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小战争2021》是我很失望的一部机器猫剧场版重制之作,这部充斥了太多的画蛇添足内容。
首先是总统姐姐皮娜这个角色,水田版喜欢加女性角色是常态,但是皮娜的塑造是比较苍白的,戏份绝大部分都是回忆,形象也比较单一,这种角色在水田版已经不少,塑造还不太全面,可说是比较失败的设定。
长得像静香的噱头也没意思,谁都知道藤本弘作品的大部分女主角,童年几乎都是相似的外形。
除了皮娜,还有好几处大改动令人很不满。
一个是总统在漫画里其实是作为交换静香的人质,直接被秘密警察追兵抓回去了,这里面却设定为五人组临时“救驾”成功,然后一起返回小人星球。
然而这个和漫画原作比,逻辑就不太合适,秘密警察追兵部队的目的,就是要抓总统本人,任务都没完成肯定不会轻易回去。
这是第一个重大失败的改编点。
此外,2021重制版里总统和五人团的感情进展太快缺乏铺垫,漫画里总统和五人团相识的过程并未完全还原,尤其是缺少了骨川强夫和刚田武回家后被秘密警察侦察卫星监视的部分,我查阅漫画发现记忆里有个场景是秘密警察看到强夫家的那些模型,以为骨川强夫是地球的军工制造部长,可惜这部没有做出来。
另外原作里其实机器猫、大雄和刚田武、胖胖狗其实是和反抗组织一起被捕的,并没有什么被秘密警察头子多拉克尔尔用缩小灯请君入瓮后,来个瓮中捉鳖的剧情,这段改编只能说不过不失。
但是反抗组织全员沦陷后,机器猫依然有不少道具可以用,这时候难道不应该去找到藏着的战车,驾驶战车救出反抗组织的人再去找吗?
这段等于把机器猫他们也变傻了。
不过到底这段应该去找缩小灯,还是去找战车,见仁见智,哪个观点都有道理。
还有一处很失败的改动,就是漫画里总统被抓回去后是立刻审判并秘密处死,总统在将军加冕仪式上呼吁人民团结起码打倒将军的讲话其实本来是在法庭上戴着镣铐讲的,漫画里反派政-*变军人集团并没有给总统在将军加冕仪式这种重大场合发表讲话煽动民众的机会。
因为漫画版里设定的反派虽然坏,但不蠢,是一群心狠手黑但又心细如发的的人,不管是吉尔莫亚将军还是秘密警察头子多拉克尔尔,在漫画里都是心思极其细密而且敢于决断的人,怎么可能犯下让总统公开在电视上发表讲话煽动反对派活动这么大的错误?
你怎么知道作为反对派旗帜人物的总统,到时候会说出什么话来?
最后就是小人星球的平民,原作里平民其实是等到吉尔莫亚为首的政-*变集团掌握的军事力量,基本被恢复巨大身体的五人组完全摧毁后,才发动起义的。
而且吉尔莫亚逃到机场的时候是直接被手持砖块棍棒的民众截住一顿暴打,以十分狼狈的姿态展现了独-*裁-*者倒台的可悲情景,但是2021重制版的小人星球民众,居然从头到尾都手无寸铁就去冲击军事基地,面对荷枪实弹的敌人如果发生重大伤亡,责任岂不是归于总统那番讲话?
这些细节,既降低了民众的智力,也不合逻辑。
相比之下,大山版的《宇宙小战争》有个改动,就是反抗军并没有一直躺赢,最终决战里反抗军的战机也参与了作战,这里还有句静香的台词“是自由同盟的人(来了)!
”大山版让全副武装的反抗军军人驾驶战机参战,而不是让手无寸铁的民众去直接面对荷枪实弹的暴力机器,这个改动我觉得比较好。
还有一点就是不知为何,2021重制版给了两个大反派相对体面的失败结局,漫画里明明他们是非常狼狈的,政-*变头子吉尔莫亚将军被愤怒的民众打得帽子都飞了,二号人物秘密警察头子多拉克尔尔直接被刚田武揪着吓得满头大汗,说不知道将军去哪,然而这部重制版里将军没有被打得十分狼狈,而是直接对没有武器的民众下跪投降,秘密警察头子也给了一个体面的投降,甚至加了“让我的部下安全走出”和让自己的副官不要做无谓的困兽之斗,犹如体面战败的高贵骑士。
这两个体面失败的场景,都为两个大反派保留了尊严,尤其是多拉克尔尔这个秘密警察头子,这样体面的骑士一样的投降,甚至可以说极大提升了他作为大反派的形象。
但是有必要这么处理吗?
