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让人期待的韩国电影,非奉俊昊的《寄生虫》莫属。
它拿下了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金棕榈奖,这在韩国影史上可是头一遭。
不仅如此,它在韩国本土上映后,连续2周稳居票房冠军的宝座。
但是,在被《寄生虫》挤走之前,另一部韩片也蝉联了多日的票房冠军,甚至还击败了同档期的《复联4》。
巧的是,这部电影也曾亮相今年的戛纳电影节——
《恶人传》曾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
大家知道,午夜展映单元放映的都是极具感官刺激的影片。
或恐怖惊悚,或血腥暴力,此前大火的丧尸片《釜山行》就曾在这个单元放映。
这部《恶人传》同样如此,片中有不少血浆迸射的大尺度镜头,因此在韩国也被列为“19禁”。
那么,这部犯罪题材的新片,到底讲的是什么呢?
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它讲的是一个警察和黑帮联手抓“恶人”的故事。
男主角张东洙(马东锡 饰),是京畿以南势力最大的黑帮头目。
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小弟对他点头哈腰。
这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厉害角色。
有多狠?
看看他的日常就知道了——把仇人装在沙包里吊打。
在谈判时,把对方小弟的牙齿硬生生掰下来。
碰到不听话的合伙人,也从来不BB,直接用拳头招呼。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连鬼神都要忌惮三分的人,却遭遇了意外——一个雨天,张东洙独自驾车行驶在夜路上。
突然一辆车打滑追尾,径直撞了上来。
张东洙下车查看,发现问题不大,想直接离开。
可就在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追尾的司机突然掏出一把尖刀,像发了疯一样地刺过来。
虽然身中几刀,可张东洙好歹是黑道大哥,也和杀手搏斗起来。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伤痕累累。
但杀手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只能趁机开车逃走。
而张东洙也身负重伤,在及时抢救之后才保住生命。
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连黑道大哥都敢动?
原来,此人是一个“无差别杀人”的变态杀手。
利用追尾杀害车主,是他的惯常套路,此前已经连续杀死多人。
在他的手底下,连老人和小孩都不放过,可以说是非常凶残了。
这一系列的案件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年轻警官郑泰硕(金武烈 饰)认为,这几起案件的手法和犯罪工具相同,可能是连环杀人。
但是,其长官却不认同他的想法,认为案件毫无关联。
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也为了尽快抓住凶手,郑泰硕决定自己私下行动。
在黑帮老大张东洙的提议下,这两人决定结盟,联手缉凶。
当然,他俩也事先立下了一个赌约——先抓到凶手的一方,对其有处置权。
一出警察和黑社会合作抓“变态杀手”的大戏,就此拉开序幕。
马东锡和郑泰硕,代表了黑社会和警察双方,在抓凶手上有各自的优势。
首先是马东锡这边,他有足够的人手和经费。
最重要的是,他是唯一一个看见杀人凶手的样貌并存活下来的人。
而郑泰硕这边,可以随时调取警方的线索和情报。
在对公共场合进行搜查等时,警察的身份也更加方便行动。
这两人的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手。
在一番努力之下,变态杀手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
最终马东锡带领的黑帮快人一步,率先抓住了真凶。
但,正当他准备手刃凶手,为自己和兄弟报仇时,郑泰硕却突然开车闯了进来。
究竟哪方能获得这场“猫鼠游戏”的胜利?
凶手又究竟会被怎么处置?
