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人一样 我也是爱看民国时候他们的感情或许是因为 这种感情现在已经很少了唐浩仪最是可怜 爱了她一辈子 也被她恨了一辈子 最后祖光了解原谅他的时候 他才真正解脱了 在上海 有个林乡 到了台湾 又有个韩祖光他从来都没有得到过雁清的爱也从没有幸福过所有他做出的很多事情 后来我都原谅他了爱情是自私的 他是因为太爱跟他相比 祖光 雁清 甚至包括林乡 都幸福得多动荡的时代造就了太多悲剧
09年,台湾华视播出。
当时宣传说这是台湾第一部年代剧,于是就很想看看会以怎样的视角和态度讲述那段故事。
一集一集追了下来,分分钟连着,没拖过时间轴。
是温情路线,感念亲情心向团圆。
引起两岸观众共鸣,各种论坛里可以看到。
演员们的演技不是出众的,中规中矩。
故事情节也并不新奇,编剧水准正常。
戏的好品质,陈铭章的导演居功最大。
画面设计得自然流畅,远景中景近景拿捏得很好。
演员走位设计得舒服不做作。
剪辑更值得称赞,交叠讲述新旧两个故事,避免了倒叙或插叙的乏味,而且难得的是,交叠在一起的同一套演员的两个故事竟然不会让人觉得重叠混淆。
导演讲故事的本领,强。
细节设计,导演最是拿手。
他的细节总是恰到好处,起着该起的作用,让人的情绪不自觉的就跟着走了。
有个画面至今深印在心里。
雁清与男友林乡在码头失散,然后她在一旁的公告板上留言示意林乡去台湾找他,同时画外音响起……“我带着孩子先走了,你一定要来台湾找我们啊”……“四叔,我父母托付给您了,孩儿不孝”……“姐,找不到你,我们先上船了,你一定赶下一班船过来啊”……“我在那边安顿好了,就过来接爸妈和你跟孩子”……当时看到这里,哭了…… 本剧配曲也不错,与剧情走势很合拍,应该也有导演功劳吧。
曲风多是柔美抒情。
最喜欢《荷花妆》。
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我在1949等你》。
因为是冲着刘恺威去看的,因此也就特别偏爱林乡这个角色,特别的。
一共12集,没有哪集没有哭了的,最开心的是看幕后花絮,觉得这部剧其他的时间都太悲凉。
台湾,这个原本就不能有多么欢乐的地方,因为承载太多,所以很难欢乐。
台湾—上海,这个战时让人天人两隔的城市,电视剧只是电视剧,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对少这样的故事?
林乡注定是个悲情到底的角色,让刘恺威来演,又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
只是在想,一个男人,怎么可以为了一个女人痴痴等50年,只要想到这里,就不能不哭,真磨人的电视剧。
看《凤穿牡丹》的时候就为冬青哭过不知道多少回,这样的长情男人似乎太多太多,但其实又少的可怜,如此悲戚的事情,我现在竟然在孜孜不倦的想,活该要哭得哭不出来为止。
害怕看电视了,现在。
思存的《碧瓮沉》改编了电视剧,要拍完了,男女主角都是喜爱的人,虐到底的剧情我已经快要崩溃,可不可以不要再拿这些剧来折磨我
看着老年的林乡,总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黄磊的爸爸,真的是老一辈的艺术家,到位细致,为什么命运如此的不公,不给林乡一个完美的结局呢?
看到老年的林乡,想起年轻的林乡,刘恺威那会可真是年轻了,从这个角度看并不觉得整过容啊,很帅气,说话温婉,感觉就是谦谦君子,可为什么好人的命运总是那么悲惨?
喜欢小鬼的自由,喜欢他的痴情,默默守护着韩玮,直到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爱情吗?
