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黎明在电影这一块能够被人记住,甚至经常被人称赞。
事实证明,这部电影也有他出色的展现。
梁朝伟和黎明的搭配,无论从颜值还是演技都是一流的配置。
除了黎明和郑伊健的双雄对峙之外,吴镇宇的第三雄奸雄角色也是相当吸引人的。
挺好的电影,有深度,有剧情,有矛盾,有颜值。
不见了东西,就到不见了东西的地方去找。
值得敬佩的两位英雄,最后的结局,黎明的表现非常的感动人。
推荐,挺好的一部电影,我觉得这个分数偏低了。
双雄这部片我很喜欢 感觉黎明的演技很好 对戏的把握很有定位 尤其眼神的表现 那简直太棒了 这部片也是一个心理电影 把人的心理内容曝露无疑 借助了催眠这个噱头 说明了人的心影响自己的行为 尤其是那句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一旦被人打开这个心结,那就意味着你被催眠了.......每个人心理都是自己不可告人的事情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用一个面具来掩盖住我们内心里不可告人的一面 其实 我们的心是很脆弱的 需要细心的呵护 而呵护我们心灵的不是我们的面具 而是爱的力量 只有爱的力量才能化解一切 才能抚慰我们的心灵 在生活中与其天天带着面具生活得很累很累 还不如放开自己的心 用爱来感动别人 这样对我们自己 对别人 都是非常好的 常常想 如果人们之间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 没有那么多猜疑 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回更好呢?其间 电影中 对爱的诠释也是很好的 尤其是那句 对爱你的人说心理话 不要太迟了 我们对爱的理解真的是太少了 也许 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 我们能多注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把爱散播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_^
其实不记得这个电影讲了什么,好看不好看了……但是,这是我们一起进电影院看的第一个电影。
买票时是寄希望会精彩的。
实际情况,参见第一段。
我记得好像是在我念初中的时候看的,而且看了好几遍。
因为很有看头,黎明演的心理学家是一个英俊帅气而且疼爱老婆的人,觉得他和徐静蕾演一对,很靠谱。
而郑伊健演得警官很血气方刚,正义的化身。
其实在这一片子里,没有真正的正义,只有每一个人的利益!
讲心理上的催眠,让猫想起taxi里面搞笑的催眠。
催眠其实是看人的,如果有易催眠体质,那么即便是猫这种非专业人士也可以催眠成功。
不是很喜欢吴镇宇的这个角色,不是很够味道的坏人。
他应该再坏一点,再狠一点,猫这么想。
一开始的警察,猫不喜欢那个角色,为什么要相信坏人的话呢?
猫觉得如果对方是警察,是个说话可以被相信被承认的人,那么他说放过你的妻儿,你还可以相信。
一个坏人,一个从没有光明磊落的人说放过你的妻儿,怎么可以相信呢?
被他抓到就已经没有活路了,只是如何死的少点痛苦而已。
看到那个时候,猫想起来殷素素,猫觉得或许那是只属于女人的智慧,知道自己必死的时候用自己的生命设下的最后的圈套。
达芬奇密码里面也一样,在自己生命最后关头讲出坚守一生的谎言,那是牺牲自己也不让敌人得逞的最后一招,同归于尽。
猫喜欢这种态度,真的。
做人应该狠一点,做人应该选择可以相信的人相信,做人应该尽忠自己的信念,尤其在生命最后一刻,如果你有着个运气可以实现这些价值论点。
想比较大部分的香港的警匪片,这算是更胜一筹了。
因为它引进了许多元素于其中,诸如催眠,让人重新认识了,而且不在是单纯的打斗场面,整体的情节的安排上也是比较不错的,存在悬疑。
还是不错的。
人的大脑里面有很多扇门,看来好像很复杂。
其实,还有一定的规律。
只要你知道门的密码,你就可以打开它,看到里面的秘密。
而打开大脑的方法,我们就叫催眠。
我们可以用事件、眼神、说话……引导对方,进入你设计的空间。
“创伤理论”:每一个人至少有一次藏在心理的创伤。
可能是童年的回忆,或是人生最痛的一次,这就是死穴,就是那扇门。
当然成不成功,看人,看对方的意志。
——电影《双雄》忘了什麽時候看的这电影,應該是很早以前的事。
後來閱讀催眠術方面的質料,才想起了這電影。
人生總有許多無用的記憶,在人生後來的旅程中偶爾翻檢,總會有暮然回首的感慨……
本片上映前期待值爆棚,陈木胜的时装动作片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而林嘉欣是我高中时代最喜欢的女演员,郑伊健的巅峰期也是最中意的男演员之一。
可惜那个年代没有经济条件,莆田也没像样的电影院硬件,等了近半年才熬到影片出碟,迫不及待消化完,虽然跟预期有差距,但港片的情怀元素都在,值得回味的地方也不少。
