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马上重看了一遍,解决了第一遍时候的许多疑惑,同时也给总评加了将近两分。
总评:8.7片子的节奏抓得极好,一步步地将矛盾升级。
周一:妻子选表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却没人接,回家后被丈夫用谎言搪塞。
(你还真以为他手上的伤是修Ballcock搞的?
我看是上阁楼的时候不小心弄的吧)周二:故事在妻子愤怒的”Show me the bloody picture!“中达到高潮。
一个人刚和你做完爱,回头就去找他旧爱的照片聊以自慰,爱情中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此。
我们从夫妻看别人孩子照片的事情还能了解到,妻子对他们无子嗣的事情是很介怀的,而丈夫并不在意。
周三:丈夫对妻子说:要是当年旧爱没死,我肯定就和她结婚了。
”我看到这真想扇这丈夫一巴掌,这情商是接近负数了吧?
你以为自己坦白很光荣、being honest is good。
难道就不知道这话能对伴侣造成多大的伤害。
同时我们还能从他坚定的语气中读出一丝自豪,这更是让人不能忍受。
妻子听他的故事听到这,终于明白:”原来我就是你完美生活愿景的一个替代品“周四:妻子揭开了阁楼的秘密,知道了丈夫为什么不要孩子,为什么夫妻之间没留下什么照片。
深夜妻子在阁楼下忍住了不去揭开丈夫秘密,不去捅破那张纸。
颇有那种同床异梦夫妇间对对方出轨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的感觉。
周五:妻子对丈夫摊牌,这个情商为负的男人才明白自己前几天的行为对妻子和这段婚姻有了多大的伤害。
妻子的实话很扎人,与此相比丈夫用以回应的谎言是那么的无力。
周六:丈夫试图用行为弥补自己的过错(like all the cheaters would do),妻子从仓库里拿出了尘封已久的琴谱准备弹首欢快的小调。
观众隐约有影片基调转暖的预感。
但弹着弹着,妻子发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丈夫今晨的讨好并没有让她释怀(要能这么简单就释怀那就真见鬼了),于是收起了琴谱,奏了一首悲伤的曲子。
周日:此刻我们已经完全对妻子的心境感同身受。
party上的一切都像顺水推舟,不管是看到朋友搜集的照片,还是听到丈夫那蹩脚的speech,妻子早已made up her mind。
丈夫那虚伪的作派根本无法使她感动,只能增加厌恶。
舞池里那首歌更是用"true love"、"without my love"这些词对妻子给出了致命一击。
虽然导演说这是个开放式结局,他们可能还会在一起。
也可能无法在一起。
但是观众看完之后,会有人觉得夫妻的感情还能维系下去?
第一遍看的时候对妻子的执念还有些不解,以及为什么她不能原谅。
现在明白了妻子的感受,丈夫最后两天的讨好对她来说就像pity sex一样,根本不珍贵。
更严重的是,这使妻子对前面几十年丈夫的感情都产生了怀疑,“他之前对我的好是不是也是装出来的?
”这是信仰的动摇,岂是几句甜言蜜语就能说服的?
更何况丈夫还是个liar.PS.为什么纪念日晚宴上只能让男方做演讲?
