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身边没有有钱的好友。
所以,在这一点上,胡扯自己跟女主有共鸣,那就真的太胡扯了。
不过,影片似乎并没有围绕着钱展开话题,或者说钱虽然是背后主线,但是在电影里,并没有太多关于钱的情景化描写。
但是话又说回来,钱还是很重要的,所以钱在电影里的作用就跟钱在现实中的作用一样,很重要。
女主对初恋念念不忘,没有找到白马王子,是四个好友中唯一单身的,而其她三个好友都是有钱且已婚。
所以,影片围绕给女主介绍对象展开,但是一个好友介绍的健身教练并不是个好选择。
按照我的标准来看,不择不扣的渣男。
简直侮辱了健身这个行业,人们关于练体育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观念就是这类蠢货造成的。
在跟健身教练约会中,电影剧情慢慢铺开,大概说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健身教练是渣男,详细的我不想多说,说多了都浪费我力气,总结一下就是女主遇到渣男了。
第二件就是女主的闺蜜好友各自有各自的烦恼,她们的婚姻似乎都有缺陷。
只有其中一对夫妻是感情和睦的,按照我的理解,和睦夫妻跟其他两对不和睦夫妻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相处和睦的夫妻,彼此会赞美对方。
我想这就是电影要传达的东西,赞美,或者说欣赏对方,是婚 姻最好的润滑剂。
女主之前是一名老师,由于受不了贵族学校的有钱学生对穷人的看法(学生表示要帮助她,但是女主不能接受——女主闺蜜说的,具体没详细摊开讲述),于是选择做了女佣,帮人收拾房间的那种,并由此结识了后来的白马王子(跟女生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有很大出入)。
女主是个相当节省的人,因为护肤品很多都是专柜拿的赠品。
后来还偷了主顾的一瓶润肤霜,用来擦脚趾。
这个桥段,我想应该是导演想试图说明人无完人这个梗,而且在每个出演的角色当中,都能找到这个缺点。
但是,我实在得说,这个桥段对女主形象真的很丢分。
女主能够结识到最后的白马王子,实在是天意造化了。
白马王子没工作,房间一团糟,于是雇了女主打扫房间,还在价钱上跟女主压价。
女主居然同意了,后来解释是看在白马王子生活这么糟糕的情况下,才愿意接受报价的。
这绝对的积攒人品啊,白马王子对女主由此产生好感,后来在超市遇到,女主对白马王子打招呼的行为还不理不睬,差一点就错过姻缘了。
还好,最后女主在打电话辞工的时候,白马王子还是邀约了女主共进晚餐。
后来通过了解,原来穷苦潦倒的白马王子是个继承亿万家产的富翁。
最后说一句,其实女主遇上白马王子,用瞎猫碰到死耗子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是,就感情而言,我们都更想听到上天注定这类的解释。
所以呢,缘分啊,缘分
大多数时候我比较喜欢看肥皂剧不需要动什么脑筋糊里糊涂嘻嘻哈哈的过一个半小时或者2小时主要是生活已经够无趣并且无奈了好吧这部片子看的很是沉重写实的生活好像看得到周围的人有四个主角的影子女人们微妙的友谊关系家里琐琐碎碎总能让你抓狂的地方或者事情有时候出门碰到什么都不省心有时候有一份不想要的工作很痛苦可是没有工作别人同情的眼神让你更痛苦想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好让自己忘记那个怎么都忘不了的人可是总是忍不住偷偷打他电话又慌慌张张挂断通过介绍认识的那个却又烂得很于是鼓起勇气找已婚旧情人,结果人家冷冰冰让你死心想要家里人的关心结果发现爱情早就被冲的淡了又淡有钱或者没钱有家庭或者没有如果每个人是一种饮料的话那她们都是白开水简单又真实品尝起来却各不同
我渴望刺探平凡人的生活。
为什么我没有听清女主角的名字?
这个剧对白是一流的。
编剧不是特别有水准写不出这样没有情节的剧本。
菜鸟导演拿到这样的剧本恐怕会手足无措,因为没有叙事主线。
这个片子也是异常飙演技的类型,有另外三个人在那里衬托着呢。
普通人难得有这么亲近的好朋友。
虽然只有这么几个人而已。
有谁知道类似类型的片子,请一定推荐一下。
谢谢!
