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一,男二是同一个人。
首先是男一通过治疗赌博认识女主,恋爱,但其有家暴倾向,女主通过催眠使其忘记自己。
但男一内心却仍旧有一点模糊记忆,再一次鬼使神差的走进女主的生活要求治疗,这一次女主还是爱上了他,并和他上了床,外在表现为男二。
所以男二在床上问女主为何没有男友,女主说以前有过,但是家暴。
男二就说要去帮她讨个说法,这是人权公道,女主被说动。
这时,在男二进泳池时,催眠开始。
男二被催眠后,同时潜意识里原先被休眠的男一也被激活,化身为拍卖师,于是电影开始了。
所以整部片子里男一始终固执的认为就算他把画拿出来男二还是要杀他。
当男二了解了全部事实,从泳池中惊醒(此时可以看到影片显示的是一个络腮男,这才是男一男二的真正本原形象),开门收到邮差送来的Ipad,如果他愿意接收这一切事实,那么就可以点击开始按钮,女主可以让他忘掉这一切回到现实,但是看到男二在那很纠结。
前半段很吸引人,几个场景让我恍惚想起盗梦。
然后从女主开始乱搞后就有点恍惚了。
最后白虎出闸后基本确定已经沦为打酱油的片。
导演手法没什么问题,基本上剧情有点太扯淡。
像个有点小聪明的姑娘没事在意淫。
好好的悬念变成八点档。
应该找个剧本CURB改改后半段。
比如从一开始一切都是幻觉啊,来点入侵脑细胞+致命ID的混搭啊。。。
所以结论就是,此片就是苹果的IPAD巨长广告啊亲
看完之后我就知道这种带催眠的一定有多重解读,翻了重多影评主要分歧点还是在于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换句话说,偷画是虚拟还是真实的?
我这个人的理解是,找漏洞最小的那个解释,所以我还是倾向于双重人格。
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双重人格的线索是多么呼应多么严谨,而是这要是真实偷画还成功了简直太片名了太扯了嘛。
警察全程除了刚开始男一医院那里就再也不出现了,被盗的那幅画是赝品嘛?
CCTV就算被黑了,也有好几个目击证人看到男二的长相吖?
男一电男二,男二打男一那里确实养眼,可是男二一点都没有伪装,难道护送男一的保镖也是自己人?
男一作为最后与画接触人,还直面犯罪者,就算后来失忆了警方也应该要排查一下男一吧?
毕竟不能排除男一监守自盗(也确实监守自盗了)的可能,那么男一在马路上被撞,看着也不是死角位置,酱油女的车应该会拍到,结果酱油女死去多时都烂了还没有被发现。
就算是男一在车里掐死酱油女监控没有拍到,之后驾酱油女车回停车场,那也会留下影像将酱油女的失踪和男一联系起来,尤其男一身上有画的线索。
就算男一一路监控死角,那不是更可疑嘛?
男一还在出院起就是“英雄”,警方之后再也没有出现。
至今不懂龙套男跟男主说男二和女一偷情的用意何在?
难道是为了演戏结果把犯罪小组玩脱了?
男二之后威信大大下降,犯罪小团体内部公开顶撞不服男二的命令,这个转折我也觉得很突兀。
男二身上有汽油,竟然没有着火。
女一最后将男一男二撞入水里,男一连个尸体的镜头都没有,直接消失了!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其他人物都是背景板,主线,甚至明显的人物就是这个大三角😓可是如果是双重人格,那么也有几点存疑1.女一用Simon名字Google男一时出现的男一的照片还配有“英雄”的正面报道,貌似男一和偷画是存在的。
2.接1,从片尾一直以男二出现来看男二才应该是真正样子,与1冲突。
PS如果男一是真正样子,最后只是表明男二人格存活也可以解释1前半部分,可是偷画报道还是存在的吖。
3.呼应关系。
酱油女的现实身份没有交代清楚,个人认为是前任吧?