英国这男女不平等有点严重啊。
在影片的最开头,画面一片黑暗,只有规律出现的声响,随之有演职人员名字的变化,我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什么声音,直到看到凯特在阁楼观看丈夫杰夫的前女友的幻灯片时,才发现影片开头的声音是播放幻灯的声音。
黑暗的画面只有幻灯播放的轻微声响,像极了杰夫在深夜的阴暗阁楼里默默看着幻灯缅怀前女友的情形。
影片标题45周年指的是凯特与杰夫结婚45周年,然而整部影片对两人的婚姻生活的美好几无描述,倒是暗示了一些不和谐的地方,两人不一起拍照,不一起遛狗,杰夫很少为妻子做些什么,以至于他为了示好给凯特泡了杯茶就让凯特惊讶万分。
杰夫对结婚纪念派对也是兴致缺缺,看场地、订花联系花商、选歌与DJ沟通,都是凯特在做。
而凯特并没有不满,丈夫就是这种性格,但是他爱自己,他们深深相爱,是彼此唯一的最爱,所以凯特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嫁给了杰夫。
一晃就是45年。
然后一封信打破了一切。
影片里其实有很多细节,影射出丈夫并不是现在因为收到信才回忆起死去女友的点点滴滴,而是从没忘记过,并时时在重温,以至于深深影响了45年的夫妻生活。
即使隔了半个世纪,一说起前女友出事的情形,丈夫仍然清晰的记得每一丝细节,包括他和前女友相处的日常,要说这是收到信以后才引发的回忆,我是不信的。
然而我觉得丈夫对前女友的念念不忘并非是对凯特的最大伤害——虽然凯特的确无法承受和丈夫讨论前女友,杰夫编织出的“妻子是他的最爱”这一谎言才是,谎言戳破后的巨大虚无才让凯特濒临崩溃,影片里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杰夫又在深夜偷偷上阁楼,凯特站在关着的阁楼下面,伸手想去触摸阁楼门,似乎想要把门拉下来把丈夫拉出来,却差了一点而办不到,就像此时此刻的丈夫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就像他们没有孩子(有人认为是杰夫因为前女友去世时怀着孩子,所以杰夫不愿意再要孩子了,这个倒不好说,影片也并没有暗示两人没有孩子的原因是什么),但凯特所拥有的丈夫全心全意的爱情让她心满意足,而她的人生过了一大半她却发现这份爱情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戳破之后一无所有。
更让人绝望的是,她发现丈夫不仅善于欺骗配偶、朋友,甚至连自己也骗,他在结婚派对上致辞,竟然把自己都说哭了。
面对“感人至深的爱情宣言”,朋友们都感动不已,但凯特却无法接受,她已经不能相信她的丈夫了。
女主演技优秀,最后在派对上强颜欢笑、默默忍耐到最后忍无可忍,让人心情沉重,一点没有歇斯底里,但完全让观众感受到了她的愤怒、悲伤和孤独。
一想到凯特之后的生活很可能都伴随着这些情绪,怎能不让人唏嘘呢?
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很多人很在意伴侣之间有没有爱,其实我一直更在意有没有喜欢。
爱这玩意真的很高深,至今都没有一个全方位的解释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爱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可以是激情,也可以是责任,更可以是陪伴。
于是我固执得觉得伴侣间的基础应该是喜欢,单纯的喜欢,不要参杂别的,如果没有这份喜欢,我是真的不在乎那所谓的“爱“。
所以这对夫妻相守了四十五年,我绝对相信他们之间是有爱的,所以有人会不理解妻子莫民吃一个死掉的前女友的醋所为何故。
我懂,那个人的出现让他们四十五的感情基础产生了疑惑,也就是:你到底喜欢过我吗?
我们之间的一切一切都是真心的,是妥协的,是后备的甚至是不是你逃避的方式呢?
四十五年的爱抵得过四十五年的不喜欢吗?
