幕还缅怀一下,顿感悲凉),就知道电影一定会沿用群戏模式,这也是灾难片的标准格局。
通过灾难中不同人群的表象来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祭出同生共死的大招。
同一地点、不同人物,《逃出生天》与诸如《海云台》、《2012》、《摩天楼》这些灾难片不同的一点在于,电影并没有用很长的时间铺垫人物和事件起因,而是直接进入主题,开场20分钟过后火灾就弥漫大楼。
因此得见,《逃出生天》的人物关系网络并不复杂,几个主要人物,消防队长和身陷囹圄的妻子,自己的弟弟、一名医生、三口之家、保安父子、做贼心虚的哥俩,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是灾难将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个设置很像去年俄罗斯灾难片《地铁》。
反观韩国灾难片《海云台》与《摩天楼》,都是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描绘人物网络,通过不同的事件来刻画出不同人物的内心并反映出各种人物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难言这两种手法那种更好,长时间的铺垫有助于留给我们在灾难中心随人动的空间,每个角色都牵挂着观众的内心。
而《逃出生天》这种方式缩小了人物空间,强调小人物在火灾中经历和结局,注重灾难的突发性,也是一种可取的表现方式,但人性化的味道就淡了,也就是说后期除了几位主角之外,其余角色死活跟观众关系不大。
因此而言,《逃出生天》将重心放在了灾难本身上,人物退居其次,比如消防队员只表现了刘青云一个人,不像《摩天楼》连消防队都有群像。
要说彭氏兄弟不愧是调教惊险与紧张情节的好手,在几部不成功的惊悚片之后,本片是他们的用武之地,加之司徒锦源的编剧,《逃出生天》更像是灾难片外衣下的警匪片,虽说片中没有警匪,但节奏和剧情,乃至人物塑造和兄弟情义,都是香港警匪片的模式,具体可参考杜琪峰的《十万火急》。
本片中,“匪”变成了火灾,警则由古仔和青云饰演,并且他们之间有着令人纠结的瓜葛,其余角色都是“匪”的人质。
可见本片虽然是大陆合拍片,但味道还是港式的,只不过格局更大了一些。
本片耗资不菲,用3D技术史无前例的造就一场旷世大火。
摩天大楼熊熊火焰的视觉效果与灾难片惊险万分、命悬一线的情节十分引人瞩目。
彭氏兄弟打算将其拍成一部史诗灾难片,为此还封锁市区,烧掉一整栋金融大厦,得到了消防部门的协助,阵仗之大亚洲罕见。
几位主角饰演的消防队员一起上天入地,躲避坍塌、爆炸等种种危险,更有极端环境下舍身忘死的人性显露,乃是国内罕见的大手笔。
本片的灾难场面不可谓不震撼,熊熊的火焰,崩塌的楼层,以及灾难中狼籍的大厅,吊车营救那一段险象环生(旁边一个妹子吓得都不敢看,是全片最过瘾的地方),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眼球。
而低沉火爆的音响效果,也久久在我们耳边嗡嗡作响。
电影以远景和广角来表现失火的大楼,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再用近景和细来显示烈火在人群和楼道中的肆虐。
电影的视觉效果愈加成熟逼真,但还不能与好莱坞同类题材的电影相提并论,因为本片的一些CG场面与真实场景的结合过程中,还是会看到电脑特效的痕迹,但如此效果已经足够适用于本片。
看了本片的幕后花絮,电影采用真火+CG渲染的方式来营造效果,看了拍摄过程中真的烧毁了不少东西。
最后不能不说的就是煽情,《逃出生天》不像韩国灾难片那样煽到顶点,在灾难中人类最后时候无助的神情通过各自的面孔被一一表现出来,虽说很老套,但却很实用。
尤其是结尾处人们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时刻,似乎让我们忘记了灾难的存在,而发现了比灾难更震撼的其实是人在最后关头的真情。
总的来说,这部《逃出生天》真的是一部华语电影中少见的纯正血统灾难片,没有歌颂、没有主旋律,不夹杂意识流,最起码能得到感官上的震撼,是华语电影追求灾难特效走得最远的一部。
走出电影院,在回味片中情节和画面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本片的野心,就像电影中的熊熊之火,只希望未来国产电影能够出现比较纯粹的灾难电影,像这样即可。
PS:演小肥父亲的是臧金生,演张兆辉媳妇的是金巧巧,我看字幕才发现。。。。
我一般对电影不太挑剔,但对这部片确实有话说,所以扣了两星。
扣掉的第一颗星是演员太不投入。
特别刘青云,在整个火场中从来没见他跑过,永远都是走的。
太稳定了吧,火场救人啊,时间都是以秒来计算的啊。
而且对手下的消防队员以及那些被营救的人没有一点威严感。
一个指挥着全局的救生指挥员,怎么可以没有威严感呢,没有威严感就不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啊!
