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周杰伦,还有谁在拍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处女作时,就能收获排山倒海的粉丝欢呼?
这也再度印证电影投资者江志强的老辣:《不能说的秘密》确实是一部市场定位相当精准的电影。
换言之,只要是周董拍的电影,凭其号召力便能保证票房。
以此推论,《秘密》本身质量如何,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去看的多是因它是周杰伦的“孩子”。
让人感兴趣的却是,从《秘密》来看,让周杰伦心心念念的仍是上世纪的校园时代与钢琴生涯。
大多文艺青年的处女作都有自传痕迹,《秘密》自筹拍起就有媒体重翻周董初恋的旧案,不是没原因的。
电影把时空置于他的中学时代:没有手机、互联网、MSN,弹弹琴跳跳舞和传纸条仍是把妹高招。
景色优美的淡江中学,悠扬盘桓的钢琴曲,欲说还休的少男少女——电影青春气息浓厚,但校园音乐会里出现假扮的猫王那一刻,你会醒悟:它发生在不可回溯的上个世纪。
周杰伦却有回天之力。
他唱什么就是什么,拍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他是周杰伦。
初执导筒他祭出的仍是看门绝招:音乐。
说到底,在音乐帝国里他才是自己做主的君王。
他无处安放的霸气与狂想,需要一部容量庞大的电影来释放(一支歌曲或一部MV已然不够),音乐部分成为支撑电影的命门——桂纶镁借一支钢琴曲穿越时空,黄秋生说不听音乐的学生不是好孩子——借爱情故事的外衣来讲音乐的魅力,或许才是周杰伦的用意,那么那个“不能说的秘密”其实是:在音乐这面镜子前,不同时代的人可以眉眼相望,魂牵梦萦。
这也是这部爱情小品为什么演到后来愈发回肠荡气的原因之一。
在肖邦和乔治·桑的画像之下,1979年的少女为一个20年后的少年害起相思,终日抑郁——你可能想不到,原来周杰伦2007年的情怀,仍是与《牡丹亭》里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如出一辙。
中国风、怀旧风正是周杰伦音乐的一大标签,另一证据则是,姚苏蓉的老歌《情人的眼泪》一再出现,给电影罩上怀旧之风。
在《秘密》结尾处,摧毁旧校舍的1999年,周杰伦毅然选择重返20年前。
他甘愿以娃娃脸重活一次,也不愿跨入新世纪。
新世纪有满山遍野的G奶公主和甜蜜教主,却鲜有桂纶镁这样的文艺女生!
昨晚去看了《不能说的秘密》,赶到电影院被告知最晚一场也只安排在下午5点,连忙冲去另外一家,总算买到了8点10分的一场,看起来周董的宣传力度还是没做足,拷贝貌似不多。
细节完美还是直接说电影吧。
如果没有看过《搏击会》,你会极容易被《秘密》结尾处的桥段深深震撼。
如果你曾经已经被大卫•芬奇震撼过一把,你也会承认,周杰伦将情节上的创新和结构上的模仿结合得相当不错。
这部电影的细节处理相当出色,反复出现的老琴室斑驳的墙壁、木地板在不经意间成了水泥的走廊、四次出现在墙壁上的肖邦和他的恋人乔治•桑的画像、抱在手中的苹果散落一地、铺延开的蔓藤华丽至极,当然还有那从头至尾非常舒服的偏黄色色调,简直可用唯美形容。
说到电影的主题,周杰伦对于这个“秘密”的层层剖析不可谓不步步为营,甚至冒着“过犹不及”的风险,不惜将开头处所有的温馨浪漫纯情惬意全部拿来作为揭开谜底的铺垫。
四手联弹时出现的老师、十五个没人吃的苹果、从来不来上课的小雨、母亲眼角的皱纹和哀伤、腕上的幸运手链;两个人跳舞、两个人看景、两个人骑车、两个人在音像店听蔡琴的《情人的眼泪》——其实,一切都只是一个人。
你甚至会被导演轻易地引入一条意料中的情节陷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不过又是个女主人公因气喘而陨命的悲伤故事。
这里说一句,似乎音像店的邋遢小工是最近有些销声匿迹的黄义达,不知道我看走眼没有。
艺术蔓延事实上,在电影开头直到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我对周杰伦和他的这部电影是心存疑惑的,甚至是不经意间的轻视。
可是这一次,周杰伦着实让我震惊。
最后半个小时,一切疑惑峰回路转,在解释的过程中他甚至“顽皮”地融入诡异恐怖、神秘幻想的元素,让人拍案叫绝。
不能说的秘密,原来是一个旧的琴室、一座旧的钢琴、还有一张旧的Secret琴谱。
用快的速度弹奏就回到过去,慢弹则去到未来,越快则回去得越多,越慢则未来得越远。
他不需要解释为什么这样安排,他只需要生硬却不容置疑地告诉你,这就是既定的规则,你束手无策却接受地心甘情愿——不知不觉间,周杰伦似乎已经完成了从“将”至“匠”的蜕变。
有些元素可以看出周杰伦内心深处的艺术情节,70年代末社会对于精神病人的漠视和不宽容、学校毕业时的汇报演出、自行车在长长的廊桥上飞驰而过、小菜场拥挤肮脏却充斥着的赊账有理的温馨感人、斑驳的修正液笔迹“我爱你”“你爱我吗”,接着是他用修正液用力地点出心形图案,20年的时空交错在此时重逢,小雨却正在慢慢死去。
此外,影片中的周杰伦完全不在意随时向外炫耀自己的才华和光芒,淡江的死党宇豪和他的一场精彩绝伦的斗琴,因为是完全真实的实拍,其冲击力直追《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