我想想就可怕。
电影结尾,夫妻在四十五周年纪念派对上相拥起舞,音乐是那首当年结婚典礼上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这首歌的旋律透着情人的呢喃,歌词却伤感到悲凉,其实我很纳闷结婚的时候为什么要放这首歌呢,也许就如歌的第一段唱的那样,一切都是美好的时候,别人的哀愁都是云烟四十五年后,妻子终于听到了第二段,她在想“当年的新郎拥着我的时候是不是在感伤他已失去的真爱,而我现在也将哀伤于自己逝去的情感”
结婚45年后,老夫妇筹备一场周年庆典。
恰在此时,老头当年从瑞士雪山上掉下去音讯全无的初恋女友,由于全球变暖,积雪融化、冰层剥落而显露出被冰冻的遗体。
庆典开始前的一个礼拜,老头接到了初恋女友遗体被发现的信。
“她的遗体保存完好,依旧是年轻时的样子,住在冰块中,仅仅是,停止了呼吸。
”这是老头的想象。
“而我,却变成了这副样子。
”这是老头的现实,他带着羞愧感对妻子坦白对于自己外貌的遗憾,她还那么年轻,我却已经老了。
接下来的情节,无一不针对这种恍然悟到自己已老的事实而做出的抗拒。
他们认识的时候,在战争年代,两个人年轻漂亮,异国相逢,富有漂泊色彩。
之后,女友坠崖,老头回到英国取了19岁漂亮优雅的妻子,住在乡间,过平凡琐碎的日子,直至老年成为一种常态。
老头有过一次类似于炫耀的坦白:“她曾是我的妻子。
”为了租房方便,他们曾对外人说彼此是夫妻关系。
言下之意是,我曾和如今也保持着年轻体态的她,成为过外人眼中的夫妻。
这种坦白毫无必要,仅仅能让妻子感到别扭,它像情侣之间任何一个小插曲,不应该炫耀给第三个人听。
当妻子问他,如果她没有死,你会不会娶她?
老头说,会,我们愿意和对方结婚。
结尾处,老头在周年庆典上说:“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无比重要。
”然后他哭了,并对妻子说,“我爱你。
”老太太安慰他,转眼,却是一脸的空茫。
那时的她已无法确定,丈夫是否认为自己年轻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即使他说“我爱你",即使他哭得那么突兀。
和他突然而至的感动抑或是伤心相比,老夫人或许觉得,自己莫名地成为了一个影子,度过的是影子的一生。
在与丈夫做爱的夜晚,只能完成一半的老头,结束后躲在阁楼里。
独自一人在家时,老夫人揭开了阁楼的秘密,在那里,老头用投影仪看女友的照片,她是嫉妒的,气愤的。
而当她发现女友当时已有身孕时,她几乎扭曲了。
老夫妻无子嗣。
或许可以想象,不生孩子是男方的决定,或许做决定时,用了诸如”不喜欢孩子“的借口。
但都是假的,他自私地决定只和那个永远年轻的人孕育生命。
都是假的,包括庆典上,用适当的笑料和适当的感动做出的妥贴的致辞,包括他哭着说的爱与感谢,包括相拥时的舞蹈。
甚至包括他所沉迷的初恋。
他说,我们当时很勇敢。
老夫人嗤之以鼻,你们只是爬山而已。
老头气愤地走开,她打破了他关于年轻妄为的幻想。
那只是一次年轻人的恋爱,一次悲惨的遭遇,那个无辜的德国女孩,不过是他用以缅怀年轻的元素之一。
就如同中年危机来临时,人们会质疑之前的全部人生选择,会幻想如果再年轻一次,如今的人生将会有多么光芒万丈。
初恋的遗体被发现,激发了老头的老年危机,他开始幻想一种平行世界,那个世界里有他对妻子所追忆的爱恋和冒险,却不肯承认,任何一种婚姻经历时间后,幸运的话,都会归为平淡。
他苛责平淡,隐晦的,又苛责了妻子。
在对于现状的诸多不满里,他又给那短暂的初恋不断上色,以归咎生活的责任。
还记得各种经历中年危机的人(大多是男人),在折腾一通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吗?