从《老友记》里面的公主甜妹,到《老友有钱》里的落魄穷友。
40岁的女朋友们活成了什么样。
《老友有钱》是2006年的电影,主演詹妮弗安妮斯顿。
《老友记》里面的公主甜妹。
这个电影里的落魄穷友。
编剧曾参与过《Sex and the city》,这个片子的设定也是四个女性友人。
这个片子是从安妮斯顿视角出发,四个40多岁的闺蜜,一个嫁入豪门,做起全职贵妇;一个跟老公在家做编剧,打算加盖二楼;一个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价格不菲,受众很广;而且他们三个都有家庭,钱更不少;只有安妮斯顿,没钱、没成家、四处做女佣。
贫穷、孤独、不体面,说不出哪个伤更致命,但是哪个都让人不快乐,振作不起来。
现实中这样四个人会不会维持长期友谊我不敢妄论,但是我觉得能把这种关系和各自琐碎生活讲得一点也不出离,导演、编剧、演员全都太在状态了。
哪个人也不夸张,哪个人也不多余,他们是四个类型,他们又是每个人,是一个人,40岁左右的女人可能会感受到他们每个人的感受。
服装设计师
事业有成的服装设计师,曾经拥有几百瓶洗发水的爱美的设计师,嫁给了大家都看得出的gay,她最早发现生活中的沉闷与无趣,无处也无法排解,她嫌弃周遭一切,变得愤世嫉俗,开始不洗头,顶着油头四处抱怨,从服务员的怠慢服务,到超市的有人插队,最终在玻璃门上撞得头破血流,而讽刺的是,她的体贴老公此时在跟刚相识的同性友人看电影(这个同性友人就是《摩登家庭》里的Phil演的,好适合哈哈哈)。
从放弃洗头开始,是她再也找不到生活中火花的开始,是她再也等不来创作源泉,等不来快乐的开始。
编剧
准备加盖二层的编剧,每天与同行丈夫面对面在书房进行创作,故事开篇建筑师就在为他们展示加盖后的房子模型,帮他们描绘看得到海的卧室。
这个憧憬给她以希望,给她等待的理由。
施工的噪音、邻居的白眼让她毛躁不安,。
她敏感善意,担心伤到别人,然而在家中行动时总是磕磕碰碰伤到自己,她的工作室就在家中,几乎所有的日常活动都发生在这个时时刻刻给自己磕磕碰碰的房子里,“不合适”在日常的每一处。
她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理解为什么邻居对她恶意的态度,发现原来是加盖的二楼遮挡了邻居的景观,丈夫对于别人的感受并不在意,一如对于自己太太的一切。
她终于说出自己一早就发现的,丈夫并不在意别人,包括作为妻子的自己,提出分居后,面临的不光是丈夫的缺失,也有工作伙伴的缺位。
但是再次从家中的工位上站起磕到膝盖后,听到了来自保姆的问候“你没事吧”。
她要的,可能就是这一句。
全职太太
四个人里面最有钱,也是看起来最顺的是名副其实的富婆,全职太太,自认为自己的事业就是家庭,养育孩子,安妮斯顿指出,你连这些都有助手(保姆)代劳。
她有保姆,有私人健身指导,丈夫事业有成,还有性生活。
她知足而善良,唯一不足可能就是安妮斯顿在找她借钱不得时候说的她没有工作和对钱不能做主这一句。
但是这之外,剩下那些不知道另外三个有多羡慕呢。
尤其他们在片尾的募捐会之后回去路上,她丈夫对她说的“你是这里面最美的”,而且她的丈夫不是gay。
落魄女佣
安妮斯顿,甜妹小公主,在这里演表面最落魄的老友,曾经是贵族学校的老师,受不了富二代们在经济上对她的奚落辞职,为了生计去做小时工,为人打扫卫生。
一段错误的感情,爱上有妇之夫,男人快速抽身,她却再也无法自拔。
朋友介绍男友给她,却不小心介绍了渣男,计较懒惰并且不在乎她,但是也说出大家的心声“你这样的怎么会单身”,“是啊,你去问我的前男友”。
遇人不淑又深陷不能自拔,她也在期待转机,但是能有什么转机呢,年华流逝,自己什么也没存下,想抓住的留不住,不想得的爬上额头,是不是因为皱纹呢?