意识超前虚幻的突兀存在,意识的擅自撞击,异时空的突然切变,年代交错的纯情爱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此类影片都很难拍好,更何况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部电影中。
首先在叙事结构上,交代不够则成莫名其妙的桥段,好比Richard Kelly的《死亡幻觉》(不是说《死亡幻觉》不好,这亦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交代过头又失了玩味的余地,把观众当成没有思考能力的弱智,好比陈凯歌的《无极》(《无极》确实不好,是我最不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
此中高手莫过希亚马兰的《鬼眼》、埃里克•布雷斯的《蝴蝶效应》,当然还有大卫•芬奇的《搏击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杰伦的《秘密》和这些大师级作品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他(或者他的编剧)不但看过这些电影,并且浸淫其中。
电影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这是周董留给我们的命题。
从20年后的角度看,小雨确实是死了的,从此天人永隔,众人唏嘘不已。
但是周杰伦在大铁锤在头顶呼啸的同时,飞快地弹奏那首曲子,快到他可以回到那个比小雨拿到琴谱还要早的过去。
于是那时的小雨不认识他,他也因此救了小雨一命。
最终的照片揭示了圆满的结局,小雨拍了毕业照,也就是说她并没有死去——这才是这张彩色毕业照唯一需要表达的主题,湘伦在不在照片中并不重要。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过程,会深深感叹导演在处理时的巧妙和从容不迫,将炫技如此自然巧妙地融入情节中去,这一次,我为周杰伦喝彩!
顺着这个思路往回看,此前所有的疑虑便全数解开。
小雨在弹到未来时,她第一个看到的人才能看到她——所以斗琴时小雨和晴依在一旁说话,因为那天她数了108步后首先看到了坐在湘伦位子上的晴依;所以湘伦在琴房没有等到小雨,因为那天她首先看到的人是大勇;所以湘伦把纸条传给了他看到的小雨,实际上却传到了晴依的手上,因为传纸条的同学只能看到最后一排的晴依(座位的安排都在为这个“秘密”服务,我服了他的狠);所以那十五个没人吃的苹果塞在课桌里,因为小雨那些天都是第一个看到大勇;所以湘伦问小雨的名字,晴依莞尔笑曰“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因为她并看不到身边的小雨。
其余的细节,比如大勇为什么知道小雨的存在,因为他在20年前的操场扫地时,偷听到了小雨和湘伦父亲的对话。
再比如小雨为什么带着小轮直接去了天台而不进入家门,因为就站在窗前的母亲看不到小雨,而小雨也没有家中的新钥匙……直到这里,我才将电影中的细节和谜团一一解开,如果你没有看过电影,你会一头雾水,如果你刚刚看过,相信会恍然大悟,然后与我会心一笑。
唯有遗憾当然,《秘密》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作品。
因为他花了过多的篇幅和时间去解释这个“秘密”,解释清楚了,好容易积累起来的疑惑和冲动也丢失了不少,不能起到一击致命的冲击力。
反观大卫•芬奇在《搏击会》中的处理,不紧不慢的叙事,快速却抽丝剥茧的真相,当然还有最后轰然倒塌的大楼,在一瞬间将观众彻底征服,这种震撼非言语所能描绘。
这,才是大师。
(看到这里,恐怕你应该相信,周杰伦的《秘密》绝非原创,他在大多数的结构安排处,大量借鉴了《搏击会》的精华。
)如果你仔细看这部电影,仍然会发现一些细节上的疏漏——当然给这部精心装饰过情节的电影挑出硬伤并不容易。
修正液在电影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说,叶湘伦用笔和小雨在课桌上的交流是全剧的高潮之一。
可是这里导演却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虽然最早的修正液诞生在1951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但是这种笔状的修正液却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才出现在台湾的。
如果我是电影的工作人员,我会提醒导演不妨刻意加一场小雨从二十年后的世界偷了一支笔回到过去的场景,这样会更令人信服。
当然,以上只是在没有毛病可挑时生挑的瑕疵,你大可一笑置之。
真的艺术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周杰伦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天皇巨星,我在听《七里香》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在听《夜的第七章》的时候深深地认可了这一点,如今巨星已经进入了电影领域,《头文字D》中的小试牛刀,《黄金甲》中的唯一亮点,直到《秘密》中的震惊和耀眼。
