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Pete真是最悲伤的角色了。
同时我也觉得领小女友去家里的那场戏是全局最精彩的,后面几集看Pete都有点缓不过来。
那是全季唯一一次看他们吃正餐,喝红酒,Pete 专心打扮了那么久,穿了特显年轻的绿色衬衫。
他恳求着Horace 和表姐,哪怕只有一次,我们表现得像个正常的家庭。
我们之前清楚的知道pete 悲惨的经历,最害怕暴露的精神病史,只有依赖药物才能维持的精神状况,我们都很清楚,但没有意识到这些信息公开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其实我们观看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害怕,不担心事情暴露,因为哪个挨千刀的会故意说出去啊,不过Sylvia 先说了些不那么让人心痛的,Horace 又把所有实话都说出来了,不止我们,Sylvia 都震惊了,Pete 无语凝噎,他不再理小女友,说Sylvia 哪怕你对我有一点点的爱都不会这样对我。
我没有想到的是,把这些已知的信息,并不隐蔽的信息在特定情况下暴露出来,居然有这么强的冲击力,震惊!
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性的经验,在某个场合却成了一场灾难。
Horace 为什么这么做不知道,他不是那么冷酷的人,没Sylvia 那么愤世嫉俗,不过他这么做其实挺有快感的,终于把尴尬的聚餐,新情侣的关系弄成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把一直憋着的实话说完了,面对最冷酷的真相。
我们观众看了,这也是最极致的悲剧了,把最美好的,捧在手心里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其实pete 是他们几个最乐观的,他最享受在酒吧里的生活,Sylvia 希望把酒吧卖掉,Horace 不想卖但他也不享受老pete最坚决,但是为了传承,为了老理,小 pete 不在意这些,他单纯享受,觉得自在。
Sylvia 无法忍受现在,对未来抱有梦想,离开这里是必要条件。
Horace 在混日子,也没动力追求幸福,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遇到了可爱的仙女,放了他最爱的歌,Paul Simon 的America“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带着好运结婚,我包里有些不动产,我要卖掉我的房子和你浪迹天涯。
” 结尾的时候他们差一点就能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了,但是编剧太丧尸了。
第三集前期的独白,第十集的闪回,小Horace 小Pete 成了和他们迥异的父辈,一种循环,也揭示了结尾的悲剧。
整个局的倒叙都是娓娓道来的,渐渐的我们了解每个人,了解了每个人的不幸。
捕捉到了每个真实而复杂的情绪,和每个不同寻常的真实而复杂的生命个体。
我觉得我最不喜欢的是那个话最多的特别讨厌川普讨厌互联网那个,他其实是路易ck本人意志的提现,太刻意了,如果之前不了解路易可能还好接受点。
那个秽语病的女的实在太逗了,一紧张就骂特难听的脏话,谁在边上就骂谁,癌症女,犹太人,女黑人,百分百人身攻击,骂完就特别无辜特别愧疚,你还真拿我没办法,她骂人表示她在一个特别差的身体状态,真太无厘头了。
最后被打得半死躺病床上还在骂护士,笑死我了。
还有后来fucking mayor 特意拜访酒馆(Pete 邀请)正巧pete 失踪,Horace 又愧疚又恼怒谁问pete 失踪就打谁,市长就问what a wonderful bar,so where's pete?颇有盖里奇的喜剧效果。
这个剧太会制造尴尬了,几乎任何一个谈话都要不欢而散,路易和他女儿,路易和他女儿的男朋友,每个角色之前都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他们关系不好,人生何处不尴尬。
百年酒馆请了Paul Simon 作曲,吉他solo 听着非常像“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Simon &Garfunkel乐队算是我最喜欢的民谣歌手之一了,在我看来像美国朴树一样,《毕业生》里的,寂静之声,斯卡布罗集市,罗宾逊太太,太棒了,Simon 问路易,你对我这个作曲有啥意见呀,路易尴尬脸说蛤?
just keep bing great?