经历大半个世纪,因缘际会又在遇见,然后说说话,聊聊天,就知足了,这样的爱情已是奢望。
屏幕缓缓淡入了片片旧时的光影,一帧帧褪色的老照片,微微泛出迷蒙的黄晕。
时空坐标中的亭亭佳人,曼妙的身姿,娇美的笑靥,穿越了无数历史的云烟,却在尘世的一隅,依然静静的绽放。
双鬓斑白的老人,凝视着如花的容颜,内心的热流霎时融化了冰封的记忆。
那是最美好的时光,那是杨柳弄春柔的岁月,无声的濡染最浪漫的情诗。
时代的风云变幻,却吹不散小儿女的篱落呼灯,丝丝情事。
文质彬彬的纯良青年,林乡,憨厚自足的笑容,清澈的一览无余。
怀揣着珍贵的相机,也怀揣着璀璨的梦想。
记录一个城市的印记,撕毁一个城市的面具,文艺青年的热忱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弥漫,四周的空气感染了林乡的味道,林乡的味道却捕获了清纯可人的乔雁清。
幽暗的工作室,弯弯的石拱桥,碧绿的杨柳径,和煦的吹面风。
林乡和雁清讲述自己家乡的往事,稻田的白鹭鸶,中秋的鸡蛋糕。
欢声笑语中的雁清在林乡的扶助下学骑单车,尽情的飞翔在浩淼湛蓝的晴空。
轻轻的拥抱,依依的温存,恋恋的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暖荡漾在他们彼此的周身。
刘恺威的林乡,角色和演员融合极佳。
看得出刘恺威在角色的设计上做了相当的功课。
恺威的五官十足的俊秀,气质更是温润如玉。
饰演书生意气的记者林乡,清雅中自有一种时代文人的书卷气息。
难得是居然在儒雅的书生意气中惟妙惟肖的表现出了农家子弟的淳朴憨直。
可爱的冒着傻气,让人忍俊不禁。
喜欢看林乡几分羞涩的惬意微笑,露出洁白的牙齿,阳光下闪闪的发亮,好像日子就是这样的敞亮,该对未来充满幸福的畅想。
一直觉得刘恺威的演技比较的生活化,自然柔和而流畅。
是一种春雨的霏霏,润物而细无声。
戴君竹的小乔,我偏爱她的民国装。
乌黑的发辫,娇俏的女儿态,素色的学生裙,粉红的旗袍。
比起现代的韩玮多出几分历史的风情,少女的风韵。
香墨弯弯画,胭脂淡淡匀,我无法不爱那一勾新月黄昏的古典美。
正如片尾曲所唱,带水荷花扮淡妆。
小林和小乔的戏,拍的唯美而清婉。
没有旖旎的浓艳,没有撕裂的惨绝,没有狗血的淋漓。
从人生初初相见的刹那冲动到阴差阳错的无奈分离,似弹奏一曲醇正悠扬而低回哀伤的古琴美韵。
林佑威的唐少爷:笔挺的西装,整齐的发型,精致的眼镜,锃亮的皮鞋,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的绅士气派。
再加上,剑眉星目,红唇皓齿,外形俊朗,一枚钻石青年如此情比金坚,居然难获伊人芳心。
更为悲剧的是,穷其一生,百折千回,却也只能任凭那流水潺潺,流年茫茫,微雨何曾雁双飞?
人到暮年的唐总裁,霜白了鬓发,伛偻了身躯,枯竭了血脉,却仍然一往而深,于内心贮满一泓寒碧,竟有几分碧水惊秋的凄美。
一身古色古香的中式服装,一头长长飘逸的华发,给予角色很独特的艺术质感。
不得不说,饰演老唐的张晨光气质演技绝好。
年华沧桑了容颜,却丰厚了灵魂。
一个中年男演员的魅力如同醇厚绵长的佳酿,令人沉醉,回味无穷。
光哥缓缓说出几个字的台词,语气却蕴含千钧力量,气势逼人。
冷冷的眼神,凝眉的沉思,无声的表演更加的戏味横生,摄人心魄。
光哥的老唐,熠熠生辉的商场成功人士,拥有显赫的权势地位,那么的内敛含蓄沉稳自信。
但在爱情上却是一个伤爱一生的失败者,自私而又悲情。
50年后的故事,我最爱老唐的戏。
不同于韩祖光家庭的幸福祥和,不同于老林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惊喜。
不是50年前小林小乔的花月春风,不是50年前小唐小乔的秋雨咝咝。
这是老唐的冷红叶叶,沉沉千里浪中的灯火黄昏。
老唐一手种下唐轩的悲剧,因为他的真爱不在家庭。
他安排唐轩的恋爱,希望弥补一生的遗憾;他忽略唐轩的感受,一直的为情所困。
当残喘的老唐,颤微微的和唐轩商战的时刻,他是在吞咽自己种下的苦果。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就让她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照顾她一生吧。
小唐欺骗小乔,老唐继续欺骗老乔。
飞花似梦,丝雨如愁,这一生一世也放不了手的单恋啊!