大胆寓言一句,不久的将来人们也许会议论:“青春爱情电影,华语片中《秘密》是一次突破。
”而周董的目标,也许不仅仅是突破,他对于艺术的疯狂痴迷和追逐,有希望在将来诞生一位超越流行的艺人——当然,这只是愿望,毕竟此刻他离得最近,也还离得很远。
周杰伦给自己的电影打了100分,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这倾注了他的心血。
如果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并且万分真诚地给出90分,并且看好周董在金马最佳导演奖项上的突破。
就2007的新片来说,《变形金刚》不如《秘密》,其余诸片,更是差的远。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分析情节的影评,让我又重温了这部经典之作。
作为周杰伦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无论是剧情,配乐还是演员都近乎无可挑剔。
剧情上主要讲述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情,男女主角通过弹奏乐谱上的曲子来穿梭,叶湘伦最后是否回到路小雨的时代,在当年也是热议的话题。
众所周知周杰伦从小开始学习钢琴,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本色出演,电影里斗琴的部分也属于经典桥段。
女主角桂纶镁清新动人,演绎的路小雨干净而美好。
本片的摄影李屏宾也是我的最爱,凡是出自他手的电影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配乐上,有周杰伦亲自操刀绝对是上乘之作,后来广为传唱的彩虹,蒲公英的秘密,也都曾经出现在电影的配乐中。
这部电影即使放在现在上映,也绝对属于佳作。
整部影片以倒叙式进行,从二十年后到二十年前,一步步将秘密揭晓。
从唯美的校园爱情展开影片,埋下伏笔,以魔幻的二次元时空进行追述,揭晓谜底。
琴房的初遇奠定了第一眼的缘分,夕阳下屋顶的初吻是最美的场景,四手联弹让他们的爱情进入高潮,误会与毕业典礼误会的升华导致了这对恋人爱情的落幕却也在最后叶湘伦舍命弹奏乐曲时让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另一个阶段。
若说穿越的剧情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那么电影中的插曲是另一亮点,周杰伦利用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巧妙的把插曲与剧情相结合,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把观众带入了一个音乐的世界。
而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有一段剧情是把前面的精彩镜头重新回放,镜头短暂画面转换迅速,这种技巧使得观众跟随镜头的变化一起急切而激动。
影片中没有欧美电影大片中的大场面特技特效,却通过对琴键的特写来显示高超的技巧。
比如斗琴时琴键的起伏令电影的氛围变得激烈,叶湘伦与路小雨四手联弹时的氛围又是说不尽的缠绵,最精彩的是影片的最后,叶湘伦坐在正被拆毁的旧琴房里,弹奏乐曲试图回到过去时,头顶的吊灯倒落的刹那,一滴鲜血滴在黑白键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段镜头,是二十年前的路小雨坐在旧琴房弹奏起那段古老优美打开时空之门的钢琴曲时,周围迅速发生了变化。
不断改变位置的琴家,渐渐褪色的画像,出现裂痕的墙壁„„镜头又从亲房内蜿蜒到窗外,四季的循环更替后,当藤蔓缓缓铺延爬满了墙壁,镜头再一次回到室内,钢琴声落下最后一个音符,路小雨抬起头,置身于陌生的另一个时空。
20年,就在一首曲子中如流水般流淌,那样的唯美与浪漫,让人呼吸凝滞。
电影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影片情节的巧妙构思,作者细心的将每一个细节都隐藏在情节的发展之中,一步一步铺垫,埋下伏笔。
有人指出了许多影片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但是只要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每一个情节都是合乎情理,你总会在影片中找到对应的答案。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在相遇的瞬間,秘密造就了愛情,愛情承載了秘密,在流轉的時光中,琴音豐富了愛情,愛情融進了琴音,一場詩意的青春,就此展開……………看了周杰倫首次執導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我非常喜歡!
