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

左右,in Love We Trust,Left Right

主演:刘威葳,成泰燊,张嘉益,田原,余男,高圆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7

《左右》剧照

左右 剧照 NO.1左右 剧照 NO.2左右 剧照 NO.3左右 剧照 NO.4左右 剧照 NO.5左右 剧照 NO.6左右 剧照 NO.13左右 剧照 NO.14左右 剧照 NO.15左右 剧照 NO.16左右 剧照 NO.17左右 剧照 NO.18左右 剧照 NO.19左右 剧照 NO.20

《左右》剧情介绍

左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枚竹(刘威葳 饰)和丈夫肖路(张嘉译 饰)离婚多年,带着女儿禾禾嫁给了老谢(成泰燊 饰),肖路也和空姐董帆(余男 饰)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 禾禾被查出得了白血病,普通的化疗并没有很好的控制住病情,为了救禾禾,枚竹找到了肖路,提出想和他再生一个孩子,肖路无奈答应;经过三次人工授精的失败后,枚竹决定和肖路来真的,两个人的家庭也卷入了其中,四个人都经受着巨大的考验,面对选择,左右为难。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门主蜡笔小新:呼风唤雨!黄金的间谍大作战魔法护士小麦R恋爱假期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非常杀手老师与流浪猫爱的暂停键机动战士高达SEEDDESTINYHD重制我在大理寺当宠物坏爸爸蝠鲼恐怖游泳教练中国功夫少女组九尾狐传我的鬼学长爱在深秋科搜研之女第21季红尘囧探刘小唐2同在屋檐下欺凌游戏周而复死百万偶像医者仁心红缨枪人偶寻爱记小马王逃离那间房爱的猎犬热带幻夜

《左右》长篇影评

 1 ) 拧巴版“在爱的名义下”

“左右”,相比英文的翻译“in Love We Trust”,中文的更值得琢磨。

故事很简单:枚竹带着女儿再婚后,发现女儿得了白血病,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自己与前夫再生一个孩子,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救女儿,但尴尬的是,两人都已有了新的家庭。

最后枚竹如愿地再次怀上前夫的孩子,生活奇异般地踏上又一个轮回。

导演似乎是想表现以白血病患者为背景的两对夫妻在突破伦理常规、跨越道德底线时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枚竹——左:第一次婚姻失败,女儿患白血病,再婚嫁了经济情况不如前夫的老谢,自己的工作境地堪忧,心中还掺杂着对前夫的隐隐爱意。

右:为了救女儿要和前夫发生关系,生活在老谢对自己的无私的爱之中。

老谢——左:包容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与前夫的女儿。

承受着一切因“在爱的名义下”的一切人工授精乃至性关系。

右:面对妻子的坚决,用“下去买包烟”来搪塞残酷。

妻子和前夫人工授精失败后用无私的胸怀包揽妻子,压抑自己的脆弱脆弱。

最后透过“上帝之手”拨通的电话听到造人过程中的对话,受着无比的折磨。

肖路——左:有着漂亮的新娇妻,逃避妻子希望造人的计划,让自己焦头烂额的工地。

右:作为白血病女儿的生父,对比老谢,有地位有金钱,却又更显得脆弱无能。

面对女儿的质问“我知道你也是我爸爸,你会救我吗?

”,一个人在公路边上,泪水随着疾驶的速度奔洒。

董帆——左:空姐的工作,让许多人羡慕。

嫁了个条件不错的丈夫,却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

为了避免显露自己的怯懦,去找丈夫前妻企图谈判时,还拉着同事小田。

右:面对老谢如此的宽容和无私,女儿的可爱和漂亮,做出了让步。

影片以两户家庭,两个人面对面吃饭的场景收尾,气氛尴尬甚至乖张。

但是这样沉默的背后,“大爱无声”又或“根本无爱”?

不过,王小帅选择在愚人节公映,是否在寻找所谓符号化的矛盾?

 2 ) 母亲的逻辑

文/moivekid zhongzhong 我是个特别矫情的人,对于那些自己无法割舍的东西,喜欢刻意维持姿态,不是挂在嘴边就是悬在笔下,仿佛心里已经盛不下了一般。

可是,我知道,不止是我,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能藉之而生为之而死的爱存在,王小帅在用单车和女贞的丧失阐述过青春那破旧不堪的爱情后,这次他换上了一个瘦骨嶙峋的母亲,用带有杀气的眼神告诉我:爱,无敌。

片子一开始,成泰燊蹿到我面前,我怔了一下,这不是贾樟柯的男人吗?