Horace &Pete 酒馆最终以pete 杀了Horace 告终。
不是被卖了不是关门了,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终结了。
结尾Horace 的儿子回来了,全局结束在Sylvia 轻松的语言后长久的哭声里。
路易ck给剧留了个小尾巴,我希望整个故事到此为止,貌似路易的意思也是不拍续集了。
开放结尾不是说让你来拍续集,而是让人有无限空间去瞎想。
到此为止什么都不拍了是最理想化的结果,也最符合百年酒馆的运行方式。
路易拍这部戏没有做任何宣传,没有制作公司,不公布主演,内容,不知道总共有多长,拍一集收一集的钱,然后再做下一集。
宣传片都没有,只有实片,直接就让你交钱。
这是最任性的,最不迎合观众的做法,是独立的作品,影视工业和体制以外的作品。
在目前,以美剧身份存在的独立作品,是十分独特的。
from ep 8.PETE: What can I do?HORACE: You know, live your life.PETE: For what?I mean, you know, part of living my life is... waking up, you know,going to work, taking care of myself, carrying on my relationships, sleeping, eating. It's not a joyful life, you know?I mean, but you do it because you know, there's always, you know, some potential.I mean, some days are okay, and even if they're not, then, you know, you know you can have an okay one. Or maybe even a great day.So you're sort of, you know, just biding your time to see what happens next. See what life offers.Maybe hit the lottery. Meet someone special. Maybe the Mets will win the playoffs, or if they make it into the playoffs. You know, or, like, looking forward to Easter this year. I... I like talking to you. I like TV. But you gotta understand, Horace. My life is about to be a nightmare. My mind is gonna drift into madness.T_T
有剧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列夫·托尔斯泰关于本剧的一些问题。
1.Horace和Pete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2.小pete那么优秀老Horace为什么要虐待他?3.pete邀请年轻漂亮的女朋友到家里作客时,Horace和他姐做了什么?
他们自己不能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和恋人的关系,他们是在嫉妒pete,把pete女朋友气走之后他俩是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好像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pete就是应该过的不如他俩。
再回到第二个问题,老Horace为什么要虐待pete?
4.horace他妈是怎么对horace她姐的,他姐又是怎么对她自己女儿的?如出一辙。
你为什么活成你现在这个样子,都是有原因的... ...5.老pete为什么要自杀?
自杀前对pete的话是什么意思?
5.pete为什么会疯掉?
应该是老Horace把妻子、女儿和儿子离开的气都撒在了pete头上,10集最后pete终于醒悟,他的幻觉来自老Horace,所以最后pete回到酒馆,杀掉了Horace,把自己从心理阴影中解救出来!
它让我感觉很舒适,非常舒适。
它让我感到很轻松,就和酒精一样让我不再因为杂乱而紧张烦躁,但是更加干净。
《1984》有提到也许最好的书籍就是告诉你已经知道事物。
它像极一首民谣,缓慢低沉自然,让你感受深刻。
剧里面的剧情挺糟糕的,但现实不就是这样嘛,它把痛苦和人生摆在你面前,它不是编造一个美好剧情类似心灵鸡汤一样的治愈你,说实在这没什么用,它是让你去直视它,平静的接受这一切,我们恐惧的其实是恐惧本身。
看完最后一集真的是 这是我人生看过最大的悲剧 如果只要有一个人 一个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真心关心他们都不会有这样的悲剧 fuck this shitPete是真正有勇气的人 有勇气接受操蛋的生活 接受人生可能永远可能不会更好 但饱含希望 经管生活糟透了 但依然可以期望生活可能更好 不抱怨 不愤怒 坦然接受这一切 只是安静的期待着 世界只有一种英雄 认识到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更何况这是Pete 很少有人比他更惨了
给朋友推荐这部剧时,朋友让我简单的描述一下这部剧的内容,我支支吾吾的说:”它是一部喜剧,哦不,它是一部一点都不搞笑的喜剧,里面的人物似乎都不快乐,场景永远发生在一家酒吧里,一家很土像《老友记》客厅的酒吧,总之你看一看吧。
“今晚恰好看完这部剧的最后一集,Horace九世一个留长发戴帽子的小伙子第一次见到自己素未谋面的姑妈,他尴尬的坐在这个痛哭的女人旁边,故事结束。
这部剧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意外,情节的转变,特效,镜头的闪烁什么的,我是说这部剧作为一部现代题材的影视剧没有通过任何电影手法去展现什么。
但是它却处处充满着意外,比如其中有一集开始我们便要迅速接受一个人的死亡,比如我们要坚持整整一集的时间去观看两个人的对话或者我们毫无防备的接受一个主角的失踪。
更他妈奇怪的是观剧的我们什么在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表情之时,便要毫无防备的痛哭个把钟头。
什么样的人会去这家开了一百年的酒馆?