所以男一爆怒人格杀了酱油女,女一最后也感同身受更坚信了最后男一会杀了自己。
男二和女一的偷情是龙套男通风告信,这里有真实发生派解说是这是为了让男一回忆起来的一个计划,结果男一黑化玩脱了。
也有人说犯罪小组和男一都是同一人的不同人格,女一借助男一的暴怒人格杀死了龙套人格。
总之我认为人格论比真偷画要更符合生活,这种犯罪策划还能偷到画逍遥法外那真是。。。
而且人格论也可以解释一下男二和女一感情迅速进展到滚床单,因为以前就有一腿。
男二最后从泳池冒出来而不是垃圾场的水里,以及敲玻璃声音代表男一的暴怒人格没有被真正毁灭等等。
就像我之前说的,我选择的不是最严谨的解释。
这篇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或几种bug很少的解释就说明它确实没有表达清楚一种解释。
只是人格论漏洞少点╮(╯▽╰)╭这部电影前半段很好,男二和女一上床我就斯巴达了,PS上床之前的催眠与现实的转换很赞的。
影片末尾男一黑化连斩多人,女一向男一解释两个人之前的关系那段还是可以的,反转了嘛。
可是跟上床前相比总感觉后半段的大三角是真的一言难尽,无法言表。
最后说一下大三角演员们,男一和男二帅得让我嫉妒女一。
女一身材还挺好的,只是碰上男一和男二,(⊙o⊙)…你懂的。
看到女一一丝不挂的走出来连毛都剃了我庆幸周围没有人😲PS这部片子pad真的没有赞助嘛
本片用太多的人格分裂和妄想交错堆叠出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而且到最后使得每个人的动机都被弱化了。
来自于编剧本身的思想混乱缺乏组织。
本来这个催眠题材的故事可以发展出多种故事结尾,可以是弗兰克和西蒙是同一个人,也可以是整个故事都是由催眠女主角导演出来的。
但是,横空加入的爱情故事,仿佛是从整部电影后半段重新开始讲一个不相干的故事。
造成观众已经接受的故事被搁置成为一个主体故事的副产品。
类似的电影都有一个可怕的陷阱,就是故事一旦讲到后面,就不顾开头,认为观众不可能记得开头的故事。
本故事有太多缺乏解释的刻意安排的情节:1、黑人的故事,他对女催眠师的无限迷恋。
2、弗兰克为什么突然从团伙的头目变成了被挟持的人质,都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
3、为什么女催眠师要一个自己急于摆脱同时对其充满恐惧的危险人物西蒙去帮自己偷一幅画。
根据她给弗兰克的数字,可以让对方唯命是从的可能性只有5%。
这所冒的风险比收益大得多,何况她最后还说这不是为了钱。
4、为什么女催眠师会突然爱上弗兰克这个犯罪团伙老大?
5、如果没有这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
但是不知道是对自身还是对观众的讽刺,编剧不负责任的胡乱编入了一个刻意安排的故事。
刻意到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需要不断的用闪烁的镜头来掩盖这种不自信。
所有的人物都变成了行尸走肉任凭故事向前推演。
这是一部令人扼腕叹息的电影,好的开头、精彩的表演和拖沓刻意安排的残破真相。
当你看过整部电影,你也许会觉得还不错,但请忘掉前30分钟那个故事吧。
Sorry 没看过几部心理悬疑片(是这样分类么,只好拿最出名的《盗梦空间》做对比了,我去 又查了一下居然9.2分,没想到高到这种程度,也没预料这部评分这么低。
同样是讲心理悬疑,盗梦在外部包装层面上精良宏大,迷幻重在道具精细。
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清晰度不同,盗梦有着一套完美的逻辑原理,让人有空闲去数这是第几层梦,有明确的分辨工具,还开设支线暗藏谜团又将谜团融入梦境原理中作解答。
所以即使观众没看懂也可以感受到这部片子的严谨性。
而迷幻则不同了,它没构建起一个大框架,这不是说它不好,两部讲故事的方法不同,在这部催眠被当作线索而不是工具,穿插在一个多时间单空间的维度里,使得影片没有视觉上的张力,梦境与现实交错混乱界限模糊。
而我们的主要叙述人——主角对自己的情况是不自知的,这又大大加深了观众对影片理解的难度。
在敌我不明,虚实难辨(嘿看我真真假假看我假假真真 的情况下,只能靠各种细节铺垫和意象来引导观众,这一点《迷幻》做得还是挺用心的。
该铺的的铺,要补的补。