伤情的不能自已,自虐的无以复加。
最后,韩祖光原谅了老唐,有一大段的戏铺排,老唐的眼眶湿润,轻轻的叹息着,似乎有点唏嘘不已,为自己一生的付出。
最后,乔雁清原谅了老唐,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稀回到1949,和小唐相视而笑,连同小林,小韩一同并肩而行……
《我在1949等你》,两岸、三代、半世纪的爱情,娓娓叙来,淡淡流淌,很让人动心,也很让人痛心。
跨越三代的情感,明明很独立,却又联系的紧密。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是当年的冲动,何以造成今日的抱憾终生?
三代的感情,每个人都很执着,却又同时被执着所累,不得解脱。
1949年的上海,乔雁清遇见了林乡,却忽略了十五岁就把她当新娘的唐浩仪。
逃到台湾后,雁清又遇见了韩祖光,悲伤之下她决定下嫁,却再一次绝望了唐浩仪。
林乡,最痴情的人。
当年上海的惊鸿一瞥,让他记住了那个叫雁清的温婉女子,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喜欢的人也同时喜欢着自己,林乡就是那个幸福的人。
可是在混乱的时局下,他的正义和一根筋导致了他不可能安安稳稳渡过,于是有了和雁清的分离。
可以说,他本该和雁清同赴台湾、双宿双栖的,不能上船,完全是活该。
可是对于那个时局的冷漠,谁又能忍心说出伤害他的话?
他独自留在了上海,也始终记着对雁清的诺言,“如果你不见了,我就在这里等着你。
”他等了,守着新月照相馆,一等就是半个世纪。
也许正是他的一根筋,造就了这样传奇的一生。
唐浩仪,最悲情的人。
十五岁时,他就告诉自己,这辈子唯一的新娘叫雁清。
出国回来,他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可他始终差了一步,雁清只拿他当哥哥。
他有个冷血的爸爸,有不得不维护的家族,所以他的起点就落下林乡一大步。
他嫉妒林乡,尤其是听闻林乡娶了雁清,盛怒下他做出了最不理智的事,然后撒了谎,带走了雁清。
他以为分开了两人,自己就有机会。
可造化弄人,雁清在台湾嫁了人,却不是他。
他终于绝望,不甘心的做了雁清的表哥,照顾了雁清一辈子。
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雁清不要那么讨厌他,给他多一点笑容。
可这点卑微的愿望,却是在弥留的最后一刻,才得以实现。
“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林乡,你会不会对我多一点笑容?
”这就是他卑微却又绵长的感情。
韩祖光,最温情的人。
他虽然是雁清错的人,却是在对的时间遇上了,不偏不倚,碰对了时机,于是,他成了最幸福的那个,和雁清携手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
也许,他的幸福皆来自他的善良,这是唐浩仪比不上的,所以唐浩仪败给了他。
2005年的真相大白,他同意雁清回到林乡身边弥补遗憾,这样的伟大和包容令人无限唏嘘。
或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带给雁清几十年的幸福吧。
乔雁清,最有情的人。
她遇见林乡的时候,很单纯,爱了就是爱了,不管其他。
他以为林乡死的时候,很绝望,即便是死,也要共赴黄泉。
她被祖光感动的时候,很感激,有恩便要报答,以身相许的报答。
她的存在,影响了三个男人的一生,让一个陷入痴痴等待中,让另一个醉于懵懂不知中,还有一个却沦入绝望期盼中。
只是,这样温婉的女子,谁又能不爱呢?