便猜想这场左右为难的战斗中,他必定是善良却绝望的角色。

演员都不是让人惊艳的主儿,这也是长相颇为不帅的王小帅同志的一贯风格,除了“御用”的高花瓶(话说这次她还是来客串幼儿园老师了),那个刘威葳,前夫以及“图雅”余男,都没有刻意迎合广大群众日益挑剔而庸俗的审美意趣。

不过,看到最后,我突然领悟到,其实越是普通越是坚强,那股细水长流般的勇气只会在惊艳的霎那殆尽。

平凡令人动容,是因为我们在众寡悬殊的困难面前,也能不失尊严地严阵以待,哪怕生活已经来势汹汹。

我们的凡人生活,即使敌不过日复一日的深情款款与含情脉脉,却也愿为信念的完美不惜代价。

故事很荒诞,如果你从未遇见过的话。

两个离婚四年的人,已经有了各自的幸福家庭。

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女儿得了白血病,接下来,骨髓移植,但是父母的血型不配。

按这个逻辑,该是漫长等待适合的血型和骨髓了。

故事的精彩之处就在于,这个幸运的孩子有一个爱她爱到迷狂的母亲,她不顾婚姻的枷锁,不顾日后的万难,不顾医学的概率,甚至不顾自己、两个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要和已然成为别人老公的前夫再生一个孩子,用这个孩子的脐带血去就她的女儿禾禾。

如果按“道德困境”的推理,禾禾的生命固然值得不惜一切去挽救,但是,那个以挽救他人为唯一名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只是一个工具而已,甚至连它的母亲都不愿去思索它的未来。

那么,用一个生命去做另一个的脚注。

这显然不是伦理学家的逻辑。

但是,这就一个是母亲的逻辑——别的我不管,我只要我的孩子活着。

这个逻辑显然很强盗,母亲变得咄咄逼人。

也正是这样的咄咄逼人,护卫住我们的阳光雨露。

肖路说:你得给我点时间。

玫竹说:谁给禾禾时间呢?

满脑子都是这么清晰而疯狂地为了一个目的。

记得以前生病的时候,不管多晚,只要我在病床上稍有动静,母亲的双手立马就捧了过来。

我那时就想:原来母亲睡得这么浅。

其实,那只是因为她爱得很深。

老谢是个好男人。

他懂得爱,尽管他把玫竹搂在怀里时也会迷茫也会绝望,但他不仅知道爱是妥协与包容,更知道默默收拾爱人冲动后的退潮海滩。

所以,他答应了他们造人,挂掉了玫竹从那空房间误拨来的电话,甚至在知道一切真相后还是不动声色地把担子往自己身上揽。

关于电话的那个细节,伏笔得实在太明显,却不累赘。

老谢说:设个锁吧,多少次了都。

玫竹说:麻烦,我也不会弄。

一直以来,我都很尊敬那些在天大的秘密面前坐怀不乱的人,那些无意翻开他人日记依然能心如止水般默默合起的人。

男人的成熟,永远从承担责任开始。

即使有万千苦衷,也只让人看到他的背影。

所以,老谢总是在剧情两难道无法进行下去时,说,烟没了,我出去买包烟。

那个灯光昏暗的地下小卖部,竟成为一个男人唯一的庇所,包藏着所有不向人诉的苦楚,随着烟圈,靠着电线杆,吞吞吐吐。

后来,玫竹和老谢坐在沙发上,湿漉漉的头发和色彩温和的睡衣,镜头的焦点不停地从一张脸转到另一张脸,就好像难题在两人之间流转一样。

老谢若答应,必无法再拥有自己的孩子,若不答应,现在的孩子也保不住;玫竹虽心意已决,但面对老谢这般无欲无求的好男人,若他同意,则因愧疚而无法面对,若他不同意,她便在关键时刻失去唯一的支持。

人到中年,就会有很多的身不由己。

那些人和事或许并没有抓住生命的本质意义,却已经牢牢攫住了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只能束手就擒。

所以,当年看不太懂《神秘河》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同情每一个中年人。

他们好像进入了人生的高原一样,哪怕领略到了无限风光也会呼吸不畅,胸闷气短。

肖路那个小包工头,是个失意的生意人,也是个失神的父亲。

亲生女儿居然在继父温柔的敦促下也只会怯怯地叫他一声“叔叔好”,然后说“我知道,你也是我的爸爸。

那么你会救我吗?