盗梦的支线姑且也算得上感情线,在这部的最后反客为主也算是一个亮点。
词不达意,也懒得举例,就是觉得6.9分也太低了把,而且女主也是美女呀,艹什么仇女心态,ps。。
为什么我感觉像是在答题,太痛苦了。。
我爱电影,电影使我快乐。
pps右边的海报太帅了吧+一万次唠叨:一美以后少接这种虐死又偿命的剧好么。
PPPPS:男女主都不是啥好人,虽然女主有一瞬间让我想到 危险妻子,(妈呀这“妻子”还持照犯罪,更凶狠。。
)都是受到伤害,用智商吊打男主。。
不,不能洗白,虽然迷幻男主真会杀了女主,但女主做得事比他过分多了,,,而且玛利亚没有想要害过任何一个人啊。
因指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而大放异彩的天才导演丹尼•鲍伊尔的作品。
这位导演先生非常之厉害,各种画面构图剪辑以及配乐都拿捏地非常好,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我拍的不是电影是艺术”这句话对于他来说是最真实的写照。
一美在里面演了一位拍卖行的工作人员西蒙,有一次拍卖行遭遇了盗窃,他在保护画作的过程中被由文森特•卡索饰演的盗画者弗兰克敲昏,醒来之后失去了记忆。
但是没几天弗兰克找上门来说他们是串通好偷画的,但是现在他们只抢回去一个画框,所以来追问西蒙藏画的地点。
但是西蒙失忆了啊,于是他们找了一个催眠师来帮助西蒙回忆,西蒙下意识选了女主伊丽莎白,接下来就是各种现实、回忆与层层催眠场景交织,可以用于分辨的手段有光线、声音、小道具……(是不是觉得很眼熟)补充一点,有个设定很好玩,西蒙被预设为非常非常容易被催眠的体质,但是在他被催眠的过程中会有一个他自己敲击窗户玻璃的声音来提醒他醒来,不要在催眠过程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我也不知道这有点自相矛盾的设定是怎么回事,不过还蛮有趣的。
在各种美丽精致的催眠回忆谈恋爱打架中,真相一点一点浮出水面,原来西蒙和伊丽莎白早就认识,他们是男女朋友的关系,但是西蒙是个人渣家暴男(所以这其实是一部反家暴电影么?
)忍无可忍的伊丽莎白让他忘记自己并且为了惩罚他在他潜意识里根植了要去为她偷画的概念,之后才有了一连串事情的发生,最后恢复记忆的西蒙大写的丧心病狂,各种杀人放火,伊丽莎白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弗兰克,把他给撞飞了……当然整个过程非常之复杂而且枝枝丫丫的情节特别多,按时间线可以理上半天。
而且由于电影最后放完字幕还有代表清醒的敲玻璃的声音,所以还有一个理论是这一切都是假的,全是伊丽莎白催眠出来的事件。
好吧我晕了,所以说学心理的惹不起啊……但是就算这是2010年以后一美难得的不故意扮老扮丑的作品,就算导演神乎其技把电影拍得比MV还漂亮,但是我还是要吐槽这部电影被拍坏了,原因有二:1.女主。
女主极其,极其辣眼睛!
不是我颜控!
好吧就是我颜控!
好歹你有这么个“遇见她的男人都爱得要死要活”的万人迷设定,能不能稍微找漂亮点的女主啊,女主一哭全世界都笑了啊……and,我觉得这锅也不能全让女主的演员背,我看她的私照还是蛮有气质的,一定是得罪造型师了……据说本来是邀请寡姐斯嘉丽•约翰逊来出演女主的……这还差不多啊……2.剧本。
这个剧情让我有诺兰的《盗梦空间》和《记忆碎片》混合体的感觉,不过要说严谨有逻辑,《迷幻》简直不知道被甩了几条街……虽然我觉得把两个风格不同的导演的作品拿来比较也没什么太大的意思,但我还是深深地觉得这电影不仅仅是迷幻了,简直是迷失了……最后赞美一下这部电影的打光和配乐实在是我的心头好。
Over.
看的时候前半段剧情进展有板有眼感觉就是个普通悬疑片,但是到了中段开始整个节奏起飞,尤其是女主表示与男主约会开始,无论是故事还是节奏有点莫名其妙。
比如女主本来说的好好的跟男主约会甚至啪一下,然后此时暗示男主嫉妒男二跟女主关系……问题是男二在之前一直是仅就“业务问题”与女主进行对手戏的并没有深度交流。
但是男主一嫉妒马上拒绝女主的约了,马上女主跟男二啪了……然后之后女主再次用身体唤醒男主……然后各种幻想现实交替……老实说看到最后真的有点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了。
看影评,有人持男主、男二两个人是一个人的说法,这么说有个问题是黑大个看到男二、女主打扑克然后去男主那里告密,这个事怎么说?