在第一集时,就会去不由自主的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我在布鲁克林会不会走进这家酒馆?
和我一同喝酒的是什么样的人?
剧中告诉了我们一些答案:任何人。
嬉皮士,朋克,年迈的演员,多年的酒鬼,市长,总之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有可能踏进这家酒馆。
如果你预想这些人会在酒馆里发生一些轰轰烈烈的故事,拯救世界还是政治斗争或者醉酒打架之类的,很抱歉这里没有,这是一个文明社会下毫无新意的安安稳稳一点也不刺激的酒馆。
这家酒馆从1916年由一位叫Horace的人和一位叫Pete的人开始是共同经营,他们没有什么规章制度也没有什么创业理想,经营者酒保服务员甚至老板的炮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每天的营业额里拿钱,而后把剩余的部分存入银行。
我们来想想着一百年发生了什么,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种族歧视再到二战再到罗斯福新政再到克林顿再到911,这个100个年头里这家酒馆竟然就这么操蛋的延续着它的操蛋传统,由两个并不优秀的姓氏家族开了下来。
所以你会期待什么样的人踏入这家酒馆?
点一杯什么酒?
哦,对了,他们甚至连酒水的种类都少的可怜,更别谈什么精酿啤酒什么失身酒断片酒,老板会根据喜好随时把你赶出这家酒馆。
所以你期待什么样的人踏入这家酒馆和你谈些什么?
没有人愿意去讨论一个无聊的乏味的故事,但是在这些乏味无聊的故事背后往往掩藏着生活的真实面貌,那些深入骨髓的人生哲理也不是由哪个文学家哲学家提出来供你反复引用的。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操蛋让你忧郁让你快乐,你仔细的睁开眼睛就能看到,那些悲伤的欢快的都是平凡,告诉你该如何生活的人也都是凡人。
百年酒馆,它百年的故事性并没有造就什么奇迹,它只是杵在那里,像面镜子。
矛盾的家庭带给人的伤害是隐形的巨大的。
会陪伴人的一生,成年人应该有能力去改变自己,但又怎能跟没意识到伤害自己的家人让他们停止呢,H的懦弱来自父亲对自己性格的嫌弃和对待家人的暴力,老P嘲笑尿裤子的事情父亲的一同的嘲笑。
姐姐的冷漠不近人情和喜欢黑人,是因为她是家中最大的孩子,面对父亲对母亲的家暴,家中无一人能对抗,她为了自己不受伤害,从小就对周围一切叛逆,她觉得没有人被讨厌才是没用的人。
最可怜的是P,他是美好的孩子,保护弟弟,努力爱家人,让自己生活充满阳光,勇敢选择冰球,可是周围家人的自私任性把他逼疯了。
生病之后的他,即使老P嘲笑不理解他的痛苦,弟弟生活一团糟整天负能量,姐姐的刻薄,他还是尽力体面,尽力爱大家,他无法选择。
结局小H来了,家族的宿命又来了。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无法了解到别人这种那种性格底下所经历的糟糕的事情,这样的生活的表面下面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呢?