”男人把车停在一旁流泪——再唯利是图的商人,也会为那句“救我”感动。

我们赚着自己或许并不需要的名和利,却很难遇到一个真正需要自己去拯救的人。

后来,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以居于次要地位的“爸爸”身份,不惜所有去救她。

哪怕妻子离他而去,哪怕他还是爱自己的妻子,哪怕他的工地已经乱七八糟哀鸿遍野,他毕竟还是一个爸爸,所以选择走入了那个空房间。

在这一场事故中,肖路的妻子董帆或许是最无辜的一个。

无辜并不代表无关,她理所当然该很气愤丈夫的前妻居然借自己的老公去生孩子来救他们两个孩子的命。

人之常情,往往都不是中性词。

在董帆这里,是褒义的。

人都是爱孩子,珍惜生命的,这是常情之一。

人都是爱爱人,珍惜家庭的,这是常情之二。

人都是爱自己,有所禁忌的,这是常情之三。

所以,她同意,她闹事,她离家,甚至她要离婚,都是人之常情。

她是空姐,飞在天上,随时流浪,寻求安全感的途径便少了许多。

去玫竹家看孩子的那天,友情客串的“鬼女”田原用她那些机警闪躲又不羁奔放的眼神,预示了董帆的孤独。

因为她不及那些年轻人,帆姐就有帆姐的样子,也有着帆姐的苦恼。

她显然已经老了,她甚至无法乖巧地去掩饰自己的同情与犹豫。

她只是想要个孩子,这是她挽救别人孩子的要求。

拿生命换生命,似乎永远都是母亲的逻辑。

因为选择,所以左右为难。

其实,对于那个毅然决然的母亲玫竹来说,一切左和右都只是通往最终目的的方向。

而对其他人来说,才是真的左右为难。

不过,这也我们的偏见,总是更少去同情那些坚强决绝的人。

怀特说过“自由,意味着更多的迷惘”。

他是说在爆炸的工业时代,我们面临太多的选项,甚至是自由或者不自由的对立选项。

但是,父母是那一群永远没有选择的人,他们没有自由,只有勇气,也所以,他们不迷惘,只是绝望。

就像肖路说,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这么疯狂。

玫竹就说了,因为世界上没有几个人会遇上这种事情。

不相信故事的人,都是没有见识过生活的人。

信誓旦旦的人,都是没有领略过背叛的人。

在看到婚姻画地为牢的力量后,我会想,如果肖路和玫竹都离婚之后都没有再婚,这件事情是不是操作上就会更方便简单。

两人躺在大红的被褥上,大汗淋漓,解脱、痛苦、希冀和自我安慰的复杂表情刻在脸上,画面色彩鲜艳,喷薄夸张而抽象得像一张壁画。

此时,声嘶力竭的小提琴高音响起,绝望处断,深情处诉。

王小帅的镜头永远是波澜不惊的,不晃,不偏,色彩暗淡或者阳光明媚,不及暧昧。

主角们占据着画面的中心,肆无忌惮地哭,心有余悸地泣,眼神迷离地远眺,或者故作轻松地摇头叹息。

是的,我喜欢这部片子,人生多有沉静处,只因未到波澜时。

他告诉我们,即使母亲,这个该在微弱油灯下临行密密缝的柔弱形象,其实都是那些在天崩地塌时站出来说:“我爱,什么都是可能的”的人。

才相信,每个母亲都是潜在的强者。

勇敢无畏,为爱牺牲。

原文地址:http://zhongzhong1986.blog.sohu.com/85909125.html?act=1209402959632

 3 ) 不得不做的爱

左右,不是左翼的左,右翼的右,而是左转的左,右转的右,不是左右逢源的左右,而是左右为难的左右,所以她讲的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做爱问题,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寻常小事。

做爱,万分之五千是身体欲求,万分之两千石抵抗失眠,万分之两千五是治疗疼痛,万分之四百九是表达爱意……总而言之,都是为了瞬间的快感,哪怕一瞬间,摆脱记忆的感觉也是很爽的。

可是,还有一万分之一的情况,做爱是为了救命,不为一己私欲,而是为了挽救另一条人命。

做爱一下子变成了大义凛然的英雄行为,你不做就成了无耻冷血之徒,成了缩头乌龟,成了只为一己私欲的小人,你不做,你忍受得了下半辈子的良心谴责吗?