这里就不多剧透了。
《恶人传》是根据发生在韩国的一起真实事件改编,在上映后引发了不少关注。
作为一部犯罪片,其中的飙车、追逐、打斗戏份不少,看得人相当过瘾。
但是,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电影对三位主要角色的塑造。
电影的英文译名为《The Gangster, The Cop, The Devil》,而这“黑社会、警察、恶魔”三方,也构成了此片里互相影响的一个“铁三角”。
《恶人传》角色海报首先是金成圭饰演的杀手,将冷血无情诠释到了极致。
他杀人从来不做准备,也没有明确动机,几乎是碰上谁就杀谁。
而他这么做的唯一理由,竟然是为了体验“用刀捅进人体传到指尖的快感”。
金武烈饰演的警察,年轻热血,充满斗志和激情。
为了破案,可以不按套路地与黑帮合作。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他心中的正义感,以及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神圣信仰。
所以当他看见张东洙准备以暴制暴时,也及时制止了这样的行为。
还有马东锡饰演的黑帮老大,可以说是片中最有魅力的一个人物。
一方面,他有极高的势力与威望,看起来非常狠戾。
但与此同时,他对兄弟重情重义,心中也充满柔情。
所以在下雨天的公交车站,他会把自己的雨伞送给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孩。
据说马东锡为了出演《恶人传》,还拒绝了《疾速备战》的剧本。
也正是在他,以及另外两位演员的演绎下,才使得这部剧的三个黄金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片中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当张东洙首次提出合作的想法时,郑泰硕问到:“是坏家伙要抓更坏的家伙吗?
”
张东洙的回答是:“是两个坏家伙抓一个更坏的家伙。
”
在他眼中,警察也不是什么“好人”。
而法律这个东西,有时候也会成为坏人的避风港。
只有以暴制暴,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身为警察的郑泰硕当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他始终坚持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来惩戒和制裁凶手。
发现了么,他们双方的矛盾,其实就是“结果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矛盾。
双方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所以导致了他们对“正义”的不同认知。
但是,你却不能因此盖棺定论谁对谁错、孰是孰非。
有趣的是,在两人合作的过程中,郑泰硕心中的天平却逐渐往张东洙的方向倾斜。
一方面,他和黑帮的合作本就属于违规操作,还多次运用“不正当手段”来帮助破案。
另一方面,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他也逐渐意识到了法律本身的局限性。
于是在电影结尾,他甚至利用自己的职权,答应了张东洙要把他和罪犯关在一起的请求。
这样的决定,明显是为了实现张东洙心中的“结果正义”。
当然,关于“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争论,其实从来没有停过。
到底哪个更重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恶人。
以暴制暴虽不可取,但是坏事做尽的恶人,往往逃不过更恶的人来收拾。
*本文作者:张不才