他对老婆的不关心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什么重任在肩、迫不得已,而是纯粹的冷血。
譬如,大家暂时安全了,他在那儿定定心心地脱帽子,也不跟外界联系,在那儿发了一会儿愣,才回去看老婆。
只能说导演真够脑残的。
扣掉的另外一颗星,那当然是漏洞百出的剧情了。
我管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已经二十年了。
感觉剧情真雷。
就拿古天乐用拳打玻璃来说,他可不可以先把另外两个人拉上来再去打玻璃啊。
作为前消防队员,他连轻重缓急都分不清啊。
万一手打残了,怎么再去拉人啊。
另外,那些消防队员连拆个电梯门都无力吗?
还要这些逃生者自己潜水,自己掰开门,这简直是送死。
靠手可以掰开门吗?
家里的防盗门是不是比这个安全多了。
要知道,如果电梯门可以用手拉开的话,人一走进去就得摔死的啊。
还有那个特别雷的,用电梯轿厢下落加大水压可以冲开电梯门的设计。
我了个去,水压可以这么大吗?
那水怎么可能乖乖地积累了几层楼那么高,而不泄出去啊?
那一辆汽车掉进水里,那玻璃早碎了,还会把人活活闷死在里面吗?
那个什么抢钻石的垃圾,纯粹害人的,害一次已经很吐槽了,害两次那只能说观众脑残了。
整个过程中,就见过一个喷淋头喷水。
就算消防系统全部故障,那也可以手动启泵,也可以用水泵结合器增压啊,至于全部靠外部喷水吗。
那消防系统到底有没有啊?
而且这套系统是古天乐的公司做的,照居中来说,他的人品应该没问题啊,做出来的工程不该是个烂尾工程啊!
还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只是我无力了。
对消防员这种题材,我并不感冒,一直也不情愿浪费时间来观看,今天突然发觉有阵子没看电影了,工作压力让生活越发缺少质感,找了半天也没个新片吸引我,看在古天乐、刘青云的份上,我还是硬着头皮看了。
前奏很平常,甚至太主旋律,差点半途而废,还好在我上火之前,加快了节奏,迅速步入影片高潮。
美丽的烈焰无情地笼罩,火舌步步紧逼,让整座大楼迅速紧张起来。
浓烟弥漫,火势肆虐,慢慢地听到撕心裂肺地求救,踩人事件,见死不救,趁火打劫,粉墨登场,人性的丑陋硬生生撕开给你看,滴着恶臭的黑血。
我们开始咒骂,开始唾弃,鄙视他们面对灾难人性竟会如此不堪!
渐渐地死不悔改者咎由自取,葬身火海,我们连连叫好,拍手称快;而见死不救者却在被救与救人的轮换交替中,灵魂逐渐得到了救赎。
随着影片推进,一个英雄形象逐渐树立起来,他忠于职守,他视群众生命如己,然而与以往银幕英雄形象不同,在勇敢、冷静、镇定、甚至是冷酷的映衬下,他的铁汉柔情,他的人性光辉被高高举起,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种正能量迅速传递,召唤着每个渴求生命的难友尊严的求生。
毒气扑来,丈夫视死如归地掩护着妻子,那一刻,我泪如雨下;父子着急地互相寻找,导致双双身陷火海,在隔火层相见,抱头痛哭,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医生得救后,没有离开,而是默默地加入到医疗救护队,那一刻,我泪如雨下;救得了幼儿园的孩子,却救不了自己的父亲,那一刻,我泪如雨下;队长并不解释,冷静地给妻子贴上创可贴,那一刻,我泪如雨下;拉下升降机之后,大家得救,队长出人意料艰难地爬出洞口,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弟弟不容许自己放手,死命抓紧大哥的手,大声叫了声“哥”,那一刻,我泪如雨下;队长最终得到弟弟、妻子的谅解和尊重,那一刻,我泪如雨下。。。。。。
灾难面前,每个人对死的恐惧,对生的渴求,都不应该被否定。
然而面对死亡,我们至少可以尊严地求生,不伤及他人,对他人的生命同样的尊重。
从开始的不屑一顾,到最终的葬身泪海,我想我的改变来自对人性的感动,好片子,给我们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享受!