昂贵的面霜只能靠去各个专柜索要试用装得来,最后一点也要挤到挤不出为止。
然而雇主家这样的面霜总是一整瓶又一整瓶。
她不止一次从雇主家顺走昂贵的整瓶面霜,报复一样,一大块一大块的用在自己的脚上,雇主也是有钱老友介绍的,老友之间恐怕也早就知道,就像知道她的贫穷一样一清二楚。
他们互相珍爱,又互相在对方身上找平衡。
最终安妮斯顿貌似钓到金龟,不是喜欢的类型,从形象到性格并且还是富贵的小气鬼,但是他们能说到一起,是不是也是中年之后的各取所需与退而求其次或者是权衡呢。
总之最后看起来安妮斯顿就要什么都有了,不过长镜头好几秒的安妮斯顿的若有所思,欲说无言,又好像说了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个都不是我们,每一个都是我们。
中年的逐渐看清人生真相,明白自己终究很多不能,自己的力不从心,永远的时不我待,各种无可奈何,各种等不来,各种放弃和认命。
逐渐看清自己就是鱼肉,做不了刀俎,不会像电影小说一样等来转机,我们能做的是自我麻痹,假装沉醉于“你是最美的”;或者破釜沉舟,放弃生活与事业的伴侣,迎来更大的自由,给自己更多自爱;再或者迎头撞上玻璃墙,然后继续顶着油头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平。
但是更知道,时来运转,偶然就遇到金龟或者改变自己命运的时机,真的不太可能。
得到稳固的终身伴侣不是成功的标志,丧失生命的热情与火花才是衰老的开始。
发表于个人公众号 鹅鹅鹅又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NDM4MjY3NQ==&mid=2247483709&idx=1&sn=3d2e4f9b8dc0ed8405557c782a1738f4&chksm=c1d7e581f6a06c9757cc242830334aeb85a8190f9713d7cdf1e3336eff75141f8e116059dcea#rd
看见olivia用那瓶偷来的面霜昂贵面霜擦脚的时候,突然明白了她的苦楚。
在这样的沉重生活的夹缝中,寻找一点内心的平衡。
好了,这个电影足以值得一个半小时的耐心去对待。
但如果要说好看,首先要有忍受电影中女人们喋喋不休后的觉悟,端正了态度,才从其中看出一些滋味。
很不幸,是失败的味道。
四个女人,多年老友,其中三个有名有利:财产继承者、作家和设计师,而另一个,Jennifer Aniston饰的Olivia,则惨到要做女佣。
私生活一团糟糕,只靠打电话骚扰一个结婚的前男友排解寂寞。
经济拮据,整天计算着花费,想着法子如何厚着脸皮领取商场里的试用化妆品。
而身边的朋友则出手阔绰,比如当Joan Cusack饰的Franny谈论着如何捐助200万给某个慈善活动,某个朋友问这个Franny,你为什么不捐钱给Olivia的时候,她一脸诧异,不置于否。
但事后她和丈夫在车中谈论此事,不仅捐助,连请Olivia收拾家务的念头都被谈论中否决。
这对体面的夫妻,他们只是想到是让一个老友接受帮助时候彼此有可能的尴尬。
所以后来Olivia为报一个健身教练培训班向Franny借钱的时候,Franny拒绝了,她说,假如你去做心理辅导的话她愿意赞助,而这根本没有必要去学的东西,她则要和自己的丈夫商量。
富裕的人看自己的穷光蛋朋友。
渐渐的感到不可理喻,不是不愿意帮助,而在她这个层面,感觉的是面包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层面,所以她也好心给Olivia介绍男朋友。
一个令人发指的混蛋,只是在陪Olivia工作时候闲坐着,也要分一份所谓劳动的钱。
然后请另一个女孩喝酒。
Franny为介绍错了人感到遗憾,但更遗憾的是,她感觉认识的Olivia已经无法挽救,以至最后她和自己的丈夫说,假如现在遇见,还会不会与她成为好朋友。
肯定是不会的。
你说这是资产阶级的虚伪也好,但确实,当人们身处两个阶层的时候,友谊是奢侈的,更不现实。
另两个人,Catherine Keener饰的作家Christine与她的丈夫,也是工作合作者,相互长期忽视。
她们借助扩建房子期待去重建他们的感情,但不幸运的是,只是更大的背离。
Frances McDormand饰的设计师Jane,则陷入她人生最大的迷惘中,她对一切失去了兴趣,连头发也懒的洗,却为生活遇见的一切不快较真。
她孜孜不倦的争吵,一刻不休的愤怒,好在她有个体贴的丈夫,丈夫的耐心与恭维虽然没有化解Jane的焦躁情绪,但毕竟使家庭免于崩溃。
