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后不久,波兰青年维斯切克•乔努因其所谓的“反党反斯大林”间谍行为,被送入了西伯利亚的劳动营。
其时已是1940年,在严寒的西伯利亚,乔努斯结识了同为政治犯的演员安德烈,后者有一项酝酿多时的逃跑计划,美国老人史密斯、罪犯沃尔卡等人陆续加入了他们的小圈子,在一个大雪之夜,乔努斯等七人成功逃出劳动营,他们唯一知道的,是向南前往贝加尔湖,同时躲避无处不在的举报者。
一路上有人难耐恶劣的气候死去,在将要抵达贝加尔湖时,一个神秘少女伊莲娜加入了他们,她的加入,令一行人预备穿过蒙古、西藏,翻越喜马拉雅抵达英控印度寻找自由的路程又平添了几许困难……
体会一:知识丰富不是坏事。
地理、天文、绘画、心理、外语。。。
越多越好,总有用得着得一天,甚至是救命稻草。
体会二:良好的身体素质很重要。
真正遇到考验时,除了拼智力和修为不能临时抱佛脚外,身体好不好也是早已注定的。
要么天生神力,要么长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让身体经得起关键时刻的折腾。
体会三:身边常备一把匕首很必要。
普遍认为在野外生存里,匕首是最为有用的工具。
近来的药家鑫案件也发现,城市年轻一族,也是随身带刀的,以备不时之需。
体会四:纯洁的男女友情在特定条件下是存在的。
长征队伍里唯一的女性出场后,我一度担心她会不会被这些长期囚禁、见不着女人的囚犯们“QB”。
后来,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原因嘛,我开始以为大概是“群众监督”的力量,不管谁想先上,其他爷们肯定不让他好过。
后来再看下去,明白了。
在长期营养不良、艰难跋涉的恶劣环境下,性欲这种东西,压根就没有滋生的可能。
成天连水都喝不到一口,哪还有力气“强硬”?
真是饱暖思淫欲啊。
体会五:自己不想活了,真就活不了了。
那个叫smith的老头,走半截打算放弃了,因为他觉得即使活下去,自己也没奔头,倒不如舒舒服服死了算了。
后来,经男一号“心理按摩”,神奇的“站了起来”,因为他决定要活下去了。
果然,他成功了。
这部电影是在穷游的微博上看到的,看到描述是从西伯利亚一直走到印度,看到沿途秀丽的风景就被吸引住了。
这部片子多少是有政治色彩的,里面的共产主义的苏联和纳粹德国差不多,二战不仅仅是德占区的人们不好过,苏区的人们也不好过,对于国家被占领的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的人们,处境是很艰难的,国家都没了,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了。
对于国家来说,其他任何国家都是不可靠的,对于个人来说,也只能是靠自己。
大历史下,总有很多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那时是混乱的。
从西伯利亚的大雪,到贝加尔湖,到蒙古的隔壁,穿过沙漠,到了西藏,然后走雪山,到印度。
一行人徒步走过来,浪漫点说,这是件很酷的事,是一次壮游。
这部电影也可以是地理的教材,影片里出现过各种地貌。
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觉得其它附加的东西都是奢望,只要自己的身体机能正常,那就有走下去的可能,在那种条件下,人的身体的各个机能才能被充分的运用到。
这次遥远而漫长的路途,看起来遥远,困难,但只要一直坚持走下去,不放弃,最终能到达目的,考研亦是如此啊。
还要说句,他们是对自由的渴望。
自由是什麽?
自由就是逃出禁錮,但有可能會死,電影裏,每個人都這樣去詮釋自由,即使在奔波中死去。
無論多遠,天涯海角,只要自己心裏充滿了希望,就會永遠得到了自由。
一路坎坷,缺食物缺水,電影用粗劣的畫面描述著路途中每個人的煎熬身軀及内心,有一些人死去,但是對於他們是倖福的死去了,因爲自由讓他們内心如此的踏實。
這是一部真正充滿坎坷與希望的電影。
一水儿的四星五星啊,这片子真有那么好么?