2005年的台湾,唐轩成功吸引了韩玮的眼光,却始终不能战胜自己的心魔走近她,逼着她走向了李文雄,而他的心魔,罪魁祸首恰恰正是韩玮的奶奶乔雁清。
唐轩,最不幸的人。
如果不曾遇见韩玮,他的生活会简单很多。
他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成长,霸道,冷漠,占有欲重,功利心强,却唯爷爷命是从。
“我从没有爱过我的家人,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乔雁清。
”因为爷爷这句话,他知道了自己心里的那道缺口在哪里,所以他拼命报复爷爷。
爷爷希望他和韩玮在一起,他去追,却不知不觉间失掉了自己的心。
他清楚自己不是好人,唯一的温暖只有韩玮的笑容,可他从没温暖过,他患得患失,他心里的缺口已经大到连韩玮的爱都填不满,他逼着自己伤害韩玮,却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那封一年前的信,毕竟还是晚了,如果韩玮能早一点看到,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韩玮,最无辜的人。
仅仅因为是乔雁清的孙女,便无辜的成为猎物,傻傻的掉进去还无怨无悔。
她的爱像她奶奶一样纯粹,也一样执着。
甚至于,在唐轩不断伤害她后,她仍放不下,她能看清唐轩表象下的样子,她相信唐轩对她的爱,她不忍心丢下他独自离开。
在一次凶过一次的大哭后,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对唐轩的执着到底是因为什么,直到Edward终结了一切,直到雁清弥留,她好像才真正看清自己,这时的她,才真正能走出唐轩带来的阴霾。
泰国小岛上,飒飒吹起的海风,翩翩飘起的裙摆,阳光灿烂的微笑,那个开心的韩玮真正回来了。
李文雄和云姬,两个云泥之别的人。
相同的是,他们都知道自己要什么,都在为自己的方向努力。
不同的是,他们爱上的人不同,结局不同。
李文雄爱上的,是那个开朗的笑容,虽然一直在默默看她掉泪,却仍无怨无悔的充当开心果;云姬爱上的,却是深深皱起的眉头,她为了帮助他而默默努力,她想念时却只能在家里等待着他的驾临。
可惜,如果韩玮是公主,李文雄就是保护她的骑士,可以随时出现带给公主快乐;如果唐轩是王子,云姬只能变身恶毒的后母,眼睁睁看着王子为了公主不惜伤害自己。
可能,她纵深一跳的时刻,是遇见唐轩以来最轻松的时刻了吧!
1949年,一条海峡隔开了许多人,也造就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传奇。
半个世纪后,也许没有长久的等待,或者也没有执着的寻觅,但心里的影子,怕是这辈子也抹不去,擦不掉了。
很喜欢林乡和雁清那种简简单单的爱情,很怜惜唐浩仪那种卑微若尘的感情,也很羡慕韩祖光那种平平淡淡的亲情。
如果1949年的爱情是红酒,需要慢慢品,那么,2005年的爱情,就是一杯烈酒,辛辣浓烈,却让人生瘾,很欣赏李文雄的默默守候,却更加心疼唐轩两个人的孤单,也许从骨子里透出的矛盾和挣扎才是最足以摧残意志力的。
主题配乐很好听,不论是《新月》还是《荷花妆》,明明都是很欢快的音乐,却有着淡淡的忧伤,和主题很契合。
我想,我已经很久没如此欣赏一部台剧了。
其实,国产的并不一定就不是优质的,凡事讲求一个诚心而已……
这几天一直都在听<新月>这首歌.感觉旋律和歌词经常萦绕在耳边,令人一下子又想起那个年代的上海和台湾.片名就很吸引人,感觉有种时空穿梭,回到过去1949年的感觉.不知道大家看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穆斯林的葬礼>,我就觉得女主角很适合这本小说人物的形象,冰清玉洁,灵动慧诘......因为刚好此书的一篇章节就叫新月......阁楼里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着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梦不曾诀别-<我在1949等你>片头曲何以奇<新月>PS:很好听哦
很久没有熬夜看电视剧,但看这部很值新月 作词 何以奇阁楼里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着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 梦不曾诀别 ——《我在1949等你》的主题曲这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视剧,温馨、浪漫的旋律让人很舒服;纠结、挣扎的调子使人很痛苦。