印象中这是当时华语电影第一部以催眠为主线叙事的电影,“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锁,就是他们的死穴,是他们最不愿回忆,最不愿想起的事情,找到这个事情,就可以控制他,就可以把他催眠…”就是人都犯错的时候,这个错误就成了心理的弱点,当然,催眠也只是噱头,一个叙事手段,好的电影都是以情动人,自我防护意识足够强大的李文健(郑伊健)能够被催眠,也是被黎尚正(黎明)找到他深藏内心关于爱情脆弱的一面,而黎尚正铤而走险也只是为了拯救家人,两个为情所困的男人最终为了爱和正义由对立面转为并肩作战,这也是港片双雄模式电影的套路之一,煽情稍显生硬,但还是打动我了,能形成感染力和代入感的电影都是好电影,最后再缅怀下陈木胜导演。
这是黎明一个人的戏他连滚带爬催眠别人也催眠自己他的瞳孔略显咖啡色从而使他的眼神时而单纯时而神秘看上去亦正亦邪帅的不得了他不再木讷不再神色飘忽他把自己融入黎尚正的灵魂中期待救赎总算死得其所吴镇宇本来就是个人物满脸都是戏连邪恶都带着莫名其妙的温情他说他恨别人比他幸福突然就理解了他穿白西装很合适郑伊健怎么说呢总觉得海报中可以把他换成吴镇宇还没黄浩然演的好呢看人家,满面涨红,多投入箭猪总也得有个样子吧当陈浩南从良成了警察味道就差了少许扯上徐静蕾和林嘉欣也许导演希望这是部文艺片吧
定义《双雄》的性质非常容易,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场面安排、摄影手法、剪辑特效再加上音乐,足以使它成为一部典型的商业片。
很标准的悬疑和打斗中加入一两点吸引人类普遍的同情心的因素是香港此类电影五年来的一般趋势,如果说有深度,那么就在于剧本创作者在导演的要求下使用了一些启蒙哲学的话语,这些话语在王家卫的电影里跟虚无联系在一起,而在《暗战》、《无间道》、《双雄》等影片里跟实在血肉相连。
香港从一百多年前被暴力开埠后就似乎将暴力揉进英雄影片中,拥有暴力能够使用暴力能够以暴制暴的就是英雄。
在上世纪90之前的香港一直秉承着这一特征,在商业中充斥着暴力,并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部分,这对于香港市民德行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在香港这个金融中心引发的风潮迅速地进入电影界,从故事到拍摄手段都让人意识到数码电影的到来,柔情的粗暴的无一不和科技这个暴力英雄一直拒绝的词联系在一起。
拿着砍刀手枪威震一方的英雄们都过气地成为科技英雄的马仔,昔日遮天的手如今成睿智的头脑的烟灰缸。
此时的英雄不仅是招式独到的武术冠军和万里挑一的车场老手,还是个数码精英,是个毕业于名校的或者智商超群的计算机技术的爱好者。
在好莱坞将《AI》等人工智能的理念输入电影的时候,香港也没有落后,也已经产生了不少“意念英雄”,《双雄》中的催眠术有着黎明学者般的打扮和心理医生般的磁性嗓音足够让他成为新的英雄。
而昔日在江湖中打打杀杀的蛊惑仔郑伊健仍旧是一个以暴力为主的传统英雄,敏捷的双手和凶狠的枪法遮掩了他偶尔在导演安排下显示出来的智慧。
这是一部英雄片,新香港的新英雄,有两个。
这个商业城市不仅需要头脑也需要勇气,只有这样的英雄才是香港的传统和现代的完美体现,只有这两个英雄才是香港的商业真实。
他们很酷,酷得很年轻、很得体、很商业。
我相信我们很快会忘了他们的,因为新香港会有不断的新英雄。
最后,陈木胜说这是部展现人性情感的片子,尤其是爱情。
我想用一句歌词来结束我的文章:关于爱情,我只字未提。
虽然以催眠为噱头,但实际上是黎明郑伊健吴镇宇三个人的基情撑起整部片呢!吴镇宇对黎明那深深的爱啊,我坐在荧幕外面都完全感受得到!黎明假死的时候吴镇宇流的眼泪可不是假的哟!然后剧情其实就非常一般啦。林嘉欣真好看。胖乎乎超可爱的。比锥子脸好看一百倍!
发现每年都会有这么一部宣传得天花乱坠的电影~看完会觉得不如不看~
你以为你也是Face off吗?
看在我最爱的林嘉欣份上给的星星。
一开始会感觉boss是个算命先生打扮的老头子有木有!! 催眠和蒙眼找老婆都感觉好扯 还有这结尾也有点催 但是吴镇宇和黎明都有点帅耶
郑伊健已经不复当年《风云》的风姿啦~萌不起来鸟~
可有可无的港产警匪片
那是迄今为止感觉最帅的黎明。几年前周末留校于阶梯教室观看
中下 除非你真係好无聊而有冇其它选择 先至好睇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催眠。。。
还可以,不过对黎明不是很感冒
印象中港片中的心理元素很少,所以这片子一直情有独钟
很早之前看过 那个时候还喜欢黎明来着 完全不记得现在喜欢的吴镇宇叔叔
心理犯罪,还不错啦
吴镇宇为本片注入激情(基情)和灵魂。
电影一般,可吴镇宇演得真好。
徐静蕾在这里应该算是败笔把
明明是三人行,怎么都叫“双雄”?一到催眠桥段就人物静止,滑动变焦,其实等于没有催眠,单纯是将情节强行推进下去的剧作窍门。陈木胜确实是有把一切复杂化作简单的惯性,奈何黎明和郑伊健两个都是动作笨比,你总不能期待郑伊健能带着《暗战2》的剧组经验进组指导文戏吧?
吴镇宇 郑伊健 黎明 三人飚戏
没什么好说的,这片当年在电影院里看过,就记住开头那个穿白西服的男人真他妈吊,居然舔血(这个镜头印象极深),还有就是伊面让手下潜在鱼缸里数数。也是多年后才知道,原来这货是吴镇宇,原来还有很多人记住了那个舔血的镜头。三星都是给吴妈的。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