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点是够多了,可惜影院的演技实在是有点正常。
道具方面也太不专业了吧,有好几处的道具实在是劣质的我都不想说它了。
看到片名,再看看电影海报,明显就是杂烩模仿搞笑类,把那些EPIC影片的EPIC情节拼凑起来,自然就是一部“epic movie”了呀,呵、这名字真是合适到极了既然是娱乐搞笑片了,添些胡闹和恶趣味增加笑料,轻松的看,随意的笑,从来就不是正经的东西,若然偏要用正经的心尺去度量,那个好象叫什么什么自扰的是吧,说是手法差劣、破绽层出,喂,模仿SHOW呀,到底是粗制滥造抑或有意讥讽还真说不定有些地方真够让人忍俊不禁的了,你说是我笑得太BC,我笑是你活得没意思http://blog.waau.com/waau/1621/archives/2007/11351.html
今天在一个朋友看片时凑了过去,乍一看以为是惊声尖笑出新的了,后来朋友告诉我叫什么史诗电影,当时昏死过去,自己标榜史诗哦,我以为除了张艺谋之外没人能这么无耻那,后来一想,既然这部已经标榜恶搞,何不搞到底,反倒纯粹。
在看片子时,谁能最快说恶搞的是哪部电影的桥段成了我们两个大部分的乐趣,乐得正酣时,另一个朋友说这是亵渎经典,当时我并没有说什么。
经典教会了我们深刻,但我们是不是因深刻而去刻意深刻那,每部电影,都有她自己的灵魂,有的天生优雅,具备着德普的气质;而有着生来就是为了博君一笑,有着金凯瑞的天赋。
我们没必要将一部让自己放松片子搞得太过深刻,努力去剖析着某个镜头的是否是导演的黑色幽默,真的,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这样累地去看电影。
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是人类发明的一种娱乐方式而不是酷刑,呵呵,好了,一不留神,又整深刻了。
史诗电影.非常恶搞,非常扯淡.恶搞了近几年很多知名电影中的人物情节以及场景.比如<查里的巧克力工厂><纳尼亚传奇><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超人>等等等等.其实有些部分copy的有点太像就有点重复剧情的感觉.也就是笑笑罢了.并不喜欢.跟之前看的<大电影>一样,恶搞的似乎都没什么意义.还很怪,很扭曲的感觉.闲得无聊可以看看找找乐子.
http://www.i35mm.cn/thread-164.html,看到了这个连接里边有图文版本的,咱这里不能上图,挺有趣的。
本人找出了《史诗电影》中恶搞的部分电影,一共是二十二部,大家如果也找到其他的,欢迎补充。
《达芬奇密码》《疯狂神父》《蛇患航班》《律政俏佳人》《X战警》《查理和巧克力梦工厂》《纳尼亚传奇》《颤栗空间》《疤面煞星》《碟中碟》(包含模仿碟中碟中经典音乐)《E.T.外星人》《超人归来》《越狱》《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007》《塔拉迪加之夜:瑞奇鲍比的民谣》《星球大战》《波拉特》《大话西游》《指环王》《人生遥控器》
笑点只有两个:WHITE BITCH出场时从车上下来时被卡住;狮王和白血病患者打斗时毫不掩饰地换上替身。
这令我想起《007明日帝国》中,杨紫琼的替身(一个身材萎缩的男人)用很假的头发遮住脸,抱着布鲁斯南(大概也是替身)拍摩托逃生的画面。
对“穿帮”的恶搞,与胡戈的《007大战黑衣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大片的模仿,大概所有的导演和演员都很乐在其中。
如果有钱,我都很想DIY一部EPIC MOVIE,SCARY MOVIE,SAD MOVIE,STARWAR MOVIE什么的。
一定会爽死的!
这几天连续看了几部恶搞片,就数这部最烂,哈哈,本片主要恶搞的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纳尼亚传奇1(当年我看这部片子还挺激动的囧),看这部恶搞片几乎笑不出来,算了,就当作回顾一下老片子吧。
虽说是恶搞片,但是本片选的演员也忒路人了,还搞出一个惊声尖笑系列里那个女主角的copy,不过场景布置的到还凑乎,毛呼呼的鹿人也还算可爱(原作就很可爱),总之呢,能不看就还是不要看了,囧
电影本身情节、演员有多烂,我都不想说了。
解救爱德蒙那段武打场面,很容易就看出来用的替身,而且不只一次出现了替身演员的面部,分明是一张东方面孔。
我得承认,要不是事先看过了惊声尖笑,我是不一定会看这电影的,我看过的电影不能算多,但和我认识的朋友比起来也不算少,这电影看得我很有笑,就和看乡村爱情、马大帅等电视剧一样有笑。
这个电影的看点是,很考验对美国大片的认知程度,但是不怎么爱看电影的人会觉得不知所云,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乐,看这电影是如何把一些我喜欢或不大喜欢的电影给恶搞的,但是坐在我旁边的同事则更多的是在骂,认为这电影太傻,并且一直在问我究竟是在恶搞什么电影。
这个电影让我觉得不爽的是,里面的美女不是很美,就算很美吧,造型有些不大好,而且关于性的恶搞太多,和关系较好的朋友一起看到是无所谓,如果有小朋友或长辈晚辈则有些不大适合。
最初看惊声尖笑是2,然后是3、1和4,其实惊声尖笑1和2也有些荦段子不适合全家观看,鉴于那个时候我电影看的不多也没看出什么好,虽然后来电影看得多了,渐渐看懂了一些,但始终觉得3最好,4其次,1、2次之。
曾经凡是有恶搞类的电影我都会看看,但始终觉得惊声尖笑系列在恶搞的电影中是不可超越的。
我看的是无字母版,效果也不好---但是本片妙的是:你可以考察你的电影功力,数数到底有多少片被它恶搞了:达芬奇密码;纳丘;巧克力工厂;Xman;纳尼亚;神奇遥控器;波拉特;哈里波特;加勒比海盗2.....等等等等所以比较搞笑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3.5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2024北影节第一站
北影节英嘉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3.5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