周杰倫擅用了自己的長處,『音樂』與『愛情』貫穿整部片子,總覺得音樂是愛情的翅膀,帶著戀人一起飛向更魔幻的世界,在每次的神秘交會中,留下了感動。
雖然在電影中看見了『似曾相識』,『海上鋼琴師』和『觸不到的戀人』的影子,但重要的是他仍拍出了『周杰倫式』的詩意與青春:一場『鬥琴』大賽,男生彈琴,展現的是自信與浪漫的氣質,如行雲流水般的琴聲,讓平凡的男孩變成了女孩心中的『白馬王子』,鬥琴的秘密,藏著一份心意,我聽見揮灑自如的蕭邦圓舞曲,在指尖起落處,留下了深情。
周杰倫飾演的音樂男孩『葉湘倫』,感覺就是他自己,沒有太大的驚喜,只是將音樂和電影結合,而他依然是少女們爭相喜歡的音樂才子,依然愛耍酷,忠於自己,至少沒有出現太令人驚嚇的改變,這樣也不錯。
電影大部分的場景在淡水拍攝,許多似曾相識的地方,勾起我曾經的回憶。
我喜歡小倫牽著腳踏車和小雨漫步在河堤的畫面,胡言亂語也充滿詩情畫意。
喜歡小倫載著小雨時,小雨面帶微笑,緊靠著小倫的背:『我最喜歡你的背影,永遠不會忘記你的背影。
』幸福就在這一瞬間。
戀人的身影像是無形的烙印,在相戀的那一刻已深印心底,即使往後分開,也永遠在記憶裡佔有一席之地。
喜歡兩人坐在河岸,快樂的吃著冰淇淋,小雨那句『冰淇淋乾杯!
』聽起來也很充滿童趣。
想起以前也曾經和喜歡的人坐在那裡,吃著蝦捲,一起等著看夕陽,絲毫不覺迎面而來的寒意。
我還喜歡小雨帶小倫到她的秘密基地看海,那地方真美啊!
兩人又各自交換了一個秘密,彼此的秘密越來越少,共同的秘密越多,感情的深度朝海的深度持續邁進。
而我最喜歡小倫帶小雨到舊唱片店的感覺,小倫為小雨帶上耳機,分享了他最愛的一首歌,小雨看著小倫的眼神晶瑩透亮,奇妙的感覺流通在彼此心底,一個吻,保留了這一刻的悸動!
另外,我特別喜歡小雨的房間,淡水的老房子充滿了懷舊氣息,記得小雨穿著白色毛衣外套彈鋼琴,身後滿是盆栽花樹,陽光透進來,輕灑在小雨身上,小雨的側臉有一絲憂傷,琴音迴盪在想念的瞬間,掩不住的寂寞在她的世界裡無盡漫延,那如詩如畫的情境,美得讓人屏息,這樣的桂綸鎂,讓人不愛也難啊!
充滿兩人回憶的舊琴房,也有一種古典美麗的氣息,感覺琴聲揚起的時刻,幸福也將跟隨而至。
整部電影看似一段純真的初戀,劇情的推演卻蘊含了比初戀更深的情感,一步步將心推往深處,必須很仔細的看,才能看見其中的巧妙。
如我所料,桂綸鎂成為電影中最亮的光點,如果神秘女孩『路小雨』不是桂綸鎂,我可能不會想看這部電影。
從『藍色大門』開始,就非常喜歡桂綸鎂,總覺得她是一個十分靈透的女孩,乾淨的氣質,獨特的說話方式,清秀的眉宇間隱約透露出倔強的性格,心思單純,但心性聰慧,讓她的表演深具穿透力。
如精靈般神出鬼沒的路小雨,每次遇見葉湘倫時有點裝可愛的小動作,不知不覺成為兩人的暗語,桂綸鎂演來也很自然,幾次遇見情敵『晴依』,她也絲毫不掩飾自己心裡的介意,『如果我不在學校了,你會不會喜歡別的女生?
』這是一句心裡話,喜歡就是喜歡,吃醋就是吃醋,傷心就是傷心,那是女孩在愛情裡獨有的敏銳,只要一眼,就逃不過她的心。
於是,那個突如其來的誤會,她背對小倫,在門的另一邊,淚如雨下,桂綸鎂的神情有著令人害怕的哀傷,因為太過珍惜,而無法面對突然碎裂的感傷。
許久之後,她在禮堂後面聆聽小倫為她演奏的曲子,所有的感情凝聚在琴音間,她哀傷的神情多了最初的溫度,唯一騙到我眼淚的是小倫一句:『妳不要消失了,好嗎?
』小雨哭著說:『好』(她將所有的感情化為一個字),鏡跳桂綸鎂複雜的神情,既難過又感動,隱約還有些更細微之處,我感覺到心口的震動,『消失』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有誰知道究竟要花多少的力氣,才能不再想起心裡愛的那個人?
究竟要經過多久時間,才能遺忘所有的約定?
總體而言,我覺得這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整部電影的拍攝十分流暢,運鏡也很美,很驚訝這是周杰倫的第一部電影,值得鼓勵啊!
最棒的是電影音樂,適時加深了電影的情感與趣味,若少了精采的配樂,會失色許多。
配角方面,黃秋生依然薑是老的辣,演活了那個看似嚴肅,骨子裡卻妙趣橫生的老爸,關心兒子的方式也很妙,我喜歡其中一場戲,小倫失去小雨時,整天反複彈著悲傷的曲調,黃秋生為了緩解兒子的情緒,拼面彈吉他搞笑,傻呼呼卻直接的方式,讓我感到一種奇妙的溫暖。
負責搞笑的橄欖球隊員大勇和阿郎,也恰如其分的用喜感平衡了戲裡的憂傷,舞會上那首很『台』的歌,配上貓王的造型,真是太讚了!