原作的反派失败后的狼狈样,有种“现世报”的畅快感,这点在2021对两个大反派失败情景的处理里是不足的。
不少机器猫爱好者对《宇宙小战争》的评价普遍是“机器猫剧场版智斗剧情的巅峰表现之一”,因为作为反派,小人星球的政-*变军人集团可以说是高效、决断、细密的厉害反派了,尤其是秘密警察头子多拉克尔尔,堪称几乎没犯过错、而且遇事不慌冷静应对的反派“卧龙”级别的高智商高行动力强敌,要说原作漫画里反派做错了什么,那就是听胖胖狗说遗言太久,给了主角团恢复身体的时间,但当时考虑到静香和骨川强夫已经恢复身体,即使毙了总统和主角团其他三人,政-*变军人集团还是一样会因为打不过恢复身体的静香和强夫而失败。
所以可以说原版除了缩小灯时限这个剧情杀,反派几乎是没有犯错的。
但2021重制版极大降低了反派的智力水平,也降低了作品的压迫感和深度。
故事原型来说,《宇宙小战争》的原型是1970年代冷战背景下的智利政-*变,苏联古巴支持的民选总统阿连德被美国支持的陆军司令皮诺切特将军率领军队暴力推翻,吉尔莫亚将军的造型很明显高度参考皮诺切特著名的披风造型。
然而这里面的吉尔莫亚却干出了让总统公然在加冕仪式发表反对讲话,给自己制造大麻烦的机会,这根本不符合原型也是很失败的改编,降低了原作的深度。
如果水田版动画团队,真想要做出深度,那就不要弱化反派的智力水平,应该着重描写不被吉尔莫亚将军信任的军人们,因为无论是漫画原作还是重制版,都有吉尔莫亚不敢派遣人驾驶的战斗机而且用无人机袭击反抗军基地的剧情,要提升深度和感染力难道不应该从这里入手?
1000多万人口的小人星球却有80万常备军,在任何现代社会都基本相当于军队对社会青壮年人口“三丁抽二”的强度,也意味着这里面的军人由于基数庞大,加上将军夺权不久,所以和大多数反对将军的平民的关系肯定不会那么隔阂对立,这就是军人们反水的逻辑基础。
既然吉尔莫亚其实不信任自己的军人,难道不该从反抗组织和总统怎么做基层士兵军官的工作,然后军人们想到自己的亲人朋友,纷纷放下武器加入反抗的民众,让独-*裁-*者的大厦从根基上彻底崩塌?
只是靠反派降智,让总统公然电视直播喊话,就促成政权倒台,缺乏对于反派不信任的那些基层军人转变过程的足够描绘,是非常遗憾的事。
整体来说,对于这部2021重制版《宇宙小战争》我只有失望,满分100的话,就给35比较合适。
因为动画团队太多地方让我觉得,他们认为自己比藤本弘还高明,却又没那个水平。
“用统治和虚伪来统治比利卡星,总有一天大家会无法容忍你的无法无天。
比利卡星民众的怒火,终将点燃这片天空,将毒材者烧成灰烬!
”原作珠玉在前,无论怎样改编,肯定是有差距的。
大街上开装甲车那句名言还在(这部引进以后一刀未动,也许是因为其动画片性质),然而武田铁矢的《少年期》却不在了,遗憾啊!
至于普遍被认为的低幼化倾向问题,我觉得纯粹是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令和年的人们,对砖制与独夫的认知记忆,肯定是不如昭和时人的。
原作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了,冷战结束业已三十一年,就连将军的原型皮诺切特去世都十多年了。
时间改变了很多东西,而这部整体表达出的主旨,却仍然是不变的,即我们对德谟克拉西和福瑞德木freedom的无尽追求。
其实改编上还是挺成功的。
比起老版最后依靠“救世主”天降正义一般的战斗,这部更强调了壬民抗争的意义。
在影片中,大统领讲话被迫中断之时,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一脸认真的问父亲:“爸爸,什么是毒材者啊?
”这个问句代表的,我想就是这部剧场版重置的意义所在了吧。
惊心动魄的机战,接二连三的爆炸场面,成群的无人机、装甲车,能在太空驰骋的遥控坦克……你可曾想过,哆啦A梦剧场版也能有如此炫酷、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和要素?
今年的剧场版大雄的宇宙小战争2022是改编自1985年的剧场版大雄的宇宙小战争。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部重置作品,所以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对其唱衰,更何况旧版是这样一部具有严肃政治意味、扎根于时代背景才显深度的作品,很多人认为重置反而是难以把握的,很可能会“毁了”旧作。
不过,真的如此吗?