是,有点匪夷所思。

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赶巧碰上一个溺水挣扎的小孩子,方圆几里还一人没有。

你说,你是救,还是不救?

救,你多半有生命危险,可不救,你扛得住下半辈子的良心谴责嘛?

这是多么多么少有的小概率事件啊。

老谢说:“这种事,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接受得了。

”枚竹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碰到这种事。

”是,绝大多数人恐怕一辈子都碰不上那种事。

枚竹是禾禾的妈妈,老谢是禾禾的继父;肖路是禾禾的亲爹,董帆是肖路的妻子。

禾禾得了白血病,绝望的枚竹听说,如果禾禾有一个亲身的兄妹。

便很有可能找到合适的骨髓。

于是,她毅然决然要同肖路再要一个孩子,在三次人工授精都失败的情况下,枚竹仍不放弃。

带给四个人的问题是:我能不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去同前妻做?

我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妻子去同前夫做?

我能不能去同她做?

我能不能去同他做?

在这种时候,人恨不得就皈依了上帝,让宿命做主,也不愿意自己有决定的权利。

因为不能左不能右,只能向着前方硬着头皮冲过去,不能顾及后果,没有时间顾及。

这个故事有点极端,极端到我们根本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结果,里面没有一个高知,却个个都是占领了道德制高点的标兵,即便是中间节节败退的董帆,恨不得让人觉着怎么就她一个不懂事儿啊,看看人家老谢,什么都憋着,还面带微笑无怨无悔地憋着,你怎么就那么小心眼呢,这个那个你都有了,你就不能为了孩子稍微牺牲一下下嘛?

你本来已经合情合理地认可了她提出的和肖路的离婚要求,可是,可是,在班机延误出状况的时候,她给肖路打电话说,自己的脑子里全是禾禾,还说爱肖路。

而当时,肖路正在那幢租不出去的2007号房间里,静待着和自己的前妻一起做爱。

禾禾,禾禾,简直就是洒满人家都是爱的天使啊,四个因为情感与生活编织在一起的成年人,你退我进地搅在一起,谁都觉着欠谁,谁都把苦水往自己的肚子里噎了又噎。

太高尚了,高尚得我都觉得像是虚构的啦,像是有人故意编出来骗人眼泪的啦。

其实不是特差,只是没觉着好来,有点不太自然,有点矫情,有点可疑。

有点削尖了脑袋向底线狂奔的意思,可是,那底线分明是人为画出来的。

导演说,没准自己什么时候就商业了。

其实,我觉着,他现在就挺商业的啊。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像是一个工业产品。

分明是讲亲情的,可是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冲淡了似的,你使劲嗅,但总也闻不着味儿。

或许是我的鼻子出了问题。

 4 ) 人性挣扎,《左右》为难。

《左右》的英文名《In Love We Trust》——因为爱,所以相信,取自《圣经》中的一句话。

王小帅说,他希望人们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可以凭借爱走出困境。

我没有选用电影上映时的正式海报,不是因为那张令人窒息的红色大床。

而是海报两旁不起眼的两行小字,“温情挑战伦理最极限”、“离婚了,我们还能再爱一夜吗?

”无可否认这是十足的噱头,看完影片以后,我更是对这两段愚蠢的宣传语嗤之以鼻。

相比之下,这一张写着“导演王小帅年度诚意奉献”的海报,才让我们看到了本片真正要传达的主题,那就是——爱。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不普通故事。

房屋中介枚竹(刘威葳)带着5岁的女儿禾禾与老谢(成泰燊)平静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医生告诉她禾禾得了白血病,并且发现得有些晚了。

医生提出:如果禾禾有个孪生弟妹,就可用脐带血救姐姐。

为了救活唯一的女儿,枚竹决定找到前夫肖路(张嘉译),要和他再生一个孩子。

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理由,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自己的决定将如何向深爱着自己和孩子的丈夫表白。

自己的前夫会不会同意?

并且前夫又将如何面对自己现任老婆董帆(余男)?