国籍、民族、信仰的设定都太程式化了吧;导演是从《古拉格群岛》里抄了多少情节塞到原著里啊,好好的题材生生拍成了美国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片啊……先不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人物设定,地图控的我单单说一下他们的逃生路线吧:西伯利亚--外蒙--内蒙--青海--西藏--印度,这是原著想表达的路线吧 主角们开挂似的穿越了外蒙的茫茫戈壁,而且一路上没遇到任何热情的牧民的帮助(好吧我承认在苏联控制下的蒙古对心怀自由信念的主角们可能是种顾虑),那么到了内蒙呢?
时间是1941年吧,虽然在内战但当时的中国是亚洲大陆民主灯塔的中华民国吧!
和印度有什么差别。
美国人在中国都是好盟友加大爷的吧!
队里的美国人随便在内地找个政府官员,不得好吃好喝的把一队人送到重庆去?
蛋疼什么呢就去了西藏。
而且通篇没有中国人的镜头,(除了美国人认为不是中国人的西藏人的镜头)。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导演心中政治挂帅的镜头语言了:1、苏联盟友蒙古--绝对不自由--人民绝对不可信任--蒙古牧民的警惕冷漠;2、当时民主但后来GCZY化的中国--人民可能可以信任,但绝对没必要出现了--政府可能帮过,但那是中国啊,GCD的中国啊(虽然当时ZF和GCD没什么关系,民国政府躺枪),怎么可能有好的镜头,还是躲着走吧3、可怜的被GCZY控制的X藏--人民(尤其是反政府的喇嘛们,会说英语哦)很可爱(指路,帮忙),多给正面镜头,但毕竟不是自由之地,虽然各种忠告并好心收留,但是还是不能久留4、身为殖民地但是是自由之地的印度(导演不觉得这两个形容词矛盾么)--人民极其可爱,官员极其可爱,no passport? It's OK! 一片欢乐祥和皆大欢喜 重回自由世界,嗯,完全无视二战期间印度大地风起云涌的反英斗争一切镜头语言都有政治视角,本片旨在批斗苏联劳改营制度,政治立场更加鲜明。
但本该是中立对象的蒙古、中国、中国西藏、印度等政治实体,却因为其现在的政治现实,早就被导演主观的以自由或不自由的二分法被贴上了标签,变成了镜头中出现的样子。
而浩瀚的沙漠戈壁,天堑般的喜马拉雅山,也都因为主角们有了崇高的自由主义信仰而变得小菜一碟,这和现在的脑残抗日剧里因为有了崇高的GCZY信仰就可以手撕鬼子的游击队员们有什么不同?
本篇以反对某种意识形态立意,却沦为了歌颂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洗脑片,实在可惜可叹。
看的过程中就感觉他们一行人是多么坚强,多么伟大,过雪山,穿平原,横跨沙漠,用双脚经过几个国家而达到向往的自由国度,真的,这没经历过的想都不敢想,电影拍得很好,值得观看!
只要坚持努力,没有什么坎过不了,没有什么目标实现不了的!!
就算是看过了开头的字幕,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过以后,还是会急切地想求证这是否是个真实的故事,从西伯利亚徒步走到印度,就算放在还算是和平的今天,也是不可能的任务。
如何走过那些沙漠?
如何翻越喜马拉雅?
如何走过重重封锁的国境线?
这帮逃犯是如何做到的?
