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写影评什么的,但考虑到昨晚浪费了2个小时看这个电影,我决定花个十几分钟吐槽一下。
这个电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剧情狗血。
如果编剧是个小学生,写出这种水准的周记大抵还能获得个良好,但如果是一个成年的导演和编剧,弄出这么个剧情就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到底是拍电影的人没脑子只能鼓捣出这种水准的电影呢,还是拍电影的人没脑子的觉得观众没脑子?
第一部分,白血病友,相互鼓励然后相爱的故事,看的时候觉得实在是老土得想不出有任何的亮点可以拿来讲。
看到后来,原来是女的骗了男的,搞了个展览,自己死了。
演员演的太差,实在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值得相互喜欢的。
一个从小就没有妈妈的女孩,长那么大了,还会一听到女的说自己的女儿就伤心得要死要活,那么多年都怎么活过来的哟。
最后但两个人谈恋爱,来来回回邮件发了不少,就不知道打个电话啊,天天上网,聊个视频不行啊!
第二部分,失聪音乐家被神仙姐姐鼓励而从不能拉小提琴突然灵魂附体,拉得就像没失聪一样的故事。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科幻片。
另外,那个音乐学校,除了毕业生,一个在校生都没有,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再说,那么大一栋楼,那么大的花园,能卖3个亿吧,还300万贷款不是小菜一碟吗?
再再说,银行也没那么大本事吧,贷款一到期就能把你房子封了。
这是要影射我国没有法治,批判银行垄断服务差吗?
第三部分,撑了个伞,男的女的就好上了,这是童话故事吧。
出了车祸,不是有保险公司吗?
赚了钱,就不知道存银行吗,非得放到铁盒里,等着被人抢?
去了上海,还是把赚的钱放铁盒,存银行啊!
上海是金融中心耶!
更吐血的在后面,学了两天英文,就变成了大老板,新东方不是没赞助这个电影吗??
更更更吐血的是,两人要结婚了,为了戒指,抢钱的把人给捅死了。
至于吗?
为了个戒指也不至于这样吧,上海治安这么差啊!
总的来说,电影里的人一半时间都在哭,哭的都莫名其妙。
虽然演员们演技着实乏善可陈(陈乔恩稍微好点),哭的功力倒是不错,比以前看的琼瑶剧还能哭。
为了让观众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惨无人道的让这几个人物纷纷经历白血病、被母亲抛弃、肝癌、神经病、失聪、出车祸、被抢劫、被偷、被杀,最后还来个活人和尸体结婚。
导演想方设法的要靠这样的大悲让人感动的流下眼泪,无奈最后只让人失望的吐出了狗血。
祝愿以后拍出这样不负责任电影还肆意的找大量水军打五星的导演的生活也能有如自己拍的电影一样精彩的情节。
补充一下,有人提醒,给力妹中间见到的那个女人是她妈妈。
我看的时候开始以为那人是她妈妈,游乐也说带她去见她妈。
但后来并没有她们相认的情节,而最后又出来了个“妈妈”,我以为那个人不是她妈妈。
在如此跳跃的剧情面前,我必须承认我没有脑子。
记得花园是学校的,因为梁咏琪说提前三十分钟到达学院,然后有专人带到演出场地。
记的不一定对。
《倾城之泪》是一部摆明了以”消费眼泪“为目的的商业电影。
宣传方打着”史上最感人的催泪弹“的旗号招摇撞骗,其影片质量不忍卒读,观众的观影消费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落泪,其结果可想而知,贻笑大方。
身为香港年轻女导演的黄真真,在北上试水大陆的第一炮,就不幸哑火,几近透支口碑及信誉。
然而,我们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这部贺岁档小片沦为炮灰?