这个电影,几乎没有情节,可看的只是细节与表演,虽然我们还远没有富裕到她们那样的程度,却不可避免的有些感同身受。
从Olivia的角度,生计才是最大的问题,她连最混蛋的男友也能将就,她能在那些有钱朋友对她糟糕生活调侃中坦然下来。
所以她的生活可以逐步向好,虽然结局是童话的,遇见一个有钱人。
而她的这些朋友,却真的在失败的途中。
生活与情感无限溃败,面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内在是无比的空虚。
一如我们一样,虽然物质生活在不断的上升。
但依旧面对着工作、房贷、孩子等等的问题与压力,却真的没有任何心思关注下自我。
很多时候情绪失控,更多时候空虚无聊。
偶然会遇见一些过去的朋友,这么些年他们一如既往,收入很低但却毫无心思。
我不会羡慕他们,但真的为自己的现状感到无趣。
过去,我常建议他们这样,批评他们那样,现在,喝完酒,吃完饭,回忆一下往昔,絮叨一下现状即可。
除了攀比以及那点虚荣心的满足,真不知道生活的终极是什么。
是的,爱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无论过程中如何动摇与游移,假如坚持下去的话。
也许生活,就不至于真的溃败了。
事实上,朋友是一样很奢侈的东西。
特别是那种很多年,很多年的老友。
当彼此拥有,只是生活的习惯,或者只是小小的占有欲。
友谊便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她知道你的成长过程,知道你的情感经历,知道你琐碎的生活习惯,甚至很可能知道你每天的schedule,却很可能have no idea what you are thinking about...她可能雪中送炭,更可以锦上添花。
但如果生活只是平淡的让人畏惧,连与人分享都需要勇气---拿出时间的说些无聊的事情,的确需要很大勇气,她们便很可能成了消费你时间的主流customer。
Anyway。
看这部电影是为了Jennifer,但整部电影,好像只有她,不知道在演些什么。。。
有评论说他们看不懂这部电影,说情节有点乱,也许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来说,就是它不是用来让人懂的,"you are not supposed get it, it is deliberately confusing." 因为这就是生活,四个女人的生活,在一部不到一百分钟的电影里体现出来,大家说要正二八经“懂得”这部电影,有点不现实吧。
其实,看完后,想想,电影有时候不需要观众懂得,哪怕有些许的想法也不错。
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男女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又复杂又微妙,生活中让你心烦意乱的事情多了去了,但不论如何,还是经常憧憬一个fabulous life吧,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可以和他/她共享那一生的人。
:)
此片不像Friends里的朋友们那样整天都无忧无虑,不用工作,好像生活的全部就是纯粹的搞笑和开心;此片虽然也是四个女人的故事,但私以为要比sex and the city更贴近常人生活一些,satc里4个女人的生活太过光鲜,爱情的成分太多,而真实的生活显然不只是由一段段关系组成的;倒觉得这部电影跟DH有些接近,虽然没有DH里不断出现的小悬疑,人物性格也不像DH里那么极端戏剧化的鲜明;这是一部可以伴随着一阵阵笑声看完的片子,again,笑多半是无奈的黑色幽默式的。。。
一部真实得可怕的片子,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多少自己。
可能是片名儿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富贵老友记嘛,那么应该都是有钱的主儿。
所以开篇Olivia收拾屋子的时候我天真地以为那是一个家庭主妇的例行大扫除,所以会纳闷儿导演为什么在这里给了那么多次抽屉被主人开了关,关了开的镜头。
后来伏笔解开才明白。
这只是一个钟点工,化妆品都是厚着脸皮装着了解产品的顾客模样去柜台上拿的小样儿。
这是一个爱面子的钟点工,“我不抽雇主的烟,我抽我自己的。
”这是一个有一帮有钱朋友的钟点工,朋友在她面前只是小心翼翼的说“做女佣没什么不体面的。。。
”想方设法的希望能帮忙,直接给钱?