这部有着很多大牌做绿叶的电影,Ed Harris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老戏骨,Jim Sturgess作为主角,演得有些许勉强。
在能把思想都冻住的西伯利亚,这帮人能够下一个逃狱的决心已经是难能可贵,而以步行穿越作为手段,这个波兰人可谓不可理喻得疯狂。
苏联人在远东和德国干的坏事不比德国人在欧洲干的少,但是天朝少有提及,那些在西伯利亚的冰雪中被掩埋的尸体,那些在东北被凌辱的同胞,或许还要很多年才能找到自己应该的尊严。
Colin Farrell打了酱油,几个片段演得精彩纷呈,而少女角色的加入给了一抹亮色,虽然她最终没能走完那段路。
每天都在饥饿的生命线上挣扎的小团体,难得的是没有互相攻击,也能称得上人尽其才。
在暴政和冰天雪地之间,这帮人选择了有着一线希望的后者。
天灾和人祸两相对比的时候,谁更可怕一点,还真是难说。
这是一段二战的往事,战争遗留下的伤疤。
在苏共的集中营里,有着这么多无辜的人,为了自由、为了信念、为了家人,一直都在keep walking,只为了多年后与家人团聚。
很多都是战争的原因,也许到最后也没有绝对的正义一说,大家想的都是能够早日回家。
这个故事太过凄美,很多地方让人不禁落泪,特别是主人公一直闪现在眼前的家门口的画面只是为了拿起家门的钥匙,这一刻整整等了半个世纪之久,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古拉格里关押着一群犯人,以政治牺牲品为主,大清洗运动中的小灰尘,在西伯利亚忍受着苦难,有些心灰意冷地等死,有些就像安迪一样,相信终有一日将展翅高飞。
终于,这天来临了。
他们一行7、8人自贝加尔湖以北500公里处开始逃亡,经历了严寒与饥饿,第一关终于抵达外蒙。
法莱尔扮演的土匪指着胸前纹着的列宁和斯大林,表示心系苏联,就此分别,这厮片中绝对残酷,但和这种人结成战友也是一段难忘的历程。
看到外蒙已沦为苏联附属国,意识到必须继续南下,之后便是地狱般的沙漠。
酷热、缺水让一些人就此告别。
拍摄沙漠求生戏绝对辛苦,看着他们都觉得渴。
最后终于穿过长城(这个有点儿扯)到达心中圣地西藏。
短暂休息后又决定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前往印度,因为印度是英国控制的。
结局一双脚走过了波兰解放和苏联解体,乔努斯终于可以回家了,回到波兰,这时已经过了50年。
见到了当年控告他的妻子,此时心中早已释怀。
这是一段需要勇气、毅力和信仰的逃亡之路。
对这样一群坚强的人们致敬。
由此看来,一个团队,需要像Janusz这样的领导者,决心、信念和善于鼓动他人的口辞,也需要一个幽默的人调节气氛。
不由地想,像Valka这样随性地生活,也挺好。
没有那么多约束和规矩。
和我及我的刀说再见吧。
独行侠。
他们誓死不在GCD的地界儿呆着
7.5,又是一部极端自然环境下人类求生存的故事,如果细节处理更好的话应更有震撼力
美国佬想尽办法黑全世界人民,只有美国是天堂,其他地方的人都处于水深火热。二战美国大兵在德犯罪一概是正义的。自由万岁,民主万岁!
不好看 表被阵容骗了
路线好纠结啊,都跑过蒙古了居然又去翻越青藏高原去印度········难道就不能直接到京津坐船去美国吗,虽然是1940年,不过国民党是亲美的吧、日本也还没和美国开战吧······
彼得·威尔这部新片拍的一般啊,主题感人,电影一般。
还成,彼得·威尔的寻常发挥
找了一群不像波兰的演员来演波兰人。导演的地理常识不能忍,过了长城是西藏,从西藏可以看到印度,你在逗我???
比二万五千里长征来的犀利多了!自由万岁~
虎头蛇尾,到最后行进速度之快都有穿越的感觉了
咱能别那么矫情吗,一到资本主义的印度,那镜头亮的啊农田绿的啊人和气的啊,假不假啊,这么多文青又是感叹自由啊民主的,这么一部充满偏见和无知的破片儿,傻不傻啊小屁孩们。要是西方老拍这种政治挂帅伪人性的破玩意,那水平也比天朝的样板戏高不到哪去
期待很高的一部电影。演员们看起来确实挺辛苦的,故事确实也很好。但感染力表现得确实很一般,选角更是一塌糊涂,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科林法瑞尔演的巴尔卡。
Communism is a great catastrophe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一个宏大的开头一个搞笑的结尾 23%的五分 我彻底震惊了 其实导演的意途很明确 逃离共产主义的魔掌后的生活 其实都TM是幻境 如果不出现类似长城的东西 我可以考虑把较差改为还行 不严肃的国家地理你伤不起
逃难就逃难吧跟意识形态挂啥钩
影评影评,影不如评。
又臭又长
挺困惑这个故事真实度有多高,徒步穿越西伯利亚、蒙古、甘肃、青藏高原,想都不敢想。
我想知道从西伯利亚到印度的路线图,从电影中完全猜不出来。彼得威尔中等偏下水准之作吧,没什么太震撼人心的过人之处,每一个情节都在想象之中。
结尾击中了……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