好吧,我看的时候没哭,写的时候哭了。
【伟大的复辟者】“世界太嘈杂,容易让人分心,以致最后无法生存。
每个人都他妈应该闭嘴。
答案就在沉默之中。
僧人曾经用引火自焚来告诉我们这一点,你可以考虑一下。
”盖瑞·山德林于今年三月去世,路易斯·C·K将山德林的这段话放进[百年酒馆]的第九集末尾,算作对自己同道老友的致敬。
这段话却与[百年酒馆]发生了化学反应,几乎是可以看做是对这个苦大仇深的剧集的精锐总结。
[百年酒馆]基本上是一个无法被进行类比的戏剧,它甚至也无法被复制。
在戏剧、舞台剧、电视剧、情景剧、悲剧、喜剧几个词之间来回流转,使这部剧集对多数观众来说有了一定的门槛。
它的风格强迫我们要调动所有感官和思维方式,带着一种对当代电视剧集深恶痛绝的心态去体验这部形式复古的剧集。
每集分幕,中间安排有“中场休息”,全剧只有一次外景,几乎没有场景变化,没有现场观众,没有笑声音轨,尽可能地减少蒙太奇在剪辑和叙事中发挥作用,音乐只在开头、结尾、和中场休息时起到提示作用——路易斯·C·K拒绝了当代视听语言能够带来的所有感官刺激,将观众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演员表演和台词上。
尽管有着传统正剧的根基,甚至可能是新世纪最类似“舞台剧”的电视情景剧,但仍然无法否认,[百年酒馆]本质上仍然是一出情景剧。
摄影机总是在代替观众的视角和位置,时空也并非总是能够长时间延续,当镜头置于一位正在讲话的演员时,背景中的演员仍然在说话,我们却听不到他们。
路易斯·C·K承认,自己的灵感来源于迈克·李1977年的[阿比盖尔的派对](全程为一家四口在晚餐期间的谈话),作为利用摄影机靠近舞台剧的一员,[百年酒馆]更加类似于美国四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初期的电视情景剧。
“那时候人们的语言还没有退化到骂人只会用F开头的单词。
” 【沉默的霍尔斯】几乎人人都在说,[百年酒馆]是最绝望的喜剧。
在任何一个评分网站上,我们都能看到影迷极尽语言描述它的悲伤:“我的生活已经够丧了,为什么我还要看这种东西?
”“路易斯CK是这个世界上最黑暗的喜剧导演。
”那么,[百年酒馆]到底有多悲伤?
这部喜剧到底如何做到以喜写悲、让人陷入无限伤感的?
正如前文所说,盖瑞·山德林的几段话,意外地概括了剧集的中心:“答案就在沉默之中。
”没有笑声音轨、没有现场观众、没有环境配乐(剧集原声只有四首歌),只是剧集拒绝喧闹的形式。
而很少有一部剧集或者一部电影,能够像[百年酒馆]这样在七个小时里,让大量的精彩台词公平地在多个主角之间转换,如此只为了告诉观众一件事:我们只认可自己认可的事物,任何人都无法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面对事实,你只能叹一口气,无法诉说也无人诉说,然后就是在永无止尽的悲伤中苟且度日。
“说”与“听”是[百年酒馆]贯穿全剧的主题。
这首先在于它贴近于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注定了剧集将要用大量的对话支撑起戏剧冲突。
在酒吧,我们听到了无数关于希拉里、关于女权、关于圣经的段子,通常情况下是由一个客人开启话题,镜头聚焦到他滔滔不绝的面部,再由其他持反对意见或者引起其他话题的客人结束对话。
镜头转向下一个话题发起者,之后我们便忘记了上一组对话。
谈话转移不仅仅只是起到“转场”作用。
简单一例,在第九集,一对被网站显示了具有相同喜好的网友在酒吧见面。
女孩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自己从常青藤毕业又去了梦想的《纽约客》,继而在实现理想后无所是从的生活。
而她的网友,在同一段对话时间内一直在说,是的没错,就像我的父亲,他曾经从小就想当一位宇航员,最终在月球漫步,却告诉他的儿子:“这是一件最令人沮丧的事情了”。
在这一段,路易斯·C·K让主角们尽情的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当他们讲时,周围人都在听。
而当他失去了聆听者时,往往并不是他们对故事失去了欲望,而是在别人的故事中发生了“移情”,因而聆听者渐渐变成诉说者,如果没有转换,那么他们就会变得暴躁,试图通过挑刺儿打断他人的对话。
当男人终于忍不住爆发:“别光在说你自己的事了!