≪逃出生天≫,讲述一场高楼大火使俩兄弟情谊回归正轨,并一起与生还者们展开惊心动魄求生之路的故事。
彭氏兄弟能将惊悚与灾难完美结合,并使观众被剧情吸引同时还会被吓一跳,加上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构成这部惊险灾难巨制,3D效果为其加分;同时也再次展现消防员的了不起和英勇伟大。
总之,值得一看。
灾难片和科幻片一样,是华语片领域的稀缺品种,其中灾难片更是十年难得一遇(请无视《超强台风》之类东东),即使技术最成熟的火灾题材,严格来说也只有1996年的《十万火急》。
成龙那部《重案组》勉强可算半部,剩下无线电视剧《烈火雄心》,规模不大,够不上灾难。
这几部作品都是港产,大陆尚没有此类尝试,不过想象一下,大陆若拍火灾大片,估计会出现领导高度重视、召开紧急会议、现场指挥若定、幸存者感恩戴德、政府表彰大会,为了衬托消防员机智英勇,生命财产的损失越小越好,最好能把火灾扼杀在萌芽……得了,没法看了。
所以最早听闻《逃出生天》是部合拍片,我很是担心,会不会出于某些荒唐的审核标准,把好端端一部灾难救险片拍成上述那个情形。
直到坐进影院,我慢慢放了心,影片虽然颂扬广州消防局,还指名道姓的把火灾放在一个真实的地址,却并未有主旋律电影那些生硬造作的歌功颂德。
其“港味”,是近年来合拍片里最浓的,这不仅有赖于一众港星熟脸大唱主角,更因为无论从人物塑造、场景调度、剧作起承转合,都看得出浸淫港片多年的彭氏兄弟的看家本领。
也难怪,我早该想到,他们又不是第一次搞合拍片,如何在港产风味和合拍规则间取得均衡,他们早已轻车熟路。
要不是消防车上的广州字样不时闪现,《逃出生天》完全可以冠名《十万火急2》,以一部纯港片的面貌出现。
刘青云和古天乐在大银幕上有过几次交集?
怕是资深港片迷也要扳一扳手指才能答上来。
按理说,让这对好基友演起亲兄弟,别扭是难免的。
好在影片要突出的是两兄弟的性格相冲,以此锻造张力。
刘青云外冷内热,恪守命令,处处职责当先,又不擅表达亲情,观众和李心洁一样,一开始多半觉得他冷漠无情,直到劫后余生时才能触碰到他饱含人性的一面。
古天乐更通晓人情,懂得变通,更像一个动作英雄,从西装革履步下跑车的青年才俊,到身陷巨灾重拾本领仗义救人的绝地悍将,有几分漫画大侠般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如此角色定位,也和两人此前诸多银幕形象重叠,常看港片的观众,大概会沉浸在这份熟悉感里,冲淡了兄弟关系带来的些许不适应。
更何况,两人都长这么黑,倒也真有几分兄弟相啦。
作为“首部华语3D灾难大片”,技术上不会令人失望。
3D是真3D,火舌灼人,烟雾弥漫,高空攀爬,地板塌陷,电梯惊魂,动作掌控力足够,彭兄弟当年一鸣惊人时的功力犹在,景深也来助一把力。
其实,真要毁掉什么标志性建筑,技术肯定不是问题,彭兄弟十多年前就在《见鬼》上演过城市灾难。
我相信他们预想过更壮观的天际爆破、飞机遇难、大厦倾塌,只是囿于合拍片审查制度。
可喜的是他们没有被缚住手脚,借用了动作片保持新鲜感的技法,几个惊险段落除开视觉冲击力,更像一场场和观众的脑力比赛:开篇强调消防系统无懈可击,巨灾从何而生?
众人逃到隔火层,眼看大难已去,火魔从何侵入?
大吊车逃生井然有序,怎样再生枝节?
消防公司里看似固若金汤,又从何处生出波澜?