四个中年人,被一个孩子的生命,不得不纠缠到一起。

是听从命运的争斗,还是道德的判断。

而接下来的问题更是令枚竹没有想到,在做了大量思想斗争之后两家都同意了。

但尝试多次人工受孕的结果是,枚竹的习惯性流产无法成功。

不服输的枚竹决定不放弃,她希望用自然性交的方式再试一次……如今的王小帅人到中年,我们在他之前的《十七岁的单车》和《青红》里,看到的是“青春残酷”。

今天,42岁的王小帅,放下他拍熟拍惯的青涩爱情,将电影视角转向中年。

他和他的电影,都更成熟了。

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将中年的心态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左右》故事里的四个主要人物都是很无奈的,就是命运给你的东西你不得不担着。

“左右”,并不是选择左或者选择右。

而是一种左右为难,左右命运,或者被命运左右。

这就是中年的“残酷”,必须面对命运更无奈、更残酷的安排。

所以,从骨子里来说,导演王小帅的风格并没有改变。

本片最大的作用,就是很本真、很忠诚的反映现实中国。

对于西方观众而言,在奇观化的古装武侠动作电影、乡村题材的电影之外,遇到正在变动中的城市形象,正如《左右》中的小区、工地和地铁,以及头顶的天空,阴晴不定,然而却实在是当下的中国,发展中、进步的中国。

《左右》故事的取至真实的生活,它或者更适合制作成一档情感访谈类电视节目,可以任意煽情,豪不节制。

但是决定改变成电影,确是一个不容易做好的题材,一不小心,便会陷入煽情的窠臼,浮在外表或者是牵强的内心描写。

本片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中年人的压力和责任。

人到中年,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有些压力是可以逃避的,比如工作压力太大,你可以走,甚至你跟自己的爱人关系特别冷淡时,也可以有外面的朋友帮你解脱。

但是,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或者我们身处其中之一,你会作何选择。

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观众看完影片都发出的疑问,当我们面临主人公那情感与责任时的内心挣扎与冲突,我们是否还能坦然面对。

如果我们将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弱化掉,单单从‘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会是一个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话题。

在伦理和现实两个层面。

这个故事的残酷性还远非如此,脐带血最后能否有用,日后如何向新生的孩子解释。

本片中两个男人相对克制,但他们都发现自己被两个强势的女人放置到天平之上,这不是感性与理性的斗争,甚至没有对与错,这样的选择既深刻又滑稽,几乎没有自然和平淡的决定可以让他们平衡,刻意、压抑和被动,他们只能这样,但因为关乎生命,下一代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但他们却在三岔口上徘徊。

在亲情、伦理和情欲之间,有着多少敏感、困顿和无奈。

用导演王小帅对于电影的视角,“我始终觉得人是一个太弱小的生命体,所以对处于任何状态下的人,我都试图以一种温暖、怜悯的态度去解读他。

”本片在年初的第58届柏林电影节上一举夺得最佳编剧“银熊奖”。

评委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它充满了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在观影过程中,我两次无声的落泪,第一次在董帆(余男)想通了给丈夫打电话的时候,她趴在门上无助也无奈的哭了,只是要求丈夫在事后答应她,也生一个他们自己的孩子。

这是作为一个女人,出于一种母爱使然的本能。

余男把片中那个好强女人演绎得十分到位,她渴望做一个母亲,所以在看到孩子生病的样子后,她决定放弃自己。

第二次落泪,是在片尾老谢(成泰燊)对枚竹说,别让任何人知道孩子不是我们生的,我们把他/她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大。

这个本片台词最少,身份最淡薄的丈夫角色,一下子拉回到我们身旁。

他总是最关心、体贴妻子与孩子,总是默默的接受所有事实,买烟成为他唯一的解脱和释放,或许那也是一种难掩的逃避。

纵观全片,可以看出导演对于细节的把握和拿捏。

董帆去家里找枚竹谈谈,刚好枚竹不在家,这样的设置精心而合符常理。

可以想象如果两个完全对立的女人,面临同样的问题时,难免会出现激烈的争执甚至吵架,女人都是感性的,一切听由心声。

而影片让我们安静的透过董帆的眼睛,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温馨的家,没有人会愿意破坏这一切。

影片最后的结尾,留给观众的悬念,到底成功怀孕了吗?

孩子得救了吗?

两个家庭呢?