至少你应该对我父亲登上月球表示一点惊讶。
”周围的人将他赶出酒吧,因为这里禁止对女性嘶吼。
路易斯成功将话题引到了“男女地位”的新话题上。
对白不停地在每一个人物之间传递,但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进行过真正的对话。
在第七集,路易斯用另一个故事解答了这个问题。
一个醉汉企图向吧台前的西尔维娅表白,他断断续续地说着“我觉得你令人兴奋。
你的癌症令你非常性感,我觉得色情。
仿佛你的身体正在跟死神调情。
”当西尔维娅(因为不感兴趣)而忽视了醉汉的存在,醉汉讲述了他疼爱自己弟弟却遭其忽视的故事。
“我是个活生生的人,可是他们看不见我。
所以你继续,继续无视我,继续你无视我的一天,但你记住,是我让你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是我的仰慕将你供上神坛,让你从此看不到我。
”完美的第三集——这是整整十集的剧中,少数有人在真正交谈的时刻。
路易斯索性将这场对话持续进行了43分钟。
在开头,九分钟的特写镜头将我们拉入到一段极其引人入胜的情色往事。
霍尔斯的前妻——这是一个类似于于佩尔通常会塑造的那一类女人,感性的中产阶级女性,她们在新的家庭与不归的欲望中狠狠挣扎。
她在长椅上装睡,在阳光下张开双腿,默不作声地引诱着自己仰慕已久的公公。
她又在得到暗示后在一门之隔间,与公公分别自慰。
美妙的情色时刻被切到霍尔斯脸上:“你为什么要跟我讲这些?
”而这一次,路易斯让对话继续了下去。
在新家庭中出轨的前妻与当年上过前妻妹妹的霍尔斯处境完全相同,甚至这两段出轨也都涉及了近亲乱伦。
这种尝试性的感同身受最终促使二人的对话能够继续下去,而谈话的终点——这场戏的爆发,被路易斯·C·K神奇地转到了两人的共同点:孩子身上。
霍尔斯的心情那么无奈,比特叔叔为他端来一杯啤酒。
紧接着招牌式的结尾: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布鲁克林往事】布鲁克林的闹市区,49岁的霍尔斯和52岁的彼得经营着一家酒馆。
这里没有混合饮品,啤酒只卖百威。
酒价是可以变的,取决于客人的往来时间,以及他们的相貌。
多年以来,酒馆的经营者一直在往威士忌里兑一半分量的水。
无数次我们被告知:这是一家经营了100年的酒吧,这里的东西一成不变。
但路易斯写这些可不是为了什么狗屁情怀。
[百年酒馆]在十集之内展示的痛苦数量惊人之多。
霍尔斯死于谋杀,皮特有精神病,西尔维娅得了癌症,老皮特用一把枪崩了自己。
这些情节同样可以出自一个三流好莱坞编剧之手。
因为想要制造人间惨剧是极其容易的,但做好一个盛放惨剧的容器很难。
更不要说路易斯把悲伤做成了精酿,那些原始的情节被分离、提纯、再加工,终成一杯字字锥心的好酒。
从剧集的后半段开始,家族的原形慢慢显现,我们终于明白了西尔维娅为什么跋扈,霍尔斯为什么沉默。