(整個感覺就是暈)哈哈!
當然,相信所有看過的人,應該都會喜歡上桂綸鎂,相信真正的美與情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她的身上有一種與生具來的深邃,融合了內斂與奔放,逐漸累積出一股奇妙的力量,深入人心,令人難以懷,希望這美好的特質不會輕易改變。
電影的最後,十分動人!
那個不能說出的秘密,或許有人已經知道了,但我仍覺得一無所知的隨劇情而走,將自己拋擲在電影情境中,感覺遠比早已知悉一切來得好。
之前,無意中看見周董和小桂上大陸一個現場節目,最讓我傻眼的是,訪問之前的電影介紹,詳細到直接將秘密說出了-_-這樣還有什麼好看啊?
一點樂趣都沒有了。
總之,這是一部美好的純愛電影,讓人相信愛的力量,當下的每個決定都是關鍵,一旦你相信了愛,就要勇敢的去追尋,不要輕易放棄,才能看見最初那抹動人的微笑!
這世上究竟有沒有消失不了的愛意?
去試了,就知道!
10多年前《不能说的秘密》的上映的时候,或许因为当时周董的初试牛刀,或许因为线上媒体没有那么发达,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是一部平平无奇的青春悬疑片。
小时候的自己看了,也没觉得多了不起,唯独当时比我大六岁的表哥一直对我说:你家周董这部电影,真的超级牛X。
超级牛X!
很多年后,当《不能说的秘密》重映时借着机会再看这部电影,小时候无法理解的点和情感,通通间焕然开朗。
所以我为什么说那些年被低估的电影,时间会还给它应有的价值。
在电影中,有一首曲子串联在整部电影,这首乐曲它就是:圣·桑 - 《天鹅》《天鹅》选曲自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首,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它不仅是一首大家所熟悉的脍灸人口的名曲,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唯一允许在他生前演出的乐曲,被视为圣桑的代表作品,这首大提琴曲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被改编为芭蕾舞剧《天鹅之死》。
在影片的一开始,画面出现了一本古老的琴谱,配上宏大、谲诡的弦乐,透着一股神秘的劲。
这部琴谱,就是穿越的源头,整个故事都因它而起。
如果有人愿意去了解一下周董在这首曲子上下的功夫,就知道,这部电影牛X到了什么程度。
情节上来看,整部电影没有一句废话。
几乎找不到bug,这对科幻元素的电影来说非常困难。
周杰伦和桂纶镁的演技浑然天成,周杰伦是因为演他自己,桂纶镁却是实力的演技。
叙事上用了倒叙,插叙等,却一点也不显得乱,脉络很清晰,最难得的是在桂纶镁每一次穿越后改变的当前历史,抓的很细致。
周董或他的制作团队,对霍金“平行空间”理论研究得很透彻。
尤其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处处都能体现出来。
这几年来很多平行时空的电影,或多或少的不合理和无聊,在这部片子里完全找不到。
不知道诸位看这部电影有什么感受,我在看前半段时,一直是笑着的。
起初很奇怪为什么会笑,笑不是应该听到笑话、得意的时候才有么,看别人谈恋爱有什么好笑的。
然而有一天看到热恋阶段,见到你的男/女朋友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这个答案,忽然说不出的感动。
片中每次桂纶镁见到周杰伦时,做的第一样事,笑。
这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也有种说不出的开心。
以上。
最后,这部电影中的爱情虽然并不是我想要的境界,却总能在不同时候,不同层次地,带给我爱情最初的感动。
2002年蓝色大门那个时候她17张士豪一直重复着我叫张士豪 天蝎座 O型 游泳队 吉他社 我有什么不好孟克柔一直重复着你想干吗 你到底想干吗林月珍一直用着张士豪的原子笔写他的名字幻想着墨水写完了他就会爱上自己一个个看上去傻的好笑的举动却又一个个看上去很像是自己最后的镜头望着骑车远去的张士豪的背影音乐流淌在孟克柔的旁白里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 ,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
你应该会更帅吧。
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然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
你点点头。
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大人呢?
是体育老师?
还是我妈?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2007年不能说的秘密这个时候她24静静的站在舞台上静静的站在jay的旁边静静的站在jay似乎太过耀眼的光芒下当旁边的jay汇聚着所有的闪光灯的时候她用着和5年前一样的笑容安静的看着5年前她是孟克柔5年后她是桂纶镁
凌晨一点半,看完《不能说的秘密》,然后在舍友的呼噜声中失眠,脑里子全是电影的音乐和剧情。
失眠痛苦,但是回味兴奋。
接下来日子,一有人问我有啥电影好推荐的,我毫不犹疑推荐这部电影。
07年可以不看《哈利波特》,不看《变形金刚》,但不得不看《不能说的秘密》。
这么一说,似乎太高抬了这部电影,但我只能用台湾式表达申辩:我喜欢,我爱!