诸如的问题无法一一呈现,却通过小小的情节设置告诉大家。

影片最后,两家的女主人都下厨做饭,然后与丈夫一起吃饭。

她们身穿的都是红色的毛衣,这里的红色不再是床单的刺眼和挣扎,这里的红色象征着希望、成功与胜利,而生活的延续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安静的晚餐。

影片的第一女主角,饰演枚竹的刘威葳,其实在大银幕上的第一眼就感觉到熟悉,慢慢在记忆中搜寻到多年前的电视剧《红十字方队》,回来就上网查对,果不其然她就是当年的女主角司琪,好些年没有看见她的作品,主要是我看电视剧的确太少,而这样一位大器晚成的女演员,在本片中留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甚至让我们想到了当年《红十字方队》里的司琪,她们同样倔强、独立、果断的性格,相信也给不少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至于饰演枚竹前夫肖路的张嘉译,也把角色诠释到位,甚至在柏林参赛时还有传闻他会拿下影帝。

得奖与否并不能彻底概述一位演员,只是他的表演已经使我记住这样一张面孔,已经足够了。

 5 ) 《左右》——左右为难,拧巴有理

常看电视纪实或者新闻栏目的人应该对这种故事不陌生:一个孩子换了白血病,化疗不见什么成效,等待配型的几率小到几乎与等死没区别,所以医生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再生一个孩子,用患儿的弟弟或者妹妹的脐带血来救患儿。

这是《左右》的开始,不过与电视节目中出现的故事不同,《左右》中患儿的父母已经离异,并且各自有重新组成了家庭。

于是为了救白血病患儿再生一个孩子,在患儿的亲生父母身上就变得不那么顺理成章,而成了左右为难。

不救,这个一个活泼的生命,尤其这个生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救,那么又如何面对各自的家庭?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生命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个问题上,救与不救都有太多的个人选择和理由,不能简单的用对或者错来判断。

王小帅在给自己摆出上面这道难题后,给了主人公一个决绝的选择:救女儿一命比其他任何都重要。

比自己的家庭重要,比前夫的家庭重要,比传统伦理道德重要,也比未出生的孩子重要。

如果说这是一个现实中个人做出的选择,固然无可厚非。

但是影片主人公从左右为难变成一根筋后,造成了影片迅速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三次人工授精失败后,患儿父母两人决定要用原始方式代替科技。

理性的说,两个人人工授精这种高概率事件都失败了,那么传统方法成功率有多高?

如果不成功是不是两个人要一直维系着这种性关系?

假设成功,那么未来对即将出生的孩子是否公平?

如果要继续这个故事,那么主人公就必须要回答这些问题,逃避只能让人感觉救人变成了虎皮,影片的兴趣点转移到了尴尬的性行为上面,尤其是这种行为对双方家庭的冲击。

当他们的另一半终于为了孩子再次接受他们的行为后,人性光辉闪烁,影片又艺术的嘎然而止了。

不过现实生活不会像电影一样,讲个半截子故事想拉倒就拉倒,人生也不是只有120分钟,只闪耀最后一分钟就可以了。

生活更多的是责任,是负担,是家长里短的付出。

做出决绝的选择可以一分钟,但是后果可能是一辈子;同样家里人的豁达能否让人性的光辉能照耀下去呢?

他接纳主人公行为的那一分钟人性闪耀要靠他后半辈子的实际行动才能照亮,不然他和骗子有什么区别?

因此,人性不是靠表态表出来的,而是要靠行动来证明的。

这个故事有一个左右为难的开始,却没有他们做出自己选择后的担当。

敢选择没担当,这样的人物除了一贯电影学院式的拧巴,那种对着空气发狠的劲头儿,其他的剩不下什么。

 6 ) 买烟的男人最强大

从刘威葳和张嘉译喝茶开始,王小帅慢慢地拗弯。

这个左右为难的伦理的弯实在难拗,不用力拗不过去,太用力又怕拗断了。

王小帅的编剧功力确实不简单,虽然故事讲得让我昏睡过去三次,但至少这个离奇的弯拗得大家服服帖帖的,除了打瞌睡外没有不良反应。

最后,剪不断理还乱的千头万绪都被那个买烟的窝囊男人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消解了。

在这个荒唐的人性闹剧里,他其实才是最强大的。

 7 ) 《左右》影评

电影让镜头像纪录片式的真实记录生活,展现了影片的又一成功之处。

左和右,这个摆在影片4个中年人的十字路口不是我们通向未来的唯一选择,它也不是我们去伤害别人的借口,导演王小帅竭力褪下自身的色彩,不直接判断是与非、对与错,而是冷眼旁观与不动声色的平静叙事,我们解读不到导演想要借助电影表达的信息、思想,是生活的两难,还是道德的两难?