路易斯在这座经营了百年的酒馆中,埋藏了一个痛苦的根源:没有一段家庭成员的关系不是支离破碎的,没有一代人的价值观能够出现重合,以弥补他们因为无法沟通对彼此造成的伤害。
老皮特那一带是典型的父权主义,老霍尔斯囚禁、打骂自己的妻子,老皮特斯把侄子尿裤子的段子地对着客人讲了半个世纪。
但问题不在于修复每一代人的关系,而在于考虑每一代人习惯性的价值观会给对方带来多大的痛苦。
西尔维娅从年少时起就是一个必要的革命者:她视酒馆为腐败价值观的代替品,这个伤感的酒吧中的堕落价值观——在每一代人中如同诅咒一般传递。
当皮特失踪后,霍尔斯终于从沉默中醒来,他开始爆发、宣泄。
西尔维娅劝他离开,前来应聘的是一个欢快、跳跃地如同小精灵一般的女人,代表着霍尔斯从未踏出一步的美国梦。
她从点唱机上给霍尔斯点了一首歌:保罗·西蒙的《美国梦》(路易斯·C·K此生最爱的一首歌,西蒙没让他付版权费,还为此剧重新作曲)。
自暴自弃了半个世纪的霍尔斯终于清醒了!
49岁的他想要重新上路。
与此同时,皮特推开门——流浪的精神病患者回到家,真正的复活节奇迹出现了!
但快乐总是短暂,皮特一句话都没说,一刀子痛死了自己的兄弟。
如你所知——霍尔斯再也不能说话了。
在百年酒馆,他将永远沉默着。
(文_开开)原载于《看电影》杂志,2017年1月上,审片室
第三集,一些豁达一些迷茫交织,最终致郁H和前妻整集的对话H好像很豁达,说:你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你只是不适合婚姻,但不代表你是个坏人;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和公公这样下去被发现,要么停下来…他好像活得很明白,还说到:一切都会好起来,你看我们离婚后,你现在很好,我也很好但在讲到他的儿子、他的女儿,他落泪他前妻和现在的公公,他当初和前妻的妹妹,这看起几乎类似的经历,通过男女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描述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女人会记住所有事情发展的细节和内心的心理活动,以此来表达内心的迷茫;而男人只记住了结果:我和你妹妹,我们做了他们两者类似经历/心理活动的对话,让人突然能豁达的看待“出轨”“做了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正在马上豁达觉得人性可能本就如此,谁也没办法的时候,突然转换到聊儿子时H的眼泪,要不是这一转折,都甚至忘记了,要克制本性,做对的选择,才能避免伤害最后老Pete拿着满杯酒走近H,说了一句“真不敢相信你和这样的狗女人结过婚”这句话将致郁推入了顶峰why?
这句话是道德制高点的人总是喜欢突然冒出来的攻击性语言why?
难道他们的人生从来没有犯过错吗?
他们真的可以跟自己的人性抗衡到如此境地?
他们没有迷茫过?
这句话一瞬间把之前对H和前妻行为的原谅感,击碎why?
人生到底…怎么回事呢!