因为后面跟着一大段现实梦境分不开的剧情!
再就是主线剧情就是找画,如果男主、男二同一人的话,盗画团伙现阶段领头人是谁?
没法解释了!
结尾……女主解释了一下催眠男主盗画给她……这里外里男二给人家做嫁衣裳了?
还赔进去自己三个手下,然后女主一句“想你”就翻篇了?
人家那三个手下冤不冤呢!
人家那个路人女冤不冤呢!
最后想评论一下女主 ,一开始觉得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后来想起来是黑衣人 2 里面的外星公主啊!
这都多少年了,还能保持这样的身材,真是不简单。
按理说这个黑妹五官过于粗犷,棱角过于鲜明,真的谈不上多美,但是演绎出来的气质绝佳,眉梢眼角挡不住的风情,关键身材无敌,而且该露就露绝不含糊!
好的演员就应如此,不会因为自己硬件影响对人物的塑造。
故事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可以从几个版本去解释一。
男二是男一的分裂人格,片尾活下来的是男二在被催眠,男一消失没有尸体特写,证明男一并不真实存在,之前的故事是男二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想象出来的; 男一是男二意识中的另一个自己和假想敌。
如果女主是正常的心理师,又是男一的前女友,对男一有感情基础,虽然想逃离男一的暴力,但并没有杀死男一的动机,即使为了救男二,也不一定需要撞死男一,毕竟和男二的一夜情才刚开始,不可能短时间就超越之前的感情,或者在生死关头故彼舍此。
她毫不迟疑地为了救男二撞死男一,只能证明男一是男二分裂人格中恶的那一面,她实施了最后的救赎。
这种推理就推翻了整个故事,盗画并不存在,只是借用了一幅著名黑画的主题,表达男主处于的痛苦状态,迷幻中臆想出的故事。
和《禁闭岛》中精神分裂的莱昂纳多所臆想的若干情节一样。
二。
女主是大BOSS,为了得到空中的女巫这幅画利用了前男友男一,用她的心理学特长再次利用了男二。
画的题材关于宗教神学,催眠术也是源自神学,女主是现实版的女巫,男一是画中三个女巫所托起的男人。
片头男一喜欢另一幅航海的画,作者把自己画在画上,是故事的第一个心理暗示。
男一由于治疗赌瘾寻求女主的帮助,结果爱上女主陷入痛苦中,与空中女巫的主题相符,女巫托起的男人也是寻求女巫的庇护,结果却痛苦挣扎。
女主得到画,继续利用男二,男二已被女巫催眠。
在传说中,女巫具有超自然能力,善于诱惑和利用男人,掌控欲望强,符合女主的心理辅导师身份。
三。
第三个版本,男二是男一的分裂人格,黑帮的三个喽啰也是男一的分裂人格,这个推理不太成立,毕竟活下来的是男二,男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很喜欢心理学题材的片子, 很多时候没有标准答案,以为看懂了,其实没有。
丹尼博伊尔的回归之作,最近大热的麦卡沃伊和越老越帅的卡塞尔的加盟让这部片子更受瞩目。
国人熟知博伊尔的名字大概是在其以《平民窟的百万富翁》摘得奥斯卡时,12年博伊尔又为全世界献上一场英伦摇滚版的奥运会开幕式。
从处女作《浅坟》到极富盛名的《猜火车》到《slumdog》到《127小时》,怪异、炫、节奏快,一直是博伊尔的名片,再辅以首首经典的英式小曲,每每到刺激镜头都能让我感觉沉陷到地毯里去。
这个怪异又爱笑的男人从来都是主流电影中的非主流,如果你受够了好莱坞的流水线影片,却又难以用文青身份进入空灵的欧洲艺术片领域,丹尼博伊尔绝对是你的菜。
迷幻。
没有办法停下来。
在植入想法、催眠等情节和《盗梦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Simon追寻记忆的过程又很像《记忆碎片》。
赌瘾患者、名画拍卖师、小偷Simon作为偷画团队的一员盗取Goya名画时“失掉记忆”,试图通过催眠治疗唤起回忆找到名画。
在苦苦治疗之中,催眠师Elizabeth发现Simon并非失忆而是将记忆藏了起来。
在E的帮助下,他看到了凶狠的同伴的弱点,将隐藏的缺失记忆转化成了对E的迷恋。
发现E和团体头目Franck上床后S极度嫉妒最终将对E的迷恋发挥到极致并找到了埋藏的记忆。
这一段故事,虚虚实实很难让人看明白,治疗过程中每一段的真假都值得玩味。
记忆、幻觉和现实混剪,快速的剪辑极炫,节奏极强的背景音乐让我不由也一起迷幻,绝望但沉溺。