有人说,这部电影融合了很多电影。
我完全同意,而且非常欣赏。
斗琴的《海上钢琴师》,穿越时空的《触不到的恋人》,海边的《蓝色大门》,四手联弹的《僵尸新娘》以及《女人香》,《大话西游》……,借鉴之后的融合,自然美好,画龙点睛。
看影片的时候,会因为某种似曾相识而异常兴奋,或许这就是电影的高明之处吧。
有人说,周杰伦挺卖弄自己的钢琴的。
我觉得,弹奏钢琴的情节非常吸引我。
斗琴,四手联弹,单手弹琴,毕业典礼演奏……,每一次钢琴演奏都让人痴迷,惊叹高超的演绎才华之时,也被浪漫的音乐弄得情感泛滥。
于是看完电影之后,在网络上到处搜寻原声音乐。
写这边文字的时候,就是伴随电影里美好的音乐。
好电影,就应该有好音乐!
这是一部讲述初恋的故事,多少带着钢琴王子的唯美初恋情结。
也是很多人的初恋情结。
这是一部讲述一见钟情的童话爱情。
比较辛苦的是,导演加大一见钟情的难度,非得每次第一眼看见才能看见对方。
所以小雨很辛苦,每次都要闭着眼睛走一百零一步,还不一定每次都能看见。
这是一部讲述青春成长的故事,你可以看见很多台湾青春剧的浪漫镜头。
树枝下的避雨,单车的乡间穿行,海边的漫步,CD店的偷吻,天台上的接吻,琴房的暧昧,送恋人苹果和琴谱等等,假如有过初恋,多少都能找到一些影子。
3份之2的铺成,为最后的大逆转增添很多魔力。
在我看来,前面和后面一样精彩!
我喜欢这样讲故事的方式。
说的主旋律一点就是讲故事的态度!
大量的铺垫为结局准备。
比如小雨一直说,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小雨对琴房要被拆了总是心神不宁,比如湘伦的父亲总是告诉儿子:多听音乐,才不会胡思乱想,要做一个普通的平凡人。
比如小雨经常没来上课,还很少让他进自己的家门。
而影片最吸引我的是过去与现在双线并行的叙述手法,过去发生的在影响现在,现在发生的也在影响过去。
就像最后小雨的母亲发现湘沦的肖像画才知道一切是真的,而湘伦的父亲翻开20年前乐谱一角,赧然写着:叶湘伦,才恍然大悟。
以及那张照片延伸出的正在发生的“往事”等等。
他们相爱着,改变的,跨越时空,跨越空间。
虽然逻辑上有点诟病,而我却觉得这种专注的爱情表现手法让人相当感动。
结局让我最意外,却最出色!
湘伦在琴房被拆毁之前回到过去。
回去的时间是小雨发现琴谱之前。
面对满身伤痕的湘伦,小雨是淡淡的微笑,依然会是一见钟情吧,我想。
然后就是毕业照上,湘伦和小雨一起出现在79届集体照片上……我特别喜欢这个结局。
如果是韩国电影,小雨一定会死去。
然后湘伦会跟晴依在一起。
如果是中国电影,小雨一样死去,湘伦一生没有真爱,孤独忧郁而老。
如果是好莱坞,肯定会很大胆的让小雨留在现代……。
而《不能说的秘密》的最后,是种幻想式的结局,让人心疼又欣喜,更让人幸福。
琴房毁了,无法回去,小雨湘伦终成眷属。
小雨的母亲不再悲痛一生,而湘伦的父亲提前二十年拥有自己的儿子。
非同一般的皆大欢喜,回味无穷!
写到最后,忽然想到一句话,琴如流水,情若茉莉,很适合这部电影,就干脆做这篇文字的标题吧。
一边写一边回想电影,流水般的琴声,唯美的画面,恬淡清雅的故事如茉莉沁人心脾。
使我不得不再次向导演致敬!
想起《黄金甲》,《无极》,《夜宴》,不仅额头冒汗,耳根发烫。
台湾似乎非常盛产和爱戴这样像凉水一样的美女。
不是冰美人,因为不冷也不艳。
只是凉凉的晶莹剔透,清澈柔美,可掬可饮,沁人心脾。
你伸手去触摸,她随你搅动一圈圈的小漩涡,只是你永远看不清那漩涡深处的深情和忧伤。
小男孩喜欢这样的女人,干净神秘,伸手可得却又远不可及,她同时是亲人、情人和女神;老男人怀念这样的女人。
男人年轻的时候都辜负过这样的女人,或者被这样的女人辜负过,这女人是他们的白玫瑰,也是他们的伤痕……
看到题目,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周杰伦与张爱玲有什么联系?