抛开偏见,我认为,宇宙小战争2022是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需求,在旧瓶装新酒的过程中让老作以新的面貌重焕生机的一部大体成功的改编作品。
首先,本作弥补了旧作战斗场面相对缺乏的遗憾,毕竟题为“小战争”,战斗场面肯定应该作为这部作品的重点以及亮点之一。
但是由于过去技术条件的不足,以及想象力仍然有所限制,所以旧作的战斗场面可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但是现在,随着画面特效技术的进步以及设计的天马行空,本作的战斗场面绝对是精彩而充满科幻色彩的,我想即使你是喜欢大场面喜欢看战斗的观众,这部作品也一定能让你直呼过瘾。
另外,本片在内涵的诠释上,与其说是弱化,不如说是以另一种更适合所有年龄段(特别是小孩子群体)的方式去展现了本片所要表达的东西。
旧作的内涵虽然足够深刻,但是美苏冷战、小国悲剧的背景过于沉重,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也可能比较难以理解了。
所以比起旧作以微观个体的遭遇反映整体的宏观背景,针砭时弊,本作则更多地着眼于每个个体,去反映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每个人不同的想法,以及这样的想法如何通过人与人的羁绊而不断改变,并最终化为行动。
这样强化情感、着眼个体的方式,可能比起旧作更加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而本作其实也以一些旁敲侧击、暗示的方式,去保留了观众对于更深层次内涵的思考。
个人一直认为,哆啦A梦这部作品想要继续发展下去,重要的是能够在不改变原作设定以及主体基调的基础上,以符合新时代观众需求的方式去讲好一个个“旧故事”,这样无论是想要找寻回忆的老粉,或是想有新体验的新粉,都能够爱上这部作品。
“不舍天真”到“不止天真”也许正是这个意思吧。
最后,我真诚推荐大家走进影院去观看这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真的只有在影院才能获得最佳体验。
想要一个炫酷的哆啦故事?
那这部作品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本篇为原创影评,其余平台同名影评作者为同一人)
昨天和杨瑞一起去大礼堂,第一次算是在电影院看了动画电影。
在第一个我甚至觉得有一点点尬的环节,全场爆发出稚嫩的笑声时候,突然意识到全场的小孩比例大概达到了50%左右夸张的程度(貌似其实这种电影都是这样),难怪大礼堂一直闹哄哄的感觉,于是整个观影过程就变得有趣了起来。
不知道妈妈们(基本没有爸爸)是怎样的感觉,小孩子们完全被节奏带着跑,笑声总是在节点处爆发出来,然后就剩下一群看热闹的大学生,讨论着缩小灯和蚁人能力之间的区别,讨论着为什么炮弹都打不碎的坦克能被长大的身体撑爆,调侃着外星人遇到了地球最强小学生,出谋划策当初去后山搞偷袭为何不用任意门,诸如此类。
哆啦A梦算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经常跑到书店在角落里坐着然后白嫖观看书架上的漫画,在那里我看过了很多剧场版,那些恐龙的故事和那些七兄弟们的故事。
如今长大回头再看,当我发现其中的幼稚和不理解之后,发现我真的回不去了,回不到那个快乐的童年了。
当多啦跳着踩在敌人的坦克上,孩子们甚至开始鼓掌,我笑着想这可太简单了。
殊不知当我们的超英用着各种技能打败复联1的外星人时候,我们也是同样的欢呼雀跃着,为我们自己心中的英雄鼓掌。
童年不再,可至死少年。
看完把历史的剧场版都下了一遍,准备刷。
童年的记忆和时光都回来了。
端午假期看完,一种闲适感!
夏天蚊子咬,坐在一起喝茶,与隔壁邻居约着出去玩沙雕,说着要拯救宇宙,其实是在战胜自我。
每个心中都有一个宇宙梦,环绕心头。
画面里的玩具和小家具是童年的梦。
那时候的眼里只有玩具和朋友,单纯和单纯、单纯。
2021日本动画片《哆啦A梦:大雄的宇宙小战争》,翻拍自1985同名动画片,豆瓣评分6.1,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6.6。
近些年日本热衷于翻拍上世纪的《哆啦A梦》剧场版,剧情几乎没有变化,就是以当代高清动画片影音技术重新展现老版的故事。
本片也是如此,剧情和1985版几乎一样,片长比1985版多了10分钟。
2021版增加了外星总统姐姐的新角色。
虽然2021版的豆瓣评分惨不忍睹到6.1,但是观感却好于豆瓣评分高达8.6的1985版。
虽然6.1和8.6可谓天壤之别,可是我却觉得比1985版好看,1985版全程低幼,我看不进去,如坐针毡勉强看完,而2021版我却能看得进去,虽然不能说很好看,但起码我融入进去了,在新时代的影音技术下,2021版赋予了这个“挺身而出”的科幻故事以新的视听魅力。
2021版的煽情力道到位,角色配音传神,有多个桥段打动了我,而1985版我的情绪全程波澜不惊,和我看不进去、融不进去有很大关系。
1985版的片头致敬了多部上世纪七八十年的著名好莱坞科幻片,2021版显然不会照猫画虎,2021版的片头改为了外星叛乱(1985版无此内容)。
1985版亮瞎双眼的静香三点尽露全裸出浴的桥段在2021版中被淡化,静香洗牛奶浴这一桥段得以保留,但没有出浴画面,片方这么处理是对的,否则就会玷污2021版,将2021版低俗化。
CG技术的参与是当代日本2D动画片几乎都会采用的技术,如今的2D动画片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完全手绘,在CG的帮助下,背景和景物多采取CG3D建模,大为提高了背景和景物的流畅性,使得当代2D动画片呈现出一种角色12帧、景物24帧的特殊视效。
今天下午,去看了正宗六一档儿童卡通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宇宙小战争2021》,一部刚得知上映我就想去看的电影。
毕竟,谁在童年会不想拥有一只哆啦A梦呢?