用刀杀人和用法律杀人区别在哪里?
用纳税人的钱给残忍连杀纳税人的罪犯聘请律师为他辩护,黑道大哥自首入局亲自下场放锤,在公刑之前私刑先行黑道和暴力机关的区别又在哪里?
他们都做强做大,招兵买马,发展势力,拓展地盘,和商业有交融,和军事有合作,圈里老大出场时周边两排保镖毕恭毕敬鞠躬敬礼。
黑道和police,差距天壤,正邪善恶,又没什么本质差别,一个是小混混,一个是进了编的小混混
8分。
李元泰编剧兼导演,很遗憾这哥们儿的片子也就这一部很好。
但马东锡大叔在片中可光芒四射了。
他的出场令人愤怒,把人装进沙包袋胖揍一顿后再还给对方老大,然后没多久就被一个变态杀人犯在雨中给捅了。
好在身体强壮,捡回一命。
连环杀人案引起了刑警郑泰锡的关注,展开调查过程中和马大叔饰演的黑帮老大东洙达成一致,两人决定联手追凶。
凶手的变态和残暴简直令人发指,机动杀人,没有预谋,行踪不定,令局面一度动荡不安。
但好在马大叔的马仔多如牛魔王身上的牛虱,很快还是找到了杀手并被大叔私自带回了游戏机仓库。
从这一段开始,故事才真正进入高潮。
我们过去在看《杀破狼》时,总讲以暴制暴的舒适,但这种以恶制恶才真正爽得通透。
尤其是最后,马大叔进监狱与已被判死刑的凶手对视时,大叔那邪恶的一笑,简直堪比《杀人记忆》中宋康昊绝望的凝视。
影片成功塑造了三个恶人形象1、变态杀手这是一个最可悲又可怕的角色,无法获取财富、权力、或是地位、名望这些成就感,只能通过杀人快感来自慰。
他连环杀人的本质与沉迷毒品、或者网络获取快感的可怜虫并无不同,只是危害更大。
影片甚至都没有交代他变态的历史成因,因为他只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内心走向的失败者。
年轻时可能有点帅的杀手2、伪善警察他具有当警察的天赋,细致敏感,是一个有胆识、有能力、有追求、有抱负的四有警察。
他为了成为合格执法者,不惜与黑帮合作,只有一个条件,用法律而不是黑帮规矩来制裁杀手。
但是,当他为了从黑帮老大手上抢夺杀手,不惜违背承诺,开车撞死(未遂)黑帮老大时,当他为了成功让杀手获罪,而与黑老大勾结栽赃杀手时,当他最后利用杀手在监狱杀人灭口时(影片的开放式结尾暗示),就已经让我们看透了他那层用来哄骗安慰自己的遮羞布。
他只是一个为了升职和地位,而不择手段的伪善小人。
他执着的法律审判、正义旗帜,只是他用来欺骗自己良心的遮羞布。
自己都没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坏人的警察3、嗜血黑帮老大影片开始,黑老大就用健身5分钟后,从沙袋里倒出来一个血葫芦人而惊到了我,然后又在黑黑谈判中,徒手掰掉对方两颗门牙征服了我。
妥妥的残暴五星级老大!
但是,随着影片进展,你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情商极高的领袖型人物。
他不会随意暴力,暴力的原因是对方越界了,需要给对方一个警告,将对方小弟打成血葫芦也不随意取人性命。
他会和颜悦色跟你讲道理讲规则,你太混了不讲理,我再掰掉你两颗门牙,然后继续友好合作。
他会在汽车被无故追尾后,很大度温柔的说,没关系不要紧,你走吧。
他会在车站等人时,看见女高中生未带伞被雨淋,而把自己的伞送给她(无任何不良企图)。
最经典的是,当警察警告女高中生说,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这是个黑社会老大时,女高中生说了一句,我看你比他还像黑社会老大(一不小心真相了)而他受伤昏迷住院,手下小弟自发组织复仇行动,他锒铛入狱,监狱里的小弟列队迎接,这些无一不说明了他是个很成功的首领,没有手段能力与人格魅力,是做不到的。
他只是一个自然法则的捕食者,讲规矩讲道义讲诚信,不像杀手无目的杀人,也不像警察打着虚伪的旗号。
但他归根结底,还是个恶人,因为他谋杀了自己合作多年的另一黑帮老大,因为对方在他虚弱时想重新和他划分势力地盘。
只要别动我蛋糕,我可以很温柔结论:片如其名,全是恶人。