好吧,待我复述引自张爱玲的这句话,大家便会明白我想说什么了:“万千年中,万千年中,在时间无涯的荒原上,遇见自己想要遇见的人!
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
那还能说什么呢?
也只能轻声问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啊!
” 人们常说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这下可好,又可以再添多一 句——时空没有关系。
其实像这类跨越时空的爱恋非常常见,韩国的《触不到的恋人》,中国的《缘分一线牵》,美国的《湖边的小屋》和我最近才刚看完的《超时空之恋》,但奇怪的是,大家居然都没想到要用悬疑的手法,都是一开始就点明了状况。
所以突然之间冒出一部先把观众都蒙在鼓里,最后才解开秘密的跨时空恋爱剧,所有人都被惊奇了一番。
出奇不意的电影,总归是好电影。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青春恋爱电影,无非是描述淡淡的恋情,纯纯的关系。
而且肯定有蓝蓝的天空,大片大片的空地/草地,日本剧的话一定有电车,中国剧的话一定有单车,校服是必不可少的,钢琴原声是无处不在的。
而且男生或女生一定有至少一个是属于寡言羞涩型的,故事发展得好的话,或许他们会牵个小手接个小吻,但绝对不会有更进一步的肌肤之亲。
况且这还是一部取名为《不能说的•秘密》的据说鞣进了周杰伦初恋故事的电影,这让我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认为,一定是男生女生彼此暗暗爱恋,悄悄靠近,但最后却没有将彼此的心思说出来,成为了一个永久的秘密的故事。
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来看这部电影,一开始它让我非常的失望。
首先,桂纶镁在《蓝色大门》里的形象非常深入人心,我喜欢那个不言不语偷偷地爱着同性女友的女孩子,喜欢那个穿着格子衬衫戴着纸制面具随着《Accidently Kelly Street》轻轻起舞的女孩子,喜欢那个被整天被张士豪尾随也只是应一句“你想干嘛”的女孩子,她澄静得就像一潭湖水。
而在《不》里,桂纶镁居然还会挑逗地说“怎么样,想我啊?
”“我想你的……音乐”,居然还会肉麻地说“我能遇见你己经是很不可思议了”“我觉得你很特别啊”,居然还主动地问“那你喜欢我吗?
”主动地告白“我喜欢你”——真是让我难以接受啊,完全颠复青春爱情剧的基本原则——爱得一定要隐忍!
低调!
更让我进一步失望的是,居然还有女主角患气喘病这样的情节——看来她是必死无疑了。
惟有黄秋生的出现是一个意外收获,但他无论出现在哪一部电影都有出色的表现吧,总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珍惜跟儿子跳舞机会的老爸,这个老喜欢说“你是我唯一的儿子”(貌似这一代的父母都喜欢讲这句话吧……sigh……计划生育呀)的老爸,这个见儿子不开心拿起吉它就弹奇怪曲子的老爸,这个认为不喜欢听音乐的人不是好人的老爸,这是个好老爸。
综上所述,我在看完一半时得出的结论就是——你说你喜欢看淡淡的恋爱?
《不能说的秘密》超越不了《蓝色大门》,《蓝色大门》超越不了《情书》和《花与爱丽丝》。
你说你欣赏贯穿全片的钢琴演奏?
那你不如去看《交响情人梦》和《海上钢琴师》,那更是一场音乐盛宴。
你说你喜欢看女主角病殃殃的悲剧?
随便找部韩剧看去吧。
但影片的高潮在最末来临,也让我对这部片子有了彻底的改观。
知道真相之后我突然之间谅解了桂纶镁所有的不矜持——她能遇见他确实是很不可思议,她之所以那么直接是因为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时间不多,真的要好好珍惜。
原来影片早有种种埋伏,只是粗心的我们未曾留意到。
作为一个侦探迷,当别人问我最喜欢的侦探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答“金田一一”(注意不是金田一耕助哦),而当别人问我线索埋伏得最深的一个故事时,我的答案却不是出自《金田一事件薄》里的,而是哈利波特三。
人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说,隐藏线索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它的曝光率。
当一样东西出现的次数越多,人们越习惯它的存在,就越会对它熟视无睹,就越会降低对它的警惕。
当年看哈利波特三,那只该死的猫时不时作为一个淘蛋鬼出现在哈利,赫敏和罗恩的生活之中,谁又会猜想得到从本书开篇起便经常登台却又显得无足轻重的猫居然是全篇的关键?