雇佣她?
帮她介绍男朋友?
帮她出钱找职业咨询figure out她到底适合做什么?
实际上,谁都帮不上什么,能维持着这份之前培养起来的友情就已经算万幸。
最富的Franny也坦白地说,如果是现在遇到Olivia,那么她们可能不会成为朋友。
这是一个朋友圈子里唯一还单身着的钟点工,对唯一的one-night-stand-lover只能隔三差五得打打骚扰电话;朋友介绍的那个不靠铺的健身教练,第一次约会就撇下她跑到别桌跟初恋聊得不亦乐乎;之后每次跟着去打扫就号称自己帮了忙要求部分报酬。。。
可就是这样的混蛋男人,Olivia还一直带在身边。
每次看到他带着这个男人去干活儿我会在心里大骂“这女人太没种了吧!
”不过想来,是不是人到中年desperate到、饥渴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人就会贱到登峰造极呢?
那么她只是需要一个男人,and it looks like SHE paid for the not so wonderful sex。
不过最后倒是因为她善良地同意低价打扫一个单身汉的龌龊公寓吊到了金龟,虽然单身汉并不是“王子”,但至少是深藏不漏的富人,看样子可以让她今后衣食无优。
不过我到现在还觉得编剧在结尾处突然告诉观众这位单身汉的财力多少显得有些刻意和牵强,anyway,算是大家美好的愿望也罢。
Christine开篇的时候时幸福的,至少看上去是这样。
跟老公一起策划着搭建二楼的dream house,憧憬着以后的家会变得更美的时候总是开心的。
只是“违章搭建”还没有完工,两人就已经分道扬镳。
这二人的婚姻问题私以为可以归结为典型的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的矛盾。
男人有点儿自我为中心,万事想当然;女人想太多,做不到让有些小事let go。。。
所以,在片子里会看到经典的夫妻战,诸如:“我烫到手了你连问都不问”,“我知道你没事干嘛还要问”。。。
他们的结尾定格在Christine怅然若失看着对面空了的工作台。。。
撞倒腿惊叫了一声之后女佣立刻问她是不是OK?
那么,这样的安排有点儿意思。。。
Jane按道理说应该是众人看上去过得不错的那种,自己是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老公也有自己的公司,儿子聪明可爱。
可是这个43岁的女人无时无刻不在愤怒,She’s really mad at everything,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看什么都不顺眼,随时准备好跟周围的一切事物打仗。。。
所以她总是说自己只是累了,作了什么这么累?
Nothing…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状态吧。
只是不像她愤怒到觉得洗头都只是做无用功的程度,不像她已经厌世到觉得自己除了等死以外没有了别的盼头不过有一天,会不会变成这样?
有点儿担心,因为现在,我已经能体会Jane的大部分心情至于franny,富裕到、幸福到她那个程度的女人我做不到感同身受。
只能说这是个尚未完全脱离群众的富翁,从她那个想要雇用Olivia打扫卫生的疯狂念头里足以看出她是多少急切得想要帮一把这个潦倒的朋友。
同时也看出这是个在家无忧无虑呆惯了不用思考所以大脑部分不发达的女性。
编剧把她的生活说得很完美,一切看上去都好,但是相信每人每家都有烦心的事情,都有变态的地方。
就像结尾Olivia和金龟的对话,“I, um, I guess I have some issues. You know, people sort of, problems. I have them.”“I have problems too…”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生就如同,写实的故事从来都不会有装模作样大团圆的happily ever after…
婚后的生活,褪却了激情和爱情,清醒了挑剔和埋怨。
也许这种电影需要耐下心来看吧。
我觉得还不错。
生活就是这样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烦恼,就看能不能为对方妥协了。
也许生活得平静并且平衡了,我们就更加容易抱怨。
但当改变时,才意识到对方的重要。
就像很多离婚后的人还是觉得对方是最适合自己的人一样道理。
吸引我的首先不是剧情,而是
电影中的四个中年女人是死党:克里斯汀,弗兰尼,丽维亚还有简。
克里斯汀和她的老公帕特里克是搭档的作家夫妻。
他们会为剧情而争吵,从来不为对方让步。
而且多年的婚姻生活也让帕特里克对对方不再关心。
克里斯汀有次踩到了尖锐的积木上,有一次被烫到,帕特里克却视而不见。
最终克里斯汀首先让步,在给孩子买圣诞树时遵从了帕的意愿;帕决定去看心里医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克里斯汀在写作时往对面看去发现人去椅空,怅然若失。
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结局也可以想到。
对方都意识到争吵并不是因为意见不和,漠视也不意味着感情的消失。
马特和弗兰尼是最幸福的一对。
弗兰尼能包容马特的烟瘾,这是一开始她的姐妹们嗤之以鼻的。
但最终她们意识到,也许就是这样的互相包容和价值观的和谐才让他们的婚姻如此美满吧。
弗兰尼的价值观也许变化很大,在丽维亚向她借钱时,她对丽去当体操教练完全不能理解,所以推说要跟马特商量一下她能不能借钱给丽。
当两个人一个生活优越,一个却为生计而发愁时,价值观是不可能一样的。
印象很深的是,弗兰尼对马特感慨的说:“如果我和丽维亚现在认识,还能成为朋友吗?