中文译名是恶人传,剧照里露出宽阔背部、骇人纹身的马东锡,目露凶光,让我误以为,这个片名里的恶人,指的就是他。
电影的英文名则是不加修饰的直白,黑帮、警察、恶魔,三个色彩迥异的人物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部极具象征意味的寓言故事。
从结构上来讲,却不是互为倚靠的三角,而是天然对立的警匪,戏剧性的联手追击、抢夺猎物,更接近双雄的套路。
马东锡的一句台词,可谓是浓缩了故事的精华,“是两个坏人联手对付一个更坏的人”。
一、故事梗概焦点是连环凶杀案,凶手随机作案,与钱财恩怨无关,纯粹是遏制不住内心杀人的冲动,对于警方来说,缺乏正常逻辑链条的杀人动机,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能成为杀戮目标,而凶手心思缜密,凶案现场也未留下指纹、头发、血液等相关身份线索,让警方一筹莫展。
在变态杀手的刀下,唯一的幸存者是黑帮大佬马东锡,一场雨夜的杀人未遂,促成了长久以来互相对立的两方,警察和罪犯,为了共同的目标,心口不一、不情不愿的被迫合作。
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并肩作战,在找到猎物的一刻,队友瞬间变成对手,为了独占猎物而拼得精疲力尽。
二、强烈的戏剧性导演让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并给出了经得起推敲的逻辑。
马东锡遭遇变态杀手,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侥幸捡回一条命,却连仇家是谁都不知道,黑帮大佬的颜面尽失,为了维护比命还宝贵的江湖声名,必须依靠自己把对方揪出来。
作为杀手刀下唯一的幸存者、目击人,马东锡找速写师描出对方的画像,这也是他手上仅有的线索。
警察金武烈因为队伍破案不力,重案组介入而灰头土脸,手上有历史案件的信息记录和自己的推理成果,却没有任何罪犯的身份线索,两个彼此对立的冤家,各执一部分拼图,为了拼凑出整体的图案,迫于现状、心怀鬼胎的携手合作。
故事的精彩之处,也正是来源于此,两支本来逆向而行的水流,激烈的碰撞、汇集、再分离,引发强烈的戏剧冲突。
而导演在整个故事篇章里,也贯彻了清晰的、富有成长性的故事脉络,其跌宕起伏、纠缠拉扯完全不输于韩式爱情故事,让戏剧性从头到尾持续。
三、相爱相杀、极限拉扯起你是风儿我是沙,我是警察就找你茬,金武烈一出场更像为虎作伥的混混,顶着警察的头衔在游戏机厅耀武扬威,马东锡搞定了他的上司,却搞不定油盐不进的他,缠着这位黑帮大佬、韧性十足的小刑警,就像挥之不去,还嗡嗡作响的苍蝇,让人厌烦。
老马可以帮人免费手工拔牙,也可以堂而皇之的买凶杀人,但对于天敌警察,更多采取的是金钱收买的交易手段,以获取黑白两道之间微妙的平衡,所以,无论这个不懂事的刑警有多烦人,打击报复的枪口,从未对向警察,反过来,因为有局长罩着,金武烈顶多也只能寻衅滋事般的胡闹、示威,却伤不了马东锡分毫。
双方是互相看不对眼,又拿对方没有办法的僵持局面。
承因为种种机缘巧合,共同的追逐目标,这对冤家被迫采取合作,在酒店了展开了第一次会晤,过程自然是各种唇枪舌剑,话不投机。
马东锡在李逵般粗犷的外表下,藏着小心翼翼的狡黠,先是用录音笔刺激到金武烈,在对方歇斯底里的踩碎它后,不疾不徐的拿起遥控,打开电视,两人交谈的全部过程,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
警察看着镜头里被拿捏的自己,满腔怒火憋在胸间无处发泄,老马则像恶作剧得逞的孩子,得意洋洋。
这是合作初期的状态,既要携手又要防备,桌面上互通信息,桌底下勾心斗角。
在合作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则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情感的联结。