一.文本定位提及本片导演黄真真,熟悉香港电影的影迷一定会想起诸如”社会敏感话题“、”两性“”等标签,这位自诩开放的香港年轻导演曾拍出《女人那话儿》、《男人这东西》等曾引起香港社会反思的纪录片,她同时以《分手说爱你》、《六楼后座》等香港本土的都市化题材,赢得香港年轻影迷的青睐。
探讨两性关系、剖析男女情感,都市中的青春、欲望,是她在剧情片中较常规表现的主题。
黄真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隐瞒自己对商业电影的野心,在杜琪峰等香港知名导演宣布北上后,她也不甘示弱,加入到北上淘金的大潮。
《倾城之泪》是其北上后的第一部作品,文本背景自然就落户在内地,选择在上海。
这一次依旧是其与编剧老搭档郑丹瑞的合作,文本分为三段式剧情嵌套,每一段叙事单独可为一章,分别称之为”第一滴泪“、”第二滴泪“、”第三滴泪“三小章。
故事分别为“血癌少女与脑癌男生的纯爱”、“失聪的女小提琴手与老同学为拯救母校而召开演唱会”、“底层青年与女友的冥婚”。
三段苦情戏仍摆脱不了多年的“模式窠臼”。
一是人物模式化:孤儿型、伤残型等便是典型代表。
二是事件模式化:晚期癌症、车祸、寻母、抢劫杀人、丢孩子、被偷钱、谎言。
想必创作者应该是低估了观众的观影水平,八九十年代台湾琼瑶剧的叙事规律、近年来韩剧的“狗血”情节,观众早已烂熟于心,这些模式化小手段充其量不过是《知音》的PPT化,连煽情的基本段位都摸不到,更不用说观众被感动了,满场笑场也就直接证明其剧作的荒腔走板。
然而,黄真真本人在连日来的电影宣传采访时,当听到“观众满场笑场”的反应却是“吃惊”,并一再表示“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被故事感动到数度落泪”,且不论导演作何反应,无论真假,在其言语间即暴露出导演自身对市场环境的不了解所罹患了“水土不服”,这是可以确定的。
无论是黄真真,还是郑丹瑞,香港的创作者试图都去营造一个内地观众熟知的环境,无论是台词还是人物架构,都努力地去建立更多认同,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努力往往停留在表象,使整部片的风格都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中。
比如,周冬雨所饰演的“给力妹”,人物直接以网络语言命名,然而这个在2011年春晚上就被小品演员反复使用过的“热词”,注入到2011年末的电影中,犹如过时的地沟油,不但建立不了新潮的共鸣,反而徒增恶心。
不仅是语言,人物的叙事动机、所处背景也变得含混暧昧。
童话般的疗养院,晚期癌症却可以四处撒野的年轻人,寻母未遂的扯淡逻辑,从小民工一夜升职做老板的经历。
无论是大的段落,还是小的情节,可以令观众指摘的硬伤比比皆是。
黄真真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自己的“第二滴泪”也有一点像《老男孩》的意味。
言外之意,是即花了功夫,去研究了内地观众的审美情趣。
可惜即使是这样,“第二滴泪”拍得仍不如《老男孩》。
《老男孩》在镜语上运作得再粗鄙,也抵不过它的"情怀至上“,筷子兄弟太懂得如何取悦观众了,他们的电影思维虽停留在幼稚的初级阶段,但是他们至少懂得一点,那就是狠狠地往大众文化的心口窝插一把尖刀,他们更懂得“泪点”在哪里。
黄真真前作中的人物,也是“接地气”的,但那是在建立在本土化市场之上,那些鲜活的人物、犀利的情感剖析、残酷却不失文艺的灵气的故事,是建立在本土市场完全了解的前提之上。
掠夺内地观众的眼泪,哪有这么简单呢?