没有奇迹出现。
很快地,他们感到疲劳,惊恐地在偶然地奋斗时刻面对了自己的无能,而后他们灰溜溜地回到了原本的人生轨道。
老年危机也是如此。
在看似痴情地追忆一周后,这种亢奋结束于现实的结婚周年庆典。
他要对摸得到的依靠说“爱”以及“谢谢”,然后无视自己带给对方的伤害,继续平庸地活下去。
老夫人其实不用为自己是否做了一辈子的备胎而不平,她只需要为自己嫁了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而感到愤慨。
当我看完这一部尴尬压抑的电影,写影评的时候,想起消失的爱人,那会我谈过婚姻和爱情,现在,依然。
打从一开始,就喜欢这慢慢的节奏,步调,两个年迈的老人相知相依,在乡下过着与世无争 的生活。
没有孩子,没有外孙,只有彼此。
水龙头直接接出的水,刀叉和盘子碰撞的声音,以及四下无人的野外。
我简直觉得这是一部温情简单的爱情片。
直到那封信,开始转换步调,我开始发现kate似乎孤独地活着,而杰夫更是活在另一个世界。
他们彼此生活了45年,在将要举办纪念日的时候,kate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对于杰夫,对于家,对于这场婚姻。
我甚至讽刺的觉得,kate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第三者,她所有的爱并比不上屋子里的另一个不存在的女人。
房间里,杰夫心里都是她,她甚至是45年婚姻的一部分。
爱是什么,是杰夫酷爱爬山,现在却不去散步;是杰夫有过宝宝想要结婚,现在年迈却膝下无子;是杰夫有一部相机,阁楼上都是她的照片,家里却几乎没有一张照片。
那么婚姻呢,当kate说睁开眼睛的时候我以为我不理解,直到后半夜杰夫去阁楼。
爱可以穿越时间吗,原来是可以的。
那婚姻可以抵挡时间吗,不可以的。
kate用四十五年都没能赢过一个冰冻在阿尔卑斯山下的27岁女孩,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婚姻在衰老,而女孩的容颜气息却一直保存着,直到被别人发现,kate才发现,自己才是局外人。
我以为我不理解,为什么中间那么长一段讽刺,到后面却顺利纪念,落泪,亲吻,跳第一支舞。
直到看到第一只舞的歌词:如今我的爱人离我而去 ,我终于失去了意中人 ,我饱受了朋友的讥笑,伤心的泪水再也隐藏不住了,我只能强颜欢笑地说,当爱情的火焰熄灭时,烟雾弥漫你的眼。
杰夫失去了意中人,在朋友的讥笑中虚伪着扮演着这场婚姻,在说I LOVE U的时候泪水夺眶。
这四十五年,并不是今天才突然闪现前女友的,而是贯穿始终,以前,现在,以后。
这爱很长,长过婚姻。
这不是一部简单质朴的电影,它让人心里冷,看似平静美好的表面,到底有多少真的呢。
只是我不懂,如果前女友依然始终永远存在,那么为什么要让kate来亲眼亲身经历着一场悲剧,她的代价是一生,当kate回头看过去,这场婚姻到底有什么。
而这一周,已经足以抹去,这些年蒙在她眼睛上的重重迷雾。
原载公号”文慧园路三号“在小说原著中,夫妻二人的实际年纪要比电影中大一些,90岁左右,年轻时代在二战时期。
导演在电影中把他们变得年轻了一点,70岁左右,把年轻时代放在了60年代。
以此带来的对二人时代背景、阶级代表和文化背景的指涉在影片文本中发生的意义变化使得影片的立场更为微妙。
稿子写完后和caesarphoenīx师兄探讨了一下,觉得45周年这个片子更好了,在写稿的时候我也没有考虑到更多时代和阶级背景指向的问题,找时间要重看一下。
至于这方面的分析,我对历史和文化背景并没有那么了解,期待懂的人来写一写吧。
--我是原文分割线-豆瓣有个小组叫前任去死团,恶意满满。
但有时候真的是前任死了也没用,比如在今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拿下了柏林最佳男主女主,还提名了金熊的影片《45周年》里,前任的影子也还是阴魂不散。
但是《45周年》里的男主人公在结婚纪念日前想前任还真的没有什么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感情脆弱,婚姻虚妄,真爱摇摆。
于生理,他并未出轨;于道德,他只是在回望自己的过去与年轻。
在忠贞不渝几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古旧的过去的一种欺骗性的回望时候,想念前任也应当变成一件合理化的事。