最开始警察和黑帮见面时,因为长期的冲突和积怨,双方手下在交流过程中,言辞激烈,进而大打出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并肩搜索、竟让互相对立的警匪,生出了如队友般、模模糊糊的情谊。
双方人马一起宵夜、喝酒,相谈甚欢,像辛苦了一天,下班聚在一起放松的老同事,这是合作的蜜月期。
转转折在目标出现时。
双方因共同的猎物走到一起,因不同的处置手段,而注定要分道扬镳。
警察和黑帮都清楚,这是合作,也是竞赛,最终只有一方能独占猎物,而非共享,蜜月期短暂而虚无,最终,必然要分出惨烈的胜负。
金武烈开车撞向马东锡,警察从黑帮手中夺走了猎物。
合临近结尾的十多分钟,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故事又拐出了一道出人意料的U形弯,恨不得用巴掌把警察扇死的马东锡,居然再次与对方合作,把变态杀手送上了死刑台。
黑帮大佬在法庭上展示纹身、出庭作证,这场景足够奇妙、荒诞,导演依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警察要实现程序上的正义,就必须让马东锡配合,而马东锡已被通缉,穷途末路,虽然警察可恶,但他更喜欢亲手折磨仇人的爽快。
我满足你的要求,你帮我出庭作证,这就是一笔各取所需的交易。
四、色彩纷呈的恶人1. 最出彩的当然是老马穿在身上要崩开的紧身西服,勾勒出如山岳般充满力量感的轮廓,茶色的精致眼镜,跳脱的白色西服,大摇大摆的姿态,说不出的嚣张跋扈。
几个生猛的镜头,言简意赅的传达出大佬让人战栗的凶狠。
开场时砰砰的重拳砸向沙袋,我以为这是爱好运动、坚持锻炼,不断加强业务能力的敬业大佬,结束一段组合拳练习后,沙袋被重重摔在地上,露出了被揍得血肉模糊的脑袋,这里没有多余的镜头,重心就放在揭晓答案的短暂一刻,让人猛的一下被刺激到。
下一个则是老马手工拔牙的名场面,帮派之间抢地盘,两个大佬坐在一起谈判,对方步步紧逼,老马隐忍不发,两个手下倒是斗了起来,老马起先既不制止也不帮腔,其实就是由着小弟帮自己发声,再观察对方反应,稳如泰山,粗中有细。
对方手下挑拨是非,老马先给了手下一记重拳,这是规矩,也是做给对方看的,老大都没发话,小弟不能逾越,接下来,是惩罚对方小弟搬弄是非,多嘴多舌,比起把对方两颗牙齿连根拔起,给自己小弟的一拳,可就轻多了,这一方面是给对方老大示威,惹了我后果你承受不起,另一方面,是做给小弟看,老子胳膊肘是往内拐的。
短短几分钟的谈判场景,黑帮大佬的狠厉,对场面的掌控能力,跃然纸上。
导演是偏爱这个人物的,在树立起恶狠狠的形象后,又多加了好几笔充满闪光的魅力之处。
豪华轿车被追尾,下车看了一眼,挥了挥手就准备开车离去,没有索要赔偿,也没有产生愤怒并拳脚相向,而且是在对方看起来很好欺负的情况下。
这里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都冲淡了马东锡的狠厉。
一可能是作为大佬,不差这几个修车钱,更不想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浪费时间,他是一个大度的人,二是暴力只是职业手段,并非本性,只在特定的场景和事务上使用,而不会随意施加在普通人身上。
和警察金武烈第一次会面,又是录音又是摄像,拿捏小警察后满脸的得意,让这头猛兽有了一丝可爱的气息。
给女学生递伞,则释放了令人意外的温情,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在餐桌上一巴掌接一巴掌把人打得满脸鲜血,却看不得柔弱的小女生淋雨。
导演甚至还把警察拉过来,衬托马东锡在这一刻的良好市民形象,“我觉得大叔你才像黑社会呢”,马东锡听到女孩对警察的评价,笑得花枝乱颤。
最后坦荡荡的出庭指认凶手,笑眯眯的在监狱里和杀手对视,洗浴间里用庞大的身躯笼罩对方,简直就是拳打镇关西的鲁提辖,神出鬼没除暴安良的蝙蝠侠,大哥,英雄啊!