麦卡沃伊收放自如的表演也绝对加分。
故事并没有结束。
在幻象和记忆中几近迷失的Simon最终想起自己便是那个暴力伤害E的男人,原来曾经的他对E的沉溺达到极致自私的程度,占有欲作祟,E不得不离开他。
Simon对E的穷追猛打让E选择用催眠使他将自己锁在记忆深处。
而受到刺激唤醒记忆的Simon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
很多人诟病迷幻的剧情有硬伤,比如催眠治疗的作用被夸大,比如Elizabeth跟Franck扑朔的恋情。
面对这样一部电影,面对其间迷幻难辨真假的镜头,就像当年看着伊万注射毒品时产生的难以抗拒的快感一样,我难以抗拒这种致死的沉溺感。
这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年轻时的浮生梦一场,而是沉溺到死、绝望到死、疯狂到死的一场注定失败的对自我毁灭的救赎。
为了这场疯狂,即使它再怎么荒诞。
1、男主角是五重人格,女主通过催眠让最恶的男一人格杀了其他三个次要人格,再保护下她所爱的男二人格,最后在催眠中消灭了男一人格。
2、没有盗画案的发生,盗画案是女主在催眠中为了消灭多个人格而设计的剧情。
导演在片尾给了个镜头:男一独自坐在拍卖场上闭眼呈被催眠状态,并听到成交槌落下的声音,暗示整个交易场盗画场景是催眠中的 3、催眠中,女主将男一人格和男二人格同时推入河中,最终男一人格逝去,男二人格通过自我救赎浮出水面,一沉一浮,女主的治疗计划成功 4、最后的催眠中女主让男二人格自主选择是忘记女主还是重新开始,最后字幕后的敲门声暗示男二人格选择的是重新开始 5、整个剧情简单概括就是,女主发现男主是多重人格分裂患者,于是对其进行催眠治疗,在催眠中设计了盗画案情节,并通过盗画案杀死了其中四个人格,使男主回复正常 6、片中的那幅被盗的画《空中的女巫》其实就是剧情的暗示,画中不同的人物暗示男主不同的人格,女巫则是拯救男主人格的女主,被女巫抱在空中的那个人就是男二人格
这么多关于记忆和梦境的珠玉在前,还玩这套故弄玄虚,扯得我快睡着了!
又酷又性感,丹尼保尔的画面永远只能用“过瘾”二字形容。
年底看过的无敌悬疑力作
剧本有点牵强 但炫技还是值得一看的 配乐也给力 看到结尾才知道 真正的男主是Frank 哈哈哈
最后按了会 炸 么??最近看的为数不多的 真悬疑啊 啊看到男主就想到 刺客联盟啊啊 啊啊
20130712:有些地方还是比较莫名。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啦。迷幻.Trance.2013.中英双语字幕.BD.848x480.深影字幕组原创翻译V2.rmvb
看晕了... 催眠真这么神奇?
处处在卖弄自己!!!女主把自己剃成白虎!!这情节是什么回事!有暗示性还是啥?拿枪爆人JB这!!!!蛋疼!
我有点没看懂
不得不吐槽剧本扯淡。。
开局精彩,解密牵强,最后15分钟实在狗血,但原声与剪辑依然酷劲十足。女主白虎出洞一幕让人想起小麦在猜火车里的惊世一露,令人震惊,保尔老师依然口很重啊。
好没节操
每个细节都做到了有着落,剧本很有想法。另:文森特.卡索也太他妈命大了吧!
把这个其实不怎么复杂的故事讲的如此虚幻,因为被催眠,所以可以游走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几次剧情的反转都挺有趣,然后就越扯越远..没边了都!ps,真想糊女主一脸
Despite of the logic problems, the story itself can not attract me at all. The only reason why this movie is watchable is that the director find a good way to tell this story. At last,add one star for McAvoy.
小麦长得如此纯良,扮起坏人来简直违和。完全是一场心理治疗所引发的的血案
身材很不错哦
配乐很赞,女主角很丑,而且裸体完全没有必要 剧情不错,就是有点慢
看不下去
喜欢这种看了以后就迷糊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