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固定在一段既定的时间框线里,死亡是离开的一种极端状态,更多时候是分手。
当二人关系中的A方离开时,B方关于这段关系的成长就被封闭起来,而作为妻子的C方,是无法参与这段成长的。
很多人说《45周年》是个中产阶级的家庭情节剧,讲家庭危机。
我并不这么觉得,中产阶级家庭情节剧太多了,《45周年》远算不上,它甚至都没有在探讨婚姻危机。
它不过是以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但并没有情节剧的大冲突,它也完全没有在讲丈夫杰夫到底是爱前任还是爱妻子的问题,它说的,只是时间的残忍和不可逆性。
人在无限延长的时间线中,终归还是会衰老,会要往前走的。
这正是《45周年》的合理点与触动点。
45周年的婚姻纪念日到来之际,丈夫杰夫突然收到消息,自己50年前因为登山而去世的前女友的尸体被找到,冰封在冰层中的容颜始终如一,然而自己已经老去。
于是杰夫陷入了对过去的怀溯当中,而妻子凯特则陷入了自我价值危机和自我身份的摇摆之中,时时刻刻怀疑自己45年婚姻生活的虚妄。
在影片后半段,她对丈夫爆发,吼出了自己一直是前任的影子的话,将全片一直引导的温情与和解瞬间瓦解。
而这种瓦解,其实在凯特躲在楼梯间里看杰夫给前女友拍的照片的时候就注定了。
看照片这个桥段是全片最为动人的场景,自从前女友死后,杰夫便不再拍照,照片记录了前女友年轻时候的容貌,同样也记录了前女友与杰夫的爱情状态,也以一种木乃伊情结保存起了前女友。
那是被摄影机凝固的时间,同样也与冰封的容颜未改的尸体形成对照。
在这个凝固的时间之外,夫妻俩的时间,以及电影时间都是向前流淌,走向衰老的;反而是凝固的,死亡的,木乃伊般永久保存的图像与尸体,成为了更有力量的情感象征。
而那个昏暗、只有投影仪亮着的忽明忽暗的阁楼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影放映间,凯特看照片的过程也是一个看电影的过程。
我相信导演在这里,一定对电影和巴赞做了一个小小致敬。
影片用两个人物的三种状态来展现了这种摇摇欲坠的关系,杰夫的沉默不语,凯特在准备纪念日宴会和焦虑的两种状态间游走。
整体的时间线在渐渐逼近45周年的节点,而两个人的危机状态,却被电影时间切分为7天的章节,让45周年与7天形成微妙的对照,这种对照的结构之间,也正好再次吻合了时间流逝的主题。
夫妻两人在后来的聊天时提到,在50年前,两人还未相识的时候,就在杰夫失去前女友的同时,凯特的母亲也去世了。
两个人在同样的时间里都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却在45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对对方提起过。
这亦让两人的隔阂成为必然——缺席对方人生中的重大伤痛,没能共同经历最重要的成长。
这种缺席在时间的线性流逝中变得无可挽回,但比起缺席和无可挽回,更为悲哀的反倒是,时间总是向前线性流逝的,人不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凝滞不动,他们总会向前走,也总会遇上一个人。
而杰夫其实也没有那么爱前女友,他回顾的更并不是爱情或者人物,他不过是在衰老的当下回顾着年轻时候的一个节点,他在这7天里暂时躲在一个凝固的时间点中,凝固意味着不变,而变化与未知才是时间带给现实生活的魅力,同时也是时间带给现实生活的残忍。
所以,在这个以女性视角讲述的精神出轨的故事里,我反而更加认同男性感受。
男人是这样的,不知道是天真还是太傻。
你问什么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眼神诚恳,滔滔不绝。
他从不考虑你能不能接受,只是巴拉巴拉,像诉说别人的故事一样和你分享着自己和别的女人的故事。
女人是这样的,不知道是太傻还是天真。
明知道自己消化不了,还要装作是一个好听众。
刨根问底,一探究竟。
最终看着照片上怀了孕的女人彻底傻了眼。
影片的冷色调从头至尾让人联想着长眠于冰川之下的卡蒂亚。
这女人从没露过脸,仅凭一个名字就搅扰着杰夫日日思绪不宁。
正是因为她死了,才永远地活在了凯特和杰夫的生活里,凯特连个愤怒的理由攻击的目标都没有。
结尾看似是个Happy Ending,男人放下往事,回归家庭,纪念日party如期举行。
但是我们都知道凯特内心的os:WTF,我在这儿干什么呢!