不能。
”艾伦和简。
艾伦是那种一看就是gay的人,当然了应该是双性恋。
因为他对简还是不错的。
在电影的开始,简过了她四十一岁的生日,从此感到无比消沉。
会对所有不满的事情大发雷霆,对生活感到绝望:“四十一了,接下来,我们像是在等死。
”丽维亚是瑞秋演的。
一开始她是一个贵族学校的高中老师,因为受不了学生们老是希望给与她经济上的援助而辞职。
之后便一直做女佣。
弗兰尼给她介绍了自己的健身教练迈克。
迈克一心只想着做爱,并且还在陪着弗兰尼给别人做家务后向弗兰尼索要自己的那份劳务费,更让弗兰尼无法忍受的是迈克背着她跟高中同学约会。
在当女佣的过程中,她和马蒂因为价值观相同(他们都认为慈善晚会完全是浪费,还不如把办慈善晚会的钱拿去接济穷人)而走在了一起。
她本以为马蒂和她一样是没有工作的穷人(因为马蒂的家和他本人一样邋遢),但实际上马蒂继承了一大笔财产,是因为不用工作而没有工作。
皆大欢喜。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关键还得看心态。
生活就是很无奈,但还是要生活下克。
(觉得湖北某些地方的人会把“去”说成“克”很有意思!
)
我觉得挺好看的一部电影,拍得挺细腻真实,里面的演员我很喜欢,除了安妮斯顿,演Jane的这位女演员演技很棒。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剧本。oliva最终找到了个靠谱的,希望能好好走下去。中年的危机,自己现在不是很能明白,应该也不是一个容易的坎吧。
挺矫情的,但是不错
9像《严肃的月光》1样,神奇的出现了,直指现实,真实的还怕了..
看完有点郁闷。
同意编剧很混蛋。乱糟糟的一团,最后奥利维亚的生活也没有起色,认识了个有钱胖子,潦草结尾了。詹妮弗这剧本都是怎么选的啊。
完全是奔CAST而去的,事实证明凡是有ANISTON的电影都是“仅此而已”。
好象JENNIFER离开FRIENDS后就开始演悲剧了。。。
i have no idea how a film starring two of my favorite actresses made me sleepy that much
傻逼又欢乐地结尾。
3.5,喜欢McDormand和McBurney这一对。
2010-02-21 看过。
怎会如此无聊,坐村口听左邻右舍的八卦都比这有看头。
生活剧是平凡、琐事不断,但却充实忙碌。有的时候没办法,这就是生活,怎样才能像janny一样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跌入谷底,多么怕再也爬不上来。
我真的觉得悲惨。
真的是很生活~没头没尾的~
阵容不错,四位优秀的女演员。故事本身吧,好像谈了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都没谈。
失望的时候懒得反抗,想着反正一觉睡醒太阳照常升起。可是继续下去的话,失望就会日渐变成绝望,于是越来越多的美人被生活熬成了欧巴桑。
描述的场景很普通,但很真实.这部电影很平静.也许很多人觉得无甚惊喜.
真实的缩影,情感上的东西没办法用语言表述。人们总是会“关心”其他人的生活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自己在生活中的情绪终究也还是要被调整。经济可以帮助解决一些难题,但也会带来另一些问题。既然稍纵即逝,为什么不让它痛快地迸发。
不痛不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