更何况,黄真真是一个骨子里的文艺青年,受过美国学院派的良好教育。
虽然故事内核是糟糕的,但是可以看出导演还是有类型电影的概念,只是在商业与艺术的矛盾中纠结挣扎、摇摆不定。
明明是商业类型小片的架构,却大量加入文艺腔浓重的台词。
比如在三段式段落中间引用格雷斯·汉森和海伦·凯勒的话,比如在”第三滴泪“时,男女主角梦想着去盐湖的段落等。
本来就水土不服的质地,再加之文艺腔的台词,观众观影过程中如果能哭,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为电影的难看程度而悲愤难鸣。
二.宣传策略在上映时,宣传方打出”最感人的催泪弹“”观看此片一定要带三包纸巾“等软性广告。
总之大力突出”泪“字,泪水随之也变得廉价,同时又充满了铜臭味。
”泪“是手段,是招数,是挟持观众进影院的任务。
如果眼泪变成了一种变相的交易,那么从宣传方的策略就能猜透,他们的信心不足却要充门面。
《倾城之泪》自然没有《倾城之恋》的力量,《全城热恋》《全球热恋》,就是恋到全宇宙,大跃进式的口号也无法解决影片质量这一最关键性的问题。
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复杂而悲情,制片方想当然的以为观众需要像年终总结般的情感宣泄,但这种哭——这种原始的、生理机能的功能是建立在其产生内在强大共鸣之上,这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只能沦为低俗的情感快餐。
这种宣传策略毫无置疑是愚蠢的,现实已然悲情到底,残酷、血腥,观众撕心裂肺、疼痛难忍的程度远超电影中的区区三滴泪。
而这三滴泪,却羞辱了观众的自尊心。
By the way,大家是否还记得2001年赢得票房成功的国产催泪大作《我的兄弟姐妹》?
在票房低迷的十年前,就已经有人宣传过”哭掉几包纸巾”了。
而过了十年,一切仍然没有改观,“眼泪”越发变得荒谬和可笑。
值得留心的是,在那部《我的兄弟姐妹》中,梁咏琪即扮演了成功的音乐家,如出一辙的苦情戏,连招数都不换,就这样登堂入室,你还能指望,观众能哭多久?
一部晒哭技,晒悲惨的影片。
虽然主题好像在激励人们放下悲伤,重焕生机,但其实过于悲惨的剧情就是告诉你,无论怎么乐观,天意还是不可逆的。
黄真真,这次过于沉重。
关于梦想和爱的三个故事:疾病与生死、理想与现实 、爱情与奋斗!
人物和故事略显幼稚尤其是第二个,但也可称之为单纯,感动不了我因为似乎是创作人的一种凭空想出来的东西,没有现实的根基和原型在里面。
音乐还可以!
到现在还在后悔自己怎么就选了这么个片子和朋友一起看呢观影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这么烂的片子导演到底是谁呢?
直到看完,发现是黄真真,以后估计看到这名字,我都会条件反射的逃开。。。
剧情狗血,台词狗血,表演也够狗血的。
套用巨多豆友的戏评,悲催,坑爹。。。
都不止啊我只能用幼稚这个词来形容整部电影,导演您把广大同胞当傻子怎么的啊第一段(实在不想用电影里所谓的第一滴泪,假矫情),周冬雨哭的抽噎,好几次我都担心她背过气去,男主嘛,帅是挺帅,不过那个台词念的实在让人惨不忍睹,好几次我都看不下去,闭上双目,装睡过去。。。
第二段,本来以为本剧第二段应该最吸引我,也是本着梁咏琪和任贤齐去的,但这段的剧情故事实在让人吐血到可以,老套到大家都忍不住笑场,另外不得不感叹梁河任真的都老了,也许是有第一段的男女主的对比吧第三段,陈乔恩我感觉演的还不错,算是这个片子里我看的比较正常的一位,不过同样的问题,剧情太烂,不知道黄导的脑袋是怎么样长的,都这个时代了,还把观众当傻瓜啊。。。
最后一段,女主死了的时候,我身后一排的某位女生已经哭的和第一段的周冬雨有的一拼了,不知道她是为了向身边的男友显示自己有多么善良,还是真的是纯洁的如此幼稚,无语。。。
我发誓这是我写的第一篇影评,也是用词最恶毒的一篇,本人本没有写影评的嗜好,但实在是被狗血的忍不住啊,希望没进去观看的朋友不要再让自己多一把火。。
看见南京有免费观影活动于是特意参与下想给朋友抢一张票。。。
神奇的中了哇咔咔。
以下是观看电源的朋友的影评朋友参加免费观影的活动,居然神奇般的中了,于是本人有机会代朋友去观看了这部叫《倾城之泪》的电影。
本人并没有写影评的习惯,也不会写。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观影的条件就是要写一篇电影的小影评,而且这部电影花费了我两个多小时。
实在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下面我就来吐槽吐槽这部花费了我两个小时的电影。
先来说说电影的剧情,电影有三颗泪滴组成,讲述了三对恋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三个小短片。
剧情没任何联系,三段不同的故事被硬生生的强拉到了一起。
真心有怀疑这编剧的年龄,这剧编的,完全是在挑战观众的耐心与智商。
介于电影的名字,观众就可以看出,导演希望看到的是:影院里,一排排,一对对情侣,肩并着肩,整齐有序的坐在影院里,在观看了20分钟的各种硬广告,软广告之后,电影终于开始了,随着剧情的展开,音乐的响起,观众们开始渐渐入戏,女孩们全都左手拿着可乐,右手拿着面纸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男孩们全都一只手拿着爆米花,另一只手抱着女孩,强忍着眼中不停打转的泪滴。
场面极其悲壮!