爱是信任包容,还是伤害与背叛?

王小帅表示,通过这部聚焦“中年人的命运”的电影“能够让世界看到2007年当下的现实状况,让大家在影片里体验到道德与情感的纠葛和冲击。

”影片结尾两组切换镜头下默默享用晚餐的两家人,都依如平常,但观众能够感受到光影中不动声色的两家人,内心却波澜四起,经历了重大事件的4个当事人该如何迎对明天的生活,他们承受人生的又一次考量,或许影片告诉观众的只能如此,的确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要继续,人生多艰,但需不畏选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所以挽救一个生命,所有人当承担责任,我想这恐怕是影片的隐含价值。

 8 ) 关于老谢

我认为不会有像老谢一样好的男人。

那种宽容大量,那种面对任何事和人都用笑脸来掩盖自己内心冲突的男人,那种知道了自己老婆和前夫上床后还能镇定自如的男人……太好了,简直如小说里面的人物。

却,电影里面的老谢除了笑容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买烟。

很多时候老谢面对老婆的前夫,面对一些他一下子无法接受的事实的时候他的烟总是刚好抽完,影片中有好几次老谢到楼下小卖铺买烟的画面。

这时候的老谢脸上没有了笑容,只是一个寂寞的抽烟的中年男人。

王小帅导演说,演老谢的演员曾经询问过究竟要如何演这个老谢,导演说只要笑就好了。

果然,笑容是老谢的面具,我们看不清他的心里感受,琢磨不透他的心理活动,他总是用笑容来掩盖了一切。

这个时候我看到的老谢除了好人外,还有一个“弱”。

他的弱使得他在这整个事件中完全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被动的接受,只能笑笑,然后抽烟,最后接受事实。

王小帅导演说,老谢就是窝囊。

是的,窝囊!

老婆和前夫上床了要生孩子了,他只能窝囊的接受,在窝囊的前提下维持自己的自尊,让未出生的孩子跟他们过,向外宣称这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还要带回老家一趟。

是的,他不能扔下枚竹一走了之,他的性格不能让他这样做,他又无法去左右整个事情的发展,他只能窝窝囊囊的留下,笑着面对一切,偶尔到楼下买烟。

没有像老谢一样好的男人。

却有很多像老谢一样窝囊的男人。

 9 ) 左右: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进一步追问

文本是《左右》的观后感,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自然的将本片和库布里克的遗作《大开眼界》进行着对比。

在我看来《大开眼界》是一部深刻探讨爱与救赎的美好电影。

幸运的是,我在人格的成长期看到了这部影片,并悟得道理如下:1. 实际上,基本上是每个人都在情感中犯过错误,甚至会有不洁的过去,但都相对有些无关紧要。

关键是,当你的爱人得知了你的过往之后,你们的爱是否足够——足够大到不计前嫌,仍可执子之手的地步。

2. 所以,爱情的火花虽是容易的,但一定是有量级轻重的,不能够对爱情一概而论。

3. 既然爱情是分量级轻重的,就需要度量,然而我思考后发现这很难,仿佛唯一能够确定的标准,就只有以时间为标准刻度了。

看来,日久生情是一种情感的度量方式。

《左右》对我来说并不是一部有关白血病患儿的电影,而同《大开眼界》一样是部严肃的探讨爱(本片不仅仅是爱情)与救赎的电影。

与《大开眼界》不同的是,本片没有离奇的情节和有些魔幻的氛围,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主人公和仿佛身边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左右》更进一步的提出设问:除了PK,不同立场的情感之间可否共融?

王小帅讲故事的能力很强,通过缓慢写实的镜头将这个略显复杂的故事娓娓道来。

整部电影,其实是一个情感融合的过程,他带着观众们进行着种种选择——单看每个选择,都像是一种爱与爱的较量。

但直到最后,人们发现,爱并不仅仅是分量级、可权衡的,而且,爱们是有可能融合的,当所有的爱都足够大,也足够真诚的时候,它们便会相互欣赏、理解,然后水乳交融般的结成一种沉重而紧密的攻守同盟。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超越《大开眼界》的作品,它细腻的挖掘、诠释、度量、并最终重构了人类的美好情感们。