谁都知道一驰之后必要一张,接下来要上演另一场人火大战,智力的角力引发悬念,真相又多半叫人猜不到,避免了灾难片炫耀特效之余易陷入的麻木可期。
有人说本片抄袭了韩国的《摩天楼》,此话真不知从何说起。
两片除了都是大厦火灾题材,都是群戏(严格来说这几乎是灾难片标配),起火的缘由、逃生的路径、遇袭的情状、主要角色的聚散离合,到高潮处的大拯救策略,均没有一处重合,甚至连两座大厦的职能(公寓楼和写字楼)都截然不同,非但没有抄袭,反而应该是彭兄弟刻意回避《摩天楼》才对。
而且《摩天楼》叙述权贵逃脱、穷人丧生、英雄壮烈捐躯,有针砭时弊的讽刺和一抹悲剧氛围,《逃出生天》重视家庭亲情,令人厌恶的贪婪鬼遭报应不爽,虽有牺牲者,最终众人也都能得到相应圆满。
观察结尾逃生者的身份,有父子、母女、兄弟、夫妻和一个(疑似)单身汉,几乎囊括了所有观众群身份,典型的合家欢电影。
我原本还担心,彭兄弟会把多年拍鬼片的技巧用进灾难片里,但实际上,除了第一个爆炸之外,既没有一惊一乍的惊吓,也没有血肉模糊的骇人,在亲情挂帅下,演奏了一段壮阔但不爆烈、残酷中洋溢温馨的英雄乐章。
(文/方聿南)
灾难场景很惊险。有几处过于煽情,有几处人物反应缺乏合理性。
不功不过,合格的灾难片。李心洁貌似除了尖叫就没什么了,浪费影后啊
真是彭氏兄弟少有的佳作啊,国产灾难片,这个类型几乎在我脑中已死,今天,它复活了……
豆腐渣工程+死神来了=逃出生天
这个电影我自己看了一篇,陪着你又看了一篇,和救火英雄最大的差别就是这部3D电影是在家里一起看的,而救火英雄是在电影院里一起看的,你说如果逃出生天是在电影院里看的可能观影感觉会不一样,所以你打三星,我打四星,,,总之,三星半,依旧,天灾人祸面前,人性是最丑恶的,要宽容
整体来说在国内鲜有的灾难惊悚片领域算是上乘作品,但是同样美式个人英雄色彩+中式煽情或许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有些感觉古怪!再加上偶尔蹦出个不科学的情节硬伤,四星作为鼓励了!
广州市消防大队宣传片
大学时期宿舍五楼突然着火,当时整栋楼都炸开了,乱作一团。我宿舍在六楼,浓烟从楼梯窜了上来,其他室友都忙着拿钱包手机换睡衣,对床的妹子却手脚麻利的打开电脑主机把硬盘取出来揣怀里,随便拎了件外套就拽着我一起跑了下楼。我百思不得其解,她一脸理所当然"里面有我的游戏进度!"
渣!
接连不断的火情让人精神紧绷,但通过剧中人物鲁莽和突发的不理智推动剧情发展,合理性和可接受度极低。难道要我们看看一堆煞笔如何从火场里聪明的逃出来?片子的价值观,也是消防员对职责的理解,悖于人性,迂守职责的形象倒是符合我新闻联播采编尺度。
不管是否出于缓解矛盾之意图,总之好莱坞灾难片中,通常小人物是被拔高的,权贵是被鞭挞,至少也是被讽刺的。但到了某国产片,大火一起,夺宝杀人的是底层小人物;美韩版本中图利的大楼主人的反面形象被彻底砍掉;医生(中产阶层)见死不救也有了动容托词,且女孩真就未死,然后他又额外救了别人的命!
这尼玛也太惊险了!看了就九死一生,不看就十死无生!
情节不够紧凑。
这片分高是因为看的人少么?真的很烂哎
虽然宣传成分不少,不过还是有高潮的,珠江新城景色好熟悉
比救火英雄差远啦
节奏不错,特效有些不对,感觉火比较假一些,但如果是3D应该挺好的。李心洁的表现挺赞。湿度99%的天气,着火也是一瞬的事。看完此片,更怕住高层了。
一个简单的故事。火场尽量多地设计了各种人物。
既是一部防火安全教育电影,又是一部广州消防形象宣传片。彭氏兄弟难得拍了部评价不错的电影,没怎么让人出戏,几个惊险场面都能让人吓一跳,只是太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巧合不太自然。大火无情兄弟有情,古天乐和刘青云这对搭档的默契无需赘述。陈思诚长了一副屌丝样还总演高富帅,还好这次没有。
这种片子HE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