可是理想与现实还是有些差距的,想起了话剧《暗恋桃花源》里面,桃花源剧组对暗恋剧组说的那句话:”你们整个把一悲剧演成了喜剧,我好想笑哦,哈哈哈哈!”第一个故事,讲述了两个得了癌症的年轻人,相互鼓励然后相爱的故事,剧情烂到爆,俗到爆,我看了半天在完全进不了戏,两个人一看就是在演戏,除了男主角像王力宏之外。
没有任何亮点。
全场都是在看周冬雨的傻笑与傻哭。
第二个故事,漏洞百出,穿帮无限。
不说也罢。
第三滴眼泪,好吧,我承认,第三个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我竟然稍微有点入戏了,有时候真正能打动人的并不是生离死而是生活的艰辛。
两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相爱了,为了将来,为了梦想努力奋斗,再苦,再累,想到心爱的人,想到将来,笑容就能出心底里蹦出来。
确实温馨感人,可是看着看着就变味了。
导演生怕这种小儿科骗不到观众的眼泪,开始发挥他的特长,借别人的车,出车祸了,木有保险,全是自己陪,陪了钱也不行,因为那帮人是流氓,还要再打一顿,再赔一次。
去上海打工,赚来的钱全是放在铁盒子里,结果被人偷了。
我擦!
什么时代的人了,存钱全存在铁盒里,我爷爷都知道存银行,刷卡了。
总之世界上所有倒霉的事都被他撞上了。
看着看着我就笑了,和他比起来我就跟每天都中六合彩一样的幸福。
最后,男孩通过努力当上了小老板,买了钻戒,准备娶美丽的新娘,结果在拍完婚纱照回家的路上遇到抢劫的了,女孩被捅了一刀,死了!
无语了,真心觉得制作《倒霉熊》的那支棒子团队可以去死了。
再来说说演员,原本很不喜欢台湾的偶像演员,不过这次不得不说,陈乔恩是所有有演员里最出彩的一个,比起周冬雨的装纯,任贤齐的卖萌,梁咏琪的耍酷,窦骁的装傻。
陈乔恩算得上影后级的人物了。
总结,虽然电影用尽全力的想赚取观众的眼泪,可是过犹不及。
周冬雨还是嫩了些。
演员集体失声。
2星 三个故事离现实都太遥远了吧,根本没有共鸣啊,泪洒全城神马的都是忽悠啊,这个影院都木有人哭。
第一滴泪,烂大街的故事啊,为了自己爱的人活下去,撒个慌,然后自己死了,爱的人活着。
这尼玛烂大街的故事,有嘛可以哭的啊。
第二滴泪,可能有梦想的人会觉得有共鸣吧,因为喜欢GIGI,我就不说什么了。
第三滴泪就是凤凰男的故事,说一对平民情侣,男的一无所有,女的为了男的出人头地,变卖了传家宝,男的然后为了爱,努力奋斗,终于成功了,回来娶姑娘,可是抢劫让女的死了。
这尼玛烂大街的故事,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哭的。
而且也想不明白,你都是老板,不会打车么,为了情调步行回家,抢劫给就好了,有什么好挣扎的。
命还是比较重要吧。
本来一开始看,觉得都是穷小子和穷姑娘的故事,以为有点共鸣,越演越偏,无力啊。
如果真要说感动的话,有泪点的话,只能是第一滴泪,小胖死的时候,这个故事唯一感动我的地方,可能是小孩子最真,最自然,最美吧。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一直在给自己以各种“爱的鼓励”。
Part1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虽然周冬雨哭得像个小孩子,可是那男的长得很像王力宏呀,虽然那男的整个一缺心眼,但是他妈妈很年轻吼,虽然他爸妈在他生这么重的病的时候都不在他身边,但是下一段应该会好些吧?