看看这老头儿,衰老肥胖,还爱着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和他还有孩子,我和他都没有孩子!
他还给她拍了那么多照片,我和他的照片都是朋友捐的!
WTF,我特么在这儿干嘛呢!
就像杰夫说的,未来的日子你还要陪着我,很久很久。
但只有凯特自己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来消化前女友的阴影。
所以在一段婚姻里,要不就让男人放弃这该死的诚实,要不就让女人放弃害死猫的好奇,要不就让前女友别死了。
她在阁楼里偷偷视奸了前女友的全部回忆 并接受了她有可能有身孕的事实 下楼接到电话为45周年的晚宴选择歌单 第一首是happy together 她转过身拭泪 导演只给了近乎可忽略不计的几秒 那一刻泪崩 前半段一直在压着 女主举止仪容得体,二人过着田园牧歌一样的生活仿佛让你觉得这种老夫老妻是不可能有什么烦恼的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这样的old couple 他们挽着手款款走着 让大家觉得白头偕老是最可贵的一种blessing可恋爱中的破灭大多是无声的 你感受到对方态度的一点点转变 并用各种体恤和同理的理由安慰自己 但可能真相就如此简单 可怕的是 爱情里的两个人有错嘛?
男主因死亡的前女友牵动心弦他真的十恶不赦嘛?
他45年来貌似一直守着本分 到信来的一周才突然断崖式转变 那女主呢?
女主貌似是我们现代主义中最倡导的那种伴侣角色:我应该情绪稳定 我应该体恤另一半 检阅对方的秘密应该对此保持缄默 尊重对方的隐私等等等等 文明可以被塑造 角色可以被塑造 但情感不可以被塑造亲密关系可以有规则 婚姻关系可以有框架 但情绪体验没有女主出门在伦敦的广场闲逛,她下个镜头直奔旅行社,找到自己的agent问丈夫是否来过,她就这么了解他,爱情里早已没有秘密,但这段关系最后似乎只和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有关我猜晚宴那一刻 男主说我爱你并落泪并不为虚,但经历了过去一周的种种的女主看到那眼泪真的会觉得值得嘛?
歌单选的太好了,临近结尾二人跳舞,女主面部表情逐渐变得虚无,她甩开他的手的动作的幅度那么小仿佛不可见 但难以想象这个动作竟然也可以成为一个激励事件,激励二人过后或千疮百孔或选择疗愈的婚姻生活。
片子最可贵的在于精准,他并没有制造很多缝隙给观众解读,每个接续都精准捶打观众已经被前情traumatize到的神经:发现了阁楼触手可及的souvenir的女主在厨房面无表情的做了manifesto,男主照单全收在第二天清晨久违地给她递来了茶,女主表情中掩饰不住的惊愕。
这让不让人心疼?
但又说明女主对男主的微妙指控有那么正中要害让男人无力反驳。
剧本截取的片段很戏剧化 是婚姻生活中最悲观的一个切面 但最难以忍受的是 不难想象 二人在过去的45年里大概有无数次这种崩塌 而经历了种种二人是如何熬过来的 或是如何有爱或者无爱的前女友死了这个设定也很微妙,如果她活着会有其他可能,我们总可以说服自己,但人不在了那就真的是haunted的了
后来发生了什么?