首发于公号:马甲么有线 Pete 哦,Pete。
这个剧里始终没有对家人恶语相向的就是他了,他明明最有理由这样做,但他没有。
如果不是剧里交代,你不会发现这个温和、瘦弱的小老头有精神疾病。
相反,在这个并不怎么有生气的酒馆里,他是唯一一个还能好好说话、还在积极地生活和经营的人。
他会在意咖啡的味道,从网上买更好喝的咖啡豆;他会建议趁隔壁店关张去低价扫货更新酒馆的椅子;他会提醒Horace和卖啤酒的谈谈价格;他会求学生时代的朋友帮忙,争取通过市长把酒馆列为地标建筑;他甚至在大早上非常兴奋地向Horace提出:他的前半生在精神病院昏睡了太多时间,人生经历是活着的时候体验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起的越早,下半生就能够比上半生更长。
Horace说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但是他和Pete相反,他想睡得久一些,把这辈子活完了事。
在这个对话里,似乎抑郁的不是Pete而是Horace。
但是确实Pete才是那个有着一言难尽让人心疼的遭遇的人。
从小就被遗弃,在叔叔家忍受各种家暴也就算了,他的自我设定是Horace和s的亲兄弟,是这家的孩子,但是当他以为的亲妈带着另外两个孩子逃离家暴的父亲却独独留下他的时候,他的整个童年应该就此坍塌了吧。
即便遭遇了这些,在他亲爹也就是毒舌Uncle Pete少见的温情的描述里,Pete还是个超级棒的孩子,"长得好看,跟谁都谈得来,很帅气,会跳舞,而且还有那个东西,勇气,有他妈的大把的勇气,是最有前途的球手,高一就进了校队,还有个女朋友,还是全优生"…… 然并。
这个全优生拼尽全部勇气去反抗的黑暗还是淹没了他。
16岁奔溃,25岁进精神病院,之后进进出出,在精神病院熬过15年漫长又恐怖的时光。
重新回到酒馆已是中年,而就此之后的人生不得不依靠药物才能摆脱地板上长出长牙的恐惧幻觉。
第一集就交代了他时常会面临医保过期或者药物的问题,但是即便处于这样的焦虑之中,他还是对这个世界报以最大的善意。
对于全然不顾他的感受要把酒吧卖掉换钱的S,眼睁睁看着他在叔叔家里遭受暴力的亲爹,他都没有仇恨或者冲突;对于家庭以外的人,他也用他的善意和魅力获得友谊,比如社区警察、比如他的精神病院病友。
是的,他甚至都以他的坦诚、智慧和绅士做派交到了一个年轻妹子做女朋友。
那一刻几乎他的整个生命都被照亮了。
而当他带着妹子回来见他的表兄妹,回到那个积蓄了一百年扭曲的家庭关系的酒馆二楼,他所有的努力和善意都被一句又一句刻薄话的利刃割到鲜血淋漓。
妹子倒是可以及时抽身走掉,但是可怜的Pete头顶上的窗子又瞬间被木板钉上封死了,敲钉子的人正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S一直刻薄也就罢了,我无法理解的是Horace,Pete最可倚靠的兄弟。
他是为了妹子好?
还是为了防止Pete越陷越深受到伤害?
哪怕他有着最善意的出发点,他依然用了足够大的力和足够的主观故意来把这个伤害搞到最大。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想,难道是因为Horace的妒忌吗?
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而这个神经病表兄竟然还交到了女朋友,还不是神经病友,还这么年轻!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表示完全无法理解,而我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剧里的Pete重回黯淡和绝望,被黑暗和无处不在的怪兽长牙逼迫到单手持刃自保。
最后一集,当落魄瘦弱蜷在脏兮兮的宽大衣服里的Pete推开酒馆的门,我相信大部分的观众都和我一样要忍不住开心到落泪,Pete说过,不是什么很有趣的生活,但你还是继续生活下去,因为总是会有变好的可能。
然并。
这一次,又没有变好。
操蛋的结局都是来源于操蛋的生活。
Pete是一个完全被裹挟在这个家庭的悲剧里的直接代表。
他先天的那些优势在这个家庭被不断损耗,直到消失殆尽。
第一集里,吃完最后一颗药的Pete对着他的亲爹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发飙: “这个地方之所以能开一百年,因为在你们这一代Horace&Pete之前,他们都是好父亲,他们把家庭凝聚在一起,他们是打老婆,但他们也成功养育了自己的儿子。
你们算什么爹。
是的,我们可能是混的最差的一代,我没本事,他没意愿,但这都是谁的错呢?
” 谁的错呢?