2. 恶向胆边生的警察警察这个角色呈现的是人物的复杂性。
非常积极的打击犯罪,没有额外金钱回报的情况下,坚持原则、兢兢业业,业务能力也强,最早把孤立的案件串在一起,现场调查时发现了追尾的细节,从各方面看,他就是韩国电影里出现过无数次的正义警察形象,不修边幅、口袋没钱、干劲十足、头脑聪明。
转折点从黑帮成员的意外死亡开始。
金武烈和马东锡在车辆维修工厂遭遇袭击,经过一番惊险的打斗后,发现对手里领头的家伙,胸口插了一把刀,挂了。
马东锡当着警察的面说把尸体埋了,一向秉公执法的警察,事情轮到自己头上,说不清理还乱的时候,只得嚎叫着接受。
从放弃抵抗陷入淤泥的这一刻起,警察与恶的距离,越靠越近。
而他死命追逐罪犯的目的,也让人越来越看不清。
是匡扶正义,还是为了个人和团队翻身,是执着追求程序正义,还是为了光鲜亮丽的站在台上接受嘉奖。
直到他毫不手软的把马东锡撞飞出去,为了给杀手定罪篡改证据,一切都清晰了然,原本打击犯罪追求正义的目标,已经变成了个人私欲的满足。
开头,长期接受贿赂的局长诋毁兢兢业业的他,“你不就是为了升职吗”,对于上级满带恶意的嘲讽,他哑然失笑,然后愤怒的拿文件敲打桌板,没想到这么快就用行动印证了局长的判断。
警察这个角色值得玩味的一点,是他并非生来为恶,也不是职业需求,他起先的行为表现,甚至可以成为业界楷模,道德典范,让人唏嘘的是,当普通人掉入与他类似的情境,善恶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3. 彻头彻尾的恶魔在这个人物上,导演的塑造手法则简单纯粹,就是坏,不掺一点杂质的坏。
不带一丝怜悯的冷酷,老人、男人、女孩,甚至是狗,只要是活物,恰巧碰到他杀戮的欲望上来时,都在劫难逃。
泯然众人的普通外表,唯唯诺诺的软弱语气,是杀手在猎物面前最后的伪装,谁能想到,车子被追尾,对方态度良好,高速服务站取杯咖啡,陌生人笑盈盈的搭讪,下一刻就抬手捅刀子,没有一丝丝防备。
这小子脑子还好使,抹去指纹,不留痕迹,租地下室,深居简出,刺杀未遂立马销毁证据,甚至还提前准备了应付受伤的各种药品、工具,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把杀人当严谨的事业在搞。
演员的演技不错,在其被马东锡抓住,以及在被审讯时的表现,阴郁沉静的外表下,是滔天的疯狂,让人既恨又惧。
就是人物形象设计再普通一些就好了,一亮相,那长长的刘海,深陷的眼窝,瘦削的身躯,恨不得在向全世界呐喊,我是个变态。
如果是没有特点,让人一看就忘的普通外表,再通过表演展现出变态的特质,那就让人拍手叫绝了。
整部片我看就黑帮老大不是恶人。。
黑帮像是形式恶人,警察像是精神恶人。
意思可能是,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只有先变成公认的恶人才是解决之道。
但是有些人变成了形式恶人之后还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是真正的大恶人,所以要给此人立传叫恶人传。
然而因为缺乏动机,所以又强行安上一个童年阴影和精神疾病的帽子,这就使这个恶人不那么恶了。
所以虽然叫恶人传,整部电影还是没有解决什么是真正的恶的问题。
恶是不够恶,所有人窝囊是挺窝囊的。
你看看那谁都敢骑到头上的黑帮老大,被迫和黑帮联手的警察,想杀人还差点被反杀的连环杀人犯,就觉得,这部电影应该叫窝囊传。
小巷追捕和女中学生被杀的戏颇有杀人回忆的影子。
韩国犯罪电影就是喜欢玩司法正义和存在与虚无这一套。
这种黑白合流的电影的问题是最后拿黑道怎么办。
这部电影的处理是为了正确价值观黑道自首来换取杀手死刑。
不说这个动机合不合理,导致的问题是避开了小价值观的圈套又掉入大价值观的陷阱。
黑道自首让最遵守道义的黑道成为最大受害者,言而无信的警察成为最大得益者。
用这个不协调来换取司法正义和内容正义,以及坏人有坏报的结尾和观众的泄愤,是不值得的。
同样是黑白合流抓人神公愤的精神病杀人犯的电影,时隔六十年,深度还是远远不及M就是凶手。
2019年韩国电影。
一个变态杀手,意外招惹到了一个黑帮老大。
同时,又因为这个杀手连环杀人,引起了一个正义警察的注意。
阴差阳错,这个警察和黑帮老大,联手开始追捕这个杀手。
影片的前半段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特别是主角马东锡,健硕的身材,虽然凶狠,却有些憨憨的感觉。
但是,影片后半段却有些憋屈。
很难想象,被警察和黑帮同时追杀的一个独狼式杀手,居然可以逍遥那么久。
以至于最后被抓后,也很曲折地才被定罪。
周末下午一场以恶制恶、以暴制暴的爽片,不仅仅是因为警察黑帮联手捉拿无差别随机杀人狂的设定,也不仅仅因为通过情节和演技使每一方人物形象都极其立体,而是不管顶着什么身份的外衣,背后以自我目的为导向的人性展露无疑,很深刻真实,但也让人感到失望。
片中唯二体现人情、气氛温馨的场景——黑帮老大给女学生送伞,警察和帮派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烤肉,都非常短暂且易逝,以女学生被杀和两派为争夺杀人狂翻脸收场。
就是不给你正能量。
就像杀人犯问警察,你的人生观又是什么?