这是一个历史的缩影,当年有多少人逃到台湾,多少家庭破碎,几十年后,又有多少家庭能够重逢,多少人落叶未能归根。
“新月照相馆”有众人的回忆,也提醒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有些东西,没了就真的没了,城市不断变迁,日新月异,改造无可厚非,但对历史,总应该留下点什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矛盾。
“我叫林乡,森林的林,故乡的乡。
”等待雁清,等了几十年,那是一个对爱人的承诺,是他坚持着,毫不动摇,最后能与雁清重逢,哪怕短短几个月,足矣。
雁清,得知林乡死了,悲痛欲绝,内心承受了多大的悲痛,自杀未遂,嫁给了祖光,过着平凡幸福的日子,但从未忘记林乡,与林乡在新月照相馆度过余生,“对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放下恨,才会幸福”一生无憾,足矣。
唐浩仪,一生过得太痛苦了,把全部心思花在雁清身上,导致唐轩的童年阴影和杯具,雁清恨了他一辈子,最后,在临死时,雁清原谅了他,含笑而终,足矣。
祖光,憨憨傻傻,但对雁清,付出了真心和无限关爱,虽然被瞒了几十年,但最后还是豁达的让雁清回上海,弥补遗憾,雁清死后,快乐的活着,足矣。
他们的孙子一代,也受尽折磨。
唐轩,因为爷爷要求的任务,追求韩玮,不过却真的爱上她,精神的人格分裂使他受尽折磨,也做了洗黑钱等的违法行为,最后的死,算是解脱吧,从阴影中走出来,看到自己的内心,足矣。
韩玮,阳光开朗,爱上轩,让她受尽爱情的折磨,深深爱着轩,却不了解轩,轩时而很爱她,时而狠狠推开她,但玮玮感觉到轩的真心,轩临死前给了她真正的答案。
后来,带着相机,四处捕捉镜头,放宽心,受轩的那幅画启发,开了个展《不远永远》。
在泰国,与文雄开始新的人生。
文雄,世界之子,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个人的世界观和信念,默默爱着玮,当玮不开心时,马上出现,总会带给别人快乐和欢笑。
环游世界为目标的人生是多么洒脱。
唐轩、韩玮、文雄,韩玮深爱轩,爱得很痛苦,轩无法面对自己内心,也很痛苦,但他们确实相爱着;文雄爱玮,拼了命保护她,玮知道,只是之前不敢面对。
这样的选择,在电视剧里夸张了,现实中不也有吗?
一个人,让你很悲伤,很痛苦;另一个人,让你很开心,很快乐。
往往女孩会爱着那个让她悲伤的,但又不舍得放开令自己开心的,或许爱情的世界,漂浮很多自私的离子。
祖光愿意放走雁清,很佩服他。
现实中,找一个合适的伴侣真的很难,更何况找一个浪子、才子与凡夫俗子结合的伴侣。
爱情,还是随缘吧
说实话,我就是冲着林佑威来看的这部剧,而且他果然没让我失望。
HC之前的几句废话:先赞一下这部剧的片名,叫的很有水准啊,让人眼前一亮的清新脱俗+内涵范儿。
要知道一个好的片名对于一部剧来说等于是成功了一半。
那么多因为片名叫矬而有失颜面的剧不是很悲催么。
剧情也确实感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恋。
那一幕老年QYQ在医院让孙女HW追问至泫然欲泣快到要窒息的脸真有打动到我。
怀旧的,温暖的,痴情的,无奈的等等耐人寻味的基调充满整部剧集。
大多数童鞋为此唏嘘,我却陷入了TX的魔幻魅力中短期内难以自拔。
没有痴情,没有温暖,没有道德(性格这么BT,不讨喜嘛)。
比起那位温润如玉情比金坚的LX先森简直是狗屎不如啊。
我扭曲的价值观在好男人和坏男人的PK中又一次拜倒在了坏男人这一边。
我是有受虐倾向么(自答:好象是的),那就恳请老天赐一个这样的BT狂来虐待我吧。。。
人格分裂,同志情,不伦恋,虐恋,真是符合了重口味的所有要求啊。
重要的是,一下阴郁冷漠,粗暴凶狠;一下温柔体贴,多情浪漫;还得来下可爱烂漫(编剧对TX是有多厚爱啊,这得多么强大的演技才能驾驭好啊),这种一不小心就会演成卑鄙下流猥琐贱男的万人嫌角色愣是在我们林童鞋华丽丽的演技下掌控到位了。
那电力十足的小眼神,那性感的侧颜,那修长的手指,那强大的气场下女主不被迷得团团转才怪。
观剧过程中我也严肃的思考过,女人的先天因素让她在爱情上面只能是弱者,就象色戒里王佳芝的周密计谋最终套住了自己。
可悲可叹。
所以HW碰上了这样的TX,只能认栽。
这样一个玩转女性心理还有钱有颜又有伤痛的男人怎能不大面积激发女人的浪漫+母性情怀咧。
庆幸的是,这样的男人只存在于艺术中。
现实中的女人不会遭此劫难才会成为现实的女人,而现实中的男人没有这样绚丽的复杂才会成为现实的男人。