好吧,Part2稍稍好些,就是那个老头子。。
俺欣赏不来。
都那么大年纪了,还要撑学校。
难道学校没有别的老师?
难道他没有孩子?
他挂了之后打算谁来收拾这个烂学校?
忍到Part3的时候,我要疯了。
偶遇啦,车祸啦,逼债啦,奋斗啦,老娘都无语了,您二位都穷成这个德行了,还想去那个什么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真是脑子进水了。
后来我安慰自己,好在电影快结束了。
最后,电影真的结束了。
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正常人的生活真好。
又顺便骂了一句:导演,是您智商太低,还是当我们智商太低??
圣诞通宵场的最后一部,在昏昏欲睡时放的。
以下评论略显犀利,但都是实话,不喜勿喷,不信请买电影票。
一开始知道这电影大概是半个月前,看了简介,当时一看这名字还想着去影院好好泄泪一把,专门买了包纸巾,可是...谁给我解释解释哪里倾城了?
又哪里飙泪了?
就在上周得知这海报是抄袭的,我去啊别以为把那两根横线倾了3度角就叫“倾城”,那么点小变化还不知道你是山寨的?
那么喜欢6格怎么不去画漫画呢?
总比6人头强吧别以为电影中从头哭到尾就是飙泪了,白花花的银子换的是莫名其妙的哭泣...看完就一个感受 卖泪水赚口水 真心是没蛋也疼啊其实我爱情片看的很少,但心里也是有把尺的,爱情片要出彩大致有3种,催泪的、搞笑的、残爱系的,这片走的是第一条路,真心失败。
说白了就是3段不咋地的微电影被牵强得拉到一起去。
导演丫是不是觉得这模式特新?
是不是觉得微电影火了我也来玩一玩就潮流了?
第1个故事,两个生癌的病人相爱,。
其实这题材拍的好还是挺感人的,但是剧本太老套了,敢不敢有点新意?
老套也就算了,那用心一点,刻画得感情细腻一点呢?
当中他们用DV拍摄的影像让我感觉导演是在节约成本...对周并不熟不好评价,只是觉得“给力妹”这名字太....李同学,你当初那部《岁月神偷》除了稍显生涩外还是挺不错的,但是这部我怎么觉得你的表演有点2B呢?
当你在片尾得知噩耗跪在地上痛哭时,你可知道,片场传来的是一片笑声?
并非我们的心是用铁做的,只是你的那段演技太做作了...第2个故事,请昔日恋人开音乐会,帮老师挽救学校。
两个大牌演员,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挺无聊的,以至于这段看到一半见周公了,不好评价。
第3个故事,一对苦B情侣,先男苦,再女苦。
这个在3个中算不错的了,演得还算真情,但是这故事太不贴近现实太狗血了好吗,没有一点共鸣,让观众怎么感动?
还有女主在拍婚纱时想到某件事幸福得哭了,那件幸福的事愣是在生前没告诉男的,于是我在想会是什么奥妙的事呢?
结果是“嫁给你”这么容易猜的谜底拜托别卖官,观众会很失望的。
最后那女的死了,男主悲催地迎娶一件被撑大了的婚纱,深情款款地对婚纱哭诉,太搞了你好歹抱着一个穿婚纱的充气娃娃呢,这样拍还有笑点,偏偏对着“无头”婚纱落泪,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最让我搞不懂的是,这片有4个编剧,他们没有互改剧本吗?