早上起床B先生问我。
昨晚电影看到一半他睡着了。
老太太从市区回来,跟老头说,我觉得她就在房间的某个角落站着。
我们的一切都跟她有关系。
房间里是她喜欢的香水味儿,看的书听的音乐都是按照她的喜好,所有的大事件,特别是大事件,都是由她来决定的。
老头说,当然不是。
她跟这一切毫无关系。
老太太说,我希望你明天能去爬梯。
老头说,我当然会去。
老太太说,我希望你想去。
老头说我当然想去。
说到这里,我的眼晴溢满了温热的液体。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流泪。
在黑暗中,悄无声息的,毫无防备的,几滴眼泪夺眶而出。
我喜欢那个女人,那个投影片里面目模糊的德国女人。
她并不算漂亮,没有精致的五官,也没有纤细的腰身和大长腿。
粗糙的头帘大概是自己修剪的吧,朴素的运动服衬出强壮的身体,棱角分明的脸过于有些硬朗。
然而,她的眼神透着动人心魄的野性和不羁,散发着自由原始真实的气息。
就像山谷间的一阵风。
最后一张照片里,她宽松的运动服已经遮盖不住隆起的腹部,她微笑的侧脸呈现出女人特有的柔软和坚毅。
他是爱她的,这个大他两岁的女人。
用灵魂在爱着。
老太太说,真是不可思议你竟然不再做那些你热爱的事情。
然而,或许这样,他才会假装忘记她。
才能假装一切从未发生那样跟另一个美丽知性优雅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女孩结婚生活,一起走过45年的婚姻。
或许唯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记住她,记住那些在荒山野岭连绵群山中寻觅目标和意义的日子,寂静却富足的内心,疲惫疼痛却鲜活的生命。
才能记住爱情,并将其在余下的日子里延续。
45结婚周年之际,可怜的老太太知道了这一切。
她深爱着这个愤世嫉俗的老文青。
这个倔强的老男人用一种不讨人欢喜的执拗守卫着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价值体系,而这正是她爱了他45年的原因。
当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一切还能回到过去吗?
而我流下的几滴眼泪,不知道到底是为她,他,还是,她。
或许只是为了爱情,光阴里的爱情和爱情里的岁月。
会想看这部电影其实是因为女主,看过她在Broadchurch第二季的表演,相当惊艳。
发现男女主分别拿了柏林电影节最佳男女主后就决定一定要去电影院看。
故事其实很简单。
从丈夫收到前女友遗体在瑞士冰川被发现的来信,到45周年纪念宴会,不过短短六天。
然而两人的生活在这六天里被彻底颠覆,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
有意思的是这六天的天气变化,完全是女主内心世界的反映:除了第一天艳阳高照之外,后面不是狂风暴雨就是阴云密布。
她瞬间惊悉,他爱的从来就不是自己。
意识到这点后,所有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忽然都有了别的解释:他的烟味代表了她的香水味,他读或未读的书,他旅行过的地方,他不再使用的相机,都是因为她。
当她看到前女友的照片时,她一定是意识到她们相似的不仅仅是发色。
那两张抚着肚子微笑的幻灯片,也许甚至解释了为什么他们没有子女……两个老戏骨演得特别赞,也把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巧妙地表现出来。
她那边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他这边还是懵懵懂懂,甚至仍然在床上喋喋不休地述说关于另一个女人的事。