当个好警察,当个模范公民?
他讽刺的很对,其实仅仅是为了证明身为警察的价值、得到系统内的认可和掌声,甚至仅仅是升职加薪这种底层逻辑。
可是谁又不是这样呢?
黑帮、杀人犯、警察,有谁不是恶人?
只不过形态不一样罢了。
当然,在这个普遍价值缺失、活着没劲的关口,目标导向确实会带给人存在感和价值感,用更正能量的方式获得,还能收获快乐和活力这份奖赏~不管怎么说,超级爱这个胖子大叔,釜山行就很爱了,每部他的戏我都想看,萌萌哒,他是我最喜欢的黑帮老大!
最后,这电影特别印证刚看的一本书,里面说: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2023.6.7马东锡这个身形真的是相当有安全感,而且最神奇的是,不管演好人还是演坏人都不违和,着实厉害。
之前我就觉得警察脱下衣服也和XX没什么区别,果然哪里都是这样的,呵呵,为了破案与黑帮合作,合作完却又想一把推开,所以,这能算好人吗?
之前还看过一部韩国的电视剧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为了破案把监狱里面的人放出来,也是马东锡演的,所以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坏人啊。
这里面最坏的就是那个变态杀手了,原生家庭真的是对一个人的性格有这么大影响吗?
所以这种反社会人格真的都是这样的家庭里面出来的吗?
关键这种真的是没有预兆,真的真的太可怕了,希望我们生活中都不要遇到,真的真的太可怕了。
不仅毫无理由的杀人,还早早就把指纹消掉了,可是他杀人如麻自己却怕死,多么可笑,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暴制暴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最后黑老大进了监狱杀手抬头的那个镜头很有深意
总体来说片子在剧情方面还是挺直给的,没有过多的曲折弯绕,比较适合放松大脑去看,太过多细究是经不起推敲的,拳肉相交的打击感,鲜血横流。
恶人传指的是三位主演,在社会中饰演的身份角色,警察虽然是相对的正派的一角,但是查案不没有经过限制,甚至与黑帮结伙,也可以看出韩国政府的无能,很多影片已经描述过了;黑帮头目,虽然所做之事是不法行业,也杀人,但是还是能从一些方面看出他对身边人的重视,至少还是有些人性的善良;最后是杀人魔,这个角色比较空白,没有太多深层次的描述,对比其他两位恶人有些立不住。
其他两位塑造的很多,让人觉得是很强大的感觉,这样就显得反派很单薄,撑不起片子的对立面。
再加上最后法律并不能杀死这个凶手,联想到法律只是维护秩序。
本来只能给到三星,给四星完全是因为片中有两个警察身材很好,可惜没脱。
很失望,每一个角色的标签都没明显造出来,主角们演的傻不拉叽的,
我是马东锡的脑残粉 他太帅太可爱了呜呜呜呜!!!
傻b。
以暴制暴真的是太爽了!!!马东锡真硬!
马东锡最后的眼神杀,拔高了整个电影的气质!