在这个不会好好说话羞于表达爱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受到伤害,但又似乎只有把剑拔出来插到别人身上才能让自己好受一些。
而越是敏感,善良的灵魂,比如Pete,没有办法插别人的人,就只有遍体鳞伤,逼入绝境…… 他的那一刀,刺向的,并非Horace。
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没看过侯麦,没看过洪尚秀,没看过林克莱特吧。
正统的电影理论认为:对白推动剧情是种羸弱的表现,能用画面说清楚的事情,千万别用对白。
这种创作理论被视为一条真理,见于各种电影书里,刚学电影的学生们也常被老师这么劝诫。
然而有了侯麦们,电影人的创作领域被极大地拓展了。
电影里第一次允许一种“无聊”的存在。
传统的电影里,对白一定是为一个主题、一个人物、一条故事线服务的。
而在《百年酒馆》,在侯麦们的电影里,对白可能仅仅是里面的“人”(不是“人物”)想这么说。
政治、文化、哲学什么的都随便聊,看似无心,实际上却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因为这他妈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啊--没有明显起承转合的说话和说话。
相比一般的电影,他们的电影显示出更丰富的意味。
当然,侯麦们和这部《百年酒馆》的对白风格细说起来也是不同的。
这部《百年酒馆》通篇传出一种《马男》里面的“丧”的气质,充满着尴尬的幽默,表现了一种荒诞的人生况味。
我认为这是关键。
整部《百年酒馆》的叙事方式和节奏非常像独立漫画,黄段子以及兄弟二人的设定,很像《愤怒青年》,但那个漫画不可能拍出来。对《幽灵世界》的改编,皮特床上的格子衬衫和15年前西蒙的格子衬衫十分相似,《幽灵世界》是独立漫画电影。
我好希望这剧是神剧,这种舞台剧电视剧要拍好太难太难了。太容易就变成嚼舌头。。。我打开看了十分钟。。果然还是嚼舌头了。。。。垃圾作品
不喜欢,不会再看
不是受众。那老头儿恐同又厌女恕我接受不能。
3.5 special but also cliche
尿蚁是我两年来笑得最厉害的一次 我将永远记得尿蚁
为了丧而丧的片子,两集弃。
第一集有点闷,还好坚持看下去了,中间还是很有看点的,两男主角台词功底深厚。第三集开篇一个老阿姨说了一个辣耳朵的偷情故事,那表情动作演绎简直了,好像是她亲身体验过一般的。扣一星是因为结尾有点为丧而丧的感觉。
丧剧之王
fall in love的那段真的好有道理,嗯,虽然道理是这样,但生活还是那样。喜剧的底色是悲剧。
弃
实在不知道好看在哪
第三集。E06: 年轻女孩总是对举止绅士衣着得体老男人抱有一种美好幻想,然而他们会在某个共处的时刻轻飘飘地告诉你这二十年的裂缝不是你所能够承受的。
意外结局,但更意外的是仍会感到安慰。不论多糟都还是要有勇气啊,虽然勇气什么都保证不了,可是就像Pete说的那样,“活着就有可能变好一点”,即使也可能会变糟。这应该是我今年看的最好的电视剧,下半年不会有能超越它的了。
弃...是我不能get的剧情和笑点,舞台感好重节奏好慢
真的不是我的菜
别人家喜剧治愈,Louis的喜剧是致郁啊……终其一生,爱情可能得不到,梦想可能是幻象,唯有伤心时候实用的一句建议,You should probably get laid.哈。
I love Louie, but to be honest, it's too slowly paced and kinda boring
我说过了,这将会是关于喜剧与美剧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因为Louie C.K.基本推翻了所有人对喜剧和电视的基本认知,用大段大段的对话,简单到不行的布置加上各个戏骨制作了这样一部独特而又伟大的剧集。只不过这种剧偶尔来一次就好。一个是因为它太优秀,得留着慢慢消化,另外一个是它真的太丧了。
和想象中不一样,第一集漫长得像一辈子。几乎看不出是喜剧,太致郁了,停在第二集中间没办法看下去。分数太高好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