贴吧里网友说,林佑威的演技是走心的,内心情感的丰富加上细腻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让人觉得多一分太过少一分又欠火候。
同类型演员我认为还有文章阮经天陈柏林。
内心化演技就是把角色和自己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达到演戏的最高境界——看不出在“演”。
当下那么多或面瘫或耍X或浮夸的演技和各种拗造型的演员就是不走心啊,不过话也说回来,本身底蕴涵养的缺失也是无法达到此境界的嘛,可能人家卖力诠释出来的结果只能是“假”的感觉也不能怪人家不是。
所以在烂剧横行的当下,林童鞋就请你多拍几部电视剧电影吧,就算剧情烂我们也可以抱着你的“走心派”享受福利撒。
让偶们期待你的大红大紫吧。。。
乔雁清,这样的女子,何其不幸,又是何其之幸。
上海台湾,隔了五十年的时光,三代人间的情恨纠葛。
那样的韶华分离,那样的揪心裂肺,生离死别。
我想年轻时的雁清是痛的。
日日夜夜的等待换来一年又一年的失望,直至绝望。
但是这就是现实,如果让他们早点团圆便不是生活了,而是剧本是小说了。
人生没有那样的侥幸。
于是偏偏垂垂老矣,偏偏心已平息,不再痛,不再悲,不是忘了,而是已经把它永远只放在回忆中,放在了心里的某个角落。
回忆里的白月弯弯,新月如钩。
彼时的春风沉醉,花月情浓。
但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以为那个已经永远不再回来了的人竟然还活着,而且在遥远的彼岸故乡等着她,一直,一直等着她。
此间深情,闻者动容。
何况身在其中的雁清。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五十年后的再次重逢,再怎么样也有种相见不如不见的喟叹。
可是他说,这辈子再怎么样也来不及了,看到你过得好,再能见上一面,也没什么遗憾了。
风烛残年的老泪纵横,演戏的是痴子,看戏的是傻子。
但这心不知怎的竟也会这么痛。
雁清是何其的幸运,即使她痛苦了那么些年,即使当年也有过悲痛欲绝,可是这世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你爱着的那个人也爱着你,要知道这世上有很多相扶到老的终究还是白首如新,只有温情而已。
雁清何其幸,拥有了这样一份痴子的长情。。。
令吾等世间万千女子欣羡不已。。。
补标。当年凤凰台看的
虽然知道是假的,但有真的流泪,that&#39;s enough
人物刻画很细腻,但是我不喜欢剧中女主角徘徊于两个男人的戏码,当其一方受到冷落,便投入另一方怀抱,实在是无语。。
这是个感人的故事,这不是偶像剧。
该剧情节上很多bug,也洒狗血。男主唐轩真的很神金,女主韩玮真的很傻,希望这个世界神金和傻子锁死,永远不要分开。全剧大小老少,唯一正常一点的就是林乡,充满正义感、智商正常、光明磊落,他信守承诺但也拿得起放得下,算是正常人。他也是唯一有“历史感”的人,1947在打仗,他还在为底层人做点事,其他人就忙着谈恋爱,莺莺燕燕。看完这个电视剧,唯一的想法就是,感情中的痛苦都是自找的,如果你不那么偏执,没那么多想法欲望,如果你不伤害你自己,谁都不能伤害你。
插曲都很好听,民国那段比较好看,更喜欢爷爷奶奶辈的爱情
本来在压力大的日子想找点喜欢的情深意重的民国情看看,果真情深意重了,哭死我了,这不自找的吗
剧情太傻
妈妈跟我说,当年封锁了之后,她姨婆的老公被关出在那道摸不着穿不透的海岸线之外,于是她背起行囊,抱起孩子,告别了家人,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毅然奔向了海峡那岸。此后,再也无了音讯。——民国三十八年,一条窄窄的登船板收起,隔断了多少亲情、友情、爱情。此后,多少封家书,片片飘零在海上。
太慢了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看这部电视剧,真是拍得差不得不说,主角做作!!!!!!没有演技!!!!!故事情节牵强!!!!!!!
两条线并进,民国和现代的相互穿越倒也说得过去,但一切的联系过于刻意,诶,偶像剧苦情套路明显,实在没有太多深度。估计这是最后一部看台湾偶像剧了吧。
不错,我爸觉得挺好看
伟大无害的唐浩仪啊
海蓉版雁清,是目前为止唯一能让我想起蒋夫人的角色.
我很久没有看到一部这样好的两岸题材的电视剧了。
呵呵,感觉有点像琼瑶剧了。家族恩怨,悲欢离合。不过总觉得台湾的女主角都和大S的风格差不多。
我爱李文雄~
森林的林 故乡的乡 我好喜欢林乡这个角色
好卜..我承认其实我耐的是片头那首新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