3个故事牵连的那根线不能再自然点吗?
就感觉剧组想把片子拍成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结果观众一鉴定,原来是面盆里被冻结了的水。
如果你做不到,请别取这么动人的名字,干脆把片名改成《我哭我哭我哭哭哭》吧还真切点,再烂我也会体谅。
最后真诚的说一句 珍爱生命,远离烂片
在我仍然在思索为毛男主学了两句英文就立刻摇身一变从搬运工成为知性老板的时候,男女主已经欢快的定了婚。
然后在我想这个平淡的故事要怎么才能悲剧结尾的时候,导演(or编剧)简单粗暴的放了两个劫财还喜欢顺手捅人一刀的深井冰就结束了故事。
当然最高潮还是男主最终跟死了不知道多少天的女主尸体结婚还为其戴上戒指的时候!。。。
此时我的心境只能用"一百头草泥马呼啸而过"来形容了,也不知道倾城的泪到底是笑出来的还是别的什么玩意。
当然我能够理解这篇鸿篇巨制是试图仿造泡菜国的悲伤电影,不过我就不相提并论了。
整个电影感觉真的一般,肆意催泪感人片段却并不多,而且有几处明显用力过猛了,我都怀疑黄真真导演拍电影的时候是不是睡着了啊,以前的水平哪去了啊,俺的个神,还有李治廷蹩脚的港灿普话和窦骁无语的台词水平,实在让我入不了戏,我更万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催泪高潮的第三滴泪,我竟然看笑了,真是超级苦逼啊,影片中唯一的也就能在狗血的剧情中看看周冬雨的卖萌神功了,弥补一下苦逼的心情,两颗星全部祭献给周冬雨苦逼的青春吧
生命、梦想、爱情~有些细节还真是touch到我了,相当温馨有爱~~GIGI和乔恩的表演还是灰常赞的!只是编剧还真是bt,风格从大陆到香港再到台湾三连变就不说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惨无人道的让这几个人物纷纷经历白血病、被抛弃、肝癌、失聪、车祸、抢劫、被杀,最后还来个和尸体结婚,想骗泪点想疯了吧~
黄真真充分利用打哈欠会流泪的原理达到催泪效果。
满假的。。太多的急转而下吧!
做作
真对拼盘电影不是很感冒,悲催的是网络上已经出了高清版
没有楼下一群装逼青年评论的那么差 虽然剧本写得非常非常戏剧性 但也不失风格和泪点
我为什么要在大半夜看,哭死我了,哭成一条河了
第一滴泪中的男女主角怎么能演戏的啊,表演那个做作啊,完全没有泪点啊
我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让眼泪流出
这尼玛就是导演拿了把枪对着观众说,你们MB给我哭啊!!!哭啊 !!!!哭!!!!这么感人怎么还不哭!!!!!
虽然抄袭重复老套幼稚,但是我觉得能在内地上映的电影多一些这样的调调还是挺好的!别那么苛刻吗!当然类似的电影还是棒子拍的最好。
今年第一发打出的一颗星送给你。
没有评分这么低吧,起码及格了,故事也还不错的框架,就是这社会治安太差了吧,没有银行卡么?
第一个让我汗毛竖着看完的。。。虽然很俗啦,但是有感动啦。后面两个超级无敌寡淡
沖著李治廷去看這部影片 真的很像年輕的Bruce ;三个故事之间的过渡,梗太硬了,还不如不要呢,直接切
还不错。一直哭到完。
不俗不足以明志么。蠢透了。.. 周冬雨太美~ 後宮又添一人~
没有最烂 只有更烂
没想到这部片子豆瓣评分如此之低,个人感觉还是不错,三滴泪道出人间真情,对现在的社会来说,这三滴泪只能是梦想了吧,有时候想,自己和世界真是格格不入呀,这辈子也许就这样抑郁而终啦!
仍然很喜欢周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