不要观看!不要观看!不要观看!全片动作戏极少,而且全都中规中矩,狗屁暴力美学,光看马东锡大嘴巴抽人就看得那么开心满足的是不是sm同性恋啊?话说回来导演就安排这么点打戏,是对自己的文戏很有自信么?开头一个小时无聊到爆,老套韩国警察故事,警局上司被收买,主角破案不顺。即使到了后四十分钟,警黑联手破案的主题也就是浅尝辄止,最好的戏也就是三个警察跟黑帮的饭局以及会议,能体现出这个主题下双方的交汇和碰撞。最后通过巧合抓完凶手,黑帮老大和警察抢人,这段演的也是高潮不像高潮,视觉和故事上都做不到收尾落幕的水平线。黑帮老大出庭入狱的逻辑也是感人。其实这个主题设定不错,可惜没能讲好。所以实在是不理解那些看完赞不绝口的人,电影应该多一些付出心血的扎实剧本,少一些只对着亮眼设定就能高潮的观众。
现实生活中,一个小警察怎么可能对一个黑帮老大吆五喝六。有点过于强调正派了
爆裂警察与彪悍黑老大合作抓捕无差别变态连环杀手这个创意本身就已经赢了,再加上出色的节奏,鲜明的人物,简单粗暴的情节和师承印尼动作片的场面设计,简直就是年度爽片了,要啥自行车呀,无脑爽多好呀!
第一场杀人戏感觉僵尸在杀人。动作太搞笑了。杀人犯这么简单就抓到了还直接ko。巧合太多比如勒索赎金,女学生被杀。没明白黑帮老大连凶手画像都画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和警察联手多此一举给自己挖坑
过桥抽板。
导演和编剧水平太差,按照这个故事的逻辑简化来说,警察属于弱智,破案靠天,从头到尾黑帮当爹又当妈,世界上这么垃圾的警察哪里找呢?某个小渔村里有很多。
警匪合作老套路,在男人情义上植入混乱的价值观,韩片比港片向前走了。
狗屁不通
黑帮老大和痞子刑警联合抓连环杀人犯的故事。可能因为不是主角吧,这个随机连环杀人的凶犯也没有什么保护光环,在一次杀人计划中很点背的刺杀袭击了一位黑帮老大。这才促成了黑白两道联手追凶,故事背景发生在2005年,那时候没有各种黑科技和发达的网络,只能靠最原始的人肉地毯式搜索。很多导演都很想利用马东锡的身材拍一些打斗戏,所以这部电影里有好几场打人的戏,啧啧 马东锡打人看起来好痛啊,真真正正的「胖揍」了。电影最后,黑帮老大和痞子刑警用法律而不是用暴力让凶手绳之以法,虽然算是很老土的升华了,但是还是很畅快。唯一遗憾的是,我一直在等结局的时候交代一下变态连环杀人犯的杀人动机,可惜没有。可能导演就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人们没有对混蛋抱有怜悯之心,这样的大快人心会更纯粹一点。
爽点是有的,但是豆瓣怎么这么高分?是因为我国又双叒叕拍不了么?
全靠选角成功的韩国主旋律样板戏,仅有人设反差而无人格塑造,仅有犯罪现场而无犯罪动机。无处不在的刀和视而不见的枪让其更像历史剧而非现代剧,警匪亦敌亦友的关系更是如从东瀛移魂过来的动漫原型。
爽啊!对于这个电影没必要拽什么词,爽就完了。
马东锡的肌肉让整个影片变得有说服力起来,最后还秀了一把身材。“老大来了!让我们一起欢迎他们!老大好!”原来电影的名字是『黑帮,警察,恶魔』,怪不得翻译成『恶人传』。
女孩那段真是神来之笔。黑帮老大的戏份和气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完胜刑警。当杀手身上背着他的威严、义愤和为小弟复仇时,杀人动机就圆满了。不过马东锡的角色真是倒霉啊,被车撞了两回…
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