对于上面的那个设问,影片的英文名或许给了我们一种肯定的答案:In Love We Trust!P.S. 在我看来,《左右》几乎所有的图文官方宣传都和影片主旨错位(尤其是海报,我还以为是部A片呢),在众多的剧照中,我选了老谢一家三口的照片,很温暖,如同影片最后给我们心里带来的那一米阳光。

 10 ) 情感表达毫无新意

看的时候想,如果当年徽班进京的时候,有一出戏也讲这个内容,估计也就是这么表达法。

又想到《茱诺》,也是很古老的怀孕事,情感表达就当代得多,因此有意思得多。

看完全剧觉得也正常,因为在主创人员那里,所有重点都搁在最后的上床了。

要是脑子干净些,多想想事情过程当中人的情感刺激、变化,恐怕全片的主体就变了,整个电影就会丰满得多。

《颐和园》也有类似的问题,全部重点虽然打着八九的旗号,其实也是搁在上床上头了,结果就成了那么个猥琐样子。

这种文艺创作趣味,《颐和园》里有场戏,算个典型表现——脏乱差的学生宿舍床上,俩人一边打炮一边听着古典音乐——单是打炮,或者单是古典音乐都不赖啊,但合在一起,古典音乐明显就成了块遮羞布。

还是一块沾满菜汤、米粒儿、奶渍的布。

——当然,你非往什么肉体/灵魂、心灵之净/床笫之脏、东方/西方这方面去演义,我也没啥可说的。

而且,这正是创作者想让你(也是他自己)钻的圈套。

《左右》短评

人人看待事物的出发点不一样,这简直是最让我唏嘘的一件事儿。本来想说这片是关于婚姻伦理亲情的矛盾,字幕出来时突然觉得这是关于“执念”的故事——如果枚竹注定要经受丧女之痛那就只能接受,人工授精失败就是一个征兆。不过这也许是因为我没当过妈——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是我的菜。2013.3.23.DVD

9分钟前
  • m.
  • 还行

不管怎样,我受不了这个脑子不灵清的女人。虽然是打着“母爱”的大旗

10分钟前
  • Jason/豆瓣酱
  • 还行

电影版《血玲珑》,没爱的人为了爱再造一个孩子,剧本很无力。真是冲张小童和刘威葳才看的

11分钟前
  • 曈曈
  • 较差

跳着看的,节奏实在太慢了。一个十分钟可以讲完的故事偏偏用了那么长时间。没劲。

13分钟前
  • jenny
  • 很差

08.12王小帅的确很能发掘,这个故事,故事里的演员,发掘的很有新意,一针见血!

17分钟前
  • 税控AT
  • 推荐

这不就是毕淑敏的血玲珑么。。。

22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你在左在右,还是在左右为难。

27分钟前
  • 推荐

从残酷青春转型到家庭伦理,王小帅失手。田原的角色也莫名其妙。

29分钟前
  • [][][][]
  • 还行

第一次对王小帅失望了。可惜刘威葳的文艺气质。

31分钟前
  • 倾蕙宁
  • 很差

音乐不好 构图不好 台词不好 剧本不好

33分钟前
  • 勤劳的小蜜蜂
  • 较差

王小帅那是一鸣惊人,再鸣无声。

35分钟前
  • bluerider
  • 很差

生孩子的问题。

37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还行

打着母爱的旗帜去~~原谅我对你bs,你有太多的欲望和挣扎。那抽烟的男人却有着一种伟大的气质

39分钟前
  • brahms
  • 还行

或许这只是被夸大其词的左右,而更多的左右,在我们的生活中,潜滋暗长,慢慢攀沿。。。对于爱,或许没有独一无二这种说法,我们有太多牵绊,为什么现实让人压抑。。。公平?!。。。这又是从何说起,感情的天平从来不平,有人或许不想去在乎,可谁又能不在乎,风平浪静,暗波汹涌,有点现实的很累。。

43分钟前
  • C分之一
  • 力荐

不如单车,太直白

47分钟前
  • 乐不思蜀
  • 较差

In love , we trust

49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没想到这么知音体的故事是真实改编。王小帅对于写人,还是可以的……

50分钟前
  • sleepwalker
  • 还行

匠气太重,角色不讨好。宣传有问题。

52分钟前
  • aprilbadapple
  • 较差

没有新意是第六代走上地面的通病,个个越来越胖了。

56分钟前
  • 唐小唐
  • 很差

一般的故事,不见波澜,不过暗潮还是汹涌的,生活可能就是“暗涌”

58分钟前
  • 小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