同理,当我们看《不》的时候,小雨从一开始就被描画成一个孤独不合群的女孩子,她经常不去上课,她貌似没有什么朋友——我们没有半丝的疑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年头玩孤僻的女生一抓一大把,她们个个都不喜欢上课喜欢自习,不喜欢交际喜欢独处,早见惯不怪了。
可是原来这一切都是另有玄机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机敏如我居然猜不到这结局,想当年看《致命游戏》看《电锯惊魂》我都不曾感到意外。
再重复一下那句话:出奇不意的电影,总归是好电影。
人的本性使人追求强大的事物。
甚至连爱情也不例外。
我们喜欢发生在恢宏背景下荡气回肠的爱情。
像《Titanic》,像《海神号》,像《卡萨布兰卡》,像《珍珠港》。
好吧,虽然《不》里没有恢宏的大背景——没有沉没的巨大邮轮,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但它也有恢宏的小背景——当推土机轰隆隆地逼近旧教学楼,当周杰伦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攀爬而上,在濒临坍塌的旧琴房中迅疾跳动指尖,我们都在被感动着。
突然画面绽开一束耀眼的光芒,待那光芒散去,我们的男主角在数了一百零八步之后,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便是女主角。
(其实从理论上讲这是说不通的,男生步子跨得比女生大好不好?
) “我是小雨,我爱你,你爱我吗?
” 穿越二十年的长长时光,他就是来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的——爱,很爱。
影评基本结束,又开始我发散性思维的漫谈了。
“万千年中,万千年中,在时间无涯的荒原上,遇见自己想要遇见的人!
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
那还能说什么呢?
也只能轻声问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啊。
”这句话己经被人引用到泛滥了,有些人甚至从没看过张爱玲也能随口念叨出来。
确实,能够遇见你所爱的人,或者爱你的人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引用《低俗小说》里的一句话“这是神迹.” 因为说不定神的一个不开心,就把你们用二十年的时光隔开来——这多么可悲啊,那个最适合你的人居然生活在你还没出生的年代,你永远都不会遇见她/他。
但这还不算是最可悲的,毕竟眼不见心不烦,我都不知道那遥远的时光里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呢,正常人是不会为这个感到悲伤的,真正让我们感到悲伤的是,不早也不迟,偏偏在最尴尬的时候遇到他/她,早三年,她还没被他人伤害,对爱情依然充满信念,早五年,她还是个天真纯洁的少女,早十年,你还可以郎骑竹马绕床前,迟三年吧,她从伤害中恢复过来,迟五年,她己经如烟花般寂寞,迟十年,待自闺中对她来说是种奢侈。
可你好死不死偏偏在这个时候遇见她,你错过了她最美好的时光,你错失了她最脆弱的时刻。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 然而,我从来都认为爱情是没有好结果的。
你遇见了某个人,那个人不爱你,痛苦;某个人遇见了你,你不爱那个人,痛苦;好不容易一男一女终于看对了眼,勾搭上了,嘿,性格不合,交往不顺,一脚几船,痛苦;就算一切顺利,终于谈婚论嫁,却家人反对,众叛亲离,痛苦;终于成家立室,养家糊口,却男人去滚,女人出墙,痛苦。
你看,爱情从来没有好结果,爱上一个人,便是一条长长的荆棘之路的开端。
用手机看完的,可见多没劲。。瞎扯片
我能遇见你已经是很不可思议了
作为周董处女作是非常不错的。
被低估的好片 堪称完整且娴熟的叙事和点点铺垫 最后一幕周杰伦出现在门口时帅爆了 才子凭此片可笑傲五十年
周最好的作品,靠运气碰出来的。这就是他的最好水平
如果放到两三年前国内青春片潮流兴起的时候上映...不得不说Jay真是才子
总是因为阴差阳错而陌路离途,其实最初的便是最好的。
桂纶美真可爱~
很可惜,看的时候电脑是哑巴,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有点点扯,但记得是Jay导演的第一部电影,第一次这种程度非常好了
充满BUG。。。。。周同学你还是专心做音乐吧~~~
被很多人诟病成“烂片”的电影,多年前初次看时也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加上也只是因喜欢桂纶镁,权当捧场,所以初次观影并无什么心得。没想到这部电影之后竟无意又看了三四遍(都是CCTV6放时看的),入戏之后细细体味,竟每次都哭到结束。真的是一部相当感人的真性情作品,值得反复观看。
老
不错。有点机器猫时空穿越的意思。
睇左一半算唔算, 由人地所講o既「精妙」之處開始睇起, 唔能夠自圓其說o既科幻片, 算咩好戲?
周董自戀到死哦
周杰伦做导演失败的地方在于一上来就拍了一部他以后都不可能超越的电影。原声带更体现了他古典音乐的造诣。
突然上榜我以为重映了……想去电影院补张电影票
读书时代是很喜欢周杰伦的,到了现在每次去听演唱会都会泪目,有些东西在血性里怎么也没办法忘掉
这种初中生YY小说水平(也许都不如)的剧本,也许10年前能看下去吧。现在真是不行了。台词做作得可笑。结局早猜到,从头到尾全是槽点,Bug多多。看评论有说文艺的有说烧脑的。笑喷了!黄秋生啊黄秋生,演这种戏真是浪费你了。一星半,一颗星给音乐,半颗星给黄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