星期六,丈夫忽然像变了一个人。
早起,修厕所,送到床边的热茶,完全不是之前对周年宴会安排不闻不问的样子,甚至如同好友猜测的那样在演讲后热泪盈眶。
但是她已经不在乎了。
电影在宴会后的第一支舞后戛然而止,但她用最后的动作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绝对没完。
一句话:多么痛的领悟!花45年才意识到爱了个不爱你的人,度过无意义的人生。这种巨大无力感足以摧毁一个人,尤其一个女人。夏洛特·兰普林不愧老戏骨,波澜不惊中尽显人物情绪。不过从男主角度,初恋死后就不能永远怀念、结婚另娶了吗?就不能和一个人生活、但内心纪念另一人?《泰坦尼克号》萝丝不就
好精彩的恐怖片
@2024-05-31 14:24:17
能够优雅美丽的老去真好有一个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真好
片子太闷了吧,该突出的重点根本看不明白,繁杂琐碎的事情占用了大量时间,弱化冲突的纯剧情片,真是提不起兴趣啊。。
演技和配乐都没得说,故事和人物形象实在太欠挖掘。
一个青年导演能把人物情绪细节如此精准地翻译成影像令人惊叹。钢琴戏、阁楼看幻灯片及开放式结尾都超精彩。结构/细节的呼应,构图和摄影都很赞。唯一的(小)缺点是某些隐喻太工整(直白)了些:比如划过钟时的秒针声,或阁楼作为内心/过往秘密的隐喻。结构有点像《都灵老马》,残酷指数比《爱》低。
片尾45年前的婚礼曲子响起,翻译的中文歌词温吞的出现时,心情就崩溃了《Smoke Gets in Your Eyes 烟雾弥漫你的眼》隐瞒了一辈子的谎言,自己原来一直是作为她人的影子被爱着。从家里的空气味道,养狗的品种,自己头发的发色,45年很少同框拍照的彼此,却给逝去的前女友拍了很多很多的照片。孑然一身相伴到老,没有子女,最后还发现这个付出自己一生的伴侣都是个假心假意的。
看了刷屏的影评就知道看电影的话我必然会睡过去……于是我还是看小说了,在他人的思绪里我们永远都是陌生人。他人的心灵,是我们的禁区。
沉闷了一些
老年《周末时光》+卡佛小说质感。反高潮、生活流,这种私人性强的片,坐在巨幕厅看真的有点尬。风格巅峰,海格型戏剧冲突安排得精彩绝伦,自然、戳心,可惜不是他最好的作品。精心铺垫的结尾利落,杀人于无形,影帝影后名不虚传。
我觉得我现在这个年龄就不会这么作了,再过个45年应该更不会作。夏洛特奶奶演得好,也就这样。
到底谁发明了婚姻这个终生制考验人性的游戏。
应该拍得很好吧,但是价值观念完全不认同,假如感情真的这么易碎的话根本坚持不到45周年
我付出的一切,包括时间,都没有流进我所期望的那个瓶子里,而是通过某根漏斗,进入了另一个我无法触及,也不得而见的容器中。
45年的相伴可能也很脆弱,尤其是突然发现还有另一个影子在你的生活里时。生活就像英格兰的浓雾一般压抑阴沉,像片中老年性爱一样难看和尴尬。倒未必是输给了6天的思念,男人说重新来过就能投入的做到,而女人一旦受伤,就很难再平复了。人们为了情感而聚会,但生活的虚伪本质又让一切更加难忍
结尾结婚时的情景再现,一生交付给了心仍在瑞士雪山里的人,夏洛特兰普林的眼里道尽了爱情和人生的荒谬:长到45年的陪伴抵不过年轻时的一场浪漫;一生的完满句号可能被一周毁掉;汹涌的暗流其实已在枕边奔腾了一辈子,美好的婚姻爱情陪伴往往是自顾自怜的幻觉,能一瞬间就破碎的无常。老头也是情痴了
🤣太典
拿着一封前女友信看来看去,大晚上不睡觉找照片,所有回忆塞在阁楼里让人随手取用,不去宴会只因为不高兴,一大早起来坐公交要去瑞士,周年庆耍得像疯猴一样。安德鲁·海格懂心潮澎湃、花样作死的男人,也懂慢热慢冷、哀莫大于心死的女人。婚姻与爱情的不对等昭示出海格的悲观面。
看一半,算了吧,不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