整体来讲,人物形象统一,故事逻辑与儿童世界观比较吻合,剧情比较流畅,节奏推进比较合理,没有太大的硬伤。
但是,最令我不解的是,电影不仅保留了漫画书中静香洗澡的名场面,还把原著中大雄各种不小心撞见静香洗澡,变成让全体观众直接看静香洗澡。
如果说,缩小了之后浴缸变成大泳池,静香穿泳衣尚属于合理剧情,那么反派来之前静香在泡澡、紧张睡不着静香起床淋浴,这种镜头则对剧情推进没有任何帮助。
况且,剧情明确交代了,这是一群8岁的小孩子!
影片上映时间也刚好是六一儿童节。
为什么要为一个8岁的女孩角色设计这样的场面呢?
为什么要给儿童观众看这种场面呢?
难道是为了吸引已经成为中年人的男性观众吗?
不得不说,现在回想起来,这两个“名场面”真真令人不适,以至于必须一吐为快,连夜把文章写出来!
(本文首发于本人公号misslilis)
本作的改编很有想法,可惜团队眼高手低。
作画、建模的用心无须赘言,开头苦迭塔是在城市而不是荒野开战这点比原版强。
特摄拍摄场面也充分展示了时代的变迁。
在人物塑造上,这次的改编其实是颇具野心的。
静香和皮娜异体同心,相同的果决坚定,以相同的行为模式,推进了反政变方的斗争烈度。
除了胖虎外,静香在对苦迭塔军开战上是最激进的,并且,在被换出后直接扭头救援,和逼迫帕比进入逃生舱的改编,使得静香更加“大女主”。
她不会被动接受男孩子的安排,而是要在行动中贯彻自己的意志。
帕比与其说更加孩子气,不如说更不工具人。
原版中帕比的成熟稳重,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情绪不足。
新版的帕比在政治上比原版更加成熟,甚至于说是有所谋算(他安慰小夫的话并不像和大雄的谈话一样真诚,他的演讲也证明了他在政治上比大和田小将更加成熟)。
另一方面,新版放弃了ピリカ人在十岁成年的设定,坚持帕比只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还是个孩子。
这反而将他的失误归于孩子的软弱,强化了他政治家的一面。
但是,在有了这么多改动后,原版的大框架近乎刻板地保留了下来,由于改编内容的挤压,剧情节奏完全失控了。
远征ピリカ星之前的剧情节奏过快,给人非常不适的观感。
事实上,整部电影看下来根本没有看了一部哆啦A梦剧场版的感觉,完整感很差,甚至在电视上都不合格。
总之,监督和脚本做了有野心且设计良好的改编,如果他们的能力匹配想法,未尝不可能是类似新魔界大冒险或新铁人兵团的名作,毕竟思路一致,是要进一步发掘旧版中设计粗糙的人物。
可惜还是力有不逮,也多少因为主创没有敢于大改旧版既定情节的器量。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主角团体型上的巨大差距搭配叮当猫的开挂口袋,堪称无敌,若想要完成转折,必须在反派上下功夫,也就是所谓的心机谋略,可惜,将军和小头目都降智严重。
而这种外援介入的碾压场面,对于那个星球的善恶势力而言都显得尴尬,毕竟主导胜利的不是帕比,获取果实的却是他们……所以,故事立意本来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奈何呈现的却过于模板化……
拖了一个月,终于在大银幕上看到了。
之前看到很多影评都说这一部格外低幼,但经过亲自鉴定,我认为这部的内核可以说是近几年剧场版里最为深刻的,它讨论的是自由与压迫的对立、人民与独裁者之间的斗争,其中还夹杂着真挚而深厚的友情和human nature。
它在画面精细程度、故事逻辑和笑点上都要逊于上世纪的老版,但我发现这一版着重强调群众的重要性,在哆啦电影里比较少见。
出了影院才知道原来故事背景就是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阿连德政府,难怪片中独裁者形象这么像……- 暗号是什么?
- 天赐我们自由!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北影节英嘉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